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咋整型
(1)疙瘩梅 主干基部打结或绕圆圈,形似一“疙瘩”,故称疙瘩梅。此种手法在扬州多见。
(2)劈梅 苏州人喜将果梅老树截去上部主干,劈成两半,每一半都带根,上部嫁接花梅品种,成对上盆。
(3)顺风梅 利用蟠扎手法,将梅桩上所有的枝条扎向同一侧(包括1年生新枝),蟠扎时要求平行而不杂乱,且呈迎风状。顺风梅在静态中体现着动态美,扬州多见。
(4)屏风梅 梅桩主干直立,正面宽阔,侧面狭窄,剪扎时将枝条向左右两侧作弯曲,构成一扁形景冠。从正面看,好像一个屏障,山东、河南多见。
(5)游龙梅 梅桩主干从基部到顶部蟠曲呈“S”形数弯,状如游龙。蟠曲弯多在同一平面上,侧枝均出自主干的凸弯上,而且也作一定的弯曲,左右对称。观赏时只宜从正面观赏,作对称式陈设,安徽多见之。
(6)圆球梅 一般梅桩30厘米定干,定干后再以最粗的侧枝为准,留6~10厘米截顶,另外的枝条都按比例截顶,使整个树冠最后成圆球形,故称圆球梅。此种手法在北京黄土岗一带见之。
(7)花篮梅 形状似花篮,故名。此手法对砧木摧残较大,接芽不易成活,故要求较高的制作技术。在北京黄土岗等地区见之。
图12 自然式梅桩造型
直干梅:主干直立,不斜也不弯。
斜干梅:上盆时将主干向一侧倾斜栽植即可得到斜干梅,也可用修剪的方法养成。
曲干梅:将主干扭成不规则的弯,弯不宜过多,1~3弯即可,应力求自然。可在幼树地养时进行制作。
悬崖梅:悬崖梅,犹如蛟龙探海。幼树和已长粗的梅树都可培养。悬崖梅观赏时,应换上千筒盆,并置于略高的几架上。悬崖梅属于自然式的梅桩造型,在我国许多地方可见。
卧干梅:主干倾斜横卧于盆面,倾斜在30°以下,且卧倒的一段至少要占全干长的1/2。卧干梅造型也属于自然式,许多地方多见。
露根梅:树根露出土面形似鹰爪,因而得名。梅桩上盆时,先把盆土上满,然后用水冲浇根部,以后常用竹签剔土。每年换盆时,有意识地把根系上提,几年后,露根可达10厘米。露根梅属自然式造型,许多地方多见之。
垂枝梅:垂枝梅是梅花品种的一个类型,其枝条自然下垂,形成一种优美的树态。
龙游梅:龙游梅也是梅花品种的一个类型,其枝条自然扭曲,好似虬龙,苍劲古朴。
⑵ 通派盆景的造型
通派盆景以小叶罗汉松为代表树种,这也是一个特色,其他树种有白皮黄杨、六月雪、圆柏、迎春、 紫杉、璎珞柏、五针松、榔榆、杜鹃、金雀、石榴等。
通派盆景的造型形式,以规则式的“两弯半”为主。盆景艺人在规则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对传统技术进行了一些 改进,创作出了一批自然型的盆景作品,如站飘式、悬崖式、直 林式、斜干式等多种形式。传统的“两弯半”形成造型方法如下:
加工“两弯半”时,首先将树木向一边斜栽,如向右斜栽5厘米处截去上部。截口下留1~2个小枝条,促其生长形成新 的主干。所截部位不能平滑,要高低不平,若干年后,伤口愈合 包.住新的主干基部,形成上部细枝嫩叶,枝叶繁茂,基部粗壮,替老古朴。此为“钉头柱尾”式,通派称此为上品,颇具“老当益壮”之势。
茶壶嘴,此式是将起手干与出手干按照一定的角度扎成茶壶嘴形式。
通派盆景传统扎法以“棕丝法”为主,其棕法有头棕、躺 棕、抱棕、怀棕、回棕、飘棕、竖棕、拢棕、悬棕、套棕、平 棕、侧棕、带棕、扣棕、勾棕等。“两弯半”扎法第一弯(坐地 弯)在根部(足)下棕,树高2,3处收棕,形成第一弯。第二弯 在第一弯顶部下棕,树高2,3处收棕。半弯收顶。
通派盆景的另一特色是,两盆一对,讲究对称造型,陈设在 门厅左右。但也有三盆、五盆、七盆一堂(或称一组),一盆陈 设在中间,三盆者在其左右各设一盆,五盆者在左右各设两盆, 七盆者在其左右各设三盆。中问的一盆主木称“文树”,株形高 大,在其左右两侧各对树木称为“武树”。造型左右对称,中间 的高大,向两侧顺次渐小。文树为主体,武树用来烘托文树,犹 如众星托月。此形式能增加环境的庄重、威严之气氛。
通派盆景用盆多与“两弯半”造型相配合,通常用颜色较深 的江苏宜兴紫砂盆,形状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正方形等。
⑶ 盆景造型基本都在什么季节进行
四月时节,是盆景造型的最佳窗口期。
对于盆景造型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观赏植物尤为关键。应优先考虑那些适应性强、枝干经得起反复扭曲蟠扎,同时不会对植物正常生长产生明显影响的品种。比如罗汉松、翠柏、六月雪、水杨梅、真柏、垂丝卫矛、紫薇、绒柏、花柏、榕树、瓜子黄杨、榔榆、迎春、结香、银杏、黑松、桧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四月份,气候温和,万物复苏,是盆景造型的好时节。这些植物在这一时期生长迅速,枝条柔软,便于塑形。初学者可以通过实践,了解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生长习性,从而提升造型技艺。
罗汉松,以其坚韧的枝干和耐寒的特性,成为了盆景造型的常客。翠柏,四季常青,无论是造型还是观赏都极具魅力。六月雪、水杨梅等植物,以其独特的花朵和形态,增添盆景的多样性和观赏性。
真柏、垂丝卫矛等植物,因其枝条柔软,适合进行复杂多变的造型,是初学者练习的佳选。紫薇、绒柏、花柏等植物,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为盆景增添生机与活力。
榕树,因其枝叶茂密,造型能力极强,常被用于大型盆景的制作。瓜子黄杨、榔榆、迎春、结香等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季节性变化,为盆景带来动态美感。
