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的文章

盆景的文章

发布时间: 2021-01-17 14:39:14

① 在一盆花上做文章

在我一年级时,我品尝了许多成功的喜悦,有考试得了高分,学会了上网搜集回资料,甚至还学会了做答饭,而我却对第一次学骑自行车记忆犹新。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学自行车,两个哥哥都学会了,就只有我这个“小傻子”还没有学会,于是我心里非常着急。起初我不敢上车,怕摔疼自己,但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骑了上去,于是我便像《疯了!桂宝!》里面的“害怕咚”一样,心里开始胡思乱想:“我会不会摔死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以后,我最终决定还是骑着试试看吧,开始的时候我踩一脚就停下来,踩一脚就停下来,有一次我没稳住,摔得狼狈不堪:屁股摔疼了,膝盖摔破了,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爸爸挺身而出说:“我来扶着你,你放心胆大地骑。”于是我又重新树立信心,再次开始痛苦的练习。我一上车就猛地加速,爸爸跑得飞快,累得气喘吁吁不说,快跟不上我了。在爸爸的帮助下,我越骑越快,心想:反正爸爸在后面呢。后来才发现原来我是一个人在骑啊,爸爸停在原地微笑地看着我呢。就这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件事让我想起了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确实如此,只要我们克服了自身危险的心理,那成功离我们已不再遥远。啊!那一次,我成功了。

② 浅谈盆景插花艺术的 文章

花艺术浅谈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浅谈盆景艺术
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其手法称“岭南盆景”。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浅谈盆景意境
“诗情画意凝佳境,巧夺天工胜自然。”诗情画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观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夺天工,这是对盆景“美”的赞誉。美在何处?唯一的表现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从何来?盆景的意境是来自大自然丰富秀丽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加工,更加超越自然,胜过自然,升华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审美鉴赏的中心。无论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锦秀盆间吃,古朴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先生,涵养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诗情画意,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常借鉴古人和近人的名画,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张大千的“松岩高士图”、齐白石的“独树庵图”等,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归樵图”、“听松图”、“散牧图”、“枫林雅集图”、“观瀑图”等。如唐寅的“焦石图”盆景,反以两棵抑制生长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浅盆栽植,布景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清凉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抚琴,旁边配一小件仙鹤及点石,“使人联想到诗人林和清的梅妻鹤子,又或许抚琴者正弹着一首梅花三弄。这些盆景的制作,取材以植物为主体,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结合,颇富诗情画意,就能充分体现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盆景艺术和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表现。绝非主观“营造”,而是以景结情的结果。“以景结情”也是创造意境的最重要的过程。仅此树桩盆景而论,取材于老干虬枝,蝇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态,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观自然与主观意象的结合统一。如单株式、丛林式、悬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结情”的创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苏盆展中见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叠石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当的茂密小树,气势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现祖国的锦秀山河,该多伟大、美丽!油然而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届江苏盆展,所见一盆老干虬枝的雀梅树桩盆景,主干老气横秋,横卧盆中,枝繁叶茂,翠盖葱葱。景名为“静卧芳园不再武”。“静”与“武”取其园主夫妇的名字,园主人毕生精力追求盆景,当到退休之年,专心致志于盆景艺术,不再为琐事争衡,以娱晚年,寓意言志,颇有意境。 树桩盆景枝干的处理也大有讲究,江苏盆景多以剪扎结合,云片造型为主,而云片的由来,历史悠久,又以扬派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调意境。在技艺的要求方面,云片的造型,以扬派来说,要求平稳、严整,精扎细剪“一寸三弯”的技法,要求较严,在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师朱保强和已故盆景大师扬州的万观堂、泰州的王寿山,他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意境,绝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叹为观心。但也有人认为云片造型,似乎太为呆板,以我个人管见,云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国山水画宗出“四王”的传统,云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韵的,如云片的分布,高低错落,有显有藏,云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这也就是根据山水树石的画理,“晴树平整”、“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的原理,表现盆景的动势,能从云林深渺中领略千姿百态之风采,这就是追求意境。这里并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国盆景的流派,丰富多采,兼容并蓄。如岭南树桩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为借鉴,可谓是大自然的缩影。近年来苏州的盆景艺术除传统风格外,更有所创新,以抽象的手法,制作盆景,给人以遐想。如戏曲盆景“魂断牡丹亭”的处理,仅以一个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两棵古木,略配点石,能呈现出一座大花园的荒凉境界,从杜丽娘的伤春,到梦境幽会,化情思为景物。真可谓“则见风月暗消磨,倚逗着断垣低垛”表现出幻境中虚实相映的情趣。 总之,盆景的制作,既要有充分的艺术修养、思考、功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又要有灵巧的手法,能够入画,才有意境,方为上品。

