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盆景
⑴ 深圳有什么地方好玩哒
1、世界之窗(深圳标志型景点)
将世界奇观、古今名胜、历史遗址、自然风光、各国民居、异国雕塑、民俗风情、民间歌舞等汇于一园,让游人通过世界之窗,了解外部世界的美妙奇观。景区按世界地域结构和游览活动内容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现代科技娱乐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九大景区,内建有118 个景点,包括了金字塔、吴哥窟、大峡谷、凯旋门、圣彼得大教堂、泰姬陵、悉尼歌剧院、比萨斜塔等,精致绝伦,维妙维肖。作为景区活动中心的世界广场,可以容纳游客万余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景区内又展现出另一种迷人的异国情调。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节目组成的狂欢之夜艺术大巡游,把景区游园活动推向高潮。
地点:深圳华侨城
门票:120
2、欢乐谷
现代休闲理念和高新娱乐科技手段,敢为人先地创立了高参与性、高科技娱乐性的新型旅游品牌,从而营造了自然、清新、活泼、惊奇、热烈、刺激、趣味性强的休闲旅游氛围,为游客带来充满阳光气息和动感魅力的奇妙之旅,增进体智、启迪心灵的时尚体验。美国引进的高科技、强刺激型的机动娱乐项目。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杜鹃山
门票:120
3、深圳野生动物园
我国第一家集动物园、植物园、科普园等多种园艺、观赏功能为一体的亚热带新型园林生态环境风景区;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中华之最光荣称号。空气新鲜,环境幽静;小桥流水,悬崖飞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水禽湖波光潋滟,鸟禽成群、嬉戏追逐;食草动物们悠然漫步;猛兽区险象环生,惊险刺激;飞禽走兽奇异多姿,自然环境幽雅恬静,马戏、群象、海豹、鸟类等表演馆将游客带入一座座神奇、欢乐的世界。
地点:深圳西丽湖东侧
门票:100
4、深圳海洋世界
由“海洋剧场”、“海底奇观”、“幻游海洋”、“海洋博览”、“海神花园”、“海洋广场”景观组成,这里有海豚、海狮、海豹的精彩表演,还有鲨鱼馆、海洋鱼类、潜水表演、海洋珍品和海洋世界艺术团的倾情演出。
地点:深圳小梅沙
门票:90
5、仙湖植物园
以旅游为主,科研科普为辅的风景植物园。全园分天上人间、湖区、庙区、沙漠景区、化石森林景区和松柏杜鹃六大景区,建有别有洞天、迷宫、天池、芦汀乡渡、仙渡、玉带桥、逍遥谷、野营区、龙蹲塔、听涛阁、揽胜亭等十几处园林景点和棕榈园、竹区、荫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区、百果园、水生植物园、裸子植物区、国际苏铁保存中心、盆景园、珍稀树木园等十几个植物专类园,保存的植物达三千多种。
地点: 深圳市东郊莲塘
门票:20
6、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
明思克”航母是前苏联第二代航空母舰基辅级成员,是一艘以反潜防空为主的多功能中型航空母舰。该舰1972年开始制造,1978年纳入海军编制服役于太平洋舰队,据悉它在世界常规航母中名列第五.以舰长273米的庞大身躯、3.6万吨的排水量横冲直撞于远东海域,1993年该舰被卖至韩国, 1998年6月,被深圳明思克公司收购,并开辟成“军事题材”的旅游项目。
地点:深圳沙头角海滨
门票:100
7、深圳青青世界
自然风情与民族文化相融,雅致农业与旅游观光互补,形成一种具浓厚现代色彩的山林野趣.木屋、别墅、中餐厅,侏罗纪公园、陶艺馆、果园、茶亭、游戏区、民艺广场、露营区、垂钓俱乐部等,还有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露天表演场等娱乐设施。
地点:深大附中
门票:40
8、中国民俗文化村
从不同角度反映众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有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均按原景观的 1:1比例建造.可以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外,还可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观赏民族艺术大游行、歌舞晚会、民俗陈列馆、民间喜庆节日等各种场景。
地点:深圳华侨城
门票:70
9、深圳锦绣中华
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占地四百五十亩,分为主点区和综合服务区两部份。景点区中,近百处景点大致按照中国区域版图分布,是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精粹的缩影.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有众多世界之最:最古老石拱桥、天文台、木塔(赵州桥、古观星台、应县木塔),最大的宫殿(故宫),海奇山峰(黄山)、最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有肃穆庄严的黄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辉煌的孔庙、天坛,雄伟壮观的泰山,险峻挺拔的长江三峡,如诗似画的漓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苏州园等江南胜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楼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汇丰银行绪大婚、孔庙祭典的场面与民间的婚丧嫁娶风俗尽呈眼前。锦绣中华是绿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更是中国的历史之窗、文化之窗、旅游之窗,您可以在一天之内领略中华五千年历史风云,畅游大江南北锦绣河山。总之,您可以在一天之内领略中华五千年历史风云,畅游大江南北锦绣河山。
