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国画简单
① 中国盆景艺术流派有哪些
1.扬派扬派(扬州)盆景整体壮观,采用以扎为主的造型方法,具有绘画中“工笔细描”的特色。它在造型上讲究“一寸三弯”,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用棕丝将每寸枝干缠成三弯,最后不留束缚的痕迹。其次,它讲究“疙瘩法”、“提根法”,即在树木幼小的时候将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圆圈成疙瘩形状,从而显得苍劲、奇特;另外,将树木的根部逐年向上提,使其拔地而起,便有龙盘虎踞之妙。扬派盆景贵在自幼培养,讲究深功,兼有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
2.海派海派(上海)盆景以松为基本材料,以铅丝蟠扎见长,具有明快流畅、自然入画和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是盆景艺术创新的一个范例。海派盆景或自幼培养,或从山野掘取树桩培养,造型均采用“粗扎细剪”的方法,即先用金属线将主干蟠扎加工,一年后拆除,以后就以修剪加工为主,以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在修剪上,吸取岭南派蓄枝截干的长处,显得苍劲自然。近年来出现了“微型盆景”和装饰墙壁的“挂壁盆景”。
3.岭南派岭南树桩盆景以苍劲、古朴著称,它或挺拔雄奇,或潇洒轻盈。截干法是岭南派独创的方法,即在树桩、树干的适当位置截断,让截留下的树干顶端长出不定芽成为新的顶梢。它提倡根要提,要露,平底起爪舒展,显示久经风雨而盘龙稳固的风貌;树干要矮壮而带转,由大而小,顺其自然,干上多皱裂、鸟眼、嶙峋,显出古树稀岭;干、枝高低、粗细比例适度,前不撞后;树种叶片较细,结顶自然流畅。
4.苏派苏派(苏州)盆景主要特点是“云片”枝盘造型,具有清秀古雅的风格。枝片“薄如厚纸”,几近水平。枝片配置每株三片以下为台式,三片以上为巧云式。树桩主干屈曲无定则,以低矮著称,高不盈尺,配以既圆又薄的枝片,俨然黄山古松。此外,在主干造型中还有疙瘩式、提篮式,以剪裁为主,蟠扎为辅,粗扎细剪,剪扎结合。
5.川派川派(四川)盆景也采用棕丝蟠扎和讲究树干弯曲,但它以雍容曲雅、虬曲多姿见长。
② 万能的百度啊,快帮帮我吧。今天看见一株植物特别漂亮的一盆盆栽,问了主人,说叫“国画”。上网查了一下
可能是叫国花,建议你拍张照片上传补充,获取更为准确的答案。
③ 山田香织的魅力盆栽怎么样
漫天乱飞的成功学告诉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而这样被提出来的态度往往是汲汲营营地劳累奔波疲态。偶尔接触到山田香织的作品,一股浑厚淡定的艺术生活,从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出来。 山田香织(Yamada Kaori)是传承自江户时代的琦玉市盆栽町的第五代传人。自幼接触盆栽与花草植物。积极提倡用树木和花草来搭配合适的花器来凸显现代感,让所有即使没有经验的入门者都能亲近并且感受到盆栽的魅力。 照小普林尼的说法,园林就是造在地上的天堂。而乔帮主说,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看到这本的人,都容易被直接的视觉上的美感所吸引,盆景作为园林的一个分支,所以说盆景欣赏是人最高追求的一部分,不足为过。 周维权的《外国造园艺术》里提到:人在画中,是园林的基本追求。日本的艺术在各个方面都有汉文化痕迹,植物与景致的搭配,是符合中国画审美的一些基本特点的:一般不能出现僵硬的对称,平行或者垂直,要枢密有致,要计白当黑等等,注重植物个体的姿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山石松菊作为景观主体来展现自己自然的形态。 所以当植物通过被精心的造型,以微缩的形式呈现其在然环境中的形态,配合自然的形态与简洁的构图呈现在面前的时候,很容易引发中国读者对于美的体验。 不同于中国园林的起源于皇家和私家庭院,日本的园林最早的代表作是在室町时代的寺庙“枯山水”。所以日本园林的追求,不是像我们以步移景随的造景追求,而是更加注重自然片段,以及其在静观之下内在禅意的体现。 所以这样的氛围下的盆景植物的配置,品种不多,层次简洁,景物之间的距离都需要很精确——以松果草本石头做点景,最后苔藓白石铺地,配合造型简洁的花器,看起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所有的艺术作品中,能够同时给予读者视觉享受与思想遨游,这便是雅俗共赏的典范。 这本书详细介绍制作方法、调理清晰,步骤明确可行:安排土壤,购买树苗,搭配苔藓,布置阳台,选择工具,植物的拉丁名。处处都透出优雅与朴实,读者可以轻易地,体会她在于盆栽一起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的美,这就是生活到艺术的升华。 而在作者看来,植物远远不止是盆栽的要素之一。还是一个可以从精神上信赖的伙伴:“植物生长,总是顺应季节变迁生长的过程,不徐不疾,不卑不亢地,透出强大的,悠然的生命力量,不做无谓的挣扎,风姿优雅。”——家学传承的厚重,在盆栽布局上的精致独到与哲学精神上禅意渗透之后,又回到了生活之中。 作者说植物教会了她:“顺应自己的步调” 的生活态度。 善待自然之后,自然给予人类的远不止于子孙后代的物质充盈。同时还有当下在别处难以找到的,自己内心的归属于存在之感。在生活空间狭小,空闲时间不多的城市生活中,这样的作品的诞生,这是简直就地球上最壮丽的事业。 而教人实现美好的生活,是植物带给人类力量,在每一个能够看到它们内心的人那里,生根发芽,待春暖花开时候,享受吹过来的海风。 五星好评,爱不释手。
④ 日式盆景和中式盆景有什么差别
我更喜欢日式盆景,更加别致!中式的盆景尤其是岭南风格的太浮夸!
