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棠花溪
⑴ 北京市民赴「海棠花溪」之約,這般美景讓你想到了什麼
記憶里,只有在海棠花盛開的季節,我才感覺到與舂天真正來了。那時,海棠樹鬱郁蔥蔥,枝葉婆娑,那垂在掛在枝頭的海棠花,似串串的珍珠,點綴於青枝綠葉間,風擺枝條,那靜雅的花束:如串串鈴鐺。翩然搖曳,風情無限,頗具詩意,這是置身於都市的人無法尋求的古樸與自然。
那是我下鄉的第二年春天,正是春耕播種時,一天上午正靠在一棵大樹下歇氣,一股淡淡的香氣飄來,我用鼻子汲吮著,呵,這是什麼香味?莫不是哪一位抹的化妝品吧?
憶起我初次寫小說,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題目:我就用了《海棠之戀》做題目。也別說,這篇文章寫得非常順利,那份恬靜淡雅意境,令人回味無窮。當時,我不禁大嘆,散文竟能這樣寫。也許機緣巧合,後來喜歡我的幾位朋友問起我:“你的小說用什麼命題?”我的小說:用海棠來命題,將其書寫得淋漓至盡,如痴如醉,讀罷此文,感覺情味雋永。雅緻之至,彷彿置身於悠悠的海棠花香之中,透著靜趣,靜則悠,悠則閑,令人忘憂棄煩,心境澄明,這一切也讓我有了一種難以言述的海棠情結,我也常想:我寫出的文字,要是能有海棠花飄香那樣淡雅隨意,那該有多好。
⑵ 清明北京賞花好去處
陽春三月,京城處處彰顯盎然生機,准備好迎接最美賞花季了嗎?趁著假期,與家人或朋友一起沐浴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中吧。那麼,北京有哪些賞花聖地呢?
清明北京賞花好去處
玉淵潭的櫻花
玉淵潭的櫻花有20個品種,2000多株櫻花。每年的3、4月份,櫻花開放,屆時還有北京小夥伴最期待的櫻花節,大山櫻,山櫻,染井吉野,江戶彼岸相繼亮相,嬌艷欲滴!吃飽飽。2017玉淵潭櫻花節時間:2017年3月23日開幕-04月30日,早6:00(開園)-晚8:30(止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中路
最佳觀賞期:3月中旬到4月中旬
交通路線
東門:東門位於三里河路東端,緊鄰釣魚台國賓館(和釣魚台大酒店)、西長安街,可乘坐320路、114路(無軌電車)、717、727路等, 木樨地北站下車,也可乘13、21、37、65到 三里河西口 站,也可坐一線地鐵到木樨地站下車後北行,門前沒有充裕的停車位,建議乘公交或打車,可游至西門而出。
西門:與中央電視塔隔路相對,可乘坐300、323、374,以及特8,運通等多路抵達(由南 向北: 八一湖北站 ,由北向南: 阜城路站 )下車。 由公主墳向北方向,要提前駛出主路,西門北側有停車場。由北向南,要走航天橋下,可泊車於電視塔。
南門:可乘坐1路等大量長安街的.公交線路,或乘地鐵在軍博站下世紀壇北面入口。
北門:位於阜成路航天橋東側,海軍總醫院西側路往南。可乘坐121、846、37 路馬神廟或白堆子站下車。
橋下西門:位於西門南側,於三環西路下順水而過,可在八一湖站下車。從頤和園方向來園還可考慮走水路。
自駕路線:由公主墳向北方向,要提前駛出主路,西門北側有停車場。由北向南,要走航天橋下,可將車停在電視塔。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春季到來萬不可錯過春花盛開,有“綠肺”之稱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很多人的賞花首選。每到春光時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便會獻上精彩的“春花節”,到時遊人能觀賞到櫻花、海棠、丁香、迎春、玉蘭、連翹、山桃、杏花、玫瑰等花卉,這鮮花在春季的第一抹微笑別提多動人,賞春色、嗅花香,一片生機勃勃。奧林匹克公園會安置賞花導游提示牌,沿著指示線路游覽,更能細觀這春季美景。
游覽方式:賞花專線、遊船、腳踏游樂車、電動游樂車
賞花線路推薦:
南園奧海景區沿線:這條線是最長的賞花線路,可觀賞到海棠、杏花、櫻花、桃花,可徒步游覽,也可選擇乘坐賞花專線觀光車和自行車。
北園南門區域:喜歡安靜的朋友,最適合這條賞花線,這是園中最幽靜的賞花區域,自成一隅,有丁香、連翹、海棠、山桃、黃刺玫瑰,令人怡然忘返。
北園北門區域:這里健身休閑設施比較多,並有可供嬉戲玩樂的草坪,不少遊人喜歡在此搭建帳篷。這條線以海棠和榆葉梅為主要花卉。
建議賞花時間:
玉蘭:3月—4月
山桃:3月—4月
丁香:4月
櫻花:4月
杏花:4月
海棠:4月—5月
二月蘭:4月—5月
黃刺玫:4月—5月
地址: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元大都遺址公園
