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桩树木盆景
A. 树桩盆景怎样才能让顶端长旺盛
树桩盆景的造型,就是对树木的枝干根进行艺术加工,其中根部的造型是重中之重,那么,优秀的根部造型是个什么样的呢?从欣赏的角度来讲,好的根盘应该是粗根裸露紧贴地面,以树干为中心,均匀的向四面八方伸展,给人以牢固的稳定感和沧桑的年代感
在盆景造型中,对根部的处理,通常是根据整体造型需要,对根部进行适当的提根裸露,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通常有以下几点:
一、浇水冲刷
在平时的浇水中,刻意对树桩根部进行冲刷,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出几年便会长成粗壮有力的根系;浇水冲刷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1、冲刷提根不可操之过急,每次浇水有意的冲一下即可,因为已经冲刷露出的根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露出的根系见光后,会加快增粗速度,若继续冲刷露出太多根系,不仅会影响根系生长,更有可能会造成整体生长不良,因此,浇水冲根要根据植株长势,以及准备提根多少而灵活操作;提根的多少更要适度,俗话说过犹而不及,一定要根据造型需要,把根提到合适的比例,而不是说提的根越长就越好
2、浇水冲根可利用翻盆的手段来提高效率,最好是在春季萌芽期翻盆,结合修根换土,将植株提高至盆面以上,然后在接下来的生长季节,慢慢冲刷提根。
二、高培打围
高培打围就是用控根器或者油毡、塑料板等材料,围住植株做高培土处理,待植株旺盛生长,根部扎进下部泥土之后,撤掉外围材料,然后逐渐冲刷掉高培土,有些生命力强健、根系发达的树种,根据长势,也可直接用水冲掉高培土,比如一些黄杨类的树种、石榴、冬青、六月雪等等,此法也经常应用于生桩的栽培。高培打围需注意的问题有
1、围板的高度一定要能埋住整个根系,围内用土最好使用无营养的素沙土,便于根系为寻找营养而向下扎根。
2、打围后的浇水一定要浇透,因高培土缘故,导致浇水不太方便,但要有点耐心,通常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上部围土稍干点,下部偏湿点,这样便于根系向下生长。
3、撤围板的时机要掌握好,首先是植株长势旺盛枝繁叶茂,然后再确认根系已经下扎,才可以撤掉围板。
三、套筒沙培
套筒沙培通常是为了得到大提根而使用的一种手段,此方法经常应用于雀舌黄杨、松类等树种,效果明显,成型时间快,一些规模化、商品化的种植园常用的方法。
套筒沙培使用的材料通常是PVC下水管道,实惠又好用,粗细各型号都有且拆除方便,适合大规模商品化种植,家庭使用也可找一些大点的透明饮料瓶,上下剪开便可。
套筒沙培法跟高培打围法基本差不多,使用透气透水快的素沙土或河沙,需要注意的是外筒应当固定好,防止倾倒。
总结:盆景造型提根不管应用哪种方法,切不可操之过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要循序渐进,让植株有一个适应过程,结合肥水供应,把植株养壮养旺,操作起来方能得心应手。
B. 树桩盆景的解析是什么
树桩盆景:名字的解释就是这种盆景的观点是那个树的茎的形状,一般情况下这种盆景是没有果实的
C. 如何培育“树桩盆景”的桩胚
树桩盆景的繁殖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采用种子播种,培育小树苗的方法来培育植物,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耗时太长,我们需要的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植物。
还有第二种方法来种植植物,那就是在山野挖取树桩,通过培育树桩的方法,获得我们需要的盆景类型,这样方法大大加快了盆景制作的速度。
再来是树桩的养胚工作。挖掘回来的树桩是要经过培养才能作为盆景材料的的,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养胚,我们在养胚的过程中对树桩进行相应的造型加工,让植物的慢慢达到我们的造型要求,期间做好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同时也别忘了植物的枝条的修剪工作,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两到三年左右,具体要看植物的本身的生长速度。
D. 作为树桩盆景材料应具备哪些特点
特点、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
形神兼备 传情达意
截干蓄枝 手法独特
师承画理 深入造化
树桩盆景的形式、
树桩盆景根据所用数目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设计制作的特点而分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干式:主干直立或基本直立,这类树干让其长到一定高度进行摘心,达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单干、双干、三干和多干之分。
卧干式:主干横卧,全株呈平睡之态,姿态独特,具有古朴优雅的风度。
斜干式:树干倾斜,但又不卧倒,树冠偏于一侧,树势舒展。常见的入梅桩的疏影横斜。
曲干式:主干屈曲,树形富于变化,常见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悬崖式:主干倾于盆外,树冠下垂如悬状,其中根据主干倒悬的程度,又有大悬崖、小悬崖、半悬崖之分。
附石式:树木种在石头上,使其扎与石缝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适用与纸条多二长的树种,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条适当进行加工。
