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莓盆栽
⑴ 头上是白色的鸟叫什么
1. 白头翁是一种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以鸣禽著称,它们在冬季会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成为候鸟。在台湾,台湾亚种是留鸟,平均寿命约为10至15年。这种鸟类常见于东亚地区。
2. 白头翁与麻雀、绿绣眼并称为“城市三宝”,经常成群出现在平原的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以及城市中的校园、公园、庭院和行道树上的电线和树上。
3. 白头鹎的体长约为17至22厘米,其头部至头顶为纯黑色并具有光泽,眼睛上方至后枕部为白色,形成一个白色的枕环。耳羽后部有一个白斑,白环与白斑在黑色头部都极为显眼。老鸟的后枕部(后头部)更加洁白,因此得名“白头翁”。
4. 白头鹎的背部、腰部羽毛大部分为灰绿色,翅膀和尾部略带黄绿色。颏部、喉部为白色,胸部呈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部为白色或灰白色,杂有黄绿色条纹。上体呈褐灰色或橄榄灰色,带有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部和两翅暗褐色,带有黄绿色羽缘。虹膜呈褐色,嘴和脚都是黑色。
5. 幼鸟的头呈灰褐色,背部呈橄榄色,胸部和腹部浅灰褐色,尾下的覆羽呈灰白色。它们常栖息于山区、阔叶林、公园和树林中,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偶尔也会啄食昆虫。
6. 春末夏初,白头鹎开始繁殖并筑巢。在繁殖期,它们会聚集在树林上高声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这种群聚现象在夏末秋初就会消失。
7. 白头鹎喜欢将巢筑在相思树或榕树上。在都市中,它们常见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巢于阳台花木、树丛盆栽之中。每年的3月至5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如果看到一只白头翁单独站在突出的枝头或树顶上高声鸣叫,不久后,另一只白头翁会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这多半是它们在互唱情歌。
8. 在繁殖季节,每一对白头翁会建立它们的领域,领域范围较小。巢通常筑在离地面不高的杂木林或树丛上,雌雄鸟共同育雏。通常一季繁殖1至2次,一窝产3至4枚蛋。在繁殖季节,它们几乎全以昆虫为食。
9. 幼鸟需要大约两个星期的孵化才能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10. 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主要包括金龟甲、步行虫、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虫、蝗虫、蛇、蜂、蝇、蚊、蚂蚁、长角萤、蝉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蜘蛛、壁虱等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野山楂、野蔷薇、寒莓、卫茅、桑椹、石楠、女贞、楝、樱桃、苦楝、葡萄、乌桕、甘蓝、蓝靛、酸枣、樟、梓等植物的果实与种子。
⑵ 灰白色树枝,叶子像葡萄树叶,是什么植物
你说的可能是山葡萄,山葡萄是的木质藤本,果实可以鲜食或者酿酒,一般是生长在山坡、沟谷林或者灌丛中。
山葡萄的栽培技术
1、整地
在栽植山葡萄之前,一年秋季要进行全园深翻,深度50厘米。如不能进行全园深翻,应该挖栽植沟或栽植穴,深度50-80厘米、宽度60-80厘米。
2、定植
配合园地的深翻熟化,可以同时进行,定植沟一般要求50-80厘米,宽60-80厘米。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园地,也可挖定植穴,一般是表层熟土以及下层土分开两堆放,回填的时候要先注意填表土,可以将行间表土填到满沟三分之二,拌入腐熟的有机肥,生土填到上层或撒开到行间,回填后的定植沟要高于行间。
3、施肥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条件的话可以搭配化肥,有机肥的使用量在每亩5吨以上,化肥施用量在没每亩地硝酸铵30-40公斤、磷肥50公斤、氯化钾25公斤。施用深度30厘米以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