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虛花語譯文

虛花語譯文

發布時間: 2022-04-23 10:23:18

① 金陵十二釵中的十二個人物分別對應著《紅樓夢》十二支曲子的哪一個

林黛玉、薛寶釵《枉凝眉》
賈元春《恨無春》
賈探春《分骨肉》
賈惜春,賈迎春《虛花語
史湘雲《樂中悲》
妙玉《世難容》
王熙鳳《聰明累》
巧姐《留余慶》
秦可卿《好事終》
李紈《晚韶華》
貌似是的,我忘了!

② 【紅樓夢】的藝術特色啊!哪位大哥大姐給說說,正式一點的,謝謝了!

中國古典小就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寫作方法上是積極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表現方式的有機融合,力求更充分地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用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來引導讀者認識生活。我們對古典小說所敘寫的人物和事件很難指實,尤其是對那些歷史現實和英雄傳奇作品,由於講說形式的深遠影響,古典小說在刻劃環境和人物時,很小用靜態描寫的筆法,而往往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狀物寫景,刻劃人物性格。在敘事觀點上,古典小說很難用第一或第三的敘事人稱來限定,使用的是一種模糊敘事的手法,不同於現當代西方小說,而這能夠多角度、多側面地傳達藝術含量和思想內涵,講求情節的奇險和完整,在風口浪尖上塑造人物,達到傳神寫照的藝術效果,也是古典小說的藝術追求,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語言、准確、通俗、生動、豐富,具有感覺色彩和藝術情韻,有很強的表現力。《紅樓夢》—即是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傑出的代表。
《紅樓夢》是我國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說,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夠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化且具有人類文化普通價值的少有傑作之一。《紅樓夢》能夠而且已經起到引領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作用。
《紅樓夢》這部網路全書式的著作,多少年來一直被後人傳閱、研究,那麼它究竟有哪些特點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它的藝術特色、個性何在?這就必須從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上來看曹雪芹這位偉大作家的文學創作。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紅樓夢》的內容簡要以及寫作主線。
一、《紅樓夢》內容簡析
《紅樓夢》是一部「說不盡」的奇書,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無比豐厚的藝術蘊涵,值得我們永遠探求。
《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以畢生的血淚寫說的,脂硯齋說「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曹雪芹也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很顯然,《紅樓夢》的主題內容是蘊涵著深意的,決非簡單可解。
魯迅先生曾說過:《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種種;經濟學家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悱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社會上還有所謂「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百個賈寶玉」的說法,自《紅樓夢》出世至今,人們對其主題的認識一直是眾說紛紜,有「愛情說」、「愛情婚姻悲劇說」、「四大家族心衰說」、「政治歷史說」等等。但總的概括分析,《紅樓夢》的主題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通靈寶玉與叛逆主題—賈寶玉的形象。
二、木石金玉與愛情主題—賈寶玉的愛情婚姻悲劇。
三、四大家族與政治主題—賈府衰敗的歷史命運。