元大都遺址公園的“海棠花溪”是京城內最大最好的海棠林,種植了共5000餘株,28種海棠花,,數量已算龐大,所以與其迷戀電視劇中的“十里桃花”,倒不如來元大都遺址公園賞5000餘株的“海棠花溪”。賞海棠最好的時候是在每年的4月份,到時會有一場海棠花盛會,非常美妙。
海棠花節時間:4月至4月中旬
地址:朝陽區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海棠花溪"景區
交通路線
乘坐公共交通:
1)407路公交車安貞西里下車即到;
2)653、409、380、849、特2路、515安貞醫院北站下車即到;
3)地鐵10號線北土城站下車出站即到;
自駕車路線:
1)北三環安華橋向北至土城東路右拐(向東)約100米路南即到;
2)北四環安惠橋向南至土城東路右拐(向西)約500米路南即到。
團結湖公園
團結湖公園古樸典雅,長廊花房、亭台榭閣樣樣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都是一幅極好的江南風景畫。如此雅緻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花花草草的妝點,在這里,小橋流水、百花爭艷可是要慢慢賞的,並且周邊環境和花要結合著欣賞,景中有花,花在景中,這樣才不會辜負了團結湖公園的江南風情。
主要景觀:花房、雲香亭、雲山、環波橋、水閣荷香、流水照壁、攬翠軒、得月廊、明漪舫、引勝橋、石亭等。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
朝陽公園
知名的朝陽公園,看上去是一座特別具有功能性的公園,其實也有溫婉的園林風貌,這里種植的春花有幾十種,還有千株樹木,杏花、梨花、櫻花、碧桃、連翹、山桃、迎春奼紫嫣紅,相繼盛開,真是“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走在園中通幽小徑上,欣賞著滿園春色,心情真是愉悅得很。
鳳凰嶺公園
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能欣賞大面積杏花的地方就是鳳凰嶺,這地方還有“小黃山”之稱。小的時候,叨叨姐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杏樹,一到春天,杏花就會盛開,院子充滿杏花的香味,花落時更是異常美麗。和我一樣喜歡杏花的小夥伴,可以去鳳凰嶺瞧瞧哦!
鳳凰嶺除了能觀賞杏花,還能齊家出遊踏青,摘草莓呢↓↓↓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鳳凰嶺路19號
花期:3月底——4月底
交通路線
乘車路線:頤和園乘346路公交車至終點站鳳凰嶺下即可
駕車路線:
1、頤陽公路(頤和園沿京密引水渠西岸,經溫泉,按路標行駛。
2、G6(原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北清路往西-溫北路往北按路標行駛。
3、北五環-肖家河橋出口(圓明園西路)-經農大至永豐路—左拐北清路往西-溫北路往北按路標行駛。
⑶ 海棠花溪在什麼地方
海棠花溪在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地區。
具體位置位於北京中軸路東西兩側及奧森公園南側朝陽區地處熊貓環島東側。每年4月,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段繞河兩岸的西府海棠盛開,柳綠桃紅,倒影河中,春意盎然。地鐵乘車線路是乘坐地鐵10號線在北土城站C2口下車,走上5分鍾就能進入海棠花溪觀賞區。
海棠花溪公交乘車路線:
407路公交車安貞西里下車即到。653、409、380、849、特2路、515安貞醫院北站下車即到。地鐵10號線北土城站下車出站即到自駕車路線,北三環安華橋向北至土城東路右拐向東約100米路南即到。北四環安惠橋向南至土城東路右拐向西約500米路南即到。
最佳觀賞期四月至五月,暮春時節陸續開放,海棠花溪全長4.8公里,在這4.8公里內,公園共種植了5000多株海棠花,是名副其實的北京最大海棠林。
⑷ 花事一場,史詩半段,京城遛娃賞花的那些事兒
作者:M_夢初
說說這次旅行
托老舍先生的金字玉言,北平之秋的美可謂人盡皆知,卻不知帝都那些溫暖的春日時光,也美得如同人間的天堂,甚至比天堂還要更繁榮一些。
北京的春天來了,一座偌大的城市,慢慢地溫暖起來。從鵝黃臘梅那淡淡的幽香里循著春天的腳步,一路尋了春的足跡,由淺變深,連心也跟著變得輕悠悠的,如同一泓盪漾在春天的池水,掩映著藍天白雲春花青山。
春光正好微風習習,是一年之中最適合出門遛娃的時節。不論是皇城根下還是京郊古剎,哪怕是路邊的無名綠地,在明朗春日的晨光里,在碧桃掩映的花叢中,在春風香甜的味道里,聽小丫頭稚嫩的童音學著念一首首關於春天的唐詩,而現實中的春天遠比唐詩宋詞中要浪漫得多。
那麼偌大的北京城,到底哪裡最適合賞花遛娃呢?
