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怎样制作悬崖附石盆景

怎样制作悬崖附石盆景

发布时间: 2021-01-20 21:08:34

㈠ 如何制作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制作方法:

一、选材

附石式盆景分水附石和旱附石两种。

水附石,多采用松质石料,如吸水石、沙积石等,在需栽植树木的位置打洞,多用形态初成的树,先将树根引入石孔,用碎泥填石孔,用竹杆将土与树根贴实,用喷壶将土及石头喷湿透,然后置于浅水盆中,放置于阴凉地方。每天喷水于石树,保持湿度,待树出新芽后可让其见朝阳,逐步适应阳光。

旱附石式,多采取硬质石料,如英德石(纹理多样)将树根镶嵌人石缝中取势造型,多采用根系长的福建茶

二、制作

  1. 尽量完好地挖出所选树木,特别是其较长的须根,最好能完整地保护,不应有大的损伤。如果是小型树木,要经过一年的栽培育。

  2. 根据所选树木的生长习性、 生长状况,选取与之相配的石料,确定造型设计方案。根据徒刑要求,把树木枝、根以盘、穿、拧等手法,让树木和石料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

    a.骑附:软石、硬石均可选用。如用软石,则先观察山石的形状,确定观赏面和底面,并选定种植的位置,凿沟开槽。然后将根部分成若干股,骑在山石上并让根沿沟槽而下。最后用泥浆封护根部,慢慢地伸入盆土中。

    如用硬石,则要求石料有天然的沟纹和空洞,以便让树根穿越空洞或沿沟槽而下伸人盆土中。为保证树木成活,可用泥浆或青苔封护树根,并用金属丝或麻绳将根捆扎固定在山石上,待成活后且新根深入盆土中时,再逐渐将封护在根部的泥土慢慢地去掉,让根部裸露在阳光下继续养护。多年后根和石紧紧相附,宛若天成,这才算是一件有年份的、成熟的附石作品。

    b.穴附:软石、硬石均可选用。如用软石,则应按构思事先在山石的适当位置挖凿穴位。如用硬石,则利用山石的天然缝隙或凹凸处作兜,用来盛土种植树木。

  3. 小型附石盆景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要及时对根、枝进行修剪、整形。根据造型的需要,首先把原来用以满足树木生长需要的毛根剪除,并促其生长发育, 及时加以定位,以缩短造型的周期。对树枝也要适时进行修剪。根据需要还应拔提根,把附石的造型效果显露出来,提高其观赏价值。

㈡ 岭南派盆景的附石式造型是怎样做的

附石式造型:将树木来附植自在岩石缝隙之中,石依树而立,树抱石而生,主要表现生长在山岩石隙中的树木的顽强奋斗精神。

此外,岭南盆景还有将数株树木合栽在一盆内的合栽式造型,也有数株树木合植于一盆之中,枝叶掩映,自然成林,表现山野情趣的丛林式。

代表树种:岭南盆景常用的树种主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桅子、梅、银杏等。

㈢ 山石盆景小桥摆件制做方法

淘宝网:盛世鑫毅植物园,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杨回等盆景,价格合理,多精心答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㈣ 请教悬崖梅花盆景是怎样培养制作的

梅花成年枝干 比较硬,想做悬崖的话需要从小培养,找斜杆的或者弯杆的,适合做悬崖的素材培养。
或者找悬崖盆景做参考,模仿培养。

㈤ 怎样制作山水盆景的盆

淘宝网: 盛世鑫毅植物园 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内杨等盆景,价格合容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㈥ 怎样制作悬崖金枝玉叶盆景

选弯曲的金枝玉叶,通过调整树头角度使枝条向下生长,形成悬崖式

㈦ 悬崖黄杨盆景制作方法哪位知道如何做

选盆:黄杨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形以中深的长方形或椭圆形为多,悬崖式回则宜用深千筒盆。盆色答以紫色或浅黄为好,以突出翠绿的枝叶。 用土:黄杨喜肥沃疏松的壤土,微酸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在石灰质土壤中亦能生长。盆栽可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叶土。 栽种:一般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栽时要将过长过密的根适当修剪,勿使根系窝曲在盆中。

