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試管花卉

試管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4-23 04:57:45

花卉繁殖方法的實驗

花卉繁殖方法詳解

花卉繁殖,可分有性繁殖(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營養器官繁殖),而近來有不少種花卉已採用組織培養手段,這是一種新的常規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過程得到種子,用種子繁殖新個體,這種新個體兼有父母本的性狀。一部分異花授粉的花卉常常得到一些天然雜交種,從中可以選出一些新種,用種子繁殖,繁殖量大,方法簡便,所得苗株根系完整,生長健壯,壽命長。種子易於攜帶、流通、保存和交換。這些都是種子繁殖的優點。但種子繁殖由於變異性大,往往不能保存其原有的優良性狀,所以需要採用一些保持純系的方法,主要是隔離栽培,每個變種的隔離至少遠距2公里。近年來國際上對F1雜交第一代的花卉種子需求量很大,重要優質花壇花卉,基本上都出這種種子出售。
1、種子的採收、貯藏和處理
(1)留種母株選擇
留種母株必須選擇特別健壯、能體現品種特性而無病蟲害的植株,為避免品種間機械的或生物的混雜,種植時在不同變種的植物之間要作必要的隔離,並經常進行嚴格的檢查、鑒定,淘汰劣變植株。
(2 )種子採收
花卉種子的來收,要根據果實的開裂方式、種子的著生部位以及種子的成熟度等進行,如:某些種子應在充分成熟後來收;對於莢果、角果等易於開裂的花卉種類,宜在開裂前於清晨空氣濕度較大時採收!對種子陸續成熟的花卉種類,宜分批採收;對種子不易散落的花卉種類,可以在整個植株全部成熟後,全株拔起晾乾脫粒,脫粒後經乾燥處理,使其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標准後貯藏。
(3)種子貯藏
種子採收後,連株或連殼曝曬,或上面加以覆蓋後曝曬,或在通風處陰干(不要直接曝曬種子),再去雜、去殼,清除各種附著物,然後妥善貯藏於密閉的容器中並存放在低溫條件下,這樣可以拘制其呼吸作用,降低能量消耗,保持活力。
(4 )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①選種:在播種前首先要檢查種子是否屬所需要繁殖的植物,名稱與實物是否一致,然後要選用粒大飽滿而具有該種花卉種子應有的色澤和光澤的當年採摘者,隔年的陳種子如儲藏不好,容易降低發芽率。
②種子處理:對硬粒種子或發芽緩慢的種子進行處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浸種:播種前浸種有利於催芽,可在播種前用沖水或溫水浸種,一般浸2~24小時,浸種時間與水溫成反比,如兔子花、美人蕉都須進行浸種。
b·剝殼:在果殼堅硬成於枯的情況下, 必須將其剝脫後再播種,如黃花夾竹桃等。
c·挫傷:對種皮堅硬,透水性及透氣性都較差,幼胚很難沖破種皮而發芽的種子,可在近種臍處將種皮略加挫傷,以利發芽,如紫藤、鳳凰木等。
d·酸、鹼處理:用強酸強鹼如濃硫酸或苛性鈉處理種子,可使堅硬種皮變軟,處理時間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視種皮的堅硬程度及透性強弱而異,浸種後必須角清水將種子洗凈,方可播種。
e·冷藏或低溫層積處理:常為打破種子休眠的一種辦法。將種於在2~5℃的溫度下處理2一3周,或在秋季用濕沙層積法處理種子,越過冬季後播種,可以打碗休眠,促進發芽。
f·拌種:主要用於一些細小的花卉種子。
2、播種時間
大致分為春播及秋播。木本及宿根花卉都在春季斷霜後播種,也可提前在溫室播種。一、二年生草花,北方都於早春(2~3月)在溫室播種,中部地區對一年生草花春播,二年生者秋播;南方則對兩者都以秋冬播為主,一年生者亦用春播。溫室草花,根據需要開花期的前後而提早或延遲播種。
3.播種方法
(1)床播
①苗床:露地播種前,先選擇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設置苗床,土壤要疏鬆肥沃,既利於排水,又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經翻整後耙細、去除雜物,然後再整地築畦,床寬一般為1.2米左右,床面必須整平。
②播種:根據種類及種子大小,可採取點播、條播或撒播。點播也稱穴播,用於大粒種子,以一定株行距開穴將種子播下,每穴2~4粒。條播用於一般的種類,在苗床上進行橫條括。撒播則用於大量而較粗放的種類,將種子均勻地撒於床面。條播管理方便,通風透光好,有利生長;撤播出苗量大,占面積小 ,但在除草時費勞力較多。播種量依種子的發芽率、氣候、上質及幼苗的生長速度而定。如溫暖、土質肥沃、種子發芽率高、幼苗生長快,播種宜稀。播種深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十分細小的種子,不必覆蓋細上,只需覆草保濕。
③鎮壓和覆蓋:播種後將床面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便於種子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而發芽。一般多用平板壓緊,也有用木製滾筒滾壓。苗床鎮壓後可覆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利於發芽,防止雨水沖刷,或澆灌時沖開覆盞細上,致使種子暴露而影響發芽,同時也可減少雜草生長。
④澆水:鎮壓覆蓋後,需立即澆水,特別是浸水處理過的種子,必須立即澆水,一般函地苗床細噴壺噴水,或自動噴霧機噴霧,使整個苗床吸透水。
(2)盆播
一般溫室花卉種子、細小種子和珍貴種子,都用淺盆播種。通常用直徑30厘米,深度為5厘米的播種盆或木箱,裝好播種用培養土,將盆土壓實,刮平上面。再將種子袋口張開,使種子徐徐均勻拉下,插好後視種子大刁、而覆一層薄薄的細上,用鎮壓板鎮土,並用細眼噴壺噴水,或用浸水法將播種盆置於水槽中,下面墊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滲透,直浸至整個上面濕潤為止。然後將盆面蓋以玻璃,以減少水分蒸發,將盆置於陰處或於玻璃上蓋報紙,待種子萌發。
(3)培養皿播種
花卉種於很多細小如粉未,在一般土壤中不易出苗,可用培養皿裝細粒蛙石或珍珠岩加水濕潤後播種,出苗較整齊。
4.播種後的管理
播種以後到出苗前後,土壤要保持濕潤,給水要均勻,不可使苗床忽干忽濕,或過千過濕。要經常檢查覆蓋物是否完好,以防雨水沖刷床面。室內盆播加蓋玻璃後,早晚宜將玻璃掀開數分鍾,之通風透氣,白天再蓋好,防止蒸發。早春或冬季播種的,要給予底溫。
種子發芽出上後,需立即除去覆蓋物,務使其逐步見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才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待真葉出現後,宜施淡肥一次。露地苗床幼苗過密,需即行間拔,將過密的、生長纖弱的拔去,使留下的苗能得到充足的陽光和養料。間拔後需立即澆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致因松動而死亡。詩幼苗長出4~5片真時時,進行移植,放大株行距。盆播幼苗出土後,需立即掀去玻璃,逐步見陽光。當長出1~2片真時時,即行移植,仍移植於淺播種盆內。

