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景盆栽
㈠ 岭南盆景风格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岭南盆景以树桩为主,产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岭南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四季如春,适宜植物生长。历史上广州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思想较为开放,文化兼容并蓄。天时地理人文历史等原因,使岭南盆景形成了既有中国传统,又具有岭南清新明快时代特色的艺术风格。岭南盆景与其他流派盆景在内涵和追求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诗情画意,形神兼备;艺术手法都是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造型和枝法都是借鉴国画的笔法和画理。但在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法等方面,岭南盆景与其他流派盆景又有显著不同,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具体来讲,岭南盆景的技艺特色和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近树造型,注重细节
如果说,其他流派盆景注重远树造型,从大处着眼,表现古朴端庄,雍容凝重,那岭南盆景则以近树造型为主,注重细节,表现野趣自然,外秀内遒。这种近树造型,主要体现在枝法上的精雕细刻。岭南盆景的枝法多种多样,有鹿角枝、鸡爪枝、蟹爪枝、跌枝、垂枝、风吹枝、自然枝、回头枝、风车枝、旋枝等等。根据不同的造型和主题运用不同的枝法,达到不同的效果。
2、蓄枝截干,浑然天成
在制作技法上,其他流派盆景以缚扎为主,而岭南盆景则以剪截为主,亦即以蓄枝截干作为主要的制作技法。这是形成岭南盆景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所谓蓄枝截干,就是根据树胚和造型的需要,对树干进行裁剪,对枝条进行蓄养和截短,让其顶端萌发新枝,待长到大小合适再进行裁截,如此反复,使树干矮化柔顺,枝条曲折有力,劲如屈铁。这种独特技法,使岭南盆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雄浑刚劲,野趣自然,是岭南盆景深厚功力的体现。
3、法一形万,型式多变
岭南盆景在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这一艺术法则下,广集博采大自然的奇树异木,古木新枝,又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其型式千姿百态。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创造了单干式、双干式、一头多干式、悬崖式、水影式、附石式、卧盆式、水旱景式、丛林式;以及直树型、大树型、飘斜型、古榕型、木棉型、古松型等等型式。体现了岭南盆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4、章法严谨,美在协调
岭南盆景的近树造型,不但要求整体优美协调,而且对每一个组成环节如根、干、枝、梢、叶都有一套严谨章法。根要舒张,盘曲有力。不同树型对根也有不同要求,如大树型配盘根,飘斜型配偏根,木棉型配板根,悬崖、水影型配爪根等;干布纹节,躯体嶙峋,结顶自然;枝托粗劲,四岐区分,争让得法,轻重有序;梢分前后,偃仰得宜,密而不实,疏而不散;叶贵细小,疏密相宜,前不掩后,交相辉映。树的整体脉络相通,顾盼传情。还讲究树、盆、几架的协调配合。
5、四季情趣,动感传真
这是岭南盆景最富于表现力的突出之处。它通过修剪和摘叶技巧,鲜明表现出四季不同的景象。春季抽芽,新红点点;夏季浓郁,翠盖如云;秋季金凤,黄叶飘零;冬季寒天,枝秃梢露。四季时趣,赏心悦目,触景生情,令人神往。通过意境的创造,赋情于树,托树言志,使之景在盆内,而神溢盆外。体现了岭南盆景的形神兼备,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
㈡ 求描写幽静小屋的一段话,好的我会加奖,在线等
推门进屋,是一道月牙门,门的两旁是木头的古玩架,上面放满了古董和各式花瓶。月牙门里是客厅。一套雕花的红木沙发显得古色古香。一块镶龙绣凤的红地毯铺在淡黄色的实木地板上。右边的一角放着一人多高的大花瓶,一角立着一个羊皮纸的灯笼;左边的两角则是两盆绿荫荫的盆栽,让家变得生机勃勃。 木屋四面全是花格子的木窗,照进十分充足的阳光来,便充满了温暖。风吹进来,屋里散发着淡淡的木材香,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墙壁上挂满了民间工艺品及各种小装饰,诸如;葫芦、灯笼,玉米辣椒等等。字画、卷轴、古玩、金石、山水盆景等点缀四处,渲染出满室书香,一堂雅气。天天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书卷气的环境中,观芝兰之风雅,赏竹菊之清幽,身心都得到艺术的陶冶,美的享受。 旱景里花草满地,一架古老的手推石磨,趣味无穷,让人仿佛闻得到豆香。临窗安着一张小竹桌,三把小竹椅,清晨或黄昏,坐下来泡一壶清茶,品一杯咖啡。更美的是还可以在能容纳两个人的大木桶里泡个澡,撒一些花瓣,听一首轻音乐。再点一炉檀香、和古人一样,来一点秉烛夜游的诗书气息
㈢ 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学名