四、色空觀念與人生主題—「分骨肉」、「世難容」、「聰明累」、「虛花語」。
了解了《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及思想後,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寫作主線:
曹雪芹筆下寫人寫物、寫事、寫境,都有它的個性,我們也只有掌握了這一點,才能夠真正理解《紅樓夢》的藝術特點,如果你用一般的你常聽到的詞語如「形象鮮明、性格突出、刻畫細致、言語生動」,你是得到了一些文學享受,但是你沒有把握住《紅樓夢》真正的精華。
魯迅先生雖然非紅學專家,但他的《中國小說史略》里邊就有一篇專講《紅樓夢》,他說《紅樓夢》不是政治小說、歷史小說,它是人情小說,「人情」兩個字就抓住了《紅樓夢》的精神中心,然後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藝術他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命題,即伏結,而且他還評論說《紅樓夢》續本的好壞是經符不符合原著的伏線為標準的,何為伏線?就是書一開頭處處句句里邊有埋伏,里邊藏著東西,它表面上是一層意思,但一細想,它是指的後邊。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有一個《好了歌》,甄士隱做了註解它的第一句都是伏線,那裡說「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這其實是榮國府大觀園的變遷,這裡面每一個埋伏,指的是後面一個人,而這個伏線一直貫穿著全書。
在運用伏線上,曹雪芹在布局上也是別具匠心,我們可以想一想,進怡後院的外人,只有賈芸和劉姥姥,而這兩個人物重要無比,她們除了進怡紅院還都找過王熙鳳。而在《紅樓夢》的最後,賈芸和劉姥姥都分別去獄內探望寶玉和鳳姐,劉姥姥還救了巧姐,這兩個人物構成了《紅樓夢》最重要的收場人物。
總的來說,《紅樓夢》的布局結構是兩截,前邊54回寫的是過除夕,祭宗祠、家庭的盛會、榮國府的那重排場,一過54回,筆墨馬上變了,家庭主要是寫小姐、少奶奶、後半扇真正占據藝術舞台的已經不是那些人了,是那些各層各級的大丫環、小丫環、無名的女兒前半扇你看到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最後也是為了反襯後邊的。
通過以上對《紅樓夢》的主要內容、思想及寫作伏線的了解,本文再就《經樓夢》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談一談粗淺的認識。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研究《紅樓夢》的著述可謂汗牛充棟,《紅樓夢》之所以成為跨越時空而魅力不域的傳世之作,除了該書劃線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的巨大藝術成就外,還在於作者對人生和社會悲劇的深刻體驗和揭示,書中蘊涵的豐富寓意,該書具有神話和宗教色彩,以及對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高度濃縮和藝術的表現。
一、對人生和社會悲劇的深刻揭示
《紅樓夢》與中國其他大多古典小說的一個重要不同點,首先是它的悲劇性,中國古典小說的故事情節結構,多以悲開始,以歡結束,由離開端,以合收束。從唐代的傳奇開始,到宋元明清時的話本和擬話本小說。也大都是以壞人得到懲罰,好人得到富貴,冤屈得到昭雪,夫妻得以團圓作結尾,有一個讀者期望的圓滿結局。在中國古典小說當中,極少有非劇,更少有真正的悲劇。但《紅樓夢》卻不是如此,它是由大觀園中眾姐妹的聚會開始,以眾芳凋零,人去樓空,花落人之為結局的。《紅樓夢》裡面的人物幾乎都是失意的。寶玉對生活徹底絕望出家做了和尚,黛玉在愛情上不能如願,抱恨而亡;寶釵雖然得到了寶玉,但只一年就守了活寡;「鳳辣子」在賈府曾一度大權獨攬,威風入面,但最終反誤了卿卿性命;賈府雖曾一度蒙受浩盪皇恩,門庭顯赫,「金銀滿箱笏滿床」,到頭來卻落個「陋室空堂衰草黃」,「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紅樓夢》是一個曠世奇才歷經坎坷和不幸對人生和社會的悲劇性感知和把握。在情節結構上,它是由歡而悲,由合而離,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真正具有悲劇意義的作品。
對於《紅樓夢》悲劇性的認識,清未民初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王國維認為:《紅樓夢》所展示的悲劇是「自律的也;哲學的也;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宇宙的也;文學的也」。
①比王國維稍晚一點的一位紅學家則認為:「《紅樓夢》的人生哲學是克己的、消極的,出世的。……這部書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就是出家做和尚,今世的一切是虛空的,是毫無價值的」。
