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盆栽
A. 有人知道园林绿化中竹子的分类和如何养护种植的流程吗。谢谢
竹子的分类:
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箭竹、苦竹、棕竹、方竹等等。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而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B. 盆栽簕竹适合什么土质
佛肚竹枝叶丛生,性喜温暖湿润,喜阳光,不耐旱,也不耐寒,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中生长。佛肚竹一般盆栽于5厘米深的浅盆内,以选用面积较大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盆为佳,这样有利于竹鞭水平横向生长。若盆中再点缀些小块湖石或石笋石,则更显得景致自然秀美。 佛肚竹生长季节均可移植,但以在早春二月和梅雨季节最好。移植时,选三-5竿母竹,尽量多带地下竹鞭,要避免弄伤竹与鞭连接处。移植后应置于阴湿处养护半个月,再移至阳光充足处。佛肚竹平时养护,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大湿;气候干燥时,应经常向叶面喷水。新竹抽出后,为控制竹的高度,可通过控水来抑制其生长;每次扣水至顶梢嫩叶发灰微卷时,再浇透水。往复几次,就可明显抑制植株长高。除盛夏外,都应给予全日照。此竹虽喜肥,但盆栽竹一般要少施肥,只在新笋抽出前施一次饼肥,秋末施一次鸡粪或豆饼作基肥即可。若施肥过多,易导致枝竿生长旺盛,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越冬应移入室内向阳处,使室温保持在0℃以上。 生长良好的佛肚竹,能在春末秋初分别萌发两次新竹。春末夏初萌发的竹,竹节间隆起膨大,而秋发竹,竹节间大多不膨大,且节间长,一般不留。但也可用来留作母株,分株繁殖后长出的新竹,仍能隆起。由于盆栽佛肚竹土层较浅,养分有限,增殖不旺,所以一般不宜直接用作分株繁殖,便可利用秋发竹和主竿上的次生嫩枝来进行分株或扦插繁殖。这种枝上的节部都有隐芽,具有发根抽笋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在梅雨季节,选取基部带有腋芽的嫩枝条三-5节,并带部分小叶,用500ppm萘乙酸浸插穗基部一0秒种,然后斜埋入土壤或蛭石中,但不要太深,末端应露出土外,再用稻草覆盖,喷水保湿,有全光喷雾条件则更好,二0余天就可萌发出不定根。新根长出后要减少喷水;土插者可留床养护,勤施薄肥,待第二批新笋萌出后再移植。如生根后即上盆,则要放在背阴处养护半月,才能逐步增见阳光。 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几点:①盆土。要求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如果每年换一次土的话,平日可不用施肥。②浇水。生长期间必须保持盆土的湿润,在炎热的夏天和干燥的日子要经常向叶面喷水。冬季控制浇水,每周向叶面喷一次温水。③施肥。生长期间每月施一次稀薄腐熟的有机肥,并注意经常松土透气;冬季停止施肥。④温度。冬季放在室内向阳的地方,温度需保持在5℃以上。⑤光照。在春季春笋萌发开始到新笋长出,要尽量多见光并适当控水
C. 观察竹子需要注意哪些
观察竹子需要注意安全,竹叶边缘锋利、竹枝细长且坚硬,很容易受伤。
竹子。品种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本,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竹子非常坚韧,许多材料也是用竹子制成的。
5、紫竹多用于庭院观赏,竹材比较坚韧,可以制成鱼竿、手杖等工艺品,也可以做成箫、笛、胡琴等乐器。
D. 簕竹盆景耐寒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7
E. 簕竹盆景为什么贵
簕竹盆景贵,是因为多生长在海拔300米左右的河流两岸和村落周围,物以稀为贵。
竹报平安,虚心、向上、文人至爱,细根发达,桩体自然连惯,品种稀少珍贵、叶子细小、四季翠丽,傲雪凌霜。备受国人喜欢,自古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原产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东部,在菲律宾、泰国、越南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
带兜埋秆育苗:将母竹连兜挖起,保持竹兜芽眼完好,根据竹株高度留18-25节,削去竹梢,每节枝条留主枝1节及周围侧芽,其余全部剪除。在已整好的苗圃地内,每隔25厘米开平行沟,沟宽深各约15厘米。
将母竹竹兜打上泥浆,兜部切口向下,平放于沟内,相邻行的母竹,兜部反向放置,以保证出苗后的均匀性。在每节中部砍一小孔,注满GGR6号溶液并封泥,保持节段湿润,覆土压实并充分浇水、盖草。
埋双节育苗:将母竹齐地砍断,用利刀截成双节段,节上、节下各留10厘米和20厘米左右,节部枝条仅留主枝1节及周围侧芽,在30-50毫克/千克的GGR溶液中浸泡30分钟。采用平埋法,株行距、沟宽深与单节斜捅相同。
将节段两端切口塞满湿泥,两节间凿一小孔,注满GGR6号溶液并封泥,将节段平放干沟中,节上切口向上,节下切口向下,节枝向两侧,覆土3厘米左右,压实、盖草、淋水。
F. 竹子耐阴吗
竹子喜阳耐阴。
竹,又名竹子。品种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本,学名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
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竹子非常坚韧,许多材料也是用竹子制成的。
亚太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南至南纬42°的新西兰,北至北纬51°的库页岛中部,东至太平洋诸岛,西至印度洋西南部。本区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既有丛生竹,又有散生竹,前者约占3/5,后者约占2/5,其中有经济价值的约有100多种。
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G. 竹子最大和最小的品种是什么
最大的是巨龙竹高30米~50米,宽20厘米
H. 竹子的种类和用途
箬竹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地被绿化材料,河边护岸,公园绿化。
I. 竹子类花卉该怎么养
来竹分为三大类:自丛 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等。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竹的分类体系不完善。由于生长特性,竹并不经常开花,外形又非常相似,所以现行竹的分类是根据竹笋外包的箬壳来区别分类的。
但是箬壳的性状并不稳定,所以在许多时候会引致歧义,使一些竹种群之间的界限无法唯一性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