無性繁殖(營養器官繁殖)
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通過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等方法,使其成為一個新植株,稱為無性繁殖。這種繁殖方法多用於雌雄蕊退化或固染色體倍數間題而不能結實的花卉種類,以及繁殖優良的園藝變種(不因有性繁殖而退化),還用於種子繁殖生長緩慢或到開花期時間太長的花卉種類。

1.桿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花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有枝插(莖插)、葉插、根插等。扦插成活的原理是由於植物體的一部有再生作用,如枝條剪下插入士中,在其未端能生根,上部能發出新芽,再生成完整的植株。支配植物再生作用的物質,主要有兩種:
一為創傷激素,植物營養器官被切傷部分的死細胞和傷細胞的原生質,行分解作用而產生創傷激素,可促使這一部分的細胞分裂而發生新組織;二為植物體內芽及時柄等處產生的激素,這種內源激素也能促進植物的再生力。當插條切口受到上述兩種激素的刺激後,在適宜的環境中,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發生愈傷組織,其上又能發生新根。愈傷組織主要由切口形成層部分產生。也有的植物不發生愈傷組織而直接生根。故愈傷組織之多少,與生根並沒有大多的直接關系。 (1)桿插季節
扦插的季節,依花卉種類、品種、氣候及管理方法的不同可分為:
①休眠期扦插:即一些落葉花木的硬枝扦插。在秋冬季進入休眠以後,春發之前的11月或2、3月份均可進行。如月季、海仙花等。
②生長期扦插:即一些木本花卉、溫室花卉或草本花卉的嫩枝扦插,也稱軟枝扦插。全年均可扦插,長江流域在6月份以後採用成熟新枝(半硬枝)扦插,也屬此類。扦插可在蔽蔭情況下進行,或在全光照,不間歇或間歇噴霧下進行。如菊花、四季海棠等。
(2)桿插用的介質
①園土:即普通的田間壤上,經過曝曬、敲松、耙細後即可待用,如一般地菊扦插的露地插床,多用這種園上。
②扦插培養上:在園土內混以黃砂、泥炭、草木灰等,使之疏鬆,有利排水和插穗 的插入,如香石竹、象牙紅的抒插多用這種混合土。
③黃砂:即普通的河砂,中等粗細,這是一種優良的扦插介質,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如供水均勻,則易於生根。由於砂內無營養物質,生根後應立即移植。一般溫室都備有沙床,可供一般溫室植物隨時扦插用。
④腐殖質土:一般腐殖質土都為微酸性,通常用山泥做成插床,扦插喜酸植物,如山茶、杜鵑等。
⑤蛭石:或珍珠岩,常和泥炭混和作抒插介質,效果良好。
(3)扦插方法