②盡管學者們對《紅樓夢》的研究歷來見仁見智,但這種從人生的角度探討和發掘《紅樓夢》意義的方法卻是所有喜愛《紅樓夢》的讀者的共同之處。《紅樓夢》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一般有理艷情有感情的讀書人,在人生的理想和感情方面都找不到出路時的共同悲慨和共同心態,這一點是有普遍意義的。
每一個人都有過失意,盡管這種失意對他一生的影響程度不盡相同,情況各異,原因各具,可失意的人對失意的體味卻是一致的,所謂「同是天涯論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對《紅樓夢》的閱讀也是這樣。所有失意的人都能在《紅樓夢》中尋求到心理和感情上的寄託,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每個人都有過這種體驗,都有過浮生若夢的感慨和悲涼,而《紅樓夢》恰好就是將這種感慨悲情發揮到極至的一部書。因此每個人讀《紅樓夢》的時候都能找到與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強烈的共鳴,《紅樓夢》成了失意人的心靈避難所。當人生理想不能實現,愛情找不到寄託和歸宿的時候,《紅樓夢》就成了人們的知己,《紅樓夢》的世界就向你的心靈打開了,你走進了《紅樓夢》就是走進了一個可以傾訴可偃仰嘯歌的自由天地,它可以給你受傷的心靈帶來慰藉。
但是,如果對《紅樓夢》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還是不夠勁兒的。作者通過對一群痴男怨女愛情幻滅和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盛衰史的描寫,實質上暗示的是封建社會由於其內容的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正是由於作者的這種洞悉未來的深刻思想,使作品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震撼力。
二、《紅樓夢》蘊涵的豐富寓意
小說在第一回中交代,女媧當年煉五彩石補天,在大荒山無稽崖下面煉成了高十丈,方二十四丈的五彩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但女媧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只剩下一塊沒用上,這一塊頑石就被丟棄在青埂峰下,再也無人過問了。這個故事表明女媧這個中國遠古神話的造物神,始祖神是創造了寶玉,也是它遺棄了寶玉。這塊被遺棄的頑石經過鍛煉以後,已經通靈性,能大能小,他看到自己無才,不能去補天,常常有悲戚慚愧之心,因而自怨自艾,後來青埂峰下來了一個僧人,一個道士,看到這塊奇異的石頭,便把石頭變成扇墜大小,帶他到一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投胎轉世,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
很顯然,這塊女媧補天剩下來的石頭,就是含在賈寶玉口中的通靈寶玉,而通靈寶玉就是賈寶玉的代號,他們三位一體,寶玉也就是那塊頑石。所以賈府的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說他異常頑劣。《紅樓夢》的故事就是賈寶玉的人生故事,就是一塊頑石在人間的閱歷—這就使得這個故事具有了一種寓言的性質,隱含著一種深刻而又豐富的寓意。寓言是一種帶有勸諭性或諷刺性的故事,通常運用誇張手法描寫人物或把動植物與無生物擬人他,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體現出某種深奧的生活哲理和教訓。寓言不止上寫給小孩子們看的,能讀懂寓言深意的恐怕還是閱歷豐富的成人。這塊石頭,想借它上面的真實斑駁的字跡告訴我們什麼?是哲理還是教訓,是啟迪還是喚醒?還是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以一種暗示,一些措引?人們生活在充滿魅惑和陷阱的世界中,都曾渴望得到關於人生的某種啟示,而《紅樓夢》恰恰能夠給人們以某種暗示,指引、喚醒和教訓,這是需要每一個讀者去用心揣摩體味的,每個人的景遇不同,感受和理解也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三、《紅樓夢》的神話色彩
