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秀峰荷花

秀峰荷花

發布時間: 2021-02-09 23:47:58

A. 什麼是蓮花落

蓮花落始於宋形於明而盛於清的江西新干「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當地稱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在廬陵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江西省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點項目。經省專家論證後上報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由於種種原因,新干「蓮花落」瀕危,現代人知之甚少。

目錄

簡介
表演形式
主要特徵
藝術形式
代表作品
文學作品中的蓮花落
歷史印證
角色分工
主要唱腔
瀕危現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簡介
表演形式
主要特徵
藝術形式
代表作品
文學作品中的蓮花落
歷史印證
角色分工
主要唱腔瀕危現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傅正生曾任江西省新干縣文化館副館長,是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江西省群眾文化學會會員。談起新干「蓮花落」,這位從事文化工作達38年的老先生始終充滿感情。 何「蓮花落」,傅正生找來一根樹枝,上面紮上一些紅紙,一邊搖動一邊說,其實「蓮花落」就是當地稱的瞎子戲,歷史上均為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戲文,內容主要為勸世文,揚善懲惡,因果報應,拜求施捨,吉祥口彩。因盲人拜佛從善,而蓮花又是佛教的象徵,盲人演唱時大都是兩人一伍,一唱一幫,各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為「蓮花」狀,枝丫間用線串明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助打節拍,故名「蓮花落」,也稱落離蓮或搖錢樹。久而久之,人們只曉得瞎子戲而忘了曲種原名「蓮花落」。為忌諱瞎子,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蓮花落」又有「光子戲」之名。 「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傅正生翻開清代同治版《新淦縣志》,朗讀這首詩後告訴記者,詩里的「落離蓮」即「蓮花落」。縣志還記載了新干「蓮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於明盛於清。傅正生說,其實「蓮花落」自古就在全國流傳,北方的「二人傳」就是從「蓮花落」演變過來的。江西「蓮花落」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主要分布在贛南、吉安、新干、萬安、萍鄉、宜春、鄱陽、九江、鷹潭、景德鎮、撫州等地,尤以新干為典型代表。 新干「蓮花落」從清末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其形式也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發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樓、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藝組織——「行會」。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出現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小名張生根仔)、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添(又名陳蠢子)等20多個主要盲藝人也十分活躍,演技甚佳。 蓮花落《三根扁擔》
新干「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唱腔婉轉、流暢,善於敘事,宜於抒情,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特別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其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建國後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編輯本段表演形式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謂七件子乃是分執於兩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執兩片大竹板,左手所執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說唱之詞則隨著板眼節奏進行表演。所以,俗稱此為「七件子」。 至於蓮花落的說唱詞,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來合轍入韻。表演之時,先扣大竹板,間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後,開始說唱,以唱為主,間以夾白,邊唱邊說,抑揚頓挫,尾音稍長,頗合當地人的口胃。 蓮花落表演
太原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勝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小寡婦上新墳》和《夫妻格水》等等。 時下的蓮花落,不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發展到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主要樂器有三弦、揚琴、二胡、木魚等。當年的蓮花落極不注重表演,僅是邊說邊唱。這是因其早年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決定。自從解放搬上舞台後,已經注重於身段和動作的表演,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
編輯本段主要特徵
