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产地
1. 鱼缸造景石头有哪些
摘要:在鱼缸中造景,常用的材料包括水草和石材。形态各异、纹理独特的石头能为鱼缸增添更多趣味,结合各种姿态的水草,能创造出一个非凡的世界。那么,鱼缸造景都有哪些石头呢?鱼缸造景的石头种类繁多,如太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珊瑚石、卵石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石头的详细介绍。
1. 青龙石:青龙石是一种常用于水族景观的造景石料,因其色泽青黑色而得名。天然青龙石多棱角、似峰峦、多嵌空石眼,青色泛黑,带有白色不规则花纹,造型别致,是水草造景缸的极品之石。在造景缸中,青龙石的摆放得当,能营造出层峦叠嶂的天然景观,深受广大水族景观玩家的青睐。
2. 松皮石:松皮石,又名石笋石、鱼鳞石、蛇皮石、白果石等,产于江西、浙江交界处,属石灰质地,瘦、漏、透、皱的特点较为突出,有灰色和紫褐色两种。松皮石质地硬中有软,在石料断裂处常有棱角,需要打磨光滑后使用。天然石笋石较少,非常珍贵。石笋石造型奇特,细长直立似雨后春笋,是山水造景的重要石种,现常用于水草造景。
3. 太湖石:太湖石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石吧,就算不见其影亦闻其声。无论是水族还是园林造景,都是不可多得的石材。太湖石宜作一些大型水族箱置景,种植一些大型水草,可以形成很美的风景。
4. 钟乳石:钟乳石是由含有碳酸钙的水渗过洞穴顶缝落后,水中的碳酸钙因水的蒸发而沉淀,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万年汪枯源的沉积而形成。钟乳石很容易影响水质变硬,所以只合适海水或饲养硬水性鱼(非洲慈鲷)。
5. 云雾石:云雾石主产于我国大西南,云雾石黑白分明,层次感立体感强。大自然给予了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观,集天地之精华,它美妙的神韵,给人们愉悦的艺术浮想,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足以体现其神奇与非凡,聚园林盆景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大自然优雅秀美的意景。
6. 火山岩:火山岩,又名浮石,由火山泡沫冷却形成。表面多孔,质地比较松软,容易吸水,能长出青苔,含矿物质较多,可以作为滤材或由于饲养硬水性鱼。
7. 鹅卵石:鹅卵石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那些圆圆的小石头,卵石是由是山石经过长期的冲刷而逐渐形成的。表面光滑,色彩丰富。其中更以南京雨花石(也是卵石的一种)著称于世。适用于中小型鱼缸置景,小石也合适作为底砂。
8. 英德石:英德石因其产地在广东英德而得名,它是石灰岩经自然风化和长期侵蚀而形成的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石灰石,英德石坚固耐久,不易损坏,是园林美化和制作山水盆景的优良材料。现在草缸中应败岁用较多,较为硬水,不宜大量应用。
9. 斧劈石: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色泽上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这是因为石中含铁量及其他金属含量的成分变化所致。斧劈石可以用来做奇峰异壁的效果。
