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片盆景
① 怎么制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怎么制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很多盆友都喜欢制作附石盆景,来进行赏玩。这不,和一个才二十几岁的资深盆友聊了半天,别看年纪不大,玩附石盆景都几年了,虽然说,制作的过程可能有点繁琐,但却比树桩盆景成景要快得多,而且就观赏的效果来说,也是毫不逊色的。
所以,附石盆景才会成为中国盆景里传统造型的形式之一。
它通过对自然界树木生长形态的模仿,将树木和山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树木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之前讲的赏玩效果还是它所表达出来的意境,都值得我们盆景爱好者来养上一盆,当然,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制作一盆。01、造型的式样附石盆景的造型大体上分成了水附石和旱附石。水附石利用一些比较疏松的吸水石为材料,把植物栽植在山石的孔洞、缝隙之中,然后把山石连同植物摆放在水盆里固定,就制作成了山水盆景。
旱盆景的造型多变,但山石是以硬质石材最为材料,把植物贴合在石材上,但根系还是栽植在盆土里,还是属于树桩盆景的范畴。而现在说的附石盆景,基本上是代指的旱盆景。旱盆景的式样有多种,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
1、一体式就是把树根镶嵌进石缝或人工开凿出来的缝隙里,用山石来代替盆景的主体,而真正的树体则成为顶部和侧枝等,这种把山石和树体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式样,主要目的是可以弥补树体上的不足和缺陷,造型生动。而有条件的,可以把树体上的枝条培育成垂枝或者飘枝,将更加的美丽动人,造型合一。2、悬崖式悬崖式的附石盆景,也是制作的比较多的式样之一了。
选择高瘦的山石,树体和山石的具体比例大概在,树体的主干的直径2-3厘米,可以搭配的石料高度在50-80厘米左右。悬崖式也是可以细分的,具体做成什么式样,还是要看树体的选择和石材的选择,还有它们之间的相互搭配,找出最佳的搭配方案,表现出树木的顽强精神。3、坐石式听名之意,就是把树体栽植在石头之上,选用的石材,下宽上窄,才能显得稳固。
石上树的式样和合体式有些类似,但表现手法不同。石上树的造型大多都是培养大飘枝来表现出动态感,再以树顶的旺盛生长的枝叶来表现出生命力。4、抱石式抱石式盆景的石材被树体的根部包裹住,造型上主要表现的是树桩,石材只是配角了,但也要有一定的形态变化。造型多以斜干式,曲干式为主。
抱石式盆景的特点就在这个抱字,就像抱着宝贝一样,紧紧地抱住,贴合得严密紧实。5、靠贴式相互依附,相互靠贴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人一眼看到,就是一种难解难分,依依不舍的意境浮现在众人面前。依附式的附石盆景在造型上没有树木特定造型,主要就是树体和山石,紧密贴合,相互依附。02、素材的选择1、山石现在的城市生活,想要找寻到可以制作附石盆景的心仪素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得靠我们平时多留意,多发现了,石材的话,主要就是要求形态奇特,有残缺,缝隙,孔洞等特征的,像有些地区的太湖石,钟乳石,等等,都是制作附石盆景的好素材。2、树桩树桩植物的选择相对来说,简单一点,毕竟各地都有适合制作附石盆景的植物素材,只要符合萌发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等特征的,都可以成为附石盆景的选择,像黄杨,榕树,福建茶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03、制作的技巧1、提根想要成为制作附石盆景的树桩,根系就必须要很发达,如果根系的长度和石材的不匹配,就很难制作。所以,选好的树桩植物要先进行提根,而提根的方法有很多,高培土和套筒填土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介绍。
这里就不赘述了。2、制作将合乎条件的树桩植物和山石准备好,就可以具体地进行操作了。无论是采用前面介绍的那种式样,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把树桩植物的根系,通过各种方法,巧妙地镶嵌、绑扎在山石之上,贴合紧密,自然依附,尽量的不露出人工的痕迹。
用新的塑料薄膜切成带子或者布条等进行缠绕,才能贴合紧密自然。3、培植制作好的附石盆景,可以直接上盆进行栽植,缓苗后就正常进行养护,但这种方式生长缓慢,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养护就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推荐把制作好的附石盆景进行套筒栽植,要把树桩植物的根系全部埋进土里。
这样进行栽植,不光生长发育加快,还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养护。4、上盆一般培植2年左右,树和石就已经生长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时候,就可以慢慢在浇水时,冲刷壅土,让石头和根系慢慢的露出来。到了第三年,就能全部冲刷出来,取出后,进行修剪,就可以上盆了。附石盆景的制作就分享到这了。
看完后,是不是跃跃欲试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吧,赶快出去找石头吧。
怎样制作挂壁式山水盆景
怎样制作挂壁式山水盆景(1)立意挂壁式山水盆景在造型方法上相同于一般的山水盆景,常常利用平远式的表现方法。有近山、有远山,山上还可以种植小植物作为点缀。
在制作之前要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构思山石的布局、草木的栽种、配件的点缀、题名、落款以及印章等在盆面的位置。