①枝插

a.硬枝扦插
在落時後,選取成熟、節間短而粗壯,並且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中部,剪成長度在10厘米左右,約3~4節的插穗,剪口要臨節,下端平截,上端剪成40~50·斜面,以便排水水。插穗可埋藏於露地土中,干早春按一定株行距將插穗的2侶插入繁殖床,然後澆水。
b·半硬枝扦插:主要是常綠本本花卉的生長期扦插。取當年生的半成熟頂梢,長短為8厘米左右,剪下後將插穗下部的葉片摘去,僅留頂端2張葉片即可。插穗插入土中1/2至2/3,也可用短枝扦插。插穗未插前要放在陰處,用濕布覆蓋或包好,以免水分蒸發而影響成活。
c·軟枝扦插:即當年生嫩枝扦插,用於草本花卉或溫室花卉。剪取枝條頂梢長約7~8厘米,只留先端2葉,作插穗,插入深約:1/3至1/2。如菊花、香石竹、瓜子海棠等。

②芽插 

不論半硬枝扦插或軟枝扦插,如材料不夠,可以取枝條上較成熟部分的芽,帶葉片,帶一段長約2厘米的枝條,作插穗,芽的對面略削去皮層,將插穗的枝條平插入土中,芽梢隱沒於土中,葉片露出土面。

③葉插

草本花卉可用葉插的種類較多,如蝦蟆海棠、大岩桐、非洲紫羅蘭等,它們多具有肥厚的葉片和葉柄。葉插發根的部位有時脈、葉緣及時柄之別。如蝦姨海棠葉片插,將葉片上的支脈於近主脈處切斷數處,平卧在插床面上,使時片和介質密切接觸,並用何枝或銅紅固定,就能在支脈切斷處生根長芽。非洲紫羅蘭葉插,能幹葉柄切口處生根長芽。

④根插

即用根作為插穗,適用范圍,僅限於易從根部發生新梢的種類,如芍葯、紫苑、凌霄、垂盆草等。芍葯、凌霄等有粗大的根,可選其粗壯的,剪成5~10厘米左右一段作為插穗,全部埋人床內,或頂梢露出土面即可,垂盆草等細小的肉質草本植物之根,可以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用撒播的方法撒於床面後覆土。

(4)桿插後的管理 

扦插後的管理主要為澆水、遮蔭。硬枝插及根插管理較為簡單,北方要保護,預防受春寒之害。半硬枝及軟枝插宜精細管理,保持床土濕潤,以防止蒸發失水影響成活。扦插初期要注意蔽蔭,發根時晨夕可逐漸通風透光,逐步減少灌水,增多日照。並要注吞拔草、除蟲防病等工作,新芽長出後施淡肥一次。待植株壯實後方可移植。芽插、葉插多在溫室內進行,也要精細管理,進行遮蔭,以防止失水。

2、壓條繁殖

是一種枝條不切離母體的抒插法,多用於扦插難以生根的花卉,或一些根孽叢主的灌木,如桂花、蠟梅、白蘭花、結香、迎春、米蘭等,在生長期進行壓條。取條要根據壓條方法而決定,如在植株基部堆土壓條,大小部可用,就不必選條。一般要選用成熟而健壯的1~2年生枝條。曲枝壓條要選擇能彎曲、近地面的枝條。高空壓條要選壯實的枝條,高低適當的部位。取條的數量,一般不超過母株枝條的1/2。

(1)壓條方法

壓條方法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單枝壓條:取接近地面的枝條,作為壓條材料,在壓條部位的節下予以刻傷,或作環狀剝皮,然後曲枝壓入土中,枝條頂端露出地面,以竹鉤固定,覆土10~20厘米並壓緊。

②堆土壓條:堆土壓條多用於根萊多的直立性的花灌木類,在叢生枝條的基部予以刻傷後堆土。生根後,分別移栽。

③波狀壓條:用於枝條長而易彎曲的種類,將植株枝條彎曲牽引到地面,在枝條上切傷數處,每處都彎曲後埋入士中。生根後,分別切開移植即成為數個獨立的新個體。

④高空壓條:高空壓條多用於植株較直立,枝條較硬而不易彎曲,又不易發生根孽的種類。在其當年生的枝條中,選取成熟健壯、芽飽滿的枝條進行環狀剝皮,再用塑料薄膜包住環剝處,環剝的下部用繩扎緊,內填以水濕適度的苔薛拌土,然後將上口也扎緊。一個月左右生新根後剪下,將塑料薄膜解除,栽植後就成為一個獨立的植株。
(2)壓條後的管理

