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处理大量盆景

处理大量盆景

发布时间: 2023-01-31 10:32:22

Ⅰ 喜欢的盆景又不行了,如何养护,才能不死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Ⅱ 园博会闭幕以后,那些参展的盆景怎么处理请问届时可以买到大量的 处理盆景吗

估计是扔了

Ⅲ 如何修剪盆景

为了让松树盆景能拥有和长期保持美观的树型,提高树体的通风透光效果,同时也提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修剪手段往往在养护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松树盆景什么时候修剪呢?怎么修剪呢?
松树盆景的修剪多在秋季进行,有时也能持续到来年春季的2月,但一般需要结合造型需要来实施。通常情况下,对于上一年萌发的秋芽和当年萌发的夏芽所长成的嫩枝不宜进行修剪,而是要尽可能留存,但对于上一年之前就长好的老叶要适当剪除。而且盆景松树在定型之后要及时进行粗剪成形,同时也促进其枝条的自然萌发和生长。
而且需要修剪的剪口位置选择非常重要,一般不要在枝条的总部下剪,而是应该在分枝的部位实施,所以应该采取间苗式的修剪处理。而且如果叶子长得过多、过于茂盛的话,在轮廓线下方长出来的叶子也应当进行合理地剪除部分。
松树盆景的修剪需要根据株形的特点与造型的需要来进行,原创:www.pjCn.ORg主要是对树木株型的合理细化,以求达到比较理想的展现效果。尤其是生长能力较差的老枝老叶,更应该在修剪过程中重点剔除以提高树体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光合作用,促进新枝新叶的大量萌发,让盆景树适中保持青春与活力。
松树盆景的修剪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章法,不可盲目乱剪一通,否则不仅不利于促进植株新枝新叶的萌发和生长,甚至还可能带来重大损失。修剪最主要的是通过细化株型而达到促进生长和提高盆景观赏价值的目的,所以在修剪过程中通常不宜采取大量重剪的方式进行。
松树盆景的修剪,主要包括剪芽和剪枝两个方面。剪芽主要是剪除盆景树顶梢上长得过长、过于突出的芽尖,剪除掉的部分应占整个枝条的1/3-1/2。通过剪除顶芽,可以促使针叶长得更加繁茂而短小,而枝干会得到增粗。反之,如果长时间不及时进行修剪而任其自由生长的话,必然会影响株型的美观,因为枝叶的分布比较自然,显得比较凌乱,而且树势也会变弱,盆景的观赏性自然也会大大降低。
而剪枝可以从上一年的秋末持续到来年春季的2月,因为这段时间的松树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比较适合修剪。期间主要是剪除徒长枝、凌乱枝、老弱病残枝等形式的枝条。而对于大枝条而言,在修剪或短截之后如果形成了比较大的伤口,需要及时用胶布将伤口封起来,防止树汁外渗过多而对植株造成伤害。
然而,从盆景的美观性来考了,修剪需要结合造型艺术来进行。修剪过程中要以姿态自然、取舍得当,布局合理为原则,这样才能创作出格调高雅的松树盆景。所以,这就对盆景创作者的要求就比较高,不光要具备娴熟的修剪技法,同时也要具有比较深厚的艺术功底,要求创作者随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Ⅳ 盆景里的杂草太多了,感觉永远拔不完,能喷药吗具体该怎么处理盆景杂草







盆栽大量落叶怎么解决

1、换土:解决盆栽大量落叶问题时,需要为植株更换松软肥沃的土壤。2、控水: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3、光照:把盆栽放置在光线明亮处,夏季做好遮荫。4、防治病虫害:剪掉盆栽的染病枝叶,并喷洒除菌药剂。

盆栽大量落叶如何解决

1、更换土壤

盆栽大量落叶,可能是植株烂根导致的,此时需要为其更换盆土,可以立即将植物从盆栽中取出,再使用消过毒的锋利剪刀将植株的腐烂剪掉,然后把盆栽植物重新栽种至松软肥沃的土壤中,促进其旺盛生长。

2、控制浇水

盆栽喜水,但是不耐水涝,养殖盆栽时,如果浇水过于频繁,就会导致植株渍水腐烂,需要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而且在冬季时期需要暂缓浇水,促进盆栽健康生长。

3、光照条件

养殖盆栽时,需要在春秋季节将植株放置在光线明亮的环境,让其接受每日不少于6小时的光照,促进盆栽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快速长出新叶,而在夏季时期需要为盆栽做好遮阴措施,避免其被晒伤。

4、防治病虫害

盆栽在感染病害的情况会大量落叶,养殖盆栽时,需要将植株染病严重的枝叶全部剪掉,以免情况更加恶化,而且要向盆栽的断口处喷洒多菌灵药剂,为其消毒灭菌,维持盆栽正常生长。

Ⅵ 急 急 急 盆景的管理方法

(一)盆景植物的生态特点

1.土壤
盆景植物生长的土壤一般为人工配制,虽疏松肥沃,营养丰富,但因土壤体积小,养分总容量小,必须靠翻盆换土来补充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2.温度

由于盆钵暴露于空气中,盆景植物盆土的温度变化与地栽植物明显不同。根据河北农业大学测定,盆栽果树盆土温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果园土温相比,盆土温度昼夜温变大,温度稳定性差,这对根系生长非常不利,夏季根系易受高温灼伤,冬季根系易受低温危害,因此,夏季应注意对盆土遮荫,冬季应注意防寒。

3.水分

盆景植物由于盆钵常露天放置,盆的水分蒸发量大,且盆土有限,水容量小,失水不能由深层土壤水分补充,因此,盆景植物比地栽植物易于干旱,据观察,盆栽鸭梨0-5cm土壤的含水量在24小时内降低7%,而梨园土壤仅降低1.53%, 前者是后者的4.6倍。由于盆土易失水,必须通过浇水及时补充水分。

