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艾青
『壹』 牛汉的资料
姓 名: 牛汉
笔 名: 谷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23
民 族: 蒙族
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专人。中共党员。1943年考属入西北大学外语系学俄语专业,1946年因参加民主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二年,1949年后历任人民大学研究部学术秘书,东北空军直属政治部党委委员兼文教办公室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委员,《中国文学》执行副主编,《新文学史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文学编辑室主任,编审。1995年因胡风一案划为胡风反革命分子被关押二年,直到1979年秋平反。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
著有诗集《彩色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爱与歌》、《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等十余本,散文集《童年牧歌》、《中华散文珍藏本·牛汉卷》等七本,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2本。近几年日本、韩国汇编出版了牛汉的诗选集。
《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贰』 简述艾青《盆景》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盆景》写于1979年。诗人通过对盆景不幸遭遇的抒写,揭露和批判了封建遗风、专制和独裁。堪称一篇反封建的檄文、一曲自由的颂歌。
艺术特点:选材新、开掘深。作者从工艺“盆景”中发现了人类社会的“盆景”。
『叁』 艾青写绿时的背景
背景:一九七九年二月,艾青率领的全国诗人访问团,同他一起在广州、海口、三亚、湛江、上海等地参观访问,他同人谈诗,共同参观,在天涯海角拾贝,在长途汽车里讲笑话,他的《盆景》、《绿》、《天涯海角》、《海水和泪水》、《仙人掌》、《鹿回头》、《候鸟》、《回声》、《拣贝》、《神秘果》、《沉思》、《盼望》、《船与海员》、《希望》等等就是这时期写的。
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肆』 《艾青诗选》中《盆景》反映和嘲讽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1979年2月,刚获得平反不久的诗人随作家到广州参观了盆景展览,此时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由眼前的盆景,联想到自己长达20年的坎坷和苦难,联想到十年动乱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于是,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观对象中去,写下了《盆景》一诗。
『伍』 艾青诗选中盆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借物抒情。
诗人通过对盆景不幸遭遇的抒写,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征的层次,把对现实的思考熔铸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揭露和批判了封建遗风、专制和独裁,抒发了对封建专制的厌恶与抗争。堪称一篇反封建的檄文、一曲自由的颂歌。
《盆景》 艾青
好像都是古代的遗物
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
主干是青铜
技桠是铁丝
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
冬不受寒,夏不受热
用紫檀和红木的架子
更显示它们地位的突出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
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
受尽了压制和委屈
生长的每个过程
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
任人摆布
不能自由伸展
一部分发育
一部分萎缩
以不平衡为标准
残缺不全的典型
像一个个佝楼的老人
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
有的挺出了腹部
有的露出了块根
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
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
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
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但是,所有的花木
都要有自己的天地
根须吸收土壤的营养
枝叶承受雨露和阳光
自由伸展发育正常
在天空下心情舒畅
接受大自然的爱抚
散发出各自的芬芳
如今却一切都颠倒
少的变老、老的变小
为了满足人的好奇
标榜养花人的技巧
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
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或许这也是一种艺术
却写尽了对自由的讥嘲
(5)盆栽艾青扩展阅读:
《盆景》创作背景:
艾青是从画家成为诗人的,在精神历程上,则是从时代的"叛逆者"逐渐变成了时代的"吹号者"。
艾青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专攻绘画,同时也广泛接触了哲学、文学、特别是诗歌,过了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生活。
置身在淫荡、疯狂、怪异、陌生的资本主义文明世界中,过着半流浪式的生活,咀嚼着异国游子的内心孤寂,使艾青和西方现代象征派、印象派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由此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流浪汉的漂泊的情愫"。
1932年,艾青回国,参加了"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从事进步爱国活动,并于同年7月,以"颠覆政府"的罪名被捕入狱,饱受三年铁窗之苦。
1933年,在狱中,艾青第一次以此为笔名创作了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同情和关切,从而一举成名,誉满诗坛,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视。1935年艾青出狱,1936年,汇集他早期创作的诗集《大堰河》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反响。
抗战爆发后,艾青辗转在武汉、山西、湖南、广西等地,1941年从重庆转赴延安。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著名的有诗集《北方》、《旷野》、《他死在第二次》,和长诗《向太阳》《火把》等。
抗日战争时期,可称为"向太阳"时期,也是艾青创作生活的高潮阶段。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堪称是用现代技巧表现时代生活主题的典范性艺术试验。
艾青不仅长期从事文学实践,还根据自己的丰富创作经验,写了《诗论》及其他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的见解,作为现代的杰出诗人,艾青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对同时代和后起的诗人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陆』 有关植物的现代诗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上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落叶 食指
我随手拾起一片落叶
若有所思地仔细端详
干瘪的叶片上皱纹深藏
背面叶脉象青筋饱涨
没有金黄荣耀的色泽
只是一张青灰色的面庞
它曾是那么丰满光亮
墨绿的叶片闪耀着希望
风暴中有它激烈的争辩
骄阳下遮片舒适阴凉
如今在命运寒流的驱赶下
它象个卖艺的老人一样
蜷缩着身躯沿街流落
瑟瑟发抖的低音浅唱
一片无人理解的枯叶
竟是我心中一片迷惘
梨树
希尔达·杜利特尔
银色的尘雾
从地面升起
我的手够不着
你升得那么高
哦,白银
我手够不着
你花团锦簇向着我们
没别的花能开出
如此坚挺纯白的花瓣
没别的花能从如此罕见的白银
再分离出白银
哦洁白的梨花
你一簇簇花团
怒放在枝头
用你紫色的心
带来夏天,带来成熟的果实
以上共三首,望采纳~
又:以下是有关植物现代诗的手抄报:
『柒』 艾青诗选中盆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艾青诗选中盆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记叙加描写。《盆景》是 艾青 1979年2月23日所写的 现代诗。