10. 砂积石:砂积石又名上水石、石灰华、砂片石砂积石因砂粒的大小粗细不同,又可分为细砂、粗砂两种。若砂质含量较低,泥质成分偏高的又称为泥结石。在盆景造型中适合表现川派盆景高、陡、深的特点,结构松散,石灰质较多,硬水,不宜作为草缸用石。
11. 腊石:腊石属于石英岩,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因为其表面呈蜡油状并呈现各种不同层次的黄色而得名。石质较好,不过较为光滑,还带色泽,可适当用于草缸。
12. 风凌石:风凌石大多为石英质,观赏石中的名石,质地细腻,花纹奇特,玲珑剔透,石质和造型适合草缸造景,不过颜色需要斟酌。
13. 木化石:木化石其成是因为地壳变动时将大片树木陷于地下,在成煤条件不够时,树中的碳元素逐渐被SiO2所代替了,变成十分坚硬的氧化硅。按成因不同又可分为竹化石、松化石、柏化石等等。这种石性质稳定,很合适水族箱使用。
14. 千层石:千层石又名积层岩,由碳酸钙和石英相叠而成,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体重,不吸水。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
15. 珊瑚石:珊瑚相信大家不陌生吧,珊瑚石和钟乳石一样,适用于海水或饲养硬水性鱼(非洲慈鲷等)。破碎的珊瑚石(珊瑚砂),可以作为底砂使用。
16. 龟纹石:龟纹石又名风化石,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主要由石炭岩组成,其中的钙会慢慢溶入水中,使水质变硬。因此不宜在南美草缸中使用和饲养软水性鱼,但可用于非洲水草造景中,适合硬水性鱼和海水鱼。
17. 博山文石:命名最早来源于博山,七十年代末有博山的玩石者命名,称博山文石,文同纹,指有纹的石头,后来淄川的玩石者参照博山的命名,把采集于淄川的文石称作柳泉文石(因产地在蒲松龄家乡的柳泉附近),随着淄博地区赏石的发展统一名称为淄博文石。系石灰质,分为山形石、象形石、玲珑石、山形石山是自然山峰的浓缩,山峰要雄奇俊秀,高低错落,外部轮廓要具有峰、峦、壑、坡之变化。很适于鱼缸造景,造价较高,不为优选。
18. 贝壳:海洋生物的外壳,种类繁多,如大海螺、扇贝等等,形状奇异,造型美观,五彩缤纷,堆叠于水中,就如同在海底世界一样,适用于小型鱼缸置景。
19. 水晶石:其色透明呈乳白色,表面光滑,花纹清晰,色彩美丽,造型奇特,作为山水景色或自然景色的点缀。其晶莹透亮的模样很易使人想到透彻的水底世界,渲染效果和造景风格极佳,适宜于中小型水族箱置景。
2. 谁知道盆景的石头是什么石
盆景的石头通用名是盆景石,以下是对盆景石的详细介绍:
- 材质:盆景石是一种岩石类的泥石或者火山岩,通常为岩溶石灰岩或燧石条带灰岩,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石。
- 种类与名称:盆景石很常见,且种类繁多,各地可能会根据其特点和产地取一些不同的名字,如千层石、山景石等。
- 分类:从质地来看,盆景石基本上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质的则质地坚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
- 特性: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这也是盆景石的基本特性。
综上所述,盆景的石头是一种具有多种特性和种类的岩石类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山水盆景。
3. 鐩嗘櫙鐭冲ご绉嶇被澶у叏
