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市場老闆
⑴ 買花來養,先要看清花店老闆的五大謊言
謊言1:「只要澆好水,它在哪兒都能活。」
雖然每種植物所需的光照程度不盡相同,但毫無疑問任何植物都需要通過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怎麼可能有植物「在哪兒都能活呢」難道把喜陽的植物放在昏暗的浴室也可以嗎?
⑵ 大學生創業故事:小花卉開辟大市場
大學生創業故事:小花卉開辟大市場
大學生段博宇是西安財經學院一名大四在校生。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西安財經學院重點扶持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萬家惠園藝有限公司的老闆。從他把綠色植物作為創業的主格調開始,他的大學生活就變得充實忙碌而又多姿多彩。
段博宇的創業歷程要追溯到他的中學時代。他上初中時,有一次學校舉辦校園市場活動,班主任老師鼓勵大家把自己認為可以當做商品交易的東西拿出來一試身手。段博宇回到家中,跟父母說起這件事,母親啟發他,讓他把家裡養的小盆花木拿去試試,沒想到受到熱烈歡迎。隨後,父親又幫他批發了30多盆小盆花也很快銷售一空,在短短兩個小時的交易中,他凈賺了300多元,成為這次學生市場交易會上的“商業明星”。
這件事情讓段博宇對綠色植物的銷售、租擺、園藝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利用課余時間調研西安的花木銷售情況,並且學會蹬三輪車。他經常走出校園,到一些住宅區去銷售綠色植物,他的這些舉動還引起了西安電視台的關注,曾在《好好生活》欄目報道了他蹬著三輪車去為一些黨政機關、住宅小區的`住戶送花木的事跡。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就是想在這些蹬著三輪車送花的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在跑客戶中提高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
3年前,段博宇考入了西安財經學院,校園里的“創業風潮”使他躍躍欲試。他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開始為自己日後的創業發展謀劃前景,尤其是當他代表學校參加“挑戰杯”陝西省大學生創業競賽的那段時間里,白天利用課余跑市場,晚上在電腦上查資料寫規劃,常常熬到凌晨三四點。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和另外幾位同學的共同努力,創業計劃書通過了學校的審查,並報送陝西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委員會,經過初賽、復賽,他們的創業計劃書獲得了省上銅獎,而後他又參加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並且獲得了校第2名的好成績。
創業的想法應運而生,並得到了校團委的大力支持。當同齡人還在學會適應大學生活的時候,段博宇就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由於從商經驗與社會閱歷的不足,起初公司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經過了兩年的摸爬滾打,他充分意識到先進的管理知識,系統化、理論化的管理體系與結構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同年,他的母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基地也在校園里掀起了“創業風潮”。通過與團委老師的溝通,他創辦的萬家惠園藝有限公司正式入駐基地。基地的創業指導老師對公司的市場前景及營銷方向給予指導,並對其員工進行了市場營銷、市場分析、財務分析等多方面的培訓。在學校創業基地和段博宇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市場份額、用戶量、年利潤明顯提升。他的客戶從無到有,目前,已擁有20餘家大型固定客戶和廣大家庭住戶,年營業額20餘萬元。