⑤ 苏派盆景有哪些艺术风格
苏派树桩盆景分为规则、自然两大类,其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古雅。将几内十年甚至几百年树容龄的枯干老枝,缩龙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显得古朴苍劲。
第二是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但它的“精”,绝不是细密繁琐,而是精巧在布局构思和气韵意境上,体现了“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的中国画理。
第三是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有人称苏州盆景是浓缩了的苏州园林。江南的造园名手,明代有张南阳、计成;清代有张涟、石涛等,他们都是既擅长绘画,又以造园闻名。随举一石,颠倒置之,无不苍古成文,迂回人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州园林可说是苏州盆景的模本,反之,苏州盆景也可说是苏州园林的小样。第四是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例如按照文征明诗意创作的水石盆景“倚空石壁”,追求潘夭寿画意的千层石水石盆景“云起”,以及榆桑合栽的“牧归桑榆晚”等,都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取法自然,意境深远,寓景抒情,妙趣横生。
⑥ 叙述各地树木盆景山水盆景的艺术风格。
(一)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是“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 型方法,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扬派盆景还特别讲究“功 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征。 (二) 岭南盆景
岭南盆景的制作、陈设和欣赏,有“一景二盆三几架”之说,即除景外,盆具和几架的选用也很重要。岭南盆景多用石湾彩陶盆,有圆盘、方盆、多角盆、椭圆盆、长方盆、高身盆等,讲究吸水透气、色泽调和、大小适中、古朴优雅。几架有落地式和案架式,多用红木等较名贵的木材制作,使之协调和谐,相映成趣。 (三)川派盆景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四)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风格的特点,第一是古雅。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树龄的枯干老枝,缩龙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显得古朴苍劲。有人称誉它为"盆景之王"。
苏派盆景的第二个特点,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苏派盆景第三个特点,是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有人称苏州盆景是浓缩了的苏州园林。
苏派盆景第四个特点是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例如按照文征明诗意创作的水石盆景"倚空石壁",追求潘夭寿画意的千层石水石盆景"云起",以及榆桑合栽的"牧归桑榆晚"等。 (五)海派盆景上海盆景在苏派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明快、流畅、新奇的独特风格。其造型方法,吸取了苏派传统的扎片法, 注重层次分明,但不采用棕丝攀扎,而用金属丝缠攀,优点 是可以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修剪则吸取了岭南派蓄枝截干长处,力求苍劲自然。上海盆景自成一派,已取得一致公。此外,上海制作的山水盆景,讲究工艺精巧,注重布局, 疏密有致,"山"上植树重姿态,点缀人物小件重比例,以形 神兼备,闻名于海内外。
其一,师法自然,苍古入画。盆景源于自然,但又不是自然景物的位移和翻版,而是按自然之理和形象取义的构思,通过精心设计和加工制作,把秀山、丽水、丘壑、林木、奇花,异草等盆景素材,由自然状态升华为艺术形态。
其二,布局合理,富于变化。
其三,命名切题,立意深刻、盆景的重意命名,和描绘大自然象诗文、绘画一样,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
⑦ 兰草花盆景的造型要怎样设计
兰草花盆景的造型设计:用兰草花制作盆景,多与山石相结合,模仿中国版画中《兰石图权》的布局方法。有的在盆钵的一端栽种几株高低不一的兰草花,在距兰草花不远的盆钵另一端放置一两块形状比较高大、玲珑剔透的山石,并在盆面适当位置点缀2~3块形态优美的小石起衬托作用。有的把大小、高低不同的4~5株兰草花,错落有致地植于盆钵之中,在盆中适当位置摆放几块大小适宜、形态优雅的山石。在制作兰石盆景时,应注意兰与石要高低不等,如果平起平坐,主次不分,意境就不美了。制作兰石盆景,用我国栽培最广的春兰即可。春兰叶狭而长,一般20~50厘米,花葶直立,浅黄绿色,有香味,花期2~3月份。用春兰与山石制作的盆景,山石挺拔刚劲,兰花叶片曲柔,刚柔相济,幽雅自然,香气怡人,富有诗情画意。
