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盆景种植
① 黄荆树桩盆景怎样栽种
黄荆盆景的养殖方法是采挖栽植,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修剪杂乱枝条、减少根部损伤、后期养护管理、修剪造型。
养殖方法
黄荆属于落叶灌木,冬天会落叶休眠,一般在早春季节采挖栽植后成活率比较高,这个时候植株树液逐渐开始萌动,岩咐渗采挖栽植后能很快恢复生长。喜欢盆景的朋友,可以选择在这个季节采桩栽植。
注意事项
1、修剪杂乱枝条
黄荆枝条萌发力较强,大多长得非常杂乱,在挖桩前可以仔细观察,预留好基本造型枝后,其余杂乱枝条全部剪掉,以节省养分消耗,也易于采桩。
2、减少根部损伤
在挖掘时,要多保留须,并减少主根的创伤,切口尽量要平滑,也可以回去以后再重新切除部分残根,操作时也要避免损伤到树皮组织。挖出后及时用塑料袋包好根部,减少水分蒸发,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3、后期养护管理
黄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性,平时不用给它频繁的浇水,只要保持盆土微潮湿就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浇水可以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
在生长期可以每月给它补充1-2次稀薄的肥料,也可以经常给它浇一些发酵的有机肥液,以利于枝叶生长茂盛。黄荆主要是以观根为主,平时也可以经常给它施一些磷钾肥,以使根部更加发达。
养黄荆盆景时,也经常把盆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让植株生长得更繁茂。如果长期缺少光照,就会引起枝叶徒长,叶片长得更长。
4、修剪造型
黄荆形态奇特,极富变化,古朴优雅,造型时可根据树桩的具体形态,制作成不同形式的盆景。平时可以通过粗轧细剪的方法,把它加工成扶疏自然,潇洒清秀的自然自然造型;也可以根据粗脊黄荆根简键部的疙瘩,加工成古朴嶙峋的树石盆景。
在用黄荆制作盆景时,如果没有粗壮的老桩,有些根茎不是很粗,但线条曲折有致,经过修剪蟠扎后,也是极富动感,非常的美观。
黄荆盆景怎么过冬?
1、搬进室内
黄荆盆景过冬时应该尽可能的入室,一般地区的室外温度都很低,要是不搬到屋里养的话,它就有可能会被冻伤。若家里有地暖的话,是需要将它放在高处的,要是直接放到地上,暖气所散发的热量就会引起干枯的现象。
2、注意通风
虽说放到室内是相对温暖的,但是也不可以不通风,植株整日被闷在屋子里,就会增加病虫侵害的几率。因此,在冬季晴天的中午是需要多开窗的,室内的空气应足够的流通。
② 农村可以做盆景的树桩,4种树桩适合做盆景(附制作方法)
在农村的山上,会有很多奇形怪状的树桩,很多花友认为这些树桩全部已经死了,没有用了,其他当中很多树桩可以制作盆景的,那么农村可以做盆景的树桩有哪些呢,在农村中可以用黄荆、火棘、榆树、树舌等树桩做盆景,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
一、农村4种可以做盆景的树桩
1、黄荆树桩
将树桩种植土壤里后,并没有及时,还有给它进行修剪、整枝造型,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将生长温度控制在18~25℃,给它充足的阳光,这样可以促使树桩,快速萌发嫩芽,增加树桩盆景的观赏价值。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农村的黄荆、火棘、榆树、树舌等树桩可以做盆景了,以及树桩做盆景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用树桩做成壮观的盆景。
③ 黄荆树桩盆景怎样栽种
准备栽种前应选一个大小适合的花盆,并在盆内装上些肥沃透气的土壤。栽种时选择在春季最好,栽种的时候还要把一些多余的侧根都剪除,在生根水里浸泡一会,晾根后就能栽种了,生根也可使用碧卡根聪聪稀释液。栽种时要把树桩放在盆中,确定好位置用土它的根系埋住,并且把周围的土壤压实,浇上些水就行。
1、盆土选择
种植黄荆树桩时,需要为其准备空间较大且底部具有较多排水孔的花盆,可以选择多孔紫砂盆,或者多孔釉陶盆,提高植株的观赏性,而且要往花盆中铺上一层珍珠岩或者蛭石,再对其进行高温消毒处理,维持黄荆树桩正常生长。
2、土壤条件
黄荆树桩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土壤里,种植黄荆树桩时,需要使用沙土、田园土和腐叶土混合配制成的土壤,并且要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饼肥或碧卡颗粒肥作为底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黄荆树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3、栽种方法
栽种黄荆树桩时,需要先往花盆中装入一半的土壤,再将黄荆苗栽种放入其中,然后把剩下的土壤填入到花盆里面,最后对黄荆株苗浇灌一次水分,使其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使植株快速适应环境。
4、养护方法
养护黄荆树桩盆景时,需要在其栽种后,将植株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半阴处进行缓苗,使黄荆快速服盆,并且要定期修剪黄荆盆景的枝叶,可以将其生长过于杂乱的枝条剪去,使黄荆树桩盆景更为美观。
④ 怎样种植树庄盆景
树桩盆景,在栽培方面包括:培养树坏、加工造型、栽盆配景等过程;在管理方面包括:浇水、施肥、修剪、整姿等工程。
第一节 工具与材料
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下列几种:
1、工具:剪刀、钳子、锯子、刀子、小铲锹、竹扦、凿子、锤子;