(2)材料的选择与准备背景。挂壁山水式盆景通常选用汉白玉、大理石浅盆或者已抛光的石板作为背景,大理石浅盆或石板上,如果有天然抽象的山水纹理就更理想了。也可以选用三合板或金属薄板,上边涂上湖蓝色的漆模仿天空和湖水。常用的样式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扇面形等。
制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样式大小合适的背景。制作前先在选好的盆背面用钨钢钻打洞,注意不要将盆或石板穿通,洞口要小,里面要略大一些,用粗细适宜的铜丝制成大小合适的挂钩并将其用万能胶调和400号以上高标号水泥固定于洞内,以便制作完毕之后可以把盆钵挂在墙上。
可以选用斧劈石、英德石以及石笋石等硬质石料,也可选用便于雕凿的砂积石、海母石等软质石料。为考虑之后需在山石上栽种草木,山石上最好有孔洞和裂隙。由于硬质石料加工难度较大,所以在选材时除需考虑山石大小、色泽以及厚薄之外,山石上有自然洞孔、缝隙以及凹坑最佳。
挂壁式山水盆景的山峰背面要粘贴在盆面上,为了减轻重量,使粘贴更牢固,需将石料加工成薄片。加工时只加工正面,背面切为平面即可。其他材料。
根据立意准备好石上栽种的小植物、点染的青苔以及大小适合的亭、塔、风帆等配件。(3)布局制作在布局时,挂壁式山水盆景要遵循近山大、远山小;近山清晰,远山模糊的透视原则。用作近山的山石分量要大于远山,山石上宜有清晰的纹理;而用作远山的山石则不需要纹理清晰,颜色要淡一些,山石也要适当薄一些。远山的形状要低矮逶迤,下沿水平。
近山的山石上,要预留洞穴,栽种小植物,植物大小同山峰的高度比例要协调,可以在山石缝隙或凹隙处点缀青苔,起到绿化山石的作用。胶合山石的水泥色泽应与山石相同。若不同,则可以在调和水泥时加入和山石色泽相同的颜料,也可以在水泥的表面上撒与山石材料一样的石粉。粘贴山石前要用砂纸把盆面粘贴位置打磨几次,再用布将打磨下来的石粉擦干净,这样可以增加山石和盆面结合的牢固度。
(4)落款、题名、加盖印章山石粘贴完毕后,要根据构思在盆面适当的位置落款、题名以及加盖印章。若盆面上的小船粘贴有困难,则也可在盆面适当部位绘上几只小船,注意小船也要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如何制作吸水石假山盆景
制作吸水石假山盆景的步骤:1、山体轮廓的敲削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上水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2、截锯与粘合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
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
3、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4、理纹与错落一般说来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体皴纹上达到大致一致,这样显得景观画面较为统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异性,因此在尽量选择纹理自然线条一致的前提下,有时要对一些纹理皴法不明显或纹理差异较大的石材进行理纹,理纹一般用剔、掏、敲、锯方式进行,视石材的软硬性质而定,若有的纹理实在不能理出,则可用大致色泽一致的石材进行错落拼接,形成大的块面的皴纹明显凹凸现象,达到景观统一生动的要求。
树石盆景的树木要怎样造型
树石盆景的树木造型:树与石比例要协调,统一和谐。
盘石树根,有粗有细,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悬崖树景与绝壁石景,一奇一险,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异,树木玲珑屈体石上。形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在春天树木萌动前,将用于制作盆景的树桩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种前先把主根剪除,并把侧根向四周分开,在几条侧根之间放一块石头,为以后树根的附石做准备,若一时无合适的石头也可用砖块代替。
第二年春天换盆时,去掉树根上的土和石头或砖块。根据树根生长的形状进行构思,选择形状相适宜的石头,并在上面雕出沟槽,然后把树根嵌入沟槽内,再用金属丝缠绕固定好,最后将树木和山石一齐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为宜。第三年春天换盆时,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属丝,并对其根部进行修剪,将妨碍造型的根去掉,过长的根适当截短,然后用金属丝把树根、山石1/3以下处重新缠绕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
同时对树木的枝干进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换盆时,解除缠绕在根部的金属丝,把山石2/3以上处树根上的须根剪除,只留下几条较粗的侧根,栽种时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时对枝干进一步修剪、蟠扎造型。到了第五年,树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树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观赏了。
这种造型方法所需时间长,但可欣赏到虬曲苍劲的树根。适合于旱式与水旱式两种树石盆景。第二种: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凿洞穴,在洞穴内盛土,把造型好的树木栽入其内。
这种方法成型较快,但因山洞体积不大,盛土不多,难以栽种较大的树木,多用于水旱式树石盆景的制作。第三种:是将颜色、纹理相近,而形状、大小各异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个中空的圆筒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其内盛土,然后把树木栽入。此外,也可将大小、形状适宜的山石旁堆土,将树木栽入土中,经装饰后使山石、树木成为一体。此法制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于各种形式的树石盆景。
