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海棠
A. 請問這幾種是什麼花
左起:紅粉撲花、龍骨(開花的是虎刺梅)、仙人掌。
紅粉撲花(學名:Calliandra emarginata(Humb. & Bonpl. ex Willd.) Benth)是豆科,朱纓花屬半落葉灌木。株高為可達2米,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具有1對羽片,而其小葉只有1對,其形狀如腎臟形。紅粉撲花在正午或晚上時,其葉子和花朵均會閉合起來。盛開的花朵其頭狀花序腋生,有密集且細長的花絲聚合而成「束狀」,顏色為鮮紅色。花期最長為11個月。
B. 海棠樹葉有黑斑,葉子底部長毛怎麼辦
四季海棠葉斑病:病斑紅褐色至深褐色,邊緣深褐色,中央紅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晰,斑面雲紋明顯或不明顯,潮濕時病斑上有小黑點或紅色小點。防治方法:採用托布津、百菌清、井崗黴素等防治。
C. 木瓜海棠長毛
如果葉片上也有毛,那就是——銹病。
網路看一下:銹病
D. 這是哪種秋海棠
這個屬於紅葉秋海棠
是一種人工引種栽培植物,多年生草本,根內狀莖球形容,地上莖短縮,直立。
根狀莖球形,直徑1-1.5厘米,周圍發出多數纖維狀之根。地上莖短縮,直立,高3-5厘米,粗1-2毫米,僅具1-2葉並常無莖。基生葉1-2,具長柄;葉片兩側不相等,輪廓長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7-16.5厘米,寬5.4-1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窄側圓形,寬側下延伸長1-1.2厘米,呈寬耳狀,邊緣具不規則淺疏帶短芒的銳齒和不規則5-7淺裂,上面紅褐色,散生帶白色略捲曲刺毛,下面色淡,被白色捲曲刺毛,在葉脈基部較密,掌狀6-7條脈;葉柄長7-20厘米,幼時密被淡褐色捲曲長毛,逐漸脫落減少;托葉膜質,早落;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但稍小。
E. 四季海棠花土長毛了怎麼辦
鬆土通風。望採納
F. 四季海棠怎麼長毛了
發霉了?枯葉可以及時摘除,通風,控制澆水。
四季海棠性喜陽光,稍耐蔭,怕寒冷,喜溫暖,稍陰濕的環境和濕潤的土壤,但怕熱及水澇,夏天注意遮蔭,通風排水。四季海棠對陽光十分敏感,夏季,要調整光照時間,創造適合其生長的環境,要對其進行遮陽處理。室內培養的植株,應放在有散射光且空氣流通的地方,晚間需打開窗戶,通風換氣。
G. 先開花後長葉的樹是什麼樹
大部分薔薇科植物都是先開花後長葉,薔薇科的如下:
貼梗海棠
落葉灌木,枝無毛,有刺。葉緣有尖銳鋸齒,葉表面無毛,有光澤,背面無毛或脈上稍有毛。花3~5朵簇生於2年生老枝上。萼筒鍾狀,無毛,花梗粗短或近於無梗。萼片脫落,花先葉開放。果卵形,徑4~6cm,黃色或黃綠色。
海棠果
小枝幼時有毛,葉緣有細銳鋸齒,花白色或稍帶紅色,單瓣,萼片比萼筒長而尖,萼片宿存,有毛,果近球形,紅色,徑2~2.5cm。
海棠花
小枝紅褐色,幼時有毛。葉緣具細鋸齒,葉背面幼時有柔毛。花在蕾時甚紅艷,開放後成淡粉紅色,重瓣或單瓣,萼片較萼筒短或等長。果近球形,黃色,味苦,果基部無凹陷。
梨
小枝粗壯,幼時有柔毛。葉有尖鋸齒,幼時兩面有毛後變光滑。花白色,花葯常帶紅色,花萼脫落
蘋果
小枝幼時密生絨毛,後變光滑,紫褐色。葉緣有圓鈍鋸齒,幼時兩面有毛,後變光滑。花白色略帶紅暈,花梗與萼均具白絨毛,萼片長尖,宿存。
李
葉無毛,花白色,花梗長1~1.5cm,無毛。果無毛,外被蠟粉。
杏
小枝紅褐色。葉無毛,葉柄多帶紅色。花白色至淡粉紅色,萼鮮絳紅色。果有短毛,果肉離核,核無凹點。
梅
樹干褐色,小枝細而無毛,綠色。葉卵形,先端長尖,葉背脈上常有毛。花梗短。果有細毛,果肉粘核,核面凹點甚多。
桃
