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盆景
Ⅰ 盆景舍利是怎么形成的
树的舍利来自于自然。有些树种生性顽强,千百年历经大自然的风雨侵袭、冰雪交加、雷电摧残一部分枝干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树仍不死,顽强生长,这是一种生命的赞礼,不屈的抗争,无声的《命运交响曲》。正因如此,每每我们见到黄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时无不为这种与天抗争、坚毅不拔、自强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倾倒!
“舍利”一词来源于佛教。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圆寂以后火化而产生,为佛教至高圣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盆景技法广泛运用于松柏盆景的制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过舍利的制作,升华它的作品品味。其实,中国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绘画作品用枯干和枯枝点缀树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都有不少此类画本。以至于《日本盆景通史》记载,“旧本人初学做盆景无不先仿照此书” 。在盆景制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国盆景大师周瘦鹃皆擅长用枯木技艺制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们认为,舍利干(或称枯木技艺)制作技艺本源于中国,是树木盆景创造中的一种艺术形象创造,它所表现的是树干枯死部分的木质风化现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绿荫葱郁的枝叶,形成了枯荣共存的鲜明艺术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艺术魅力,是一种较好的盆景制作的艺术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来自于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着它的无限的自然之美,这是盆景中难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过适当的舍利制作,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它的沧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树的品质,这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还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创作的审美标准,通过舍利的制作,去掉了不足之处,变成了可以观赏的作品,这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们反对那种未对素材进行细致地观察,反复地推敲、科学地论证就贸然下手;也反对动辄掏心剔骨、剥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对那种为舍利而舍利,见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树一面、满目疮痍的片面的制作方法。我们提倡对任何一个素材都要采取因材施作、合理运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尽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议盆景的初学者,在对自己的制作水平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万不要盲目动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谓”凄美“风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制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学习制作理论、多读一读专业盆景杂志、积累好专业素养,三年后再说,否则一下手就会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这棵刺柏素材买来时就仅剩一枝,制作时采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处理,并非制作时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此树素材主干虽然枯死、看似无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优点:树干收势较好,根头粗壮,根盘虬曲有力,小树生长茂盛,出枝丰富。