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七天乐盆景

七天乐盆景

发布时间: 2021-02-03 04:56:31

❶ 2016济南槐荫段店区灯会

天下第一泉 济南市第三十七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 2016年2月8日-2月28日(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一) 趵突泉景区

济南市第二十一届大明湖春节文化庙会暨第四届洋庙会 2016年2月8日-2月13日(正月初一至初六) 大明湖景区

千佛山 新年祈福会 2016年2月8日-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六) 景区内

2016年2月8日-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六) 景区内正门至四平台广场沿线
2016年2月8日-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六) 景区内正门至卧佛沿线
2016年1月30日-2月25日 齐鲁碑刻文化苑内

动物园 猴年生肖文化节 2016年2月8日-2月14日 动物园园区

2016年2月8日-2月14日 动物园杨树林
2016年2月8日-2月14日 食草动物区小广场

泉城公园 第四届泉城欢乐冰雪节及戏雪庙会 2016年2月7日-2月22日 泉城公园水上世界

植物园 翠竹迎新年 2016年2月8日-2月13日(正月初一至初六) 竹园

英雄山 年宵花展 2016年1月1日-2月7日 济南赤霞花卉展销中心

森林公园 “精致盆景·精致生活”主题科普展 2016年2月1日-2月22日(小年至正月十五) 科普馆

森林公园花灯会 2016年2月20日-2月23日(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 公园南门

花圃公园 迎新春年宵花会 2016年1月20日-2月7日 花圃公园花卉展销中心

迎新春盆景展 2016年2月7日-2月22日 花圃公园盆景展室

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 雾凇冰挂欣赏周 2016年2月7日-2月13日 景区内

济南野生动物园 济野新春大狂欢 2016年2月7日-2月12日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步行区

2016年2月7日-2月12日 步行游览区林梢王国内

济野新年祈福 2016年2月12日-2月23日 景区大门口金虎雕塑前

2016年2月12日-2月23日 景区大门口金虎雕塑前

过年七天乐 济野齐欢庆 2016年2月7日-2月23日 步行区青龙印象馆内

2016年2月7日-2月23日 步行区生态表演馆内
2016年2月7日-2月23日 步行区侏罗纪乐园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兴教寺祈福活动 2016年2月7日-2月13日 兴教寺

迎春花展 2016年2月初-3月中旬 红叶谷

❷ 水上公园怎么样,值得去吗

水上乐园作为主复题公制园的一种,有的独特文化内涵、科技含量以及强大的娱乐功能,值得一去。水上乐园是主题公园的一种,多数娱乐设施与水有关,常见设施有:水滑梯、造浪设备、漂流河、戏水小品、滑板冲浪、互动水屋。

按其投影分为直线型和螺旋形滑梯两大类别;按游客的年龄结构又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滑梯。以适应不同的刺激欲望和不同年龄结构层次的广大游客的需要。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游乐休闲方式的不断更新,水上游乐作为一种健康休闲的娱乐设施越来越受到广大顾客青睐。