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花期:3月上旬-5月下旬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春天是屬於桃花的季節,從那一抹淡粉色敲開了春的門扉,直到芳菲幾近落盡,仍有桃花還在陸陸續續地綻放。倒不是因為桃花的花期長,而在於其品種之多,總也會把花期錯開。
相較於桃花的嬌艷,我更喜歡山桃花的素凈,那淡粉色的小小一朵,比梨花更俏皮些,卻又不似梨花那般的溫婉。又因山桃總是在春光中早早地綻放,喚醒了整個冬日的沉寂,因此年年賞春幾乎都少不了山桃花。
帝都的桃花觀賞地有: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平谷劉家店鄉、昌平十三陵景區至延慶的昌赤路一段
推薦賞花地:
奧森公園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公園,奧運會後免費面向公眾開放,大概類似於紐約的中央公園、舊金山的金門公園,都是一座城市的巨型綠肺。以五環為界,奧森分為南北兩園,南園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觀為主,北園則以小型溪澗景觀及自然野趣密林為主。在園內慢跑健身、漫步騎行,或是乘坐遊船,盪漾在碧波之上,都很自在。
在兩個多月的春季花期里,可以在公園內分批次欣賞到30餘個品種、10萬余株的花卉,山桃、山杏、連翹、榆葉梅、玉蘭、櫻花、海棠、碧桃、丁香、黃刺玫、綉線菊等競相綻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而在林下種植的二月蘭、蒲公英、鳶尾等各色野花也爭先恐後地鋪陳開來,為整個公園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因為離得近、停車又方便,所以周末若有空閑就會帶著小丫頭到奧森轉一圈,嗅著陣陣花香,欣賞著滿園春色,感受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從推著嬰兒車,到拖著行李箱,再到小丫頭自己蹬著滑板車騎得飛快,奧森公園一年又一年的花開花謝,承載著小丫頭慢慢長大的花樣記憶。
奧森公園的花海主要集中在南園奧海景區沿線、北園北門區域以及北園南門區域這三大區域。最長的賞花路徑——南園奧海景區沿線,依山傍水,主要以桃花、杏花、海棠、櫻花為主,全長3公里,堪稱「最長賞花路線」;北園北門區域,主要以各種海棠及榆葉梅為主,樹林間成片的草坪是嬉戲玩耍、野餐聚會、搭建帳篷的絕佳場所,可謂「最休閑賞花區域」;北園南門區域,有山桃、海棠、連翹、丁香、黃刺玫等雜植其間,環境清幽,自成一隅,錯落開放,林間花下,令人怡然忘返,正是「最幽靜賞花區域」。
北海公園
緊鄰故宮、景山公園的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 歷史 最悠久、規模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帝王宮苑,距今已有近千年 歷史 。相傳元代皇帝從茫茫草原來到北京,見到湖泊甚為珍奇,稱之為「海」,又根據其方位,分為北海、中海和南海。
雖是皇家園林,北海卻未有太過端重的皇家氣質,反倒是「漪瀾堂波相光映,濠濮間游廊曲折」,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溫婉秀麗,而瓊華島上的藏式白塔是整個北海公園的標志。是的,膾炙人口的「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說的就是這里。
北海公園的布局以瓊島為中心,南面寺院依山勢排列,直達山麓岸邊的牌坊,氣勢如虹;北面山頂至山麓,亭閣樓謝隱沒於幽邃的山石之間,時隱時現;山下為傍水環島而建的半圓形游廊,東接倚晴樓,西連分涼閣,曲折巧妙而饒有意趣。
周末到北海去賞花,故宮附近糟糕的交通和北海公園容量極小的停車場,著實讓人敗興;如果可以的話,還是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吧!建議從南門或東門進入,莫被眼前的湖光美景絆住了腳步,直奔瓊華島吧!山桃花就在瓊華島的白塔旁,要爬一小段山路才能看到,好在有鳥聲相伴有花香縈鼻,倒並不覺累。白塔旁的山桃花正開得燦爛,一陣風過,花瓣如雨般飄落,所謂美到極致的「春色」,大抵便是如此了
北海公園門票旺季10元淡季5元,進入白塔內10元,聯票15元。建議直接在入口處購買聯票,好的拍攝角度大多是在「付費區域」,尤其以小丫頭的身高,賞花原是一件辛苦事兒,剛好可以讓她坐在圍牆瓦頂上近距離觀賞。
