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栽养泥鳅

盆栽养泥鳅

发布时间: 2021-02-07 19:39:30

㈠ 家里养小泥鳅怎么养

鱼的颜色减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缺少氧色,如果你的鱼经常内窜到水面呼吸或是贴容近水面游就是缺氧了;另一种情况是保护色,就像变色龙会跟据环境改变体色一样,鱼也会根据周围环境颜色的明暗改变体色,你的缸里没有颜色的物体水太清,泥鳅的体色就会变淡。
盆可以养泥鳅,但要注意防跳,不要拿到阳光下面晒,泥鳅比较喜欢阴暗的环境。盆里不需要放泥,可以喂馒头渣、碎米饭粒,有像红线虫那样的活饵更好。

㈡ 泥鳅怎样在家养

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专、蚕蛹粉属、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

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每10天换水1次。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

(2)盆栽养泥鳅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㈢ 怎样养泥鳅

家庭养泥鳅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注意: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

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㈣ 盆栽荷花下边养泥鳅行吗

理论上可以,一个生态系统的氮循环需要植物与动物共存。
然而只养荷花的话需要少量加肥,而加上泥鳅以后改喂还是得喂

㈤ 泥鳅如何家养在洗脸盆里能养活吗

泥鳅是很容易养活的鱼类,它属于鳅科,是底栖性种类,平时就是喜内欢呆在水底不动的。当容气压变低,空气有点闷的时候,它在水里感到难受,会经常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气,这就是它有时会翻身和烦躁不安的原因。
在厕所里养泥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㈥ 如何养殖泥鳅

(如何养殖泥鳅的方法):

(池塘选择)1、养殖泥鳅的池塘可以使用废弃后的家禽池塘,鱼虾池塘,小泡子,河沟,等等很多池塘内都可以进行养殖泥鳅,池塘周围没有污染源,交通便利,这样的池塘最适合养殖泥鳅,池塘挑选完成后要进行改建工作。

(池塘改进)2、池塘选择完成后要把池塘内的水都放掉,然后把池塘内的淤泥进行清理,淤泥清理完成后并且把池塘内的杂物一并清理干净,使用纱布包裹好出水口,进水口,池塘内放入水后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池塘周围使用渔网进行隔离防止家禽的进入,池塘放入水后要观察5天至7天,没有渗漏的现象才可以进行放养。


(水质改善)3、养殖池塘内要多栽种些水生植物比如:莲藕,水花生,茭白,芦苇等食物,帮助改善水质,水质提高泥鳅的抗病能力会增强很多,不容易生病,所以养殖时大家一定要做好池水的管理。

(鱼苗选择)4、泥鳅的鱼苗可以在养殖场进行订购,也可以在市场上的鱼贩手中进行订购,选择鱼苗要求大小相同,育苗的长度为4厘米至6厘米左右鱼苗订购完成后,鱼苗运输过程中尽量要只用网箱进行运输,不要使用朔料布不然鱼苗的损伤会变得很多,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放养方法)5、育苗购买完成后,要及时的放入池塘内,鱼苗让养时把网箱放入池塘内让鱼苗自行的游入池塘内,鱼苗放养后的10天至15天不需要进行喂食,泥鳅的饲料来源有很多可以使用,玉米粉,麦麸,蛋黄,骨粉,贝壳粉,小颗粒形状的饲料进行喂食工作,泥鳅的喂食主要是在夜晚进行,白天泥鳅的活动能力不是很强所以不要白天进行喂食。


(池塘管理)6、养殖的池塘每天都要进行巡查池塘,观察池水的透明度,池塘周围的防护栏也要仔细的进行检查,池塘的堤坝也要进行检查,池水的透明度很重要,维持在35厘米至40厘米就可以啦,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情况,防护栏如果出现有破损要及时的进行修补工作,防止家禽进入,降低泥鳅的意外死亡情况,池塘的堤坝也要每天进行巡视,如果出现有老鼠洞或者是蚂穴要进行封堵,不然很容易出现有渗漏等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越冬处理)7、泥鳅方让的时间如果太晚当年没能及时的上市,就要及时的做好越冬处理,泥鳅的越冬工作主要是做好放气,补氧等问题,泥鳅在冬季食欲几乎不会进行觅食,所以冬季就不用进行喂养啦,池塘的水面结冰后使用冰锥刨出N冰眼,池塘的面积为一亩地时要刨出10个冰眼左右帮助池塘内进行放氧,下雪以后要使用扫把把冰面上的雪清理出短度为5米,长度为8米的空场,方便日光的照射,降低泥鳅的死亡情况。