❸ 国庆在家能做什么

不放不玩,小复放小玩,大放大玩。制

1.家里米虫篇

苍天啊,大地啊,让我上岸吧。

❹ 天柱山的其它地貌

会真崖,天柱峰南,相传此为左慈谒会司命真君处。崖上有雄鹦哥石。
龙吟虎啸崖,飞来峰与五指峰之间,崖壁峭耸,约1400米以上,绵亘千余米,怪石嶙峋,气势磅礴。旧志分龙吟、虎啸为两崖,谓其一在潜山前,一在潜山侧。实则同在一个大壑之上,崖壁通连。山风吹来,松如龙吟,谷如虎啸
试心崖,即天池峰北侧绝壁,隔大壑与天柱峰相对,峭削千仞,俯视目眩,游人多不敢临近其边际,雨霁云稀时,是观看天柱“佛光”的最佳处。
百花崖,天柱峰北坡下,崖石苍黑,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溪涧潺湲。下有百花洞和刘源墓。
千丈崖,石函峰南壁。悬崖陡峭,飞禽不栖,深不见底,是新开发的景点。乌以风谓此处“异树蟠郁,刚风袭人,白云蔽日,其境险僻”。崖下林木纷繁,苍翠馥郁,称之积翠谷。
道士崖,覆盆峰北壁,千丈崖西南,石纹如羽士捧笏而立。元张翥有诗咏此:“仙馆深居寂寞滨,千崖浓翠湿无尘。……潭上昼游鱼听瑟,花间春醉鸟衔巾。山禽不识藏真境,留与云栖学道人。”
焙药崖,天柱峰东南,良药坪北,相传为汉末左慈焙药炼丹处。旧志载:“潜峰左,岩径深邃,名上炼丹,昔左慈烧药于此。至今天晴日朗,烟霏起林薄间,苍翠明灭,浓淡不常。上有火池,久雨不盈;水池,久旱不涸。阁部史道邻(史可法)尝登此,叹为奇绝”。焙药崖边,巉岏怪石中有一平台,今称此台为焙药台,上有池积水,常年不盈不涸,气象有变时,云雾则自此生发,时或袅袅上升,时或就地扩散,或浓或淡,或断或续,活象灶火初生或乍熄时的炊烟。“潜阳十景”中的“丹灶苍烟”,即指此地此景。古人咏诗记之曰:“仙人炼药已成丹,飙车一去何当还。火冷丹炉烟未息,至今仙迹余空山。”此处崖势高峻雄浑,状如麒麟,又称麒麟崖。崖上右有石纹如天门,左有石纹如裙飘然之仙女,合称“仙女守天门”。
青龙崖,天柱峰东南约4公里。北连登仙峰,南抵芙蓉峰,长约2公里。青龙涧沿其西侧流入激水。
大天门,天狮峰与覆盆峰之间,有一狭谷,上凌霄汉,下临深渊,俗称“剪子叉”。崖势陡险,履云摩天,望而生畏,游人无不称绝。由此沿千级石阶北下,可达积翠谷,通千丈崖、东关诸峰;由此顺阶南下,可通鹊桥、幽谷、牧羊河;由此顺阶向东攀壁而上,可登天狮峰顶。此处为1985年新开发的景点。 仙人石,白水湾东,仙人岗中段,有石如仙人抱笏傍崖兀立。石高30余米。
黑虎石,白水湾北,燕子冲南,黑虎河谷东侧。石高约8米,下半如奔窜之猛虎,上半似骑虎之勇士,乡民尊奉为“黑虎大仙”。石北侧80余米处为人行道,道旁有黑虎庙。
拦虎石,黑虎石南的河谷西侧,有巨石突伸,横拦河中,乡民称为拦虎石。旧时传说“黑虎大仙”曾用此来阻拦黑虎逃窜,从而永远据为坐骑。
桥子石,石在马祖庵南的燕子冲,高约5米,形同一乘坐轿。
鲤鱼石,马祖庵南山岗上。前端椭圆如鲤鱼头,浑身斑驳似鱼麟,长约7米,高3米余,横卧山林中。
木鱼石,马祖庵门前田垄中,原有一石酷似和尚敲着念经的木鱼,长、宽各约6米,最高处约3米余,中有一条横缝,今被泥土淤没。
麒麟石,亦称象石,在马祖庵东,巨石形如年画中的麒麟。
飞雁石,天书峰下,一石傍崖兀立,顶端前伸,势如横飞大雁。
霹雳石,马祖庵北登山道左侧,有一高约10米,周约50多米,浑圆苍黑的大石,正中偏右处裂开,上下缝隙均匀,都在30厘米左右,而且断面整齐,如刀切西瓜。相传为巨雷劈开,俗称雷打石。北壁有清李云麟题刻的“混元霹雳”4个1米见方大字。石南有左元放石室,可通马祖洞。
圆门石,降丹峰西侧石壁间,有一直径约10余米的圆形凹陷处,颇似神话中仙人洞府紧紧关闭着的大圆门。旧时传说,在很久前,勤劳穷苦的农夫,可祈求山神,借出洞内金牛耕地。
钥匙石,圆门石对面人行路西侧。石长约3米,形同古式铜锁钥匙。旧时传说,它原可开启圆门石山神洞府,后山神受骗,险失金牛,于是藏牛于洞中,紧闭圆门,将钥匙抛弃此处,变成此石。
石屋,位于茶庄北,飞虎峰下牧羊河西侧长沟中。“屋”高约6米,周40余米。南檐前倾;顶宽敞,中隆一线如脊。上有石臼;旁有6个对称的石眼,传为刘源结寨时搭舂米棚的的柱眼。
鹦哥石,天柱山中有两个鹦哥石。一在会真崖上,悬崖之上巨石高矗,如昂首立鸣之鹦哥,下临深渊,有睥睨不可一世之概,乡民呼此为雄鹦哥;又以其旁伴有一株古松,在峰下仰视,形似“喜鹊登梅”。另一则在飞虎峰下石屋边,巨石亦如鹦哥,敛翼伏身作孵卵状,因称雌鹦哥;此石僻处深壑,鲜为游人见。
鳖鱼石,由迎真峰下牧羊河,可见山岗上怪石栉比,多作甲鱼形,皆昂首向北作礼拜天柱峰之势。乌以风称其为鱼鳖石,乡民称鳖鱼石。
羊角石,盆峰西北山腰,两柱形石间隔尺余并排竖立,高均约2米,酷似山羊双角。
鲤鱼跳天门,鹊桥石西下侧高约3米的巨石,浑身鳞斑,形似腾跃的鲤鱼,头朝大天门,因有此称。
鹊桥石,大天门南,天狮峰西南侧,有如舌巨石,以离岩体大致8米的高度顺着陡峭岩坡向下悬伸40余米,下面岩坡陡得游人不堪停驻,确系一绝险胜境。今人在其岩坡上凿成梯阶,临近深渊一方铸立铁栅栏,以保无虞。此处无风有风,时有云雾缠绕,在下端仰视,如遇仕女自上端扶栏而下,风鼓裙,脚踏云烟,如仙子飘然下凡。游客睹此,多生牛郎织女的联想。