蓮花落流行於京、津、河北等地。 一作蓮花樂,源於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早為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間。清乾隆以後,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閑」合流,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為「十不閑蓮花落」,又稱「十不閑」或「蓮花落」。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閑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為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 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採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為旦、丑兩種角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蓮花落在民間,由於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為「清門」;而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為「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以別於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蓮花落的曲調比較簡單,只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調有「平調」、「悲調」之分,另外有「哭柳」、「雲里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蓮花落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等。
編輯本段藝術形式
蓮花落有綽號稱「長手指甲」之張姓藝人,自家鄉「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帶)來紹興賣唱,並在此定 紹興蓮花落
居,先後收上虞松廈沈阿發、紹興坡塘唐茂盛為徒。其時,唱詞信口編造,無固定內容,演唱亦無固定基調。民國初,唐茂盛受越劇呤嗄調及宣卷調之影響,開始採用接調方法,創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賣唱而改為登台演出。演出內容多為反映農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詞,俗稱「節詩」,如《娘家節詩》、《養媳婦節詩》、《分家節詩》、《看相節詩》、《百蟲節詩》、《勸夫節詩》等,不過十餘篇。後演唱藝人深感接調演唱費力、單調,又不便演唱長本書目,遂開始以四胡伴奏,並加用篤鼓、竹板、三翹板擊節。演唱時,一人拉四胡,一人擊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翹板,隨音樂過門靈活打擊,一直沿用至今。 建國前,紹興蓮花落多演出於農村或城區茶館。觀眾多為農民及錫箔工人,被視為低級庸俗。建國後,有關部門為藝人組織隊伍,幫助整理書目,使蓮花落日趨繁榮。1959年,藝人王金夫首次以紹興蓮花落參加浙江省曲藝調演,演出傳統書目《鬧稽山》中「訴苦」一段,被評為一等獎。1964年藝人丁水堂亦以現代節目《兩只羊》參加浙江省現代戲調演,獲得好評。 近年來,蓮花落表演、唱腔及音樂有較大發展,在伴奏上,有時還加用琵琶、揚琴、二胡、笛子等樂器。其書目亦日益豐富,由紹劇改編之《血淚盪》錄音,已成浙江人民廣播電台保留節目。由《娘家節詩》整理改編之《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國曲藝(南方片)會演中演出,獲創作、音樂、演出三個一等獎。後又被選為全國優秀曲目之一,參加文化部組織之演出團,至內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區巡迴演出。1986年,在浙江省新曲(書)目比賽中,倪齊全演出之《瘋姑娘》,獲得創作、表演、作曲、伴奏四個一等獎。自1985年以來,紹興還連續舉辦3次全省紹興蓮花落調演。全縣現有蓮花落專業演員30餘人,業余演員50餘人。
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蓮花落的傳統曲目,多為勝炙人口的歷史故事,當地人熟悉的民間傳說。代表作品有:《鬧稽山》、《百花台》、《珍珠塔》、《 娘家節詩》、《養媳婦節詩》、《分家節詩》、《看相節詩》、《百蟲節詩》、《勸夫節詩》等; 長篇的有《五女興唐傳》、《萬花樓》和《呼延慶打擂》; 短篇的有《小兩口打架》、《小寡婦上新墳》和《夫妻格水》等等。
編輯本段文學作品中的蓮花落
《續金瓶梅》(清)丁耀亢著第十六回 沈乞兒故園歸夢 翟員外少女迷魂到了長街,一時肉癢難熬,只得把金磚高舉,打個 《蓮花落》為樂,看官聽著他道:東京有個黃表三,也會吃來也會穿。 一生好放官例債,不消半年連本三。巢窩里放債現過手,他管接客俺使錢。線上放 債沒賒帳,他管殺人俺管擔。積的黃金拄北斗,臨了沒個大黃邊。蓮花落,蓮花落。 看看爺娘不是親,有錢且去敬別人。三年乳哺成何用,娶了媳婦就要分。好酒好肉 老婆吃,不怕爺娘餓斷筋。生前不曾見碗米,死後誰人來上墳?蓮花落,蓮花落。 看看兄弟不是親,三窩兩塊說不均。同胞也要分彼此,爭多爭少要理論。有酒只和 旁人吃,自家骨肉作仇人。蓮花落,蓮花落。 看看老婆不是親,三媒六證結婚姻。嫌貧愛富竇家女,半路辭了朱買臣。牆西有個 劉寡婦,守到五十還嫁人。夫妻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蓮花落,蓮花落。 看看朋友不是親,吃酒吃肉亂紛紛。口裡說話甜如蜜,騙了錢去不上門。一朝沒有 錢和勢,反面無情就變心。孫龐鬥智刳了足,那有桃園結義人?蓮花落,蓮花落。 沈三員外唱罷多時,那街上的閑人也有嘆的,也有笑的。嘆的道:「這等一家米爛 陳倉、財高北斗的人家,如今乞食為生,無有立錐之地。」那笑的道:「黃表沈三這個 光棍,錢眼裡翻身,終日鑽衙門、拿訛頭,倚官害民,縱賊窩盜,今日天不殺他,父子 雙瞎,使他活受,給人現眼!」大約暢快的多些。
編輯本段歷史印證
光緒廿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期,西什庫教堂受圍事件,被後人編寫了一個蓮花落唱段《房國梁觀陣》。」「打起竹板兒(把)蓮花落唱,蓮花落離不開唐宋元明清。「據此可見,蓮花落的題材內容相當廣泛。起源能否推溯到唐朝,不得而知。但可斷定,蓮花落的起源絕對久遠,否則內容不會很豐富。而且,健在的老人皆知道蓮花落早就有了,也曾經很紅火過。 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蓮花落起源於求乞討要飯(崑曲《綉襦記》中的鄭元和始創蓮花落)。此說也不無道理。又一說,蓮花落是乞丐要錢時所唱的歌曲,宋朝時就有了。《五燈會光》: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大悟。蓮花樂即蓮花落,"樂"與"落"音近,故可通用。 蓮花落最興盛時期是清朝(特別是晚清)。在京城地區演唱蓮花落的老前輩是"髽髻趙(趙奎垣)"。他曾進皇宮給西太後唱過。此人的攏蔓兒不是叫"群英共樂"就是叫"群賢共樂"。此外,基本屬於同代或稍晚者有"人參核兒"、"奎弟老"、"雙月峰"、"白玉山(髽髻趙的徒弟)"等人。西直門內北溝沿地區、小地名兒叫紅橋的地方,有位德俊峰先生也擅長此藝。(德先生也是前輩八角鼓名家擅長聯珠快書,詳見《八角鼓訊》第十四期章學楷撰《快書淺論》) 蓮花落組織稱"天平會",又有"天平老會"與"天平聖會"之別。 所謂「老會」,當然是資格老,多數進過皇宮。當年,北峰窩地區曾經有個「益壽歌詞·天平老會」,即稱「老會」。反之,所謂「聖會」,就是資格較淺。徐老先生當年投師學藝的攏蔓兒就是「聖會」,把兒頭是徐子彬先生。主要成員有董氏三兄弟(董國璧、董國梁、董國棟)及其他一些人。蓮花落界投師學藝,不是拜師,而稱師傅為教師。通過邊學邊演,藝成之後,同門也好,不同門也好;老也好,少也好,彼此之間並不嚴格計較輩分。這與其他"圈?quot;很計較師徒輩分不太一樣。 