寶玉和黛玉以及其他的金陵十釵都來路不凡,尤其是寶玉和黛玉。按佛教人有三生的觀點來看,寶玉在自然界中是一塊女媧補天剩下的石頭,在神界中他是赤霞宮神瑛侍者,在人世則是一個頑劣不馴的少年。黛玉的前身是西方靈河崖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這株草蒙受了神瑛使者天天灌溉照料之恩,才得以茁狀成長,受到神界的天地精華,雨露的滋養,修煉成一個女體,日日想著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正好,神瑛侍者(即通靈寶玉)偶然動了思凡之心,想要到人間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他的百般請求下,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帶著他到溫柔富貴之鄉去投胎為人。於是,一直想著報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絳珠仙草也要到人間去,但是她沒有仙露加報答神瑛侍者,怎麼辦?只有用自己一生的眼淚來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即她在神界蒙受的恩澤要到人間去報答,而且又是用眼淚來報恩,這種報答的方式又是自古未有的,難怪黛玉終日以淚洗面!你看大觀園的寶玉和黛玉,都是神仙下凡,這就給這個故事披上一層神秘面紗,神話的意味就愈加濃重。《紅樓夢》中也一直是神話系統和現實系統交織在一起的。
大觀園中的青春少女的命運都是由警幻仙姑統攝著,所「司人間風情月債,掌塵世女怨男痴」,她—警幻婦姑實際上已經是黛安娜似的女神了。她似真似假,如夢如幻。在古代神話中,人與神總是糾纏生活在一起,而在《紅樓夢》中,寶玉也多次夢游幻境,與神仙姐姐一起飲酒品茶,甚至他的性啟蒙老師也是由神仙姐姐擔任。在《紅樓夢》中人與神都認同「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的人生軌跡和意義。從人類文化和藝術思維的觀點、角度來看,神話是人類遠古的夢想和人類文化的根。卡西爾曾經說:「神話兼一個理論的要素和一個藝術創造的要素。」《詩歌與神話》的作者普雷斯特說:「神話創作者的心靈是原型,而詩人的心靈在本質上來說仍然是神話時代的心靈。」作為集詩人、畫家和小說家於一身的曹雪芹,始終保持著人類神話時代的心靈,同時,他把自己對人生感悟的觸須深深地扎在民族遠古的夢想和人類文化的根里。曹雪芹的不同凡響之處,在於他喚醒了人類的靈根之心,引導人面對人類文化的源頭來思考社會和人生。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世界從何而來?文化之根的命題是《紅樓夢》引導人思考的原點。它是人世間最純真而又最具有靈性的幻想,因此它更符合人類返樸厚歸真、求真求本的心理,這也是《紅樓夢》的魅力力之所在。它吸引著一代代的讀者去聯想,去猜測,這世界到底是怎樣來的?它的最初的創造是怎樣開始的?有沒有一個萬能的全知的神在操縱著?世上仍然有很多自然科學難以解決的神秘的現象,甚至越是偉大的科學家,在他們自己的領域里研究得越是深入,他們就越崇拜自然的奧秘神奇,待物者的偉大和神妙莫測。所以說《紅樓夢》故事中的神話意義、宗教意義,吸引了讀者的眼光,引導讀者思考探究世界的本原,使它魅力不衰。
四、《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
《紅樓夢》內容宏富,包羅萬象,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清代學者王希廉曾評價說:「一部書中,翰墨則詩詞歌賦,制世尺牘,愛書戲曲,以及對聯匾額,酒令燈跡,說書笑話,無不精善;技世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及匠作構造,栽種花果,營養禽魚,針黹烹調,巨細無遺;人則方正陰邪,貞淫頑善,節烈豪俠,剛強懦弱,及前代女將,外洋詩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優伶,黠奴毫仆,盜賊邪魔,醉漢無賴,色色具有;事跡則繁華筵宴,奢縱宣淫,操守貪廉,宮闈儀制,慶吊盛衰,判獄靖寇,以及誦經設壇,貿易鑽營,事事皆全;甚至壽終天折,吞金服毒,暴病身亡,葯誤,以及自刎被殺,投河跳井,懸梁受逼,撞階脫精等等,亦件件皆有。可謂包羅萬象,襄括無遺,可謂才大如海,豈是別部小說所能望其項背。」3、《紅樓夢》無所不包,如果這位王希廉能夠知道一點文化學社會學的理論,就會把他所說的這些分類歸納一下,那就是《紅樓夢》已經包羅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這三個基本層面,《紅樓夢》是對整個中國古代文化的回顧、總結、濃縮和藝術的表現,是中國封建社會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紅樓夢》是讀不盡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4、一部作品,它所含的文化積淀越是深厚,它所儲存的信息量越大,也就越能引起人們強烈的關注和探討的熱情。研讀《紅樓夢》就是在研讀中國的傳統文化,它已經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化石和標本了,這是中國任何一部其他小說難以達到的成就。