地点:深圳华侨城
门票: 70
⑵ 盆花图片及名称图片大全花盆
天门冬(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的植物,又称丝冬、天棘、天文冬、万专藏藤、大当门属根。
天门冬适应力强,管理粗放,易于栽培,适宜于家庭养护。天门冬喜肥沃的沙质土壤,适宜于湿润的气候和环境,但是怕涝和烈日晒。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忌干旱及积水。宜选窢耿促际讵宦存为担力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或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种植。
见网络
⑶ 双子座男生适合什么盆栽
双子座的男性擅长辞令,诙谐幽默,你的出现很快能使谈话气氛热烈起来,和你在一起永回远不会感到寂寞。答相反,离开朋友、伙伴或者频繁的社交活动,双子男就会感到生活茫然若失。谁会是双子座男生最配呢? 双子与水瓶同属于风象星座,女水瓶是传统与前卫的化身,她能够欣赏各式各样的人类,不论性别、年龄、种族、文化等,可说是相当具有博爱的潜力,但是她仍是比较偏好那些新潮又聪明的人类,如双子座男人,虽然他们可能油腔滑调,用情不专,但水瓶座的女生会认为,油腔滑调并无不妥,用情不专是人之常情(可能自己也是如此),最关键的是,彼此对于新的人事物与观念都能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这就是你们关系一直保持和谐的根本原因。你俩都属于智慧、前卫新潮派的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甚至彼此有相见恨晚的感慨喔。你俩很容易产生相知相惜的感觉,进而敞开心胸接纳对方,是开朗潇洒的组合。
⑷ 绿色盆栽植物图片及名称
天门冬(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的植物,又称丝冬、版天棘、天文冬、万藏藤、大权当门根。
天门冬适应力强,管理粗放,易于栽培,适宜于家庭养护。天门冬喜肥沃的沙质土壤,适宜于湿润的气候和环境,但是怕涝和烈日晒。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忌干旱及积水。宜选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或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种植。
见网络
⑸ 关于银河系或星辰的书籍(不是星座)
1 《宇宙》 卡尔·萨根 著 周秋麟、吴衣俤等译 在萨根笔下,宇宙的秘密不是守着大型望远镜的天文学家们独享的事物,而是紧密交缠在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政治与宗教、命运与梦想之中。这是一首真正的宇宙之史诗。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普作品能这样恢宏、优美、光彩夺人,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触及心灵深处。 2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分子 I. 阿西莫夫 著 朱岚 等译 这是一部网络全书式的、包罗所有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知识的科普名著,具有阿西莫夫式典型的简洁、通俗和优美。所有对科学感兴趣的人都应当收藏一套。 3 《通俗天文学》 著名科学家,作家,翻译家 金克木翻译 4 .《天文爱好者》,目前国内最有名、历史最久的天文杂志;另外,对于入门性质的初学者来说,有一本书叫《天文爱好者手册》是很不错的。 5 《中国国家天文》,刚发行的. 6 《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属于专业类的杂志,是学报性质的,而《天空和望远镜》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杂志了,但那是美国的,是英文的,而且比较昂贵。这些都可以在邮局订阅。 7 《天文学新概论>> 关于花卉的书籍 中国花卉园艺》、《中国花卉报(报纸)》《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 《花卉》、《园林》《现代园艺》《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等杂志。
⑹ 深圳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摘杨梅没有,摘草莓就很多地方,没什么地方好玩的。
⑺ 谁有关于苏州古典园林的资料
州古典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著作《苏州古典园林》
叶圣陶《苏州园林》
《世界遗产丛书:苏州古典园林》
邵忠《苏州古典园林艺术》
地理位置园林概况
建筑特色
园林发展史
文化意味
当代苏州园林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登录过程
遗产登录标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园林
沧浪亭
拙政园
留园
网师园
环秀山庄
狮子林
艺圃
耦园
退思园
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园林
遗产价值
相关著作 《苏州古典园林》
