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松盆景
① 单片叶鸭掌型是什么盆景
单片叶鸭掌型是鸭掌木的盆景。
鸭掌木的外观长得蛮好看的,尤其是它的叶片像鸭掌的形状,非常的有个性,家庭养护鸭掌木可以放在室内养护,鸭掌木能耐阴,室内是散射光就能满足它的生长需求。
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土壤
鸭掌木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长势比较好,养殖时要尽量选择适宜的栽培土,可以在土中加适量的饼肥,可加强土壤的肥沃性。盆栽养可以使用腐叶土、田园土和少部分的珍珠岩混合配制。
二、光照
它适合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若是露天养殖需在有烈日时稍加遮,尤其是在夏季养时,不要被暴晒。养护时要适当的见光,不能长期不接受光照,每天要在阳光下差不多4小时,冬季不用遮阴。
三、浇水
适当的给它浇水,维持土壤湿润的状态,土壤发干后需要尽快浇水。春季和秋季可以每周浇两次水,秋季气候干的时候,需要另外喷水,增加养殖的湿度。夏天天气比较热,可以每天浇水,到了冬天要控水。
四、施肥
在鸭掌木的生长期间,应该间隔15-20天左右施一次肥,可以用使用饼肥水或是复合肥。使用的肥料浓度要低,否则容易烧根。若养殖的是花叶品种,就要少施氮肥,不然叶色就会变绿。
五、注意事项
它的枝叶很容易徒长,平时需要多加修剪,及时将过长的枝条剪掉。在幼苗期间,只要适当的疏剪就行,主要是修剪造型。
② 爱木愚解盆景口诀 1
盆景口诀:
枝无寸直,一寸三弯。
爱木愚解:
这个和“片云”算是杨派盆景两大特色。依据中国画 “ 枝无寸直”的画理, 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有“ 三弯”( 简称一寸三弯)。盆景可以算微缩的自然,也决定了盆景不适合留长枝。这样才能枝短节多,丰满有型。所以盆景想速成是不现实的,即便是速成了,也缺少时间的韵味。
以上图片源自扬州瘦西湖里盆景园
扬派盆景及其风格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交通十分发达,加之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所谓“一扬二益’冲的“扬”即指此地。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文人荟萃,商贾云集,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审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传统,白居易的一曲《忆江南),让人们吟唱了一千多年,成为人们梦里留连忘返的“天堂”。在这么一个地域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盆景艺术,苍古清秀,灵巧飘逸,尤其是在全国各流派中独树一帜的“云片”造型,更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意蕴,仿佛进入了《忆江南》梦幻般的瑰丽世界,韵味无穷。扬派一代宗师万觐棠的代表作《巧云》、《瑞云》、《翠云》等,不但在国内各大型盆景展览评比中一再夺魁,而且饮誉海外,在世界盆坛引起震动,其作品远销英国、日本、德国、丹麦、荷兰等国。
扬派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处,问好米用标公蟠扎,精扎细剪,单是棕法就有11种之多(扬、底、撇、靠、挥、拌、乎、套、吊、连、缝入云片要求距离相等,剪扎平正,片与片之间严禁重复或平行,观之层次清楚,生动自然。云片大小,观树桩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为了使云片平正有力,片内每根枝条都弯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弯”。现在采用“寸结寸弯鸡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个结,主枝像鸡翅,分枝像鸡爪,比传统的“一寸三弯”简易多了。与云片相适应的树桩主干,大多皤扎成螺旋弯曲状,势若游龙,变幻莫测,气韵生动,舒卷自如,惯称“游龙弯”。云片放在弯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葱翠欲滴,与主干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显示出苍古与清秀。
扬派盆景分为两支:扬州、泰州一带称为西派,以“游龙弯”为主要标帜;南通、如皋一带称为东派(现在也称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为单独一派,不过,按传统划分,属于扬派),则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
“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画,酷爱盆景,“两弯半”经他不断完善在盆景艺坛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制作狮式有5个要点: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前二者表现古雅,后三者妙在传神。须要大而圆,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狮头的韵味。主干的最佳效果是:一级。二驼。三抬头。四回项。寓弯于直,须根相应,状如坐狮,回首顾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杨派“云片”那么严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弯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弯的左右各一片特别重要,能够体现狮子的动态,上下两片相对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狮式盆景还有另一种布局,盆中植大、小树桩各一,构成“母子树”,经过分别造型表现“太师少保”之类的主题。
“疙瘩式”是扬派盆景在树桩造型上的又一种形式,制作必须从树木幼小时开始,即在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个圆圈,成疙瘩状,显得奇特别致,可分为“单疙瘩”、“双疙瘩”和“多疙瘩”。
扬派的山万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构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
盆景家园,盆景人的乐园。
③ 春天松盆景的片段100字
盆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是人造的自然,自然的再现。我喜欢盆景,特别喜欢爷爷家的那个盆景。它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亭台楼阁,像一座具有江南风味的园林。
