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用磨头

盆景用磨头

发布时间: 2025-07-22 10:53:29

⑴ 如皋的介绍

如皋概况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 ,北纬 32°00′—32°30′、东经120°20′—120°50′。南临长江,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市、东与如东县、东南与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576.47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水面99平方千米。

如皋长江岸线全长48千米,可直接利用长江深水岸线 18.6 千米。境内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焦港河4条一级河道纵横全境,总长158.52千米。

历史沿革

《尚书·禹贡》记载:上古时,如皋属扬州之域;商周时称海阳。周初名发阳,春秋属吴,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秦时归九江郡,汉属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前置如皋县,隋时并入扬州宁海县。唐太和五年(831年)置如皋场。南唐保大十年(952 年)升为如皋县,隶属泰州。后历代沿袭县制,宋时为中下县,元时升为上等县。明清仍隶属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划归通州直隶州。民国时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被列为全国最大县。民国29年(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政府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如皋县政府。民国30年(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成立如西县政府。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2个县,如西县隶属苏中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为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专员公署于如皋城成立。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5月29日,如皋被核定为一等县。1950年1月,如皋县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1952年上升为特等县。1983年由南通市管辖。1991年6月1日撤县设立如皋市。

行政区划

如皋市辖如城、城北、城南3个街道和东陈、丁堰、白蒲、下原、九华、石庄、吴窑、江安、搬经、磨头、长江11个镇。城北街道与如皋开发区、城南街道与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城街道与如皋工业园区实行“以区带街、区街合一”管理机制,长江镇与如皋港区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全市有村(社区)347个,其中,社区181个、村166个。

风土人情

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均有渊源。如皋方言小片含当前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泰兴市和东台市南部及张家港市段山地区,总面积约 600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 500万人,以如城话为代表。如城及周围地区语言为如城话。如城以西3千米外即有泰兴话韵味,细音摩擦明显,称为西乡话。白蒲、九华与通州区交界,为两地过渡方言带,其南半部语言均带有南通话特征的两套齿擦音,称为南乡话。南境永安沙一带成陆仅数十年,移民来自18个省区,其后代虽使用如皋方言,但村、圩间每有差异,称为圩田话。

如皋居民以汉族为主,民风淳厚质朴,民俗与扬州相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饮食、服饰、住行、婚姻、生育、寿诞、丧葬、节庆、祭祀等方面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如皋岁时习俗有立夏早餐吃煮蛋、中午吃甜菜、儿童称体重,端午节吃粽子、儿童戴百索和香袋,中元节烧经祭祖、“斋孤”,中秋节吃月饼、藕饼、鸭子等,尤以春节前后祭祀活动为多,且伴有诸多禁忌。婚丧习俗有新娘子结婚当月内不能到亲友、邻居家串门,丧事中“烧冥屋”、演“僮子戏”等。寿辰习俗中的贺百岁最为隆重,主家要烧制“百岁碗”赠与亲友和乡邻。民间有做“青苗会”,演“僮子戏”,唱“仪兴调”(越剧)、“下河调”(扬剧)、“七字段”,春节期间演荡湖船、踩高跷、扯扯腰、打花鼓、舞龙灯、唱道情等节目的习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民俗亦发生很大变化,传统节日中一些不健康旧习俗被摒弃,有些节日被赋予积极健康内容,同时还逐步形成了一些新风俗。

名胜古迹

1)水绘园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如皋古城东北隅,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由水绘园及水明楼古建筑群、中国如皋长寿博物馆(匿峰庐)、中国如派盆景园(古澹园)、逸园、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组成。

水绘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 年),明末才子冒辟疆曾偕“秦淮八艳”董小宛栖隐于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构筑有寒碧堂、壹默斋、因树楼、湘中阁、悬霤山房、镜阁、涩浪坡、小三吾亭、枕烟亭、妙隐香林、古城墙、烟波玉亭、碧落庐、悬霤峰、洗钵池、小三吾溪、鹤屿等佳景10余处,园中波烟淼淼,隐映如绘,宛若一幅幽静清雅、意韵空灵的山水画,时为海内名园。园中积水弥漫,倒影如画,冒董浪漫的爱情故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使水绘园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博之大成的游览胜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情侣文化园”。