制作好的树石盆景要对盆面进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点缀配件、摆放配石,尽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养护中,可根据所栽种树种的不同进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长,并经常修剪。总之,树石盆景中的树木因生存环境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谨慎,以使山石上的树木生机勃勃。
盆景假山造型图,怎么自己制作盆景假山
提起盆景假山造型图,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怎么自己制作盆景假山,另外,还有人想问假山盆景 盆景选择以及保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如何做盆景假山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怎么自己制作盆景假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盆景假山造型图 1、盆景假山造型图:怎么自己制作盆景假山 制作假山盆景首先要做盆子,用5.5的钢筋焊一个盆子的形状,钢筋间距不要太大20厘米,焊好后绑四分之一的钢丝网,绑好网子以后用水泥往上糊,根据自己喜欢的形状做出来,等水泥凝固后用丙烯上色,一般做成石头的颜色比较好,也可以直接用石头磨盆子,造价高不推荐,盆子出来剩下的就是怎么往盆子里放石头了,选择好和盆子相匹配的石头用云石胶粘合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就可以了。 2、盆景假山造型图:假山盆景 盆景选择以及保养 导语:现在大家都喜欢在房间里放置一些盆景,盘锦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假山盆景,就是广受大家喜欢的一种盆景,假山盆景,就是在盆景中制作出一座假山,和一些树木,看起来非常的美观大方,而且也是比较简单的。
对于假山盆景来说,选择和保养是一样重要的,如果保养不好的话,对喷金的使用寿命也是有很大影响。
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假山盆景以及选购和保养的方法。 盆景选择 在小型假山盆景制作中,首先要选好盆,盆景很讲究盆和架的衬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盘、大理石盘、钟乳石“云盘”、水磨石盘等。山石盆景常用的浅盘多为长方形或腰圆形,下有四个底脚,盘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强装饰性,白色或浅蓝色,能显示面。目前市场上的白色硬质塑料浅盘和白水泥磨石盘,价格便宜,也可选用。
至于陈设盆的几架,可就地取材,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几架。小盆景假山流水景观养鱼制作。 盆景设计在小型假山盆景制作前,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类盆景,哪一种盆景造型,都要确定好,否则就无从下手,根据构思,初步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
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与浅口盆的大小比例协调。 盆景小型盆景假山制作图片大全。 1、胶接山体:先要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胶浆的稀稠度。
盆景假山造型图片欣赏。 如何做盆景假山 2、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山体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 3、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要注意,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还要注意把粘合处多余的胶浆清除干净。
小假山盆景摆放客厅图。 盆景保养 1、假山盆景制作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养护两三天,山体才会基本牢固。室内小盆景假山造型图。 2、假山盆景内配置的花草植株幼小、,由于土壤贮水少,经不起强阳光下曝晒,只能见适当的阳光。
同时,曝晒会使盆景上的摆件失色、剥落、断裂,使整个盆景失去观赏价值。因此,平时要加强遮荫,尤其是盛夏必须在荫棚下养护,否则会导致花木生长、、土表的苔藓干枯。假山盆景图片山水。 3、假山盆景室外管理要防暴雨冲刷,浇水时也不要太猛,否则会冲去盆泥,影响植株生长。
假山盆景给水时,用或浸水方法,这样既利于植株、花草、苔藓生长,又可洗去山石表面的灰尘,以整个山石清新苍翠,生机盎然。 结束语:通过我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假山盆景以及保养和选购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假山盆景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装饰品,在盆景中制造一个假山,看起来非常的大气。大家在购买假山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保养,因为保养和选择对于假山盆景的质量和观赏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过我上面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到假山盆景,以及选购和保养的方法。
盆景46种样式。 以上就是与怎么自己制作盆景假山相关内容,是关于怎么自己制作盆景假山的分享。
盆景的造型技术有哪些
