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叶冬青盆景的养护
A. 米叶枸骨盆景如何栽培养护
枸骨,又名猫儿刺和鸟不宿。是冬青科冬青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形奇特革质,表面光亮,果鲜红,缀满枝头时比较漂亮的。枸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阴,适于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上,有较强的萌蘖能力,耐修剪,生长较缓慢。
一、苗源
程序采用播种、扦插(通常在初夏进行,60天左右即可生根)和分株等到繁殖方法,均可得到幼苗。还可能在山野挖取野生桩。
二、造型
1、上盆
通常于秋后或春季进行。枸骨侧根发达,但缺乏主根,因此移植时要带土球。用土用疏松肥沃、透气排水的微酸性土壤。用盆则宜选用与其深绿叶色有一定色差的蓝、紫、灰、褐等色彩的釉陶盆或紫砂陶盆。
2、造型
因枸骨的枝干较脆,故造型时间通常选在其树液流动较旺的梅雨季节进行。又因枸骨叶片大而硬,且有尖刺,因此一般用以制作大型的桩头盆景。形式可依其树形制成直干式,或斜干式,曲干式和悬崖式。造型之前要先将多余的叶片剪去,进行蟠扎。蟠扎要用棕丝。金属丝易造成枝叶破损。可将枸骨枝叶扎成云片状,作片要自然,不可死板,否则会失去韵味。
3、养护
(1)场地
宜放于阴湿的环境中养护,冬季要入室内,夏季要遮荫。
(2)浇水
生长季应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积水。夏季可向叶面或地面喷水。
(3)施肥
一般夏季不施肥,冬季施一次肥,其他季节可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
(4)修剪
枸骨萌发力强,耐修剪。为保持树形需经常修剪。
(5)翻盆
常于春季进行,通常2——3年换一次盆。
(6)病虫害
枸骨病虫害较少。但由于枝叶稠密,内部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和煤污病,应注意防治。
B. 冬青盆景应该怎么养护与管理
冬青盆景的养护与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冬青喜好生长在湿润且半阴的环境中,虽然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最适宜的还是肥沃的土壤。新栽植的幼苗在首次浇透水后,应让其自然生长,一般每15天浇水一次,根据土壤湿度进行调整。春秋两季,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到两次,主要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肥料。
其次,冬青每年会多次发芽长枝,具有很强的耐修剪性。在夏季,应进行一次整形修剪,而在秋季,根据实际绿化需求,可以进行平剪或修剪成球形、圆锥形,并适当疏枝,以保持良好的树形。
再次,在冬季寒冷的地区,应采取堆土等措施进行防寒保护。
冬青是一种亚热带树种,喜欢温暖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它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碳的抗性强。常生长在山坡杂木林中,或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冬青也适合孤植于桥带草坪上,或种植于门庭、墙际、园道两侧,以及散植于叠石、小丘之上。在园艺中,冬青常用于制作盆景,尤其是采用老桩或抑制生长使其矮化的冬青。
冬青的分布遍及两半球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主要产于中南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
C. 米叶冬青什么植物
米叶冬青是冬青的一种,常绿乔木,是一类开花植物,同时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只有一属,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小枝淡绿色,无毛。叶薄革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
冬青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力,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碳抗性强。常生于山坡杂木林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
冬青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由于树形优美,枝叶碧绿青翠,是公园篱笆绿化首选苗木,所以多被种植于庭园作美化用途,可应用于公园、庭园、绿墙和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
(3)米叶冬青盆景的养护扩展阅读:
种植方法
播种:在秋季果熟后采收,搓去果皮,漂洗干净,将种子用湿沙低温层积处理进行催芽,在次年春季3月前播种。幼苗期生长缓慢,要精心加以养护管理。冬青种子如不催芽处理,往往要隔年才能发芽。
扦插:宜在梅雨季节采取嫩枝扦插,插穗长6~8cm,剪去下部叶片,只留l~2叶片并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为基质,插后搭棚遮荫,经常喷水,保持湿润,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
可先从树冠中上部斜剪,取5~10cm长、生长旺盛的侧枝剪除下部小叶,上部叶片全部保留。然后用生根粉处理,剪口向下扦插于苗床内。苗床地宜选择在通风、耐阴之处,亦可遮阳扦插,成活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