1銆侀挓涔崇煶锛氭槸鐭崇伆宀╂憾娲炰腑鐨勭煶澶达紝鐢变簬鍙楀埌姘寸殑闀挎湡浣滅敤鑰屽舰鎴愰挓涔筹紝澶氫负鐧借壊鍙婃祬榛勮愯壊锛岀煶璐ㄧ◢绱э紝浣嗛敮鎴姣旇緝鏂逛究銆傞夌敤鏃惰佹敞鎰忓ぉ鐒跺舰鎬佸悎涔庨犲瀷瑕佹眰銆傞挓瀛旂煶澶氱敤浣滃北宄帮紝灏ゅ叾閫備簬濉戦犵被浼间簬妗傛灄灞辨按鐨勭泦鏅锛屾湁鏃剁敤鏉ヨ〃鐜伴洩灞憋紝鏁堟灉涔熷緢濂姐備骇鍦板湪骞胯タ妗傛灄鍜屾煶宸炵瓑鍦般
2銆佽嫳寰风煶锛氶滆壊浠ョ伆榛戜负澶氾紝涔熸湁鐧姐佹祬缁垮強寰闈掑甫鐧界瓔鐨勩傝川鍦扮壒鍒鍧氱‖锛岃緝闅惧姞宸ワ紝浣嗕竴鑸鍏锋湁寰堝ソ鐨勫ぉ鐒跺舰鐘躲傜煶鏈夋h儗闈锛屾i潰鐨寸汗澶氬苟瀵屼簬鍙樺寲锛岃儗闈㈠ぇ澶氬钩鍧︺傝嫳寰风煶鍧氬浐鑰愪箙锛屼笉鏄撴崯鍧忋傜己鐐规槸涓嶈兘鍚告按锛屾牻绉嶆嶇墿杈冨洶闅俱傚湪閫夋嫨鑻卞痉鐭虫椂锛屼富瑕佺湅鍏跺ぉ鐒跺舰鐘躲傝嫳寰风煶浜т簬骞夸笢鑻卞痉甯︼紝 澶氬湪灞遍棿姘翠腑锛屾槸鍒朵綔灞辨按鐩嗘櫙鐨勫ソ鐭虫枡銆
3銆佹枾鍔堢煶锛氬潎涓虹伆榛戣壊锛岃川鍦板潥纭锛岀汗鐞嗗垰鐩达紝鐭虫枡涓鑸淇闀匡紝鍛堝嘲鐘讹紝鐭崇汗濡傚悓灞辨按鐢讳腑鐨勨滄枾鍔堢毚鈥濓紝鏁呰屽緱鍚嶏紝鍔犲伐鏃朵富瑕侀氳繃閿鎴鍜岄厤缃銆傛枾鍔堢煶閫備簬鍋氬北宄帮紝闆勪紵鎸烘嫈锛屽ぇ鏈夊埡鐮撮潚澶╀箣鍔裤傜己鐐规槸鍚告按鎬у樊锛屼笉鑳界敓闀块潚鑻旓紝浣嗙粡鍠锋按鍚庯紝濡傞洦鍚庡北宄帮紝闆勫Э鐒曞彂锛 鍒鏈夋剰澧冦傛枾鍔堢煶浜т簬姹熻嫃甯稿窞绛夊湴锛屼篃鏄鍒朵綔灞辨按鐩嗘櫙鐨勫ソ鐭虫枡銆
4銆佺煶绗嬬煶锛氬張鍚嶇櫧鏋滃嘲锛岄潚缁胯壊甯︽湁鐧借壊鏂戝潡锛屽勾涔呭彲浠ヨ劚钀斤紝褰㈡垚灏忕殑娲炵┐銆傜煶璐ㄥ潥纭锛岄備簬鍋氬北宄般傜煶绗嬬煶浜т簬娴欐睙闀垮叴绛夊湴銆
5銆佺爞鐗囩煶锛氱伆榛戣壊锛屽氫负鐗囩姸鎴栨潯妲界姸锛屽嘲妫辨樉钁楋紝鐭充笂鏈夊緢澶氱洿绾癸紝璐ㄥ湴杈冪‖锛屼笉鑳介洉鍑匡紝浠呭伓鐢ㄤ簬鏁插嚮鏁村舰銆傜爞鐗囩煶閿嬭姃鎸虹锛岄庨ㄤ繆閫革紝鐨辩汗鐢熷姩锛岃〃鐜板姏涓板瘜銆備富浜т簬宸濊タ鍙ゆ渤閬撴渤搴婁腑銆
6銆佸g煶锛氱煶璐ㄨ緝纭锛屽氬憟缁撴櫠鐘讹紝绾硅矾缁嗚嚧澶氬彉鍖栥傞備簬鐢ㄤ綔闆鏅锛屼篃甯哥敤浣滄爲妗╃珯鏅涓鐨勭偣鐭炽傚g煶浜у湪瀹夊窘瀹e煄涓甯︺
7銆佹爲鍖栫煶锛氭湁寰堝氱嶇被锛岄滆壊涔熷悇涓嶇浉鍚岋紝澶у氬憟榛勮愯壊鍜岀伆鑹诧紝璐ㄥ湴鍧氱‖锛岀牬绾瑰傚悓鏈ㄥご锛屽仛鎴愬北鐭崇泦鏅锛屽埆鏈夐庡懗锛屽姞宸ユ椂杈冧负鍥伴毦銆備骇鍦板緢澶氥8銆佸お婀栫煶锛氭湁娣辨祬涓嶅悓鐨勭伆鑹诧紝涔熸湁涓绉嶅憟娴呴粍鑹层傚お婀栫煶鏄灞傜Н宀╃殑涓绉嶏紝浣撳舰鐜茬彂鍒鑷达紝灏忕殑鐢ㄤ互鍒朵綔鐩嗘櫙锛屼骇浜庡お婀栥
9銆佺伒澹佺煶锛氫负娣遍搧鐏拌壊锛屽伓鏈夌櫧鑹茬浉闂淬傚舰鎬佷技鑻卞痉鐭筹紝琛ㄩ潰瑜剁毐杈冨皯锛屽彥涔嬫湁澹帮紝娓呰剢鎮﹁炽傛渶閫傚疁閰嶄互绾㈡湪鍑犲骇锛屾堜緵娓呰祻锛屼富浜у湴鏄瀹夊窘鐏电挧鍘裤
4. 斧劈石介绍及斧劈石假山盆景制作
斧劈石,是我国诸多地方特产之一,在盆景领域享有盛誉,尤其在山水盆景中,斧劈石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主要产地在江苏武进、丹阳一带,其石质坚硬,表面的纹理仿佛中国传统画作中的斧劈皴,因此得名,又被称为云母石片。斧劈石实际上是一种页岩,形成于长期沉积沉淀过程中,主要成分包括石灰质和碳质。由于沉积年代、风化程度及所含成分的差异,斧劈石呈现出深灰、黑色为主的色泽,有时也会带有灰红、浅灰等变化,这些变化源于石中铁含量及其他金属成分的变动。
斧劈石因形状修长、刚劲,常被用于打造剑峰绝壁的景观,效果尤为雄秀。然而,斧劈石的皴纹凹凸变化幅度不大,这使得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吸水性能较差,不易生苔,斧劈石假山的维护管理也颇具挑战。在大型园庭的布置中,斧劈石因其独特的美感和硬朗的风格,经常被用于营造雄伟的山峰景象。