徐老先生回憶,同期或稍晚的還有缸瓦市地區的「群萃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劉世榮先生。還有白紙坊地區的「子弟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高長慶先生。稍後,還有位常遠清(也叫關遠清)先生,成立個「八角鼓·蓮花落票房」,堂號是長遠堂。由這位常先生掌管,家什齊全,出賃攏子。這先生還會彈弦,當年與金小山、榮劍塵先生皆有往來。據說,常先生的"攏子"後來轉讓給關春山了。 當年,徐俊傑先生投拜的教師是董國梁先生。常與董氏三兄弟一起走局的有:盧長海、劉廣泰、尚金茂、王連青、劉世貴("群萃同樂"的老三)等人。 邊學邊演的那個年代正處於日本侵華時期。撂地賣藝餬口的蓮花落藝人有:馬騾子、白金榮、孟秀峰(也參加"為道統學"的活動)、張福祥(是白玉山先生的徒弟)。 「為道統學·天平聖會」於1950年解散。 「群萃同樂·天平聖會」「子弟同樂·天平聖會」皆於1960年解散。 1980年,蓮花落老票友劉長連先生出面,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每個星期六上午,在宣武藝園聚會,人員最多時有20幾位。如今徐老先生家還保留著一面「老年同樂·天平聖會」紅底黃字的錦旗(會蔓兒),可以算是蓮花落最後一個聖會的紀念物了。徐老先生睹物思人,不僅是「廉頗老矣」,而是「多已去矣」。因為劉長連先生於四五年前辭世,「老年同樂·天平聖會」也隨之解散了。其餘之人,董國璧先生辭世6年了;劉廣泰先生辭世5年了。西鐵匠營有位霍文清先生,已經年屆90歲高齡。尚金茂先生已經遷居密雲,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原是「子弟同樂」的成員,近況不詳。 蓮花落的組織為什麼稱「天平聖會」 早年演唱蓮花落常常與"什不閑"合演。文武場中,打單皮者是指揮。這位鼓佬面前有一個架子,形似"天平",即兩根立柱,下有橫牚兒固定;上有橫梁,兩頭出翹,且有龍頭、綉球作為裝飾物。這就是有"天平老會"或"天平聖會"之稱的緣由。光是打七塊竹板演唱叫做蓮花落,不打竹板演唱叫"什不閑"。蓮花落與什不閑分家,單獨演唱,應該說是藝人為了掙錢餬口,不得已而為之,致使逐漸流傳。
編輯本段角色分工
演唱蓮花落共分三種角色:扮演坤角叫「包頭」也叫「打里兒」;扮演男角叫「畫面兒」;扮演老太太叫"畫底兒"。 演出陣容大小有"行話":單底兒、單面兒,至少四個人;雙底兒、雙面兒,至少八個人。就實質而言,人多人少都可以演。相對而言,人多方便於多演節目。 另外說明一點:"子弟票房裡"沒有女士玩票,專業藝人班子有女演員。 蓮花落的表演方式是邊舞邊唱,走8字、笸籮圈兒、編黃瓜架……演員化妝是"漫畫"風格,因而活潑、風趣。
編輯本段主要唱腔
學唱蓮花落的基本功是"三節一板"。開始先由小段兒練起,多由"三節一板"加"垛板"組成。 徐老先生當年學的啟蒙小段叫"小酒樓",內容近似背菜譜,唱腔即是"三節一板"加"垛板"。 蓮花落的唱腔細分起來也類似單弦,有不同的牌子。常用的有:"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調"、"路長斷"、"哭腔"、"耍孩兒"、"疊斷橋"、"靠山調"……其中的"五更調"可以說跟單弦的"湖廣調"一樣。可以這樣推測,單弦吸收了蓮花落的唱法。 另外,據說(也是事實)評戲由"蹦蹦"發展而成,而"蹦蹦"又是脫胎於蓮花落。就連東北的"二人轉"也是因為蓮花落傳入東北,促成了「二人轉」的產生。 蓮花落舞台表演
蓮花落常演的曲目有:《鋸大缸》(屬於什不閑唱法)、《王小趕腳》、《老媽上京》、《小化緣兒》(楊二舍化緣)、《韓湘子三度林英》(打老道)、《丁香割肉》、《老媽赴善會》、《窮富姑奶奶拜年》、《姑存(諧音字、原字不詳)打鳥》等。 徐俊傑先生是"瓦匠名門"的弟子,他的師傅是張永龍老人(賽魯班張德的高徒)。據徐先生講"姑存"是什麼?一般的瓦匠都不一定知道。實際上"姑存"也叫"閩王"(相當一國之君、皇帝之類)。"姑?quot;在什麼地方哪?凡是大廟的大殿頂上、房脊兩頭有"吞脊獸",從"吞脊獸"往下斜伸,是一條斜脊,從這條斜脊的最前頭(房檐角之上)順序往後,斜著往上排隊,除去第一名之外,順序雕塑十種禽獸。而第一名(站著的)那位就是"姑存",。順序是:頭龍、二鳳、三獅子、四天馬、五海馬、六狻猊、七押魚、八獬豸、九鬥牛、行什似猴,為壓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城裡人唱蓮花落,行話稱"井子里",城外的人稱"井子外"。"井子外"唱腔比較粗獷、野一點。 另外,票友第一句開口,習慣唱:"言的是……"而專業藝人習慣唱:"唱的是……"
編輯本段瀕危現狀
蓮 蓮花落
花落瀕於失傳,就北京曲壇而言,真正能夠演唱者,可稱是鳳毛麟角了。 算得上玩票多年了。參加了德順興餐廳舉辦的票房活動,有幸結識蓮花落老票友徐俊傑先生。據徐老先生講:京味茶館在琉璃廠東街立排時,曾經去唱過不少次。很遺憾,因去的次數太少,錯過了相識的機緣。 將徐俊傑老先生稱之為碩果僅存的蓮花落演唱者並不過分。 對蓮花落很感興趣,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在1954年,曾在護國寺廟會上聽過幾次蓮花落。我的印象是蓮花落有風趣,唱腔也具有獨特的韻味兒。二是因為我既然喜歡曲藝,因而也就很自然地關心曲藝界的事。 徐俊傑先生(現已年過古稀)在當年學藝時期,蓮花落很盛行。在幼年(八九歲時),常到白塔寺廟會聽蓮花落前輩白玉山先生的演唱。越聽越上癮。通過找門路,經「為道統學」的董國璧先生介紹,進入了"為道統學·天平聖會",跟隨教師董國梁先生學習,邊學邊演,經常走局。 蓮花落怎麼走向衰落了,有一個關鍵人物,因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此論不能說很確切,但關系極大也是事實)。此公就是當年天橋「八大怪」之一「賽活驢」關德俊。這位關先生帶領關金鳳、關銀鳳、金鳳池表演蓮花落。來了個出奇制勝,扮演「活驢」,活靈活現,他們把「活驢」蓮花落唱火了。可是「活驢」尥蹶子,把其他蓮花落藝人的飯碗踢碎了。光顧其他蓮花落藝人場子的觀眾越來越少。其他藝人們掙不出養家餬口的錢,還能守著一棵樹「弔死」,隱退的、改行的,各人想個人的招兒。直至北京解放前後,除去「活驢蓮花落」之外,其他蓮花落藝人也就隨之銷聲匿跡了。偌大京城,只剩有兩三個蓮花落票房還在支撐著這個民間說唱藝術的局面。 1954年,突然有位老藝人出山,在廟會上賣藝。後來,又添了一位女士同場表演。據說,可能是賈玉山先生和賈玉娟女士。買賣好也罷,不好也罷,總算是蓮花落還有"餘音"。 文革動亂,10年浩劫的橫掃,蓮花落在市面上徹底絕跡。 1980年,劉長連老先生復出,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蓮花落才像出土文物一樣,展示了幾年。由於沒有接班人,老票友雖然居多長壽,但終歸也得走西行之路。這個老年同樂可稱是蓮花落界的最後一個聖會。因老票友的"西行",解散已有六七年之久了。 挖掘某種民族藝術,關鍵是看有無利用價值。蓮花落的表演風格極似東北的二人轉。人家東北人說:"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蓮花落的衰落不等於沒有利用價值了。 蓮花落的表演是邊歌邊舞,動感強,可視性當然強。蓮花落的彩唱、化妝表演,趣味性強,具有獨到之處。 挖掘蓮化落,難度的確很大。首先是學習或說是繼承。幸有徐老先生健在,尚屬求師有門,但需下苦功無疑。不知有否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願一搏。再有是創新,這一步更難。任何一門藝術都是不進則退,「進」就是要創新。人家「賽活驢」就屬於敢想、敢幹、敢創新,所以他能紅極一時,獨占鰲頭