③ 作文《名扬天下的如派盆景》

我家的窗台上,摆着一盆山水盆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假山石,放在盛满一池清水的玻璃盆座里,一尾尾金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真令人心旷神怡。我在学习之余,经常到那里,欣赏那独特的景观,借以散心开怀。 瞧,在那云雾飘渺的山顶,一片葱郁的毛竹挺拔苍翠,茂密的枝叶遮盖着半座山峰。一座六角的竹亭,掩映在竹林之中。我常想,这可真是个清幽的仙境啊!一定有些文人墨客,在此仙境之中触景生情,大发灵感,挥毫题诗。停下,有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羊肠小道,通向一个深邃的小山洞。我这样的“巨人”,实在弄不清其中的奥秘。至于里面有什么奇观,有什么宝藏,也只有让孙悟空去瞧个明白了。小亭对面,是一座异常陡峭的山峰,我称它为“灵云峰”,峰下是万丈深渊。这山峰如此陡峭,也许是对上山求仙者毅力和诚心的考验吧!半山腰,一座横穿仙山的山洞更是别有洞天。洞口,两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仙翁一边下棋,一边悠闲自得地品着仙茶,好不逍遥。看到有人下棋,我忍不住又要插嘴。不过,我还是忍住了——“观棋不语真君子”嘛!“灵云峰”下,一片茂密的野藤直垂到山下的水面,两只小猴正嬉笑攀玩。 与仙山一水之隔,是一块巨石,一位白发老翁头戴斗笠,足登草鞋,手擎那支没有鱼钩的鱼竿,漫不经心地坐在巨石上,还和水上的渔夫、山上的仙人说笑呢!这可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 山下,那一池清水,我叫它“东海”。“海”上风平浪静,两叶小舟上,捕鱼人正在撒网捕鱼。不过,“东海”里,鱼实在少得可怜,充其量,不过十几条,可捕鱼人毫不气馁,数年如一日,从未想到过返航。 透过清澈的“海”水,我仿佛看到了东海龙宫。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楼阁,一条条曲径通幽的雕花走廊,构成了金碧辉煌的龙宫古建筑群。也许,龙王正在接受儿孙们的祝寿呢。 “东海”海底是我用雨花石铺成的,五彩缤粉,艳丽多姿,别具特色。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水藻,宽阔的叶片下,几只小鱼正在追逐嬉戏。这是它们很好的保护伞,难怪捕鱼人收获甚微…… 这就是我的小盆景,它集锦绣山河之美于方寸之间,令我百看不厌。它使我在课余时间得到了休息,有了充分遐想的机会,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平添了几分生气和童趣,我喜欢它。 【简评】 要把盆景写活,令读者如亲眼所见,非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可,《盆景》就是这样。写山峰竹旁,他想到仙境进而想到一定有文人墨客大发灵感;写山洞,他为自己这样的“巨人”弄不清楚其中的奥秘而感到遗憾,竟想到让孙大圣去瞧个明白。 盆景的小山,他称为“灵云峰”,峰下想象为万丈深渊。盆景的池水,他称为“东海”,仿佛看到龙王正在宫里接受儿孙们的祝福……文章因此而多姿多采,饶有童趣。 另外,文章行文流畅自然,用词生动形象,描写细腻逼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④ 谁有有关盆景的400字作文

