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草莓病
『壹』 我的盆栽草莓怎么啦该怎么救治
叶子应该是枯了
草莓盆栽的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夏天不浇水通常你先会看到叶片萎蔫,下垂,盆土干燥,此时浇水会恢复。如不浇水,叶片就干枯死亡。随后整株枯死。盆栽草莓病害比地栽轻,通常喷洒多菌灵保证生长期无病害。管理好的话,采用脱毒苗基本连用药都不用。根据你的情况太阳灼伤的可能性比较大即空气湿度较小,可以在周围洒水降温增湿。保持盆土湿润,适时增施磷酸二氢钾肥料。保证叶绿花繁。
『贰』 盆栽草莓叶子老是干枯是怎么回事
1、肥害
肥害时造成草莓叶片干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肥害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户施用时没有掌握好用量,一次性施肥过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省事,多种肥料一起混用,增加了肥料的浓度;第三就是肥料施用的是未腐熟的有机肥。
解决方法:针对肥害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施用肥料时要严格按照肥料包装说明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最好不要擅自加大浓度;不要多种肥料一起混用,是在需要时,建议建设每种肥料的使用量,加大用水量。施用底肥一定要选择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在发生肥害后可以浇灌大水,稀释肥液浓度,能起到缓解作用。
2、缺钙
缺钙也是造成草莓叶片干枯的原因之一,它的特征时叶片皱缩,或者成皱纹,有淡绿色或淡黄色的界线,叶片褪绿,病叶叶柄上有棕色的斑点,常常有糖浆状水溢出。
解决方法:草莓缺钙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螯合钙能快速缓解症状,另外碱性土壤也会阻挡根系对钙元素吸收,可以适当调节土壤酸碱度。另外补充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调节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
3、沤根
在大雨后,田间积水,草莓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根系呼吸作用受阻,时间一长产生的酒精会毒害根系,从而导致根系受损。根系受损后对于养分和水分吸收都会受阻,最终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干枯,严重时死苗。
解决方法:育苗低要选择排灌良好的地块,播种沟渠畅通,尤其是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同时要清理种植,将苗心和根茎周围的淤泥清理掉。
4、药害
育苗期除草工作极易导致幼苗产生药害的,草莓对药剂比较敏感,有些药剂使用后就会导致叶片发黄,而有些药剂使用甚至有可能造成幼苗死亡。而造成药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药剂浓度过大;二是使用草莓敏感的药剂。
解决方法:使用药剂一定要按照包装说明使用,最好不要混养,在除草剂上的原因尽量选择在草莓上使用过的,且危害较小甚至没有危害的除草剂,没有使用过的要先进行试用,在推广大面积使用。出现药害后积水喷洒清水环境,也可以喷洒赤霉素和芸苔素内酯缓解,但是也要注意浓度。
『叁』 种的盆栽草莓,叶片发黄,是什么毛病
一、浇水抄不当造成
草莓袭是非常喜水的,而且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比较怕干旱但也是怕积水。在家里养草莓尽量选择比较低矮的花盆,这样就不容易出现积水烂根的问题。如果你用的花盆比较高,土壤经常潮湿闷根不透气,根系容易受损就会出现干叶子发干这个现象了。
在给草莓浇水时要注意,在不积水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土壤的潮湿,最好还是要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空气湿度大不积水,尽量用低矮的花盆来养草莓才容易养好。
二、施肥不当
很多朋友在家里种草莓,觉得它长得慢,总爱给它多上点肥料。但是草莓对肥料是敏感的,施肥时要注意低浓度施肥,不要一次使用过量。肥料过浓容易造成急性的危害,造成叶子边缘干枯,叶子发黄。
给草莓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施,宁可饿着也不能让它撑着。可选择碧卡叶面肥进行喷施,如果发生肥害可以多浇几次清水,溶解一下土壤中的肥料,然后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盆土即可。盆栽草莓不容易,2个误区踏进去,叶子干巴巴,果子掉光光
『肆』 盆栽草莓叶片感染“蛇眼病”了,应该怎么办
一、盆栽草莓“蛇眼病”发生过程中的症状表现:在谈到“蛇眼病”症状表现前,可能有的花友遇到过与“蛇眼病”症状极为类似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也就是盆栽草莓的“炭疽病”。它和“蛇眼病”发生的原因差不多,在高温以及浇水过多或者连续的阴雨天气情况下发生。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用于杀菌治疗蛇眼病的嘧菌酯
小结:盆栽草莓“蛇眼病”传播范围广且速度快,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危害极为严重,主要还是光照不足、盆土排水不良与通透性太差,诱发因素是栽培环境过于潮湿,另外与浇水过多,使用肥料不当也有一定关系。在治疗“蛇眼病”时,我们可以采取防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性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同时改善盆土的理化性质,加强光照,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就能很大程度避免盆栽草莓“蛇眼病”的发生。
『伍』 盆栽草莓白灰病怎么得的
草莓白粉病防治
一、危害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从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初始在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呈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层粉斑,粉层厚密,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粉斑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张叶片。发病叶片的细胞和组织被侵染后并不迅速死亡,受害部分叶片抹去粉层一般只表现为褪绿或变黄。
果实染病。发病初始在果实表面产生白色粉状小斑,扩大后呈白色不规则形厚密粉斑,与成熟期的红色草莓形成强烈色差。
二、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丽江、明宝等。
2.精细种植。高畦种植,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合理使用肥水,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抗病力。
3.清理田园。发现病果、病叶应及时摘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
4.加强栽培管理。保护地栽培棚内,要适当控制浇水量,晴天尽量开棚通风换气,阴天也应适当短时间开棚换气降湿,中午闷棚升温至35℃,抑制病害发展,防止引发病害流行。
5.防治技术要点。在病害发生初期,上午用药防治,使下部叶面、叶背均喷上药液。保护地栽培棚内,喷药后及时开棚通风降湿。
6.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后3~5天用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5~8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10%世高水溶性颗拉剂1000~1200倍液(每亩用药量80~100克)、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亩用药量165克)、40%福星乳油4000~6000倍液(每亩用药量12~18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每亩用药量140~170克)、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用药量125克)、75%百菌清600倍液(每亩用药量165克)等。草莓白粉病防治
一、危害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从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初始在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呈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层粉斑,粉层厚密,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粉斑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张叶片。发病叶片的细胞和组织被侵染后并不迅速死亡,受害部分叶片抹去粉层一般只表现为褪绿或变黄。
果实染病。发病初始在果实表面产生白色粉状小斑,扩大后呈白色不规则形厚密粉斑,与成熟期的红色草莓形成强烈色差。
二、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丽江、明宝等。
2.精细种植。高畦种植,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合理使用肥水,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抗病力。
3.清理田园。发现病果、病叶应及时摘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
4.加强栽培管理。保护地栽培棚内,要适当控制浇水量,晴天尽量开棚通风换气,阴天也应适当短时间开棚换气降湿,中午闷棚升温至35℃,抑制病害发展,防止引发病害流行。
5.防治技术要点。在病害发生初期,上午用药防治,使下部叶面、叶背均喷上药液。保护地栽培棚内,喷药后及时开棚通风降湿。
6.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后3~5天用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5~8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10%世高水溶性颗拉剂1000~1200倍液(每亩用药量80~100克)、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亩用药量165克)、40%福星乳油4000~6000倍液(每亩用药量12~18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每亩用药量140~170克)、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用药量125克)、75%百菌清600倍液(每亩用药量165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