鼓槌石,东关观日台下侧,步道旁有竖石直立,上粗下细,高约3米,与石鼓峰头仙鼓石遥相对峙,因以鼓槌名之。
蜒蚰石,在打鼓峰东南绝壁下方,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观。巨石头圆而身尾略扁,朝上伏卧于岩坡上;全长40余米,宽约8米,高约2米,头部顶端伸出状如一对触角的石柱,各长2米左右,粗不盈抱;整体上活象一个爬坡的蜒蚰。烟云缥缈时,更觉其有蠕蠕动态。
仙人床,良药坪东,登仙峰下,一石长约4米,宽约2米,一头稍高,宽而有隆脊,一头略低,窄且平整,俗称棺材石,雅号仙人床。
仙桃石,回狮峰下人行道旁,有圆石高10余米,最粗处周约30米,上锐下丰;顶端呈桃尖状,夕阳乍落,“尖”上露浥微显红色,酷似熟透的仙桃。
神猫逼鼠石,良药坪南回狮峰下,东侧石壁突起二石,上石似猫,下石如鼠,“猫”作坐而戏鼠状,“鼠”则呈翘尾奔窜态,十分逼真。
拴马石,立于良药坪步道旁,高约4米,周10余米,四棱分明。西南棱有对角凿通的圆孔,传说是宋末刘源在天柱山结寨抗元时为拴马而凿。
仙拳石,良药坪东焙药岩西侧,两石迭立,高约20米,上端大而圆,下端渐削成柱状,如仙人自地下伸出半截手臂而且紧捏着的拳头。条条雨痕,神似指缝。
踞地狮石,良药坪东,焙药岩下,一石高约8米,周约20余米,如雄狮踞地。其旁有洞,亦称狮子洞。
丹霞石,焙药岩下有一石,相传为刘度人诵灵宝经遇神人处。“丹灶苍烟”即在此处。
鼋鼍石,自良药坪登山,行约半里,山左深谷中有一圆形大石背迭一石,大石前后有突出部分似龟首、龟尾,构成了鼋鼍负重爬行之形态。
马拉车石,西关寨下的山谷中,有两个巨石前后耸立,前石形似奔腾的骏马,后如一辆载货的马车,凑成一幅“马拉车”的自然画面。
将军石,伫立于西关寨口下侧,石高约3米,形似身着铠甲的将军。
海狮石,小心坡路旁,有石如昂首伏地海狮,高约2米。
鸳鸯石,柬之洞前,两石并列裸露崖巅,似一对鸳鸯嬉戏。
仙臂石,柬之洞后,5米高石呈柱状,上半截斜折,形似微曲的人臂。乌以风谓:“仙臂石在南关下,旁有月牙、文笔两石笋”。
鳄鱼石,柬之洞后,一怪石作张嘴鳄鱼状。乌以风称“登西关寨,过小心坡,右转,有石当道,昂首曲身,形似鳄鱼,作飞腾状。”
仙女晒鞋石,柬之洞正前方山岗上,有长约5米、高约2米的苍黑大石,顶斜平,南端稍矮而圆削,北端微翘而尖削,酷似一只鞋底朝上的尖足女鞋。
老鳖探海石,虎啸崖上,大石如盘,南端突出如鳖首,立南关口北望,最肖。乌以风志:“金龟石,登帝坐石南望,大石横出数十丈,形如龟甲,前伸一石,宛如龟首,石纹作鱼鳞状。”或即所指。
关刀石,虎啸崖南壁间,大石呈片状突起5米余,上丰下锐,形似大刀。又以其中开一凹,左如四指并拢,右作大拇指状,俗称仙掌石。
帝座石,虎啸崖上,椅状大石冠于高岗隆起处,高、阔均约2米,椅靠如玉屏,背向天柱,椅座面万壑,峰峦揖拜。因其位置之高,气势之伟,形状之奇,而以“帝座”称之。
蜗牛石天池峰东,虎啸崖上,有巨岩呈圆状耸起,高约8米,长约10米,北上侧突出两个如触角形的小石,很象探头觅食的蜗牛。
笔架石,天池峰东,神秘谷出口处,大石横卧,呈“山”字形,状如笔架。南侧石壁旧有葛鹿坪石刻,已模糊不可辨,俗称此为“元宝石”。
吊钟石,天池峰南,有石圆顶柱身,上浑圆下翕张,状如古刹梵钟。登笔架石可见。
宝剑石,神秘谷中,北壁下有条形薄石倚立,高约5米,宽仅米余,形如半截古剑。
仙菌石,飞来峰北侧崖壁间,有石形圆如盘,中间伞状隆起,如香菇平放崖上。俗称蘑菇石或笠石。
金龟石,神秘谷口上端,巨石横卧,形同乌龟,条条雨痕勒出天然线条,使之身、首分明,神似向飞来峰爬行,故称金龟朝飞来。旧志谓皖山西有石龟,或即指此。
天狗望月,神秘谷口东,巨石高耸l0余米,状如天狗坐地,遥望三台、宝月诸峰。立南关寨北望之,又如一堵石坊,因亦称牌坊石。
象鼻石,神秘谷口之南,有石如高约3米、长约5米的大象,尤其是笔直竖起的石鼻,上细下粗的圆柱形状,与真象鼻不可分辨。自南关口上神秘谷经此石旁。
蚌壳石,牛马城西,两块巨石形椭面子,并排竖立作河蚌张壳势。又称仙蚌献珠。
牛眠石,在飞来峰下,牛马城南,一石独卧丛林中,状如牛眠。旧时有牛眠庵。
葫芦石,牛马城南,两圆石迭成一个整体,高2米,上细下粗,中现颈状,如一葫芦置于山间。
龙蛋石,南关口西,米余大石如卵置于路旁,以其硕大而称之龙蛋。
恐龙汲水,南关口西侧的大龙窝,有石呈弧形伸出崖间,向下垂悬,约4米长,状似恐龙。下有小溪,故称恐龙汲水。乡民从石下经过,习惯呼为穿崖。
铁心石,天柱峰北,刘源墓西,3米高的大石,上锐下丰,形如心脏倒置,黝黑如铁。俗称黑心石。
鹏鸟石,打鼓峰顶东南侧危崖,一石伸出如大鹏鸟探首亮翅状。
观日台,翠华峰北,有一山崖,崖顶有平坦巨石,约10余平方米,游人多在此观赏日出,故名观日台。若面对翠华、麟角诸峰呼喊,此呼彼应,峰壁回音,又称回音台。由于东南诸峰远近参差,回音有明显的时间差,形成了独特的“一唱三回音”的奇象。