墨绿色闪着微光的盆景盆安放在庭院里,显得格外雅致。盆内有一汪“湖水”,微风一吹,湖面不时泛起层层微波。绿盈盈的“湖水”后面,便是引人注目的“群山峻岭”了。
小小的盆景,说它有群山峻岭一点也不过分。看吧,奇形怪状的山石前簇后拥,有山峰,有山坡,还有峡谷呢!再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群峰,有的像老牛耕地;有的像一头大象,蹲着身子,长鼻子扎进水里,好像在悠然自得地喝水呢;有的像渔翁,头戴草帽,翘着山羊胡,漫不经心地坐在石头上,正等着鱼儿上钩;突起的主峰像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湖边梳妆打扮……噢,这不是唐僧师徒吗?孙悟空正冲在前面开道,他一手搭凉棚凝神远眺,一手将金箍棒插入腰间,真是威武!唐僧稳骑白龙马走在中间,沙僧挑担,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跟在后面。想不到,制作盆景的艺人,竟把师徒四人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
石壁上布满了青苔,就像披着一件翠绿的外衣;山坡上,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看到它,我想起了许多赞美小草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为盆景带来了鲜活的生命,使盆内生机盎然,我感觉就像走进了美妙的童话世界。
盆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现在我才明白外公为什么在疲劳或工作之余总要站在盆景面前。
④ 爱木愚解盆景口诀
1. 盆景口诀:“枝无寸直,一寸三弯。” 爱木愚解:这一口诀与“片云”一同被视为杨派盆景的两大特色。遵循中国画的“枝无寸直”原则,使得每寸长的枝条至少弯曲三次(简称一寸三弯)。盆景如同微缩的自然界,这也决定了盆景不适合保留长枝。短枝多弯,使得盆景丰满有型。因此,期望盆景速成是不现实的,即便速成,也缺少时间的沉淀和韵味。
2. 图片源自扬州瘦西湖盆景园的扬派盆景及其风格,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等地。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北,被统称为苏北派。扬州,作为一座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交通便捷,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早在唐朝,扬州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有“一扬二益”之称。这里山清水秀,文人墨客聚集,商贾如云,是鱼米之乡,文明之邦。在审美情趣上,既有注重形式的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传统。白居易的《忆江南》让人们吟唱千年,成为人们梦中的“天堂”。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孕育出的盆景艺术,苍古清秀,灵巧飘逸。特别是“云片”造型,在全国各流派中独树一帜,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意蕴,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瑰丽世界,韵味无穷。
3. 扬派盆景的一代宗师万觐棠的代表作《巧云》、《瑞云》、《翠云》等,不仅在国内各大盆景展览评比中屡获殊荣,还在海外享有盛誉,引起世界盆栽界的震动,作品远销英国、日本、德国、丹麦、荷兰等国。扬派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在造型技法上,与川派有相似之处,注重使用各种绑扎方法,如棕法就有11种之多。云片要求距离相等,剪扎平正,片与片之间严禁重复或平行,层次清楚,生动自然。云片大小根据树桩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层的称为“台式”,三层以上的称为“巧云式”。为了使云片平正有力,片内每根枝条都弯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弯”。现在采用“寸结寸弯鸡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个结,主枝像鸡翅,分枝像鸡爪,比传统的“一寸三弯”简易多了。
4. 与云片相应的树桩主干,大多绑扎成螺旋弯曲状,势若游龙,变幻莫测,气韵生动,舒卷自如,习惯上称为“游龙弯”。云片放在弯曲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葱翠欲滴,与主干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显示出苍古与清秀。扬派盆景分为两支:扬州、泰州一带称为西派,以“游龙弯”为主要特色;南通、如皋一带称为东派(现在也称通派),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后来逐渐简化为“两弯半”。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画,酷爱盆景,“两弯半”经他不断完善,在盆景艺坛上占有突出位置。制作狮式盆景有五个要点: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前两者表现古雅,后三者妙在传神。主干要大而圆,避免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狮头的韵味。主干的最佳效果是:一级埋段睁,二级驼,三级抬头,四级回项,寓弯于直,须根相应,状如坐狮,回首顾盼。做片的燃祥要求不像杨派“云片”那么严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弯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弯的左右各一片特别重要,能够体现狮子的动态,上下两片相对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狮式盆景还有另一种布局,盆中植大、小树桩各一,构成“母子树”,经过分别造型表现“太师少保”之类的主题。“疙瘩式”是扬派盆景在树桩造型上的又一种形式,制作必须从树木幼小时开始,即在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个圆圈,成疙瘩状,显得奇特别致,可分为“单疙瘩”、“双疙瘩”和“多疙瘩”。
5. 扬派的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构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盆景家园,盆景人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