盆景就是运用咫尺千里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树木,山石等聚于盆中,经过艺术加工和年复一年的精心培养,使之成为自然风景的缩影。 盆景主要分出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出水盆景以石为主,再点缀以苍苔、舟、桥、亭、榭等;树桩盆景以树木为主。 制作山水盆景,分为选料,加工,布局三步。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山石。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山石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松石与硬石两类。松石易吸水长苔,能使多种植物生长良好,雕琢加工也比较容易。硬石质地紧硬,加工很困难,但天然形态及其纹理较好,有利于养护保存。其次是山石的加工。加工有锯截,雕琢和胶合三步。松石的形态和纹理可以用一头扁一头尖的小锒头凿出,尖的凿洞穴,扁的凿沟壑。经过锯截和雕琢后,如形态还不够完美,就需要胶合。胶合时先在盆底铺纸,然后按设计要求将石料用水泥胶合。山石加工比较容易,而最后的布局则难。盆中景致创造要有特色,避免平淡无奇,要井井有条,又要合于自然,要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厘的艺术准则。要求选择点缀品,景物要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石上栽树养草,苍苔滋润,若再恰当的用布罩舟、桥、亭、榭,能起画龙点睛之效果,石上需种五针松,黑松、小叶罗汉松等枝叶细小的草木,山上山下的景致姿态应各不相同。 树桩盆景形式很多,依据各人所爱而定,制作树桩盆景要选枝叶小,上盆易活,萌发力强,生长缓慢树木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加工,可依照自然界中古树名木,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树木整形最简便的方法是用铅丝扎缚成形如修剪相结合的粗扎细剪的方法,这样能使树木得到完美的造型。在树下配上几块山石,更富有诗情画意。 山水盆景,移天缩地,以小见大,因此制作时要细细推敲,通过艺术手法达到目的。初学者可先根据好的作品,依样画葫芦,从中学习加工技术,掌握山水盆景的结构,然后要多观察自然山水的特征,多看多揣摩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盆景形成后,必须细心加以保护,保护的方法有三种。其一、山水盆景夏季放在半阴半阳处,冬季置于向阳的室内,树桩盆景要根据所栽的树木,合理地按季节放置。其二、是浇水。浇水很重要,忽视这一点,容易使盆景死亡,前功尽弃。其三,修剪是保持一定姿态的关键,不同树种,不同季节修法不同。咫尺大小的盆景能让人领略自然风景,家庭室内陈设几盆,妙趣横生,工余之暇,略事栽植,能提高艺术修养,调剂精神。这真是“缩龙成寸,咫尺千里,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求采纳

⑤ 作文《盆景就像人生》

很棒的文章哦!~~

左手与右手搏
幸福与不幸的程度,天差地别,一个人版得到了世人艳羡的一切;权另一个,则是负数与反义词。可命运就是这样“真实”而公平,左手予你的,右手终将拿去,得与失,成与败,涨与落。成为相互呼应的两段式。
起伏中,我们不知不觉拆分成两个自我,一个春风得意,一个万念俱灰。烦恼,愤懑,源于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另一个我。总想当然的以为,幸运、得到,才是人生的常态。你得接受一个事实——另一个“我”,不因你奋斗过、抗争过、呕心沥血过而终结。你爬上了一小段山峦,在短暂的停歇之后,仍有可能下坡、滑落,又一轮高低曲折。
失去与挫折,仍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得到。
假设有一天,绝望到极点、愤怒到极点、厌倦到极点时,记得给自己1分钟的时间在镜子前举起左手与右手搏——
一只签“得”,一只签“失”两两相合。
抬头再看,也许你会付之一笑呢,那些恩赐与折磨啊,谁也不比谁多,谁也不比谁少呢。动态的平衡教你体验全部的人生,颠沛流离、艰难困苦又载歌载舞的段落,成就你“人生书”的完整章节。
补充:
你到《意林》官网找短篇美文就有了,全是你要的!

⑥ 课时金练写盆景的文章中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一、认真阅读,您应该自己能找出来;