B. 誰桂林市秀峰區甲山鄉蓮花塘村在哪萬分感激

是桂林市秀峰區甲山鄉東蓮村委蓮花塘村吧,在青禾美邦那邊。乘1路、81路、85路、88路、91路公交車,坐到公交琴潭車場站下車,然後往青禾美邦後面走去。

C.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什麼意思

意思是:看到池中的蓮花如此清純潔凈,我才明白義公的心境就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題義公禪房》。

全詩如下: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

全詩譯文:義公高僧安於禪房的寂靜,將房子修在空寂的樹林之中。門外是一座秀麗挺拔的山峰,台階前有眾多深深的溝壑。雨過天晴,夕陽斜照,樹木的翠影映在禪院之中。看到池中的蓮花如此清純潔凈,我才明白義公的心境就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3)秀峰荷花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題贊詩,也是一首山水詩。

首聯「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禪寂」用佛家語,佛教徒坐禪入定,思惟寂靜,所謂「一心禪寂,攝諸亂惡」(《維摩詰經》)。義公為了「習禪寂」,在空寂的山裡修築禪房,描寫禪房的幽寂。起句看似平淡,但詩人以「習禪」和「空林」相對應,便構成了一種「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繪出了義公坐禪的環境背景,為全詩寫景勾畫了一個總背景,也為中間兩聯描寫禪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鋪墊。

頷聯「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著意表現禪房位置的高深。門外孤峰高聳,階前深壑縱橫。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種斷絕塵想的意緒,神往物外的志趣。

這里「一峰秀」是遠景,「群壑深」是近景。從位置上來說,義公禪房俯視群壑,遙對遠峰,足見其高;而階前群壑起伏,連綿縱橫,又見禪房之深。這二句詩,景物交疊,氣象森閎,雄奇壯觀,層次感十分強烈。前兩聯描繪高僧禪房位置、禪房庭前的自然環境,通過環境的清雅脫俗、悠遠深邃襯托出義公清高的志趣。

頸聯「夕陽照雨足,空翠落庭陰」描寫雨後空山清幽之景。當雨過天睛之際,夕陽徐下時分,天宇方沐,山巒清靜,晚霞夕嵐,相映絢爛。翠綠的山影靜靜地投印在庭院中,陰幽空靈,清爽怡人。這二句從動的方面描寫禪院清凈爽潔,與前兩句從靜的方面描寫禪院的幽寂高深相結合。