百寿碑

4)中华长寿文化谷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主城区南郊“中国最美乡村”如城街道顾庄社区,总面积约3000公顷,是集生态旅游、商务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涵盖顾庄生态园核心景区、苏通生态观光园、国际园艺城、钱长村200公顷草坪基地、东方盆景园、胡安定故里、百代兰花园、上海保来蝴蝶兰园、顾庄龙盛游乐城等众多景点。园区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淀深厚,为主城区天然氧吧、城市一叶绿肺,是广大游客和市民休闲养生之地。

5)法宝禅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白蒲镇,始建于唐大和四年(830年),宋至和元年(1054年)重建,香火鼎盛。清代书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寺院题写藏经楼匾额。流传日本入唐高僧圆仁,南宋抗金英雄岳飞、丞相文天祥,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沈岐、诗人袁枚等都有游览、唱咏法宝寺记载。法宝禅寺建筑布局独特,酷似“象”形,古人曾留下“访僧象鼻湾,路指虎溪是” “一湾成象鼻,法宝久闻名”等诗句。寺内放生池鱼、虾、龟、鳖等自由游弋,池塘四周月季、牡丹、芍药争相绽放,池中央建有照心亭,亭边曲桥连岸,是游人香客夏日乘凉消暑好去处。放生池东的万安桥,是白蒲镇古桥万安桥缩影。

6)长江药用植物园

国家AA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位于长青沙生态旅游度假区。总占地面积约333公顷,总投资约26亿元。一期工程综合性药用植物园,占地200公顷,于2011年10月开园,以种植具药用价值或保健功能中草药为重点,汇纳如皋长寿之乡、花木之乡文化底蕴,集休闲农业、生态餐饮、长江流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于一体。园内主要景点有:以水景广场空间为序幕、兼具如皋传统建筑韵味和现代江南园林建筑气息的主入口,以盆景艺术中“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营造技法而形成水中岛的山水文化广场,水质优良、物产丰富的长生湖,依水而建的度假木屋区及金银花药草主题园、芳香药用植物园等。

7)金岛生态园

国家AAA级景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位于长青沙生态旅游度假区。总面积约133公顷,总投资5亿元。园区处于长青沙岛东风滩,汲扬子江精华,彰显“长江文化、长绿文化、长寿文化”三大特色。园内河道纵横,林园棋布,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充满绿色与生机,纯净、祥和而美丽。掩映于绿树碧水之间的生态星级酒店、健身会所、商务会所、体检中心、休闲中心、迷你乐园等设施,让游客在清新的天然氧吧中享受素质教育、文化互通、健身康疗、休闲娱乐等服务。

8)内外城河风光带

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城区内。内外两河环城而绕,外圆内方,形似古钱。内城河古名玉带河,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外城河亦名濠河,开凿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内外城河沿线有春秋遗址射雉亭、明代高桥迎春桥、千年古刹定慧禅寺、名人辈出的集贤里、冠甲江淮的灵威观、纪念宋代名人范仲淹的范公苑等历史文化景点10余处。内外城河上架有形状各异桥梁29座,承载着许多美妙传说和故事。双环河两岸白石护栏蜿蜒若龙,沿线树木葱郁、百花争艳。 “水环城,城包水”奇特景观成就古城如皋独具魅力的风光带。

9)红十四军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如城街道福寿东路。占地17.4公顷,由红十四军纪念馆、红军历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市青少年红军历史教育馆三部分组成,是弘扬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重要基地。主体建筑红十四军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级革命纪念设施、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由序厅、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尾厅10个部分组成,以1300余幅图片、近4万字说明文字、600余件实物资料,再现土地革命时期江苏境内唯一中央序列红军武装 —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信息来源:当地政府官网《如皋年鉴(2019)》

⑵ 焦作名胜古迹 风物特产 民俗风情

首先介绍下焦作的名胜古迹:

一、焦作市
1、昭惠王行宫
在焦作市山阳区百间房乡李贵作村东北。庙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殿宇巍峨,清顺治、嘉庆、道光屡有修复。大殿是一座元代木结构建筑,雄伟壮观,坐北朝南,面阔8.54米,进深6.44米,单檐悬山顶。结构基本上保存了元代木结构建筑特征,且保留了部分元代以前的构件。该殿是河南省元代木构建筑中纯度较高、时代较早、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一座。
2、老万庄金代壁画墓群
在焦作市西北郊老万庄村西的向阳山坡上。地面现存石羊、碑座遗迹。1973年发现墓葬,后发掘清理其中3座。均为金代仿木结构砖砌壁画墓,平面呈八角形,穹窿顶,以彩绘木棺作葬具。墓壁上满绘大型人物彩色画,三号墓正北壁绘头戴展角巾,身穿朱红圆领长袍,端坐椅上,似为墓主人,余者皆为男女侍从形象。其中二号墓出土的彩绘木棺,外观精巧别致,距今700年左右,保存基本完好,棺板上有4幅人物故事画。
3、山阳城
在焦作市东南4公里墙南村的北侧。地处太行山麓,北面靠山,南临黄河,丘陵起伏,地势险要。城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约5公里,九门九关,城墙宽14-16米,残高4-6米,夯筑而成。秦时长信侯曾居此。东汉末,曹丕篡位又封献帝于此。城址犹存,城北尚有献帝冢。
4、许衡墓
在焦作市西南5公里的许氏墓群中。墓群占地600亩。神道南有敕建牌坊一座,过坊建高大碑楼一幢,内立乾隆御祭碑一通。再北又一高大碑楼,内立欧阳文撰神道碑一通。碑楼与牌坊两旁,有石狮、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共5对。碑楼后有砖筑享堂3间,内置石案。过享堂即许衡墓冢,高9米,冢前立石碑一通,上题“元儒许文正公之墓”八字。墓前两旁排列手捧笏板石翁仲两对。墓区苍松参天。许衡(1209-1281),宋元之际学者,河内(今沁阳)人。
二、沁阳市
1、天宁寺三圣塔
在沁阳市区内。金大定十一年(1174年)建。塔门南向,平面方形,下为石台座,共13层,高约30米。塔内设塔心室和环转的梯道,梯道两侧施须弥座,其上设佛龛多处,顶为穹窿顶。这种密檐式方形砖塔,外形与唐代同类型砖塔相似,内部结构又与宋塔类同,别具一格。
2、悬谷山摩崖造像
在沁阳市区西北45里悬谷山贞谷寺东北崖壁上。有洞窟两处,佛龛6个。第一、二龛均雕一佛二菩萨。此二龛造像均为唐代以后作品。第3龛内为一立佛,可能为宋代雕刻。四五两龛并列,东为一佛二菩萨二力士,西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均为唐代作品。第6龛门为壶门形,内雕一佛二菩萨,亦为唐代造像。第一洞窟在第3龛之东,为拟雕未成之窟。第二洞窟长方形,穹窿顶,雕像多残,后壁龛内的雕刻可能为明清所刻,洞壁上满雕小佛龛。
3、清真寺
在沁阳市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伊斯兰教建筑。前有厦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蓝琉璃瓦覆顶,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后为客庭,面阔3间,绿璃璃瓦覆顶,建于清初。客庭四隅有4座讲堂,均为清末单檐硬山建筑。客庭后的大拜殿为长方形,绿琉璃瓦覆顶,此殿为清代建筑,保留少许明代构造。拜殿后为主殿,挺拔高耸,顶部所有构件均为蓝琉璃质,殿内不用梁柱。其北有女寺一座,虽为小型建筑,但平面布局保存较好。
三、孟州市
1、韩愈墓
在孟州市城西韩庄村。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丘陵地带。墓冢高大,有砖石围墙。翠柏蓊郁,枣树成林。墓前有韩愈祠。韩愈(768-824),号昌黎,河阳(今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
四、修武县
1、胜果寺塔
在修武县城西南隅。塔东向,平现呈八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26.15米。塔身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其宽度逐层收敛,使整个塔身轮廓呈抛物线形。各层檐下均用仿木结构的斗拱装饰。其特点是塔外形呈八角形,塔心室则为六角形,向上攀登的梯道,不仅施于塔内,还沿塔身外壁进入相邻塔门,拾级登高,直达塔顶。
2、马坊泉
在修武县城东北10公里的马坊村。南北长390米余,东西宽130余米。马坊泉在海蟾宫,虽旱不涸。海蟾宫在马坊村原真清观中,因邱长春书《海蟾宫入道歌》而得名。海蟾子为五代时燕刘守光的宰相,名刘操,后弃官游览名胜居此。真清观早已无存。现存的海蟾宫为明代建筑,清代复修。附近尚有圣井泉、海子泉、龙母泉、吴公泉和马坊泉合称五泉。
3、云台山(☆☆☆☆☆)
距焦作市30多公里。因山顶常有云雾缭绕,后改名云台山。全山可分为奇峰秀石景观等景区。奇峰秀石景观以茱萸峰为代表,海拔1304米,因峰上遍有茱萸得名。潭瀑景观主要集中在老潭沟和小寨沟,以老潭沟中的云台山大瀑布为最雄,落差310多米,为全国之冠、亚洲第二。最秀的是小寨沟山水,小寨沟长1.5公里,两岸高山耸立,中为峡谷,溪流涓涓,泉、潭、瀑比比皆是,号称“潭瀑川”。
宗教景观有真庆宫、万善寺、元帝观等,真庆宫在云台顶下院,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万善寺在真庆宫与元帝观之间,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元帝观在茱萸峰顶,旧时香火很盛。历史文化景观主要集中于百家岩景区,百家岩古称柏岩,又称百家言,含“百家争鸣”之意。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善游于这里的竹林,号称“竹林七贤”。现存有嵇康醉剑池、刘伶醒酒台等遗迹,并有唐宋以来石刻多处。盆景峡谷景观主要在温盘峪。集溪泉潭瀑于一谷。
五、温县
1、盟誓遗址
在温县东北武德镇西张计村。1980年对盟誓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盟书7000多片,羊骨架坑30多个。该盟书属宗盟类,其字体书法、体例与山西侯马盟书相近。遗址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70米,过去是个高土台子。在西张计村西发现一座古城遗址,经勘察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1300米,面积约182万平方米。据《史记》记载,当为春秋时晋国的州城城址。盟誓遗址在古城东城墙北壁的外侧,与古城有密切关系。
2、慈胜寺
在温县西北大吴村。创建于五代。原有主殿5座。现存的大雄殿、天王殿为元至元五年(1339年)重建。大雄殿结构精巧严密,上覆彩色琉璃瓦,光彩夺目。天王殿西壁的四大天王图,人物目光炯炯,是研究我国元代绘画艺术的宝贵资料。大雄殿前的石刻经幢,共13节,高5米,为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建,刻工精湛。大雄殿的匾额,造型古朴大方,书法遒劲,素有“银钩铁画”之称。寺内保存有明天顺五年(1461年)大铁钟一口,重达500多公斤。
六、武陟县
1、千佛阁