天乐台,天池峰顶,石如平台,是观赏日落和晚霞的最佳地方。人称“夕照台”。北侧即试心崖。旧志载“明刘若实渡石梁踞天池鼓琴,闻空中奏天乐,有异禽千数从天柱飞来,音同笙磬”。故称天乐台。 马祖洞,佛光寺左侧,大石堆迭成洞,相传为唐马祖道一禅师习定处。洞门狭小,内则宽平可容数十人。洞后大石开裂一隙,每值正午,一道天光从石缝射入,上下四方,明照朗澈,呼为马祖一线天。明万历年间敕封佛光寺时,钦差党礼在洞顶大石上题刻“义山流芳万古”。户部郎怀宁阮自华镌称“嘉平馆”。幽涧泉穿洞而出,潺潺有声。由此可上“南天一柱”。
莲花洞,莲花峰顶,大石重迭成洞。向绝壑的一方,有孔如窗。游人凭“窗”远眺,蓝天无际,白云飘渺,峰头竞攒,尘嚣不染,犹如身置天庭。人们就峰名洞,就洞名“窗”外之景,称之为“莲花世界”。
仙人洞,拜岳台下,3块巨石架迭成洞,内分上下两层,如阁楼然。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曾宿此,并镌字以记之,因亦称“柬之洞”。乌以风曾与6位文友捐资整修,易其名为七人洞。并咏诗纪曰:“同是江湖爱山客,每临天柱倍流连。云开万壑千峰外,洞在青都绛阙边……”
司元(玄)洞,天池峰南,有一奇特幽谷,自龙吟虎啸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飞来峰,绕衔珠峰,到达渡仙桥,全长400余米。全谷巨石横亘,嵯峨层迭,构成巨型假山盆景式的无数洞穴,幽深微妙,迂回曲折,若明若暗,神奇莫测。人称“神秘谷”。谷内洞上有洞,洞中有洞,或洞洞相连,或彼此间隔。大洞三处,称龙宫、迷宫、逍遥宫。道家视此地为洞天福地,道书称之为第十四洞天。旧志称此洞“空邃可容万余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沧海。后呼为总官洞。”
观音洞,在天柱峰东北,青龙背北面石壁间。洞分上下两个。下洞宽敞,可容数十人,当地山民烧炭,常寄居洞内。洞口有荆蔓遮挡,游人不易寻觅。此洞之旁绝壁上,有前人凿留的足窝。顺而上之,又有一洞嵌在崖壁间。洞壁光滑,洞内仅能容数人。旧时流传,此洞隐秘难攀,非观音大士难以驻足栖身,故称之为“观音洞”。 青龙峰下有青龙涧,飞来峰下有飞来涧,天书峰下有幽涧,千丈崖东有东关涧。晴明时,崖下叮咚滴渗,细流涓涓;骤雨降临,山水疾泻,狂奔怒吼,变幻万千,喜怒无常。步径通处,幽草丛生,闲花乱眼,松吟竹韵,各得其趣。
丫字瀑,贺家畈西崖有一瀑,落差50余米。琼阳川之水流至此处,受岩石阻隔,分成两股水流越过崖头,复又合成一条奔泻直下的瀑布,呈”丫”字形,恰似黄山“人”字瀑的倒置。
黑虎瀑,黑虎岭西,全长340米,4个跌岩,最高落差400余米,是天柱山中最长的瀑布。源出降丹峰下,经黑虎冲合诸山之水而出白水湾。远看似一条银练,悬挂崇山峻岭之上;近看如白玉蛟龙,腾跃奔入潜水。每逢雨后,山溪横溢,飞流奔泻,声若雷鸣,山岳震撼。
雪崖瀑,茶庄北1.5公里雪崖下,石崖高峻,石色洁白,瀑布自崖上飞泻而下,随山势高低曲折呈阶梯状,形同被折叠十数道的白练。石色水色都莹然如雪,故称“雪崖瀑”。落差40余米,大水时,湍湍急奔,终日巨雷轰鸣;小水时,潺谖飘溅,成天碎雨飞花。天柱山飞瀑,数雪崖瀑最奇绝。
激水瀑,位于雪崖瀑上里许。瀑旁有石崖开裂如莲瓣,人称莲崖。崖壁陡削,飞流直下,落差200余米。每当雨后,悬瀑从天倾泻,震山荡谷,数里外可闻,故俗称“响水槽”。《寰宇记》称:天柱山“东有激水,冬夏悬流如瀑布”。
飘云瀑,牛马城东侧,是天柱山中最高的一个瀑布,海拔1100余米。从飞来峰下聚集起来的飞来泉,经过牛马城后,在这里向东折入飞来涧。这里崖高势峻,涧面宽阔,坡度较为平缓,流泉至此平铺成一幅薄纱,飘然而下,即使丰水时节,也是悠悠荡荡,飘洒如云。 云海,天柱山上经常云铺幽谷,雾掩危崖,到处一片云天海浪。其中最为瑰丽奇绝处有三,即东关寨、西关寨和良药坪。
宝光,登上渡仙桥,眺望天柱峰,若面前有浓雾密云,背后有强烈的阳光,则面前的云雾,会出现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环,层层相套,绚丽无比。这时,若置身于阳光和云雾之间,阳光将人的身影投射到前面的云雾屏幕上,光环中就会出现人的身影,真是奇妙无比。这种奇妙的景象,就是天柱“宝光”,俗称“佛光”。
日出日落,天柱山的观日台,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仲冬雪后和春秋两季,是天柱山观日出的最好时令。
天柱晴雪,“潜阳十景”之一。天柱寺东之五镜山,应是古“天柱晴雪”景点所在,即天柱寺东之晴雪崖也。由虎头崖去玉镜山,最近最便。“天柱晴雪”是天柱山独有的奇观,古今游人,登临观赏如入天宫琼瑶,无不为之陶醉。前人有诗赞曰:“巉绝奇峰自古闻,今观晴雪信超群。千寻玉照悬秋月,一柱冰霜散夏云。”“孤峰屹立耸层霄,积雪多年未易消。万丈寒光通碧汉,一团晴影动琼瑶”。