③ 金陵十二釵判詞加題目

枉凝眉:黛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終身誤:寶釵,「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恨無常: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銷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與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湘雲:樂中悲,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兒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妙玉:世難容,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好高人愈妒, 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孤負了, 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願; 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迎春:喜冤家,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盪貪歡媾。窺著那,侯門艷質如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 一載盪悠悠。

惜春:虛花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香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 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王熙鳳:聰明累,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巧姐:留余慶,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李紈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李紈:晚韶華,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綉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後人欽敬。

秦可卿:好事終,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以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④ 紅樓夢曲的介紹

紅樓夢曲,《紅樓夢》中預示金陵十二釵命運的套曲,第5回太虛幻境夢中,警幻仙子盛情邀請賈寶玉聆聽十二位舞女的現場演唱。曲子共十四支,其中首支、末支分別為引子、收尾,中間十二支分詠金陵十二釵。曲子同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一樣,為了解人物歷史、情節發展以及四大家族的徹底覆滅提供了重要線索。

⑤ 紅樓夢虛花語寫的是誰啊

賈惜春

⑥ 」花語」一詞用英文怎麼翻譯

the language of flowers

央視抄國際里有說,你可以看這里

http://www.cctv.com/program/xwyyzz/20040219/100997.shtml

⑦ 原應嘆息的惜

賈惜春
《紅樓夢》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七,畫的是一所古廟,裡面有一美人,在內看經獨坐。判詞雲: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這里是指惜春,《紅樓夢曲.虛花語》也作了類似的提示。惜春是賈府的四小姐,生得「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長姐賈元春,二姐賈迎春,三姐賈探春。其中「元」、「迎」、「探」、「惜」暗含「原應嘆息」之意,揭示了她們後來的悲慘命運。她由於年齡較小,在書的前半部還看不出性格和思想。給人印象較深的是:她能繪畫,曾受賈母之命,畫《大觀園行樂圖》。她雖不工詩,但也參加詩社,雅號「藕榭」。她在大觀園中的卧房名為「暖香塢」,來人未進暖香塢的門便能感到一股溫香拂面而來。但作者預示了她後來是「獨卧青燈古佛旁」出家為尼了,關於她後來的舉動,清人王雪香在《石頭記論贊》中曰:人不奇則不清,不僻則不凈,以知清凈法門,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負此情,與妙玉交最厚,出塵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觀園中除邢岫煙外與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如妙玉、智能兒等。她的孤僻狷介是與妙玉志趣相投的內因,抄檢大觀園時她的丫頭入畫因私傳東西受到遣責,這時惜春的表態不但不為入畫辯解討請,反而頓促或打,或殺,或賣,快帶了她去。她說「古人說得好,『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又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一個人,為什麼給你們教壞了我!」。這些說明了惜春已由極端個人主義發展到了「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實際上她只是逃避現實,以求個人的精神解脫而已。「勘破三春景不長」促使惜春最後落發為尼的是目睹賈府的衰敗,於是按作者的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過「生關死劫」,最終也仍是歸入薄命司了.以佛門之花曼陀羅比作惜春,諸位認為合適嗎?
賈惜春----賈珍的胞妹。因她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櫳翠庵為尼。
[正冊判詞之七]
畫:一所古廟,裡面有一美人,在內看經獨坐。