在斧劈石假山的种植设计上,考虑到石面光滑、浮土较少的特点,选择耐旱植物最为适宜,如松、竹。石缝中可以种植一些适应贫瘠土壤、具有根状茎或肉质根的花卉,如吊兰、百合。在溪流一侧,阔叶观叶花卉如龟背竹、春芋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静水,菖蒲、睡莲不可或缺,而瀑布下方则适合种植喜阴植物,如蕨类。整个景观布置完成后,点缀一些色彩艳丽或清雅的花卉,可以增添生机与活力。
在山水盆景中,斧劈石用于制作险峰峭壁,呈现出雄秀兼备的景象,经过喷水处理,如雨后山峰,更显生机勃勃。通过加工,斧劈石可呈现出雪景、挂瀑和白云等奇景,营造出独特的意境。选料时,最重要的是考察其结构,较厚实的板状石料且层次丰富者为佳。薄片状石料适合作远山或小盆景,质地坚硬、无层次的石料则可用作坡脚。在体积上,大料多用于主峰,小料则作为配石或小盆景。大料可劈开用于制作小料,但不宜将小料垂直拼接成大料,以免破坏线条的连贯性。色彩的选择应根据表现的题材或效果需求,如表现水墨山水画效果,选用深灰或黑色石料;表现冬山景象,则选择白色、浅灰色或有白色横夹层的石料;表现瀑布,则最适合有白色竖夹带的石料。
加工斧劈石时,首先对所有石料进行粗加工,对太厚或太宽的石料,用錾子或平口锤子顺着石纹小心劈开,使其接近所需大小,然后根据每块石料的用途及造型要求,敲凿出大体轮廓,特别注意山头的形状。在锯截石料时,高度和角度需注意,尽量一次成功,并保持纹理方向一致,一般以垂直为主,也可倾斜或水平,但不宜混用,以保持整体感。在锯截石坡时,需小心,防止破裂。石坡可做自然形或平板形,根据造型需要而定。有时可制作较高平台,增加变化。粗加工完毕后,进行山石皴纹的细加工,山头从背面垂直往正面敲,侧面从背后斜向往前敲,以敲出丰富的层次,最后用碎砂轮或铁砂纸顺皴纹小心打磨。所有石料加工完毕后,进行布局和胶合,胶合时使用与石料颜色相近的水泥,并注意不使山石正面露出水泥,如露出部分,用较硬的笔刷出皴纹,使与山石一致。常见的布局样式有偏重式、开合式和重叠式等。
斧劈石盆景应选用极浅的凿石盆,质地以汉白玉和大理石为佳,形状椭圆形、长方形均可,根据斧劈石片状的特点,盆可以稍狭长。盆景中栽种的植物多在山石拼叠时留出较大空隙,并用水泥制成小盆状,下方留有排水眼,将加工好的小型树种栽植进去。适用于斧劈石盆景的树种有六月雪、瓜子黄杨、金雀、虎刺、榔榆等。为了达到水墨画的效果,配件宜选单色陶瓷质地,避免使用色彩艳丽的金属质地配件。安置配件时,使用水泥或黏胶均可。
5. 浮水石有哪些特点
浮水石:别名浮石、浮岩。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泡沫冷凝而成,因质轻能浮于水面而得名。有白色、浅灰、灰黄、灰黑等色,内多气孔,极易加工,能雕凿塑造各种山形。因其吸水性好,便于青苔和种植各种小植物,极富生气。
缺点是日久易风化,且很少有大料。主要产地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嫩江,以及各地火山口附近。浮石一般作小型山水盆景,最适宜制作平远的山水盆景,来表现清雅秀丽的江南风光,也是制作悬崖式盆景的常用石料之一。
6. 花盆的材质很多,大概都是一些什么材质的各种材质花盆对应栽培什么盆景
7. 岭南盆景的山水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国地大物博,山石的种类繁多,常用的山石约有三十多种,基本上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质的则质地坚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
(1)砂积石