很多花友想学习如何进行盆景造型,其实盆景造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盆景的造型技术,一起来看看。
盆景的造型技术 1. 撬皮法 就是在树的生长旺季,用利刀刺入树干皮层的形成层,然后轻撬几下,使树皮与木质部暂时分离,也可在撬开的树皮内塞入大小适当的石块,然后用麻皮可棕皮缠绕包扎,待伤口愈合后,树干局部膨大隆起,呈龙钟之态。
2. 撕裂法 就是对需要疏剪的枝条,不用剪刀而是用手,连同树皮和部分木质部一起撕除,使树木露出一道木质沟槽,伤口愈合后好似自然形成,给人以古雅老残的印象。 3. 棍棒弯曲法 就是以粗细适宜的木棍、竹竿、铁棍、硬塑料管、铁管等棍棒为支架,根据造型设计,把幼树主干缠绕在支架上,使之弯曲成形。根据造型设计要求的树干形状和弯曲程度,可用一根、两根甚至三根棍棒巧妙组合使用。由于铁管传热快,对树干生长不利,可在铁管表面缠绕布片、麻皮等物隔热。
适用此法弯曲的盆景都是2-3年生的幼树,树龄长、主干硬的不宜采用。弯曲好后,用绳绑扎牢固,在养护期间对枝叶进行修剪造型。绑扎1-2年后,拆除棍棒,略经加工,就成为一件弯曲自然、婀娜多姿的桂花盆景了。
4. 疙瘩法 采用此法造型,一般选用枝干柔软的幼树,在其主干出土不高处打一个结或窝一个360度的圆形,稍加绑扎,经过几年的栽培(同时提根)、修剪加工,即可成为形态优美别致的盆景。 5. 去皮法 就是在桂花盆景观赏面,树干的中下部,竖向、形状不规则地除去一块树皮,露出木质部,待创伤愈合结疤后,树干便显得苍老美观。 6. 剖干法 就是在盆景观赏面,树干的中下部,先去掉一块树皮,然后用利刀或小凿子,除去木质部三分之一左右,结疤后露出凹状木质部,以显示盆景的古老奇特。
但剖干不可过深,最深不能超过树干直径的二分之一;也不可过多,一般一株盆景剖1-2处即可,否则会影响盆景生长,并有“千疮百孔”之嫌。 7. 折枝法 折枝法又可分为折枝留痕和折而不断两种。 (1) 折枝留痕法。
就是在树木枝干欲折断的部位,先用锯锯一条沟,深达枝条直径一半左右,然后连皮与木质部一起撕下,伤痕愈合后,宛如自然长成,形态美观。 (2) 折而不断法。就是将欲折枝条先用金属丝缠绕,然后把枝条折断一半(折而不断,枝条仍然成活)。折枝角度和部位视造型需要而定。
一般一株盆景只折一二枝,折枝曲线硬直而刚健,别开生面。 8. 竖剖树皮法 有的盆景树干平滑无老态,春季可在树干上竖向剖割几刀,深达木质部,待伤口愈合后,树皮就变得粗糙而苍老了。 9. 就是把树干竖向劈开。 按造型要求不同,操作方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把树根、树干一分为二,但树冠不分开,也就是说下分上不分,仍然是一株植株;另一种是将树根、树干及树冠都一分为二,成为两株植株,精心养护,便可做成两件桂花盆景了。
果树盆景的造型技术 (一)根的造型方法 1 、换盆法:每换盆一次,将树体根系往上提一次,使土面超过盆面,随着日常浇水,使根基逐渐外露。亦可人为的用竹签、木棒等将盆面的土壤逐渐往下剔除,直到需要的祼露效果为止。 2 、去土法。为使树木的根基处露,可将树木埋入较深的盆中,在盆底部盛放肥土,上部放河沙或是炉渣之类的填充物,根据根系生长具有向肥性的特性,引导根系向下生长,这样可逐渐的把上层填充物往下去除,使根基部分渐渐露出,直到填充物全部去除,根系裸露成型为止。
3 、套装法:对于一些栽入浅盆进行培养的果树盆景,为保证成活率,并且使其根系外露,可选用瓦片、木板等物在盆面之上,随盆的形状围一圈形成一个活套,也就是加高盆的原有高度,然后在套内加入河砂等填充物,到一定时期拆除活套后,根基部分即可裸露于盆面之上。 (二)干的造型方法 1 、做弯法:树干较粗时,为防止折断,可在做弯前先将需弯曲部位用麻片、塑料布等物包扎,而后再用力做弯。如仍弯曲困难时,可在需做弯部位用手锯连锯数锯,锯口深达木质部 1/2 — 1/3 处。
然后弯动树干使锯口接合,并用塑料布包扎。弯曲造型后的树干需用铅丝、麻绳等绑扎固定,在生长季经 3 — 4 个月后即可愈合成型。 对于树干仅有 2 — 3cm ,且需做弯的部位无疤伤时,多在春季树体萌动前进行拧干做弯造型,方法是两手紧握做弯部位的两端,用力旋扭使其木质部酥裂,而后做弯甚至成结并加以绑扎固定,经年后即可形成奇特优美的干形。
2 、截干法:采集到的树桩,有的基部桩形较好,而其上部干、枝既直又长,并且不适于作弯造型时,可采用春季萌芽前截干的方法保留优美的树桩和树冠。经截干后不但可调整树形走向,而且可加大上下的粗变比例,在较小的空间形成自然大树的形态骨架。也可根据造型需要故意加大伤口甚至造成伤口撕裂,进而培养苍老的古树之态。 3 、借代法:对于上部形态较好而主干下部较细、较高、较直的盆景,常有其基部平淡,头重脚轻之嫌,可在下部拙劣处,于观赏面贴一拳后, 以遮丑扬美 , 弥补空虚 , 使其上下平衡稳定 , 增加态势 , 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另一方法是:在姿态优美的死桩上刻一纵向裂缝或盎纵向穿洞,将主干镶入后外裹布条捆扎牢固。随着主干的增粗,所嵌部分越嵌越紧,并逐渐遮住了嵌合的痕迹,俨然一株姿态、生机盎然的古桩。同样将干部嵌入石缝也很有趣味。
(三)枝的造型方法 果树盆景对枝的加工要求并不像观叶类盆景那样细致、严格,其原因首先是大多数当年生枝条必须进行冬季修剪,通过修剪进行局部整形;其次,为保证果实发育必须保留足够数量的叶片,而且许多树种其结果部位多在枝条的顶端,处理不当会影响当年及翌年的结果;另外,结果后,尤其大果型树种的果实,常使枝条压弯甚至下垂而改变原有形态。因此果树盆景对枝的造型,主要是根据整形的需要,在主要分枝的布局和形态上下工夫。对局部小枝,除对影响树形的及时处理外,多数结合促花保果和维持树型作较粗犷处理。当然小型盆景对枝的加工十分严格,因为其枝条很少,对观赏的要求很高。
主枝的选留:主枝的选留应服从整体造型的需要,一般选留 2 — 3 个,着重考虑其形态、方位、层次以及与整体的配合。既要层次清晰,伸展有序,又应避免多、乱、密、繁。对那些平行枝,交叉枝,反向枝,直立枝,对生枝、轮生枝等均应去除或短截。
枝的弯曲主要通过修剪和蟠扎来实现。修剪法,主要是利用芽的方向性来调成枝。
② 吸水石盆景的摆放位置是怎样的
卧室里摆放吸水石盆景,需要慎重考虑其位置,最好请风水师选择最佳方位。吸水石盆景因其独特魅力,广泛应用于宾馆、写字楼、家庭、空调间、美容院及娱乐场地,成为吉日喜庆的珍贵礼品。
吸水石盆景不仅装饰效果出色,还能营造出一片静谧的自然景象。想象一下,在电脑旁边摆放一盆吸水石盆景,碧波流水,咚咚天籁,小桥人家,青山古树,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氛围是不是既养心又养眼,超凡洒脱呢?
