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盆栽病
⑴ 盆栽多肉感染病虫害,这些情况怎么预防
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办公室或者是工作的地方,都会买一些多肉盆栽来进行种养,也有人会把多肉带回自己的卧室,放在桌面上进心养殖的同时装饰自己的房间。但是夏天时多肉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和感染,人们就疑惑盆栽多肉感染病虫害,这种情况怎么预防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保持盆栽处在干净的环境和充足的水分就不会感染病虫害。
除此之外,多肉是喜欢阳光照射的,而且它比较耐干旱,可以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养殖。但也不能照射太强烈的阳光,适当的给多肉进行一些遮阳,比如可以在阳光比较强烈的时候,将多肉移到凉处,如果是比较强烈的阳光,就会把多肉的叶片晒得腐烂受伤,长期处于腐烂就会引来很多的害虫。所以要了解多肉的习性,进行种植和杀菌消毒。
⑵ 家中花卉盆栽总是生病,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知道不管园林花卉盆景植物,还是室内盆栽的养护,总逃不过病害和药害的侵袭,但是想要彻底的防治这些病害,从而做到对症下药,还得分得清什么是植物的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药害这几种常见病害。
要想辨别这些病害,首先得从病症以及病症的表现下手,另外再分析这些病症能否通过环境因素、气候条件、人为因素进行传播蔓延,如果不能,就可以定义为生理性(因自身缺乏某种元素导致枝叶失绿发黄、生长迟缓)病害。
缺素症表现
(3)、日常养护农药化肥切忌少量多次,控制用量。
(4)、及时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条件,及时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影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5)、及时修剪,增强整株的通透性。
以上就是我对花卉盆栽几种病害如何区别以及防治的一点建议和观点,希望对各位花友们日常的养护管理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好观点或者其他养护管理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⑶ 黄栌盆景感染立枯病和枯萎病了怎么办
一、黄栌盆景立枯病和枯萎病症状表现:
1、黄栌真菌性立枯病:主要感染黄栌盆景桩体的茎基部和地下根系部位。一般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也就是3-5月潮湿的梅雨季节(春季移栽换盆时缓苗前后,5月份为高发期)。主要造成黄栌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感染时,黄栌桩体根部周围会形成不规则或椭圆形的暗褐色的病斑,然后病斑会随着时间变长发生溢缩凹陷,然后变成黑褐色,根皮表面会出现腐烂症状;湿度过大的话,会加重腐烂程度。
对根系腐烂部位准备消毒处理
小结:黄栌盆景真菌性立枯病和枯萎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从发病原因来看,病菌都是从根系和伤口侵入,然后逐渐感染到根茎部位,只不过枯萎病的发病部位多于立枯病。从发病症状来看,枯萎病的传染力度和严重程度要比立枯病更猛一些。这就需要我们在防治时,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管理,保持通风透光,提前进行消毒预防。发病严重时,进行断根处理,并对根系和盆土进行灭菌清理,再重新上盆。只有做到这几点,重现红叶才会可能。
⑷ 报春花盆栽得了斑点病和黄叶病,应该如何处理
一、报春花盆栽斑点病和黄叶病发生过程中的症状表现:1、报春花斑点病:主要危害感染报春花盆栽的叶片,当然也会危害嫩枝和果实。在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上会出现很多近似圆形褐色水浸状小斑,然后随着病情不断的加重,这圆形小斑会发展成椭圆或不规则形状并往植株上部枝叶蔓延进一步侵袭,并呈现出灰褐(白)色。然后这些病斑慢慢汇聚,导致叶片出现干枯。到了后期,叶片病斑中心呈现出淡黄色或灰白色薄纸状,在密闭潮湿的环境下,会出现很多小黑点,然后在高温多雨的季节,迅速焦枯脱落。
使用磷酸亚铁对报春花叶面进行喷施
小结:不管是报春花的斑点病,还是缺素性黄叶病,从发病原因上来看,都与土壤过湿过黏、还有就是肥水管理这块的有很大的关系。从防治这块来看,斑点病主要就是保证通风透气、及时修剪和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然后就是施用甲基硫菌灵防治;而黄叶病主要是从改良土壤盐碱化、使用硫酸亚铁、硫酸锌遮掩工地溶液去调节酸碱性,然后就是结合日常松土加强水肥管理。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避免斑点病和黄叶病的发生。
⑸ 鼠尾草盆栽感染立枯病和猝倒病了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
一、鼠尾草盆栽立枯病和猝倒病发生的症状表现:
1、鼠尾草立枯病:主要感染鼠尾草盆栽的茎基部或地下根部等部位。最直观的症状是,将立枯病苗从盆内拔起,潮湿时可看到浅褐色蛛丝网状的霉。在发病之初,在根茎部位形成不规则或者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然后白天发现幼苗发生萎焉,夜晚则和正常状况没什么不同。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病部逐渐凹陷、溢缩,并渐变成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根茎一周时,整株就会干枯死亡,但不倒伏。发病程度较轻时,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如果盆土过湿,则会在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公园内种植的鼠尾草
小结:不管是鼠尾草的立枯病还是猝倒病,从发病原因来看,它们有着共同的诱发因素,盆土过湿,不通气,只是在温度上或者感染的部位以及感染的时期不一样。从防治办法来看,保证盆土不要过湿,平时养护加强光照与通风透气,还有就是不要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对盆土定期松土杀菌消毒都是一系列很好的预防措施措施,如果发现比较晚,可以选用相应的药剂进行治疗。
⑹ 室内养的盆栽植物长霉菌,叶子长病斑,怎么回事
室内的植物养得健壮一些,比那些长得弱的抵抗病虫害能力就强很多,为了让植物长壮些,那就要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比如给适宜的土壤,保持栽种间距,注意保持温度、湿度和适当光照,注意定期浇水。
⑺ 盆栽花卉的生长过程会出现哪些病害
灰霉病: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
霜霉病:低温连雨天气情况下,相对湿回度大或者叶面结答露时间长容易发生该病。
茎腐病:持续阴雨天气或雨后转晴但湿度高,室内通风不良,或者植株有伤口的情况下易发生。
细菌性叶斑病: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缺肥造成植株衰弱,管理不细致都容易导致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
白粉病:高湿、通风不良易发病。由于缺肥、氮肥过多或盆土排水不良也是造成白粉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炭疽病:植株有伤口,通过水溅传播,温暖高湿条件下都会成为炭疽病发生的温床。4~11月,在25~29摄氏度、湿度大于80%时发病会比较严重。
缺铁性黄化病:土壤偏碱性,浇灌用水的pH大于7容易出现此病。
褐斑病:多雨高温时节发病较重,施肥量多、植株长势弱容易发病。4、5月份,当气温在20~25摄氏度时往往会进入发病高峰期。
根腐病:盆土积水或施肥过量时会发生根腐病。通风不良环境下,高湿而且植株有伤口也容易造成病菌的侵入。
立枯病:在茎的基部发病,植株不倒伏。在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而且病程长,主要是接触传播。
软腐病:可通过水、昆虫、接触传播,病菌由伤口浸入,6~9月份高温多雨时节发病严重。
⑻ 养家里的盆栽花卉特容易感染白粉病,有什么解决办法
百日草感染白粉病之后
白粉病真的是养花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即便是被称为特别好养的薄荷,如果没有通风的环境,就比如将盆栽薄荷摆放在室内通风不好的地方养护,到了夏季炎热和通风不佳的环境下,加上适当的高温闷热,这些薄荷就特别容易感染白粉病了。
白粉病是通过真菌孢子传播的,还会感染其他健康的植物,一般是通过雨水和风带来的,会寄生在植物上,也会残留在土面上。
印楝素是用印楝树的种子和叶子榨取出来的物质,它是属于一种非常天然的有机精油,比较类似的有机杀菌杀虫产品还包括“苦参碱”,它们都是天然的杀菌剂,可以对付各种病害和虫害,包括常见的蚜虫、红蜘蛛、黑斑病和白粉病等病虫害,它们对有益昆虫和人类都是没有害处的。
⑼ 盆栽植物容易感染病虫害是因为没有定期清理叶片吗
无论是养小巧的盆栽或大型的盆栽,都要注意定期清洁叶片或枝条。
一、为啥室内植物容易变脏?
1.杀菌药残留
⑽ 花卉感染细菌病害,怎么办
花卉细菌病害有多种,感染了细菌病害后决不能盲目地乱处理、乱投药。我们可以根据花卉所表现的症状,先诊断花卉感染的是何种细菌病害,了解引起该病的原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下面以常见的细菌软腐病为例介绍一下。
一、症状
软腐病菌主要危害根和地下茎,如块根、球茎、鳞茎等营养繁殖器官。在贮藏这些营养繁殖器官时,患病的器官在干燥条件下呈干缩粉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则成为一团由松软外壳包裹的腐臭浆状物,其中充满了细菌。在花卉生长过程中,植株受到侵染,则表现为叶尖变黄,逐渐枯萎,随后沿地平线处枯落,导致花卉死亡。
二、病因
该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7℃~30℃。它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从块根、球茎等的伤口侵入,在寄主组织内繁殖,分泌毒素使寄主细胞坏死,从中吸取养分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同时该细菌还分泌溶解酶,使组织整体腐烂。在贮藏球茎、块根时,如通风不良、高温高湿,该病菌就大量繁殖,造成危害。在种植此类花卉时,天气潮湿、土壤水分多、气温又高,都有利于该病菌繁殖、传播和侵入,根茎出现腐烂,造成花卉枯死。
三、防治方法
生长期发现病叶要及时去除,根茎感染较轻的部位,可用刀片削去,刀片每次都要用70%酒精(或5%石炭酸或0.1%高锰酸钾)消毒,以防传染。感病严重的根茎即淘汰烧毁。盆栽的盆和土,要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盆及土。为了防止该病发生,播种前要严格挑选鳞茎、块根等种植材料,经切除病块的材料,可用农用链霉素350~700单位/毫升浸30~60分钟进行消毒,盆栽时要用消毒土或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