㈧ 盆景造型怎么制作 悬崖盆景制作

树坯的选择

无论选择何类树种作为树桩盆景的素材,首先应进行坯料的筛选。树坯的选择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山野树坯的采掘和树苗的培植,因为我们对树桩的要求要以苍古朴拙为主,因此一般都要选用树龄长,形态优美,在自然生长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树坯,若单以人工从小栽植到选为素材,再进行加工,则造型时间长,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来进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树坯时,要以树龄长久,生长旺盛,形态本身一般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悬根露爪的坯料为好,同时必须注意根据具体坯料的生长特性,确定其采掘过程与采掘时间。我们认为,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须注意保护树坯不受冻,以免来年难以成活,春季在树木萌动时,采掘较好,既可避免伤冻而增加维护管理的难度,又可视其萌发姿态确定其技干的去留。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应视各地气候特点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树坯,一般树龄较长,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时视树种确定主根或侧根、须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条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据树坯的具体情况考虑其将来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发力较弱的树种时,要适当多留一些技条,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树坯一般在地下深埋养护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时注意旱天、涝天时及时浇水、喷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导致根、干部腐烂,故深埋时,最好提垅筑埂,当然对病虫害也应当及时检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树坯,则可在其主干。分枝长到一定程度时再行锯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营养要跟上,为了使其萌发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据造型勤修剪、勤补皤。

树坯的造型

树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构思、因材造型,特别是自然类树桩造型,切不可用规律类树桩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树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为蟠扎法和修剪法两种。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进行的,有平剪、选剪等。但也有纯粹用修剪方法进行造型的,如岭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纯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进行的。这是受中国画法中“鸡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响,“蓄枝”是指选定技位后蓄养技条,包括将来要成为树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枝条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运用于岭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过程,树坯经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长短、高矮进行截干截根,当定植萌发新技后经选定技位,矫正带引技形朝向,蓄养到粗细合度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粗、细及时进行剪截,接着萌发新技,又再次进行剪截,如此反复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鸡爪”技成型。而我国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轻剪”,或“轻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丝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树桩进行造型。棕丝蟠扎属传统盆景树桩的造型方法,一般将树干或树枝作成半圆型的弯子,重复或变化造型,这弯子称为“汉文拐”。在川派树桩盆景造型中,棕丝的操作有搭丝、翻丝、偷丝、留结等。搭丝分为背、绕、箍等;翻丝分为单股上翻、单股下翻、双股对翻、双股下翻、双股上翻;偷丝分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弯偷、缠偷等;留结分为活结、定结、上结、下结、平结等;弯子有半弯、新月弯、一寸三弯、米弯等。


(金属丝的两种缠法)

树干矫正法

金属丝的蟠扎是用铜丝或铅丝对树坯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时有麻烦,一般用铅丝,铜丝价格较高。金属丝的粗细是根据树干和树枝的粗细来确定的,14号至20号丝较为常用。皤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缠绕。边扭曲树枝(干)边缠绕,或左或右,丝与树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匀,以防扭伤树干(枝)的形成层和树皮,若是易脱皮的树种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缠绕。

不论棕丝或金属丝蟠扎,有时蟠扎较粗不易弯曲的主干时,还可对树干进行纵向或横向开口使之易于弯曲。纵向开口有龙力法、滚刀法;横向则有单切口法或连续切口法;川派树桩造型中对大树蟠扎则一般使用“撬扛弯曲法”。(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为了增加树桩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情趣,对一般树根都要进行提根处理,使其基部显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稳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给人以苍古雄奇的审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冲法;桶、筐状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深盆平栽水冲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状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则是用无底的木桶或无底筐将树桩围住,装入河砂或砂夹小卵石并时常在桶、筐内注入水肥,待树桩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时,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渐扒去砂石,每次间隔半年或一年,最后去掉桶筐后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内。另外也可直接将树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渐露根部。

雕凿法

为了使树桩显现其在大自然中经风雨雷劈而呈现的苍柏之态,可对树干进行人工雕凿,甚至可以劈开树干。目前树桩盆景创作中,由于大自然树桩的采掘日渐不易,苍老的树桩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们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树木去选择粗壮的素材进行加工,这些树木因为树龄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经风历雨,就必须对其进行老态处理,这种处理多用于松柏类等生长较为缓慢的盆景。如对神枝和舍利干的处理就是一例。比如,将一株松柏类的树桩用雕刻工具按构思将其干较上部分树皮,依吸水线扭曲、迂廻剥去,显出树干木质纹路,然后涂上石硫合剂或防腐剂以避免病害,经过养护而成为一株苍劲的树根。