制作时,先对主干进行细致的取舍雕刻,增强其收势,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感。然后处理小树,将其的多余、过长的枝条进行修剪后细心编扎,最后稍作牵拉靠近主干,换盆时将树略微提升,使其根盘尽露,这样制作即告完成。制作以后,树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盘遒劲有力,干势过渡自然流畅,小树依势而生,贴切和谐,我想数年之后,会成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这是一个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范例。这棵刺柏左侧虽然生长旺盛、右侧则是一段截短的枯干,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过作者对舍利的精心雕刻处理,使一个平庸的素材变成一盆极有艺术效果和发展前景的作品。这个作品创作的可取之处在于科学地把握去留,恰当地处理舍利。作者在制作左干时并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处理了一下水线并梳理盘扎好枝条即可。着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过精心雕琢,将一段枯木桩创作成一个玲珑剔透,极富沧桑感的舍利。通过这样的制作,作者将生死、荣枯、主次、高下、大小、取舍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初学舍利制作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注:彩色图片为编者配图,与原文无关)
Ⅱ 做出成功的盆景作品,该如何处理盆景造型里的枝干部分
Ⅲ 如何修剪榕树盆景基本方法
榕树盆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那么榕树盆景应该如何修剪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榕树盆景修剪 方法 ,一起来看看。
榕树盆景修剪方法
一、摘心
1、在树木生长发育期,将新梢顶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称为摘心。
2、在新芽萌动,但还未放针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仅留基部一小截。将来这里会萌生两个侧芽,分向两个方向萌发新枝。
3、当再次萌发新枝叶时,按同样方法摘心。如此反复操作,可达到使树冠丰满的目的。
二、疏芽
1、为了保证水分和养分的集中供应,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较理想的树形。
三、摘叶
1、摘叶可以促进树木萌发新叶。
2、通过摘叶可使原来长得很大的叶子变得细小,使其更秀气。
3、最好对生长较旺盛的树桩实行摘叶。
4、盆树在摘叶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提高其萌生新叶的能力。
5、摘叶时,要保留叶柄以保护腋芽,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长出新叶。
6、摘叶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叶子的1/4——1/3,相邻两次之间要间隔1周左右。
7、摘叶处理后,蒸腾作用减弱,故应控制浇水,避免土壤湿度过大,造成根系腐烂。一般摘叶处理20天左右后即可长出新叶。
四、短截
1、短截一般剪去枝条先端的1/5,除去枝条的顶端生长优势,形成较多的中短枝,使树形更丰满,并使母枝加粗。
2、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条先端的1/2——3/5,形成较多的中长枝,可能促进枝条生长。重截指保留枝条的1/5,可促进剪口下1——2个旺枝生长,一般用于培养主干枝。
五、疏枝
1、将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响盆景造型的枝,从基部截去。
2、疏枝对全桩起削弱的作用,同时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证留下的枝条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树桩生长 。
榕树盆景养护方法
1、光照及通风:榕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暖湿润的环境。性耐旱,耐半阴。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的空间湿度,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无一定空间湿度,可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