砂积石呈灰褐色或土黄色,因产地不同,不但色泽有深浅之分,而且质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别。一般来讲,砂质石质轻而松,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雕出各种形态的峰、洞、岩以及纹理等,还因其吸水性好,栽种植物易于生长,因此,这种松质石是制作山水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这种石料也有缺点,日子久了容易风化。这种石多产于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东等地。
(2)芦管石(也称麦秆石)
芦管石同砂积石的质地、颜色及产地基本相同。芦管石有粗有细,有天然形成的管状小孔和奇峰异洞。选取该石时,应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时要特别小心,否则芦管断裂便影响自然美。
(3)浮石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种,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颜色有灰、灰黄、灰白等色,质地疏松,内部有较均匀的小孔,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用小刀可随意雕刻出各种形态。此石产于东北的吉林长白山以及黑龙江等地。
(4)海母石(珊瑚石)
海母石是一种贝壳类的冲积化石,因多产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份,需要用清水浸洗一段较长的时间,去其盐份,才可附植小草木。该石质地疏松,便于改造,吸水性也好。这种石多产于海滨。
(5)钟乳石
钟乳石多产于广东、广西等各地岩洞,多为白色或微黄色,经过长期自然岩溶而形成柱状、锥状等各种形状,质地较疏松,锯截较方便。
(6)英石(石灰岩石)
英石盛产于广东英德一带。据《韶州府志》描述:“英石如芙蓉乱削,乳窦交通,P54岩勾漏,无不奇巧玲珑”。其颜色以灰黑色为多,间有白色、浅绿色和带白纹理的杂色。有天然形成的正背石,背石较平坦,正面纹理自然,富于变化。质地坚硬,不吸水,不易破碎,但加工较困难。在选择英石时,以峥嵘、多孔、嶙峋,天然形成的为最佳。
(7)灵壁石
灵壁石质地坚硬,叩之有金属声,有黑色、白色,其中也夹杂有黑、白、赭、绿等色,俗称五彩,多产于安徽省的灵壁县。
(8)蜡石
蜡石无整体的岩层,多以独石存于山中。在我国南方各式各地高温多湿的山坑里,经常被水冲击,形成各种形态,质地坚硬,不能加工造型,只能以独石摆设。色有深黄、浅黄、白等。全石以无损坏、无杂质、表面滑净而有光泽及以窦穴奇形怪状的为珍品。
(9)斧劈石
斧劈石质硬而脆,颜色有多种,有深灰、浅灰、灰黑色和土黄色等。这种石具有丝状或片状的纹理。顺其纹理,略施斧凿或锯截,加工整形,可表现悬崖峭壁或高耸入云、雄伟挺拔的山峰。此石产于江苏一带。
(10)木化石
木化石即古代树木的化石,质地坚硬,加工较困难。颜色有黄褐色和深灰色。它是制作石山盆景的良好石料。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还有其他岩石,如产于广东花县的菊花石、芙蓉石,肇庆的端石和白星岩石,浙江的松皮石、石笋,四川的龟纹石、鸡骨石等等,也可作山水盆景的材料。 (1)工具
①锤子。平口锤(如斧头状),适合加工松质石料;尖头锤(即一端尖,一端平口),用以凿洞和雕琢石纹;平头锤,于于打凿子。这三种锤子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特制大、中、小规格,以备用。
②凿子。用以加工洞、穴、石纹。凿子必须是钢质的,长短、大小应根据需要而定,可多备几套不同规格的凿子。
③钢锯。用钳工使用的弓锯即可,但锯齿要粗些。钢锯用于锯截疏松的石料和在石料上锯出纵、横石纹。
④刻刀。有平口、圆口、斜口等形状,要备有各种规格的刻刀。刻刀用于松石的精雕细刻。