盆钵的配备

树桩盆景的配盆要根据树桩的造型特点进行配备。在大小、深浅、款式、色调、质地上都要协调一致。(斜干式桩景用盆)

从选择盆钵的大小看,若用盆过大,则使盆内显得空旷,树木显得矮小,同时含土太多也就会蓄水过多,造成根部缺氧烂掉或徒长。用盆过小,又会使盆景显得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感,且造成水分、养分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一般来说,矮壮型的树木,单株栽植时盆口面积应小于树冠面积;盆长要大于树干的高度;而高耸型的树木,孤植时所用的盆口面积则必须大于树冠范围;盆的长度可小于树干的高度;树桩组合类盆景,盆长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组合空间。而盆的深浅对树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也有影响。用盆过深,可使树桩景观显得矮小;用盆过浅,又会使主干粗壮、技盘丰茂的树桩显得头重足轻,给人一种不稳定感,而且相对来说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较少,难以栽种。(直干式桩景用盆)

树桩的形状也是选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选较深一点的盆钵,特别是规律类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干式可选深浅适中的盆,悬崖式树桩则只能根据悬飞程度选择深千筒或中深千简盆。树石组合类盆景则应选用浅盆以利于水面,石材的处理。同时在盆的形状上也应有所变化,树木扭曲蜿蜒、虬劲变化,则可选圆盆或椭圆盆。树木刚劲有力则可选棱角分明的盆钵;盆钵上的装饰线条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会影响树桩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调上也应视具体树桩而定,如金弹子,树干黑褐,树叶深绿,宜选用色彩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树干浅黄,树叶翠绿,则应以深色盆为好。树桩盆景的配石与配件。

树桩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与树木配合布置,这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一种独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会使盈尺之树,显出参天之势。在悬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于根际,就仿佛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树桩盆景有山石点缀,就增添了诗情画意和自然趣味。松树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种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园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树木与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园式配石即模仿庭园中人工布置树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楼、阁、动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质或石质模型。树木盆景增加配件后,可增添生活气息。应用配件时,要注意符合自然环境和景趣,注意远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调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陈设观赏或展览的临时性装饰处理,在平时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响树木的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㈨ 怎样做石盆景

附石盆景是以来石为主,树自木依附在石头上生长,石树连成一体的一种盆景造型艺术。将树木附植石间,根系伸人石缝而生,枝干盘曲伸人石洞或石上丛生,或悬垂石下,或横斜傍石,使奇石与古树相映成趣。
附石式盆景分水附石和旱附石两种。水附石多采用松质石料,如吸水石、沙积石等,在需栽植树木的位置打洞,多用形态初成的树,先将树根引入石孔,用碎泥填石孔,用竹杆将土与树根贴实,用喷壶将土及石头喷湿透,然后置于浅水盆中,放置于阴凉地方。每天喷水于石树,保持湿度,待树出新芽后可让其见朝阳,逐步适应阳光。
旱附石式,多采取硬质石料,如英德石(纹理多样)将树根镶嵌人石缝中取势造型(见图),多采用根系长的福建茶、榆树、满天星等树种,把叶片摘光,根部泥土清除理顺,按石料的纹理,把树根引进石缝中,再用铁丝圈扎。为防止伤根,可先垫上外包橡皮的木片并促树根更紧贴石缝,然后将石树放在盆土上,把树的细根埋人土中。初期保养方法如同水附石式,但不要让西斜阳光直射石缝根系,以免石头吸热后灼伤根部。
一般榕树,宜作抱石式附石盆景。
植株附石后,就不能变动,所以制作前一定要深思熟虑,选准形态合话的石和树。

㈩ 怎样做石山盆景 新闻

布局是制作山水盆景关键性的一步,山水盆景造型有无意境,表现什么主题,全赖构思布局。布局包括局部与整体的构图关系和主宾及远近关系、山石与水面的比例关系等。布局属于立体的构图,因此要考虑到多种不同角度的造型,较之绘画构图更为复杂。