雖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人。這時,空翠的水氣飄落,禪房庭上,和潤陰涼,人立其間,更見出風姿情采。這一聯,詩人抓住一了雨後高僧隱居環境的特點,進一步由景色環境的描寫烘托義公脫離凡間、超於塵世的胸襟和情懷。無一字贊美高僧卻字字飽含尊敬和贊美之情,明是寫景實是贊人;明是贊景實是贊人。

尾聯「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贊美禪師虛空高爽的禪心。義公選取了這樣美妙的山水環境來修築禪房,可見他有佛眼般清靜的境界,方知他懷有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襟懷。「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歷來被佛教視作聖花,而「不染心」,活用禪宗六祖慧能的偈語:「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這末尾二句,巧妙地點破了寫景的用意。

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羈,為人耿介,志在隱逸。這首詩通過描寫高僧修行的環境來贊美高僧清凈純潔的心胸。也寄託著自己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全詩以突出「清凈」為主,由景清寫到心凈,層層遞進,相互照應,筆致疏淡,意境清遠,淡人心魄。此詩用語明朗輕快,詞采清雅秀麗,可以看做能夠充分表現孟浩然詩歌藝術特點的代表作品之一。

D. 桂林市秀峰區琴潭新區蓮花塘社區安置房什麼時候交房

早就交房了,不過沒有辦產權罷了。

E. 空間刷屏空白文字復制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山東留情人情留東山
山東儲備糧備儲東山
山東大地數地大東山
山東猛虎山虎猛東山
山西紅日落日紅西山
山西落日頭日落西山
山西長生樹生長西山
山西俠行客行俠西山
山西產煤處煤產西山
山西懸空寺空懸西山
西安督察史察督安西
西湖回遊魚游回湖西
西湖綠柳堤柳綠湖西
西湖泊船隻船泊湖西
西湖游樂船樂游湖西
南湖雁回峰迴雁湖南
湖南有美女美有南湖
南海護衛艦衛護海南
海南菩薩蠻來自南海
南通柏油路由北通南
南山長生松生長山南
長城計算機算計城長
長江明月升月明江長
中山黃花菜花黃山中
中山長生果生長山中
下陸鐵金礦采於陸下
下關賓士車馳奔關下
下關自行車行自關下
下流口香糖香口流下
上街往來人來往街上
北京輸油管油輸京北
北京供電站電供京北
北京卧佛寺佛卧京北
北京演出團出演京北
青島綠草坡草綠島青
青島多樹木樹多島青
寧波無風港風無波寧
強國論壇有壇論國強
南京跑馬場馬跑京南
中國出人才人出國中
中國人在不在國人中
中國文學家學文國中
中國醫學士學醫國中
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黃土高坡上坡高土黃
科興技旺時旺技興科
民豐國富日富國豐民
贈書林翰帖翰林書贈
雪梨飄喜報喜飄梨雪
人過大佛寺佛大過人
長壽不倒翁倒不壽長
西渠出嫁女嫁出渠西
畫上荷花是花和尚畫
英美計算機算計美英
國慶紅燈亮燈紅慶國
糧食生產線產生食糧
天津向日葵日向津天
小米大碗飯碗大米小
前門計程車租出門前
月亮住常娥常住亮月
野山落葉松葉落山野
武威少年郎年少威武
真王畫女是女畫王真
網上聯對聯對聯上網
燃灶液化氣化液灶燃
梁山跑馬場馬跑山樑
江中武昌魚游去江中
酒杯一盡更盡一杯酒
家國兩分又分兩國家
花朵三開重開三朵花
民國大定安定大國民
深圳回跌股跌回圳深
更鼓三通摧通三鼓更
長春還少丹少還春長
黃河濁浪波浪濁河黃
春色百出分出百色春
緣定三生來生三定緣
中華休旅車旅休華中
台東烏頭翁頭烏東台
玉山石化木化石山玉
下鍋沸騰油騰沸鍋下
穹蒼之沙吹沙之蒼穹
碧山觀秀峰秀觀山碧
下酒菜好吃好菜酒下
中樂彩頭獎頭彩樂中
花蓮證嚴師嚴證蓮花
雲林自來天來自林雲
智利選美會美選利智
下山來回走回來山下
中山自行車行自山中
倫敦公關與關公敦倫
泰國弘佛法佛弘國泰
台中成功嶺功成中台
德國希特勒特希國德
生來無可求可無來生
神鬼戰士立士戰鬼神
中台醫專人專醫台中
南台工專人專工台南
中山植樹節樹植山中
新竹春早時早春竹新
山西落日時日落西山
梨山竊盜犯盜竊山梨
法國有國法國有國法
南山燃眉火眉燃山南
蓮花開花時花開花蓮
海上浪流人流浪上海
中國生物學物生國中