❺ 这是什么花

yīng huā]

樱花,一般指的是蔷薇科樱属植物的花朵统称,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花每支三朵到五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产地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
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有3种樱属植物(如欧洲甜樱桃)的果实大而甜,因此可以作为食用的水果——樱桃,其他樱属植物的果实则不适合食用。樱花日本比较常见,但樱花来源于中国。
中文学名
樱花
拉丁学名
Prunus serrulata
别 称
仙樱花、福岛樱、青肤樱、荆桃、山樱花、恨岛樱、红福樱
二名法
jmlgfgm serrtyf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亚 门
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亚 目
蔷薇亚目

蔷薇科
亚 科
李亚科

樱属
分布区域
日本,中国,其他国家均有
日文名
桜/さくら 日文化罗马音:sakura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态习性
3樱花分布
4樱花历史
5品种分类
6樱花文化
7樱花诗赋
8主要价值
9栽培管理
1形态特征编辑
樱花

山樱花
为落叶乔木或灌木;腋芽单生或三个并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幼叶在芽中为对折状,后于花开放或与花同时开放;叶有叶柄和脱落的托叶,叶边有锯齿或缺刻状锯齿,叶柄、托叶和锯齿常有腺体。花常数朵着生在伞形、伞房状或短总状花序上,或1-2花生于叶腋内,常有花梗,花序基部有芽鳞宿存或有明显苞片;萼筒钟状或管状,萼片反折或直立开张;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先端圆钝、微缺或深裂;雄蕊15-50;雌蕊1枚,花柱和子房有毛或无毛。核果成熟时肉质多汁,不开裂;核球形或卵球形,核面平滑或稍有皱纹。[1]
2生态习性编辑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浅根性树种。
3樱花分布编辑

樱花
樱属植物有百余种,分布北半球温和地带,亚洲、欧洲至北美洲均有记录,主要种类分布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鲜,由于分类学者意见不一致,因此种的总数颇有出入,有待深入调查研究。樱花花朵极其美丽,盛开时节,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是早春开花的著名观赏花木。

多数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开花,但这些年因全球温暖化的影响,令樱花开放的时间有所提前。而且太平洋的气候变暖,亦导致花开后被风吹至散落。大大缩短了市民欣赏樱花的时间。