小枝紅褐色或褐綠色,無毛。葉披針形,窄長,葉緣為單鋸齒,兩面無毛,幼葉對折狀(李、杏、梅幼葉為席捲狀)。果面密被絨毛。
榆葉梅
小枝無毛或幼時稍有毛。葉橢圓形,幼葉對折狀,先端尖有時有3淺裂,葉緣具重鋸齒,葉兩面多少有毛。花粉紅色,開花繁茂。
櫻花類
果實外面無溝槽,樹幹上有斑駁橫紋(樹皮上的孔呈橫狀列排,沿樹皮一圈圈)環狀剝落。花柄多為綠色。
以上提到的薔薇科植物不具備典型先花後葉特徵,基本都是花葉同放的類型。
先花後葉的植物相當多。早春到戶外走走就可以發現。
比如,臘梅,梅,紫荊,白玉蘭,山杏,山桃等。草本植物也有開花時沒有葉子的,比如石蒜。
比較典型的有:
紅玉蘭、白玉蘭
、榆葉梅、梅花
、杏樹花
、桃花
、報春
、連翹
、迎春
。
H. 這種是什麼果樹
白玉蘭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冬芽密被淡灰綠色長毛。葉互生。花先葉開放,直立,鍾狀,芳香,碧白色,有時基部帶紅暈。聚合果,種子心臟形,黑色。玉蘭花白如玉,花香似蘭,其樹型魁偉,高者可超過10米,樹冠卵形,大型葉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澤,全市兩摔條疏生開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絨毛。冬芽具大形鱗片。花先葉開放,頂生、朵大,直徑12-15厘米。花被9片,鍾狀。果穗圓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後開裂,種紅色。3月開花,6-7月果熟。白玉蘭是落葉喬木,高達25米,徑粗可達200厘米,樹冠幼時狹卵形,成熟大樹則呈寬卵形或鬆散廣卵形。實生起源的大樹常主幹明顯,樹體壯實,雄奇偉岸,生長勢壯,節長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種往往呈多干狀或主幹低分枝狀特徵,節短枝密,樹體較小巧,但花團錦簇,遠觀潔白無瑕,妖嬈萬分。故不同起源之白玉蘭園林應用中情趣各異,在小型或封閉式的園林中,孤植或小片叢植,宜用嫁接種,以體現古雅之趣;而風景游覽區則宜選用實生種,以表現粗獷純朴的風格。白玉蘭幼時樹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時則呈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灰褐色。頂芽與花梗密被灰黃色長娟毛,毛絨絨如幼鼠蟄伏,冬態更顯。分枝習性隨樹齡幼長有別,幼時單芽延伸,故主幹明顯,樹冠規整,而見花後,葉枝混合芽在果穗後雙杈或多枝延伸,橫向發展盛於直於生長,故樹冠往廣卵形方向發展葉片互生有時呈螺旋狀,寬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0—18厘米,寬6—12厘米,先端圓寬,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稱凸頭玉蘭;中部以下漸狹楔形,全緣。玉蘭葉在基部通常有托葉或附屬物,托葉有兩種,枝端芽末的托葉貼生於幼莖上與葉柄分離,呈覆瓦狀;葉部托葉散生,瓦刀狀,粘著葉柄基部兩側,芽伸葉長,托葉脫落,幼枝上殘存環狀托葉痕,此為木蘭科樹種的識別特徵。
I. 海棠樹葉長「毛」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些海棠的葉片感染上了銹病。黃褐色的長毛是致病菌的銹孢子器。這種致病菌叫山田膠銹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是真菌的一種。屬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膠銹菌屬。 海棠葉片剛受到感染時會產生油亮的桔紅色小圓點,以後病斑逐漸擴大,病斑上長出許多黑色小點。進一步發展,病斑變厚變硬,葉背隆起,長出許多叢生的長毛,就是前面說的銹孢子器。