2、器皿、用具:水壶、筛子、喷雾器、施肥用具;
3、材料、药物:攀扎材料(棕丝、铜丝、铁丝和麻皮等)、各种药品。
家庭制作盆景不一定要求上述工具样样具备,也可用其它的代用工具。
第二节 树坯的培育
1、繁殖的方法
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树木,有两个来源:一是繁殖苗木,进行较长时间的培养;二是向山野掘取树桩,再作一定的培养加工。当然,也可向花农购买树坯进行加工;在野外掘取树桩应该遵守林业部门的有关法规,而且尽可能不破坏生态环境。
树木的繁殖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有性繁殖,即用种子形成新个体,这种繁殖所育成的苗木叫做实生苗;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即利用植物的茎、叶或根来培育成新的个体。有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等方法,这种繁殖是母本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住母树的特性。盆景中树木繁殖大多采用无性繁殖。
每一种繁殖方法其优缺点:如用种子播种形成幼苗,要培育成老态龙钟的树桩盆景则很长的时间,甚至经过二、三代人的培育才能完成;但如果用于微型盆景,则可较好地塑造一株微小的“老树”,用播种的形式较容易获得大量的树木材料。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是盆景成型时间短,而且能保持母本的持性(如花色、花香等)。采用扦插的形式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树木材料,广州常见的福建茶、六月雪都是很容易扦插生根的植物。嫁接可以改造“树形”,如在树干适当的位置嫁接枝条,可以使树形大大改善。采取哪种繁殖方式主要与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有关,有的植物种子很容易萌发,有的植物枝条很容易扦插生根,有的植物嫁接很容易成活,所以繁殖方式要具体视何种植物而定。
2、山野掘取
山野掘取是指从山野里掘取老树桩,经过培养加工作为盆景的素材。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盆景的培养时间,并常常能选到形态自然而又古拙的老树桩。
在林木茂盛的山区,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树桩,反而在荒山瘠地比容易寻找。这些地区的树木,由于经过多年人工砍伐,留下古老的树桩,就是很好的采掘对象。特别是悬崖峭壁的石缝中,由地树木的发育受到阻碍,生长得很慢,年岁愈久则愈显苍老。另外,生长在高山风口的树桩,由于风涛的自然加工,躯干多遒劲曲折,树叶多平整并列,姿态比较古怪,不同于凡品,并容易成活。其它生长在田边,河边和屋角的树木,只要经常砍伐,积年累月,也会形成老桩。一般生长在向阳坡处的树桩,较之阴坡处的生长旺盛健壮,采掘后培育,生长力强。
一般采掘的时间多在二、三月间进行。
在采掘时,把不必要的根枝剪去,并用湿苔包好,或就地用土混水拌成厚泥浆,将根部放在泥浆中浸泡数分钟,俗称“打浆”,以保护细根不致失水而枯萎,放在阴暗处或就地假植,以便保存。树桩要保留副根和须根,这是成活的重要关键。主根一般可以截断,但松柏类和直根树种,则必须保留主根,否则不易成活。运输过程要注意防止碰伤根枝。
采掘来的树桩,应选择一块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和排水便利的地方进行栽种。另一种方法是将挖回来的树桩栽入泥盆,放在温室进行催芽发青。注意浇水、喷水,防止失水枯死,但不能过涝以免烂根。
3、养坯
无论用哪一种繁殖方法育出的树木,或是经过山野掘取获得的老树桩,都必须先进行地植,培养一定的时期,叫做“养坯”。在养坯的同时还要进行树木的造型加工,直至树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时,才可栽进盆中。这是培养盆景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如果不经过养坯,就直接上盆,那么很难成型。此外,树木上盆后一般不易长大,因此培养大的树桩也有困难。
养坯必须根据植物的生理特性、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地方和土壤。养坯的主要工作是浇水和施肥。根据树桩的不同季节进行浇水,既不能少又不能涝。为使树木生长良好和尽快成型,施肥很重要,但要控制施肥的时间、浓度、次数。还要做好修剪、摘芽、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养坯的时间有2、3年,也有10年以上的,要根据树坯的基础情况、树木的种类以及造型要求等而定。如要将一棵树苗培养成大型的树桩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类时间更长;而制作小盆景的树木,以及山取的老树桩,一般只需3-5年即可成型。
(1)树桩处理
根部处理:要考虑到成活的需要,又便于以后上盆加工。主根要适当短截,根的底部最好修成水平状,还要根据自然根系结构,从而根过渡到侧根、须根。短截主根应尽量多留侧根和须根,以保证树桩的成活生长。根部短截切不可一步到位,可等成活后发出新根,再逐渐修剪短截,以适于上盆时在盆钵中能容纳为宜,且使根端与盆钵壁部有一定空隙,以利生长。
根部处理
枝干处理:自然生长的枝干,往往杂乱无章,必须进行一次初步重修剪。根据树坯材料的特点,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坯树干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来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匀称协调、线条优美的盆景作品。
