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基礎蘭花
⑴ 國畫蘭花的畫法
國畫蘭花的畫法如下
筆尖淡墨果斷肯定地向下寫出蘭花花瓣,尤如寫行書、草書般爽敏核鏈快。過慢則滲化不清。花瓣的交疊注意疏密橋孫,花頭用筆要連貫,勿畫一瓣調一次墨。
⑵ 蘭花怎麼畫國畫
蘭花國畫畫畫要點如下:
1、畫花須有疏密、正側、向背、偃仰、含放、呼應之關系。
2、用筆勿選過硬的狼毫筆,兼毫或白雲為上。水分勿多,多則容易出現墨溢、肥膩現象,也不可太少,少則乾枯,無蘭花清潤之味。墨色一般為淡墨,體現蘭花潤透、雅逸之特性。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是一種蘭科植物,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⑶ 國畫蘭花怎麼畫
國畫蘭花畫法步驟如下:
1、繪畫工具:兼毫毛筆,小紅毛或勾線筆,墨汁,生宣紙,小瓷碟兩個,筆洗
一、構圖:
1.左側構圖,構圖不可太滿,要注意留出空間。
蘭挺拔,蒼翠,一年四季都展示著生命的真色,特別是隆冬之時,百花凋零,草木或處於休眠狀態,唯獨窗檯上的蘭傲然怒放,花蕾站在一層層的蘭葉間,像驕傲的公主,亭亭玉立,又像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帥,霸氣十足。
畫蘭葉切忌葉葉相勻、隨意塗抹,每一筆都要蘊含著輕重緩急、起伏轉折、濃淡虛實。要做到「筆斷意連」。
花之法,蘭、蕙各不相同。蘭一莖一花,蕙一莖多花;蘭花生葉下,蕙花則往往由一莖舉出葉外。與蘭葉相比,蘭花的用墨宜稍淡,以表現其輕盈、豐腴之韻。繪畫時,應先將筆在清水 中蘸濕,使筆根含水充足,再用筆蘸少許淡墨。
⑷ 國畫蘭花怎麼畫
國畫裡面畫抄蘭花是非常注重筆墨的,就像書法一樣很講究筆法,
所以畫蘭花也叫寫蘭花
古人總結了畫蘭花一些技巧,比如:
一筆如新月,二筆交鳳眼,三筆破鳳眼
這三筆畫的好,可以產生無窮變化。
當然畫的好,還要非常清楚蘭花的結構。
總之,別看蘭花看上去那麼簡單,但畫好它,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⑸ 中國畫蘭花怎麼畫
中國花鳥畫分寫意和工筆兩種。蘭花的畫法當然也是可以採用工筆專或者寫意兩種方式。屬工筆畫需要有一定的白描基礎,先著淡墨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暈染,同時根據畫面調整墨色再進行輪廓的勾勒。寫意蘭花注重表達蘭花舒展剛韌的狀態,一般用濃墨或偏淡點的墨,墨要飽滿,運筆要流暢,葉中部分要壓筆,葉稍部分要提筆同時快速掃出。構圖方面就要看自己的藝術修養了。
⑹ 蘭花國畫初學入門畫法
蘭花國畫初學入門畫法如下:
1、首先用一個干凈的盤子,把墨色濃淡相宜,毛筆尖濃墨,筆肚子是淡墨這樣一筆畫下來,顏色有變化。
2、在紙上畫第一筆,入筆的時候要輕,然後加大壓力中鋒用筆,最後提筆要輕,但是仍然要有力度,不可一抹而過。
3、接下來畫第2筆,第2筆與第1筆形成鳳眼,的狀態,這也是蘭花葉片,相交做出現的一種交叉狀態,既要體現出變化,又不能平行,還要透氣。
4、第3筆與前兩筆相交,形成一個小的鳳眼。
5、第4筆在蘭花的根部出現一個比較短的葉片,,與以上的蘭花葉片,形成對比,長短之對比。
6、在右下邊也出現幾片短小的蘭花葉子,墨色上要比其他的要淡一些,形成顏色上的對比。
7、可以在一叢蘭花的旁邊再畫一小叢蘭花,形成多與少的對比,最後畫完以後可以用涮毛筆的水苔,以豐富畫面。
蘭花,是單子葉植物綱、蘭科、蘭屬植物通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⑺ 國畫——蘭花
國畫其實是抽象兼具體的,所清戚以即使有那麼幾筆畫的不夠精緻,也不會覺得違和。
過程:先把毛筆打上黑色墨水,在需要勾畫的地方勾線。為了打造出假山的效果,需要把毛筆上的墨稍微地吸收掉一部分。
過程:畫蘭橋者花葉的這一步主要掌握好粗細線條的畫法。根部要重筆,然後慢慢地畫細來就可以了。
過程:畫蘭花的這一步,先把蘭花調成帶點黑答消陵色的暗藍色,再在花心部分畫上幾個紅點。
⑻ 如何畫國畫蘭花
一、畫鳳眼二、破鳳眼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第二種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畫法如下:花的畫法: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葉的畫法: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