由於壓條不脫離母體,在生根過程中的水分及養料均由母體供給,所以管理容易,但要注意是否壓緊。切離母體的時間依其生根快慢而定。有些種類如蠟梅、桂花等需翌年切離;有些種類如月季等需當年切離。切離之後即可分株栽植,栽植時要盡量帶土,以保護新根。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多用於叢生型或容易萌發根萊的灌木或宿根類花卉。

(1)叢主型及萌渠類灌木的分株繁殖
一些叢生型的灌木花卉,在秋季或早春掘起株叢,一般可分2~3株種植,如蠟梅等。另一類是易於產生根孽的花卉,可將母株旁抽生的根孽(也稱吸芽或吸枝等),帶根割下來,另行種植,成為一個新植株,如木筆等。
(2)宿根類的分株繁殖
宿根植物地栽三、四年或盆栽二、三年後,叢株過大,需要重新種植或翻盆,都可以在春、秋兩季結合分株進行。挖取或倒盆後,在根系自然分節處劈開,一般分成2~3叢,再單獨種植或上盆,如鳶尾、春蘭等。
(3)塊根類的分株繁殖
花卉在根頸上萌發多個新芽,可將塊根帶芽分開另植,如大麗花等。
(4)根莖類的分株繁殖
用刀將根莖帶芽(3~4芽)分割另植。
(5)分球繁遁
將球莖、鱗莖類花卉上的自然分生的小球進行分栽。分球繁殖的季節,根據挖球及種植的時間而定。在球根掘取後將大小球分開,置於通風處,使其經過休眠後再種植。

4、嫁接繁殖

嫁接是用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移接於其他植物體上。用於嫁接的枝條稱接穗,所用的芽稱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稱砧木,接活後的苗稱為嫁按苗。嫁接繁殖是繁殖無性系優良品種的方法,常用於梅花、月季等。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具有親和力的兩株植物間在結合處的形成層,產生癒合現象,使導管、篩管互通,以形成一個新個體。

(1 )嫁接時間

①休眠期嫁接:一般在春季萌動前2~3星期,3月上、中旬,而有些萌動較早的種類在2月中、下旬。因此時砧木的根部及形成層已開始活動,而接穗的芽即將開始活動,嫁接成活率最高。秋季嫁接約在10月上旬至12月初,嫁接後使其先癒合,明春接穗再抽枝,故休眠期嫁接亦可分為春接和秋接。
②生長期嫁接:在生長期進行的主要為芽接。多在樹液流動旺盛之夏季進行,因此時枝條腋芽發育充實而飽滿,而砧木樹皮容易剝離。故7~8月是芽接最適期。因夏秋之際均可進行,亦稱夏接。桃花、月季等多用芽接法。另外靠接因不切離母體,故也在生長期進行。

(2)砧木和接穗的選擇

砧木要選擇與接穗親緣近、抗性強、生長壯健、適應本地環境的種類。接穗應選壯年的健康植株上的充實而飽滿的枝條,取枝條的中部作為接穗。

(3)嫁接方法

嫁接的主要原則為切口必須平直光滑,如校條較硬,手持不穩,可用一塊皮或厚帆布放在膝上,將待削的接穗平放,用快刀穩削,則削麵平直,不致形成內凹。綁扎嫁接部分的材料,現在多用塑料薄膜剪成長條,既有彈性,又可防水。嫁接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切接:選定砧木,平截去上部,在其一側縱向切下約2厘米左右,稍帶木質部,露出形成層;接穗枝條的一端削成長2厘米左右的斜形,在其背側未端斜削一切,插入砧木,對准形成層(對線),然後扎縛即可。
②劈接:也稱割接,開花喬木的嫁接用此法較多。先在砧木離地10~12厘米左右處,截去上部,然後在砧木橫切面*****,用嫁接刀垂直切下3厘米左右,然後剪取接穗,選取充實枝條,留2~3芽為一穗,將接穗的一端肖。成楔形,插入切好的砧木內,扎緊即可。
③靠接:將要選作接穗與砧木的兩枝植株,置於一處,選取可以靠近的兩根粗細相當的枝條,在能靠攏的部位,接穗與砧木都削去長約3~5厘米的一片,然後柏靠,對准形成層,使其削麵密切結合並扎縛緊密。
④芽接:多用T字形芽接,即將枝條中部各飽滿的側芽,剪去葉片,保存葉柄,連同枝條的皮層削成芽片,長約2厘米,並稍帶本質部(某些植物不帶木質部,如月季)。群後將砧木的皮切一T字形,並用芽接刀將另一端薄片的皮層桃開,將芽片插入,用塑料簿膜帶扎緊,將芽及葉柄露出。
組織培養
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繁殖是一項先進技術,可用極少量的繁殖材料,繁殖大量的植株,並可得到去病毒的壯苗,這在某些花卉的商品生產中已成為極有效的繁殖手段。