4.光照

盆景植物树冠小,树冠内光照均匀,加之便于移动,因此,盆景植物的光照条件一般好于地栽植物,但在室内陈设展览时,有时不能满足一些喜光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而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如北方果树盆景在室内弱光下长期会出现落果、落叶现象,此时应将盆景定期搬到室外见光养护,一般室内外交换间隔约7天左右。

(二)盆景植物生长发育特点

1.根系生长特点

盆景植物根系一般无明显主根,由须根组成,这主要由于上盆时主根被切断,并且根系的加长生长又受到盆壁制约,从而分生出大量的细根。盆景植物在盆钵束缚下,其根系生长及分布与地栽条件下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盆栽果树根系生长前期,多沿盆边向下向外生长,盆底根量明显增加,并逐渐形成根垫。这是由于根系的离心生长习性和靠近盆壁盆土通气条件优越所致。这一时期(上盆后约1-3年)与地栽条件相比,根系长度并没有明显缩短,只是其根系多绕盆底盘旋生长。随树龄增长(2—3生以后)和根量加大,导致根系盘根错节,形成密度很大的根团,以致充满全盆。此时有限的盆土已不能容纳根系体积的继续增长,根团开始老化并直接影响到根系的吸收、合成及运输等功能,这时就必须通过翻盆换培养土并对根系修剪更新。因此,盆栽植物根系的生长、衰老与更新周期比地栽植物明显缩短。由于受盆钵制约,盆景植物根系分布不能象地栽时那样深而广,因此,其根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抗逆性降低。

2.枝叶生长由于盆钵的限制,盆景植物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减少了对地上部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从而抑制了枝叶的生长,而使植株表现矮小,紧凑,叶片变小。

在对盆景植物造型时,无论是修剪还是绑扎都会对盆景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修剪会减少总叶面积,减少光合产物制造,从而减小整个植株的总生长量,而绑扎对枝干造成的弯曲会减缓枝条内蒸腾流的流速,并使枝条内已烯含量增加,这些也都抑制植物新梢生长。

3.开花特点

由于盆景植物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因而有利于养分积累和促进花芽分化,盆景植物的始花期一般比地栽提前1-3年。

二、盆景植物根系管理

盆景植物根系管理是要为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其内容主要有土、肥、水三个方面。

(一)盆土配制与消毒

1.盆土配制

盆土是盆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它能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养分和空气,并起着固定植株的作用。多数盆景植物受盆钵所限,盆土薄且量少,这时盆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盆土是保证盆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良好的盆土应具备以下条件: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养分丰富全面,排水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力强,酸碱性适合所栽植物要求,无病虫及有害物质。

盆土常由一些材料配制而成,主要有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黄沙等,因各地材料来源和习惯不同,所使用的盆土配方各异。通用的盆土配方有:园土+腐叶土+黄沙+骨粉,体积比为6:8:6:1,或泥炭+黄沙+骨粉,体积比为12:8:1。一般花木类为堆肥土+园土,体积比为1:1,菊花为堆肥土+园土+草木灰+细沙,体积比为2:2:1:1,杜鹃类可用腐叶土加少量黄沙。

2.盆土消毒

配制盆土的材料常含有对植物有害的病菌及虫卵,因此盆土配制后必须消毒方可使用。盆土消毒的方法主要有蒸汽消毒和药剂消毒两种。

(1)蒸汽消毒 用钢管或胶管将锅炉中蒸汽导入一装有盆土的密闭容器中,以100—200℃的蒸汽消毒1小时,少量盆土也可在高压灭菌锅中消毒15—20分钟。

(2)药剂消毒 常用福尔马林(40%甲醛),每立方米土壤用400—500ml福尔马林液搅拌均匀,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封闭2—4小时,然后摊开,通风3—4天,待福尔马林挥发后即可使用。
(二)上盆与翻盆

1.上盆

将植物初植于花盆中的过程叫上盆。上盆时首先在盆底排水孔处垫置碎盆瓦片或窗纱以防盆土漏出并利于排水。浅盆宜用窗纱,较深盆可用碎瓦片,更深的签简盆需用多片碎瓦片将盆下层垫空。用浅盆栽种较大树木时,需用金属丝将树木与盆底扎牢,可在填堵盆底排水孔之前在盆底放一铁棒,使金属丝穿过盆孔扎住铁棒以固定金属丝,再用金属丝另一端绑扎根部以固定树木。

栽种时先在盆底加少量营养土,将植物根系展开放于土上并固定在适当位置,然后再加其余营养土,边加土边用竹签将土与根贴实。加土至接近盆口时,可稍留一点水口以利浇水。如系浅盆,则不留水口,有时还要堆土栽种。植物栽种深浅也要根据造型需要,一般将根部稍隆出土面。

栽种完毕要立即浇水,浇水最好用喷壶细喷。第一次浇水必须浇足,而后置于无风半阴处并注意天天喷水,一般半月后可生新根,转入正常管理。

2.翻盆

将盆栽植物更新盆土重新栽植于盆内的过程叫翻盆。

(1)翻盆的目的

①更新盆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盆景植物生长一定年限后,根系密布全盆并形成老化的根团,同时盆土养分消耗殆尽土壤板结,此时,必须通过翻盆来更新盆土,促进根系生长,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避免植物生长衰弱死亡。幼龄盆景植物逐年长大的过程中,当原盆过小影响地上都生长时,需通过翻盆更换较大盆钵,并添加新土,扩大根系营养面积。此外,当植物根系发生病虫时,也必须通过翻盆控制其危害。