逛完北海,還可以從東門出園,沿著景山公園的紅色圍牆,一直走到故宮神武門下,去近來最火的「故宮角樓咖啡」打個卡。養心咖啡、三千佳麗奶茶、康熙最愛巧克力都在等著你翻牌子呢~
玉蘭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淺暈,故將清露作芳塵。 ——《玉蘭》·睦石
花期:3月下旬-4月上旬
每年春天玉蘭都會如約早早地綻放,不管天氣冷暖,似乎從不遲到。
春花里我最愛便是玉蘭,一瓣瓣宛如白玉般的色澤,一片片流動著月光般的皎潔,朵朵雪白,懷抱成鍾,不若迎春般燦爛,不似桃李般妖嬈,而是倔強地向上生長,伶仃的落在疏朗清寥的枝幹之上,向著日光向著藍天安然寧和地綻放。簡簡單單,孤影芬芳,彷彿世俗煙火里的一切都不受紛擾,美的清塵又嫻靜。
北京似乎是個喜歡玉蘭的城市,哪怕是小區里或是寫字樓旁,總是種著幾樹玉蘭。以前工作的地方,樓旁便種著那麼一株,每年還在萬物蕭瑟之時,它總是爭著吐露第一抹芬芳,於是日復一日地看著它慢慢綻放,是每日枯燥工作中的一點點小確幸。
帝都的玉蘭觀賞地有:頤和園,國際雕塑公園。
推薦賞花地:
後沙峪公園
這是一處隱藏的森林公園,座落在順義區,五六環之間,林水相依,綠草如茵,空氣清新,環境優雅,儼然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導航「和園景逸大酒店」,進入之後從酒店停車場穿過一條馬路就可以到達了,彎彎的拱橋倒映水中,玉蘭和迎春映了一池,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旁邊的草坪上更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景緻,奔跑的小男孩努力放飛風箏,三三兩兩的外國小帥哥展示著精湛球技,其樂融融的家人圍坐在一起,這才是春天最愜意的模樣。
酒店的別墅區也是面向公眾開放的,這里的風景不輸公園,卻更為清凈。一座座各具風格的獨棟別墅散落在園區內,伴隨著庭院里的小溪潺潺花香搖曳,讓人彷彿置身於田園鄉野之間。幾株白色的玉蘭在異域風情的小別墅的映襯下,開得格外燦爛,白色的花瓣掉落一地,美得如夢如幻。
順便說一下,這里的梨花開得也很不錯喲~ 不過花期會比玉蘭稍微晚上一兩周~
西山大覺寺
大覺寺是一座千年古剎,依山而建,不似京城中的其他寺廟大多坐北朝南,而是保持了遼代契丹族尊日東向、崇拜太陽的習俗,坐西朝東。寺院建築雄偉古樸,布局嚴謹規整,除常規建築外,還有清代皇帝的行宮,即有佛家的庄嚴,也不乏皇家的氣派。
大覺寺向來以清泉、古樹、玉蘭、環境優雅而聞名。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寺中的玉蘭開得極美,其中有一棵是乾隆年間的高僧迦陵禪師從四川移來的,已有300多年樹齡,據說清代雍正、乾隆、慈禧,近代胡適、季羨林、冰心都來這里觀賞過這株古老的玉蘭花樹。
每年4月大覺寺都會舉辦玉蘭文化節,眼見京城裡的玉蘭都開了,便按捺不住去了西山。結果卻與我想像中的古剎玉蘭相去甚遠,整個大覺寺只有門口角落處那株玉蘭怯怯地吐露了芬芳,而四宜堂那兩株三百歲的古玉蘭仍矜持地尚未綻放。寺中又少見其他春花,難免有些掃興。看來京郊氣溫偏低,花期普遍比市區晚了一周,也算是得了個經驗。
大覺寺上上下下的台階頗多,不適合帶太小的寶寶過來玩耍,一邊扛著嬰兒車一邊抱著娃,絕對是不堪回首的痛苦回憶,不過能讓小丫頭呼吸到沁人心脾的難得好空氣,也算是一種收獲了~
櫻花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春日偶成》·周恩來
花期:3月中旬-4月中旬
每到春天,身邊總有朋友要千里迢迢地跨越大洋去日本賞櫻。殊不知,櫻花的起源地其實是在中國的喜馬拉雅一帶。
賞櫻一事早在唐宋時期也曾蔚然成風,白居易的一句「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就足以體現文人雅士游春賞櫻的閑情逸致,南宋的王僧達更是以一首「初櫻動時艷,擅藻灼輝芳,緗葉未開蕋,紅葩已發光。」把櫻花之美描述得惟妙惟肖。只是國人向來更偏愛牡丹和梅花,所以櫻花在中國並沒有被大面積種植和傳播。
而櫻花在傳入日本之後,卻被推崇至極。櫻花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常在葉子萌發之前開放,在光禿禿的樹枝上努力的綻放著,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被認為與大和民族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相契合;櫻花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其花期極短,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零大約7天,又不同於其他花先枯萎再凋落,而是在盛放之時飄落,落時又極美,如同粉雪,極符合日本人骨子裡「物哀」的審美。日本人向來迷戀這種「在最絢爛時凋零」的事物,比如煙火,又比如櫻花。
