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真柏盆景
⑴ 崖柏、地柏微型盆景造型设计
崖柏、地柏都是一个品种,只不过它们的生长环境不同,造就了它们的不同特性,因此它们制作出来的盆景也都是各有各的特点,下面长景园林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崖柏、地柏微型盆景造型设计过程。
在植物盆景制作过程中,上盆是相当重要的操作环节。只有盆树位置安排得合理、恰当,才能充分显示盆景的艺术意境。微型盆景以植物盆景居多,其植树面积很小,活动余地有限,因此更需要对种植位置的选择加以重视,认真操作,精心调试。原本颇有特色的植株往往由于上盆选位不当而变得平庸无奇,反之,合理的种植位置会使盆景画面生动,耐人寻味。
苗木名称长度(cm)单价(元)地柏300.9-1.5地柏401.3-2地柏501.9~3.8地柏602.5-4地柏70-地柏80-地柏100-
那么,如何来选定好种植位置呢?当你发觉景树上盆定位有误时又怎样去调整呢?这里,不妨揣摩一下微型盆景爱好者初学时容易碰到的种植操作失误状况,以图文对照、正误对比的方式给予讲解。
一、悬崖式(真柏)微型盆景种植位置调试
图1 悬崖式盆景常用签筒盆,既利于植株在深土中生长,又能保持它在展现悬崖倒挂风姿时的稳定。但盆中那真柏主干被种植到了盆口边缘,这样导致盆树重心外移,破坏了整体的稳定性,继而产生盆景行将倒伏的不良视觉效果。
图2 为了改善不稳定状况,同时弥补盆面左方的空白,尝试添置两只铅质仙鹤摆件,结果并不理想,无法有效根治盆景整体画面失衡的弊病。
图3 看来非得从彻底调整盆树种植位置着手,重新进行上盆操作。遵照“悬崖式微型盆景主干种植不宜紧靠盆边”的原则,经过挪位调试,状况大有好转,傍崖而悬,临危不惧的桩景初见端倪。
二、直干式(地柏)微型盆景种植位置调试
图4 直干式盆景用盆不论什么形状都不宜偏深,这株带有俯枝的地柏被植于浅马槽盆内是合适的,但问题在于种植位置被安排在长方形盆的正中央,不对称的树姿使盆树重心愈加偏离了好位置,从而造成画面呆板,缺少美感。
图5 为了改变现状,便把盆树根部植入盆面的一侧。按照“树木种植于盆钵一侧后如感到有偏重现象,可在盆钵另一端添加摆件,以求均衡”的原则,在另一侧空白处放上一对仙鹤摆件。这样调整后尽管画面略有改观,但还是显得别扭、难看。
图6 那么好种植位置究竟在哪里呢?让我们引入美学界推崇的“黄金分割”概念来寻找答案。假设矩形盆口长边长度为L,好种植点至盆钵右侧短边距离为X,则当X∶L=0.618时即为好状态。现在,我们就可进行有效的调整操作了。把盆树左移,固定在盆口长度的2/3位置处,重心也随之转移。然后,在俯枝朝向那一面留出的空白中再放置一对仙鹤摆件,这样构图的视觉效果就好多了。整体意境显露出动态,并增添了自然气息。
⑵ 怎样才能制作出小巧玲珑、形态优美的微型盆景
怎样才能制作出小巧玲珑、形态优美的微型盆景?微型盆景注重小巧精致的造型,更注重整体的艺术美。盆景的各种装饰应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并注意整体布局。微型盆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它应该围绕主题,最终达到生产者的意境和审美趣味。
4、盆景小品
微型盆景主要取决于选材。例如,只需种植一束菖蒲,表面就有一层苔藓,看起来就很好。但是如果你加一块小石头,它会更有味道,并且可以提高意境。另一方面,芦笋、松柏、南竹、Sparus等,只有与更丰富的素描相匹配,如雕塑、吊坠、人物,包括亭台楼阁等园林素描,才能很好地与之相匹配,展现自然之美。
⑶ 微型盆景的制作步骤
取材
微型植物盆景的植株不超过10厘米(以植物出土部分计算)。制作微型盆景,一般选择枝细叶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干奇特、 花果艳丽、易造型的质料。
常选用的有五针松、小叶罗汉松、真柏、黑松、瓜子黄杨、凤尾竹、细叶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 天竹等。以上树种可用扦插、播种和分株等法得到植物。
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锦鸡儿、金豆、紫藤、铺地蜈蚣、火棘等树桩,挖出经艺术造型后即可栽入盆中。
⑷ 微型盆景是怎样造出来的啊
微景观也称苔藓微景观,大都采用玻璃瓶,内部通常用银线蕨、网纹草、罗汉松、袖珍椰子等蕨类植物与苔藓进行搭配,玻璃瓶内还装饰一些陶泥玩偶,例如龙猫、米老鼠、机器猫等,构造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小景观。“由于造景采用的玩偶以动漫卡通人物为主,像米老鼠、机器猫,再配上卡通的蘑菇、栅栏、树枝、假山等装饰,整体看起来特别美观,而且只要给它每天喷一点水,保持相对的湿度,植物就能成活,适合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设计一个微景观首先我们要有灵感,这样我们才能确定自己要做的微景观的主题是什么样的,而艺术的灵感大都来自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点点滴滴就能找到灵感,或者我们还可以将生活中的温馨的事情用微景观记录下来。
青龙石
青龙石是一种水族景观中用到的造景石料, 因其色泽青黑色 故为青龙石 。青龙石为黑白条纹取名于日本、青龙石形态有山尖风化、溪流水磨,断裂形成多青色泛黑多带白色不规则花纹,精巧多姿,在造景缸里选用、摆放得当非常出景出彩,自然、大气,常能营造出层峦叠嶂的天然景观,近年大赛尤其是日本ADA国际水草造景大赛最常选用的石材,可以说是获奖秘籍。因其形态各异 每一块都是与众不同的 石块 所以造景各有不同深受广大水族景观玩家的青睐。
松皮石
又名石笋石、白果石等。产于柳州地区来宾县塘权村的黄牛滩。松皮石是观赏石中的硬石类,是山水造型中的重要石材。常用于水草缸造景。一般不会改变水质,一般呈现偏酸性,水质变硬。
云雾石
主产于我国大西南,云雾石黑白分明,层次感立体感强。大自然给予了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观,集天地之精华,它美妙的神韵,给人们愉悦的艺术浮想,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足以体现其神奇与非凡,聚园林盆景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大自然优雅秀美的意景。
风凌石
又称风砺石,颜色以白灰黑为主,该石生长在西部戈壁风沙口地带,经上亿年的风吹、雨凌、侵蚀,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具有奇石的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的特点。它基本上分石灰岩、花岗岩和玛瑙质等几大类,该石还是制作各种石料工艺品的上等材料,具有高度收藏和观赏价值。
火山石
火山石(俗称浮石或多孔玄武岩)是一种功能型环保材料,外观形状:无尖粒状,对 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
太湖石
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
千层石
又称积层岩或者千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
木化石
木化石是最少上亿年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₂(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质地呈现玉石质感,又称硅化木或树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