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王融盆栽

王融盆栽

发布时间: 2022-12-28 12:12:17

A. 关于春节加班的古诗句

1.形容加班的古诗句

《蝶恋花》欧阳修

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且把金尊倾美酿。休思往事成惆怅。

《西江月》辛弃疾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凰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虞美人》苏轼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蝶恋花》晏几道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

《鹧鸪天》黄庭坚

且看欲尽花经眼,休说弹冠与挂冠。甘酒病,废朝餐。何人得似醉中欢。十年一觉扬州梦,为报时人洗眼看。

《临江仙》无名氏

对客延汤饼,呼童散彩钱。休夸骨瘦与神全。看取犀庭玉角、已朝天。

《蝶恋花》无名氏

谁道和羹芳信远。点点微酸,已向枝头见。休待玉英飞四散。且移疏影横金盏。

《摸鱼儿》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鹧鸪天》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浣溪沙》朱敦儒

乍垂罗幕乍飞鸾。好把深杯添绿酒,休拈明镜照苍颜。浮生难得是清欢。

《满江红》范成大

休把心情关乐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浣溪沙》叶梦得

休笑山翁不住山,二年偷向此中闲。归来赢得鬓毛斑。

《点绛唇》蔡伸

暂来还去。无计留春住。宝瑟重调,静听莺弦语。休轻负。绮窗朱户。好做风光主。

《水调歌头》韩元吉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玉楼春》辛弃疾

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谢公直是爱东山,毕竟东山留不住。

《鹧鸪天》元好问

倾美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圆。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

2.形容“加班”的古诗句

1、单少卿的《加班归晚》。

夜深朔风浸骨寒,

批改合意月半弯。

遥想手作付前方,

倦极神飞竟不眠。

释义:在寒冷的夜晚,刮着风,作者加班批改着文章,文章文采飞扬,很合作者的心意,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想想文章还在眼前,很疲倦但是强打起精神,竟然失眠了。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释义:农民本来空闲的时间就很少,到了五月的时候就更加得繁忙,南风刮了一夜,小麦就变黄成熟了。农民为了收割麦子,在地里加班劳作,妇女和儿童都来地里送饭。

3、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犹且具明废寝,昊晷忘餐。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可谓巍巍弗与,荡荡谁名。

释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刚开春的时候接到工作任务,辛辛苦苦,不敢休息。

(1)王融盆栽扩展阅读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在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有关调查显示,80%的企业存在加班现象;而许多农民工更是一天工作十二至十三个小时,甚至还有十三至十六小时。

中国社科院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而且绝大多数职工拿不到《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_加班

3.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4.描写 春节的10首古诗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5.关于春节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很辛苦的,给我分哦

6.关于春节的古诗句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7.关于春节的诗句古诗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迎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

现代·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8.关于新年的古诗句

1、《迎春》——叶燮(清)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2、《新年作》——刘长卿(唐)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3、《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田家元日》——孟浩然(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拜年》——文征明(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B. 赞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文章(一定是名人写的),拜托了!!1

植物并称少见,人物并称却很多:
以下仅供参考:
远古至春秋战国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七种说法:①天皇、帝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伏羲、神农、黄帝;⑦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②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③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④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两皞 指太皞、少皞,均为上古部落首领。
三示 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指商朝太乙、祖乙、太甲。
三仁 指商朝微子、箕子、比干。
周初三监 指姬鲜、姬度、姬处。
春秋五霸 一作“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有四种说法: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②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③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三贵 春秋齐桓公时的三个小人,即竖刁、易牙、开方。
三桓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皆为鲁桓公的后代,所以被称为“三桓”。
三圣 指孔子、老子、墨子。
孔孟 指孔子、孟子。
孔门四配 指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即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
孔门十二哲 指孔庙祭第二等十二人,即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有若(子若)、朱熹(元晦)。
孔门七十二贤 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七十二实为约数,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者77人,加上见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等书中人数,多达近90人。分别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燕伋、宓子贱、原宪、公冶长、南宫适、公晳哀、曾点、颜无繇、叔仲会、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寮、司马耕、樊迟、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奚容蒧、公祖句兹、施之常、秦祖、漆雕哆、颜刻、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后处、秦冉、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旗、县成、左人郢、郑国、秦非、颜哙、步叔乘、乐欬、廉絜、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蒧、琴张、林放、陈亢、申枨、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颜祖、蟂单、句井疆、宰父黑、县亶、孟懿子、南宫敬叔、颜浊邹、鞠语、孺悲、惠叔兰、孔璇、原亢籍、公西舆如。
老庄 指春秋末老子、战国时庄子,均道家代表人物。
战国四君 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屈宋 指战国时诗人屈原和宋玉。