树桩盆景的浇水与施肥
1.浇水
浇水是树桩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频繁的措施之一。树桩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树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当然浇水也不可过量,若浇水过量,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同时浇水的多少还要视具体树种不同、季节变化、天气冷暖而定。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砂质土壤可多浇水,粘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
2.施肥
树桩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有限,因而养分也有限,应注意肥料的补充。树桩盆景因其小中见大的艺术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频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种类,把握施肥季节。植物生长养分的三要素为氮、磷、钾肥,氮肥可促进树桩枝叶生长;磷肥可促进其花、果实形成;钾肥可促进茎干和根部的生长,所以选用肥料应根据树桩种类和其生长态势而确定。
需要使树桩枝繁叶茂,可多施氮肥类;需要树桩多出花果,则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壮,发达时,则可多施钾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迟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迟效性施肥一般是将有机肥粉碎、腐熟后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换土时,掺入盆中,让其慢慢提供养分;速效性施肥则是将有机肥或化肥稀释后,根据树桩的季节性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过浓,新栽树桩不宜进行此类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E. 老树疙瘩怎么做盆景
在树桩盆景的制作包括培育过程中,经常交互换用各种手艺,如劈、凿、雕、刻、撕、磨、碰、蚀、染、灼等,每种手艺所用的工具和做法各有不同。
①劈:用利器,大仪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枯树桩的一种加工手段,但会留下仪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病。
②凿:用木工钢凿刻凿干、枝至合适深度(宽度、长度)及起伏凹凸等变化。处理不当人为刻痕明显。
③雕:用雕刻仪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④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仪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于愈合。
⑤撕:用手虎钳撕塑造部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⑥磨:用手工、机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气之处,使其伤面自然流畅、状若天成。
⑦碰: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以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⑧蚀:用酸等化学处理法加工刻凿的木质部,求得加工面的自然老化(防止沾污树皮、滴入土中)。
⑨染:用颜料、硫横等涂刷裸露的枝干(去掉树皮露出木质部处),使其古朴自然,状如多年枯干(枝)、白枝,与才削皮木质部的质感明显不同。
⑩灼:用电烙铁烙烫木质部(经雕刻过的部位),造成深浅色彩之变,及模仿雷击、火烧造成的古貌,使雕刻自然之面更拙朴(雕琢面虽处理自然,但颜色一致,经灼烧后更趋自然)。
F. 树桩盆景的制作技术与方法
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分别有:《蟠扎法》《修剪法》
树桩盆景种类特性。
树桩盆景根据所用数目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设计制作的特点而分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干式:主干直立或基本直立,这类树干让其长到一定高度进行摘心,达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单干、双干、三干和多干之分。
卧干式:主干横卧,全株呈平睡之态,姿态独特,具有古朴优雅的风度。
斜干式:树干倾斜,但又不卧倒,树冠偏于一侧,树势舒展。常见的入梅桩的疏影横斜。
曲干式:主干屈曲,树形富于变化,常见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悬崖式:主干倾于盆外,树冠下垂如悬状,其中根据主干倒悬的程度,又有大悬崖、小悬崖、半悬崖之分。
附石式:树木种在石头上,使其扎与石缝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虚猛:适用与枝条多而长的树种,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条适当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