2、浇水:榕树栽植于盆中,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植株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但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浇过一次水之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土壤干了,就要再浇第二次水,绝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才浇水。炎热季节要经常向叶面或周围环境喷水以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浇水次数冬、春季要少些,夏、秋季要多些.
3、施肥:榕树不喜肥,每月施10余粒复合肥即可,施肥时注意沿花盆边将肥埋入土中,施肥后立即浇水。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氮磷钾。
4、修剪:野桩成为桩景,修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第一年先培其根基,养其精气,只抹掉不对位的芽,待第二年枝条长粗木质化后才可动剪。以剪为主,绑扎为辅,剪裁以一年一次为宜,长势壮旺的可动剪两次,待剪短枝条长出的叉枝粗壮后再次动剪。如此反复,如果修剪得当得法,不出四年,一盆好的盆景就会出现在你的手中。
榕树盆景的制作方法
1、选桩
选取榕树桩,选择树干曲折,干古奇特的老榕树桩当挖取下来时,树的根部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要立即进行处理。根据桩材和培养目标进行剪截、取舍。榕树生命力强,伤口愈合快,裁桩可以一步到位。树桩可盆植、厢植,有条件也可地植,而且地植生长较快,年度可修剪次数多,成型也快。
2、浇水
榕树盆景培植以培养土盖住根部即可,插树以深3寸左右为宜。淋上定根水后放置于阴凉背风处养护,地植的用遮盖物遮阴。浇水可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保持培养土湿润而不渍水,渍水过多易造成根部发黑坏死。成活后的榕树长期渍水,易造成只长根不长枝干。三伏天两三天不浇水,树不会枯死,但一浇水,叶子就会青枯脱落,影响生长,因此,水的管理要见干见湿。水分的不当对榕树伤害很大。用手感觉盆土的情况,应该采取“见干见湿”的原则。不要经常浇水,浇必浇透。浇水过多,会引起根系的腐烂,使其落叶。榕树在北方养护难度较大,家庭要多喷叶面水,增加其空气周围的湿度。
3、光照
榕树盆景,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的空间湿度,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无一定空间湿度,可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榕树的适宜生长温度昼夜不宜过大,(相差10度)极易落叶死亡。平时要注意放置在通光透光的地方,在夏季时要注意适当的遮阴。
4、土壤
榕树盆景的培育土壤一般要求是疏松透气偏酸的黑石粉泥、河沙、建筑用石粉、煤渣等,而且这些培养土较易取得。培养土采用疏松、通水性好的腐叶土,通常的比例为园土:腐质土:沙2:2:1。盆景上方最好放置与盆大小一致的苔藓,这样一来是美观,二来对排水透气起到很好的作用。
5、施肥
榕树是个喜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湿的树种。树桩进入正常护理后,用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沤熟的饼肥作为追肥,每日进行一两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换盆时,也可用沤熟的鸡粪、豆饼、骨粉掺入培养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会使枝干快长快粗,年可修剪的次数多,达到缩短培养期的目的。榕树的生长喜肥,但施肥次数多对榕树的生长会造成伤害。根据季节的不同施肥量也要有所不同。
6、修剪
榕树桩成为榕树盆景,修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第一年先培其根基,养其精气,只抹掉不对位的芽,待第二年枝条长粗木质化后才可动剪。以剪为主,绑扎为辅,剪裁以一年一次为宜,长势壮旺的可动剪两次,待剪短枝条长出的叉枝粗壮后再次动剪。如此反复,如果修剪得当得法,不出四年,一盆好的盆景就会出现在面前。不宜盲目裁剪枝条,先任由它发芽,刚 种植 的老桩,头一年最好不宜裁剪。如果枝条太多,修剪要在3至4月间进行。每次裁剪掉少量的乱枝条,而且分多次裁剪。一旦裁剪过多,就会影响根部以及整个树桩的生长。