汉至隋
汉代二祖 指汉高帝刘邦(西汉),光武帝刘秀(东汉)
西汉十五帝 指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示、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看、孺子英(王莽摄政)、王莽(称“新”朝)、淮阳王(更始帝)刘玄。
汉初三杰 指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
汉三雄 指西汉开国将领韩信、彭越、英布。
西汉十八侯 指赞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午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留侯张良、汝阴侯夏侯婴、颖阴侯灌婴、阳陵侯付宽、信下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清侯陈武、清河侯王吸、曲逆侯陈平、汾阴侯周昌、襄平侯纪通、曲成侯虫达,均为汉朝开国功臣。
西汉二司马 指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一作“二马”。
王扬枚马 指汉代辞赋家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
马杜 指汉司马相如、杜笃,均以文学著称。
枚马 指汉枚乘、司马相如,均汉代前期辞赋代表作家。
班马 指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或称“史班”。
贾董 指西汉贾谊、董仲舒,均以文才著称。
贾马 指西汉贾谊、司马相如。
东汉十三帝 指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达、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醒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光武时二十八个有功武将总称,即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后、陈俊、耿弇、杜藏、寇恂、付俊、岑彭、坚谭、冯异、王霸、朱右、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
班氏三兄妹 指班固、班超、班昭。
李杜 ①汉朝名士李固、杜桥。②汉朝名臣李膺、杜密。③汉臣李云、杜众。
贾郑 指东汉学者贾逵、郑众。
五侯 东汉宦官左悺、单超、具瑗、徐璜、唐衡合谋诛外戚梁氏,同日封侯,时称“五侯”。
许氏二龙 指东汉名士许虔、许劭。
二苏 指东汉苏章、苏不韦。
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文学家孔融、陈琳、应玚、刘桢、阮瑀、徐干、王粲。
崔杜 指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扬马 指汉朝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
京兆三休 指汉代金敞(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韦端(字甫休)。
钟王 指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
蜀汉三杰 指诸葛亮、关羽、张飞。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二阮 亦作“大阮小阮”,指阮籍、阮咸叔侄。
二十四友 指西晋郭彰、石崇、欧阳建、潘岳、陆机、陆云、缪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瑰、和郁、周恢、牵秀、陈眕、许猛、刘讷、刘舆、刘琨。
二陆 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 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潘陆 指潘岳、陆机。
三张 指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二陆三张 或作“三张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与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阳 指晋代张载(孟阳)、张协(景阳)、张亢(季阳)。
二妙 指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
二王 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三谢 指晋谢尚、谢奕、谢安,均以书法知名。
南北二玄 指晋谢玄、张玄之。
三杨 指晋杨骏、杨珧、杨济。
浔阳三隐 东晋隐居文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合称。
王谢 指晋王坦之、谢安,并为名士。
陶谢 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颜谢 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三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云、谢惠连、齐诗人谢眺。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大小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族弟谢惠连。
元嘉三大家 指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京都三明 晋诸葛恢、荀凯、蔡漠均以道明为字,时称“京都三明”
顾陆 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六朝画坛三画家 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休鲍 指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鲍谢 指南朝宋鲍照、谢灵运。
鲍庾 指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
竟陵八友 指南朝齐齐文学家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均曾在竟陵王门下。
南朝三大藏书家 指王僧孺、沈约、任昉。
东海三何 指南朝东海三文人何思澄、何逊、何子朗。
徐庾 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 指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 指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温邢 指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齐文学家邢邵。
邢魏 指北朝齐文学家邢邵、魏休。