②提高盆景观赏价值 当盆景用于陈设展览时,必须将原有的瓦盆换为紫砂盆、采由陶盆等高档盆钵以提高共观赏价值。此外,根据造型需要,有时需把深盆换成浅盆,或改变植物种植的位置或姿势,此时也需要翻盆。

(2)翻盆年限

翻盆年限应根据树种、树龄、盆景规格及生长状况而定。

①树种:花果类盆景,消耗养分多,最好每年翻盆一次,松柏类生长缓慢,需肥较少,可3-4年翻盆一次。一般阔叶类树木可2年翻盆一次。

②树龄:幼树生长快,应1-2年翻盆一次,已成形的成年树可2-3年翻盆一次,老树可3-5年翻盆一次。

③规格:小型盆景盆土体积小,宜1-2年翻盆一次,中型盆景可2-3年翻盆一次,大型盆景盆土体积大,可3-5年翻盆一次。

④生长状况:一般来说,当根系已布满全盆,有根自排水孔伸出或自边缘向上生长时,就需要翻盆。

(3)翻盆时间

翻盆时间一般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为宜,但不同地区气候各异,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宜翻盆期也有差异。如梅花应在落花后结合枝条修剪同时进行翻盆,佛肚竹以5月或9月翻盆为好。如果翻盆只是小盆换大盆,不弄破土坨,则一年四季都可进行。

(4)翻盆方法

①脱盆 一般翻盆前不要浇水,使盆土稍干,先剔除盆内四周部分土,要将盆倒扣过来,用手拍打盆底,或轻磕盆沿,使植物连根带土脱盆而出,对于嫁接造型的树桩,脱盆时要慎重操作,以免接穗与砧木分离。

②去土与剪根 脱盆后用竹签剔去上部表层土及四周边土和底土,去土量一般为原盆土的1/3-1/2。去土同时,应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枯根、腐根、病根、过密根,剪短过长根。

③栽种 栽种时可选用适宜的新盆,或仍用原盆。对已成形的树桩盆景应原盆栽种,不要换入大盆,以控制其生长量,保持原有树型。植物可原姿原位栽种,也可做适当调整。如果制作提根式盆景,盆内底土应多放一些,使树根露出盆口。栽种的其他技术要求与上盆技术相同。

(三)浇水

浇水是植物盆景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由于盆土易失水干燥,因此,必须通过浇水及时补充盆土中的水分,才能保证盆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1.浇水原则

盆景植物的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不干不浇”是指应在盆土变干时才浇水,如果浇水过勤,使盆土长期处于过湿状态,会使盆内氧气缺乏,导致根系窒息死亡。盆土变干的标志一般为盆土发白变硬,或用木棒敲盆边声音清脆。

“浇则浇透”是指每次浇水必须使水浸透整个盆土,其标志是有水从盆底孔处流出。如果浇水不透,只浇半水或地皮水,会使盆内下部根系因干燥而死亡,也会使盆土中盐分积累,发生盐碱危害。

2.浇水依据

浇水的时间与次数应根据盆景植物种类、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季节及天气情况而定。

(1)植物种类

喜湿润的植物,如竹子、杜鹃等,浇水次数宜多,使盆土适当偏湿,而对松树、苏铁等,浇水次数可少,使盆土偏干为好。

(2)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和季节

早春植物未完全萌动,气温较低需水量少,可1-2天浇一次,在中午前后浇,春季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植物又处于生长旺季,需水量大,应每天浇水1-2次,宜早晚浇水,秋季植物生长缓慢,可1-2天浇一次,冬季植物进入休眠期,可3-5天或十余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适当湿润即可,对花果类盆景在花芽分化期间应控制浇水以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3)天气情况

天气干旱少雨,宜多浇水,南方梅雨季节要少浇或不浇水,如遇连续降雨天气,应及时排除盆内积水或把盆放倒。

3.浇水技术

(1)水质要求

浇水最好选用未被污染的河湖、池糖水,井水、自来水必须提前放于贮水池中经1—2天晾晒,使其增温并挥发掉自来水中的氯气,然后方可使用。

(2)浇水方法

①根部浇灌法 即将水直接浇到根部土壤里,这是最常见的浇水方法。浇水时,除为了提根需要而用水冲刷根部外,在一般情况下,浇水壶嘴不应离盆面太高,以免把盆土、青苔冲掉。根部浇灌法应注意不浇则已,浇则浇透。

②叶片喷洒法 即用细孔喷水壶往整个植株洒水。刚上盆或换盆的植物,为弥补根系吸收水分之不足,应每日向叶面喷清水1—2次,可提高成活率和加快复壮。常绿落叶树或针叶树,宜多喷水以使其生长繁茂,落叶树一般不宜多喷叶水,以防枝条徒长,破坏树形及抑制花芽形成。

③浸水法 微型盆景以及盆土凸出盆面的浅盆植物盆景常用此法。先把盆景放入较大空盆内,然后加水到盆景的盆口下沿,使水从盆景底部排水孔渗入盆土,待盆土表面由干变湿时即为浸透。

无论哪种方法,浇水时要注意避开正在盛开的花朵,以防花内积水导致花朵腐烂,还应该注意保持盆底排水孔通畅,以防盆底积水引起烂根。

(四)施肥

1.肥料种类

(1)有机肥料。主要包括人粪尿、厩肥、禽粪、绿肥、骨粉、草木灰、豆饼、麻酱渣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废弃有机物如鱼腥水、淘米水等。有机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而且所含养分全面,是盆景植物施肥的主要肥料。有机肥料在施用前必须发酵腐熟,否则会在施肥后发酵放热,烧伤植物根系。

(2)无机肥料。主要指人工合成的各种化肥。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等。施用化肥比较清洁卫生,对室内摆放的盆景应以追施化肥为主。化肥所含营养元素比较专一,当植物急需某种营养元素或出现缺素症时,施用相应的化肥比施有机肥效果好。