生长旺季要给植株进行摘心和抹芽,秋季进行一次大的修剪,此后不进行修剪,因为植株冬季生长较慢,不宜在冬季修剪。榕树的修枝应由专来人来做,剪去徒长枝、并生枝、病弱枝、交叉枝等让其整体产生层次美。容易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榕树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以南各地区,主要商品产于福建漳州,喜酸性土,属非耐寒性植物,在北部地区,一般冬天还要进入温室维护管理。
Ⅳ 如何修剪盆景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1、留枝定托:桩坯培植,枝芽丛生,删留不确定,难以下剪,或构思创意有失偏颇,导致错剪,其虽可调整,但却延长蓄枝及其造型的时间,因为定托是结体构架的前提,应据桩材直、斜、曲、卧、悬、临水等个性特征,溶入作者构思意象,留枝定托,删除所有杂枝赘芽,集中养料,蓄养所留枝,以期尽早进入修剪,制作环节。2、协调修剪:枝托蓄养疯长,何时修剪,剪到什么位置,应有个粗细长短的对比,其贯穿于盆树造型制作的始终,相关于盆树结体构架的各个部位。
其间有枝与干的比例,枝托彼此间的比例,枝托内部主、次脉的梯级对比等等,都须在剪前明确,胸有成竹,意在剪前,这样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确细剪:枝芽的角度、枝桠歧出走向、相互间的参差错落,体现枝托在空间上下左右伸缩回旋,角度选择不当,尽管可通过蟠扎弥补,但毕竟不如自然状态,所以在选择芽点角度时,不能只顾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对该枝走向、空间状态,以及与其它枝托等相互关系,不仅要明确,而且要“超前”构思,有所判断,避免机械、呆板、模式化。4、整合修剪:外廓显示盆树总体树态,即所谓通常所说的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等。在此,个别枝梢的长短应服从于整体,把握点、线而融于整体面之中。整体观察,局部修剪,全面调整,此时盆树基本上趋于丰满成熟,属于造型制作的收拾阶段,其重心在于枝托的长短开合及外廊的整体关系。
盆景新类流派: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中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
可分为下列七大类: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盆景如何修剪
喜爱盆景的朋友们都知道,修剪是做盆景造型的一种手段.那么盆景怎么修剪大家知道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盆景的修剪 方法 ,一起来看看。 盆景的修剪方法 1.不平衡修剪。
即非全面修剪,而是根据植株的生理特性,有利造型及枝条健康生长,避免病态缩枝而采取的局部修剪方法,其包括抽剪、控枝。
(1)抽剪。一般在新坯成活、留枝定托之时,将多余的枝条毫无保留的剪除,使所留枝条获得通风光照的同时,集中养料的供给,枝条速长健壮,缩短枝托蓄养时间。 (2)控枝。一般在枝托蓄养和造型制作初始环节,由于植物的向阳性、顶端优势及诸原因,枝条长势往往存在不同步,长速有快有慢。
为使弱枝尽快发育生长,必须有意识的对一些比例相对到位的枝条进行打尾(剪除大半部枝梢或侧枝)控制,使弱枝得以充分的光照养分,以免个别枝条不成熟而影响整体造型的修剪。控枝的作用还可延伸到枝托细化、具体造型制作之中,其是调整枝托平衡生长的有效方法。 2、平衡修剪。
即全方位修剪,一般在盆树接近成形或参展前。此时可全面修剪,反复进行,不仅使枝桠成熟丰满,而且能保持树态美观。 3、带叶修剪。
带叶所指的是剪截所留的枝节必须带叶,尤其是确定留下一枝节的芽位必须带叶,若无叶,该枝节顺延至有叶处(两、三片即可)下剪。通过迫芽,待所留芽位正常抽芽后,再复剪到位。这是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树液的输导作用所至。
因此,如不平衡修剪一般情况下必须带叶,否则,可能引起剪口萎缩乃至枯枝现象(不带叶修剪,一般是全面修剪,或者全面摘叶修剪,以及落叶杂木类的冬季修剪)。 4、预留修剪。根据树种愈伤能力及特殊状况的不同,在修剪过程中以防为主的预留,即不一次到位,分两次剪,多留一至二个芽位,待所留芽成细枝健壮后,或预留节自然枯萎时再行修剪,如雀梅、朴树等在修剪中常使用此法,具体实施中,粗枝创口大,易萎缩,可预留长些,细枝萎缩程度相对小些,短留即可。 盆景的修剪要点 一、修剪时间 1、 杂木类盆景一年四季均可修剪;松柏类宜在休眠季节修剪。
2、梅雨季节 雨水 多,空气湿度大,树木生长旺盛,应少剪,或不重剪,大量枝叶被剪去会影响正常生长,严重时导致死亡。 3、接近秋末不可重剪、强剪,重强剪后新芽陆续萌发,寒流一来会冻死嫩芽。(重剪、强剪的最佳时间为1—2月份树木处于休眠期;但一些不耐寒树种不宜在冬季修剪,因伤口较难愈合,易留疤痕)。 4、一般来讲,树木长势强、生长旺盛的可多剪,生长瘦弱的则少剪。
从树木造型需要,通常要剪去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轮生枝、对生枝、瘦弱枝、病态枝等。留下枝条的养分集中,可长得健壮。 二、修剪方法 剪口的端面应尽能避开大面与枝干相切为45度角,叶芽留在斜口上侧方向。在生长期,可帖近叶芽修剪,利于伤口愈合。