隋朝三帝 指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唐及五代
十八学士 唐太宗时十八个文人,即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时、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初开国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风尘三侠 传说中的唐初三侠客,指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
唐初四大家 指唐初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禇遂良、薛稷。
大小欧阳 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
大小尉迟 指画家尉迟跋质、尉迟乙僧父子。
房杜 指唐朝名相房玄龄、杜如晦。
开元三大士 指唐朝名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佛教三大翻译家 指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之四位译经家。有二说:①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②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以后者更为佛学研究者所认可。
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杨 指王勃、杨炯,均工诗,名列“四杰”。
苏李 指初唐文学家苏味道、李峤。
文章四友 指初唐文学家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姚宋 指开元时名相姚崇、宋璟。
大小李将军 指唐朝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醉中八仙 一称饮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琎、李适、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均善饮。
吴中四士 指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沈宋 指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
燕许大手笔 指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王孟韦柳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
王孟 指王维、孟浩然。
王裴 指王维、裴迪,均工山水田园诗,且相友善,尝同居终南山,相互唱和。
王韦 指王维、韦应物,均工山水田园诗,恬淡清雅,风格别致。
韦柳 指韦应物、柳宗元。
韦刘 指韦应物、刘长卿,均工山水田园诗,有“五言双璧”、“韦刘诗派”之誉。
韦杜 指韦应物、杜甫,诗作皆本色天然。
韦孟 指韦应物、孟浩然,均以山水田园诗著名。
李杜 ①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②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二李 指李白、李贺。
竹溪六逸 指唐代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唐代三大诗人 指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八家 指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韩愈、李商隐。
大小杜 又称老杜小杜,指杜甫、杜牧,均工诗。
高岑 指唐代诗人高适、岑参。
南阳三张 指南阳籍名人张衡、张仲景、张巡。
颜柳 指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
大柳舍人小柳舍人 指柳公权、柳璟,开成中同在翰林。
三绝 指唐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及张旭草书。
萧李 指唐朝文学家萧颍士、李华。
颠张狂素 指唐朝书法家张旭、怀素,均擅草书。
大历十才子 指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有多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的二种说法是:①姚合《极玄集》、《新唐书·卢纶传》、葛立方《韵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等: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②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湋、李嘉佑。
韩马戴牛 指唐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郊岛(郊寒岛瘦) 指唐诗人孟郊、贾岛,均以苦吟著名。
二妙 或称“姚贾”,指贾岛、姚合,均擅五言律诗。
张王(乐府) 指唐诗人张籍、王建,皆擅乐府诗。
韩杜 指韩愈、杜甫。
韩孟 指唐文学家韩愈、诗人孟郊,二人文学主张相近,诗风亦相似。
韩柳 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同倡古文运动。
刘柳 指唐诗人刘禹锡、文学家柳宗元,二人相交甚笃。
刘白 指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二人唱和甚多。
元白 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唱和甚多,号“元和体”。
刘元白 指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均工诗。
香山九老 指唐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姚贾 指唐诗人姚合、贾岛。
三十六体 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诗作齐名,三人均排行十六。
温李 指温庭筠、李商隐,作品皆绮丽精巧。
温韦 指晚唐词人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
皮陆 指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三罗 指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
卢奇马怪 指唐诗人卢仝、马异。
随驾五都 唐僖宗避黄巢逃奔成都,王建、韩建、晋晖、张造、李师泰等五都头率兵入蜀,号“随驾五都”。
南唐二主 指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董巨 指五代时南唐画家董源、宋画家巨然。
黄徐 指五代时后蜀画家黄筌、南唐画家徐熙,有“黄家富贵,徐煕野逸”之称。