截干处理:把多余的枝条剪去,留下造型需要的枝干。
倒置处理:巧妙利用树桩的自然形状,把斜向处理处理生长的树桩旋转90度,塑造成悬崖式树桩盆景。
截口处理:在树型确定后,要截去多余的枝干,其锯口处理,因树种习性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些植物(雀梅),锯口贴近主干,很容易炸皮,影响美观。故锯截时可稍留一节枝干,愈合后再截除。对一般伤口易愈合的树种(如三角枫、黄杨等),则可贴近主干锯截。截口应尽量避开正面,要平整光滑,使截口与主干自然愈合,不致有碍观赏。截口最好及时涂上防腐剂或蜡质,以防伤口感染病虫害。
(2)栽植
采掘树桩大多养坯一年后再进行上盆加工,在此期间,先进行就地栽植。栽植方法有地栽、容器(盆钵或木箱)栽植。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养坯。
地栽:栽前应深翻土壤,挖好排水沟,最好在栽植时,搀进1/2山土。树桩宜用干土,根的缝隙易于捣实,浇水后,土和根可紧密融合。利于树桩成活和生长。在南方雨水多,土质粘性大的地方,应采用垄栽法,以利于排水,防治烂根。栽植树桩的土壤,如是下山桩,最好选择素心土,已养坯一年以上的树桩,可用营养土。
地栽
砖围地栽
盆栽:采掘的树桩除地栽外,也可选用泥盆、木箱、箩筐等栽培。容器的大小视树桩的大小而定。底部留有排水孔,为了透气性良好,可在底部垫层粗砂。盆栽有利于结合造型加工和精细管理。为了提高盆栽的成活率,可连盆带树埋在泥土里,可保持盆土湿润,促进生根和萌发枝叶。
“连盆带树”的地栽
套栽:野外采掘的老桩,根心枯空,树龄老化,新陈代谢功能差,成活率较低,冬季易受冻害,可采取套栽法养坯。树桩栽植地里或泥盆内,用塑料薄膜袋或其他袋状物将枝干套住,留出顶部芽点位置,周围填土,待叶芽萌发后,再将套袋由上往下逐渐拆除。套栽法可以保湿保暖,有利于老桩的萌发更新,提高成活率。
套栽
利用瓦片培养悬崖式盆景树桩。
注意事项:(1)树桩刚栽时一般培土较高,成活后,生长旺盛期,树桩基部易萌发新根,如不及时清除周围壅土,日久新根越长越旺,而原来主根会逐渐被新根替代而死亡。所以栽植成活后,生长正常时,要及时除去培土,逐渐将主根露出,促进原根生长出更多须根。(2)一般盆景根桩的培养,要按上盆时的姿态栽植,如斜干式盆景则枝干要倾斜栽植;悬崖式则枝干要下垂,或栽植后利用顶端向上生长的习性,将盆栽树桩倾斜放置,让枝冠下垂弯曲。(3)新栽树桩刚成活时,切不可施肥,待生长正常时,逐渐施肥,促进枝叶生长。
第三节 树桩的造型加工
(一)加工的方法
造型加工主要有剪与扎两种方法。剪的方法为岭南盆景的主要造型方法,最适于萌发力强的树种,如福建茶、榆、九里香、六月雪等。
修剪的时期,要分别树种,加以处理。一般落叶树宜在落叶后发芽前修剪,常绿树则宜在生长旺盛时修剪,定期发芽的树种宜在发芽前修剪,观花树种宜在花后修剪。此外,一般春夏季节,宜让树木自然生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修剪。
金属丝扎法:即用铜丝或铁丝卷绕在树枝上,再将树枝进行各种弯曲。金属丝的粗细根据树枝的大小而定。先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再作螺丝状的卷绕,必须贴紧枝干,但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损伤树皮或扭断枝干。枝干的弯曲一定要慢,防止折断枝干。
棕丝扎法:即全部用棕丝捻成的不同粗细的棕绳将枝条扎成各种弯曲形状。进行扎时先将棕绳打一个套结,固定在需要弯曲枝的下端,如枝的基部,交叉处或叶柄处的枝条上均可;再将打成套结后的两根棕绳交叉几下,放在需要弯曲的枝的上端,打一活结,使枝条置于其中。然后慢慢弯曲枝条,使成需要的弧度,收紧打死结,即完成一弯。
无论采用金属丝或棕丝的扎法,到一定的时间,必须即时拆除,如继续让其留在枝上,就会因为枝条的生长而陷入皮层,造成“金属丝伤”或“陷棕”。
(二)加工的标准
自然界的树木形态是千变万化的,作为自然界树木缩影的树桩盆景造型,当然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标准也不尽相同欣赏者也各有所好。因此,树木的造型加工,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定下来。
首先,树木必须符合自然和富有画意。符合自然就是要使人感觉到在自然界曾经看到过这种树木景象,这就必须注意不可矫揉造作,力求保持树木固有的姿态。但仅仅符合自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富有画意。富有画意是指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要通过各种手段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目的,这同绘画的道理是一样的。
树木的主干形态最为重要,其好坏决定整个树木的造型。主干一般以粗壮为好,应能表现出大树的姿态。主干要自下而上渐细,不宜突然变细,或相反有某一段超过下面的粗度。此外,主干可直可曲,视造型需要而定,但都必须自然。
树木的根部形态也很重要,仅次于主干。根露才能显出老树的特征,但露得太多也未必好,反而失却自然。最好是有露有藏,露中有藏。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形如钢爪,紧紧抓住土面;有的好似龙蛇,蟠曲奇妙。但都须与主干配合,浑然成为一体。
干和根是基础,有了好的基础,还须有好的枝叶。一般枝要曲,才有美感。用剪的方法形成的弯曲,比较苍劲;用扎的方法形成的弯曲,比较柔和,两者各千秋,可根据造型需要选择。枝叶要做到疏密有致,应根据不同的式样、不同的树种来决定疏密。另外,叶子的大小也有一定关系,如果是中、小型的盆景,应选择叶子较小的树木,整体才能显得较为协调协。
(三)加工造型
1、蓄养