組織培養早在20世紀初即已開始,已有80多年的歷史。近年發展很快,並廣泛用於花卉登殖,現在由瓊脂培養轉向液體培養,即用發酵罐深層培養,形成微繁殖工業。目前又在研究人造種子,把用微繁殖技術形成的不定胚和芽條用球形膠囊包裹起來,形成人造種子。這種人造種子能在適宜條件下,生長發育成植物體。但這項技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

1.培養基和培養條件

(1)培養基成分

培養基的成分主要包括無機鹽類(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機物質(即維生素等)、車長調節物質以及碳源等四大類:
①無機鹽類:植物所需的十大元素,除碳、氫、氧由水和空氣中供給外,其他氮、磷、焊、硫、鈣、鎂、鐵等七種均需加到培養基中;微量元素有硼、錳、鋅、鑰、鑽、碘、銅等。
②有機物質:主要是維生素和氨基酸,如民和民以及煙酸等。
③生長調節質:主要有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兩類。目前用得較多的細胞分裂素有:激動素、玉米素乃及異戊烯基腺嘌吟等,能促進芽的分化;生長素有吲跺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能促進生長。
④碳源:因組織培養時植物體處於他養情況下,故必須有能源供給,主要是蔗糖。

(2)培養基的種類

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採用哪一種培養基,對於培養是否成功有很大的關系,在1950~19艦年初常採用White培養基,但後來有很多新的培養基,其中Ms是Murashige和skoog1962; ER是Erikssonl965; B5是Gambor等1968; SH是shenk和Hildebrandt l972; HE是Heller1953提出來的。

這些培養基中MS培養基應用最廣泛。ER培養基與MS培養基相似。B5培養基在愈傷組織和懸浮培養方面做了不少試驗,對有些植物很適合,SH培養基與B5相似。HE培養基為歐洲許多實驗室所用,但礦物鹽濃度稍低,應用范圍不太廣。在花卉組織培養中用MS培養基最多。 

(3)引培養條件
培養條件,按培養對象的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溫度條件一般在23~26℃左右的恆溫條件下。光照條件對器官形成有作用,一般范圍是1000~3000勒克司,每日12~16小時,高於3000勒克司有強烈抑製作用。培養室要求清潔衛生,減少污染。

2.花卉組織培養的途徑

在花卉組織培養實踐中,用植物的組織或細胞培養成植株,也就是試管培養,可以通過三條途徑。

(1)通過器官發生

通過由培養的組織,產生芽及根,器官發生由於培養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培養花卉植物的莖尖產生大量芽,再將芽分離轉移培養成植株;二是培養花卉植物器官外植體產生不定芽,發育成植株。
(2)通過煎傷組織分化成株
將花卉植物體的一小片組織培養成愈傷組織,再誘導分化成芽和根,成為完整植株。
(3)通過胚狀體發主
由培養的植株產生愈傷組織,再通過懸浮培養,或直接產生大量的胚狀體,再發育成完整植株。
3.花卉組織牆養的操作方法

花卉組織培養的操作可分為培養基配製、消毒滅菌、接種、培養等幾方面。
(1)培養墓配製
選定培養基以後,需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機物都配成母液,擴大倍數為稀釋液,貯存備用。使用時,根據所需配製的量,在稀釋液中加一些肌醇、水解酪蛋白、蔗糖等,再加鐵鹽(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Na2一EDTA)加硫酸亞鐵配製成螫合鐵)成營養液,然後吸取需用量,加入培養基中,再測其酸鹼度(一般pH值在5.5~6.5之間即可),最後加瓊脂煮沸後分裝入三角瓶或試管中,封口待用。
(2)消毒滅菌 .
消毒滅菌非常重要,關繫到組織培養的成敗。污染的途徑是器皿、用具、材料的帶菌,以及接種室的空氣、牆壁、地板等的不清潔,故必須針對所提及的幾方面,進行嚴密的消毒滅菌。
①培養基消毒:將配製分裝好培養基的三角瓶或其他容器放入高壓滅菌鍋中,在15磅/英寸2的壓力下,經20分鍾高壓滅菌即可。
②器皿與用具的消毒:接種用具及玻璃器皿、洗滌材料用的無菌水,用牛皮紙包好後和培養基一起放在高壓滅菌鍋中消毒滅菌。
③接種室消毒:接種室的地面及牆壁,在接種前後均要用1 :50的新潔爾敏濕性消毒,每次接種前還要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30~60分鍾,並用70%的酒精,在室內噴霧,以凈化空氣,最後是超凈台檯面消毒,可用新潔爾敏擦襪及70%酒精消毒。
④材料處理及消毒:花卉組織培養取嫩莖、花托、葉柄、葉片均可,取得材料後,需先清理,去掉多餘部分,然後沖洗、洗滌劑洗滌、漂清後放入接種室或超凈台上,用70%的酒精浸泡半分鍾,進行表面消毒,再在10%的漂粉溶液中消毒10分鍾左右,取出後用無菌水沖洗4~5次,即可接種。一般材料的選擇以幼嫩部分為好。草花用嫩莖、花托為好;球根花卉用莖頂、鱗莖盤、鱗葉等為好。
(3)接種
接種用的鉗子、解剖刀、接種針等均需在火焰上消毒後用,用後再消毒。將消毒好的材料置於培養皿中,用解剖刀切去其邊緣,再切成小塊接種在培養基上,使組織塊與培養基密合,不得將材料陷於培養基中,接好後隨即將瓶口封好待培養。
(4)培養
接種完畢後即可置於培養室,在恆溫、加光條件下進行培養,培養一段時間後,根據情況將材料從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轉到分化培養基(也有隻用一種培養基就可直接誘導分化成綠苗的),最後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
(5)試管苗移栽
試管苗發根後,必須隨即轉移到栽培基質中去,這種基質可以用培養土、蛭石、珍珠岩等配成。將試管苗從瓶中耿出,洗去殘存的培養基,移植到准備好的基質中去,隨即用細噴壺噴水後加玻璃或塑料罩,3~4日內不必澆水,以後澆些清水,1周後見苗已挺直,可去罩澆培養液(過去所用培養基的大量及微量元素減半配成),以利生長,2~4周後可進行常規栽培。

