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培育
⑴ 海棠育苗方法
狹義的海棠花是薔薇科蘋果屬中一些觀花、觀果樹木的通稱,為落葉小喬木。該屬除了蘋果是果樹外,多數種類都可賞花或觀果。最出名的種類是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廣義的海棠花還有著名的貼梗海棠,它是薔薇科木瓜屬植物。海棠花是著名的觀賞花木,花色艷麗、花姿瀟灑、果實玲瓏。可植於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有的可盆栽。
(1)嫁接繁殖。用播種的海棠花實生苗作砧木,其中湖北海棠和山荊子的實生苗最為常用。春季發芽前枝接的,在砧木地上5~7厘米處平行剪去頂部,在一側縱切2厘米深。在已接果的植株上選發育充實的枝條作接穗,用中間一段,剪成長4~5厘米,有3~4個芽,下端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綁扎,用土蓋住接穗。
夏季芽接。嫁接後7天左右用手指輕碰接芽上保留的葉柄,葉柄立即脫落則表明接芽已經成活,不脫落則表明接芽未成活,應及時補接。
(2)播種育苗。秋季採摘成熟的果實,及時除去果肉,洗出干凈的種子。西府海棠種子千粒重較輕,50克左右,山荊子較重,150克左右,其他的多在二者之間。干藏不能出苗,要用3份濕細沙與1份種子進行層積貯藏。春季播種,播種前用低溫層積催芽,其中西府海棠需處理70天左右、湖北海棠40天左右、山荊子30天左右、裂葉海棠80天左右,有1/3種子裂口時播種。覆土1厘米左右。用塑料薄膜覆蓋,出苗後馬上撤去。播種苗7~8年開花。
(3)分株繁殖。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進行分株繁殖。將大樹四周萌生的小樹切下,要盡量多帶根,另行栽植,根系少的應適當遮蔭,太小的在苗圃培育。
(4)壓條繁殖。春季壓條。樹木較小的用地壓。樹木較大的用高枝壓條法繁殖。
還可用埋根的方法繁殖。
⑵ 海棠樹的養植方法
海棠的種類很多,如球根海棠、須根海棠、蛤蟆葉海棠、四季秋海棠(花期最長),麗格海棠(變種)、吊鍾海棠、垂絲海棠等。
1、球根海棠花大而多,色彩艷麗,姿態優美;兼有茶花、牡丹、月季等名花的姿、色、香,為秋海棠之冠。它性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16-21℃,相對濕度70%-80%,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稍含酸性。
盆栽常用徑15厘米的花盆。培養土宜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粗砂混合為好,這樣有利於根系的發育。球根海棠屬汪根性花卉,盆栽後,在其生長過程中,應根據植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萌芽期應嚴格控制澆水,保持盆土略乾燥,過濕易引起爛根。生長期每周澆3-4次水,避免過度乾燥與過於潮濕,澆水要做到不幹不澆,干必澆透。為增加空氣濕度,夏季炎熱乾燥時,特別是在花期,應經常用清水向葉面及花盆周圍噴
霧和遮蔭,放置於涼爽通風處。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肥水。花蕾形成後,每隔15天左右宜施1次過磷酸鈣等磷肥。每周澆2-3次水。如果澆水不當,光線太強和氣溫太高都會造成葉片邊緣皺縮,花芽脫落,甚至塊莖死亡。但又不可過度蔭蔽,不然植株徒長,開花減少。
另外,球根海棠莖葉柔嫩,生長期不宜多搬動。同時,為避免風吹雨打折斷花莖,花蕾期前要設置支柱。還有,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發現葉片呈淡紫
色並產生捲曲現象,就說明氮肥施用過量,此時應減速少施肥量或延長施肥時間;而葉片呈淡綠色則又表明缺乏氮肥,應適當增加施肥量。正常的葉色應是深綠色,且植株挺拔,生氣蓬勃。
為害球根海棠的常見病害是莖腐病和根腐病。這些病害在夏季高溫多濕易發生,應注意控制室溫和澆水;葯物防治可用25%的多菌靈250倍稀釋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