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山盆景
① 运用衬托有关盆景的作文
盆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是人造的自然,自然的再现。我喜欢盆景,特别喜欢爷爷家的那个盆景。它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亭台楼阁,像一座具有江南风味的园林。
墨绿色闪着微光的盆景盆安放在庭院里,显得格外雅致。盆内有一汪“湖水”,微风一吹,湖面不时泛起层层微波。绿盈盈的“湖水”后面,便是引人注目的“群山峻岭”了。
小小的盆景,说它有群山峻岭一点也不过分。看吧,奇形怪状的山石前簇后拥,有山峰,有山坡,还有峡谷呢!再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群峰,有的像老牛耕地;有的像一头大象,蹲着身子,长鼻子扎进水里,好像在悠然自得地喝水呢;有的像渔翁,头戴草帽,翘着山羊胡,漫不经心地坐在石头上,正等着鱼儿上钩;突起的主峰像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湖边梳妆打扮……噢,这不是唐僧师徒吗?孙悟空正冲在前面开道,他一手搭凉棚凝神远眺,一手将金箍棒插入腰间,真是威武!唐僧稳骑白龙马走在中间,沙僧挑担,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跟在后面。想不到,制作盆景的艺人,竟把师徒四人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
石壁上布满了青苔,就像披着一件翠绿的外衣;山坡上,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看到它,我想起了许多赞美小草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为盆景带来了鲜活的生命,使盆内生机盎然,我感觉就像走进了美妙的童话世界。
盆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现在我才明白外公为什么在疲劳或工作之余总要站在盆景面前。
我喜欢盆景!
② 怎样区别山水盆景中的水盆,水旱盆和旱盆
三种盆景来的区分主要源由盆中水面所占面积的比例关系确定。
(1)水盆 在盆的整个平面面积中,水面的面积占去6/10以上的盆景称水盆。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特别适于表现平荡的湖泊和宽阔的河流。
(2)水旱盆 水面面积占盆的平面总面积的4/l0~6/10,水的面积与陆地面积相差不大,因此这一类盆景又称为半水半旱盆。此类盆景,岔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所表现的景物内容相当广泛。
(3)旱盆 盆中完全无水。有土有石,土石常成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连绵群山,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等,有些旱盆虽不用水,而用白色细石粒代水,将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
③ 形容盆景的语句有哪些
形容盆景的语句有:
一块块雪白的小石头给盆景平添了一份神迷感。
小盆景的叶子青翠欲滴,一片片都显得小巧玲珑。
盆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是人造的自然,自然的再现。
我喜欢养花,更喜欢这坛葱绿苍翠的盆景树,因为它给我的房间增添了几丝春天的生机。
虽然我的盆景没有花儿那么绚丽多彩,也不能像果树那样结出酸甜可口的果实,但我依然很喜欢它。
小盆景是用橘黄色的陶盆装的,里面有九种不同的植物,妈妈说,虽然样式不同,但它们都是多肉植物。
我喜欢盆景,特别喜欢爷爷家的那个盆景。它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亭台楼阁,像一座具有江南风味的园林。
小小的盆景,说它有群山峻岭一点也不过分。看吧,奇形怪状的山石前簇后拥,有山峰,有山坡,还有峡谷呢!
右手边的便是威武不屈的盆景,高大勇猛如将军。他们的枝干粗壮而有力,那些叶子仿佛是他们的武器,尖锐无比。
墨绿色闪着微光的盆景盆安放在庭院里,显得格外雅致。盆内有一汪“湖水”,微风一吹,湖面不时泛起层层微波。
我们班的书柜上有一盆竹子盆景。它有一股清新典雅的气质。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你就一定闻到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这盆榕树长着许许多多的分枝,树叶密密麻麻,碧绿的叶子上象抹了一层油;叶子一对一对地长着,就象一个个鹅卵石。
我家的窗台上,摆着一盆山水盆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假山石,放在盛满一池清水的玻璃盆座里,一尾尾金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真令人心旷神怡。
左手一侧的盆景,枝干委婉,似广寒宫中轻飞曼舞的仙子,朦朦胧胧,隐隐绰绰,是在唱一曲离愁之歌吗?还是在跳一支悲伤地舞?