作為一名大學生創業者,他是成功的。回憶一路的創業歷程,他認為大學生創業選對項目至關重要。同時,學校和社會的幫助也是大學生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很感激我的母校——西安財經學院,學校倡導的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掀起了‘大學生創業校園潮’,為我指引了道路,也成就了現在的我。”
;
⑶ 花鳥市場創業案列分享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不斷增加,80後逐漸成為創業主力軍。不管你的學歷多高、背景如何,只要你能抓住機遇,成功的大門同樣為你打開。以下是花鳥市場創業的成功案列。
案列一
014年青島農業大學應屆 畢業 生曹會濤、柳忠海沒有和同學一樣找單位就業,而是在城陽花卉市場合夥干起花卉養殖。10月14日,記者來到城陽花卉市場見到了曹會濤、柳忠海二人,聽他們講述了合夥搞花卉養殖的創業經歷。曹會濤、柳忠海表示,現在的花卉養殖已經初具規模。記者了解到,曹會濤的父親也來到城陽,現在與兒子一起進行花卉養殖銷售。
辭了好工作,花卉搞起來
“我畢業就去北京工作了,但是一接到柳忠海的電話就辭了工作趕回來了。”10月14日,記者在城陽花卉市場見到了曹會濤、柳忠海二人 ,曹會濤表示,之所以能走上花卉養殖的道路主要還是受到了柳忠海的啟發和鼓舞。“雖然之前自己就在花卉市場打過工,但是自己干還是第一次。”曹會濤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做花卉,但是在北京接到了柳忠海的電話後,自己一下就心動了。“之前也給別人照顧過花花草草,為什麼我就不能自己干。”曹會濤說,下定決心後,就從北京趕回了城陽做起了花卉養殖銷售。
短短10天不到,曹會濤、柳忠海的花卉養殖銷售就幹了起來。“我們前期投入其實並不多,但是當時選擇了一個好時機,所以開頭還不錯。”曹會濤說,春季是花卉銷售非常旺的季節,三月份畢業,自己和柳忠海的花卉銷售攤位就已經支了起來。“與其他搞創業的朋友相比,自己的創業還是相對成功的,至少現在已經能養活自己了。”曹會濤說,夏季的銷售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淡季,但是現在的市場銷售情況又好了起來,自己和柳忠海正准備摩拳擦掌在這個季節大幹一場。
哥倆一個養護一個賣
“我倆分工明確,我主要負責養殖,而曹會濤主要負責銷售。”一直忙於澆花草的柳忠海說,自己在大學學的就是園藝專業,對於養花比較有心得。“雖然我在大一的時候就來這邊花卉市場的一些攤位幫忙,但是對於花卉的養殖,柳忠海確實比我在行。”曹會濤說,自己和柳忠海是一個班的,因為二人都喜歡花花草草,所以才能一起把花卉創業做起來。“銷售方面就要由曹會濤負責了,他比較在行討價還價。”柳忠海調侃說。
“我們現在主營的是一些多肉的植物,也就是貧瘠植物。”曹會濤說,雖然秋季開花的植物多,但是我會堅持走出自己的花卉特點。“別看這些多肉植物就要一小盆,但是巴掌大的雨露盆栽就能賣到50元以上。”曹會濤表示,現在城陽市民對於花卉選擇越來越有自己的認識,許多高端稀有植物也在城陽慢慢有了市場。“既然是創業,我就要有我的品牌特點,結合實際,做好銷售。”曹會濤表示,不會僅僅將自己的花卉銷售做成一個攤位,而會努力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為幫兒子,全家搬來城陽
“看著兩個孩子出來創業也不容易,能幫上什麼做些什麼。”曹會濤的父親曹永申說,對照顧花花草草他並不是很在行,但是為了幫兒子,還是和曹會濤的母親一起來了城陽。“現在都是他教我該如何養護,自己倒成了打下手的了。”曹永申說,現在和孩子的母親在右邊又開了一個攤位,主要負責花卉銷售。“孩子們能把一件事情做起來就很不容易,作為家長我們要全力支持。”當記者問到對曹會濤和柳忠海創業的看法時,曹永申這樣回答。
“當時我和柳忠海出來搞花卉創業的時候,並不想告訴家裡,給父母增加太多壓力。”曹會濤說,但是父親聽說後主動要過來幫忙,之後就和自己的母親一起來了城陽。“其實我知道父母是有點不放心我們兩個男孩,怕我們不會照顧自己。”曹會濤說,大學畢業那段時間都是由父母打理生意,而自己和柳忠海忙著畢業,那段時間真的累壞了老兩口。曹會濤和柳忠海表示,有了家人的支持,相信自己未來的創業道路會走得更加踏實。
案列二
一位高中沒畢業、挖過煤、干過小工、開過摩的的80後小伙,一躍成為花卉 種植 公司的總經理,拿到西安世園會100萬的鮮花訂單,時年29歲的柞水縣瓦房口鎮金台村青年農民陳盛林,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打開了自己的致富夢,也為周邊的群眾指引了快速致富之路。