吸水石盆景的摆放位置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房间的风水、个人喜好及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放置于卧室中,不仅能增添室内氛围,还能调节室内气场,带来愉悦的居住体验。在宾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吸水石盆景更是能够提升环境档次,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空间氛围。
吸水石盆景不仅适用于客厅、餐厅等家庭空间,更广泛应用于美容院、娱乐场所等特定场合。作为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吸水石盆景传递着美好祝福,同时也展现了送礼者的品味与关怀。
总之,吸水石盆景的摆放位置应根据个人需求与房间风水精心选择。无论是作为装饰点缀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吸水石盆景都能为生活增添一抹独特的自然之美,营造出静谧、舒适且具有艺术气息的空间氛围。
③ 江苏常州特产:孟河斧劈石盆景
孟河斧劈石盆景的基本介绍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小黄山面临长江,经过千万年江风吹袭,江水冲击,山石风化,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片石。它集山石的雄、秀、奇、险于一身,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纹理除刚直之外,还兼有纤、细、透、漏、绉、瘦等特点,俨然鬼斧神工所劈,人称“斧劈石”。斧劈石颜色多样,有黑色、红色、土黄色、黛青色、五彩色及雪花色;形状各异,有片状、块状、柱状、折带状、横断状、旋转状等,因之,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材料。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孟河人就用斧劈石精制盆景,作为贡品晋献皇室,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尚有珍藏。晚清后及至近代,曾一度衰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又开始复苏。近20年来,孟河斧劈石盆景作品遍及国内上海、深圳、西安、沈阳、珠海等大中城市,并热销至日本、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1985年5月,上海国际信息中心举办首届花卉盆景展览,孟河斧劈石盆景作品《青山石壁》荣获特等奖,《解放日报》专文赞誉孟河斧劈石盆景“集奇石之雄、奇、秀、险”,“有着迷人的天然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日本大阪举办的花与缘博览会上,孟河盆景作品《长城连富士》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盆景专家,这一作品至今仍珍藏在日本大阪府内。
孟河斧劈石盆景,如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给人一种意在景中、奥妙无穷的自然情境。尤其是用片状石制作的平原山水盆景和柱状石制作的高山奇峰盆景,更是独辟蹊径,别具神韵。前者山峰俊秀,连绵不断,或湖光山色,曲折迂回,或雪霁丘壑,冰河初封,显示江南风光的妩媚多姿;后者气势雄伟,层峦叠翠,绝壁万仞,飞瀑直泻,犹闻呼啸猿啼。创作者经过独具匠心的构思,运用缩龙成寸的高超手法,将山川奇峰、秀岩胜迹作典型化加工,使其成为“集千里之峻,于咫尺盆盈”的唯美艺术品,浓缩在一个个方寸之中,供人观赏神思,陶冶情操。孟河斧劈石盆景制作材料以斧劈石为主,辅助材料有底盆及放置盆景的木几、黄沙、颜料、胶水以及木植物等物具、制品。
孟河斧劈石盆景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小黄山濒临长江,经过千万年风化,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片石,人称“斧劈石”,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材料。斧劈石造景艺术是省级非遗,魏达荣老先生是常州斧劈石非遗传人,祖传手艺,以魏达荣、魏玉宇为代表性传承人的孟河斧劈石盆景工艺,已积累各类大、中、小、微型作品近万件。
孟河斧劈石盆景是中华盆景艺术苑内、根植于常州特殊地形条件下绽放的一束奇葩。孟河斧劈石盆景以其独树一帜的微观山水形象和艺术风格,以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欣赏价值、中外文化交流价值、实用价值,而广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
孟河斧劈石盆景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斧劈石,源于中华民族神活传说,西岳华山上的女神三圣母因爱慕书生刘彦昌的容貌才华,私结连理,其兄二郎神以违犯天条罪将三圣母压在西峰巨石下,三圣母石下产子,取名沉香,长大成人受仙师指点,执神斧劈开巨石,母子团圆。
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孟河人就用斧劈石精制盆景,作为贡品晋献皇室,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尚有珍藏。但这种精致典雅孟河斧劈石盆景,因而被看作阳春白雪而少人问津,频于夫传。一千多年以来,非遗文化孟河斧劈石盆景艺术一直深在闺处没人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这项非遗文化孟河斧劈石盆景艺术,终于重新登入文化艺术的殿堂,使孟河斧劈石盆景艺术在人间再现辉煌。一位常州孟河人魏达荣将自己祖传的手艺,在他的手上得以起死回生发扬光大,使项这非遗文化焕然一新重放光彩。1978年,时任孟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魏达荣站长,开发还原了这项早失传的非遗文化孟河斧劈石盆景艺术。魏达荣看准了这门独门“天下斧劈石皆出孟河”这一得天独厚的小黄山斧劈石的片石资源,将失传已久的制作工艺重新开发研制出来,把已埋没很久的非遗文化瑰宝技艺开发出来,使它焕发出应有的光彩艺术。
孟河斧劈石盆景的获奖荣誉