加工好的山石在布局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不合要求之处,必须再作加工或调整。因此,山石的布局和石料的加工是不可分开的,往往是交替进行的。

布局主要是属于艺术构思问题,它是通过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实现的。这里将一些要点简述如下。

布局之始,要将各组成部分(包括点缀的植物与配件)集中起来,根据表现主题及创作意境的需要作一全面考虑,包括布局的形式、主峰的位置,配石的安排、水面的处理以至植物的栽种、配件的放置等问题。

主峰是盆景的重心所在,最为突出显眼,在布局中要首先确立。主峰位置一般不宜放在盆的正中,也不宜放在盆的边缘。前者显得呆板,后者显得重心不稳。通常以在盆长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处为宜,可以略为偏前或偏后。主峰应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在其所向处留下一定的空间。

主峰确定后,便可安排配石。配石应与主峰相呼应,围绕主峰,右耸左舒,左绕右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山景,切忌杂乱无章,各奔东西,缺乏有机的联系。配石与主峰在风格上要统一,但形状、体量又必须有所变化。配石在盆景中应起着衬托主峰作用,本身不可突出。要做到“客不欺主,客随主行”。因此,要处理好主峰与配石的位置、高低、大小和远近等关系。盆景中所有山峰要避免等高或形状雷同的现象,也不可顺次安排,应高低起伏、参差不齐。整个布局须做到疏密得当,虚实相间,不可均匀安排,也不可处处填满。

在山水盆景的意境构图方面,国画中的三远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宋代画家郭熙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创作山水盆景同样有“三远”:高远式的主峰高耸险峻,配峰低矮,以衬托主峰,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二左右;深远式多以一峰为主,群峰夹峙,从近景透视远景,在前后峰的关系上,宜前实后虚,显得山峦重叠,层次丰富,忽隐忽显,深不可测,山石占盆面的二分之一左右;平远式多为低矮平缓的山峦,延绵不断,无明显山峰奇石,排列错落有致,山石占盆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水面辽阔,在低平曲折的山峦掩衬下,显得地阔天广。