2.施肥方式

(1)基肥。在上盆或翻盆时施入盆土中的肥料叫基肥。用作基肥的肥料一般为腐熟的固体有机肥料,常用的有堆肥土、骨粉、腐熟饼肥等,施用时将其做为盆土的组成成分,掺入盆土之中即可。基肥的肥效迟缓,但肥效长,可对植物进行长期的养分供应。

(2)追肥。在植物生长期为补充盆土营养不足而追施的肥料叫追肥。追肥又有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之分。

①土壤追肥。一般用腐熟的有机肥液加水稀释后施入盆内。追施有机肥液应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一般将肥液稀释15—20倍使用。给室内盆景追肥宜用化肥。

②根外追肥。即对叶面喷洒化肥溶液,其优点是肥效快,用肥量少。花果类盆景在花前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可促进开花,提高座果率。植物出现缺素症时,也可用根外追肥方法救治。根外追肥以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喷施为宜,并严格掌握肥料浓度,以免发生肥害。

3.施肥与植物种类及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关系。

一般观叶类植物施肥以氮肥为主,施肥量以不刺激徒长为原则,花果类盆景需肥量较大并宜增施磷肥。喜酸性土壤的植物应适当施用“矾肥水”,“矾肥水”是在泡制有机液肥时,加入1%左右的硫酸亚铁,经发酵酵腐熟后使用。

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养分要求不同,一般春末和夏季,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宜多施肥,入秋后生长速度减慢,应少施肥以避免其徒长,冬季多数植物进入休眠期,应停止施肥。花果类盆景在花芽分化期及开花前后 应增施磷肥。
三、盆景植物树上管理

植物树上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和完善盆景植物 艺术造型和景观效果,防止病虫危害,保证盆景植物健康生长。

(一)保型与改型

盆景植物一旦培养成型,以后的养护工作应尽量维持已有的艺术造型,一般不做大的改动,只可做些小的调整。在日常管理中,主要通过抹芽、疏梢、摘心等修剪措施、控制枝梢生长,使其不破坏已有艺术造型。这就是盆景植物的保型问题。在有些情况下,盆景植物在风害、病虫害等灾害影响下,可能会出现大枝的折断或枯死,这种情况下,保型已不可能了,此时就应重新培育新的树形。这就是改型的问题。

盆景植物处于不断的生长变化之中,要使树型绝对不变是不可能的,因此,保型也只能是相对的。保型的过程是不断地对变化了的枝条加以调整,使树型从总体上看没有改动,但细部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保型中的这种对枝条的不断调整不是机械的,而是对盆景艺术造型再创作过程,这也正是盆景艺术创作连续性特点之所在。

盆景保型与改型的措施仍然离不开修剪与绑扎技术,详见第三章第三节,此外不再赘述。

(二)促进花芽分化

花木类盆景和果树盆景必须有花果存在才有最佳观赏效果,而开花结果的先决条件是花芽的形成,因此,对花木类和果树盆景的养护管理中,除了要注意保型 或改型外,还应注意促进其花芽的形成。

一般认为,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大量积累是形成花芽的先决条件,因此,凡是有利于增加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积累的措施都可以促进花芽分化。这些措施主要有:

1.加强肥水供应,促进枝梢健壮生长,这样可增加光合产物的制造。

2.采用摘心、扭梢、拿枝等措施,控制旺枝徒长,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3.花木类盆景在落花后要除去没有观赏价值的果实,以节省营养。

4.旺树和长势过强的大枝可用环割、环剥等措施抑制其生长,增加养分积累。

5.花芽分化期增施磷钾肥也是促进花芽分化的有效措施。

(三)保证座果

果树类盆景中有些品种座果率低,必须采取保果措提高座果率。常用的保果措施主要有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应注意许多果树品种必须异花授粉才能结果。花期喷洒赤霉素也可提高某些树种的座果率。

(四)病虫害防治

盆景植物生长在有限的盆土中,生长受到抑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一般比地栽植物低,一旦发生病虫害,危害甚大。因此,对盆景植物病虫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尽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而当发生病虫害时,应按“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根治,不使其蔓延。盆景植物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使用腐熟的肥料和对土壤消毒。

2.加强盆景日常管理工作。科学的施肥、浇水和修剪,摆放场地要清洁无杂草,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并使空气流通,光照适宜。

3.春季对盆景植物喷洒1%的波尔多液1-3次,可以预防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

4.加强植物检疫。杜绝传染源。新引进的国内外盆景植物,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检疫对象严格检查,防止检疫对象进入本地。新挖掘或购入的树桩,要仔细检查其有无病虫害,如有病虫害,则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当个别盆景植物出现病虫时,要及时隔离,防止蔓延。

四、环境管理

光照、温度及空气是直接影响盆景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也是盆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光照环境管理

光照影响盆景植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光照强度,二是光照时间的长短。

1.光照强度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将盆景植物大致分为三类:

(1)阳性植物(heliophytes)盛称喜光植物。这类植物在全光照下才能正常生长,不能忍受遮荫。例如五针松、黑松、全钱松、桃、梅、葡萄、苹果、银杏、石榴、海棠花、锦鸡儿、柽柳、叶子花、真柏、火棘、紫薇、月季等都为阳性植物。阳性植物一般在全光照下光合效率才最高,其光补偿点也效高,平均为全光照的30%-50%。

(2)阴性植物(sciophytes)或称喜阴植物。这类植物多原产于山背阴坡、山沟溪涧、林下或林缘,只有在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喜漫射光,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光补偿点低,平均不超过全光照的10%。如蕨类、文竹、玉簪、兰科、杜鹃花、山茶等。