1979年2月,刚获得平反不久的诗人随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了盆景展览,此时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由眼前的盆景,联想到自己长达20年的坎坷和苦难,联想到十年动乱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于是,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观对象中去,写下了《盆景》一诗。
(7)盆栽艾青扩展阅读:
《盆景》赏析
读着这些诗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
十年动乱,凡是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那是怎样的年代呵!国家的经济、文化不仅遭到严重残民害物,几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遭到了摧残,人性被践踏着,灵魂被扭曲着,这真是一场空前的民族的灾难。
诗人经历过这场灾难,他的痛苦不亚于任何人。对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他早就想揭露,他早就想控诉,可是,那时他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被剥夺了写诗的权利。诗人这种欲发而不能的痛苦,恐怕要比别人深重多了。这种种痛苦在诗人心中积淤着,等待着喷发。
重见天日之后,1979年,诗人参加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花圃的时候,诗人看到了盆景,这盆景一下子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诗人在当时就迅速记下了自己的感受,后来经过修改,写成了《盆景》一诗。
无可非议,盆景是一种艺术,而且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在小小的花盆里,经过精心培育和加工,会呈现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它能给人以美感,能给人以愉悦。
然而,此时此刻,这盆景在诗人眼里是病态的,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它们的痛苦,这痛苦正是诗人所经历过的。由盆景,诗人联想到那个动乱的年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灵魂的扭曲。
诗人从这崭新的角度,喷发出了积淤很久的控诉和愤怒。诗人利用了盆景的生存状态,贴切而深刻地抒发出了自己的思绪。
这首诗,从头至尾是写盆景,然而,无处不是在写人,是在控诉那个动乱的年代,以使人们警醒:那样的痛苦年代再也不能重演了!
这首诗,诗人在着力刻画盆景的生存状态,诗人发挥了自己具像描绘的特长,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盆景的形象,形成了这首诗的感人力量,也构成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盆景,它们与其它景色不同,它们“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受尽了压制和委屈,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不错,诗人写得很准确,盆景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的。
同时,诗人又是在写那个动乱的年代,那时,有多少人“受尽了压制和委屈,在“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下生活呵!
『捌』 遗物在盆景里是什么意思
《盆景》是艾青创作于新时期的一首诗作。
建国后,艾青这位“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的诗人为新生活而欢呼,为世界和平和友谊而歌唱。
从1950年到1957年,他出版了《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和《海呷上》等诗集。
从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开始,诗人的歌喉沉寂了21年之久。
1978年得到平反,同年4月在《文汇报》发表《红旗》一诗,复出诗坛。
在新时期,他共写了200多首诗,出版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域外集》等诗集和论文集《艾青谈诗》。
作为“归来诗人”,艾青的“归来的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宏阔的视野,思考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并由此扩展、深化开去,试图对人类历史作出哲理性的概括,如《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这是艾青在新时期影响最大,得到评价最高的诗作。
二是咏物和哲理小诗,如《鱼化石》、《山核桃》、《酒》、《蛇》、《盆景》、《仙人掌》等,这类诗抒写一时的情绪感受,或记录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第三类是域外题材的诗作,如《欧罗巴圆舞曲》、《墙》、《重访维也纳》、《巴黎》、《纽约》、《芝加哥》等,多为记游式的随感和思考。
艾青复出以后的诗作,一方面承续了他50年代诗歌的单纯、朴素、明朗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他30年代诗歌运用较多的现代派手法中的有活力的成分。
他善于捕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现代生活,表现抽象的观念、哲理;常常把象征性的形象同哲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抒发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
1979年2月,刚获得平反不久的诗人随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了盆景展览,此时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由眼前的盆景,联想到自己长达20年的坎坷和苦难,联想到十年动乱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于是,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观对象中去,写下了《盆景》一诗。
全诗共4节。
第一节写盆景养尊处优,貌似珍贵,却被禁锢了生命的处境。
“好像都是古代的遗物/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主干是青铜,枝桠是铁丝/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这里哪有一点生命的感觉?第二节指出盆景被拘禁在花盆里,“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以至于“一部分发育,一部分萎缩”,显露出各种各样的“怪相畸形”,“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它们都是以“不平衡”和“残缺不全”为标准的病态审美观念的牺牲品。
这一节的描写就是要指出“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
第三节是一个转折,指出了花木应该具有的自然的生命状态,可以看作是对植物“自由伸展发育正常”的呼吁。
最后一节是这样的:“如今却一切都颠倒/少的变老、老的变小/为了满足人的好奇/标榜养花人的技巧/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或许这也是一种艺术/却写尽了对自由的讥嘲”。
“怪相畸形”被作为艺术来展览,这是一种美丑不分的颠倒,诗人在这一节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横加斧刀”的盆景的制造者,表明了本诗的主旨。
当然,我们不应认为诗人对盆景艺术有什么偏见,他不过是借此来鞭笞极“左”思潮下践踏自由、压制个性、扭曲人性的社会现象。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征的层次,把对现实的思考熔铸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艾青年轻时曾受过绘画的专业训练,善于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形态。
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工笔画的笔法写出了盆景的外观,并交代了环境,其中的线条、色彩是负载着否定式的思想情感的。
第三节又这样写盆景的畸形:“像一个个佝偻的老人/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块根/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