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管石盆景
⑴ 芦管石与麦管石的区别
芦管石与麦管石的区别有:
1、芦管石主产地是新疆、广西、安徽、浙江等地,是富钙环境中芦苇被钙化后形成的管状纵横交错的岩石,它吸水性强,表面附生绿色植被,可做盆景、假山。是文玩爱好者的新宠。
2、麦管石贵,它是经过人工雕刻的,假山造型很漂亮,做工比较的精细。
假山石的种类还有:
1、砂积石
色多淡黄,质松,易琢,吸水性强,易长青苔,于植物生长有利。砂积石系泥沙与碳酸钙凝聚而成,质地不太均匀,有松有紧,含泥沙多处松,含碳酸钙多处坚。缺点是易损坏,冬季移至室内,免冻坏。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山青水秀景色。产于安徽、浙江、广西、四川、湖北、山东等地。
2、灵壁石
产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北麓,生长于赤深泥土中,石灰质岩,自然形成,粗旷浑然,色泽黑黝居多,以色浅为主,石质坚硬,扣之有声,古有作钟磬。所以有“八音石”和“磬石”之称,又有“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的美誉。
3、鸡骨石
乳黄或灰黄,表面皴纹复杂,皴裂很浑,常常透空,有似鸡骨状。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点较显著。缺点是过于奇特,处理不当,有失真实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产于四川等地。
⑵ 山水盆景有哪些软石类材料
山水盆景的软石类:以软石石材为素材创作的山水盆景,通过人为雕琢山之形态,石之皱纹,版并栽权植树木、竹草、青苔或缀亭榭、舟车、牛马、人物、等摆件,在浅水中注水,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水景观神貌的艺术品,有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山东、广西等地产的砂积石、芦管石,东南沿海产的海母石,长白山天池、黑龙江、嫩江及各地火山口附近产的浮水石等。
这种以软石石材为素材创作的山水盆景,雕琢容易,吸水长苔,栽种植物容易成活。但因为其缺乏自然神貌,也易损坏,所以现在已很少使用。
⑶ 芦管石怎么形成的
芦管石主产地是新疆、广西、安徽、浙江等地,是富钙环境中芦苇被钙化后形成的管状纵横交错的岩石,它吸水性强,表面附生绿色植被,可做盆景、假山。是文玩爱好者的新宠。
⑷ 山水盆景盆的芦管石有哪些特点
芦管石:别名麦秆石。乳黄、乳白至红褐色,系石灰岩内流出含重碳酸钙的地下水,在草秆、树枝表面沉积、凝结而成。常与砂积石同生一处。芦管石有粗细两种:粗者如竹秆,细者如麦秆。石形不规则,常见有芦管状、草秆状、杂骨状等,因其石高低错落,只要稍作加工,可产生奇峰异洞效果。
⑸ 我有一盆盆景,但是我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谁能详细的告诉我怎么分辨是什么类型的盆景
应该是榕树盆景~~!
榕树叶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四季常青,树皮黑褐色,枝条柔软,具有强大的须状气生根。气生根有的下垂入地,形似支柱;有的婉蜒下垂,盘根错节,颇为壮观。实生苗的根部有的还能形成较大的块根,形状各异,这些都是制作盆景时可充分利用的。栽种榕树一般在4~5月进行,因榕树适应性较强,可用较浅的紫砂盆栽种,这样更能显露出千姿百态的树根美。
盆器应选用长方形或长椭圆形。栽种前要剪除伤根和短截无用的过长根系和侧枝,栽后浇透水置蔽荫处缓苗,待恢复生机后转入正常管理。榕树常制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盆景,根可冲刷使其裸露出地面并附抱于山石上,结合修剪成为附石盆景。根系奇形怪状,可制成提根式盆景,以示悬根露爪的姿态。枝干的造型要注意矮化和直中求曲的变化。因叶片较大不宜加工成云片状,一般常加工成具有一定层次的自然形。另外,由于枝条柔软且具韧性,可任意弯曲和编扎,曾见有将枝条弯曲做“福”、“寿”等字形及各种图案的,也很别致可观。榕树原产热带。榕树盆景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暖湿润的环境。在生长季节应经常浇水,但盆内不可积水,炎夏要适当遮荫,并向地面洒水和叶面喷雾,以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每月施腐熟油粕饼稀薄液肥1次,切忌肥水过多,不然枝叶徒长,优美的树姿将被破坏。榕树耐修剪,萌发力强,生长快,除早春进行修剪蟠扎外,平时养护中对新生枝条和徒长枝,要根据造型要求进行短截或剪掉,以保持树形的美观,常有榕母蓟马危害,使枝叶卷曲呈褐色,要及时摘除烧掉并喷药防治。秋末冬初应将榕树盆景移入室内越冬,室温保持在l0℃左右。榕树可根据树龄不同和生长情况,可2~3年或3~4年翻盆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