在武陟县城南大街北端。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重修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因阁内佛像很多,故名。阁为三重檐歇山十三脊回廊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阁顶用绿色琉璃瓦覆盖。阁内顶部绘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卦太极等图案,为明清时期佛道合一的反映。千佛阁建筑高大,气势宏伟,雕工精湛。
2、妙乐寺塔
在武陟县城西南8公里。寺早毁,唯塔独存,为河南省现存形制最大的五代砖塔。塔平面方形,十三层叠涩密檐式,高20余米,塔身轮廓略呈抛物线形,巍峨挺拔。塔檐用叠涩砖砌,具有唐代砖塔的建筑特征。塔身南壁2-13层各辟一龛,内置铜佛;其余壁面,间或辟设佛龛,亦置铜佛。塔心室为方形,每层设楼板和楼梯,现已不存。
3、嘉应观
在武陟县城东13公里庙宫村。南距黄河4公里。清雍正初年建。相传黄河修堤时雍正帝驾临,扳石填基,故观前的堤坝至今仍称御坝。观内现存殿宇100余间,皆采用清代官式建筑形制,规模雄伟。观前山门正中嵌石,上刻“敕建嘉应观”,门周石雕5条奔龙和海水、云气等,技艺颇精。门左右有掖门,山门内两侧为重檐歇山式钟鼓楼,正中为御碑亭。亭内有清雍正二年(1724年)建立的铜碑,高430厘米,下为独角兽碑座,侧刻龙纹。亭后为前殿,其侧有配殿4座。前殿之后有大殿,面阔7间,重檐歇山。蓝琉璃瓦覆顶,殿檐下层层斗拱相承,殿内雕梁画栋,殿前月台宽坦,建筑雄伟,金碧辉煌。大殿后有禹王殿,面阔7间,重檐硬山,巍峨壮观。山门外青石基座上,有清代铁狮一对。
七、博爱县
1、月山寺和塔林