(3)耐荫植物(shade—tolerant plant)这类植物对光照有较广的适应能力,虽适于全光照下生长,但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可塑性大,其所需最少光量可达全光照的1/10—1/15。如蜡梅、金银花、胡颓子、紫藤、溶树、金桔、枸骨、九里蚝、阔叶十大功劳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耐荫能力。

在养护工作中,对于阳性植物盆景必须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场所,以满足其对光照的需要,但在盛夏高温季节对多数阳性植物也应适当遮荫,以免发生高温伤害。阳性植物盆景用于室内陈设时,应定期转换到室外接受充足光照。对于阴性植物盆景的放置必须要有遮荫条件,避免强光直射,应以见到稀疏光照为宜。对耐荫植物盆景的光照管理可以不如前两者严格,但一般也应将其放置于光照充足场所养护,因为“耐荫” 与“喜荫”是不同的。

此外,同为阳性植物,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需光程度会有差异,如桃比葡萄更喜光,同样,阴性植物间的畏光程度及耐荫植物间的耐荫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光照管理中,应掌握具体植物种类的需光特点,以便满足其对光照的需要。

2.光照时间

不同植物种类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也有差异。一些盆景植物为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叶子花等,这些植物只有在每日光照时间减少到10小时以下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只有满足其对短日照的需求,这些植物才能正常开花。根据这 一点。我们可人为创造短日照条件,达到控制开花日期的目的。

(二)温度环境管理

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各自选择了自己适宜的温度适应幅度,每种植物都有其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即温度三基点。在最适点植物生长发育良好,超越最高点和最低点便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植物一般可在0—35℃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并且随温度上升而生长加快,随温度下降而生长减缓。

不同植物种类生长的起始温度不同。例如热带原产的一些种类在日平均温度18℃以上才开始生长,亚热带原产的在15—16℃才开始生长,而温带植物在10℃甚至更低就开始生长了。

不同植物种类忍耐低温的程度也不同,一般原产温带及冷凉地区的植物种类可耐较低的温度,如苹果可忍耐-35℃低温,紫薇可耐-20℃低温。蜡梅可耐-10℃低间。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一般不耐寒,如叶子花在4℃时即落叶,毛叶子花、文竹则须在10℃以上越冬,山茶属也只耐0℃左右低温。

植物的根系一般比其地上部耐寒力低。如欧洲种葡萄地上部冬芽可耐-16~-18℃的低温,其根系则在温度低于-5℃时即受冻。在盆栽情况下,根系温度环境变化大,更易受低温影响,因此,当低温来临时,盆景植物的根系是最易受害的部位。

高温会导致植物停止生长,甚至伤害。一般植物在35—40℃时生长逐渐受到抑制。绝大多数植物当温度升高达50℃以上时便会死亡。

对于盆景植物温度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防止低温和高温对植物的伤害。在冬季寒冷季节应采取防寒措施以保证盆景植物安全越冬,特别是北方更应如此。在北方,对于不耐寒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应将其放置于温室中越冬,温度应保持在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以上。对于较耐寒的植物,由于其根系易受冻,也必须采取越冬保护,一般可采取下列防寒措施:

1.低温温室越冬

盆景放于温室内,温度以保持0—5℃为宜,温度过高会妨碍植物通过自然休眠,影响其生长。

2.覆盖越冬

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之地,冬前挖东西向防寒沟,宽度以并排放两排盆树为宜,深度一般与盆高相同,较冷地区宜深埋,应保持一半根系处于冻土层以下。将盆入沟后,在盆与沟内浇足水,而后盆面覆草后用土掩埋。剩余的土可在防寒沟北侧堆一土岗,或在北侧设立风障以改善沟面小气候。此法适于华北地区落叶果树盆景的越冬养护。早春土壤解冻时及时清除盆上覆盖物并及早出土,并及时补水。

在华北南部地区,可以将沟内的盆用树叶、稻草等覆盖,不必用土掩埋,但应注意检查墒情,补充水分。

3.地窖越冬

此法适于较寒冷地区的落叶果树盆景。窖内温度比较高且稳定,可保证盆景越冬安全。

在我国华南地区,由于四季温暖,无霜冻现象,一般盆景都可在室外越冬,但需防西北风危害。

盛夏是易于发生高温危害的季节,因此,在夏季应采取遮荫措施避免高温危害,即使是喜光树种,也应注意遮荫。荫棚的形式、结构多钟多样,可根据树种的要求各当地材料搭设,达到遮蔽直射阳光有利通风透气并能接受散射光的目的。棚高以2米左右为宜,利于操作管理。

(三)空气环境管理

空气环境的优劣对盆景植物生长发育也有直接影响。理想的空气环境应该是:空气洁净无污染,通风良好,空气湿度较大,无大风危害。

在有大风危害的地区,要注意防范。 (来自花卉艺术学)

第二节 山水盆景养护管理
山水盆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使盆中山水景象长久保存下去。因此,要维持盆景中植物的健康生长并尽量保持其已有造型,同时要对山石进行清洁保养,防止其损坏。山水盆景中植物的养护管理与树木盆景基本相同,只是应更加精细。山水盆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一、环境管理

山水盆景一般应放于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养护。因为山水盆景中的植物根系极浅,不耐旱,也不耐寒。苔藓的良好生长也要求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在室外摆放盆景应避免阳光直射。在北方冬季应将山水盆景比一般盆栽花木提前移入室内防寒。

二、浇水

一般硬石类山水盆景应经常向石上植物浇水。对于软石类山水盆景,除将盆内贮满清水外,也应向石上植物盆水。为防止软石盆景的山峰顶部出现白色盐斑,浇水时可使水从峰顶顺山坡缓慢流入盆中。