蓄养和养护是不同的概念,养护是指树木盆景在生长过程中的保养护理,而蓄养是指树木盆景造型过程中采取蓄养方法结合攀扎、修剪、嫁接、雕刻使根、干、枝的形态按人的意愿去发展。一盆好的树木盆景,它的根、干、枝须比例合理匀称,在造型过程中其枝干弯曲、冠型剪裁较容易处理,而粗细协调、匀称、比例合理必须依赖于蓄养才能完成。蓄养好比“加法”,修剪刻挖好比“减法”,树木造型须“加”、“减”并用,巧为互补。蓄养能发达根系,利于伤口愈合,使枝、干、根比例合理匀称,树型丰满、自然美观,弥补攀扎修剪之不足。
(1)蓄根:根是树木赖于生存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树木长势的优劣。从树木盆景角度来讲,根的造型是表现盆景美的重要部分。蓄养好根,除有利树木生长外,还能增强树木盆景造型艺术的感染力,使之更加完美。俗话说:“无根”即为插木,没有好的根盘,不能称得上盆景佳作。
山野采掘树桩一般树龄较长,根部较大。由于自然生长,枝干姿态很美,根部往往有不足之处,在养坯时,可采取补根法,诱发新根。树桩一侧无根可采取靠接法,选择同种树苗紧贴根部栽植。第二年树桩及补植树苗剪去。这种补根法,可使老桩残缺根系恢复生机,更新生长。利用树桩蓄根法,可塑造出理想的根型。
此外,在蓄根的技法中,还可采用悬根法、垫根法、盘根法、挤根法、围套法等,培养各种型式(如平展根、提悬根、盘根、连根等)根系,这对繁殖功的蓄根更为适合。
根桩根部左侧缺根,影响造型。取同种植物的小植株,去除右侧根部,并用刀修成锲形,成要补根的树桩基部缺口吻合,固定培养。
嫁接成活一段时间后,可剪去接穗上部,只留与砧木结合的根。
垫根法:选取健壮的盆景树材,将全部根系掘起,洗掉泥土,剪去所有向下根系,注意保留四周侧根,清理成放射型,用扁形物体如木板、瓦片等垫在根部下端,再用棕丝或易腐绳带将根系均匀地缚扎在垫物上。
盘根法:选用根部柔软易于盘曲的盆景材料,如榕树、榆树等,春季挖掘起全部根系,洗去泥土,保留适于盘曲的长根,将锥开榨塞入根部中间,把根沿棕外围分开,再编排盘曲长根,粗细有别,自然得体,使根型呈喇叭状,再用易烂绳带缚扎。将盘曲处理的树材植于地下,或植于稍大的泥盆中。
挤压法: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不断采取物理处理方法,对根基部主根进行抑制挤压,使其形成板根状。挤压应分多法逐渐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对植物根部造成不可愈合的创伤,
围套法:用围套的方法,控制根的扩张,迫使根系向下生长,培养不同形式的悬垂根。此法可用于培养提根式树桩盆景。
(2)蓄干:干是树木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树冠与根连成一个整体,起着养分的输送和支撑树冠的作用。从树木盆景加工来讲,干的粗细、力度、动势,对整体造型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如要制在一盆树木盆景佳作,必须根据树材的自身特点,先蓄好根、干,再蓄分枝、侧枝。野外采掘树桩的蓄干,要根据不同树种的习性,灵活掌握。凡生长速度慢,截面很难愈合的树种,如松柏类及杂木类的雀梅、枸杞、六月雪等,采掘时应最大限度保留好根、干、枝,求其完整。而采掘到一些生长较快且伤口易于愈合的树种,根盘非常好,干形不理想,可下决心将干部不理想部分截除,重新蓄养主干。截面大者可养成双干,截面小者可畜养成单干。
剖干蓄养法:野外采掘到的杂木树桩如三角枫、榆树、福建茶等生长较快树种,根盘甚好,而上部的干不够理想,可将其锯除,并将干的截面剖切成双干型或三干型。第二年春,根据发条的情况确定干型。双干型的将主干截成一高一矮,一主一次,参差有致。并任其生长,用蓄枝截干法,蓄出主干。当蓄养的主干基本理想后,再用金属丝攀扎分枝、侧枝。经过数年蓄干、攀扎,使剖干部位蓄养的枝干,日趋丰满成型。
单干蓄养法:根部完好的树材,如上部主干不理想,可在适当高度截去,重新蓄养枝干,截面小者可蓄养成单干。
(3)蓄枝:枝条是树木盆景造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枝则无冠。在树材加工造型中,往往因为枝与干、枝与枝之间粗细比例,排列位置不合理,而难成佳作。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是下粗上细,如因造型不当,下部干瘦弱,而顶端枝条反而粗壮,则失去自然美。所以必须采取抑上养下措施,有足够营养供给下部枝条,使其长粗,形成丰满的枝冠。
枝条蓄养应在根、干造型基本完成后,再对枝冠进行制作。但不要急于求成,可由下向上逐步推进,越是接近顶部枝冠,成型越快。所以对顶部枝条进行定位、绑扎,应及时剪除徒长枝、四强枝,蓄养下部枝条,让其长粗,当下部枝干蓄养达到一定粗度时,再蓄养侧枝,根据造型需要,或以修剪为主,或以攀扎为主,进行不同造型处理,在下部枝干造型基本成型后,再逐步向上推移。这样就使得枝与干、枝与枝比例协调、合理,形成优美的枝冠。
(4)蓄截口:山野挖掘的树桩,在养坯过程中,需要进行造型剪截,形成大小不等的截口。截口愈合不好,逐渐溃烂,不仅有碍观赏,而且影响其生长和寿命。因树种不同,以及截口大小、生长快慢的差异,其愈合能力各有不同。阔叶树种愈合能力强,松柏类的愈合能力差。截口大的树材,最好地栽养坯,不急于造型,枝条定位后,任其生长不加束缚,其截口愈合就快得多。
斜锯后的截口用刀将周围削去一部分,呈小圆弧形,以利于截口的愈合。留条位置应根据造型的需要,留在截口的一侧,不宜对称留条。蓄截口的枝条应放在需要增粗的位置,当所留枝条长到1.5-2厘米粗时,即可剪去,如截口尚未愈合好,可继续再留条直至截口愈合为止。
截口过大愈合困难时,可用靠接的方法,运用该树的枝条靠接截口处。嫁接愈合后,剪去接枝,在截口中间的嫁接枝条上继续放条蓄养截口。
2.造型
(1)攀扎弯曲:在树木盆景造型过程中,枝干弯曲是造型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内容,通过弯曲来改变枝干原来形式,合理占有空间方位从而达到形式美。在我国传统的树木盆景造型中,多用棕丝、棕皮来攀扎,弯曲调整枝干。其棕法技巧,仍值得借鉴。
传统棕法攀扎不易伤害植物,工整秀丽,但技术要求高,工时长。金属丝攀扎易于操作,可随时所欲,得心应手,省工省时,且难拆卸。所以弯曲攀扎时,可据制用者的喜好及造型需要,选用棕丝或金属丝,也可金、棕并用。