叶圣陶《苏州园林》
《世界遗产丛书:苏州古典园林》
邵忠《苏州古典园林艺术》
地理位置
展开 简介[1]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 苏州古典园林
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而其中的拙政园和留园更是属于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编辑本段园林概况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据记载,苏州 苏州古典园林
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编辑本段园林发展史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编辑本段文化意味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编辑本段当代苏州园林
东园蒋园 静思园 明轩,位于美国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内 。 东吴小筑,位于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内 。
编辑本段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登录过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园林
沧浪亭
古典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越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名贤中的绝大部分是吴人,也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名贤像多数临自古册,也有的来自名贤后裔,具有文献价值。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此外还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映衬。沧浪亭著名的建筑还有观鱼处等。另有石刻34处,计700多方。
拙政园
古典园林景色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毫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另三资料分别为:51950平方米、约50000平方米、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丽日,秋日红蓼芦塘,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留园
古典园林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网师园
艺圃位于苏州阊门内,建于明代。原为药圃,清初改现名,又称敬亭山房。药圃为住宅花园,面积为3330多平方米(另一资料:约3000平方米),在苏州诸园中,以园景开阔、自然质朴称胜。有山林野趣,较多保持了明末清初的旧貌。
耦园
,东部为园林。东部园林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为庭院和内园两部分。园内建筑简朴无华、清新淡雅,其所有山、亭、馆、廓均紧贴水面,为独辟蹊径的贴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憩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⑻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道家、法家、儒家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佛教、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道家、法家、儒家文化这个主要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名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⑼ 什么盆栽植物除甲醛效果最好
1、垂叶来榕
垂叶榕是一种耐热、耐寒源、耐湿的常绿乔木,对光线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垂叶榕也是室内植物最好的选择之一,它可以有效去除地毯和家具中的污染物,例如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
2、散尾葵
散尾葵在“清除”污染物的效率方面要胜于其他绿植,它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苯(洗涤剂和塑料中)、甲醛(家具的清漆和地板漆中)等挥发性有害物。
3、棕竹
棕竹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我国南部至西南部也有分布。它也是净化空气中的甲醛、氮、二甲苯和甲苯的最有效的植物之一。
4、芦荟
芦荟能在夜间不断释放氧气,使其成为理想的卧室“摆件”。它还能有效地抗苯和甲醛,保持空气环境的纯净。
5、波士顿蕨
波士顿蕨是多年生常绿蕨类草本植物,原产热带及亚热带,我国台湾也有分布。波士顿蕨株型美观、叶片色泽明亮,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就一直出现在西方各种室内造景中,尤其擅长去除甲醛。
⑽ 南京雨花台和天文台门票价格多少
雨花台门票 10元。天台门 大约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