租花店起家
用陳盛林自己的話來說,自己是“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1997年,高中二年級的陳盛林便輟學外出闖世界,挖煤、燒窯、幫小工……偶然的一次幫工,陳盛林到西安明德門小區栽樹、種草,從此與花卉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覺得花卉行業市場前景挺大的,利潤空間也大,而且咱從農村出來的也熟悉這個,就想多學點。”陳盛林告訴記者,明德門的活一幹完他便有意識地去花卉公司打工,希望學到一技之長。在柏樹林的一家花卉公司里,從搬花、養花、插花等體力活到去廣州、昆明訂購鮮花跑業務,雖然每個月只有幾百塊錢工資,陳盛林幹得起勁且賣力。
2003年2月13日, 西方情人節 的前一天,青年男女流行送玫瑰花來表達愛意,整個西安市也彌漫著節日的氣氛。路過鍾樓時,陳盛林在鍾樓看到一間門面房上貼著“招租”,他動了心,趕緊與店主聯系,只租了2月13日和14日兩天,租金1000元。又找到花卉公司老闆“借”了價值5000元的玫瑰花,說好兩天後再付貨款。就這樣,陳盛林花1000元凈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9萬元。通往成功的路上總是布滿荊棘,陳盛林說自己“折騰”過很多事:賣“秸稈氣化爐”,賠了個一塌糊塗;買了個摩托車准備跑摩的,卻不想摩托車丟了,陳盛林說,這些困境都曾讓他感覺走投無路,但都幫助他找到正確的人生道路——做自己擅長的花卉生意。2003年12月底,陳盛林在西安開了個花店,雖然只有小小的4平方米,但卻是他走向成功的跳板。
建花卉基地
由於為人熱情誠實,花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可花源都要靠從南方引進的現狀制約了花店的發展。2008年,陳盛林依託家鄉金台村搞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之機,自籌資金80萬元成立了柞水縣卉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通過當地政府從68戶農民手裡整合120畝土地,又爭取國家設施農業的扶持資金20餘萬元,建起了120棟溫室大棚,選種百合、劍蘭、玫瑰、康乃馨、非洲菊、黃櫻等13個系列27個花卉品種。花卉基地建成後,僅2009年,卉豐公司扣除各種費用,純利潤達到180萬元,設施蔬菜純利潤也有5萬元。2013年,陳盛林帶領卉豐公司趁勢而上,籌資600萬元成立了以花卉苗木生產、畜牧養殖為主要建設內容的柞水卉豐扶貧現代農業園區。
帶鄉親致富
在經營好自己公司的同時,陳盛林還不斷給自己充電,積極參加西安、雲南等地的花藝培訓,學習插花藝術和技巧,成為高級花藝師。看到鄉親們還在從事傳統的農業勞動,依舊過著貧窮的日子,陳盛林又化身為科技特派員,幫助鄉親們致富。“只靠傳統的種植糧食很難增加收入,只有依靠科技知識、發展特色農業才能解決收入不高、靠天吃飯的問題。”陳盛林說。一方面,他吸收農村閑散勞動力110人到公司幹活;另一方面,牽頭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宣傳、實用技術培訓和信息咨詢等活動,僅2013年就培訓實用技術4期300人次,對推動柞水花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金獅村養殖嶺南黃羊30隻,建立了白山羊繁育基地,養殖白羊達300隻;西北溝發展養豬大戶2戶,戶均規模達到200頭;田豐村種植魔芋100畝,金星村種植豬苓6000窩,燈塔村種植草本葯材300畝……”陳盛林花卉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由此可見。
今年35歲的陳盛林,是一個快速致富的農民典型,不僅靠自己的雙手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花卉王國,還為促進當地農民增收開辟了新 渠道 。
⑷ 濟寧花卉市場有幾個有知道的朋友介紹一下。
濟寧目前一共三個花卉市場。
詳情如下:
1)萬花苑花卉市場:主要針對濟寧12縣市區專的花販子屬批發,花卉檔次多針對價格較低的半成品,看上眼的精品較少。
2)安居花卉市場:郭老闆經營,把萬花苑作為競爭對手的,以批發為主。相當於太東市場里買衣服。
3)楊橋花卉市場:楊橋資產委員會管理 零售為主中高檔花卉為主,主要覆蓋濟寧市區80%的零售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