內湖下雨天雨下湖內
落花流水去水流花落
天上飄風雨風飄上天
山上飄雲層雲飄上山
斗六吃大便大吃六斗
人人騙我錢我騙人人
口大吃好料好吃大口
文英文法通法文英文
風吹岸邊人邊岸吹風
東山地震強震地山東
明月空夜照夜空月明
中國香雞城雞香國中
壹貳參肆伍肆參貳壹
老先生先生先生先老
海南行船人船行南海
山西落日紅日落西山
山東旭日白日旭東山
花蓮白開河開白花蓮
花蓮如凈土凈如蓮花
前門往來客來往門前
西湖卧佛寺佛卧西湖
人間真善美出於慈悲
藍波死戰勇戰死波蘭
外國居留證留居國外
上山自采葯采自山上
南柯一夢醒夢一柯南
海上夜賞團賞夜上海
殘雪初融盡融初雪殘
明月夜更待更夜月明
聖君識能臣能識君聖
賢妻望夫良夫望妻賢
海上行飛船飛行上海
馬賽推廣局廣推賽馬
落雨花愁夜愁花雨落
瓢飲千杯水杯千瓢飲
行路世道苦道世路行
心存良善欲存善良心
和風迎絲柳絲迎風和
霧嵐傍高山高傍霧嵐
海上明月生月明上海
北京地下鐵下地京北
黃河流入海入流河黃
邊城圍綠水綠圍城邊
山西種稻米稻種西山
北京日落看日落京北
下樓停單車單停樓下
海上放狗屁狗放上海
谷山掉車輪車掉山谷
法國說沒錢沒說國法
本日A *女* A日本
國外送雞肉雞送外國
大牛比較懶較比牛大
下筆陳情書情陳筆下
本日飛機專機飛日本
基隆李師科師李隆基
竹山甜不辣不甜山竹
悅自心中來中心自悅
花蓮歡喜佛喜歡蓮花
下山他去石去他山下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美人台樓上樓台人美
熊貓出產地產出貓熊
下山倒出土出倒山下
台北大奶媽奶大北台
金山原塑槳塑原山金
下山倒出土出倒山下
下山土石流石土山下
水攙中油油油中攙水
樂透六合彩合六透樂
台北香冠柏冠香北台
山東晌馬名馬晌東山
花開上頂樓頂上開花
台北行政院政行北台
下營軍設局設軍營下
台北過來人來過北台
天上明月光月明上天
台中修道人道修中台
為難小女子女小難為
中國教育家育教國中
濁水溪沙多沙溪水濁
台電從業員業從電台
時逢花開日開花逢時
茂林深林中林深林茂
江西沉木樹木沉西江
清水比目魚目比水清
海南色情業情色南海
風刮停不了不停刮風
大板腳踏車踏腳板大
上網玩游戲遊玩網上
台灣核電廠建在灣下
中山醫學院學醫山中
下田種稻子稻種田下
台東刮劇台劇刮東台
台中勾吻鮭吻勾中台
下山去蹓馬蹓去山下
美好包皮製皮包好美
寒山冷風冽風冷山寒
東港自轉車轉自港東
頭城自行車行自城頭
中山發電廠電發山中
中油打火機火打油中
西藏高山地山高藏西
東京自行車行自京東
後壁秘藏酒藏秘壁後
內湖釣魚客魚釣湖內
北京頤和園和頤京北
竹山盛產筍產產山竹
美味大肉包肉大味美
放假沒准備准沒假放
東港生魚片魚生港東
中天卡通網通卡天中
下山去賣菜賣去山下
清水高山上山高水清
斗六米台目台米六斗
內蒙反叛軍判反蒙內
下山過路人路過山下
岡山降落傘落降山岡
死生辨分明分辨生死
集市往來人來往市集
弟子人負心負人子弟
女子生產中產生子女
夜深飄寒雪寒飄深夜
中台下大雨大下台中
台中下大雨大下中台
台北淹大水大淹北台
北台淹大水大淹台北
台南瘋樂透樂瘋南台
南台瘋樂透樂瘋台南
船飄水底間底水飄船
下川尋樂男樂尋川下
雲林朝天宮天朝林雲
本日冷笑話笑冷日本
台獨說明會明說獨台
烏日彩色筆色彩日烏
景美彩虹現虹彩美景
新竹春早時早春竹新
梨山竊盜犯盜竊山梨
西湖歸渡人渡歸湖西
中國流浪人浪流國中
西山歡喜佛喜歡山西
明珠胎暗結暗胎珠明
明星花露丸露花星明
頭下保險套險保下頭
梨山竊盜犯盜竊山梨
梨山收采員採收山梨
梅山包打聽打包山梅
林園清掃工掃清園林
新屋除障香障除屋新
喇叭消痔丸痔消叭喇
倫敦好奇人觀看敦倫
千萬愁思嘆思愁萬千
生來逢時地時逢來生
寒山冷風冽風冷山寒
山東晌馬名馬晌東山
頭城沙漏鍾漏沙城頭
頭城公布欄布公城頭
頭城留駐軍駐留城頭
東山過路人路過山東
西江污染源染污江西
頭城污染源染污城頭
中溪污染源染污溪中
頭城急救兵救急城頭
頭城鮮果汁果鮮城頭
頭城公務員務公城頭
人間外遇情慾外奸人
人間外遇情遇外間人
馬公打棒球棒打公馬
北極流冰河冰流極北
海南色情業情色南海
大板腳踏車踏腳板大
中山裝甲兵甲裝山中
白河污漬油漬污河白
庸人自擾之擾自人庸
下川自吟女吟自川下
中國自願軍願自國中
時逢窮緊張緊窮逢時
前鎮在製品制在鎮前
北京及踏手踏及京北
前鎮於歸人歸於鎮前
餐靠上海水海上靠餐
下山去賣菜賣去山下
下營軍設局設軍營下
頭城量測員測量城頭
頭城高架橋架高城頭
花蓮噴水池水噴蓮花
新竹植樹園樹植竹新
新營值日生日值營新
芒星黑雲夜雲黑星芒
東山歸隱池隱歸山東
湖口自來水來自口湖
西江歸去辭去歸江西
西川隨去河去隨川西
台中老僧廟僧老中台