对枝干的弯曲,要了解不同树种的习性,根据粗细,把握好时间季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尤其对主干的弯曲要做到胸有成竹,能弯到什么程度,就弯到什么程度。亦可分阶段逐步加大弯曲度,弯曲时注意保护木质部和表皮。对于一些粗干造型可弯可不弯,尽量少弯或不弯。小苗培育的盆树材应自幼弯曲攀扎,山野采挖大型盆景树桩,可通过改变种植形式,或巧借树势来减少弯曲度。
①金属丝攀扎:常用的金属丝有铜丝、铅丝、铁丝,根据攀扎树材的粗细、韧性、色泽,选择不同粗细的金属丝。因金属丝强度大,易损植物表皮,可用弹性好且质地软的牛皮纸、棉布、塑料制成带状,将金属丝包缠起来,必要时也可将攀扎的树干也包缠起来。注意及时拆卸,以防金属丝嵌入木质部。
攀扎应先主枝,后次枝,再小枝,由下往上、由里往外、由粗至细。将金属丝始端固定,可一根,也可两根并用,贴紧枝干,按金属丝和和枝干的相切45度角向上攀绕,至需要位置时,将金属丝末端紧靠树皮,不得翘起。
杂木类在生长季节攀扎,在半木质化时最适宜,此时枝条生命力特别旺盛,即使折裂,也容易愈合。松柏类宜在休眠期攀扎。
②棕丝攀扎:视被攀扎枝干粗细,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绳,根据枝干生长的位置、弯曲形式,找出最佳的攀扎点与打结的位置。开始的攀扎点应尽量选择分枝、树节,或粗糙处,以防棕绳滑动。如攀扎点光滑,可用棉织物缠绕。弯曲间距视枝的粗细,硬软程度,灵活掌握。枝条细软间距可短一些;硬且粗的,间距可长一些,弯曲部内弧处用锯拉口,深度小于干径的1/2,并用麻皮缠住伤口。攀扎时间,除传统攀扎外,自然式造型的可根据需要适时攀扎。攀扎对树干有伤害时,可在早春进行,利于伤口的愈合。攀扎顺序,先扎主干,后扎大枝,再扎小枝。扎枝叶时,先扎顶部后扎下部。
③金、棕并用攀扎:金属丝对小枝的绑扎时间快、效果好、且有力度,但对较粗枝干的弯曲,较为因难。而棕丝攀扎无论粗细皆可。棕丝攀扎,主要通过两点的收缩,使枝条弯曲,其弯曲的形式,柔多刚少。因此,把金属丝和棕丝并用,能取长补短,刚柔相济。主干枝的弯曲用棕丝攀扎、牵拉,小枝条的弯曲用金属丝绑扎。
点击:金、棕攀扎示意图
④其他攀扎方法:枝干弯曲除用金属丝、棕绳攀扎外,还可以利用剖干、锯切、开槽、绞、吊、拉、顶的方法。
点击:枝条弯曲的方法
主干不是太粗,且伤口愈合较为因难的树种,可在中间部位,按垂直弯曲方向切割与弧长相等。切割完毕后,用棕皮或麻皮将切口包扎紧,将棕丝扣套在干的基部,把两股绳绞在一起系在干的上端打活结,弯曲到位后再打死结固定。
(2)修剪:从造型来讲,修剪和攀扎都是为了改变枝干的弯曲形式,占有的空间位置,从而达到树木造型的目的。从养护管理来讲,修剪是为了保持和维护已成型的树木景观。按造型顺序的先后,可分为定位剪、缩剪、疏剪等。
修剪时间:杂木类盆景一年四季均可修剪,松柏类宜在休眠季节修剪。梅雨季节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树木生长旺盛,应少剪,或不重剪,大量枝叶被剪去会影响正常生长,严重时导致死亡。另外,接近秋末不可重剪,强剪后新芽陆续萌发,寒流一来会冻死嫩芽。重剪、强剪的最佳时间为1-2月份树木处于休眠期。但一些不耐寒树种不宜在冬季修剪,因伤口较难愈合,易留疤痕。
一般来讲,树木长势强、生长旺盛的可多剪,生长瘦弱的则少剪。从树木造型需要,通常要剪去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轮生枝、对生枝、瘦弱枝、病态枝等。留下枝条的养分集中,可长得健壮。
⑤ 如何栽活树桩盆景
栽活树桩盆景处理技巧:
一、树桩处理技巧:
树桩盆景的原材料来自于市场上或者是野外。野外的树桩盆景素材虽然没有进行特殊的处理和修剪。但是由于是从土壤中直接取出来的,成活率比较高。在移植的过程中,根部一定要带有泥土。并且用保鲜膜包裹起来,不让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挥发。
此外,这也是为了防护空气中的一些孢子或者是有害病菌附着在植物体上。这会导致树桩盆景很容易被腐蚀。
二、植物体根部技巧:
把选择好的树桩盆景的原材料移植到室内之中,为了不影响植物体的成活率以及生长发育。需要对树桩盆景的根部进行一系列的修剪。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方面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减少植物体的能量消耗。
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操作,让盆景的根部不影响到整个盆景的欣赏。在对植物体的根部进行修剪时,尽量把植物体的根部修剪得比较平滑。这是为了增加盆景的稳定性,并且也可以让植物体的根部重新再次生长。
除此之外,还需要把那些多余的根部或者是被病菌侵蚀过的植物体根部进行修剪。对树桩盆景根部的修剪,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久的工程。在植物体的根部长出新的根之后,还需要第二次修剪。这时候修剪时就要根据盆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花盆,尽量让花盆比盆景大。
占整个花盆的2/3即可。这一方面是出于植物的生长因素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就是出于盆景的欣赏价值来考虑。对植物体的根部修剪完毕之后,在根部喷洒上高锰酸钾一是为了促进根部迅速发育,二是防止有害病菌的侵袭。
三、枝干处理技巧
由于还没有进行上盆操作,所以为了节省植物体内的营养成分。所以需要把多余的枝条进行修剪。不止如此,多余的枝条不仅消耗植物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而且会使整个盆景错综复杂,杂乱不堪。要根据树桩盆景的原材料决定应该修剪成何种造型。
不同造型处理方法是不一样,要让树桩盆景的枝条协调统一,并且还要表现出盆景整体的形象。
四、伤口处理:
根据设计好的形状,在进行栽培之前首先要对主题进行修剪。