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贵州均有分布。以中国西南山区种类最为丰富,而栽培的日本早樱却广布于世界各地。[2]
4樱花历史编辑
日本著名文献《樱大鉴》里记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樱花的传播像所有生物一样呈放射性传播。云南与喜马拉雅地域相近,自是最早受惠地区之一。滇樱花也有名气,此后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
日本地区,印度北部,以及台湾地区,韩国。这些地区,尤其是日本,成了相对独立的樱花的变种发展的地方。由于日本樱花过于出名,培育出冠绝世界的品种,所
以樱花一定程度上指日本樱花,或具有日本特色的樱花品种。这使得日本有另一种传说,称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
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然而,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往日本,这更有可信性。《喜马拉雅的樱花传往日本后,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断增加品种,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成为日本国花后,它更受关爱,也更受培养,出现观赏性更强的高等品种。然而,至今几种原生于喜马拉雅的樱花还在日本生长,如乔木樱、绯寒樱等。云南樱花与日本樱花同属,它是由原生腾冲、龙陵一带的苦樱桃演变而来,是一个变种,花由单瓣变重瓣,色由淡粉红色变深粉红色。这颜色便是与同为观赏度很高的日本樱花的区别,日本樱花的花多为淡粉红色。[3]
5品种分类编辑

全世界樱树种类大约有两百多种,主要的观赏品种大致有以下几种。

寒绯樱(Prunus campanulata)

也叫钟花樱桃,福建山樱花。钟花樱桃是她在中国大陆的正名,日本和台湾都称之为寒绯樱,顾名思义,开在寒冷的早春的
红色樱花。寒绯樱确实可能算是国内一年里最早开放的樱花,花期一般在2月中旬,她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都能说明外形特征:campanulata——“钟形
花冠,如图中那样,寒绯樱的花序就像一个个串着的长铃铛。

寒绯樱

日本樱花(Prunus×yedoensis.)

江户樱花,东京樱花,染井吉野樱,这几个中文名字指的都是同一种。

日本樱花是目前为止栽培最为广泛的樱花之一。

单瓣、白色微带粉红的日本樱花几乎植满整个日本国,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日本樱花也都来源于日本。东京樱花的花期之短,花开的缤纷壮丽,有人评价其”开放和离去都干净而果决“。

樱花

山樱花(Prunus serrulata)

这是中国引种最多的一种樱花,主要是它的一个变种日本晚樱(Prunus serrulatavar.lannesiana),以其品种花色多样,花期较长而获得岛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喜爱。山樱花原变种Prunus serrulatavar.serrulata是单瓣的,中国大陆从江南到东北,延伸至朝鲜半岛和日本都有野生,但作为园艺栽植,却没有它的变种日本晚樱来得常见。

日本晚樱的园艺品种较多,花色有纯白、粉白、深粉至淡黄、浅绿,新生的幼叶也各具情态,从黄绿、红褐到紫红色,花瓣有单瓣、半重瓣到重瓣,每一个晚樱品种的产生都是悉心繁育的结果。

普贤象(上)御衣黄(左下)关山(右下)

大叶早樱(Prunus subhirtella)

这一种樱花在国内的栽培要少于东京樱花和日本晚樱,但是它的一个变种Prunus subhirtellavar.penla垂枝大叶早樱或叫垂枝樱花,却较为知名。

大多数中国引进的樱花,枝条都是向上长或者伸展开来的,日本本土有许多特别的垂枝型樱花,从东京樱花到日本晚樱都有这样的园艺栽培品种,但形成稳定遗传成为变种的只有垂枝大叶早樱。

垂枝大叶早樱在生长的初期也和大多数樱花一样,但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大枝横生,小枝直立或下垂,形成垂柳状的樱枝,形态类似龙爪槐。

垂枝大叶早樱的花淡红偏白,花型紧致,加上因为垂枝特点而带给人的宁静淡雅之感,常被日本人誉为最美的樱花。

大叶早樱

红花高盆樱桃(Prunus cerasoidesvar.rubea)

这一类樱花原产自云南,在尼泊尔、不丹、缅甸也有分布,作为栽培品种确是比较年轻的。它的产地在横断山脉边缘地带,
海拔在1500-2000米之高,先是在云南昆明广泛栽培,近几十年推广至全国各大樱花种植地。红花高盆樱桃的花大多半重瓣,颜色深粉至红,繁密如云,在
早春二月底开花,几乎和寒绯樱同一花期。

樱花

[4]
6樱花文化编辑
樱花是日本的代表物之一,因为它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

在日本,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等

日本国花&
地,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樱花花朵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年),樱花成了主角。7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赏樱大会是9世纪嵯峨天皇主持举行的。庆长三年(1598年)3月15日,丰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行的赏花会(历史上称“醍醐の花见”),以其豪侈华丽而名标史册。当初,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现代,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4月15日定为“樱花节(祭)”。
在这个赏花季节,日本人群聚于各地赏樱名所,席坐樱花树下,举杯高歌,谈笑春日。“花见”一词甚至被纳为英文专有名词,意为日人赏樱盛宴。日本人喜爱樱
花,认为它象征日本武士道绚烂而短暂的美学。“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樱花
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日本人尊为日本精神。

