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心得
Ⅰ 榕树盆景耐寒吗,自己养榕树的心得。
榕树盆景不耐寒。
榕树属于亚热带植物,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暖湿润的环境。性耐旱,耐半阴。一般应放置在通风透光处,要有一定的空间湿度,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无一定空间湿度,可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
榕树栽植于盆中,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植株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但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浇过一次水之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土壤干了,就要再浇第二次水,绝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才浇水。
炎热季节要经常向叶面或周围环境喷水以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浇水次数冬、春季要少些,夏、秋季要多些。
(1)盆景制作心得扩展阅读:
常见的适合摆放在室内的盆景及作用:
1、垂叶榕 去除地毯污染物
垂叶榕是一种耐热、耐寒、耐湿的常绿乔木,对光线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垂叶榕也是室内植物最好的选择之一,它可以有效去除地毯和家具中的污染物,例如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
2、散尾葵 空气加湿器
散尾葵属于小型的棕榈植物,原产于马达加斯加,现在我国南方也进行种植了。散尾葵在“清除”污染物的效率方面要胜于其他的绿植,它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苯(洗涤剂和塑料中)、甲醛(家具的清漆和地板漆中)等挥发性有害物。
3、万年青 清热解毒
作为室内绿植,万年青算是简单大方的“基本款”了,出现的地方也具有包容性:无论是低光照的角落还是其他植物都不愿意久待的房间(比如一间遮光优秀的黑暗卧室),它都能快乐健康地生长。
4、矮枣椰 去二甲苯
这种植物耐寒、耐旱、寿命长。它在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方面很有“才华”,尤其是二甲苯(存在于油漆稀释剂、清洁剂等)。
5、吊兰 去有毒物质
吊兰适应性强,生长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只需摆放两天,就能去除卧室空气中90%的有毒物质。对于有灰尘过敏的人来说尤其推荐。
Ⅱ 小叶黄杨一天叶片喷几次水
小叶黄杨树皮干斑驳苍古,且四季常青,叶片清新秀丽,制作成盆景是极具观赏性的。另外,小叶黄杨对土壤以及环境气候要求不高,非常容易养活,但是想要养护好一盆盆景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因此做好相应的了解工作对于盆景的种植是非常重要的。
小叶黄杨盆景的养护以及种植心得,上面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讲解。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想要让自己的盆景长得好,那么大家在种植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将一些徒长枝条剪掉,同时还要对盆景做好遮阴的工作,促使小叶黄杨盆景长得更好。
Ⅲ 栽种仙人掌盆栽的心得体会300字
我的盆栽名字叫“多肉植物”,是仙人掌科的一种。因为叶片肥厚且内部多汁,触摸起来肉乎乎的,所以大家给它起了这个可爱的名字。多肉植物的跟非常短促,栽在土里要非常小心地把它立稳。培植的土也和其他花卉不一样,许多花用黑色的土栽,也有的用黄褐色的土栽,但是多肉要用沙土。往盆里倒土之前,盆底部用小石子垫好,为的是让多肉的根能更好地呼吸,防止烂根。然后把沙子和园土混合在一起,倒到盆里,轻轻磕几下盆子,让土沉下去。在土中心挖个小坑,把多肉栽进去,盖上土,基本就完工了。然后开始浇水,要一次把水浇透,直到水从盆底的透气孔流出来为止。多肉的叶片里储存了多多的水份,所以每隔一周或半个月浇一次就行。后来,为了让我的小多肉更漂亮,我又在土的表面铺满白色小石子,又拿好多青苔装饰在上面。小多肉变得更干净更漂亮了!希望有一天它能在我的静心呵护下,开出美丽的小花!