⑵ 花卉的繁殖方式

繁殖是花卉繁衍後代,保持種質資源的手段。只有將種質資源保持下來,繁殖一定數量,才能為園林綠化所應用,滿足園林綠化的需要。花卉的繁殖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為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孢子繁殖、組織培養四大類。
1.有性繁殖(sexual propagation)
有性繁殖也稱種子繁殖(seed propagation),就是用種子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近年來也有將種子中的胚取出,進行培養以形成新的植株,稱為「胚培養」的方法。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多年生草花採用種子繁殖。如果使用的是F1代種子,需要每年制種。如翠菊、雞冠花、一串紅、金魚草、金盞菊、百日草、三色堇、矮牽牛等。
2.無性繁殖(asexual propagation)
無性繁殖也稱營養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是利用花卉的營養器官(根、莖、葉、芽)的一部分,使之發育成新植株的方法,是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進行繁殖新植株的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和壓條等繁殖方法。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如月季、一品紅、瓜葉菊等,仙人掌及多漿類植物也常用嫁接、扦插等方法。
無性繁殖的繁殖系數較小,植株根系分布淺、無主根或主根不發達,但可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提早開花。
3.孢子繁殖(spore propagation)
孢子是在孢子囊中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特殊細胞,它不經過兩性結合,與種子的形成有本質的不同。蕨類植物中有不少種類為重要的觀葉植物,除採用分株繁殖外,也可採用孢子繁殖。如腎蕨屬、鐵線蕨屬、蝙蝠蕨屬均可採用孢子繁殖。
4.組織培養(tissue culture)
將植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一定的培養基上,在培養容器內進行培養,從而形成新植株的方法,稱為組織培養。從繁殖體的來源來說,組織培養依然是一種無性繁殖方法。組織培養主要用於大量生產無病毒商品花卉,尤其是觀葉植物和鮮切花。採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可在短期內繁殖出大量無病毒苗,是現代工廠化育苗的必由之路。同時,組織培養手段也常見於蘭花的播種繁殖。組培苗又叫試管苗。

⑶ 熒光試管花卉有什麼優勢

脫病毒和大量繁殖
熒光試管花卉最大的優勢就是脫病毒,其次可以大量繁殖,工廠化生產。

⑷ 試管花苗有什麼優點

春節前後,室內的水仙花開了,幽幽清香撲鼻。它那挺拔翠綠的葉子、潔白的球莖,叫人百看不厭。論水仙,在我國當推福建漳州的品種為佳。

不過,漳州水仙雖是「凌波仙子」,但也今不如昔了,這是病毒對它們侵害所造成的。我國科技人員發現3種水仙花葉病毒會嚴重感染水仙花。本來十分美麗的水仙花,在病毒面前也只好悲壯地死去。所以,漳州水仙面臨水仙花葉病毒的攻擊,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要保護水仙花,只有除去病毒。但這在自然條件下根本無法做到。解救漳州水仙的辦法,就是培養試管水仙苗。具體的操作方法,在生物技術中稱為組織培養。科技人員切下水仙花的莖尖,大小為5毫米左右,將其放在裝有培養物質的玻璃試管里,然後移至有足夠光源、濕度和溫度的條件下進行培養。這莖尖的培養物上就會不斷長大,先有愈傷組織,然後愈傷組織進行分化,最後長出小苗。這就是水仙花小苗。這種小苗無病毒感染,是無毒苗。把它們移植到有網罩覆蓋的試驗田裡,水仙又健康地生長著,還「凌波仙子」一個清清白白無病毒侵害的身子。