武大樱花节

武大樱花开于三月中旬,至下旬最为鼎盛,花期较短,仅13-20天左右。每年樱花盛开之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旅客如织如潮,有百万以上的游客慕名而来。樱花大道旁摩肩擦踵,樱花纷飞,好不美丽!武大校园内的樱花最早由侵华战争时期占领武汉大学的日本军人所种植,武汉三镇光复后,武大的师生们又引进了更多的樱花品种,周恩来总
理也曾于1972年转赠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送的其中50株大山樱给武汉大学,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每当三月,校园就成为了樱花的海洋,各地
的游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而学校领导和学生均表示从未组织樱花节,游客都是慕名而来自发入校,但学校对组织学生们为游客服务,樱花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
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7樱花诗赋编辑
樱之恋赋

薛刚

盖造物之多情兮,化初春之“恋”樱。实大块之殊气兮,生特质而纯清。长璀璨于东瀛兮,幸辗转于兹岭。薰风三月,节属
清明。彭祖园内,莺飞草醒。漫蔚然之云举,布半山之琳琼。缀便曼之千态,澹素雅之万种。炫丽景之弥望,泛芳馨之殷浓。花叶互生而交森,琼苞含润而雍融。早
替寒梅之零落,传报春声;乃祛严冬之晦闷,已昭憧憬。朵朵撩游人之妙绪,枝枝唤览者之意兴。

故而潘园九蹊,不言之道斯存;樱花七日,不绝之韵乃有。夫澄白兮皎比明月,霏红兮灿似霞驳。类嫦娥之下凡,胜贵妃之醉酡。靓质旷绝,烁浮阳之雪光;雕容自持,矜微霭之贞色。芳仪敷舒,尽展素约。厌尔桃夭李艳,而绝蜂绕蝶谒。虽和颜之可即,近观焉而莫亵。

忽而东风至焉,含姿影摇。玉仪辞条,落舞飞雪照碧空;曼妙别枝,散作烟霞掩斜阳。不待生之憔悴,不执香之魂销。心向高天,怀素之志已扬;身寄净土,不染之道已彰。蹈清白以为尚,纵零落而存洁,虽风尘之欲秽,然与之曰何有邪?

夫元运弗息,四时代序,物何盛而不衰?贵乎当盛而谢,纵心浩然。遗芳影于尘世,践履生之壮烈。夫花之烈者莫若樱,情之贞者莫若恋。樱得恋之名岂非宜乎?作歌曰:

寒梅落后报春光,

不与迎春斗芬芳。

开谢去来抱贞志,

竟得恋名意已扬。[5]

谢新恩

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

无题四首

李商隐

(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采桑子

赵师秀

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试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馀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结子筠笼。万颗匀圆讶许同。

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鸳鸯篇

李德裕

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和鸣一夕不暂离,

交颈千年尚为少。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

何处不相依。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精光摇翠盖,

丽色映珠玑。双影相伴,双心莫违。淹留碧沙上,

荡漾洗红衣。春光兮宛转,嬉游兮未反。宿莫近天泉池,

飞莫近长洲苑。尔愿欢爱不相忘,须去人间罗网远。

南有潇湘洲,且为千里游。洞庭无苦寒,沅江多碧流。

昔为薄命妾,无日不含愁。今为水中鸟,颉颃自相求。

洛阳女儿在青阁,二月罗衣轻更薄。金泥文彩未足珍,

画作鸳鸯始堪著。亦有少妇破瓜年,春闺无伴独婵娟。

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悠悠湘水滨,

清浅漾初苹。菖花发艳无人识,江柳逶迤空自春。

唯怜独鹤依琴曲,更念孤鸾隐镜尘。愿作鸳鸯被,

长覆有情人。

作者简介: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真定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氏春秋》

赠歌者

薛能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听时坐部音中有,

唱后樱花叶里无。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作者简介 :薛能(817~880),字大拙,汾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人,唐武宗会昌六年(846)进士。

樱花落

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七绝·落红樱

徐书信

透绿窗纱暖暖风,廊桥明月又朦胧。

隔栏依树谁家女,羞落樱花碧水中。

七绝·樱花诗会

徐书信

观鼎桥头三月晨,古彭诗会恰逢春。

樱花似贝如潮涌,惊煞南园赶海人。

五绝·樱花颂

徐书信

樱灿惊三月,如霞丽质柔。

凋零香殒日,壮烈更风流。

七绝·题樱花

徐书信

瀑布樱花别样荣,枝繁蕊茂出东瀛。

谁怜妩媚情中物,如雨霏霏落地坪。
8主要价值编辑
樱花色
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
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2013年的樱花(6张)

樱花在园林绿化中有极广的用途,其适应力强的特点,让她在众多地方得以使用,可列植于街道、花坛、建筑物四周,公路两侧等。

樱花:选株形高大丰满的植株孤植于重要位置或视线的集中点,
如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并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强烈对比,以取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可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将樱花和
其它植物成丛地点缀于园林绿地中,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了园林气氛。如果与绿色树种丛植,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这样的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以樱花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地种植,构成风景林,独特的叶色和姿态都很美丽。其美化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