Ⅳ 很多人都说,学做盆景,入门并不难,为什么我就觉得很难如何快速的入门
Ⅳ 映山红盆景种植方法
关于映山红盆景制作及栽培要点
制作
一、修剪1般盆养杜鹃花多以观花为目的,如不讲求造型放任自流生长,因而枝多而乱,不仅有碍生长,且影响花的质量。为维持树形幽美,应依据造型请求,进行必要的修剪,改善透风透光前提,可增进生长,提高开花质量。杜鹃在每一年开花后,最佳将花蒂全体摘去,减少营养损耗。修枝在休眠期进行,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倒枝、内向枝、对于生枝等,以调剂枝幅,显示幽美树形。
二、翻盆杜鹃宜每一隔2~3年翻盆1次,在开花落后行较好;初春晚秋翻盆亦可。翻盆时去掉约1/3旧土,剪去少许老根,换上松散的腐叶土或者山泥。在盆底放上少许鸡粪及豆饼作基肥。因为杜鹃的根系大部份散布在土壤表层,故翻盆时要保存表土层。
栽培要点
一采桩:映山红虽品种常见,但好桩头多长在比拟难采之处,必定要小心采挖,保护好根系,桩团略大,带原生土(共生菌)开花期先后采挖。
二修桩:将略大桩团按栽培需要修小,枝干裁截1次到位。根头、枝头要密封,以防缩节。三栽种:用土予先消毒,松散、素土栽种,最佳下地,根系养好(约1年)后再按习性配土栽种;按习性放置.第1年保活,第2年养根,第3年养树,第4年上盆。
四肥水:第1年不用肥,第2年视情况少用肥,第3年正经常使用肥,薄肥勤施。全程保湿管理。4、制作要点:前期造型以拉扎为主,修剪为辅。生长旺季视情况短截,促发侧枝,使枝干矮化。提根不能过急,结合换盆进行,每一年1次。因桩而异,凸起树格以及个性是映山红盆景造型的症结。
以上是映山红盆景制作及栽培的要点。相信看了这么多关于映山红盆景制作的法子及要点,你们确定对于映山红日常的修剪有了必定的了解。映山红又叫做杜鹃,是中国著名10大名花之1。映山红的日常养护也是极为首要的,映山红喜湿,因此要时常浇水,然而每一次的水量其实不能太大,无益于映山红的根系发展。映山红花香喷鼻,有兴致的读者们可以试试映山红盆景制作。
希望能够帮到你
Ⅵ 盆景的大师
韩学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筑《缘园》、《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园地。受地方盆景氛围影响,自幼已对盆景产生兴趣,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动手参与种植,以自娱自乐、增加生活情趣为目的,盆景创作喜欢自己动手,想弄些有点个性的东西。不拘题材,丛林、附石、树桩、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对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后做的两个附墙式榕树盆景《生存》、《适者》,表达了岭南地方多见的榕树飞榕的顽强生长状态,构思造型都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选材不拘一格,形态多样,具较明显的个性,近两三年投稿《花木盆景》杂志数编山松盆景内容的稿件,把自己对山松盆景的过程心得体会作了表述。 郑永泰,1940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自幼爱好颇多,特别喜欢花卉盆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运输经营管理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于盆景栽培、创作和研究工作,对境内外诸多不同风格的盆景作品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在坚持岭南盆景蓄枝截干制作技艺的前提下,博取众长,认真实践,逐步形成了技法严谨细腻,讲求内结构线条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个人风格。2000年创建欣园盆景园。现担任广东清远盆景协会会长。
在创作理念上,不偏树种贵贱,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无论松树类、杂木类、山水类盆景制作都有较深的体会和扎实的基本功。特别对马尾松盆景的创作,经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逼芽控针的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 应国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从事竹木制品生产及竹木工艺雕刻等工作,历时40余年。1980年起创办私营企业,现为宁波市应氏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国平从60年代起由喜爱到收藏历代名家书画、古董,逐渐提高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同时开始养护制作盆景,尤以柏树盆景见长,他善于把古代书画和雕刻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盆景制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国画风特色。70年代后期应国平开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后又发展建立应氏盆景园艺场,收藏各种规格质量上乘的柏树桩素材,盆景园规模:占地20余亩,有柏树桩素材1000余棵,各种规格的柏树盆景200余盆,其他松树盆景80余盆,杂木盆景60余盆。 魏积泉,男,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集美航海专科学院;现为厦门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付会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付会长;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长;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魏积泉先生从1980年开始爱好盆景艺术,从1990年开始赏石收藏,投入大量资金收藏、创作盆景、赏石作品,现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赏石精品60余件,其藏品经常在各类书刊发表。并积极参与各项盆景、赏石界活动,即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动中国盆景事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盆景事业的新生力量;其创作的作品,树种选材广泛、作品灵巧明朗、技法细腻、构图生动,既有苍劲雄奇的力作,也有潇洒灵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丰富浓厚的功底;其培养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画;其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清新自然,景观动静相宜,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所收藏的各类赏石,品种多样,形、质、色具佳,多为精品。有不少赏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国展览中荣获大奖。给盆景界、赏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贺淦荪