所以,在試管里培養花苗,最大的優點是脫病毒;其次,可以大量繁殖,工廠化生產;第三,不受季節、環境影響,365天都可以繁殖。這就為許多花卉走向全球創造了技術條件。

⑸ 植物試管苗的生長環境與自然環境相比有何不同

區別如下:

1、生態不同

試管苗長期生長在培養容器中,與外界環境隔離,形成了一個恆溫、高溫、高濕、弱光、無菌的獨特生態環境。而自然環境中的環境變化較大。

2、營養物質不同

試管裡面提供的各種元素、營養物質比較充分一些,人為的配置是非常合理的。而自然環境中的營養需要根據地域劃分。

3、生長情況不同

培養基的PH值也是可認為調到最適的,並且在人工保護下生長環境安全,而外界的土壤不同地區PH值不同,並且容易遭到害蟲破壞,生長過程中死亡或者受損,所以造成了兩者的生長情況有很大不同。

(5)試管花卉擴展閱讀:

試管苗瓶外生根正是省略了壯苗與生根這一培養程序 ,直接將粗壯的無菌芽用適宜的生長素處理甚至不處理扦插到適宜的基質上,讓其生根,試管苗瓶外生根將壯苗與生根和試管苗出瓶種植與苗期管理兩個程序合為一體。

植物工廠是通過設施內高精度環境控制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利用計算機對植物生長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條件自動控制,使設施內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的省力型生產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試管苗(花卉術語)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不同植物給予不同「光配方」

⑹ 試管植物怎麼養

試管花卉培養方法:
1.
首先我們對母本進行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處理使葉片變小,使植株矮化,對於迷你月季等可以通過施用充足的有機肥促進形成大量花芽或花蕾時,再結合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讓植株的枝條變得緊湊,葉片變得厚而小,這樣更有利於培育成試管花後,狹小環境的生長,也同時讓小植株有更好的抗逆性。壯實的枝條,濃厚的葉片更適於缺光少氣少肥環境的生長發育。
2.
其次通過快繁技術讓小葉片的枝段變成一棵小的完整的植株,我們可以從葉片已經變小或本來就是小葉片的植株上取材,根據試管的大小我們來決定離體材料的大小,再把他們放到快繁苗床就能快速的生根了,對於迷你月季等我們就取那些帶有花芽的枝段作為離體材料,這樣生根移栽到試管中花就逐漸的開放出來了。
望採納

⑺ 試管育苗講述了什麼

迄今,全世界已有l000多種植物的細胞培養或組織培養獲得了植株,其中已有大批的農作物和花卉樹木的培養技術進入了實用化,形成了商品化苗木輸出工業。由於細胞培養和組織培養的過程一般是在玻璃試管中進行的,於是,由此而得的苗木被人們稱為試管苗。

試管育苗也要經過一定的程序,首先是獲取無菌的試管育苗的材料,然後誘導其在培養基上;其次,要實現育苗的繼代繁殖,通過繁殖途徑的選擇、最適繼代間隔時間的選擇、培養基的選擇來完成;然後,是生根成苗。通過試管無根苗的大小,採用降低鹽濃度的配方,或是添加適量生長素的方法來完成;最後,就是將育成的苗移栽成活。

採用試管苗的無性繁殖法具有巨大的優勢,可以使得植株快速、大量地繁殖。以試管樹苗而言,一位加拿大植物學家認為:「在1加侖的培養基里,培養單個的植物細胞,可以培育出300萬株優良品種的雲杉植株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園藝學家認為,利用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技術培養植物繁殖不但可行而且有利。它的好處是:

首先,用此技術可以避免用種子繁殖時發生的後代變異;可以得到無病害的植物,並且繁殖迅速,一年之內能生產數十萬株植物。特別是木本植物繁育周期長,從種子到下一代,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果用試管育苗的辦法,對於縮短育種時間和保持植物優質將起到明顯的作用。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發根的試管育苗。許多雙子葉植物受到發根土壤桿菌感染後形成發根。和根瘤土壤桿菌感染引起根瘤一樣,發根土壤桿菌引起病態表型是由於誘導成根的桿菌質粒部分整合於植物染色體上,並調節了細胞內源激素的合成,從而使不定根在受傷部位叢生。發根經抗生素處理,可以成為無菌的培養,發根表現型可以在這種培養基上穩定下來,而且發根生長遠比正常根為快。目前試管育苗在許多方面得到了廣泛地應用,首先是植物優良品種或稀有珍貴品種的快速繁殖。而這些樹種用常規的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均是比較困難、速度極慢的。許多國家利用試管育苗技術達到了快速繁殖珍貴樹種的目的。

