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盆景
1. 北方常用地被植物
地被花卉是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同林地面而免杂草滋生并形成一定的园林地被景观的植物种类。这些地被植物大多生长低矮、扩展性强、控制高度在30~50cm或稍高,具有地面使用价值或具有观赏价值。它们比草坪应用更为灵活,在不良土壤、树荫浓密以及黄土暴露的地方,可以代替草坪生长。
地被植物在同林绿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地被花卉种类繁多,可以广泛地选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它们不仅可以增加植物层次,丰富园林景色,而且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可粗放管理。并能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或抑制杂草生长;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气温、减少地面辐射等生态作用。
地被植物在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植物的搭配中,季相丰富的植物层次变化能形成吸引人的组合体。乔木、灌木、草本结构的植物群落其生态效益比乔木、灌木两层及乔木单层结构要好。
按一定比例栽植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定性好、优美整洁的植物群落,特别是很多地被植物有着鲜艳的花果,色彩丰富的叶片,可营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多质感的景观,丰富了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可明显提高绿化效果。
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
地被植物为多年生低矮植物,适应性强,包括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具有观叶或观花及绿化和美化等功能,其选择标准为如下4点:
1、植株低矮:常分为30cm、50cm、70cm左右等几种,一般不超过100cm。
2、绿叶期较长:株丛能覆盖地面,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3、生长势强:繁殖容易,拓展性强。
4、适应性强:抗干旱、抗病虫害、抗瘠薄,便于粗放管理。
地被植物的分类
1、按配植环境分类
(1)、喜光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光照充足、场地开阔的地块。在全光下生长良好,光照不足则茎细弱、节伸长、开花少。如金鸡菊、一枝黄花、常夏石竹、黑心菊等。
(2)、耐半荫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林缘、树坛下、稀疏树丛处,既能承受一定的光照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如石蒜、二月兰、连钱草、常春藤凤仙等。
(3)、林下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郁闭度很高的乔灌木下层,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如玉簪、虎耳草、白芨、蛇莓等。
(4)、耐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环境或坡地上。多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喜光线充足的植物种类。如景天类、野菊花、小冠花、白三叶宿根福禄考等。
(5)、耐湿地被植物。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溪边、沼泽、湿地处。如溪荪、黄菖蒲、鱼腥草、射干等。
(6)、耐盐碱地被植物。此类植物在贫瘠或轻度盐碱地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如鸢尾、多花筋骨草、金叶过路黄等。
2、按观赏特点分类
(1)、常绿地被。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称为常绿地被植物。这类植物无明显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换叶。北方寒冷地区常采用常绿针叶类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植物,如铺地柏、麦冬类、富贵草、常春藤等。南方大部分地区可采用的常绿地被非常丰富,如洒金珊瑚沿阶草、花叶蔓常春花络石、蔓长春花等。
(2)、观花地被。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为主。常选择花期长、开花繁茂、扩展力强、繁殖快、栽培简单、管理粗放的种类。如二月兰、黑心菊、金鸡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郁金香、硫华菊等地被植物。
(3)、观叶地被。有特殊的叶色与叶姿,可供人欣赏,常选用叶色丰富、观叶期较长的植物。如蜂斗菜、八角金盘、菲白竹、赤胫散、蕨类植物、玉带草、金边阔叶山麦冬、紫叶酢浆草、大吴风草、荚果蕨等植物。
(4)、落叶地被。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叶,来年可发芽生长的地被植物。如萱草、玉簪、落新妇、鸢尾等,适合建植大面积景观。北方大部分地区常采用此类植物,其种类丰富,既有观叶、观花,也有观果的植物。
2. 胡椒地加种什么植物可以改善地质胡椒木盆景的养护方法
胡椒地加种绿肥植物如紫云英、苜蓿等可以改善地质,胡椒木盆景的养护方法如下:
一、繁殖技巧
- 扦插:扦插是胡椒木常用的繁殖方式之一,选取健康的枝条进行扦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枝条生根成活。
- 压条:压条也是一种有效的繁殖方法,通过将枝条部分埋入土中,促进其生根,再剪断母株连接,形成新的植株。
二、移栽上盆
- 盆土配制:盆栽胡椒木的营养土可用7份菜园土加3份炉渣及适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配制,以保证土壤的肥沃和透气性。
- 移植上盆:移植时选用适当大小的花盆,盆底铺放粗沙以利排水,再放上营养土栽植苗木。上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阳环境下养护一周。
三、光温控制
- 光照:胡椒木喜欢光照环境,秋、冬、春三季应给予充足的阳光,夏季要适当遮阳。室内养护时,要经常与室外环境交替调换,防止光照不足。
- 温度:胡椒木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低于10℃就停止生长。夏季高温闷热时,应注意通风降温;冬季越冬温度最低不能低于5℃。
四、肥水调节
- 浇水:胡椒木喜欢相对湿度50%~70%的微湿润气候环境。生长旺季要每隔2~3天浇1次水,冬季休眠期要控肥控水,保持盆土微潮即可。
- 施肥:春、夏、秋三个生长旺季,要每隔一段时间追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稀释液,以满足生长需要。浇水施肥的间隔周期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
五、病虫防治
- 炭疽病:发病初期,连续3次交替喷洒25%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液进行防治。
- 蚜虫:可用25%快杀灵乳油1000~1500倍液等药液进行喷杀。
以上即为胡椒地加种植物改善地质的建议以及胡椒木盆景的养护方法。
3. 这是什么草,总是在一些盆景里面见到,就是像爬墙虎一样的草,有谁知道学名谢谢。
小的叫天胡荽或者积雪草,两者很像,区别在于开不开花,大的是虎耳草
4. 怎样制作豆芽盆景
把绿豆泡水里,每天换下水,发芽后水不要太多,刚浸住就就可以。
豆芽也称芽苗回菜,是各种谷答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常见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绿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等30多个品种。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的蔬菜。
5. 三叶草可以当盆景种植吗种植方法是什么
三叶草为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约有300多种,最常用的有白三叶和红三叶。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在气温19~24℃、年降水量不少于600~800毫米的地区。白三叶适应性较强,耐寒、耐热、耐旱能力较强,种子随落地随萌芽生长,使草层盖度逐年增加,为优良的下繁草,耐牧性强,是长江以南各地区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白三叶种子非常小,幼苗生长缓慢,加之根系入土不深,所以,整地务必精细,清除杂草,施足基肥。白三叶可春播或秋播,北方地区宜在3~4月份春播,南方地区以秋播为主。条播、撒播、飞播均可。每亩(667米2)播种量0.5千克,播深1~1.5厘米。白三叶最适宜与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鸡脚草、猫尾草、羊茅、雀稗、牛尾草等牧草混播,建立中长期放牧草地。
白三叶茎叶细软,叶量丰富,适口性良好,营养成分和消化率均高于紫花苜蓿,各种家畜均喜食,是马、牛、羊、猪、禽、兔的优质饲草。白三叶再生性强、耐践踏,是适宜放牧利用,也可刈割,常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从生长第二年起,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每亩(667米2)可产鲜草2500~4500千克,最高可达8000千克。白三叶草固氮、改土、养地作用明显,可用作稻田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