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石盆景
『壹』 御花园有三座造型奇特的盆景分别是什么
御花园里陈设着许多奇石盆景,据统计有45座之多,大部分是以太湖石为材料制成。 在众多的盆景中,有3座造型颇为奇特,即海参石、拜斗石和木化石。
海参石位于天一门前甬路的东侧,长78厘米,高66厘米,厚14厘米,下面配有 方形的汉白玉须弥座。
它的表面由无数条形状似海参的小石块组成,这些"海参”纵横 交错,纤毫毕现,每根海参的大小和表面形状都与真海参酷似,看上去圆滑柔软,颇具 肉感。 这块奇石据记载是明景泰六年(1455 )增建御花园时所置,实为难得的珍品。
拜斗石位于天一门前甬路的西侧,它以自然形成的纹理表面见长。这块奇石的表面 呈现一位躬身下拜的老人形象,他双手拱起,长袖下垂,似乎在虔诚地拜揖天上的星斗。 在他前方的右侧有一暗色纹路,纹路上有七颗白色小点,排列形状犹如北斗七星。
人们
将图案中的老者形象说成是精通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正双手拱起,神态专注于天空中 的北斗七星,因而又称此石为“诸葛拜北斗”。
木化石盆景摆放在绛雪轩,乍看就像一段久经风吹日晒的朽木,背面还有无数虫蛀 的小孔,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
据考证,这可能是从黑龙江底捞起来的古松木化石。 木化石
正面还刻有乾隆皇帝所题的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 依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康乾虽岁贡,逊此一峰全。
”。
类
『贰』 江南三大奇石
江南三大名石
江南园林中常以体态秀润、嶙峋俏丽的太湖石装点景致。在为数众多的太湖秀石之中,要数苏州的冠云峰、杭州西湖的绉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为最佳,素有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之称。
苏州冠云峰
冠云峰高6.5米,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中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取名“冠云”、与“瑞云”、“岫云”称为姐妹三峰。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色
上海玉玲珑
置于豫园玉华堂前的草坪上,高约四米,俏丽精致,玲珑剔透,其迎风玉立之势,与元代铁狮、清代紫藤、明代银杏合称为“豫园四古”。据说此块秀石原来是隋唐遗物,宋徽宗想得到这块玉玲珑,遂把它编人“花石纲”,不料此石在运送东京城途中丢失。千百年来,俏石玉玲珑几易其主,历尽风雨沧桑,最终在豫园定居下来,成为沪上一大景观。此石上有72个孔穴,自上浇水,洞洞流滴;自下烧烟,穴穴冒气,实乃鬼斧神工的天然之作,颇具奇趣。
杭州绉云峰
原置于西湖花圃盆景室外的草坪上,后被移至岳王庙对面新落成的“江南名石苑”中。此石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全身褶皱特多,体态秀润,玲珑多窍,有“形同云立,纹比波摇”的天趣,石上刻有“皱云峰”三字,十分引人注目,有西湖奇石之称。
『叁』 故宫御花园的三奇石是什么
分别是“诸葛拜北斗”、“海参石”和“木变石”。
诸葛拜漏伏灶斗石的奇妙之处是石面上有两块天然石斑纹:一处石斑纹是在黝黑的岩石上呈现点点的白斑痕,很像北斗七星。另一处石斑纹酷似一穿长袖袍的人正在躬身参拜北斗七星。因天然石斑纹正与三国蜀国名相诸葛亮参拜北斗七星的故事相合,故名“诸葛拜斗石”。
海参石,位于天一门路旁左侧,石长近80cm,高约60cm。
木变石另有硅化木、木化石、树化玉等称谓,属于化石类观赏石。始称见于唐宋时期,故宫御花园唯此一件,且有乾隆御题之诗。
(3)三奇石盆景扩展阅读
诸葛拜北斗陈设在天一门路旁右侧,与海参石相对而设。
海厅轿参石表面的形状犹如许多海参互相拥挤在一处,每根海参的大小和表面形状都与真海参酷似,令人感到自然造化的神奇。盆景下部配有一方形汉白石须弥座。
木变返扮石此石形制如碑,不像人形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