非生长期,可在叶芽上端修剪。 1、定剪 定剪即定位剪,是指盆景造型第一次修剪,确定保留不同位置的枝条,剪去多余的枝条。山野采挖的树桩,栽培成活后,萌发很多枝条,必须剪去大部分枝条,保留造型所需要的骨干枝条,这就称之谓定位剪。
定位剪之后,确定了枝条的数量、位置及枝条间的相互距离,它直接影响树木盆景的形态美。所以在修剪前,要认真构思,考虑树木造型的形式,所谓“意在笔先”,同时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下剪。因为枝条的取舍,取决于树景形式的确立。
保留的枝条应生长健壮,上下粗细协调,尽量避免平行、对称、重叠,做到疏密有致,围绕主干上下左右展开,具有动势。 2、缩剪 缩剪是一种缩短枝条的修剪方法,也是树木造型和维护树景的重要 措施 。从造型来讲,通过缩剪使树木矮化,枝条丰满,自上往下粗细有度,弯曲有变,所以造型要注意三点: 1)被剪枝干与上节枝干的粗细过渡的比例适合; 2)缩剪时,留好芽眼的方向和角度,以调整新发枝条合理地占有空间位置; 3)缩剪枝节宜短忌长,第一节枝长于第二节,第二节枝长于第三节枝。从维护树景来讲,绝大部分成型的叶木盆景,每年生长季节抽出的徒长枝需要进行缩剪,以维护美的姿态。
松柏类成型盆景主要依赖摘芽、摘心来控制超长枝,维持原貌。而观花、观果盆景的缩剪,要按其不同生长习性,采取不同修剪方法。如紫薇、石榴、海棠等是在当年新抽枝条上开花结果,休眠期可缩剪,生长期则不宜缩剪。
早春开花的迎春、梅花、碧桃等宜在开花后修剪,可促其翌年花果枝的形成。 叶木类盆景可在初夏、初秋缩剪两次,休眠期进行强剪,除去各种忌枝。火棘、枸骨短枝上开花结果多,除休眠期强剪外,春末夏初也可对当年生的长枝进行缩剪,并勤施薄肥,增加光照,促其夏秋生出短枝,增加花果量。休眠期的强剪须适当保留短枝,确保翌年的花果。
三、 雕刻 在树木盆景制作中,往往需要借助雕该来表现一种虽死犹生的残缺美,即所谓枯干式,枯梢式(又称之舍利干、神枝)。这种残缺美并不是干身空洞,木质腐朽脱落,病入膏肓,而是经雕刻后的干、枝如铮铮铁骨、敲之有声,烂如铁、朽如钢;虽由人作,宛若天成,有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日本、中国台湾的盆景艺术家常用真柏、杜松、五针松做成舍利干、神枝,把大自然中树木枯荣并存的景观,浓缩在伸手可触的盆景中,显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雕刻树种的木质部应紧密、坚硬、耐腐朽、不宜老化剥落、保存时间长。盆景如何修剪相关 文章 : 1. 杜鹃如何修剪成盆景 2. 发财。
盆景如何修剪
盆景忌讳枝是指盆景制作造型中不良的枝型,需要修剪或通过蟠扎改变枝型的枝。忌讳枝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生枝:树干左右相互对生的枝称对生枝。
对生枝犹如门闩插入树干上,又称门闩枝,应根据上下出枝的情况保留枝位合理的枝,剪去另一枝。
2.叠枝:树干的同一点长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枝称叠枝。叠枝的出枝点相近,枝与枝的空间小不利于盆景的布局;也违反了盆景删繁就简的原则。叠枝只留一枝,其余的枝都去掉。3.轮生枝:也称车轮枝。
树干的同一水平面在不同点出两个以上的枝称轮生枝。轮生枝应根据树干上下出枝情况,选择性的留一枝,其余枝都去掉。4.平行枝:又称上盖下枝。
树干的同侧方向上下出枝俯视投影重合的枝称平行枝。平行枝的上面枝条遮住了下面的枝条,形成了无变化的雷同枝。【关注盆景园艺,和唐婷一起玩盆景】三枝平行,首先剪去中间枝,其次调整上下枝的角度使上下两枝错开;第三也可在两枝中选择保留一枝,再剪去另一枝。
5.交叉枝:两枝的俯视投影或者平视投影呈x形的枝称交叉枝。交叉枝造成前枝遮后枝,或者上枝遮下枝,使盆景层次不清。交叉枝应根据盆景布局的需要,通过调整左右枝的角度和挑上枝压下枝的方法使两枝分离,达到两枝没有交点;或者有选择去掉一枝。
6.反向枝:也称逆向枝。与树干枝组走势方向相反的枝称反向枝。反向枝的生长方向应该向左的却向右了;或者枝条的生长方向应该向右的却向左了,造成枝组中的枝条方向不统一,可通过蟠扎使反向枝与枝组的方向统一;或者将反向枝剪去。处理好忌讳枝是盆景创作中的必备技能,掌握了它就能使盆友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盆景修剪口诀内容是什么
三剪三不剪。剪迟不剪早:初春树木萌芽前剪枝,此时空气温度大一些,加之较短时间内就会萌发新芽,故无枝条干枯之虞。
与冬剪相比,春剪也并没有其他害处。
杜鹃、梅花等春季开花的树木,还必须再晚一些,待开罢花以后再剪枝,否则剪除了花枝就事与愿违了。剪粗不剪细: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希望当年再长出侧枝,然后再剪,一年内剪两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几级枝托。剪肥不剪瘦: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
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长旺季,可以间隔着浇一次水、浇一次肥。(4)取舍盆景扩展阅读:注意事项:有些树种枝条未木质化时修剪,并不能发侧枝,却从剪断处发芽继续向前生长,形成不了角度,如枸骨。强行剪枝成托会使作品失势。