三、换水与清洁

应定期更换盆中贮存之水,以保持盆水清澈透明。换水的同时要洗刷盆具,并将盆擦干后打蜡,以防沉淀物污染盆底。

四、植物的施肥及整形

山水盆景中的植物因为根部土少,并且穴内种植时不易换土,因此,注意经常追施肥料非常重要。山水盆景中的植物也要及时整形,以控制其大小,并保持其造型优美。

五、山石的保护

搬动盆景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坏山峰和山脚。在北方冬季即使未种植植物的山水盆景也应放于室内,以防把山石冻裂。因风化、碰撞等原因把山石损坏时,要对山石进行整形,整形中要尽量保持山石原样。

第三节 水旱盆景养护管理

一、浇水

水旱盆景用盆很浅,需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为了防止浇水时盆土被冲掉,宜用细眼喷壶浇水。气候干燥时,可用喷雾器在盆面及树木、石头上喷雾,以保持苔藓生长良好。

二、施肥

水旱盆景中的土壤较少,养分有限,应注意施肥,使树木生长健壮。施肥多用稀释后的有机肥水对土面进行喷洒。也可将颗粒状有机复合肥埋入盆土中。

三、换土

水旱盆景中的树木,一般3-5年换土一次,多在春、秋进行。换土时,先取下点石及配件(注意记好位置),将树木连土小心地拔出来,用竹签剔除旧土约1/2,剪去死根及部分老根,换上新土,按照原来的位置栽进盆中,在安放配件,铺上苔藓。

四、放置与保护
平时宜放置于通风透光处,夏季要防止暴晒,冬季需移至室内光照充足处,不可受冻。在植物生长季节,应注意不要连续多日放在室内,以免影响生长。

水旱盆景的病虫防治与一般树木盆景相同。

Ⅶ 如何修剪黑松盆景的方法有哪些

黑松盆景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么黑松盆景应该如何修剪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黑松盆景修剪 方法 ,一起来看看。

黑松盆景修剪方法
1.剪枝的方法。前年和去年生长的针叶基部都能萌发不定芽,适时剪去枝条,并在希望萌芽处留2柬针叶,将其余针叶拔掉,留下的针叶基部很快会萌发不定芽。剪前年枝宜早,剪去年枝可迟 后,生长期内随时都可进行。需要前年枝上萌芽便切掉部分前年枝(如图 ),需要去年枝上萌 芽,则切掉部分去年枝。

2.切除芽乳的方法。春季黑松芽乳伸长,切除芽乳头部以减少新针叶,可以抑制其长势。强势芽乳要多切,弱势芽乳要少切。雄性芽乳基部是粒状雄花,不会长针叶,要适当少切·以保证以后能长出~定量的新叶。一般强势雌性芽切2/3.雄性芽切1/2;中势雌性芽切1/2.雄性芽切1/3.雄性芽切1/4;弱小芽不切,任其生长,切芽宜用利刀平切,切口容易愈合。经过切除留下的芽乳会逐步长出新叶,当新叶的叶基未长牢时,小心进行拔针叶,强势芽叶留3-4束,中势芽叶留5~6束,弱势芽叶留7~8束,以进一步控制新枝长势。

3.切除当年新枝的方法。仲夏季节.经切除留下的芽乳已长成新枝,留下的新叶也己长成壮叶,将新枝从基部以上l-2mm处全部切除.大约20天后,切口处会萌发出不定芽,这种芽称之为二番芽。切除工作要先弱后强,分期进行,让弱势枝先萌芽,以促使二番芽基本同步生长。二番芽会同时萌发2-5颗,一般留主位长势较好的2颗,将其余的及时摘掉。当二番芽针叶已经长成壮叶时,要将老叶拔掉,并在入冬前重新判定二番芽长势进行拔针叶,强势芽留3-4束,中势芽留5-6柬,弱势芽留7--8束。

4.弱小枝的处理方法。弱小技往往只生一颗顶芽,不能切芽,更不能剪枝,应让其自然生长,当然也有可能生成来年的强势芽,如要控制长势,可随时拔掉一些针叶,或比照其他二翻芽叶长度,剪短当年新叶。
黑松盆景修剪的注意事项
1.进行剪枝节芽的黑松,其长势必须旺盛。山采黑松要到成活后的第三年,才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可以进行。

2.上述剪老枝、切芽乳、拔针叶,切新枝、选定二番芽等一系操作必须按程序在同一年度中进行,否则达不到抑势、造型、保形的目的。如此常年所留针叶虽然较少,但通风透气大为改善,又能充分接受光照,有利于生长,不会影响成活,但对长势会有所减弱,所以不可连年进行,最少要隔一年。

3.剪枝切芽要选择睛好天气,以防切口污染,影响成活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4.剪老枝时,无论前年枝还是去年枝,必须留有良好生长着的针叶,无叶枝不能萌发不定芽。

5.进行剪枝切芽的黑松要减少施肥,一般在3月中旬切乳芽之前和10月上旬二番芽健康生长之时各施一次稀薄有机肥即可。

经剪枝切芽的黑松,不定芽和二番芽在秋季都己孕育了冬芽,到来年春天发芽、新枝叶长壮后,若因观赏需要可随时拔去所有老叶,那时树形紧凑灵透,姿容清秀洒脱,端庄整齐的枝叶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黑松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方法
黑松是我国传统的盆景树种,气势雄伟,刚直挺拔,颇具阳刚之气,被称为'男人松'。与其相对应的是赤松,树皮呈灰褐色或红褐色,针叶比黑松细而柔软,且较为稀疏,树姿妩媚动人,因此有人称之为'女人松',其盆景制作方法及管理与黑松相同。