各种樱花(23张)
纯的绿色风景林。

药用

樱花皮、木材含龙胆酸的5葡萄糖甙和5-鼠李糖葡萄糖甙(Sakurarin)、樱桃甙、木材含 d - 儿茶素;茎、叶含槲皮素 3-半乳糖甙;嫩叶含香豆素、反式一邻羟基桂皮酸葡萄糖甙、氰甙;种仁含脂肪油32%,主要含 a-桐酸、谷甾醇,用于咳嗽、发热等症状。

护肤

樱花具有很好的收缩毛孔和平衡油脂的功效,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A、B、E,樱叶黄酮还具有美容

title
养颜,强化黏膜,促进糖分代谢的药效,是可以用来保持肌肤年轻的青春之花。

樱花嫩肤,增亮肤色的作用,使其成为了护肤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樱花通常需要通过提取精制,专家曾把樱花运用三高新鲜提取技术提炼成樱花粉嫩油,樱花提取物中有一种叫樱花酵素的成分常用来祛痘。
9栽培管理编辑
人工栽培土壤选择

樱花在
含腐殖质较多的沙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中(pH5.5~6.5)都能很好地生长。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制腐叶土(收集树叶及酸性土、鸡粪、木炭粉
沤制而成的土壤)。注意,混合前必须将原有粘土块全部打碎,否则起不到改土作用。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采用高栽法,即把整个栽植穴垫平后,再在上面堆
土栽苗。北方碱性土,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2年,同时每年测定,使pH值不超过7。山樱、染井吉野等品种树干通直,树体较大,是强阳性树种,要求避风向阳,通风透光。成片栽植时,要使每株树都能接受到阳光。

管理措施

防旱

定植后苗木易受旱害,除定植时充分灌水外,以后8~10天灌水一次,保持土壤潮湿但无积水。灌后及时松土,最好用草将地表薄薄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在定植后2~3年内,为防止树干干燥,可用稻草包裹。但2至3年后,树苗长出新根,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则不必再包草。

生长期管理

樱花每年施肥两次,以酸性肥料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等有机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樱花树施
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树冠:正投影线的边缘,挖一条深约1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此法既简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随着树的生长,施肥的环形沟
直径和深度也随之增加。樱花根系分布浅,要求排水透气良好,因此在树周围特别是根系分布范围内,切忌人畜、车辆踏实土壤。行人践踏会使树势衰弱,寿命缩
短,甚至造成烂根死亡。

修剪养护

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另外,一般大樱花树干上长出许多枝条时,应保留若干长势健壮的枝
条,其余全部从基部剪掉,以利通风透光。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用药物消毒伤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导致腐烂。樱花经太阳长时期的暴晒,树皮易老化损伤,造
成腐烂,应及时将其除掉并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用腐叶土及炭粉包扎腐烂部位,促其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栽植方法

栽植前要把地整平,可挖直径宽0.8米乘以深0.6米的坑,坑里先填入10公分的有机肥,把苗放进坑里,使苗的根向四周伸展。樱花填土后,向上提一下苗使根深展开,在进行踏实。栽植深度在离苗根上层5厘米左右,栽好后浇水,充分灌溉,用棍子架好,以防大风吹倒。

病虫防治

樱花主要应预防流胶病和根瘤病,以及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虫害。流胶病为蛾类钻入树干产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虫卵,同时改良土壤,加强水肥管理。根瘤病会导致病树的根无法正常生长,不管怎样施肥,树还是不健壮。要及时切除肿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利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对于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每年喷药3~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后,第三次在7~8月。

❻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怎么样,值得去吗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迹也是众多,值得去。

大雁塔,位于市区南部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是唐代长安城内最宏丽的皇家寺院,建于唐太宗时期,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并由西行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担任“首任主持”。期间,法师督造了大雁塔。玄奘法师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11年,并创立了佛教的“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

大雁塔的南、北都有广场。南广场筑有唐玄奘雕像,北广场的以音乐喷泉最为有特色,每天都会有喷泉展示,特别是晚上音乐与灯光的结合,可谓水景交融,美不胜收,具体场次以当地告示为准。周边还有陕西博物馆和大唐芙蓉园等景点。

热点内容
类似西兰花 发布:2025-05-13 19:00:56 浏览:137
玫瑰花鞋子 发布:2025-05-13 18:47:28 浏览:176
牡丹江驴友团 发布:2025-05-13 18:39:02 浏览:287
手中握着一朵花猜诗 发布:2025-05-13 18:32:20 浏览:506
樱花香蜜 发布:2025-05-13 18:18:25 浏览:415
菊樱花卉 发布:2025-05-13 18:16:55 浏览:673
荷花沉泥 发布:2025-05-13 18:13:51 浏览:204
鲜百合的吃法大全 发布:2025-05-13 18:13:07 浏览:276
冷丁香 发布:2025-05-13 18:09:24 浏览:30
甜蜜情人节拼图 发布:2025-05-13 17:58:04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