其次,用此技術繁殖植物,可避免病毒感染及其他污染。如已大面積推廣應用的無病毒馬鈴薯種薯繁殖技術,已獲得巨大經濟效益。在花卉繁育上,現在也大量採用組織培養法,由此而產生的無病毒試管花卉,已成為世界上花卉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

再者,用試管苗技術繁殖農作物,可節省大量用於制種的作物。例如,在甘蔗生產上,每公頃地用於做種的甘蔗需要7500~15000千克;如果大面積推廣試管苗,則相當於每公頃地增產7500~15000千克,效益相當可觀。

試管育苗技術的發展極快,現在世界各地已有大量試管育苗工廠,尤其在花卉的生產上,形成了所謂的試管花卉工業。試管育苗技術與現代化設備與自動化管理技術的結合,將使種植業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

試管育苗作為一種新技術,一旦為從事遺傳、育種、栽培、園藝、林業、農業的科研工作者與生產者所掌握,無疑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然而過高的成本,費工費時的操作與管理,對操作者的技術與經驗的較高要求,均妨礙了該項新技術優勢的發揮,致使目前用試管育苗生產的植物僅有蘭花、康乃馨、草莓、山楂、葡萄、菠蘿、甘蔗、馬鈴薯等幾十種植物,其他植物的應用有待方法的完善與開發。因此,可以說,試管育苗尚處於開發與應用推廣同時並進的階段。

目前的植物克隆技術的發展方向是與植物的基因工程相結合,以達到快速繁殖、改良品種的目的。近年來,由於通過基因工程克隆了大量有作用物的基因,特別是干擾素、胰島素等葯物已達到工業化生產的規模,植物學科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動,許多生物學家和生物化學家著手開始基因工程研究,試圖按人們的需要來定向地改良作物。如將抗病、抗蟲、抗鹽鹼的基因或增強農作物光合作用的基因導入一些重要作物中,並通過植物克隆來擴增所獲得的具有優良性狀的植株,從而盡快應用於生產中產生經濟效益。目前已有抗蟲棉、抗病毒的煙草用於實驗,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⑻ 花卉組織培養有哪些途徑

在花卉組織培養實踐中,用植物的組織或細胞培養成植株,也就是試管培養,內可以通過三條容途徑。

(1)通過花卉器官發生:通過由培養的組織,產生芽及根,器官發生由於培養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培養花卉植物的莖尖產生大量芽,再將芽分離轉移培養成植株;二是培養花卉植物器官外植體產生不定芽,發育成植株。

(2)通過花卉愈傷組織分化成株:將花卉植物體的一小片組織培養成愈傷組織,再誘導分化成芽和根,成為完整植株。

(3)通過花卉胚狀體發生:由培養的植株產生愈傷組織,再通過懸浮培養,或直接產生大量的胚狀體,再發育成完整植株。

⑼ 如何進行試管花卉培養

試管花卉培養方法:

  1. 首先我們對母本進行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處理使葉片變小,使內植株矮化,對於迷你月季等可以通容過施用充足的有機肥促進形成大量花芽或花蕾時,再結合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讓植株的枝條變得緊湊,葉片變得厚而小,這樣更有利於培育成試管花後,狹小環境的生長,也同時讓小植株有更好的抗逆性。壯實的枝條,濃厚的葉片更適於缺光少氣少肥環境的生長發育。

  2. 其次通過快繁技術讓小葉片的枝段變成一棵小的完整的植株,我們可以從葉片已經變小或本來就是小葉片的植株上取材,根據試管的大小我們來決定離體材料的大小,再把他們放到快繁苗床就能快速的生根了,對於迷你月季等我們就取那些帶有花芽的枝段作為離體材料,這樣生根移栽到試管中花就逐漸的開放出來了。

⑽ 中國人創造了那一些奇觀

萬里長城就是世界奇觀。

熱點內容
桃子西蘭花 發布:2025-09-29 15:19:02 瀏覽:40
插枝荷花 發布:2025-09-29 15:15:02 瀏覽:738
梅花烙08 發布:2025-09-29 14:49:59 瀏覽:413
小盆景發財樹 發布:2025-09-29 14:47:20 瀏覽:915
梅花怎麼培植 發布:2025-09-29 14:47:19 瀏覽:330
梅花雅苑 發布:2025-09-29 14:42:06 瀏覽:673
魫蘭花 發布:2025-09-29 14:36:18 瀏覽:793
嘉興地區盆景 發布:2025-09-29 14:36:11 瀏覽:813
插花小熊磨具 發布:2025-09-29 14:30:23 瀏覽:143
薔薇紙藝花 發布:2025-09-29 14:25:59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