黑松的繁殖常用播种法,但用这种方法制作盆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型。因此可挑选绿化苗木中树干较粗,下部有枝条的植株,经截干处理后培育成盆景桩材。可在冬季至早春萌芽前的休眠期挖掘,移栽时将主根截断,多留侧根和须根,并带宿土或用原土在根部打上泥浆,以保存松根菌,有利于成活,最后在根部套上塑料袋或用草绳包裹,以保鲜保湿。还要对根、干、枝进行短截,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干,短截前要仔细审视,尽量一次到位,所保留的枝条上一定要有松针,否则就会出现哪一枝不带松针,哪一枝死亡,全株不带松针,全株死亡的现象。并在较大的伤口处涂上白乳胶,以防止树液流失。先栽在较大的泥瓦盆中'养坯',栽种前再细致地进行一次修剪,并尽量缩小村冠和根的伸长范围,还应考虑该素材适合制作什么形式的盆景,为以后的造型做准备。盆土可用腐叶土或山泥加沙土混合配制。成活后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平时保持盆土偏干,经过2年左右的'养坯'就可以造型了。

黑松的幼树枝干柔软,可塑性强,可根据其特点蟠扎成曲干式、斜干式、临水式、悬崖式、附石式等多种不同款式的盆景。老桩则根据树桩的形态,因势利导,因材附形,采取修剪与蟠扎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自然优美,苍劲古朴的盆景。无论那种形式的黑松盆景都要以大自然中的古松为依据,并参考画中的松树,使其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黑松盆景的造型可在1月至3月树液流动较为缓慢时进行,这时枝条的伤口处基本无松脂溢出,对其生长影响不大。黑松的萌发力较弱,应利用原有的枝、干进行吊扎造型,将多余的枝、干、根缩剪,并对其生长方向进行调整,将向上生长的枝条调整为平展式或下垂式,除直干式盆景外,其他形式的盆景要避免主干、枝条、根有僵直的线条出现,使其刚柔相济,曲折有致。黑松的根系发达,可根据造型的需要进行提根,以表现其苍古的韵味。

黑松喜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环境,耐寒冷和干旱。平时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花谚有'干松湿柏'之说,所以宜保持盆土偏干,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积水,特别是春季发芽长叶时更不能水大,以防枝、叶徒长。夏季和初秋气温较高,空气干燥,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浇'上湿下干'的半截水,还可在早晚向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美观,但雨季仍要注意排水防涝,以免因盆土积水而烂根。

黑松耐贫瘠,不喜欢大肥,每年的春夏秋各施几次肥即能满足生长需要,春季施肥宜淡,如果肥液过浓,反而会造成枝叶生长过旺,影响造型。秋季为松芽生长和枝干增粗的季节,可施几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液,使其生长健壮。

黑松的萌发力不是那么强,因此不宜过多修剪,但为了保持树形的优美,可在每年的3月至4月进行摘芽,方法是当黑松的芽逐渐膨大变绿,即将出叶时,摘除芽长的1/2至2/3,甚至更多,摘芽必须全面,强芽先摘,弱芽后摘,以求树势的均衡,使枝叶或树冠整齐。

黑松的针叶较长,为了使其变短,除在春季新叶生长时控制水肥外,日本盆景届还创造了'短叶法',其内容包括切嫩枝、疏芽、摘老叶,具 体操 作如下:在7月至8月将当年生长的新枝全部剪去,由于植物有自我恢复伤残,寻找平衡的能力,第二轮新芽在8月至9月又会在枝头生长,可在9月至10月将多余的芽疏掉,仅留枝条两侧或水平方向的两个芽。以后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抑制了新芽、新叶的生长,11月至12月剪除剩余的老叶,于是植株就剩下第二轮生长的短针叶了,此时为黑松盆景的最佳观赏期。

冬季移至冷室内越冬,保持土壤不结冰即可,温度过高,反而对第二年的生长不利,也可将连盆埋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每2至3年的春季发芽前翻盆一次,翻盆时去掉原土的1/3至1/2,增添部分新土,盆土要求疏松透气,并有良好的排水性
黑松盆景的 种植 方法
一、选坯

马尾松盆景素材虽可从小培育,但没有十多二十年时间树身起不了荒皮,要做成精品盆景弗时很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要是挖掘山野老桩,那些经樵夫常年砍伐,或恶劣环境摧残,树身矮壮古拙、扭曲变化、盘根错节、枝干丛生,不能成材的老桩头,正是制作盆景的好坯。要着重选择那些矮化、苍老、又可以理出过度自然、富有变化的主干,最好是带有现成的嫁妆枝托、或出枝位置合理、芽点较为紧凑、有取舍余地、具有培养前景的桩头。再就是选择根盘比较协调、侧根较多、伸展较平、较易成活的桩头。山野挖桩必须尽量把对环保的影响降到最低,并采取一些诸如补植苗木等 措施 ,反对三光政策般的滥挖。

二、挖掘

马尾松的挖掘时间虽因所属地域有所不同,但差别不会太大,一般宜在公历10至11月份开始休眠期和二月底至三月份其叶芽开始萌动期间,一定要避开梅雨季节,因马尾松喜燥怕湿,雨天挖掘,一是坭团难打,二是土壤太湿根系透气不好,不利开根成活。

马尾松的挖掘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枝叶修剪要适度。在挖掘之前,一般都要较大强度地修剪裁减枝叶,但必须与生势必须强弱,体量根须坭团大小相适应、相平衡,枝叶留得过多,会因根系供水不足而失水枯萎,留得太少,则会因光合作用缺乏而闷根烂根,同时还要经适应造型考虑,某些造型需要保留或养粗的枝条尽量少剪或不剪,对一些枯枝不要轻易裁去,大枝托的锯口不要太平,看似铝板,应多面一些制作加工余地,以使树态更显自然苍老。