2016年,孟河斧劈石盆景制作工艺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④ 一个文艺范的山石盆景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个文艺范的山石盆景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一步:先有想法做一个山石盆景,首先要先知道自己要做出什么样的一个盆景,就像画一幅画一样,你要先知道要画什么,然后才能画出来,所以先有一个想法把他画成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是设计,这是第一步,当然如果一开始无从下手和,可以参好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改动。第二步:选择材料有了核心的中心思想,就可以根据这个想法,开始选材了,选材包含:石、盆、架等,比如,如果你想做个黄山、华山,就可以先坚硬一些的猛石,想做雪景可以用白色的宣石或海母石等等,至于选盆,通常会选择浅水盆、可以有大理石盆或者釉盆,如查你想搭大的山石盆,可以用水泥盆。
第三步:布局设计有了想法,有了材料,接下来就是围绕自己的想法,把大形搭出来,然后慢慢调整材料的位置,到底这块石料是横用、还是直用还是斜用呢哪个角度是你最好看呢这一步很重要,做得好,后期加工后才能实现你最初的想法,通常来说,你至少要保证三个面可以观赏的。
第四步:加工摆好大型后,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然后胶合,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加工方式。(1)锯截:无论硬石、软石,底部都要锯平,可以把石头放入水中,这样就能立马得到水平线,截的时候要想好,看哪里地得最合适你的作品的。(2)雕琢:能利用石料天然的造型当然最好,但现实经常不如人意,所以我们要对石料进行雕琢,加工前先用水浸泡,这样好操作,然后注意下重手前要先试探,避免碎裂浪费,然后到坡脚比较细致的地方,要从下往目,防止断裂。(3)胶合:把截平、雕琢好的石料用水泥粘合在一起,方便后续布置,要注意的是,胶合的时候要注意石料的纹理、石质是否相同,要不就会显得很假,还有就是软石只能左右两面胶合,然后还要为以后种植留空隙。
(4)种植点缀:山因水活,树使山生。所以要让山石盆景完整,会选取矮小树木、草本植物和苔藓对山石盆景进行点缀。:.第五步:最后调整常会发现加工好的山石或种植好的植物有不尽合要求之处,必须再作加工甚或调换。
有时还会发现原来构思的布局设计不够完美,所以说是最后调整,但实际是在过程中慢慢调整,最后在做一次审查和微调。每六步:题名经过自己的设计、努力做出来一个自己满意的山石盆景,当然要给他配一个好听的景名啦。根据作品的主题、题材,意境等方面来题名。
总之盆景的题名不可俗、粗、直。
假山石盆景制作技巧
山石盆景的造型,大致分成独立式、偏重式、开合式、散置式和重叠式五种。盆景制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盆 盆景很讲究盆和架的衬托。
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盘、大理石盘、钟乳石“云盘”、水磨石盘等。
山石盆景常用的浅盘多为长方形或腰圆形,下有四个底脚,盘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强装饰性,白色或浅蓝色,能显示出水面。目前市场上的白色硬质塑料浅盘和白水泥磨石盘出售,价格便宜,也可选用。至于陈设盆的几架,可就地取材,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几架。 (二)盆内布局 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艺术品,必须精心组合,仔细推敲,合理布局,因此在组合造型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源于自然,创造意境。 2、主次分明,相互顾盼。 3、层次清晰,对比烘托。
4、虚实相宜,似隐似现。 5、富于变化,统一协调。 (三)石料加工 1、锯截:根据已绘的图样,确定主体位置和大小尺寸。
然后用小锯慢慢据平底部。接着选定纹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为正面,根据设想的效果进行加工。松石可用钢锯锯截,硬石则需用电动金钢砂锯片锯截。
2、雕琢:雕琢必须先从大处着眼,用锤子、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体轮廓,然后进行精细加工。切记:加工时尽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态。 3、胶合:胶合能起到尽善完美的作用。它的要点: ①几块石料的石质、纹理、颜色及气势都要相仿。
②为了不影响石峰的吸水,应横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四)小景点缀 小景点缀是为了达到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它的方法有: 1、上苔方法是:将荫棚、或温室中花盆外壁上生长的青苔,用刀刮下,轻轻搓碎,然后用毛刷蘸碎苔点种于山峰的缝穴内,接着置于阴处并经常喷水,青苔很快就能布满石峰。 2、栽树方法是:以“丈山尺树”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并按照大自然的生长规律种植。
石缝间宜植根系裸露、树千弯曲、树姿玲珑的树种,且枝细、叶小、根浅的植物。大型盆景可种小型五针松、罗汉松、虎刺梅等。中小型盆景常以景天科的一些细叶常绿草本来代替树木。 3、摆件方法是:依形就势,顺其自然,巧妙地结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来表现风景意境。
可参照国画画论中对风景建筑及设施的位置来摆放。应注意:摆件大小,应掌握近大远小,低大高小的透视原则。而数量,根据盆景主题、意境、规格等具体情况而酌定。
盆景如何做出满意的造型有什么创作技巧吗可以具体解说下吗
都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立体在哪里能体现出来呢这就要说到盆景的“枝布四岐”了,何谓“枝布四岐”这一说法主要是为了押韵而改变了字的顺序,应该叫做,盆景布枝四岐法,再简单点,意思就是盆景枝条的布局手法。好的盆景,它的枝条的布局肯定是分布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的,这样才能让盆景有立体感。
当然,这种枝条的布局方法,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在布枝的时候,枝条间要相互错开,不能让四面的枝条处在一个平面之上。