修剪的主要是植物体没有利用作用的枝条,在修理完之后,就要对修剪过的伤口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是由于树桩盆景的种类比较多,并且生活习性不一样。所以需要对剪切过的植物体伤口进行特殊处理。在修剪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操作方法。
再进行剪切的时候你要进行水平切割。不能倾斜的切割下去,这也会影响到植物体的木质部。还有对一些猪皮比较厚但是容易炸裂的树皮要进行特殊处理。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是为了让植物体的树皮不要脱落。因为这可关乎到整个盆景的美观性。
为了避免树皮在修剪的时候脱落,所以在进行修剪的时候,要对植物体的树干进行保留。
截杆处理:把多余的枝干修剪掉,根据伤口的愈合程度选择修剪的方法以及角度也不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树种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这是由于有一些植物体的树干的皮层比较牢固不容易脱落。为了促进伤口的自然愈合,必须要在修剪的伤口处涂抹上防腐剂以及石蜡等。防治被病菌侵蚀。
并且为了能够促进修剪过的伤口快速愈合,在日常的养护阶段也要格外休息。避免浇水时水分过多导致花盆之中存有积水,促使植物及根部腐烂。并且刚刚进行修剪过之后,即使进行了上盆操作也不要对植物体进行施肥,这是盆景制作的一个大忌。
所以在植物体的生长初期,不提倡进行时施肥。等到植物体的根部深深的扎根于土壤之中。
(5)树桩盆景种植扩展阅读:
树桩盆景修剪技术:
1、弯曲
为了防止生拉硬弯将树干折断,弯曲前应当先在被弯部位的弧面外缘衬上一条麻筋,然后再用麻皮紧紧缠绕,从而增强树干的韧度,防止劈裂。较粗的树干弯曲困难,需事先在弧面的外缘凿出一道船形纵沟,深人木质部2/3,再用麻皮缠紧。最后用尼龙绳绑在树干的两端把它拉弯。
2、雕琢
一些老树桩的外皮大都已经裂开,为了使它们显得更加苍古.可用刻刀对外皮进行适当雕琢,使主干上的纹缕显得更加突出明显。另外,在修剪时留下的剪口相当难看,也应通过雕琢来修补,平齐的剪口雕出纹缕,但不要显出生硬的刀痕。
3、弥补
一些花果类树桩的干皮都比较平滑,达不到盆景的制作要求,这时可用贴木法来弥补。先找一块枯朽的树干老皮,把它贴在平滑的树桩主干前面来进行伪装。贴合时不要全面涂胶,也不要用化学合成胶,应使用树脂胶,并采用点沽的方法来贴补,以免妨碍树干的生长。
如果技艺高超,贴干后的树桩好像是鲜嫩的枝叶真的从朽木上长了出来,使人难辨真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树桩盆景
⑥ 盆栽老桩怎么种植盆栽老桩种植技巧
1、桩型处理:如果先有桩再选花盆,先量一下树桩最大处的尺寸,花盆一定要比树桩大。上盆前将树桩的截断面处理干净、光滑,然后涂上蜡烛油(当然花市上有专门抹树桩的蜡质)。映山红盆栽一定要用生根药,最好是混合黄泥浆,这样浸泡过生根水的树桩上会包裹一层厚厚的泥浆,更容易成活。土上部分要修剪彻底,树枝截断面也一样用蜡质涂抹封口。不要担心修剪过多枝条会影响来年开花,事实上成活后抽出的枝条,第二年一样可开花。树枝修剪不够的话,反而会影响成活率。
2、植料配制:映山红盆栽当年的植料,直接影响到它的成活速度(服盆期),如果成活越快、抽芽越早,那么第二年开花的几率就越大。有些朋友选用植料不当,导致映山红种植很长时间才抽芽,这样新芽就错过了生长旺季,当年长条不壮,次年就难以开花了。
3、光照与水:映山红种植初期蔽银的一个月,不要晒太阳(散射光需要),闭并带只有当新芽长到10公分左右时,才进入晒太阳模式,当然那时可能天气已比较热了,晒太阳是需要遮荫网的。真正成活后的映山红,只要确保水分供给,太轿芦阳晒得越多开花越好。
4、肥料应用:盆栽第一年千万不要施化肥,即使明显感觉成活了,也没有施肥的必要。如果备了有机肥的溶液,可以稀释后当常规水浇灌。映山红根系上须根本就不多,如果在刚刚生出根芽时就施化肥,树桩必定难以成活。
⑦ 盆景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盆景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很多人都喜欢 种植 盆景,作为观赏植物。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盆景的种植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盆景的种植技术
选盆与配置营养土
盆栽花卉的盛器称为花盆。由于制作原料和方法不同,可分为
瓦盆、紫砂盆、釉盆、瓷盆、水泥盆、塑料盆等。一般花卉栽培多用瓦盆。
瓦盆又叫泥盆、素烧盆。以粘土烧制,盆上有细微孔隙,透气性
好,质轻而使用方便,有利花卉生长。但质脆易碎,又因价格便宜,
使用仍十分普遍。
选择口径40cm,底径35cm,高30cm有排水孔的瓦盆、木桶、木箱。配制营养土:肥沃熟土6份、河沙2份、腐熟的羊粪1份、沤烂的树叶及马掌发酵肥1份,按比例混合均匀、过筛。
上盆
选择植株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为害的苗木,于4月上中旬上盆栽植,栽植时用5度石硫合剂浸根消毒,并剪去坏死根,先把少量营养土装入盆底,放入苗木,将根系摆布均匀,埋土踏实,及时浇水,即可保证成活。
肥水管理
萌芽前后施0.2%速效性氮肥1次,从5月份开始,每10天左右追施液肥1次,以200倍液有机饼肥为主,尿素、二铵、硫铵等各0.2%的无机液肥为辅。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肥,可喷施0.3%-0.5%尿素、3%-5%草木灰浸出液。秋梢旺长,果实接近成熟期每半月追施1次200倍有机液肥。新梢停长、果实成熟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10天左右追肥1次,以200倍有机液肥为主,配合使用0.2%的无机氮肥。