小盆景的茎共有五支,每一支都显得非常壮实。每支茎约10厘米高,由七层叶子组成,看上去像五座小塔。茎的颜色非常特别,最上面为淡绿色,越往下颜色越深,逐渐变成浅褐色、深褐色,最后成了红褐色。
④ 盆景迎客松怎么制作
选择地栽赤松原始树相,由下而上,层层片扎,最后收顶。此过程的要点在于回将不必要的答乱枝剪除,使该枝所形成
的叶片与上部的枝条分离,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
从上部的枝条中分解出3个枝条并扎片,一枝向左,一枝向左后,一枝向前。向前的一枝又分解为两枝,一枝向左前,一枝向右前。
将向左前的分枝进行收顶,将向右前的分枝进行收顶。该树桩经蟠扎造型后,层次分明,收放有致,藏露结合,树形飘逸,体现出初作人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底。
(4)小群山盆景扩展阅读:
养殖方法
1、花土:养迎客松的盆景,需要使用相对排水能力比较好、养分含量比较高的沙质花土。比较推荐使用河沙和腐叶土混合制成。
2、温度:它喜欢温暖,最好将它养于20℃左右的环境之中。它不喜欢环境温度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养护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气温恒定,不要将它放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之中。
3、浇水:需要水分来帮助生长,当它的花土稍干之后,就要为它浇水。不过冬天时,可以每5-10天浇一次,以免浇多了让它受涝。
⑤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将选好的石料在需要的水平线上进行锯截,使其底面平整,并将作为近景的大块石料的内部挖空直到石底,以利植物种和植物的生长管理。
在布局上运用画论著中的三远法,突出近景,在近景之石栽好主树,配树,形成以树木与山石相结合的树石型主体;再配以远山和中景,远山和中景也可以恰当比例的树木、丛林来衬托主景,成为符合自然景观的山水盆景。中近景可重叠,以表现层次和深度,要有气势,有动感。山脚宜曲折多变。溪岸应表现出水流的方向。主景与配景远山要气脉相连,协调一致,忌一览无余,要有藏有露,做到疏密有致,宾主分明。栽树配石讲究比例,要充分山水盆景小中见大的特点。
加工好的石料在拼接胶合时要细致,胶合面间隙要小,裸露的缝隙用水泥调上与石色相近的颜色填缝,使其浑然一体。
植物是山之毛发,树木为山之精神。栽种植物要使树石浑然一体,具有天然的形态。注意远树与近树之间的比例关系。山与树之间的比例可以有夸张,但要有限度,石借树姿,树借石势,情景交融。
树石结合要想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应栽植微型或小型的各种形式的树桩。上述树桩很难从山野中挖到,这就要人工培养各形态和各种比例的树桩,供山水盆景制作时选用。
山水盆景用以植物造型与树木盆景的造型形式大多相同,但又有所不同,如悬崖树除观赏部分外,从树穴到观赏部分还有一段距离,这就要干基部分加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如山顶树的自然丛从,由于树穴小,又要照顾几个观赏面,就需要培养单株多干扩张式的造型,才能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常用植物种类有小叶冬青、米叶冬青、六月雪、金边女贞、爬地蜈蚣等。
以下几本书希望对你有帮助供参考:
《山水盆景制作与养护》盆景制作与养护丛书 俞慧珍主编 盛定武 商勤岳朱文博 钱建港编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山水盆景制作及欣赏》马文其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图解小型山水盆景制作与养护》汪彝鼎编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中国微型山水盆景制作与欣赏》马伯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⑥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桩坯培植,枝芽丛生,删留不确定,难以下剪,或构思创意有失偏颇,导致错剪,其虽可调整,但却延长蓄枝及其造型的时间,因为定托是结体构架的前提,应据桩材直、斜、曲、卧、悬、临水等个性特征,溶入作者构思意象,留枝定托,删除所有杂枝赘芽,集中养料,蓄养所留枝,以期尽早进入修剪,制作环节。
2、协调修剪:枝托蓄养疯长,何时修剪,剪到什么位置,应有个粗细长短的对比,其贯穿于盆树造型制作的始终,相关于盆树结体构架的各个部位。其间有枝与干的比例,枝托彼此间的比例,枝托内部主、次脉的梯级对比等等,都须在剪前明确,胸有成竹,意在剪前,这样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确细剪:枝芽的角度、枝桠歧出走向、相互间的参差错落,体现枝托在空间上下左右伸缩回旋,角度选择不当,尽管可通过蟠扎弥补,但毕竟不如自然状态,所以在选择芽点角度时,不能只顾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对该枝走向、空间状态,以及与其它枝托等相互关系,不仅要明确,而且要“超前”构思,有所判断,避免机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显示盆树总体树态,即所谓通常所说的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等。在此,个别枝梢的长短应服从于整体,把握点、线而融于整体面之中。整体观察,局部修剪,全面调整,此时盆树基本上趋于丰满成熟,属于造型制作的收拾阶段,其重心在于枝托的长短开合及外廊的整体关系。
⑦ 川派盆景的基本介绍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青藏高原,盆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富饶地区之一,素有“天府之国”称号,高原海拔较高,山岭重叠,尖峰深壑,耸人云霄。还有风景秀丽的峨嵋,山势巍峨,峰峦挺秀。这些风景资源和植物等材料,都是川派盆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川派盆景艺术的繁荣起着很大的作用。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最后归纳为两种主要类型。即规律类和自然类。两种主要类型的特点为:对称美、平衡美、韵律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活泼而有序,庄重而灵动。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是对大自然的艺术概括与艺术加工。基本技法为自然树的顺势加工和10种身法及3式、5型。
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锺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成都是中国历史名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中心,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都建城于春秋时代,自秦汉至现在一直是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三国的蜀汉和五代时的 前蜀和后蜀,均在此建立都城。成都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之乡,历代诗人无不为巴山蜀水所哺育,无不为巴山蜀水纵情讴歌。历代 画家无不以四川名山胜迹为题材。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都在此 留下了传世佳作。成都又是一个著名的“花乡”,青羊宫花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不少川西农户,都有种花植草,蟠扎盆景的习惯。还有花草“赛市”之风气,在成都郊区,世代相传,以 蟠扎桩头盆景为生的“盆景世家”,就有60多户。现在成都一带 还保存了许多百年以上的珍贵古桩盆景。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为中国西 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城市被群山 环绕.市内岗岭起伏,依山而建,道路、房舍参差排列,层层错落极富诗情画意。重庆盆景艺术开始是受成都的影响,但后来发展很快,在川派盆景艺术中自成一体,与成都盆景形成两种地方风格。
此外四川多名山大川,除峨嵋外还有号称“青城天下幽”的 青城山和长江三峡等。山势雄、秀、奇、险,山中还多古木、奇石。这些都是盆景造型的范本。
川派盆景的代表树种有金弹子(瓶兰花)、六月雪、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梅花、紫薇、罗汉松、银杏、偃柏等,其他还有虎刺、黄桷树、紫荆、山茶、桂花等,竹类品种繁多,有绵竹、邛竹、风尾竹、观音竹、琴丝竹和佛肚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