女贞、水杨梅等树种,嫩枝剪后是可以发侧枝的。但也不宜这样做。枝条短剪成托,必是预定了枝托的长度,设想作品成型后,枝托的长度无大的变化。
如果成托的枝细嫩,就会继续较快地生长。这样以来,几级枝托的长度就会大大超过预定长度,显得比例失调。整个树势纤细、单薄,而且无法弥补。
盆景假山是怎么分割
在小型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制作中首先要选好盆,盆景很讲究盆和架的衬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盘、大理石盘、钟乳石“云盘”、水磨石盘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浅盘多为长方形或腰圆形,下有四个底脚盘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强装饰性白色或浅蓝色,能显示出水面目前市场上的白色硬质塑料浅盘和白水泥磨石盘出售,价格便宜也可选用。至于陈设盆的几架钶就地取材,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几架在小型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制作前,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类盆景,哪一种盆景造型都要确定好,否则就无从下手根据构思,初步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注意: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的高低、大小要与浅口盆嘚大小比例协调。
1、胶接山体:先要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胶浆的稀稠度2、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屾体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
3、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要注意,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还要注意把粘合处多余的胶浆清除干净。1、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制莋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喷水养护两三天,山体才会基本牢固2、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内配置的花草植株幼小、细嫩,由于土壤贮水少经不起强阳光下曝晒,只能见适当的阳光同时,曝晒会使盆景上的摆件失色、剥落、断裂使整个盆景失去观赏价值。因此岼时要加强遮荫,尤其是盛夏必须在荫棚下养护否则会导致花木生长不良、萎缩、土表的苔藓干枯。3、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室外管理要防暴冲刷浇水时也不要太猛,否则会冲去盆泥影响植株生长。
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给水时最好用喷水或浸水方法,这样既利于植株、花草、苔藓生长又可洗去山石表面的灰尘,以保持整个山石清新苍翠生机盎然。室内怎样制作假山盆景山水盆景造型淛作方法1.到花市上挑选一些石头颜色一致,琥珀石、龟纹石都可以把挑选好的石头清洗干净,并晾干2.选一个花盆,最好也昰石头材质的更加好看使用前先打磨光滑,并清洗晾干盆口尽量要大一些,如果有裂纹使用前先修补好就可以了3.把石头开始摆放好造型,摆放前有认真构思要有整体感,并且为花盆底部留白也就是不能把花盆全部摆满,有空间和层次感充满力的构思,让人囙味无穷4.先大致摆放一个效果,并考虑好种植的位置看下整体感觉,如果可以就用大理石胶水把石头固定下来5.石头的缝隙处用水泥抹上,水泥用107胶水拌匀干了以后再抹一层,防止漏水并在底部留一个2厘米左右的小孔,用于透水很重要。6.把事先准备恏的木本植物在合适的位置种好并用黏土压实,不建议使用沙质土沙质土不利于植物固定,注意植物的重心和整体感7.花盆内留皛处可以放1-2个点缀物,要切合主题不能过多,像老翁钓鱼泛舟等都是不错的创意。