盆栽苹果的土壤要干透浇透,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要及时补充水分,6月份为促进花芽分化,要适当控水,7-8月雨季要少浇水。
整形修剪
盆栽果树,可根据个人的 爱好 ,修剪成盆景树形,注意角度开张,使之通风透光,利于形成花芽,获得高产。
盆栽苹果控制树冠要从1年生苗起,要以干高相当于盆体高度或高出盆体一倍为宜,采用盘绕式拉枝方式,抑制长势,促使发枝,也可对1年生苗木所需高度进行摘心,促壮主干,再发新枝。对新发技拉技培养树形,对徒长枝、竞争枝在枝条的5-7片叶间进行扭梢,可有效控制树体高度,防止徒长,促成花芽。对生长旺的徒长枝和竞争校要充分利用,结合拉枝进行扭梢、摘心、刻伤、环剥,可培养大量结果枝,并促使其形成花芽,达到早结果多结果的目的。当盆栽苹果进入结果期时,树形已基本确立,要根据品种合理选留枝条,以整个树冠空间占满,得到合理利用为宜,有空间的长枝可留培养新骨架,中、短枝培养为结果枝组,,使树冠保持稳定,做到长短校相间,叶果比适宜。
花果管理
1、人工授粉:为保证盆栽苹果坐果率,在苹果开花前2-3天,从物候期相近的果园采取授粉品种花朵获得花粉,在盆栽苹果盛花初期,花朵开花的当天上午进行人工授粉。
2、花期喷硼:在开花期用0.25%的硼砂喷洒,提高坐果率。
3、套袋:在生理落果后,为提高果实品质,防止病虫危害果实,进行果实套袋,在果实成熟前15-30天取下果袋,使果实着色。
4、着色与贴字:盆栽苹果具有管理方便的特点,在果实生长后期转动盆子,使果实全面着色。在成熟前15-30天摘除果袋,在果实向阳面贴上“福”’“寿”“喜”’“禄”“发”“吉祥”等字样或花纹、图案,当果实着色成熟后揭去贴纸,苹果果实上就会显露出字样和各种美丽的花纹,使盆栽苹果更加美观。
护理果实
在果实成熟前的25-40天,每10天喷洒和对果柄涂抹30×10-6(-6为上标)—50×10-6(-6为上标)萘乙酸2次,在果实成熟前继续喷洒和涂抹30×10-6(-6为上标)—50××10-6(-6为上标)萘乙酸,护理果实,延长观赏期。
倒盆换土
盆栽苹果为了给施肥和根系修剪,改善营养条件,使树长得强壮,在每年冬季休眠前或春季发芽前进行换盆,把原来的土换上新配置的栽培土(含有施入的有机肥和灭除地下害虫的药剂)。倒盆换土时,先用竹片沿益内壁转一圈,再将盆倒置,用手托住苹果植株和土团,在重力作用下,使之倾出。然后用利刀削去土团外围3-4cm厚的旧土和根系,再放入装有栽培土的新盆中,四周填入新的栽培土压实,并浇足水量。
盆景的制作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 措施 。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盆景的设计
分析树材
对于将来要加工制作的树胚要眼观四方,选择最佳的一面,是该树材优点最大发挥,缺点最小暴露的一面。大多山采的树胚有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要求在初胚植入土壤之前,做一定的裁剪,杂木好些,像松柏一旦截坏就非常遗憾了,尤其对于一些不可多得的素材来说,所以此时将大脑中的构想绘制简单的草图,在有朋友交流的情况下,面对图纸,针对桩材,讨论结果,将生胚裁剪做到最理想化的东西。
应图养护
生胚在一年培植成活后,芽点出枝点到位的情况下,有目的有定向的培养需要的枝托,在对应图纸的同时,养护者心中应该明白设计效果图上的出枝前后以及空间关系,图片是二维空间的,盆景艺术是三维空间的,尽可能在绘图时做出明暗处理,拉开树木的空间关系,主次,穿插,前后等要素,可以在相对应位置画上箭头,标上 说明文 字,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拿起图来一目了然。
少走弯路
第一种是有不少盆景爱好者由于当时对桩材难以选择判断,脑中无明确的走向,常导致几年后返工重来,第二种是初学者,见任何材料都采挖或花钱购买,几年后,金钱花出不说,落个废桩一堆,时间白白的消耗,虽然说学习花时间金钱买 经验 ,但个人认为可以减少其中的环节。笔者提高自己的认识有几种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绘制效果图,在大量的绘制情况下,知道桩材自身的优劣,盆景美与不美在什么地方,平庸与大雅的差别。
结合草图
设计最终展出效果图。由于展出需要盆与几架的配合,对盆景爱好者提高和使用适当的盆与几架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余地,高耸,空旷,雄奇,儒雅,平淡等种种树自身气质在配盆用几架不妥当的情况下,会大大削弱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上的感染力。另外,除盆与几架之外,还应有一些配件,例如挂轴山石等,在物品的组合上,体现出盆景的自然美与意境美的。以下是笔者设计的几张效果图,作抛砖引玉用。
人工盆景
清代宫廷中以珠宝、玉石、翡翠、珊瑚、金银和玛瑙等贵重材料制作的点景,配以金银、珐琅、玉石、雕漆和镶嵌等工艺制作的盆,二者合为一体,称为盆景。
清宫盆景多由内务府造办处的镶嵌作制作,遇有皇太后、皇帝庆寿、皇帝大婚等事,大臣和各地官员也要进献盆景作为礼品。这些盆景多用寓意、谐音来象征吉祥、福寿和太平等。
料石梅花盆景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造办处造,通高30.5厘米。
玛瑙雕佛手为盆,佛手一大一小二枚合抱,盆壁上又巧雕一蝴蝶飞落。盆下配镂雕木座。盆上用绿丝线包缠铜丝并弯作枝条状做成梅树,梅花之银鎏金花萼、花蕊焊接于铜枝顶端,又以铜丝裹以红丝线为花心雌蕊,以白玉和白色料做梅花之五瓣,镶粘于花萼与花蕊之间。含苞未开之蕾则在银萼上镶嵌白玉或芙蓉石,花叶以青玉雕成。梅花之间又点缀几朵牙雕菊花,因日久花瓣略有脱落,叶以染色象牙制成,并以金彩勾画叶脉。
此景花枝扶疏,亭亭如盖,细而不弱,柔而蕴刚,色彩配搭明快清丽,一树白色梅花与玛瑙盆相得益彰,雅洁而不失妩媚之风韵。
水仙湖石盆景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造办处造,通高27.6厘米,盆高6厘米,长26.6厘米,宽17.3厘米。
