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吹梅花微課

吹梅花微課

發布時間: 2025-09-14 08:12:40

A. 《墨梅》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墨梅》

版本一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版本二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字詞注釋

墨梅:用水墨畫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家。因王羲之與王冕同姓、同鄉,藉此自比。

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一說三國時期是鍾瑤年輕的時候練字,經常用家旁邊的池子洗毛筆,以致整個池子最後都是墨色了。 一說東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這里是化用典故自詡熱愛書畫藝術、熱愛文化。

頭 :邊上。

個個: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四種,如,清墨、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跡點化成的。

痕:痕跡,留下的印記。

流:有流傳、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氣:所謂的清氣,於梅花來說自然是清香之氣,但此處也暗喻人之清高自愛的精神,所謂清氣就是雅意,就是正見,就是和合之氣。

滿乾坤:彌漫在天地間。滿:彌漫。乾坤:指人間天地間。

白話譯文

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開頭兩句直接描寫墨梅,最後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全詩構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極富清新高雅之氣。



(1)吹梅花微課擴展閱讀:

《梅花》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注釋】:

坼:裂開,此謂花朵綻開。

此詩作於寧宗嘉泰二年(1202),時放翁七十八歲,閑居山陰。

上聯寫梅花不畏嚴寒,笑迎晨風,紛繁似雪,遍開山中。下聯詩人用了一個奇特的設想,極表其愛梅之心:有什麼方法能把自已化為千萬個人,讓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個放翁呢?吐語不凡。

B. 微課寶的圓規怎麼去除

首先找到一把梅花螺絲刀,小五號。
2、其次找到自己需要拆卸的圓規,將圓規兩腳分開。
3、最後在圓規的上方找到梅花螺絲,用螺絲刀順時針旋轉即可。

C.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什麼意思啊

雪、梅來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源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

出處:宋朝 盧梅坡《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雖然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3)吹梅花微課擴展閱讀

《雪梅》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雪梅》這首詩中,詩人通過對「梅」「雪」的評論,在比較中巧妙地寫出各自的特色,並寓理於其中。

在詩中,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

D. 《梅花魂》教後反思

導語:《梅花魂》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利用以前在講讀課文里學到的理解文章的方法,下面是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梅花魂》教後反思【1】

《梅花魂》一課是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外祖父思念祖國,通過五件和梅花有關的事反映出來的。外祖父說的一段關於梅花精神的話值得細細品味。

結合這篇課文特點,落實本單元目標,將這篇課文的目標定為: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會生字詞。2.體會外祖父的思鄉之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3.研讀「梅花精神」相關段落,欣賞梅花,受到美的熏陶。

分三課時來完成以上目標:第一課時:開火車讀課文,正字正音;檢查生字詞認讀書寫情況;寫寫文章講了關於外祖父的幾件事。第二課時:概括關於外祖父的幾件事;在幾件事中找相關語句體會外祖父的思鄉之情,並體會這種感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第三課時:品讀關於「梅花精神」的段落,聽《紅梅贊》;做基礎訓練。

在第二課時上課過程中,這個問題對於學生比較難,我藉助了之前老師留下來的一段微課資料,先做了講解,又讓學生去做批註。學生在做批註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從第一次這個詞語中看出外祖父以前沒有訓斥過作者的媽媽,而因為梅花圖訓斥了媽媽,所以看出了外祖父非常喜愛梅花。」也就是學生還是停留在對字詞句的理解方面,並沒有上升到寫法的高度,經過老師的再次指導,學生最後都能學會在寫作手法的角度抓住關鍵詞做批註。

雖然這節課歷時比較長,但閱讀教學目標明確,訓練比較到位。這篇課文如何進行寫作的訓練是我要思考的問題,哪些地方是學生進行寫作應該借鑒的呢?我想應該是藉助具體的事物或事情來表達感情。怎麼訓練到位?我還得好好思考。

《梅花魂》教後反思【2】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主要是讓學生利用以前在講讀課文里學到的理解文章的方法,來自學課文,老師只作點撥,引導。教學中,我注重了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讓學生在獨立閱讀中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首先,進行多形式讀,通過默讀、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讀等形式,提點學生用恰當的語調、感情讀出外公對我說的「語重深長」,我聽到回國的「歡樂」,外祖父訓斥媽媽的「生氣」,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分別對悲傷,為深入領悟「花魂」,愛國情打下基礎。其次,扶放結合,讀議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文中五個小故事,我詳細指導學生理解第一個小故事的方法,抓重點詞、重點句外,再輔以問題導讀,使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其他四個故事則由學生通過讀書後自畫重點詞、重點句,自設導讀問題去逐一理解,培養學生的學法。最後,抓重點詞、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愛國之情,文中寫外祖父,一遍又一遍「我」唐詩宋詞,分外愛惜黑梅,不能回國時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鄭重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著黑梅圖,回國分別時「我」覺得外祖父衰老了許多,而且淚眼朦朧……都是體會外祖父強烈的思鄉愛國的重要的詞句,在講課時讓學生細細品味。不足:一節課下來,感覺學生對有些重點句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更深地理解它深層的含義,我想,應該還是讀得少,雖然課堂上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學生不是用心在讀,而是為了讀而讀,這一點,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