银杏、黑松、桧柏等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高雅的气质,成为高端盆景的首选。在四月份进行盆景造型,不仅可以提升技艺,还能欣赏到植物在春日里的生机勃勃。
⑷ 盆景造型基本都在什么季节进行
4月份被认为是盆景造型的最佳时机之一。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观赏植物进行造型练习,是十分有益的。这些植物的枝干较为坚韧,能够承受初学者反复的扭曲和蟠扎,同时也不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例如,罗汉松、翠柏、六月雪、水杨梅、真柏、垂丝卫矛、紫薇、绒柏、花柏、榕树、瓜子黄杨、榔榆、迎春、结香、银杏、黑松、桧柏等种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个时期,植物的生长较为活跃,枝条的柔韧性较好,进行造型时更容易塑形,同时也不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而到了夏季高温和秋季干燥季节,则不适宜进行造型,因为此时植物生长速度加快,造型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植物受损。
除此之外,在进行盆景造型时,还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保持盆土的湿润度,避免过度浇水或干旱。同时,要确保盆景放置在通风良好、避免直射阳光的位置,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当然,不同的盆景材料和植物种类在造型时所需的条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盆景造型前,需要先对所选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造型方法。
总之,4月份是进行盆景造型的最佳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进行造型不仅能够提高造型效果,还能避免对植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合理掌握造型技巧和养护方法,才能让盆景更加生动、美观。
⑸ 五针松盆景的造型有哪些方法
五针松造型,应以吊扎为主,结合修剪,作为基本方法。
第一步,攀扎:攀扎为五针松造型主要手段,采用金属丝或棕丝进行攀扎,使主要枝干塑造成所需要的形态。次要枝条略加攀扎,达到所需要的方向和角度,以后逐年加工,使主干弧曲,枝叶成片,如层云涌簇之势。攀扎造型以在幼龄期3~4年生开始为好,以金一丝攀扎,须在定型后及时拆除,以免“陷丝”,影响美观和造成损伤。
第二步,修剪:五针松分枝呈轮生状,不修剪就不能长成优美树型。树干上每一轮最多留2个主枝,同一轮上的2个主枝应一长一短,不宜均衡等长,每株五针松主枝不宜过多,应将多余的枝条删繁就简地修剪,以中小盆景为例,只留5~7主枝,形成骨干,达到精练简凝的程度。同时要调整主枝的生长方向,矫正主枝的伸展姿态,使所有的枝条处理得统一协调。对已成型的五针松,每年也要修剪1次,剪去过密枝、弱枝、枯枝以及扰乱树势的各种分枝。修剪时期以在五针松休限期即将结束时为宜,不要在生长季节修剪,以免剪口溢流树脂。五针松的主干以独于为主,但也可能出现一本双干或一本多干的;这时,要选择其中高大的为主干,矮小的为副干,两干要一堰一仰,亲切协调;如一本多干,则要高低参差,前后错落。
五针松不仅具有典型的松树形态特征,而且可塑性较大,通过修剪和控制生长,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造型应着重表现潦洒苍劲、古雅兼备、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形象。
⑹ 七字型盆景常见的造型
七字型盆景常见的造型如下:
一、山水景观:
七星伴月:在盆景中,利用不同形态的植物或岩石组合,营造出七个大小不一的“星星”,中间放置一颗更大的“月亮”,表现出星月交辉的景象。
四、水景设计:
七泉涌动:利用小型喷泉或流水设计,形成七个喷泉或水流,营造出水泉涌动的景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七星闪烁:在水景中设计出七个小水池,每个水池中植入灯光,夜晚时灯光闪烁,营造出七星闪烁的美丽效果。
五、综合造型:
七彩花园:通过植物的不同花色、花型和生长习性,布置出七彩斑斓的花园,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观。
七情六欲:用植物或石头塑造七种情感的表达,如喜、怒、哀、乐、爱、恨、怜,通过造型和布局,表现出情感的丰富和多样性。
以上是七字型盆景常见的造型设计,这些造型形态不仅仅美观,更能传达出吉祥祥和和生生不息的寓意。创作盆景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寓意选择合适的造型,构建出独特的七字型盆景。
⑺ 盆景的造型制作完成后,需要做什么后续的养护如何进行还是正常养护吗
栽培盆景,最重要的就是造型的制作,最享受的就是造型制作的过程,一个树桩,从杀桩养坯到上盆造型,最后成为一盆苍劲蜿蜒,盘延曲折的盆景,是以年为单位的,中间通过蟠扎、修剪等技法手段,来改变树桩植物的一些自然生长的特性,等造型基本成型之后,养护一定要跟上,盆景的蟠扎造型,就像人做了手术,还按照原来的养护肯定是不够的,会对树桩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