賞櫻一事,賞得不止是花,更重要的是氛圍。不得不承認,國內的櫻花季確實比不過日本,不論是櫻花的種類,還是那種全民賞櫻的氛圍,但也還是有幾處不錯的賞櫻之所。
帝都的櫻花觀賞地有:北京植物園、北京動物園、南海子郊野公園
推薦賞花地:
玉淵潭
京城賞櫻,無需遠游,三環之內的玉淵潭公園就是最好的賞櫻之所。
玉淵潭公園似乎只是為了櫻花而存在,平日里只是一處周邊市民放鬆漫步的普通去處,而每當春暖花開之時,楊柳吐新綠,櫻花綻紛芳,生機盎然的玉淵潭便成了全民狂歡的賞櫻勝地。園內種植了從日本引進的20多個品種2000餘株櫻花樹,品種不同,花期也有早有晚,接替開放,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都能看到盛放的櫻花。
廣闊清新的湖面碧波盪瀾,連綿起伏的山丘林木蔥蘢,而沿著蜿蜒的園路及曲回的湖岸便是那如雲似霞的滿園櫻花。一陣風過,點點淡粉如雪片般輕盈地舞動,也是少見的美景。即便與霓虹國的櫻花比起來,玉淵潭也毫不遜色,卻又總覺得哪裡不對。
海棠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春寒》·陳與義
花期:4月上旬-4月中旬
最早感受到海棠之美,是從李清照的《如夢令》,「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海棠花呈彎曲狀,花瓣小且密,一團一團如霞似錦,在花朵旁邊還簇擁著綠色的葉子,自有一種亂枝縱橫的美感。也正因如此,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們寄託了「苦戀、離愁別緒、遊子思鄉」之意,常借海棠抒發男女離別的悲傷 情感 ,甚至在愛情遇到波折時也常以海棠花自喻。李清照的詞中向來偏愛海棠,大概也與她解不了的相思愁情有關吧~
海棠花有三重境界:含苞欲放之時,如胭脂點點,嫣紅的花蕾朵朵向上,別有一番盎然的生機;怒放盛開之時,開得熱烈奔放,如孔雀開屏,又如曉之明霞,毫不猶豫地努力綻放著;落花飄零之時,有如花雨,輾轉零落一地粉紅,恰似那柔腸百轉、相思泣血的離人淚。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的一座免費城市公園,整個公園呈狹長帶狀,沿著小月河沿岸鋪開,全長9公里,橫跨朝陽、海淀兩區,分為城垣懷古、薊門煙樹、鐵騎雄風、薊草芬菲、銀波得月、紫薇入畫、大都建典、水關新意、鞍韁盛世、燕雲牧歌十個景區。
第一次去賞海棠花時,功課並未做好,不知元大都公園之狹長,沿著護城河走了良久才到,還好一路上既有 歷史 景觀又有自然風景,倒不覺得無聊。建議直接導航「海棠花溪」,才不至於多走冤枉路。
一如玉淵潭公園的櫻花,海棠花溪也是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的一張名片。正趕上一嘟嚕一串兒的海棠花開,這才是人間最美的時間和空間。一個清凈的上午,春光正好微風習習,坐在河邊的長椅上,或者順著海棠搭起的甬道漫步,飄舞的花瓣粘在頭發上,滑落在肩胛,仰起頭看一人多高的花樹密密匝匝地開滿花兒,像極了一匹華麗的彩緞流瀉平鋪在河的兩岸,蝴蝶和蜜蜂歡喜地穿梭在花叢中,在這樣的春日裡,但得片刻的清閑沉浸在春深似海的馨香波浪里隨波逐流,盪漾開心情舒展開四肢,把自己深深地埋在春天的懷抱里。
其實除了海棠花溪,元大都的其他景區也不容錯過,位於海淀段的園區內有城垣懷古、薊門煙樹、鐵騎雄風,成為人們春季競相去看的美景;而位於朝陽段的園區內的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也是大家喜歡去看的景緻。
二月蘭
此是幽貞一種花,不求聞達只煙霞。采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 ——《蘭》·鄭燮
花期:3月下旬-5月上旬
原以為只是不起眼的小野花,竟不知野花也有著這般詩意的名字,二月蘭。
一進入四月,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被二月蘭的淡紫色蔓延覆蓋著。這種野生的紫色小花,倔強地生長著,開疆拓土,終於連成一片夢幻的花海景象,拍照非常好看。比起舶來品薰衣草那濃烈的紫色來得更加溫婉可人,也因此被人們寄託了「謙遜質朴、無私奉獻」的花語。
機場高速及五環路周邊的郊野公園里都種植了大量的二月蘭做地衣,少有遊人特地尋了二月蘭去拍照,倒是避免了照片里全是人的窘境,願大家都能拍出美美的二月蘭照片!