“四岐”就是前后左右四面布枝,表现出盆景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之所以,在这里,使用“岐”字,而是不用简俗易懂的“面”字,是要大家了解枝干走势的错综复杂之势,和现实当中很多人面对一样事情所产生的分歧一样,熟练掌握后,自然恩能够做到四岐中毎一岐都有条理和看头。这里再和大家详细聊下“四岐法”,其实“四岐法”最早源于画坛,在《芥子园画谱-树谱》之中,就有画树时“四岐法”的详细论述,原文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出来了,怕有凑字数之嫌。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查阅一下,可以让你更深层次的了解,什么是”四岐法“。
之后,“四岐法”被引用到了盆景布枝当中,虽然说,我们不用照搬画论中的“四岐法”,盆景创作也不需要什么一定之规,规则在盆景创作当中,迟早都会过时,被打破,这就是创新。但在盆景创作中,也是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守的,下面和大家说下盆景布枝时的三个原则,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在之后的盆景创作中有点参考价值。原则一:在给盆景进行布枝时,最低的分支点一般位于树总高度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这样的布局,不光会让整个盆景和树干在视觉上更加具有力量感,并且要尽量的让树干的三分之二的部分能被观察到,也就是要求,在布枝时,树干、树枝、树叶要“穿插相见”。
原则二:盆景不光有八方根盘,在布枝也有个”八方出枝“的说法,就是说,在布枝时,让枝条尽量做到轮式布局,从盆景的上部往下观察,整个枝条出枝成辐射状,这样做的好处,不光能让树形更加的饱满,还能和根盘相呼应,让盆景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价值大增。原则三:枝条的出枝点也是有讲究的,理想的出枝点应该在枝干的阳面,就是向外凸出的位置上,而不是阴面,就是向内凹陷的位置上。在向内凹陷的位置上出枝和腋下枝是一个道理,外凸面出枝,能够让整个树势更加的舒展。
在枝条萌芽时,我们就要早早的定好枝条的位置,加以重点的培养。
怎样做盆景造型
盆景造型做法如下:1、主干造型技法主干造型技法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蟠扎以及修剪等工作,来对主干进行人工干预,使盆景快速造型。好,我们可以对树干进行雕刻,也可以进行切割,还可以进行锤击、弯曲、垂吊等一系列的主干造型技法。
2、枝片造型技法枝片造型技法可以说是盆景,在制作过程当中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岭南盆景对于枝片造型技法运用极为出色,使枝托成形,通过出托的位置、角度、形态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够有效的突出一盆盆景的气质和神韵,还可以弥补盆景新添的不足。3、根部造型技法根部的造型技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为根是树木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根没有养好的话,那盆景也不会好看,但在把根养好的同时,再通过对根部的外形打造,可以有效的增强盆景的造型,艺术感和渲染力。4、整体造型技法整体造型技法则需要先对植株的整体来进行设计,这是一个从想象过程到实际形象形成的一个转变。整体造型技法,首先需要观察植株外形最适合做哪类造型,然后再构思其盆景造型的走向,再增加自我的灵感来给盆景注入灵魂。
树石盆景的树木要怎样造型
树石盆景的树木造型:树与石比例要协调,统一和谐。
盘石树根,有粗有细,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悬崖树景与绝壁石景,一奇一险,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异,树木玲珑屈体石上。形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在春天树木萌动前,将用于制作盆景的树桩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种前先把主根剪除,并把侧根向四周分开,在几条侧根之间放一块石头,为以后树根的附石做准备,若一时无合适的石头也可用砖块代替。
第二年春天换盆时,去掉树根上的土和石头或砖块。根据树根生长的形状进行构思,选择形状相适宜的石头,并在上面雕出沟槽,然后把树根嵌入沟槽内,再用金属丝缠绕固定好,最后将树木和山石一齐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为宜。第三年春天换盆时,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属丝,并对其根部进行修剪,将妨碍造型的根去掉,过长的根适当截短,然后用金属丝把树根、山石1/3以下处重新缠绕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
同时对树木的枝干进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换盆时,解除缠绕在根部的金属丝,把山石2/3以上处树根上的须根剪除,只留下几条较粗的侧根,栽种时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时对枝干进一步修剪、蟠扎造型。到了第五年,树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树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观赏了。
这种造型方法所需时间长,但可欣赏到虬曲苍劲的树根。适合于旱式与水旱式两种树石盆景。第二种: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凿洞穴,在洞穴内盛土,把造型好的树木栽入其内。
这种方法成型较快,但因山洞体积不大,盛土不多,难以栽种较大的树木,多用于水旱式树石盆景的制作。第三种:是将颜色、纹理相近,而形状、大小各异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个中空的圆筒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其内盛土,然后把树木栽入。此外,也可将大小、形状适宜的山石旁堆土,将树木栽入土中,经装饰后使山石、树木成为一体。此法制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于各种形式的树石盆景。