还有一点须特别提出的,就是在布局时,要着意山脚的处理,特别是水岸线的处理,宜曲折多变,有隐有现,切忌平直无奇。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1、石料的选择
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国地大物博,山石的种类繁多,常用的山石约有三十多种,基本上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质的则质地坚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
(1)砂积石
砂积石呈灰褐色或土黄色,因产地不同,不但色泽有深浅之分,而且质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别。一般来讲,砂质石质轻而松,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雕出各种形态的峰、洞、岩以及纹理等,还因其吸水性好,栽种植物易于生长,因此,这种松质石是制作山水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这种石料也有缺点,日子久了容易风化。这种石多产于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东等地。
(2)芦管石(也称麦秆石)
芦管石同砂积石的质地、颜色及产地基本相同。芦管石有粗有细,有天然形成的管状小孔和奇峰异洞。选取该石时,应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时要特别小心,否则芦管断裂便影响自然美。
(3)浮石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种,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颜色有灰、灰黄、灰白等色,质地疏松,内部有较均匀的小孔,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用小刀可随意雕刻出各种形态。此石产于东北的吉林长白山以及黑龙江等地。
(4)海母石(珊瑚石)
海母石是一种贝壳类的冲积化石,因多产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份,需要用清水浸洗一段较长的时间,去其盐份,才可附植小草木。该石质地疏松,便于改造,吸水性也好。这种石多产于海滨。
(5)钟乳石
钟乳石多产于广东、广西等各地岩洞,多为白色或微黄色,经过长期自然岩溶而形成柱状、锥状等各种形状,质地较疏松,锯截较方便。}([gdwh|)}.com.cn
(6)英石(石灰岩石)
英石盛产于广东英德一带。据《韶州府志》描述:“英石如芙蓉乱削,乳窦交通,p54岩勾漏,无不奇巧玲珑”。其颜色以灰黑色为多,间有白色、浅绿色和带白纹理的杂色。有天然形成的正背石,背石较平坦,正面纹理自然,富于变化。质地坚硬,不吸水,不易破碎,但加工较困难。在选择英石时,以峥嵘、多孔、嶙峋,天然形成的为最佳。
(7)灵壁石
灵壁石质地坚硬,叩之有金属声,有黑色、白色,其中也夹杂有黑、白、赭、绿等色,俗称五彩,多产于安徽省的灵壁县。
(8)蜡石
蜡石无整体的岩层,多以独石存于山中。在我国南方各式各地高温多湿的山坑里,经常被水冲击,形成各种形态,质地坚硬,不能加工造型,只能以独石摆设。色有深黄、浅黄、白等。全石以无损坏、无杂质、表面滑净而有光泽及以窦穴奇形怪状的为珍品。
(9)斧劈石
斧劈石质硬而脆,颜色有多种,有深灰、浅灰、灰黑色和土黄色等。这种石具有丝状或片状的纹理。顺其纹理,略施斧凿或锯截,加工整形,可表现悬崖峭壁或高耸入云、雄伟挺拔的山峰。此石产于江苏一带。
(10)木化石
木化石即古代树木的化石,质地坚硬,加工较困难。颜色有黄褐色和深灰色。它是制作石山盆景的良好石料。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还有其他岩石,如产于广东花县的菊花石、芙蓉石,肇庆的端石和白星岩石,浙江的松皮石、石笋,四川的龟纹石、鸡骨石等等,也可作山水盆景的材料。
2、石料的加工
(1)工具
①锤子。平口锤(如斧头状),适合加工松质石料;尖头锤(即一端尖,一端平口),用以凿洞和雕琢石纹;平头锤,于于打凿子。这三种锤子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特制大、中、小规格,以备用。
②凿子。用以加工洞、穴、石纹。凿子必须是钢质的,长短、大小应根据需要而定,可多备几套不同规格的凿子。
③钢锯。用钳工使用的弓锯即可,但锯齿要粗些。钢锯用于锯截疏松的石料和在石料上锯出纵、横石纹。
④刻刀。有平口、圆口、斜口等形状,要备有各种规格的刻刀。刻刀用于松石的精雕细刻。
⑤筛子。以金属制的最耐用,用以筛泥、砂、肥料等。
⑥小铲。主要用来拌和水泥以及配石时铲水泥拼接山石。
⑦刷子。水泥胶接山石前,必须用刷子将交接口刷净,胶接后,把在外围的水泥轻轻刷去。
(2)材料
①水泥。标号越高越好。松质和硬质石料都可以用水泥拼接,但拼接白石料要用白水泥。
②黄沙。用来拌和水泥,如用白水泥时,则要用白石米打碎代替黄沙。
③颜料。为了使拼接口的色泽与拼接的石料相似,使拼石后,不留痕迹,多用墨法或色粉与水泥调拌。
(3)方法
选取了合适的石料后,必须进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无人工的痕迹,雕琢不能过于呆板,而要生动流畅,要简洁有韵而不能繁杂失度。具体加工的方法有锯截、雕琢、胶接和衬石四种。
①锯截法。动手前,对每一块石,首先要反复认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构思,进行去粗取精,截取适合造型部分作主体。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块石料,色泽、纹理、质地等方面都相近,可进行必要雕琢造型后作衬石用。不管是松质、硬质石,底部必须要锯平,使其放置平稳。对硬质石料则需要用金钢钻和专门设备才能截取,但在锯截石料时,对质地疏松的要特别小心,要用海绵或厚布垫着,也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损坏石身及边角。