㈦ 怎么养泥鳅啊

  1. 保持水的清洁,来喂米饭源或者普通的鱼食就可以。

  2. 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3. 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4. 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

  5. “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7)盆栽养泥鳅扩展阅读

水质管理

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饲料投喂

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工作。

泥鳅(动物)_网络

㈧ 怎么养泥鳅

泥鳅吃一些烂水果,菜叶和泥巴里的东西等,但这都是听别人强烈反映才知道的内,但我捉玩过的泥鳅容却在我家一个星期什么也不在我面前吃,最后被我扔回去了,我也不太喜欢.你要养建议养小泥鳅,越小越好,大泥鳅会坏水,而且不好玩,又老是跳缸.最好养小于小拇指的泥鳅.可以用有盖的塑料缸,但塑料缸的缸避容易生藻,所以玻璃缸也很好,缸里铺沙(铺石头它钻进去就不出来了,铺泥巴太脏了,很难看,而且泥鳅坏水,所以沙最好)如过是工地上的沙或其他沙养之前就要洗很多道,洗到没有沙会浮在水面为止.江边的沙最好,我说的是在干净的浅水中的,那样的沙拿回来就不用多洗.铺好沙放水,一两天换一次(不是因为缺氧,因为泥鳅需氧量不高),因为水会很脏.然后喂我和楼上说的那些东西就可以了.

㈨ 家里盆养泥鳅怎么养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回
泥鳅样子答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

一般情况泥鳅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最快速度往土里钻。

当河水或坑塘干涸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它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它。

家里不好养吧 一般都是池塘养殖

㈩ 家养泥鳅怎么养

1苗种培育
1.1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池深40~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清塘培水
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300~400kg/667?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
1.3苗种放养
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1.4饲养管理
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4次。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切忌撒投。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8%~10%。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每次用量约0.5kg/?;还可追施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硝酸铵2g/?,水温较高时可施尿素2.5g/?。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2池塘养成鳅
2.1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250?,池深0.7~1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cm的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2.2培水与放种
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cm,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20~30kg/100?。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3~4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2.3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此外,还应 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3稻田养成鳅
3.1稻田条件及改建方法
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深60cm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cm,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3.2放养
鳅种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3.3饲养
鳅种放养后,投喂糠麸、枯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等,前期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8%,以后为5%左右,饲料投放在沟、坑中。同时,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追施肥料,每次追肥量15kg/100?。稻田应尽量少用农药,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在阴天喷洒。同时,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投饵施肥过量而影响水质。
4病害防治
泥鳅的病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4.1水霉病
4.1.1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4.1.2防治办法
(1)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2)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或用4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min。
4.2烂鳍病
4.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
4.2.2防治办法(1)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用20g/m3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15~20min,或按0.04%的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4.3寄生虫病
4.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4.3.2防治办法(1)用0.7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2)用0.5g/m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4.4白身红环病
4.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此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
4.4.2防治办法(1)鳅种放养时用5g/m3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20min;(2)0.2~0.3g/m3孔雀石绿全池泼洒;(3)将病鳅移入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
4.5气泡病
4.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
4.5.2防治办法(1)食盐4~6kg/667m2全池泼洒;(2)立即冲入清水或黄泥浆水;(3)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不施用未发酵的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
4.6敌害
清除蛇、蛙、乌鳢、水蜈蚣、红娘华等敌害生物。
5捕捞
5.1冲水法
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5.2诱捕法
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5.3干塘法
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泥鳅就会钻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捉。先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还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泡于稻的沟、坑中,待油菜秆透出甜质香味,泥鳅闻而易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热点内容
梅花吊坠图片 发布:2025-08-30 08:29:28 浏览:102
插花节邀请 发布:2025-08-30 08:29:22 浏览:895
院子加盆景 发布:2025-08-30 08:22:10 浏览:783
樱花神奇宝贝 发布:2025-08-30 08:11:06 浏览:560
2014梦幻情人节积分 发布:2025-08-30 08:11:05 浏览:687
粗支木盒荷花 发布:2025-08-30 08:08:52 浏览:348
榕树盆栽球 发布:2025-08-30 08:06:07 浏览:709
北京故宫荷花 发布:2025-08-30 07:36:31 浏览:697
大连苗木丁香 发布:2025-08-30 07:36:29 浏览:119
牡丹籽油肽的功效 发布:2025-08-30 07:34:56 浏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