制作好的树石盆景要对盆面进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点缀配件、摆放配石,尽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养护中,可根据所栽种树种的不同进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长,并经常修剪。总之,树石盆景中的树木因生存环境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谨慎,以使山石上的树木生机勃勃。
怎样制作盆景造型
制作盆景造型步骤:1、选盆制作盆景的入门技巧首先就要从选盆开始,盆景的盆对后期整个植株所呈现出来的盆景效果十分重要,一般根据盆栽植物的大小和样式来选择,它的根系会长得很茂密就要用深盆,如果是一些裸露在外的就要选浅盆。2、制土一个盆景的外观在于它的盆和植株的样式,那以内在美的肯定就是它的土壤了,一般盆景的制土以浅土和疏松的沙土为主,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在土壤的表面加一些青苔或者铺上一层石子,这样才能让一个盆景看起来非常漂亮。
3、栽植株在选择植株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微型盆景,露跟盆景还是丛树盆景,因为不同的植株它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合适的盆景,栽种的时候不要把植株的根茎全部插在土里可以裸露一点在外面。
4、修剪制作一个好的盆景最后的修剪工作也十分重要,修剪主要是让整个植株保持一种美感,主要是根据原来的样式进行修剪,修剪的时候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残枝枯叶,给盆栽定型,这样才能让盆景看起来更加好看。
⑤ 斧劈石介绍及斧劈石假山盆景制作
斧劈石,是我国诸多地方特产之一,在盆景领域享有盛誉,尤其在山水盆景中,斧劈石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主要产地在江苏武进、丹阳一带,其石质坚硬,表面的纹理仿佛中国传统画作中的斧劈皴,因此得名,又被称为云母石片。斧劈石实际上是一种页岩,形成于长期沉积沉淀过程中,主要成分包括石灰质和碳质。由于沉积年代、风化程度及所含成分的差异,斧劈石呈现出深灰、黑色为主的色泽,有时也会带有灰红、浅灰等变化,这些变化源于石中铁含量及其他金属成分的变动。
斧劈石因形状修长、刚劲,常被用于打造剑峰绝壁的景观,效果尤为雄秀。然而,斧劈石的皴纹凹凸变化幅度不大,这使得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吸水性能较差,不易生苔,斧劈石假山的维护管理也颇具挑战。在大型园庭的布置中,斧劈石因其独特的美感和硬朗的风格,经常被用于营造雄伟的山峰景象。
在斧劈石假山的种植设计上,考虑到石面光滑、浮土较少的特点,选择耐旱植物最为适宜,如松、竹。石缝中可以种植一些适应贫瘠土壤、具有根状茎或肉质根的花卉,如吊兰、百合。在溪流一侧,阔叶观叶花卉如龟背竹、春芋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静水,菖蒲、睡莲不可或缺,而瀑布下方则适合种植喜阴植物,如蕨类。整个景观布置完成后,点缀一些色彩艳丽或清雅的花卉,可以增添生机与活力。
在山水盆景中,斧劈石用于制作险峰峭壁,呈现出雄秀兼备的景象,经过喷水处理,如雨后山峰,更显生机勃勃。通过加工,斧劈石可呈现出雪景、挂瀑和白云等奇景,营造出独特的意境。选料时,最重要的是考察其结构,较厚实的板状石料且层次丰富者为佳。薄片状石料适合作远山或小盆景,质地坚硬、无层次的石料则可用作坡脚。在体积上,大料多用于主峰,小料则作为配石或小盆景。大料可劈开用于制作小料,但不宜将小料垂直拼接成大料,以免破坏线条的连贯性。色彩的选择应根据表现的题材或效果需求,如表现水墨山水画效果,选用深灰或黑色石料;表现冬山景象,则选择白色、浅灰色或有白色横夹层的石料;表现瀑布,则最适合有白色竖夹带的石料。
加工斧劈石时,首先对所有石料进行粗加工,对太厚或太宽的石料,用錾子或平口锤子顺着石纹小心劈开,使其接近所需大小,然后根据每块石料的用途及造型要求,敲凿出大体轮廓,特别注意山头的形状。在锯截石料时,高度和角度需注意,尽量一次成功,并保持纹理方向一致,一般以垂直为主,也可倾斜或水平,但不宜混用,以保持整体感。在锯截石坡时,需小心,防止破裂。石坡可做自然形或平板形,根据造型需要而定。有时可制作较高平台,增加变化。粗加工完毕后,进行山石皴纹的细加工,山头从背面垂直往正面敲,侧面从背后斜向往前敲,以敲出丰富的层次,最后用碎砂轮或铁砂纸顺皴纹小心打磨。所有石料加工完毕后,进行布局和胶合,胶合时使用与石料颜色相近的水泥,并注意不使山石正面露出水泥,如露出部分,用较硬的笔刷出皴纹,使与山石一致。常见的布局样式有偏重式、开合式和重叠式等。
斧劈石盆景应选用极浅的凿石盆,质地以汉白玉和大理石为佳,形状椭圆形、长方形均可,根据斧劈石片状的特点,盆可以稍狭长。盆景中栽种的植物多在山石拼叠时留出较大空隙,并用水泥制成小盆状,下方留有排水眼,将加工好的小型树种栽植进去。适用于斧劈石盆景的树种有六月雪、瓜子黄杨、金雀、虎刺、榔榆等。为了达到水墨画的效果,配件宜选单色陶瓷质地,避免使用色彩艳丽的金属质地配件。安置配件时,使用水泥或黏胶均可。
⑥ 怎样做石盆景
附石盆景是以来石为主,树自木依附在石头上生长,石树连成一体的一种盆景造型艺术。将树木附植石间,根系伸人石缝而生,枝干盘曲伸人石洞或石上丛生,或悬垂石下,或横斜傍石,使奇石与古树相映成趣。
附石式盆景分水附石和旱附石两种。水附石多采用松质石料,如吸水石、沙积石等,在需栽植树木的位置打洞,多用形态初成的树,先将树根引入石孔,用碎泥填石孔,用竹杆将土与树根贴实,用喷壶将土及石头喷湿透,然后置于浅水盆中,放置于阴凉地方。每天喷水于石树,保持湿度,待树出新芽后可让其见朝阳,逐步适应阳光。
旱附石式,多采取硬质石料,如英德石(纹理多样)将树根镶嵌人石缝中取势造型(见图),多采用根系长的福建茶、榆树、满天星等树种,把叶片摘光,根部泥土清除理顺,按石料的纹理,把树根引进石缝中,再用铁丝圈扎。为防止伤根,可先垫上外包橡皮的木片并促树根更紧贴石缝,然后将石树放在盆土上,把树的细根埋人土中。初期保养方法如同水附石式,但不要让西斜阳光直射石缝根系,以免石头吸热后灼伤根部。
一般榕树,宜作抱石式附石盆景。
植株附石后,就不能变动,所以制作前一定要深思熟虑,选准形态合话的石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