五鬼 指北宋大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为人均奸邪险伪。
杨刘 指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二宋 指北宋文学家宋庠、宋祁兄弟。
三苏 指宋代文学家苏洵及苏轼、苏辙父子。
二苏 ①指苏轼、苏辙兄弟,又称“大小苏”。②指苏舜元、苏舜钦兄弟。
苏黄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苏辛 指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均为豪放派代表。
苏米 指苏轼、米芾,均擅书,名列“宋四家”。
豪苏腻柳 指苏轼、柳永,苏轼之词豪放,柳永之词细腻。
大坡小坡 指苏轼、苏过父子。
文坛四大家 指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苏梅 指北宋文学家苏舜钦、梅尧臣。
五子 指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二程 指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程朱 指程颢、程颐、朱熹。
六先生 指周敦颐(濂溪先生)、程颢(朋道先生)、程颐(仞川先生)、张载(横渠先生)、邵雍(谥康节)、司马光(涑水先生)。
二晏 指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皆以词名。
晏秦 指晏几道、秦观,词风皆深婉有致。
晏周 指晏殊、周邦彦。
周贺 指宋周邦彦、贺铸。
周姜 指周邦彦、姜夔,均工于音律,能自创新调,为格津词派代表。
周柳 指周邦彦、柳永,均工于音律,喜用长调,长于铺叙,好写艳情。
李杜 指宋代清官李韶、杜范。
三豪 指欧阳修、石延年、杜默。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
欧苏 指欧阳修、苏轼。
欧梅 指欧阳修、梅尧臣,二人均不满宋初人沿袭晚唐诗风,志在复古。
欧晏 指欧阳修、晏殊。
欧秦 指欧阳修、秦观。
四贤一不肖 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高若讷。
宋四家 指北宋书法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三擘 指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苏门六君子 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赝。
苏门四学士 指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柳七黄九 或作“黄九柳七”,指宋柳永、黄庭坚。柳永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
黄秦 指黄庭坚、秦观。
秦七黄九 指秦观、黄庭坚。秦观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
三曾 指曾巩、曾布、曾肇兄弟。
程门四大弟子 指北宋杨时、游酢、谢良佐、吕大临,均受业于二程。
六贼 指北宋末六大奸臣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
米薛 指北宋书法家米芾、薛绍彭。
大小米 指北宋画家米芾、南宋画家米友仁父子。
李郭 指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济南二安 指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均济南人。
周柳 指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词家四宗 指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
词坛三绝 指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均工词。清人陈廷焯谓:“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
双白石 指黄景说、姜夔,皆号白石,工诗。
南宋四大画家 指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南宋四家 指南宋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上饶二泉 指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均为江西派诗人。
三陆 指南宋学者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兄弟。
姜张 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
二窗 指南宋吴文英、周密,均工词。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密号草窗,有《草窗词》。
永嘉四灵 指南宋诗人徐照(号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号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人都是永嘉人,且字中均含“灵”字。
六君子 中国历史上共有六起“六君子”事件,其中有两起发生在南宋,分别是:①宋宁宗时,因右丞相赵汝愚受贵戚诬陷贬黜,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上书辩诬抗争,被充军五百里外,史称“六君子”。②宋理宗时,丁大全专制用事,太学生刘黻、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陈宗上书揭发丁的罪恶,时称“六君子”。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
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哦

热点内容
缠丝玉兰花 发布:2025-09-11 07:31:18 浏览:466
仙人指头盆景 发布:2025-09-11 07:20:24 浏览:773
耐阴大型绿植 发布:2025-09-11 07:18:00 浏览:525
万花卉绿植 发布:2025-09-11 07:09:26 浏览:344
用黄泥养荷花 发布:2025-09-11 07:07:19 浏览:677
一朵朵词语有哪些 发布:2025-09-11 07:06:43 浏览:252
樱花泪模仿 发布:2025-09-11 06:58:47 浏览:88
四朵茶花 发布:2025-09-11 06:58:13 浏览:180
百合香之吻 发布:2025-09-11 06:34:49 浏览:108
盆栽红杨 发布:2025-09-11 06:26:35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