192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美术副教授,擅书画、工艺美术和艺术理论。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花木盆景》杂志名誉主编等职。
贺淦荪先生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于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和盆艺理论以及盆艺教育诸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理论上,提出“要以文艺思想、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指导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论;著有《论盆景艺术造型》、《论动势盆景》、《论树石盆景》等系列专著,并在专业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任《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大观》、《中国盆景学术论文集》编委,并被指定撰写《中国农业网络全书》园艺部分有关文章。1984年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至今。
在造型上,创立“动势盆景”(系列)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内外盆艺界的认可和赞同。代表作有《群峰竞秀》、《秋思》、《风在吼》、《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均获全国最高奖(其中《风在吼》获海峡两岸盆景展金奖、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金奖),并分别载入《亚太展》专辑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艺术特色是:广学博采,有所取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被誉为是“激情与理念合壁,民族与时代并重”的现代中国盆景。新作《海风吹拂五千年》博得国际盆景界好评,被誉为“最具真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的作品。
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根艺展、学术讨论会和盆景研究班、培训班教学活动。先后任全国盆景展、全国根艺展专家评委,并任“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评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职。为全国盆景事业培养大量盆艺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Ⅶ 盆景观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家有一盆漂亮的盆景,它已经在我们家待了几年了,到现在还是娇嫩苍翠。
那盆景里的小树已经长了不少叶子,有的叶子变成了橘黄色,有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还有的叶子则刚刚长出来不久,嫩绿嫩绿的叶子,苍翠欲滴,让人看起来非常舒服。长春树的根很像竹子,因为它的身上有一条条黄色的纹路。
这么多翠如碧玉的叶子,一片又一片的姿态:看看这一片像一把勺子,看看那一片像一只手掌,如果眼前这盆长春树是一幅画的话,那这位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说它叫长春树,可真不假,因为它在我家一年四季都是碧绿碧绿的,它能活得这么快活,全靠我细心呵护,天天浇水施肥,带它沐浴阳光,还不时给它除除草,修剪下枯叶呢!
我和它的感情也日益渐升,每天我放学回来它都张开宽大的枝叶,微笑着迎接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欢迎你回家!”
我喜欢养花,更喜欢这坛葱绿苍翠的盆景树,因为它给我的房间增添了几丝春天的生机。
妈妈的同事送给她一包黄皮种子。这些光滑的种子一头尖一头圆,稍尖的那头穿着绿色的外衣;圆的那头镶嵌着褐色的花纹,就好像戴着一顶小帽子一样。妈妈把黄皮种子尖头朝下,排兵布阵似的整整齐齐地种在花盆里面,再放上一层小石子做装饰,浇上水,这样就大功告成啦!
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之下,黄皮苗儿的个子又蹿高了一大截呢!
瞧!又嫩又绿又茁壮的嫩茎上面长满柔软的小刺,有点像荷花的叶梗。绿油油的小叶子叶脉分明、油光可鉴,就好像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扇子。苗儿紧密地簇拥在一起,挨挨挤挤的,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微型森林,充满了无限生机。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天气:晴
黄皮越长越繁茂。翡翠般的叶子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不留一点儿空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赏心悦目的绿,绿得令人心旷神怡。待到黄皮再长大些,我要把它们种到地里,让它长成一棵棵黄皮大树。下面附上一张黄皮树的图片,让同学们一睹为快吧!
Ⅷ 浅谈盆景与插花艺术的 文章
插花艺术浅谈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浅谈盆景艺术
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其手法称“岭南盆景”。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浅谈盆景意境
“诗情画意凝佳境,巧夺天工胜自然。”诗情画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观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夺天工,这是对盆景“美”的赞誉。美在何处?唯一的表现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从何来?盆景的意境是来自大自然丰富秀丽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加工,更加超越自然,胜过自然,升华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审美鉴赏的中心。无论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锦秀盆间吃,古朴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先生,涵养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诗情画意,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常借鉴古人和近人的名画,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张大千的“松岩高士图”、齐白石的“独树庵图”等,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归樵图”、“听松图”、“散牧图”、“枫林雅集图”、“观瀑图”等。