堪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注釋]
這一首是寫賈惜春的。
1.「勘破」句——語帶雙關,字面上說看到春光短促,實際是說惜春的三個姐姐(元春、迎春、探春)都好景不長,使惜春感到人生幻滅。勘,察看。
2.緇衣——黑色的衣服。僧尼穿黑衣,所以出家也叫披緇。據曾見下半部佚稿的脂硯齋評語,惜春後來「緇衣乞食」,境況悲慘,並非如續書所寫取妙玉的地位而代之,進了花木繁茂的大觀園櫳翠庵過閑逸生活,還有一個丫頭紫鵑「自願」跟著去服侍她。
3.青燈——因燈火青熒,故稱。
紅樓夢曲
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說明]
這首曲子是寫賈惜春的。「虛花悟」,意謂悟到榮華是虛幻的。「虛花」,猶言鏡中花。
[注釋]
1.「將那」句——與前「判詞」所說「勘破三春」意同。
2.桃紅柳綠——喻榮華富貴。待如何——結果怎麼樣呢?
3.韶華——大好春光。這里又喻所謂「凡心」。
4.天和——即所謂元氣。「清淡天和」,既是與自然界濃艷的春光相對的天地間清淡之氣,又指人體的元氣,因為古時有所謂不動心、不勞形、清凈淡泊可保持元氣不受耗傷的說法。所以,「覓天和」亦即所謂養性修道。《莊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
5.天上夭桃、雲中杏蕊——比喻富貴榮華。唐朝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封建士大夫以天、日稱皇帝,以雨露喻君恩,所以高蟾借天上桃杏比在朝的顯貴,以秋江芙蓉自況。夭桃,語本《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夭夭,美而盛的樣子。又舊時以「夭桃禾農李」為祝頌之辭,與曲子說惜春不嫁人而為尼的命運也相適合。
6.「到頭來」句——說桃杏雖盛,但等不到秋天而早已落盡。以草木搖落而變衰的秋季來象徵人世間不可避免的衰敗。從其他線索看,原稿寫賈府之敗時在秋天,因此,這一句含義雙關。
7.則看——只見。白楊村——古人在墓地多種白楊,後來常用白楊暗喻墳冢所在。《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8.青楓林——李白遭流放,杜甫疑其已死,作《夢李白》詩說:「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這里青楓林是借用,意同「白楊村」。
9.的是——真是。
10.生關死劫——佛教把人的生死說成是關頭、劫數。劫,厄運。
11.「西方」二句——喻指皈依佛教,求得超度,修成正果。佛教源於西域,據傳釋迦牟尼在樹下覺悟成佛的「寶樹」雖然也枝葉婆娑,但那是菩提樹,不叫「婆娑」。我國傳說中婆娑樹是有的,與西方佛教無關,也並不結什麼果。樂史《太平寰宇記》:「日月石在夔州東鄉,西北岸壁間懸二石,右類日,左類月,月中空隙有婆娑樹一枝。」人有疑「婆娑」二字為作者一時誤寫,其實不誤,它作為皈依佛門的象徵至少在清代是周知的。如愛新覺羅·晉昌《題阿那尊像冊十二絕》之二:「手執金台妙入神,婆娑樹底認前因」,即是。(見文雷《紅樓夢外編》,遼寧一師《〈紅樓夢〉研究資料選集》第三集頁)長生果,即《西遊記》中所寫的人參果,俗傳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果,又是佛家語,指修行有成果。這里,作者是捏合傳說以取喻,暗示惜春終於逃避現實,出家為尼。
[鑒賞]
賈惜春「勘破三春」,披緇為尼,這並不表明她在大觀園的姊妹中見識最高、最能悟徹人生的真諦。恰恰相反,作者在小說中非常深刻地對惜春作了解剖,讓我們看到她所以選擇這條生活道路的主客觀原因。客觀上,她在賈氏姊妹中年齡最小,當她逐漸懂事的時候,周圍所接觸到的多是賈府已趨衰敗的景象。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為自己的未來擔憂,現實的一切既對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產生了棄世的念頭。主觀上,則是由環境塑造成的她那種毫不關心他人的孤僻冷漠性格,這是典型的利已主義世界觀的表現。人家說她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的處世哲學就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夠了」。抄撿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鬟入畫,而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就是她麻木不仁的典型性格的表現。所以,當賈府一敗塗地的時候,入庵為尼便是她逃避統治階級內部傾軋保全自己的必然道路。對於皈依宗教的人物的精神面貌作如此現實的描繪,而絕不在她們頭上添加神秘的靈光圈,這實際上已成了對宗教的批判,因為,曹雪芹用他的藝術手腕「摘去了裝飾在鎖鏈上的那些虛幻的花朵」。同樣,曹雪芹也沒有按照佛家理論,把惜春的皈依佛門看作是登上了普濟眾生的慈航仙舟,從此能獲得光明和解脫,而是按照現實與生活的邏輯來描寫她的歸宿。「可憐綉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在原稿中,她所過的「緇衣乞食」的生活,境況也要比續書所寫的悲慘得多。

⑧ 虛花語的翻譯

你把這個問題歸類到英語翻譯上:有什麼話要敞開說:if
you
can
say
some
words
without
the
slightest。
還有一點鄙人自覺應譯為,i
will
take
it
modestly,我也幫您一並翻譯了,自己必定會謙虛地採納

熱點內容
排花插花 發布:2025-09-29 18:28:35 瀏覽:238
梅花運意思 發布:2025-09-29 18:27:10 瀏覽:535
荷花養螃蟹 發布:2025-09-29 18:12:45 瀏覽:770
玫瑰美少女 發布:2025-09-29 17:26:03 瀏覽:723
七色玲蘭花 發布:2025-09-29 17:12:43 瀏覽:703
紫微高壓盆景 發布:2025-09-29 16:42:19 瀏覽:952
保定玫瑰花 發布:2025-09-29 16:42:18 瀏覽:415
綠植有叫八爪 發布:2025-09-29 16:40:57 瀏覽:410
盆景銷售平台 發布:2025-09-29 16:39:24 瀏覽:628
蘭花蟹怎麼殺圖文 發布:2025-09-29 16:27:22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