②雕琢法。“玉不琢,不成器”。一般的石料自然形成完美的形态甚少,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在加工雕凿时,对整块石头要全面审视,再三斟酌,以确定观赏面。确定观赏面后,把底部截平,然后根据石头的自然纹理,观察哪些部位适宜凿洞穴、峰峦、峡谷、岗岭、斜坡、悬崖、峭壁等,做到心中有数。在雕凿时还要掌握松石和硬石的质地,再运用不同的工具,因势利导地施行雕凿。近峰纹理线条要细致,远峰线条要粗犷。
这里介绍几种表现山石、峰峦的各种脉络、纹理的p57法:状如叶脉的荷叶皱宜表现花岗岩的山岳轮廊;乱麻一样的披麻皱宜表现土山的风貌;修直挺拔的斧劈宜表现峭壁悬崖高耸入云的气势;横纹曲折的折带皱宜表现石山的独特气质。
石料经过雕琢、剔刻,各种不同的纹理形成了重岩复岭、嵚崟相连、深溪洞壑、峥嵘涧道等自然形态,使山水盆景更符合山峦的自然面貌。
③胶接法。石料经过加工,局部仍有某些缺陷,可选用类似或相同的石料来胶接,以弥补不足。但胶接的所有石料,首先必须在石的质地、纹理、颜色、气势上大体一致,并用水洗净,这是拼接山石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其次,硬石不吸水可随意胶合;松石需要吸水,在胶合时必须留出吸水线路,防止中间隔绝水分,造成石的上半部分断水,植物不易生长。
通常用的胶合材料是用水泥掺少量与石色相仿的颜料调配而成的。这样胶合后,就不会露出痕迹。也有的在水泥胶接缝上,涂上原来石粉的粉末,效果更理想。
3、石山的布局
山水盆景是运用移天缩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根据“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来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为主,成功的石山必须是既具形态美和雄伟的山势,又有皱、瘦、透、漏之妙。“皱”就是要求石上表面有纹理,皱褶得有规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块稍长,顶端较宽有棱角,不宜臃肿;“透”就是指石块里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沟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够通气排水。我们在选择石料制作盆景时,主要是要根据石的特点来确定主题。如修直挺拔、呈悬崖峭壁的,可用来制作险峰;呈扁长形状的,可用来表现连绵不断的山峦;皱、瘦、透、漏皆备的,不但可作云峰、洲岛、土山,还可作独石欣赏。如何充分利用石的自然形态进行布局、组拼安排,有下面三种方法可供参考。
①独石。独石俗称孤峰,在盆内的左边或右边安置一块较大的石峰,另一侧放置一两块小石作岛屿,这样大山、小岛大小悬殊,各在其位,形成一峰异起于辽阔水面上的景致,此景蕴含深远,主题集中。这种石料以不用人工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独石为佳。
②子母石。在盆内设置两块一大一小的石峰,左右对峙,母石(主峰)突出,略偏于盆的任意一方,但不能立于盆的中央,这样母石在主位,子石作陪衬,子、母石高矮不一,大小各异,宾主分明。两石隔水相望,遥相呼应,既对立又统一,既简练又符合天然山水的真实性。
③群石。这种石山状如“众如拱伏,主山始尊”。盆内山几座较大的石山组成,群石中的主山必须摆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体积、高度要占绝对的优势,在拼接山石时,主景要突出,宾主有别。如制作“品字”形的石山群,首先选其中一块最高大的石块为主峰,布置在靠近盆中央稍后的位置,其余各石,围绕主峰,依次排列在左右较前的地方。这样山石层叠,穿插联络,丘壑森严,深厚自然,一幅层峦竞秀、清水涟漪的立体山水画犹置眼前。
盆中诸景既要富于变化,又不宜过于人工斧凿,要符合自然山水的气势。山有高低、远近,坡有陡缓、长短,峰有高峻、奇险,峦有圆浑、宏伟,崖有峭险,洞有大小,岸有曲折,树有疏密参差,草苔有秀丽疏落,山水盆景的一峰一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举足轻重的,要全盘考虑,马虎不得。如果能“搜尽奇峰打草稿”,制作起山水盆景来,胸中有千山万壑,自然能够达到完美的境地。
4、配种植物与配置小景
山石盆景的石山制作完毕以后,还要着手种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藓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鸟、亭台、房屋、小桥、小船等,用以点缀,使石山变幻无穷,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
配种植物和配置小景,不但要符合山石和草木的比例,还要注意色彩的和谐,不能任意安放,而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分布。在山石的缝隙、阴暗面和山脚的地方栽植一些常绿的小草木、青苔、以及配置必要的人生、舟楫、桥梁、亭、榭等,以丰富山水盆景的内容,增添生活气息,使内容和形式达到调和统一。
5、山水盆景的保养
山水盆景因泥薄、水浅,植物幼嫩,在保养上要倍加小心。为了便于植物生长,平时应放在半阴阳、向南通风而又方便观赏的地方。夏季气温高,不宜久晒,必须遮挡烈日,以免附石的幼小植物旱死。
山水盆景不但要确保盆中不能断水,而且要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洁;硬石盆景还要在山石上经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如植物生长旺盛,同样要进行修剪、整容。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