二是在挖掘时,除主根过长必须裁短外,应多保留侧根,特别是筷子头大小的讨食根,这些侧根容易爆发新根促其成活。所有断根断面都必须剪平,烂根应清除干净。三是起挖时一定要带好坭团,所带坭团大小要视桩头大小,须根分布状况和运较条件而定,除非个别没有主根或土质关系坭团难打,有条件的尽量带大一些,先确保成活,上盆前再作裁减。

坭团起土后要用胶带或草绳横竖缚扎结实,以保运输装卸不散,坭团结不结实是成活的一大关键。四是桩头起挖后应适当遮阴并向枝叶喷水,减少停留时间,尽快运回有条件的应尽量地栽一年以上,没有地栽条件的,可用木箱或陶质大盘养坯,所用土壤可用河沙、煤灰和黄壤土混合,既能松疏透水而又保湿,也可用其他松疏素土,忌粘性碱性。缚扎坭团的草绳应拆除,以防发酵烧根。

培土后四周用竹签插实,然后充分灌水,务必使土壤湿透并与树根贴实,之后一周只需向枝叶喷水、不必浇水,也无需蔗遮阳,除非气温超过30℃,更不能用薄膜罩套,只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偏干)即可。土壤过湿,甚至积水,成活率就很低。如因空气湿度太大土壤偏湿,可在表面加干土吸水,遇雨天要用薄膜覆盖坭石防水。如果整个过程把握得好,一般成活率可达70%以上。

Ⅷ 在家里想养卷柏,如何处理才能制成漂亮盆景

Ⅸ 请问盆景如何保养

个人觉得植物养护主要问题是:浇水、光照、通风、温度、翻盆、修剪等等
一、土壤:要求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而且土壤的PH值等要适合树种,地方树种最好用地方土壤,平时维护好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让它能较好的协调植物,水分、空气、肥力供给地的关系,没有病虫害。
二、浇水:水质应清洁无污染水温适宜,浇水原则是土壤干透浇透,季节有别,忌积水。春天光照、气温适宜,给水要绵润。夏季高温强光,防止植物长期脱水,平时给水宁湿勿干,注意中午、午后适时遮阳,秋季高温气爽早晚凉爽,空气湿度小,可多喷叶面水,冬季气温偏低为防止根系冻害,水分适当少给,中午土温升高时再浇水为好。
1、浇水判断:盆栽表土颜色变浅,盆壁于土壤缝隙变大,且底孔观察时土壤勿湿润状态这就表明植物缺水了。也用手指敲击盆壁呈“当当”声,音质清脆就表明植物缺水。如果声音沉闷呈“笃笃”声,表明盆土中部或底部含水量较大不需急于浇水。当用手托起盆栽感觉重量明显变轻时也是缺水的状况。
2、浇水的常用方式是喷雾、水淋和浸水三种。
(1)喷雾:细雾状喷洒植物叶片、枝干,常用于平时植物不缺水时的叶面水补水。
(2)水淋:细雨状洒淋,更多遍才能保证土壤水分喝足。
(3)浸水:盆栽直接放入水中,淹没盆面,等没有气泡冒出时稍停片刻即可取出,多肉植物的盆栽浸水时,水位不应没过盆口。
三、肥料:按目的进行施肥,分季节把控,原则是“少量多次”。常用肥类有氮、磷、钾三大类,形态上有固态、液态、粉状之分。春季宜多施氮肥,夏季高温不宜施肥,秋末、初冬增施磷、钾肥,观叶、观枝干类盆栽植物多补充氮肥,观花、观果类植物适时补充磷、钾肥,可使花更艳、更大并有保花保果的作用。
四、病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盆栽养护量少时,病虫害、菌害能及时发现、及时灭治即可,杀死几个害虫也有为植物除害的荣誉感。市场上有现成的杀菌、治虫药物供应,只要告诉店主病虫害的症状,多数能得到较好的处理办法。
五、盆栽的小环境:植物生长适宜气温一般在5~32℃之间,并且要求采光、通风良好,空气无污染的大环境。然后各人的养护场所不同,因此也需要按具体情况改善条件。楼顶、天台,通风好、光照足、高温适时遮阳;阳台、窗台,因朝向不同,会有通风不佳采光不足之弊;露地放置盆栽要防止地表夏季高温伤根、冬季潮湿产生冻害。因此植物的摆放也应根据植物习性进行置放。
翻盆:像盆景植物根据盆景大小一般每隔2-3年在春天或深秋进行,当温度高于30度翻盆就不是很理想了!!!
修剪:盆景植物修剪要看是什么品种的,像榆树一年四季都可以修剪,但一年内次数也不宜过于频繁,松树就不可以随便剪了,我们修剪一般在大寒后立春前进行的呢!
植物养护也要看具体情况,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哦,如果还有关于植物的分享的话 可以在网络搜索绿趣网 它有总结了不少植物养护内容的呢!

Ⅹ 盆景的叶片太大不好看,如何让叶片变小具体如何操作会对树体有损伤吗







热点内容
荷花每年几月份开 发布:2025-08-27 19:34:51 浏览:479
钢币兰花1角哪年值钱 发布:2025-08-27 19:34:14 浏览:853
樱花树插画 发布:2025-08-27 19:25:49 浏览:543
兰花价位 发布:2025-08-27 19:25:00 浏览:181
防病毒盆栽 发布:2025-08-27 19:24:58 浏览:756
黑白画玫瑰花 发布:2025-08-27 19:03:01 浏览:518
玫瑰苗价格 发布:2025-08-27 19:02:03 浏览:727
小伙七夕节 发布:2025-08-27 19:02:01 浏览:384
玉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发布:2025-08-27 19:01:57 浏览:80
樱花红碧玺 发布:2025-08-27 18:43:54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