F. 蓮花落的歷史印證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期,西什庫教堂受圍事件,被後人編寫了一個蓮花落唱段《房國梁觀陣》。」「打起竹板兒(把)蓮花落唱,蓮花落離不開唐宋元明清。「據此可見,蓮花落的題材內容相當廣泛。起源能否推溯到唐朝,不得而知。但可斷定,蓮花落的起源絕對久遠,否則內容不會很豐富。而且,健在的老人皆知道蓮花落早就有了,也曾經很紅火過。
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蓮花落起源於求乞討要飯(崑曲《綉襦記》中的鄭元和始創蓮花落)。此說也不無道理。又一說,蓮花落是乞丐要錢時所唱的歌曲,宋朝時就有了。《五燈會光》: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大悟。蓮花樂即蓮花落,「樂」與「落」音近,故可通用。
蓮花落最興盛時期是清朝(特別是晚清)。在京城地區演唱蓮花落的老前輩是「髽髻趙(趙奎垣)」。他曾進皇宮給西太後唱過。此人的攏蔓兒不是叫「群英共樂」就是叫「群賢共樂」。此外,基本屬於同代或稍晚者有「人參核兒」、「奎弟老」、「雙月峰」、「白玉山(髽髻趙的徒弟)」等人。西直門內北溝沿地區、小地名兒叫紅橋的地方,有位德俊峰先生也擅長此藝。(德先生也是前輩八角鼓名家擅長聯珠快書,詳見《八角鼓訊》第十四期章學楷撰《快書淺論》)蓮花落組織稱「天平會」,又有「天平老會」與「天平聖會」之別。
所謂「老會」,當然是資格老,多數進過皇宮。當年,北蜂窩地區曾經有個「益壽歌詞·天平老會」,即稱「老會」。反之,所謂「聖會」,就是資格較淺。徐老先生當年投師學藝的攏蔓兒就是「聖會」,把兒頭是徐子彬先生。主要成員有董氏三兄弟(董國璧、董國梁、董國棟)及其他一些人。蓮花落界投師學藝,不是拜師,而稱師傅為教師。通過邊學邊演,藝成之後,同門也好,不同門也好;老也好,少也好,彼此之間並不嚴格計較輩分。這與其他「圈」很計較師徒輩分不太一樣。
徐老先生回憶,同期或稍晚的還有缸瓦市地區的「群萃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劉世榮先生。還有白紙坊地區的「子弟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高長慶先生。稍後,還有位常遠清(也叫關遠清)先生,成立個「八角鼓·蓮花落票房」,堂號是長遠堂。由這位常先生掌管,家什齊全,出賃攏子。這先生還會彈弦,當年與金小山、榮劍塵先生皆有往來。據說,常先生的「攏子」後來轉讓給關春山了。
當年,徐俊傑先生投拜的教師是董國梁先生。常與董氏三兄弟一起走局的有:盧長海、劉廣泰、尚金茂、王連青、劉世貴(「群萃同樂」的老三)等人。
邊學邊演的那個年代正處於日本侵華時期。撂地賣藝餬口的蓮花落藝人有:馬騾子、白金榮、孟秀峰(也參加「為道統學」的活動)、張福祥(是白玉山先生的徒弟)。
「為道統學·天平聖會」於1950年解散。
「群萃同樂·天平聖會」「子弟同樂·天平聖會」皆於1960年解散。
1980年,蓮花落老票友劉長連先生出面,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每個星期六上午,在宣武藝園聚會,人員最多時有二十幾位。如今徐老先生家還保留著一面「老年同樂·天平聖會」紅底黃字的錦旗(會蔓兒),可以算是蓮花落最後一個聖會的紀念物了。徐老先生睹物思人,不僅是「廉頗老矣」,而是「多已去矣」。因為劉長連先生於四五年前辭世,「老年同樂·天平聖會」也隨之解散了。其餘之人,董國璧先生辭世6年了;劉廣泰先生辭世5年了。西鐵匠營有位霍文清先生,已經年屆90歲高齡。尚金茂先生已經遷居密雲,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原是「子弟同樂」的成員,近況不詳。
蓮花落的組織為什麼稱「天平聖會」
早年演唱蓮花落常常與「什不閑」合演。文武場中,打單皮者是指揮。這位鼓佬面前有一個架子,形似「天平」,即兩根立柱,下有橫牚兒固定;上有橫梁,兩頭出翹,且有龍頭、綉球作為裝飾物。這就是有「天平老會」或「天平聖會」之稱的緣由。光是打七塊竹板演唱叫做蓮花落,不打竹板演唱叫「什不閑」。蓮花落與什不閑分家,單獨演唱,應該說是藝人為了掙錢餬口,不得已而為之,致使逐漸流傳。

G. 長春蓮秀峰森林公園可以帶寵物嗎

不讓帶寵物進入公園。蓮秀峰森林公園位於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滑雪場內,公園內建有蓮花山最美木棧道。木棧道南起滑雪場環路,北至蓮秀峰,故名為蓮秀峰木棧道。

H. 長春周邊有哪些自駕游的好去處

1、長春蓮花山景區

蓮花山絕對是近郊遊的好去處,月28日蓮花山將舉辦第三屆梨花節。蓮花山的梨園距今已有130餘年的歷史,佔地面積上萬傾,有600多棵梨樹,品類十餘種,每年四五月份梨花開放,清香怡人,美不勝收。