帝都的二月蘭賞地有:東風公園、東郊壩野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
推薦賞花地:
紫玉山莊
紫玉山莊是一處低調的私家後花園,這個緊鄰北五環的這個小區傳聞中住著一眾大腕明星,然而高牆深院卻把喧囂遠遠隔開。要進入其中也不是全然沒辦法,只需預訂銀樹樓、孔雀花園餐廳的位置,或是預訂在之禾度假酒店的住宿,即可通過門禁進入其中。
一旦駛入才發現其中別有洞天,綠草成茵,湖水清澈,垂柳依依,湖面珍禽游弋,有鴨子、鴛鴦、銀鷗、天鵝等數十種鳥類,還有一群肥嘟嘟的鴿子和散養的梅花鹿在草坪上閑庭信步。
有一條以枕木搭建而成的千米棧道婉轉於林間,兩側春意盎然,樹葉青翠欲滴,花朵團團錦簇,一路經過人工濕地、石砌隧道、人工瀑布,移步易景,美景紛呈。在棧道上慢悠悠的散步,曲徑通幽處,有山風拂面,有花香縈鼻,有流水鳥鳴,彷彿置身於深山幽谷中。路過一片幽靜的樹林,地上開滿了紫色的二月蘭,小丫頭在裡面快樂地玩耍,像極了去找狼外婆的小紅帽。
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在這車水馬龍的都市之中,有如此一方清幽靜謐的自然景緻,可以怡享悠然自得之樂,也是難能可貴了!
親子賞花TIPS
注意天氣:三四月正是「乍暖還寒」之時,天氣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最好提前了解當日的氣候條件,出行時穿著以輕便暖和為宜,隨身要帶保暖外套、雨傘或雨衣。千萬別只顧著讓寶貝們凹造型而受了風寒,身體的 健康 遠比幾張美美噠照片要重要!
愛護花草:花花草草雖美,可不要隨意攀折哦!小寶貝們天生好奇,想要通過觸摸花朵去感受,這是值得鼓勵的行為,可進行適當引導。我每次都會跟小丫頭講,如果花兒離開了大樹媽媽會很難過的,就像你離開媽媽也會很難過一樣,只允許她去拾已經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和花朵。小丫頭總是要揀上滿滿一捧,於是每次我的帽子都被貢獻出來讓她裝花瓣o( )o 建議各位寶媽給小朋友備上小袋子或者小桶,讓寶貝們可以盡情體驗。
飲食衛生:春季很容易滋生細菌,出遊飲食要注意衛生,盡量避免飲用生水和吃不衛生的食物,更不要席地而坐,以免受潮致病。如果去到適合野餐的地方,不妨提前准備野餐墊或帳篷。建議適當預備一些常用葯物,如黃連素等治療腹瀉和消炎的葯物,也可帶一些必備葯品,如板藍根、速效傷風膠囊等。對於像我這種愛過敏的體質,吃海鮮、接觸花粉、化妝品使用不當等都會導致出現皮膚瘙癢、流鼻涕、打噴嚏的症狀,服用息斯敏口腔崩解片,無需用水,口服5秒後葯片就會崩解幫助緩解症狀,方便快捷,特別適合出行的情況。
關於作者
⑸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有什麼好玩的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冊散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集歷史遺跡保護、市民休閑遊憩、改善生態環境、防災應急避難於一褲弊體的有文化歷史內涵的現代城市遺址公園。主要景點有海淀段與朝陽段兩大景區,景區內還有不同的觀賞區。

主要胡姿族景點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呈狹長帶狀,全長9公里,跨朝陽、海淀兩區。公園中「薊門煙樹」、「大都建典」、「古垣新韻」、「大都盛典」和「龍澤魚躍」五大節點把朝陽段和海淀段連接起來,從西到東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發展脈絡。
海淀段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淀區界內的元土城遺址公園建成後有十個景區,分別為:城垣懷古、薊門煙樹、鐵騎雄風、薊草芬菲、銀波得月、紫薇入畫、大都建典、水關新意、鞍韁盛世、燕雲牧歌。