在博爱县城北7.5公里太行山麓。四面群山环抱,相传建于唐代,明永乐三年(1405年),以其山势似月,定名月山寺。当时规模宏大,分东、西、中三个院落,和尚达500余名。清乾隆帝曾在此居住数月,赐匾、赋诗并增修寺院。当时寺有八大景、八小景之说。后因战乱,多已无存,仅有御碑亭2个,碑碣15通和塔林1处尚存。塔林在寺西侧,现存明清两代舍利塔11座,由山下至山上排列长达500米。山顶为苍公大师宝塔,高约5米。月山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颇有影响。
其二,介绍下焦作的风物特产:
有四大怀药:怀山药(铁棍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
怀庆府的驴肉
五里源的松花蛋
武涉油茶
武陟县油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在焦作名吃中堪称一绝,既是饭,又是茶。它是由多种天然绿色食品面粉、花生、芝麻、豆类、果仁等加上多种天然调料精制而成,具有很高的营养滋补功能。由于它味感纯厚、香气馥郁、浓而不腻、淡而不寡、制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因而驰名国内外,远销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其三、焦作的民俗风情
其实民俗风情焦作的和北方其他地方的基本都一样。

⑶ 附石盆景开槽选多大磨头

m14。附石盆景也称为石盆景,它是将树木、山石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的盆景形式,开槽时要用m14的磨头,直径是14mm的普通螺纹,是最大直径,适合附石盆景开蔽滑槽时使用。磨头行悉是一种小型带柄磨削工具的总称,应用于电磨机,吊磨机,手宏带腊电钻。

⑷ 南通有哪些特产

江苏南通特产推荐:
1、油馓子:早年,食品稀缺,用面粉做的油馓子(南通有地方称之"油面"),加上红糖,开水泡着吃,作为产妇的滋补食品,这种老风俗在南通不少地方至今还沿袭着。
2、如皋香肠:如皋香肠,又称“如式”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香肠品种之一。可与“广式”香肠媲美,被称为“如式”香肠。如皋肠具有条理整齐、肉质紧密、肥瘦比例得当、干爽结实等特点。
3、正场薰糕:正场熏糕,为江苏省南通市汉族传统糕点名产,产自通州区正场镇,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4、吕四海蜇:吕四海蜇,是江苏的特产水产品,盛产启东于吕四沿海,身体半球形青蓝色,半透明。以质量上乘,加工精细闻名,是我国“海产八珍”之一。用白酒、香菜和胡椒粉调制的海蜇泠盘,脆嫩、透明、爽口。
5、白蒲茶干: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如皋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特产。“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

⑸ 你觉得哪些废弃之物可以利用改造成为家庭园艺的盆栽容器

当我们种花时,花本身不会花很多钱,因为我们可以切割或保存种子以获得更多;买花盆通常要花很多钱。光是它看起来并不昂贵,但当它累积起来时,计算总分类账总是令人惊讶的。扔掉一些我们平时不用的废料是很遗憾的。有的可以用来做花盆,不仅省钱,而且比我们买的还要精致。关键是,自己动手的乐趣是无法复制的。

放茶的茶壶用完后,可以适当地将其转化为一个容器来培育植物。它必须钻孔。茶壶的底部和侧面可以安装几个孔。如果是排水需求高的植物,如常见的多汁植物,则应钻更多的孔。钻孔后,你可以在茶壶底部放一些较大的颗粒石或陶粒,然后在陶粒上涂一些竹炭和活性炭,然后再涂上盆土。之后,你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

热点内容
农户种玫瑰 发布:2025-07-22 16:21:09 浏览:273
万景花艺 发布:2025-07-22 16:09:44 浏览:239
牡丹七律诗 发布:2025-07-22 16:09:03 浏览:849
兰花花词谱 发布:2025-07-22 16:08:57 浏览:999
观赏樱花句子说说 发布:2025-07-22 16:04:06 浏览:353
情人节酸词 发布:2025-07-22 15:52:50 浏览:623
什么绿植适合放在卧室 发布:2025-07-22 15:47:51 浏览:803
过年的插花图片 发布:2025-07-22 15:31:26 浏览:717
瓜子赤楠盆景 发布:2025-07-22 15:26:35 浏览:251
百合网不在线 发布:2025-07-22 15:26:21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