⑧ 国画 梨花画眉 有何寓意
寓意着在失意的生活状态中寻求纯洁精神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往自由的心理。
梨花
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侯分离
梨花---- 安慰以及最浪漫的爱情
梨花冰身玉肤,凝脂欲滴,妩媚多姿,应该是柔的化身;梨花,抖落寒峭,撇下绿叶,先开为快,独占枝头,她是刚和柔的高度统一。
亦作“棃花”。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 梁 萧子显 《燕歌行》:“ 洛阳 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 高启 《饮陈山人园次能翁韵》:“桃花棃花已狼籍,踯躅花开如火炎。”
(2).一种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 陆元光 《回仙录》云:‘…… 回公 曰:饮器中,惟钟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叶最小。’”
(3).指梨花枪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营去住几天,请 刘芳亮 将爷指点指点,去掉花枪,回到梨花正宗。”自注:“梨花,即梨花枪,亦即 杨 家枪法。”参见“ 梨花枪 ”。
(4).指梨花大鼓。详“ 梨花大鼓 ”。
(5).旧武器名。参见“ 梨花枪 ”。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梨花,蔷薇科,落叶乔木,高达十米,叶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尖。表面浓绿色,背面淡绿色,四月间开花,花白色,花冠五瓣,花梗较长,数朵相生叶丛中。可盆栽,赏花观果实则观赏之佳品。
梨既是一种著名果树,又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并对其赋予了许多诗情画意。宋陆游诗:“粉淡香清白一家,未容桃李是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宋江诛:“院落沉沉晓,花开白云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又刘芳平诗云:“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在文人眼里,梨花最宜月下或雨后观赏。群植而远观效果更好,梨树树形亭亭玉立,花色淡雅,叶柄细长,春风过时,临风叶动,响声悦耳。梨还是一种红叶树种,秋末霜叶鲜艳似染,为园林增添几分秋色。
梨花,花的画法,首先用大白云蘸白色,要浓重些,点出五瓣为一朵。梨花一组是多朵组成,槽生叶丛中,按构图需要去点梨花,花朵的分布多少和浓淡的变化。梨花点画完整后,为了使梨花颜色白洁,在花心点一点汁绿,更增加花白的程度。
花苞同样按画花的方法去点画,每一笔白点就是一个花苞,同样是分组去点画,花苞的周围是嫩叶。由于梨花花梗长,在点画花苞时,应该把梨花梗长表现在夹叶中。
画梨花叶可根据创作需要,可用墨的深浅变化去表现,用颜色表现梨花叶同样出效果,用颜色表现叶以浓绿为主,表现正面的叶子。反面叶和花苞周围的嫩叶可在浓绿色中再加少许藤黄、淡绿色或黄淡绿色,画叶子用间毫笔或大兰竹也可。每组梨花的周围叶子比较多,画时要考虑画面的需要,或多或少要根据布局来定,同时在画时注意根据叶子的前后、深浅变化去表现。
花蕊可用赫石加些姻脂调成酱紫色,用叶筋笔或大红毛笔去勾画丝须和点画花粉,勾画花丝须要挺拔有力,点蕊要随意准确,不要乱。花尊、花梗的色基本和叶的背面相同。梨花的枝条要看画幅的大小来设计枝条的疏密和粗细变化,用笔是以中锋的线条去表现。梨花的树干用笔和枝条是有变化的,多年的树干比较粗大,在表现树干时,用笔是中侧锋同时用,所出的线条变化很丰富。枝条和树干完成后,用淡赫石按枝条和树干的线条重新去勾画一遍,树可多次分染。画树干及枝条可用大兰竹笔或间毫笔。
⑨ 盆景与中国绘画的关系
中国绘画大多数是风景画,很多时候有盆栽,所以没有什么特定关系
⑩ 谈一谈日式盆景与中式盆景,都是有哪些区别
不得不说日本盆景技艺更胜一筹,但是形式上不够灵活,千篇一律!但日回本强就强在这一答点,哪怕只是一种样式也一定把它做到最好!中国上面流派众多,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变化万千,而且中国更注重写意!可惜的是广而不精,虽有个别大家作品出众,匠心独具。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最要命的是还没把自己东西做好就各种炒作,整个市场充斥铜臭味,很多一般甚至低下的东西全靠炒作,让中国盆景越发偏离轨道,也不被普通大众认可!所以现在才有很多人宁愿高价从国外买盆景,也不去买国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