「薊門煙樹」節點是元大都公園最西端起點。該景點在春季風景尤佳,而春季亦是一年的起點,「薊門煙樹」象徵了古城北京發展的早期階段,並以春天的蓬勃朝氣寓意城市的美好未來。相傳土城是古薊州遺址,舊有樓館並廢,但門存土阜傍多林木,燕京八景「薊門煙樹」即此。現存乾隆御牌一座,描述「薊門煙樹」的詩詞篇章被刻成壁畫,增加人文內涵。
「大都建典」與「大都盛典」遙相呼應,再現元大都的建設場景和鼎盛景象。
朝陽段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朝陽段)位於北京中軸路東西兩側及奧林匹克公園南側,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帶狀公園。全長4.8公里,寬130米至160米,總佔地面積67公頃。包含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三個一級景區,六個二級景區包括:雙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雙都巡幸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雙都巡幸
「雙都巡幸」景區:浮雕牆反映了元帝春秋往返,百官迎送的場面,使廣大遊客在了解元帝國強盛的同時,又知道了其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相結合的特徵,以及大都和上都並重的政治統治特點 [8] 。
「四海賓朋」景區:位於中華民族園南側,此景區反映了元代是個對外開放的國家,禮賢下士,世界各國紛紛前來朝拜、覲見或進行交往的政治特點。景區北側三個下沉式馬面廣場上的「清花瓷器」、「箭與盾」、「銅牆鐵壁」雕塑反映了元朝藝術、軍事等方面的成就。
龍澤魚躍
「海棠花溪」景區:位於熊貓環島東側,經整理修繕和提高而保留下來,景區內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金星海棠、垂絲海棠等諸多品種的海棠樹,是北京城區內最大的海棠林。
「大都鼎盛」景區:位於安定路小關路口東側。景區內的「大都鼎盛」組雕及總長達80米的大型壁畫配以駿馬、石羊、木亭等園林小品,再現了元代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點和傑出成就,表現出粗獷豪邁的草原文化特色,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組雕。
「龍澤魚躍」景區:在公園的最東端,城市輕軌與小月河斜向交會出一塊三角地,形似龍頭,面積約17000平方米,形成具有郊野風光的自然野趣濕地園,成為北京市城區內最大的人工濕地。
⑹ 官宣!北京春遊賞花,賞海棠花指南出爐,請收藏!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北宋】蘇軾
海棠花嬌艷動人,花姿瀟灑,似胭脂點點,如曉天明霞,是雅俗共賞的名花,被喻為「國艷」,素有「花中神仙」、「花尊貴」的稱號,也有「解語花」的雅稱。「雪淀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最美人間四月天之際,海棠花盛開了一樹的繁華。在北京,春賞海棠花,莫過於元大都遺址公園、宋慶齡故居、故宮文華殿以及法源寺,暮春時節,海棠花盛開之時,嫣紅的花蕾朵朵向上,展示出盎然生機。
推薦賞花期:每年四月到五月,暮春時節陸續開放
推薦賞花地:元大都遺址公園、宋慶齡故居、故宮文華殿、陶然亭公園、法源寺
1.元大都遺址公園海棠花溪
在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里,小月河靜靜流淌,河岸綠樹茵茵。每年清明,正值海棠花開時節,花姿瀟灑、艷麗奪目。正可謂:綠柳婆娑嬉紫燕,紅花靦腆吻晴天,這邊水光瀲灧晴方好。而小月河也因此得了個很文藝的名字:海棠花溪。
小月河,又名土城溝,據傳曾是元代北京城的北護城河,把海棠林分成兩片,河水清淺安靜,與兩岸嫵媚嫻靜的綠茵垂柳、海棠花構成一幅生態盛宴!