一盆个性的山水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大功告成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的设计立意,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确定好制作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类型依据构思,初步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也可以在图纸上画出山体的大概形状)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萣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第三、山体轮廓的敲削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岼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粘合剂粘接成形一般说来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体皴纹上达到大致一致,这样显得景观画面较为统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异性,因此在尽量选择纹理自然线条一致的前提下有时要对一些纹理皴法不明显或纹理差异较大的石材进行理纹,理纹一般用剔、掏、敲、锯方式进行视石材的软硬性质而定,若有的纹理实在不能理出则可用大致色泽一致的石材进荇错落拼接,形成大的块面的皴纹明显凹凸现象达到景观统一生动的要求。
第六、粘合胶接怎样制作假山盆景1、根据沙盘上设计的怎样制作假山盆景盆景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2、根据具体嘚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由于盆景景观构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这种立意构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组合类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构思结合制作的方式3、衬托与对比在山石盘景的造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衬托与对比的含义是比较宽泛的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大与小的衬托与对比主体和客体的衬托与对比,疏与密的衬托与对比藏与露的衬托与对比等等,虚与实的衬托与对比前与后的衬托与对比,石与树的衬托与对比这些都必须根据创作主题和创作手法来具体体现,只有掌握创作规律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假山盆景如果是种有花草树木的,那么在冬天要注意温度控制,不能使温度太低,也不能使温度太高,10摄氏度是最适宜的。如果只是裸露的山石,则在冬天只要放在不结冰的地方就可以,结冰山石会冻裂。
肥料:假山盆景因为土壤少,且不方便换土,因而如果是种有绿植则在绿植生长期需要定期翠姆施肥,而且要薄施,一次不能施肥太多,肥料太多可能导致植株给烧死。植株休眠期则不要施肥,休眠期一般为冬天。修剪:要注意对假山盆景中的植物进行修剪,不能使植株长得太乱影响造型。假山盆景中植株只是点缀物,山石才是主体,因而也不能使其长得太大遮盖住山石。
修剪一般在植株生长期和休眠期进行。生长期主要是通过摘芽摘叶等控制长势,休眠期则是去除一些枝叶,保持造型。
种在地里盆景能修剪成形吗该如何进行修剪
盆景种在田里和种在盆中,实际上区别并不是很大。室内盆景,由于养护的生活环境相对性较好,在生长中可能显得更为充沛一点。
而种在地里的喷雾剂,毕竟是处在室外的生活环境,相对而言生存环境会极端一点,在涨势上很有可能略输于室内盆景,但同样有人员在开展养护,因此生长发育区别并不是很大。
对于剪修这一块彻底也是有剪修工作人员所决定的,生长发育的形态并不是有绿色植物自己来确定。经验丰富的盆景发烧友一般将新采收的下山桩种植到田里,灵活运用田里充沛的肥水标准,促进下山桩长根存活,学习的过程便是常说的“养胚”,待第二年下山桩活透,再次移盆养护。自然,也可以将管理不当,生长发育衰落的盆景再度移植到田里,使之逐渐恢复活力的现象。因此田里种植盆景是有利于盆景植物的生长的,但是由于田里肥水充裕,种植的盆景植物的生长迅速,无法有效管理盆景植物生长速率,不益于盆景植物的剪修和造型设计。
而盆栽植物的植物,因为根茎生长受限,肥水营养物质可以获得有效管理,更利于操纵成长速度,有益于营造树形,培养出来精美的盆景。养护人员对绿色植物开展剪修时,只需对绿色植物开展事先设计开展剪修,那么说培养出来的绿色植物或是彻底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适当的时候开展栽种就可以。
盆景若想剪修的矮壮多枝首先要把盆景种好,生长充足好的情况下才可以剪修,否则的话可能还没剪修成形呢还把一棵盆景给搞坏,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常见的,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在确保盆景生长发育状况优良的情形下逐渐剪修关键枝条,这个要根据你要想剪修的形态及其盆景自已的一些情况去判断和构建出大概的轮廊样子来,随后根据这个样子来剪修枝干,一般需要数次剪修成形,留意不要想着一次成型,这样容易损害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