⑤筛子。以金属制的最耐用,用以筛泥、砂、肥料等。
⑥小铲。主要用来拌和水泥以及配石时铲水泥拼接山石。
⑦刷子。水泥胶接山石前,必须用刷子将交接口刷净,胶接后,把在外围的水泥轻轻刷去。
(2)材料
①水泥。标号越高越好。松质和硬质石料都可以用水泥拼接,但拼接白石料要用白水泥。
②黄沙。用来拌和水泥,如用白水泥时,则要用白石米打碎代替黄沙。
③颜料。为了使拼接口的色泽与拼接的石料相似,使拼石后,不留痕迹,多用墨法或色粉与水泥调拌。
(3)方法
选取了合适的石料后,必须进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无人工的痕迹,雕琢不能过于呆板,而要生动流畅,要简洁有韵而不能繁杂失度。具体加工的方法有锯截、雕琢、胶接和衬石四种。
① 锯截法。动手前,对每一块石,首先要反复认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构思,进行去粗取精,截取适合造型部分作主体。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块石料,色泽、纹理、质地等方面都相近,可进行必要雕琢造型后作衬石用。不管是松质、硬质石,底部必须要锯平,使其放置平稳。对硬质石料则需要用金钢钻和专门设备才能截取,但在锯截石料时,对质地疏松的要特别小心,要用海绵或厚布垫着,也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损坏石身及边角。
② 雕琢法。“玉不琢,不成器”。一般的石料自然形成完美的形态甚少,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在加工雕凿时,对整块石头要全面审视,再三斟酌,以确定观赏面。确定观赏面后,把底部截平,然后根据石头的自然纹理,观察哪些部位适宜凿洞穴、峰峦、峡谷、岗岭、斜坡、悬崖、峭壁等,做到心中有数。在雕凿时还要掌握松石和硬石的质地,再运用不同的工具,因势利导地施行雕凿。近峰纹理线条要细致,远峰线条要粗犷。
这里介绍几种表现山石、峰峦的各种脉络、纹理的P57法:状如叶脉的荷叶皱宜表现花岗岩的山岳轮廊;乱麻一样的披麻皱宜表现土山的风貌;修直挺拔的斧劈宜表现峭壁悬崖高耸入云的气势;横纹曲折的折带皱宜表现石山的独特气质(图二十三)。
石料经过雕琢、剔刻,各种不同的纹理形成了重岩复岭、嵚崟相连、深溪洞壑、峥嵘涧道等自然形态,使山水盆景更符合山峦的自然面貌。
③ 胶接法。石料经过加工,局部仍有某些缺陷,可选用类似或相同的石料来胶接,以弥补不足。但胶接的所有石料,首先必须在石的质地、纹理、颜色、气势上大体一致,并用水洗净,这是拼接山石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其次,硬石不吸水可随意胶合;松石需要吸水,在胶合时必须留出吸水线路,防止中间隔绝水分,造成石的上半部分断水,植物不易生长。
通常用的胶合材料是用水泥掺少量与石色相仿的颜料调配而成的。这样胶合后,就不会露出痕迹。也有的在水泥胶接缝上,涂上原来石粉的粉末,效果更理想。 山水盆景是运用移天缩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根据“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来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为主,成功的石山必须是既具形态美和雄伟的山势,又有皱、瘦、透、漏之妙。