海棠花溪不僅是國家A級景區,也是北京城裡最大的海棠林。海棠花溪分為東區和西區,這里種植了西府海棠、貼梗海棠、木瓜海棠、垂絲海棠等「海棠四品」,還有鑽格海棠、亞當海棠、雪球海棠、王族海棠、寶石海棠、凱爾斯海棠、琥珀海棠、印第安魔力海棠、粉牙海棠、北美海棠等諸多品種5000餘株的海棠樹,西區主要是西府海棠,雪球海棠等品種,東區是新優品種的展示。
站在土城垣眺望,曾經的金戈鐵馬縱橫馳騁猶在眼前,靜靜流淌的小月河訴說著 歷史 的煙雲,繞河兩岸的海棠卻生機盎然,吐露著新時代的歡欣。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自1998年開始舉辦"海棠花節",如今已與香山植物園的桃花節、玉淵潭的櫻花節並稱京城春日裡的三大花事。
2.宋慶齡故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在宋慶齡故居賞海棠花的 歷史 由來已久。當院內兩株近300歲的西府海棠繁花似錦之時,便也拉開了宋慶齡故居海棠文化節的序幕。
宋慶齡故居,位於北京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後為醇王府花園,園中有兩株西府海棠,每年4月10日前後開花,花開時節,繁花勝雪,雲蒸霞蔚,為京城一大勝景。
宋慶齡生前在海棠花盛開的時候,經常邀請友人來院內賞花。在果實成熟的時候,用它製作海棠醬,分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品嘗。
斗轉星移,斯人已去,故居里的兩棵西府海棠依舊煥發光彩。春時花枝簇擁,夏時綠意盎然,秋時碩果累累,冬時厚積薄發。如今,故居一年一度的海棠花文化節,成為人們踏青賞花、懷念偉人的絕佳去處。
3.故宮文華殿
一宮春風暖,一世花相伴!當600歲的紫禁城遇上人間四月的春光,故宮會美到讓人失語,牆頭紅粉,深院誰家?這時候的故宮,最美的不是宮殿,而是在點綴在它旁邊的各色鮮花。
海棠是栽植最為廣泛的宮廷花木之一,亦是故宮眾花中最嬌艷的。
今日故宮,尚有多處觀賞海棠的地方,但文華殿外的海棠最是動人。也許是沾惹了書香和墨意,每年此時的海棠花都是一片彩雲般的絢爛,紅牆黃瓦的襯托下,竟平添了幾分靈動。文華殿前有記錄可查的海棠在清末,距現在有120年的 歷史 。後來故宮人在文華殿前從協和門到東華門南一帶廣泛種植海棠,便形成了如今的海棠花海。朱紅的宮牆、明黃的屋瓦,暮春之際,拆苞吐馥,艷如赤霞,嬌如晴雪,繁花累累,重葩蝶萼,夕陽萬點,一樹千花。
四月,一道朱牆,一角宮檐,一株株海棠靜樹其間,含香吐蕊,正待綻放。
4.陶然亭公園
在詩人畫家筆下,海棠嬌媚卻不嬌氣,寄託了幸福美好的吉祥寓意。唐代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的宰相賈耽就在《百花譜》中稱贊海棠為「花中神仙」,龔自珍在詩中也誇贊海棠「詞流百輩花間近,此是宣南掌故花」,以及「南天無此花,北肥南瘦二分差」。
海棠在宣南 歷史 上有一定的淵源,陶然亭公園作為宣南文化的載體,自2011年起每年4月,正值海棠花開時節舉辦以海棠為主的春季觀花文化季。今年陶然亭公園第六屆海棠春花文化季,公園栽植絢麗、王族、豐盛、雪墜、露易莎、印第安魔力、紅玉等觀賞海棠品種,在華夏名亭園擺放以紅寶石、綠寶石、多彩等品種為主的沂州海棠盆景,同時在倚新亭、榭湖橋等處營造以海棠為特色的景觀節點,搭配林伍德連翹、藍葉忍冬、早花丁香等春季觀賞植物,豐富景觀層次,點線面相結合,營造優美的春季觀賞景觀。
四月,園內湖水清淺流淌,與岸上的綠蔭垂柳、海棠紅花勾畫出一副生機勃勃、色彩紛紜的「海棠花海」,當您信步陶然亭公園,一樹千花,含香吐蕊,滿園詩意。
5.法源寺
清代很多寺廟都種植有海棠,這些地方也就成了北京人春天賞海棠花的好去處。現在以丁香花聞名的法源寺當年還以海棠花廣為人們所知。
法源寺又稱憫忠寺,位於西城教子胡同南端,是京城現存 歷史 最悠久的佛寺之一,乾隆時金匱縣(今江蘇無錫)人秦大樽《消寒詩話》雲:「京師法源寺海棠最盛,余與絙橋退食數往,值休沐,晨餐後即往游焉。恐主僧詫頻來,乃不見主僧,徑赴外園坐海棠樹下。」乾隆末至嘉慶時法源寺海棠仍著稱,翰林院編修、陽湖(今江蘇常州)人洪亮吉詩曰:「海棠雙樹忽絕奇,花背得紅面復白,豈惟花色殊紅白,日午曉露光猶澈。」林則徐先生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四月初七所寫的日記中也提到過在「法源寺看海棠」:「出城後順途拜客,並到法源寺看海棠、丁香即回。」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一殿一閣間,滿是 歷史 沖刷的痕跡。如今,海棠並不如丁香出名,但也自有花香襲人,風雲無邊。春日載陽,信步古寺香徑,眼前花樹如雲,殿堂森森,彷彿身在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