銹孢子器內含大量褐色粉末狀銹孢子。銹孢子不在海棠葉上寄生,卻專門在柏樹的小枝上寄生。柏樹小枝染病後,在小枝上形成癭瘤並度過冬天。來年春天,癭瘤開裂產生褐色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水或潮濕會產生擔孢子,擔孢子很小,而且不在柏樹上寄生,只在薔薇科(例如海棠、梨)的植物上寄生。當擔孢子隨風飄揚,遇到海棠樹時,就落在葉片上。萌發後侵入葉片。重復上面所說的感染過程,直到秋天產生銹孢子,再侵染柏樹。 像這樣生活史中各階段能在不同種的寄主上度過寄生生活的現象叫轉主寄生。海棠樹所得的這種銹病叫蘋檜銹病。除海棠外,梨樹、蘋果樹也能傳染蘋檜銹病。引起蘋檜銹病的病原菌還有梨膠銹菌(G.haraeanum Syd.)。 發生蘋檜銹病的地方一定是柏樹和薔薇科植物(比如海棠、梨、蘋果等)種植得比較近的地方。所以,為防止蘋檜銹病,這兩類植物一定不能種植在一起。發現柏樹上有癭瘤要及時剪掉、燒毀,並噴灑波美3°~4°石硫合劑。發現果樹染病可噴灑 25%粉銹寧1500~2000倍或12.5 %烯唑醇3000倍。也可以用其他抗真菌葯物防治。
J. 毛葉秋海棠的版本三
長毛秋海棠(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補編)毛葉秋海棠(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多年生中型草本。根狀莖伸長,長柱狀,直徑可達5-15厘米,節明顯膨大,具多數細長纖維狀之根。莖匍匐,下部逐節生根,上部直立,具縱棱,密被褐色交織長硬毛。基生葉未見。莖生葉互生,具柄;葉片兩側極不相等,輪廓寬卵形至卵形,稀長卵形,長9-15 (-19)厘米,寬7-13 (-17)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極偏斜,深心形並向外開展,窄側寬3-4厘米,圓形,寬側下延,達2.5-5.5厘米,寬5-10厘米,呈長而大圓耳狀,邊緣窄側有不明顯3-4淺裂,寬側在中部以下不明顯分裂,中部以上明顯3-4淺裂,裂片寬三角形,全邊具密而淺、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之齒,齒尖帶芒,芒長可達2毫米,上面深褐綠色,密被褐色長毛,毛長在2毫米以上,下面淡褐綠色,密被褐色長捲曲毛,沿脈更密,掌狀6條脈,窄側2條,寬側3條,在下面突起;葉柄長4-10厘米,有縱棱,密被褐色交織長硬毛;托葉膜質,長圓狀卵形,長約10毫米,頂端有長芒,邊緣和外面均被褐色長毛。花粉白色,通常2朵,呈二回二歧聚傘狀,長15-17厘米,密被褐色捲曲長硬毛;花梗長2-3厘米,和分枝被褐色捲曲長毛;苞片早落,被毛;雄花:花被片4,外輪2枚寬倒卵形,長12-14毫米,寬8-10毫米,先端圓,外面被褐色長毛,內面中部被短毛,內輪2枚寬卵形或近圓形,長、寬各5-7毫米,先端圓,外面被長毛,內面被短毛;雄蕊多數,整個呈圓球狀,花絲長1.5-2毫米,離生;花葯橢圓形,長約2毫米,先端尖;雌花:花被片4,近等大,形狀多樣,長8-10毫米,寬6-8毫米,外面被褐色長毛;子房橢圓形,長8-10毫米,密被褐色捲曲長毛,2室,具中軸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花柱2,基部合生,柱頭呈螺旋狀扭曲,密被乳頭狀突起。蒴果下垂,梗長2-3厘米,被長毛;輪廓橢圓形,長9-11厘米,直徑6-7厘米,密被褐色捲曲長毛;具3翅,一個翅大,呈鐮刀狀,長約2毫米,基部寬11毫米,中部寬8毫米,先端尖,兩面密被褐色捲曲長毛,網脈明顯,另2翅小,近等大,呈新月形,長約5毫米,被褐色長毛;種子極多數,小,長圓形,淡褐色,光滑。花期5-7月,果期7月開始。
產雲南(屏邊、馬關、麻栗坡)。生於疏林中潮濕地、河邊灌叢下岩石上,海拔1100-1400米。模式標本采自屏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