“皱”就是要求石上表面有纹理,皱褶得有规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块稍长,顶端较宽有棱角,不宜臃肿; “透”就是指石块里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沟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够通气排水。我们在选择石料制作盆景时,主要是要根据石的特点来确定主题。如修直挺拔、呈悬崖峭壁的,可用来制作险峰;呈扁长形状的,可用来表现连绵不断的山峦;皱、瘦、透、漏皆备的,不但可作云峰、洲岛、土山,还可作独石欣赏。如何充分利用石的自然形态进行布局、组拼安排,有下面三种方法可供参考。
①独石。独石俗称孤峰,在盆内的左边或右边安置一块较大的石峰,另一侧放置一两块小石作岛屿,这样大山、小岛大小悬殊,各在其位,形成一峰异起于辽阔水面上的景致,此景蕴含深远,主题集中。这种石料以不用人工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独石为佳。
②子母石。在盆内设置两块一大一小的石峰,左右对峙,母石(主峰)突出,略偏于盆的任意一方,但不能立于盆的中央,这样母石在主位,子石作陪衬,子、母石高矮不一,大小各异,宾主分明。两石隔水相望,遥相呼应,既对立又统一,既简练又符合天然山水的真实性。
③ 群石。这种石山状如“众如拱伏,主山始尊”。盆内山几座较大的石山组成,群石中的主山必须摆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体积、高度要占绝对的优势,在拼接山石时,主景要突出,宾主有别。如制作“品字”形的石山群,首先选其中一块最高大的石块为主峰,布置在靠近盆中央稍后的位置,其余各石,围绕主峰,依次排列在左右较前的地方。这样山石层叠,穿插联络,丘壑森严,深厚自然,一幅层峦竞秀、清水涟漪的立体山水画犹置眼前。
盆中诸景既要富于变化,又不宜过于人工斧凿,要符合自然山水的气势。山有高低、远近,坡有陡缓、长短,峰有高峻、奇险,峦有圆浑、宏伟,崖有峭险,洞有大小,岸有曲折,树有疏密参差,草苔有秀丽疏落,山水盆景的一峰一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举足轻重的,要全盘考虑,马虎不得。如果能“搜尽奇峰打草稿”,制作起山水盆景来,胸中有千山万壑,自然能够达到完美的境地。 山石盆景的石山制作完毕以后,还要着手种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藓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鸟、亭台、房屋、小桥、小船等,用以点缀,使石山变幻无穷,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
配种植物和配置小景,不但要符合山石和草木的比例,还要注意色彩的和谐,不能任意安放,而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分布。在山石的缝隙、阴暗面和山脚的地方栽植一些常绿的小草木、青苔、以及配置必要的人生、舟楫、桥梁、亭、榭等,以丰富山水盆景的内容,增添生活气息,使内容和形式达到调和统一。 山水盆景因泥薄、水浅,植物幼嫩,在保养上要倍加小心。为了便于植物生长,平时应放在半阴阳、向南通风而又方便观赏的地方。夏季气温高,不宜久晒,必须遮挡烈日,以免附石的幼小植物旱死。
山水盆景不但要确保盆中不能断水,而且要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洁;硬石盆景还要在山石上经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如植物生长旺盛,同样要进行修剪、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