除了賞梨花,蓮花山景區好玩的真不少。蓮花山的有機蔬菜大棚,可以體驗綠色採摘的樂趣。蓮花山的主題驛站及餐飲、休閑住宿、房車營地、汽車影院於一體,非常適合家庭游。

自駕路線:東方廣場——長石公路(東吉林大路)——龍雙公路——蓮花山景區臨時停車場。

2、長春北湖濕地公園

北湖濕地公園距離市中心13公里,是一個以濕地游賞、生態保護與修復、城市休閑、體育健身為主要功能的大型國家級濕地生態公園。5月時節,北湖的小草冒出土壤,樹木長出嫩葉。

這個季節去北湖正合適,自駕幾十分鍾到北湖,停車進園遊逛,裡面綠樹長橋,濕地之湖,波光盪漾,一邊散步一邊放鬆心情。

自駕路線:北四環路—龍湖大路—環湖路—北湖公園。

交通擁堵時繞行路線:北遠達大街—龍翔廣場—北遠達大街—光機路(繼續往北依次是中盛路、大學城路、鑫盛大街,都能通往環湖路)—環湖路—北湖公園。

3、吉林松花湖旅遊風景區

松花湖位於吉林市的東南部,距主城區10公里,是建設豐滿水電站後所形成的一個山間水庫。現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松花湖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明媚秀麗的湖光山色惹人喜愛。

去松花湖等一場落日非常值得,金色的落日掛在湖面上方,照耀的湖水金光閃閃,暖色調的視覺沖擊,即適合拍照又讓人感覺溫馨舒適。

自駕路線:長春繞城高速——琿烏高速——駕向吉林南/舒蘭/延吉方向——吉林繞城高速——紅旗收費站下高速——經202國道——吉樺路——豐滿大橋——吉豐東路——松花湖。

4、吉林官馬溶洞

官馬溶洞是一個熔岩山洞,總佔地239公頃。洞內景物奇特,巧奪天工,洞中有洞,洞下有洞,洞中疊洞。官馬溶洞大約形成於三億年前,是吉林最大的地表熔岩洞,被譽為吉林省兩大地質遺跡之一。洞內深邃,色彩絢麗,一步一景,天然形成的景觀,讓人嘆為觀止。

自駕路線:長撫高速——互通道口——吉林省——磐石明城口收費站下高速——經202國道——長清公路——煙筒山鎮粗榆村路前往——官馬溶洞。

5、通化三角龍灣

三角龍灣山秀峰險,石奇水美。傳說有條黑龍居此修煉,後來黑龍飛往長白山天池,龍去留淵,遂成此灣,因水面呈三角形而得名。一頃春水,景色秀麗。

映霞壁是三角龍灣的必打卡景點之一,如果能起早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凌晨自駕到映霞壁。這里每天太陽升起,遠遠望過去,晨霧籠罩,宛如迷離仙境,景色不可謂不壯觀,一定要來看看。

自駕路線:長春繞城高速——駛向通化方向——進入撫長高速——駛向輝南方向——在撫民/龍灣/S302出口,右轉進入撫民立交橋——柳撫線——三角龍灣。

I. 桂林簡介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廣西東北部地區及桂湘交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及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荔浦、恭城11個縣(自治縣)。

區縣下轄13個街道辦事處,86個鎮、48個鄉其中有15個民族鄉,23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4個村民委員會。2017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34.08萬人。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國家對外開放重要的國際旅遊城市、國際性旅遊航運樞紐、全國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萬年人類智慧聖地 ;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際旅遊勝地;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中央軍委桂林聯勤保障中心駐地。

桂林旅遊資源類型實體初步統計為1099處,其中地文景觀類231處,佔21.0%;生物景觀類112處,佔10.2%;水文景觀類78處,佔7.1%;歷史遺產類364處,佔33.1%;現代人文與抽象人文景觀類164處,佔15.0%;旅遊服務景觀類150處,佔13.6%。在自然、人文、旅遊服務三大景觀資源系列中,以山水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為主。

(9)秀峰荷花擴展閱讀

桂林市在規劃空間層次上分為「市域」、「規劃區」和「中心城區」三個地理空間層次:

1、市域范圍為桂林市行政轄區,包括6個區和11個縣,行政區域土地面積2.77萬平方公里。

2、規劃區包括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雁山區、七星區和臨桂區六個行政區,以及靈川縣、永福縣、陽朔縣和興安縣四個建制縣,總面積為1167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區范圍主要包括桂林市區所轄的象山、疊彩、秀峰、七星4區,雁山區柘木鎮和雁山鎮,靈川縣定江鎮和大圩鎮部分地區及八里街經濟開發區,臨桂區的臨桂鎮、四塘鄉和廟嶺鎮部分地區等,總面積為866.36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小清新服裝店裝修綠植 發布:2025-05-16 10:07:29 瀏覽:571
cell情人節封面 發布:2025-05-16 10:03:36 瀏覽:934
植生插花 發布:2025-05-16 10:02:52 瀏覽:456
夢見插花生根 發布:2025-05-16 10:02:47 瀏覽:242
白茶花也 發布:2025-05-16 09:56:10 瀏覽:142
荷花青魚片 發布:2025-05-16 09:53:42 瀏覽:933
一般一朵 發布:2025-05-16 09:52:57 瀏覽:353
梅花引演唱 發布:2025-05-16 09:15:10 瀏覽:611
意花卉作品 發布:2025-05-16 09:13:38 瀏覽:122
lol艾希情人節限定皮膚高清圖 發布:2025-05-16 09:05:08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