以竹根 雕刻 拼接成矮足长方体盆,盆壁四面阴刻几何形夔龙纹饰并染色,又以深色线条勾勒纹饰边缘。盆内为水仙湖石小景,黄杨木雕水仙球根,绿色染牙制叶片,花朵、花心、花蕾均为象牙雕刻,花托以黄杨木制。湖石为紫檀木雕刻。
此盆景中间立二座湖石,两株水仙欹侧而生,线条柔和多变。象牙、黄杨木质地细腻柔和,而紫檀木雕湖石则粗砺峻峭,花叶鲜丽明艳,湖石色泽沉着厚重,二者之材质、色泽和造型相互衬托,刚柔相济。此景工艺精湛,物象写实而清新简洁,风格高雅,在以华丽繁缛为能事的宫廷盆景工艺中可谓别树一帜。
乘槎仙人盆景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清,造办处造,通高39.5厘米,最宽处54厘米。
以天然木根雕作槎舟状,槎下以 彩绘 泥塑 波浪为托,波浪上留孔插入象牙雕刻的莲花、莲叶、莲蓬。槎头置铜镀金四出葵瓣式錾胎珐琅盆,内植小型碧玺果桃树。槎中部端坐一位以染牙雕刻的老者,长髯及胸,一手抚膝,一手执画卷,神色安详。老者身前置掐丝珐琅圆盘,内盛葡萄,身后置錾胎珐琅六方瓶,瓶内插象牙菊花等。槎尾缠绕铜镀金藤萝,上卷如龙尾,覆于老者上方,垂挂白玉小葫芦及烧蓝叶,细巧可爱。
仙槎源于神话 传说 。晋张华《博物志》中记某人乘槎泛海漂去,竟遇牛郎织女。后世又将 故事 人物附会为张骞,谓其乘槎寻黄河之源。目前所知最早以仙槎为工艺品题材者是元代著名的冶银工匠朱碧山,他所制银槎流传至今。明清时期,仙槎被纳入吉祥图案体系,与八仙过海等题材类似,皆被赋予祝寿之意,甚得皇室宝爱,是清代宫廷工艺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此景结构匀称,置景错落有致,富于装饰趣味。雕饰材质多样,色彩丰富,技巧繁难,堪称同类制品中的经典之作。
祝寿图盆景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清中期,苏州造,通高7.3厘米,座长90厘米,宽37厘米。
紫檀木垂云纹八足随形座,座边缘设铜镀金镂“万”字纹栏杆。座中设天然木山,古意盎然。山中以白玉、碧玉、玛瑙、翡翠、碧玺、松石等制作灵芝、仙桃、瑶草嘉蕙等,于孔隙石笋之间倒挂丛生,五色缤纷。山腰置一座蓝顶圆亭,7位仙翁或立于山腰,或相伴行于山间,或对坐亭间畅谈。玉鹤口衔仙草飞悬在山顶,玉鹿则伏卧于山腰亭旁,仰望上方的灵草。
此件寓意仙人祝寿的景观造型大方,人物刻划细腻,神态各异。花草与鸟兽等色泽清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颇富情趣,是中、大型景观中的精心之作。
看了盆景的种植方法还看:
1. 如何种红薯盆景
2. 如何自己做盆景
3. 种植盆栽的方法
4. 盆景葡萄种植技术教程
5. 室内盆栽种植方法
⑧ 黄荆树桩盆景怎样栽种
黄荆树桩盆景这样栽种:
一、采桩注意事项
黄荆根部发达,大多都生长在山岭地区,多年生的黄荆,一般都是根部造型奇异,制作成盆景后非常的美观。
二、栽植养桩
在挖掘回来树桩以后,要尽量栽植,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养桩可以选择地栽或者直接上盆养桩,栽植前先要对根部作一下修剪、杀菌等处喊带弯理,将一些过于杂乱的根系,以及过长影响栽植的长根进行剪除或者截短。
三、浇水要求
刚上盆栽植的黄荆不要浇水过多,一般保持土壤稍湿润即可,此时根部的吸收能力不强,浇水过多反而影响根系郑闷呼吸。这个阶段可以经常向植株和周围洒水,以保持周围空气的湿度。待植株完全成活后,再根据“见干见湿”的原则来进行浇水。
四、注意遮阴
黄荆刚栽植不久,很怕强光直晒,秋季虽然光照没有夏季强烈,但是也不能直接放在强光下暴晒,可以适当接受一些散射光照。待完全成活以后,可以修剪增加光照。后期若是植株缺少光照,枝叶就会长得细长,甚至会长出很杂乱的枝条,也会影响观赏效果。
五、冬季做好保温措施
如果是在秋季栽植的黄荆,由于植株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生长,它的抗寒能力很差,在入冬后要为其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可以将盆栽转移到室内养护。地栽养桩的黄荆,尽量栽植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冬季温度过低时,可以用稻草等遮盖防寒行芦,以使其安全越冬。
⑨ 黄荆树桩盆景怎样栽种
黄荆树桩盆景是从栽种时间、修剪杂乱枝条、盆土配制、进行栽种等四个方面进行栽种的。
1、栽种时间:黄荆树桩有不错的适应能力,因此对于栽种的时间要求不大。通常在三月进行移栽,此时的成活率很高,而且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其他时间移栽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其花费太长时间服盆。
黄荆盆景怎么过冬
搬进室内:黄荆盆景过冬时应该尽可能的入室,一般地区的室外温度都很低,要是不搬到屋里养的话,它就有可能会被冻伤。若家里有地暖的话,是需要将它放在高处的,要是直接放到地上,暖气所散发的热量就会引起干枯的现象。
注意通风:虽说放到室内是相对温暖的,但是也不可以不通风,植株整日消族滚被闷在屋子里,就会增加病虫侵害的几率。因此,在冬季晴天的中午是需要多开窗的,室内的空气应足够的流通。
⑩ 该怎样种植树桩盆景
采掘或购来的树桩一定要新鲜,去主根,多留侧根、细根,放入白糖水或维生素B12水溶液中浸泡2-3小时。栽入盆中,再将培养土放入压实,充分浇水,如盆小或树桩太高可用旧木板等加帮填满土。将盆景套上1-2层塑料袋并捆牢,放在有阳光照射一面,经光合作用后袋内将产生大量渣凯的水雾,使树桩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温度。当树桩新芽长到3-5片时,逐步将塑料袋剪缺口“解放”,一星期后遇阴雨天谨亮全部解开塑料袋,再遮阴喷雾如晌唤约半月后便可进入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