如唐寅的“焦石图”盆景,反以两棵抑制生长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浅盆栽植,布景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清凉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抚琴,旁边配一小件仙鹤及点石,“使人联想到诗人林和清的梅妻鹤子,又或许抚琴者正弹着一首梅花三弄。这些盆景的制作,取材以植物为主体,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结合,颇富诗情画意,就能充分体现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盆景艺术和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表现。绝非主观“营造”,而是以景结情的结果。“以景结情”也是创造意境的最重要的过程。仅此树桩盆景而论,取材于老干虬枝,蝇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态,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观自然与主观意象的结合统一。如单株式、丛林式、悬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结情”的创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苏盆展中见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叠石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当的茂密小树,气势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现祖国的锦秀山河,该多伟大、美丽!油然而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届江苏盆展,所见一盆老干虬枝的雀梅树桩盆景,主干老气横秋,横卧盆中,枝繁叶茂,翠盖葱葱。景名为“静卧芳园不再武”。“静”与“武”取其园主夫妇的名字,园主人毕生精力追求盆景,当到退休之年,专心致志于盆景艺术,不再为琐事争衡,以娱晚年,寓意言志,颇有意境。 树桩盆景枝干的处理也大有讲究,江苏盆景多以剪扎结合,云片造型为主,而云片的由来,历史悠久,又以扬派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调意境。在技艺的要求方面,云片的造型,以扬派来说,要求平稳、严整,精扎细剪“一寸三弯”的技法,要求较严,在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师朱保强和已故盆景大师扬州的万观堂、泰州的王寿山,他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意境,绝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叹为观心。但也有人认为云片造型,似乎太为呆板,以我个人管见,云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国山水画宗出“四王”的传统,云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韵的,如云片的分布,高低错落,有显有藏,云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这也就是根据山水树石的画理,“晴树平整”、“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的原理,表现盆景的动势,能从云林深渺中领略千姿百态之风采,这就是追求意境。这里并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国盆景的流派,丰富多采,兼容并蓄。如岭南树桩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为借鉴,可谓是大自然的缩影。近年来苏州的盆景艺术除传统风格外,更有所创新,以抽象的手法,制作盆景,给人以遐想。如戏曲盆景“魂断牡丹亭”的处理,仅以一个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两棵古木,略配点石,能呈现出一座大花园的荒凉境界,从杜丽娘的伤春,到梦境幽会,化情思为景物。真可谓“则见风月暗消磨,倚逗着断垣低垛”表现出幻境中虚实相映的情趣。 总之,盆景的制作,既要有充分的艺术修养、思考、功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又要有灵巧的手法,能够入画,才有意境,方为上品。
Ⅸ 如何能制作一款效果逼真,自然的仿真花盆景
一、材料
材料决定了一半的效果。仿真植物的仿真度如何,决定了单个植物看起来是否像真的。这东西是一分钱一分货的。网上很多仿真植物。一般我们选来做仿真绿墙的植物大多都是带有一些附生性观叶植物的塑料仿真品。比如肾蕨、鸟巢蕨、波士顿蕨、绿萝、龟背竹、竹芋、合果芋、凤梨等等。通常都是热带的植物品种。因为热带雨林是植物物种密度最大,最奇特的地方。不要一些热带的和一些明显是温带或者生长环境不搭调的植物混在一起。
你最好是对你想要布置的植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真的植物长什么样。仿到什么程度才最接近真实的。这样你才能选到,买到好东西。不要弄出来被园林和植物专业的人看了笑话。
二、搭配
1、从植物生长的角度。
植物的生长,很简单,叶子是向上打开的,茎的走向是屈光或者离地的方向的。比如像鸟巢蕨,它的叶子组成鸟巢状是向天上打开的,不是垂直墙面向你看的方向正面打开的。也就是说固定植物的时候,不要按照地面的思维,要按照植物长在墙上,它会怎么生长,这个思维去固定它。那样才是合理并自然的。合理自然才逼真。没有破绽。
2、美学的设计角度。
这个你得请些有图案和美术设计能力的人帮你看看。植物不同颜色和叶子大小,如何搭配布置。是要显得自然狂野一些,还是做成人工图案画面的。都是可以的。这看自己喜好了。一般来说叶子小的植物做背景和打底。叶子大的,植物大的,作为个体少量装点。可以搭配一些藤条和假石头(发泡胶糊水泥造石等)让整个植物墙更具有立体感和自然感。这些看设计师的功力了。我是教不会的,我自己也不是很在行。
三、灯光
虽然仿真植物墙不像真的植物墙那样对灯光要求那么高,但有灯光照射上去,会更像是一组真正的植物墙。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没有光的仿真植物墙是不逼真的。因为常识告诉大家。没有光,植物就挂了。所以你要做得逼真,还是要加灯光。当然,这个就随意得多了。只要能凸显墙上的仿真植物。自己按照明需要把握就行。多少瓦的灯没关系,植物不是真的。
四、固定
植物都需要固定在一个模块上,再上墙。仿真植物的上墙固定我没有做过,无法给什么意见。你可以去你当地有仿真绿墙的地方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网上当然会有你需要的所有的一切,这东西肯定有卖。那我就不啰嗦了。
以上这些是我接触这行和自己做过一些真植物的立体绿化墙的心得。我没做过假的。但是很多都可以借鉴。我相信,在这里能耐心给你回答的。也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了。以上全手工打字,没有任何粘贴复制。我来回答从来不是为了被采纳。只是希望把自己懂的一些东西,放出来,如果能帮助到人,那最好。就算是一万个采纳。对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