二、您可以打上部分段落,或者拍照发题。这样我们才能帮您。

⑦ 文章里提到几个扬州盆景著作的,请问哪几个是作品名

《腾云》:树种黄杨,以高山松树为摹本,采用棕丝精扎细剪而成,树龄逾300年,历经数代人之手。主干曲折多变,状若蛟龙。枝叶扎成 “云片”,小枝达到“一寸三弯”。树形严整而富有动势,清秀而不失壮观。1989年获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1990年获日本大阪国际园艺博览会金奖。
《铁骨峥嵘》:树种圆柏,扬派盆景清代中期遗物,柏树类“巧云式”代表作。枝干犹如铁骨,虬曲多变,线条流畅,云片高低错落,层叠飞舞。树形富有动势。 1998年获第二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
《行云》:树种黄杨,扬派盆景清代中期遗物,自幼培养而成。通过棕丝精扎细剪,使枝叶形成层次分明的 “云片”。主干基部粗壮,上部虬曲多变。1994年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巧云》:树种黄杨,根据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运用传统棕法技艺,将枝叶精扎细剪成一层层薄而平的“云片”,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的装饰美,堪称扬派盆景“巧云式”代表作。1985年荣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饮马图》:树种榔榆,典型的扬派水旱盆景作品,以清池饮马为题材,表现了春日野外的勃勃生机。树木主次分清,苍劲自然;布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坡岸平缓无险,恬静如画。1997年获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
《八骏图》:树种六月雪,以中国画中的八骏为题材,采用多样统一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式”的精心组合,表现了温馨、祥和、恬静、自然和轻松。1985年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古木清池》:树种榔榆,以数株榔榆为主景,以水面、旱地和龟纹石为次景,突出表现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呼唤增强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该作品获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奖。
《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扬州有一位张秀才,以制作梅树盆景出名人称为“张刀”,与姚志同、耿天保齐名,谓之“三股梅花剪”。其后又有张其仁、刘式、三胡子、吴松山等人效其法。

⑧ 跪求800字关于盆景的文章,不用太专业!

找了一篇,希望对你有用

浅谈“三远法”在山石盆景中的运用

山石盆景是园艺学、美学、文学相互融和的艺术造型,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它虽属人作,却源于自然。如何将黄山之雄、华岳之险、雁荡之奇、漓江之秀付诸于尺盈之间呢?“三远法”是最具表现这种艺术情趣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迭,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山石盆景要想小中见大,以少胜多,不要求表现出三远,但至少也要表现出两远或一远来。这样才能展现出一幅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动人画面。高远法可以表现出“忽乎太行,王屋起于前,而连连若不可掩”的雄浑气势。这种山石盆景的具体做法要使主峰突兀而起,峥嵘高耸;远山则须低矮平淡。四川山石盆景和桂林山石盆景多用于此法。深远法可描绘出重峦列峰,径路曲折,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的幽邃意境。同时在山石的具体布局上要处理好“露”与“藏”的关系,最好采用重迭式或疏密式的布局,使人有峰峦层叠之感。此外,对于水旱盆或水盆要使水面呈S形弯曲,这样有助于加强深远感。四川山石盆景中多见于此法。平远法则可表现出岗变逶施,平坡一抹,小桥流水,茅亭竹树等幽淡的意境。苏州山石盆景和上海山石盆景常鉴于此法。总之,不同风格流派的山石盆景,对此"三远法"的运用有著不同的侧重。这同各地的自然风貌,作者的修养、欣赏者的习惯和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千山多入画,只取一青峰”。山石盆景艺术是自然美的浓缩和截取。只要“三远法”远用的得当,就会使一盎盆玩或具泰山河岳之势,或呈山重水复之感,或有秋水长天之思,还可同具高远的雄浑,深远的曲幽。反之,失去了置石布局的巧妙安排,失去了“三远法”的灵活运用,仅仅是片石寸土的随意堆砌,或匠气十足,过于做作,也就很难成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了。

⑨ 国庆观盆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ji4ng .qi2ng
2.上下 D 艹 6
3.,.,.,.,.
4.文竹 假山 小草 胡刺 (2)呼应
5..幽雅的园林 盆景里的那棵文竹 盆景使“我”有大自然的感觉
6.赞美艺术家给人们带来美

热点内容
兰花退草是不是有新芽 发布:2025-05-21 19:10:46 浏览:433
药牡丹油 发布:2025-05-21 18:50:23 浏览:575
东莞荷花酒 发布:2025-05-21 18:30:38 浏览:309
樱花春网 发布:2025-05-21 18:26:25 浏览:491
花卉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2025-05-21 18:16:22 浏览:781
枸骨盆景繁殖 发布:2025-05-21 17:56:30 浏览:402
大桥林荷花 发布:2025-05-21 17:56:14 浏览:657
成都天府花卉 发布:2025-05-21 17:50:24 浏览:430
荷花做成 发布:2025-05-21 17:15:41 浏览:864
玫瑰花豆浆禁忌 发布:2025-05-21 17:15:00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