《梅花魂》教後反思【3】

《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課文以梅花為線索,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本課的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寫愛梅花,是因為梅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徵,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梅花魂》中的魂,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種"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本課是略讀課文,重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使學生在下列幾方面有所感悟:一是要讓學生弄清外祖父為什麼常常教"我"讀唐詩,宋詞,而且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之類的句子,就流下眼淚.

二是要弄清外祖父愛梅花,送梅花圖和愛祖國之間的關系.

本課語句含蓄,感情深沉,要指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以便更好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在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得不是很到位.我要是能通過欣賞梅花圖,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徵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的贊美層層引出.並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託著外祖父的情感,定能深深地感動學生.

《梅花魂》教後反思【4】

《梅花魂》一課是我主備,全組教師共研,然後由我主講。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深入地挖掘了教材,對於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熟記於心,對於學情也進行了一定的思考。應該說在備課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備。教學環節也是在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背景下的應用和思考,想盡辦法圍繞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來設計的。下面就對本課教學進行以下反思:

一、 指導朗讀不到位。

第二課時就應該是學生練習語感,感悟情感的重要階段,所以第二課時的第一個環節一定要復習舊知,在復習的前提下,抓住重點,深讀感悟,最後適當的進行拓展延伸,這樣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版塊就很清晰明了了。在這節課中,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目的是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梅花魂、民族魂及外祖父的愛國情,採用了引讀的方法,將文中的重點情節貫穿於一體,使每一個孩子的愛國情感都得到激發,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實際操作中卻沒有指導到位,,沒有讓學生讀出層次,雖然我也讓學生反復讀了,可讀的層次感不強。

二、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夠。

本課的教學中,在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每個目標都是學生按自學提示先學,再根據學習情況教師後教,但由於本人過於性急,在孩子們本來能想到、體會到的自己卻越俎代庖,自己領到哪兒學生就理解到哪,教師急於完成自己的教學環節,而忽視了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悟、討論的時間。另外整節課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一問一答的現象太明顯,缺乏方法上的指導。教師的「搶」的太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引導的方式、方法,對於學生能夠理解的地方不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能解決的就讓學生討論解決,而學生真正理解不了的地方,才需要教師的引導,而這樣的引導只是點撥,絕非教師取而代之。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了我身上存在的很多缺點,今後,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盡量克服教學中的缺點,反復研讀課本,挖掘教材,吃透文本,不斷的改進,爭取在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同時我也應該敢於打磨自己,鍛煉自己,讓自己不斷向前邁進。


E. 墨梅 王冕詩中的梅花有哪些特點

王冕的《墨梅》梅花的特點: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寫出了墨梅的淡雅,不珍奇斗艷.只有淡淡墨痕,高潔.托物言志的說出了作者與墨梅一樣,不與俗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墨梅》是元代詩人王冕所作

原文如下: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白話譯文:

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艷的顏色。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5)吹梅花微課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此詩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彷彿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

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贊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願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全詩以畫作真,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意蘊深邃,耐人尋思,洵為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這是一首題畫詩。

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開頭兩句「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贊梅花的高風亮節,詩人也借物抒懷,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見認為,該題畫詩,點出創作意圖,強調操守志趣,在藝術史上甚至比《墨梅圖》本身還要出名。

熱點內容
細菊蘭花 發布:2025-09-14 09:42:53 瀏覽:886
購物蘭花 發布:2025-09-14 09:29:40 瀏覽:457
綠植葉子白化的原因 發布:2025-09-14 09:26:25 瀏覽:10
郵寄多肉盆栽 發布:2025-09-14 09:23:07 瀏覽:485
情人節之前表白情人節 發布:2025-09-14 09:19:10 瀏覽:411
廿五花藝 發布:2025-09-14 09:11:32 瀏覽:611
櫻花下的的情侶 發布:2025-09-14 09:11:31 瀏覽:20
花卉青年葉 發布:2025-09-14 09:06:35 瀏覽:50
梅花讀周易 發布:2025-09-14 09:04:59 瀏覽:16
七夕節情話七夕圖片 發布:2025-09-14 08:54:16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