燕子掌 景天科,别名玉树、景天树、八宝、看青、冬青、肉质万年青、玻璃翠。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强光,稍耐阴。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7℃。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
燕子掌
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在早春、或晚秋(中午气温最高不超过28℃、夜晚最低不低于15℃)生长旺季,剪下叶片或茎杆(要带3~4个叶节),待伤口晾干后插入基质中,把插穗和基质稍加喷湿,只要基质不过分干燥或水渍,就可很快长出根系和新芽。在晚春至早秋气温较高时,插穗极易腐烂,最好不进行扦插。
上盆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
美丽的燕子掌(7张)
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湿度管理喜欢较干燥的空气环境,阴雨天持续的时间过长,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
温度管理最适生长温度为15℃~32℃,怕高温闷热,在夏季酷暑气温33℃以上时进入休眠状态。
燕子掌
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7℃以下也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4℃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在夏季:
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管理在夏季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50%时,叶色会更加漂亮。在春、秋二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在冬季,放在室内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养护。平时放在室内养护的,要放在东南向的门窗附近,以能接收光线,并且每经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要搬到室外养护二个月,否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新枝条或叶柄纤细、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
肥水管理它的耐旱能力很强,在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长,但这并不等于不给它浇水或浇肥;其根系怕水渍,如果花盆内积水,或者给它浇水浇肥过分频繁,就容易引起烂根。给它浇肥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浇肥浇水时昼避免把植株弄湿:
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2~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3~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夏季:夏季高温期它往往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
栽培管理
盆栽燕子掌,宜选用2/3的腐叶土和1/3的园土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河砂作为培养土,盆底可放少许蹄片等长效肥料,作基肥。为利于排水,盆底还要垫一些碎石或瓦片。从春季到秋季,可1~2天浇水 一次,忌盆内积水。夏季高温酷暑,气温高达30℃以上时,植株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要控制浇水。同时,还应做好遮荫降温工作,可每日向盆周围的地面喷水2~3次,并注意通风。进入冬季,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盆土稍干燥。培管理较粗放,一般不施肥,若长势过弱,可追加一些含钾的液肥或生长季节每月追加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燕子掌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宜保持7℃以上,低于5℃易受冻害。夏季酷暑和强烈日光对植株生长不利。冬季宜将花盆移至棚内向阳处,使其保持叶片清绿。一般1~2年换盆一次,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
生长期间对过长和过密枝杈适度修剪,保持株姿匀称,树势强健。每半月转一次盆,避免枝叶偏斜,影响美观,如光照不足,更应注意防止湿热烂根脱叶。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栽培每年春季需换盆,加入肥土。燕子掌生长较快,为保持株形丰满,肥水不宜过多。生长期每周浇水2-3次,高温多湿的7-8月严格控制浇水。盛夏如通风不好或过分缺水,也会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应放半阴处养护。入秋后浇水逐渐减少。室外栽培时,要避开暴雨冲淋,否则根部积水过多,易造成烂根死亡。每年换盆或秋季放室时,应注意整形修剪,使其株形更加古朴典雅。
繁殖常用扦插繁殖。在生长季节剪取肥厚充实的顶端枝条,长8-10厘米,稍晾干后插入沙床,插后约3周生根。也可用单叶扦插,切叶后待晾干。再插入沙床,插后约4周生根,根长2-3厘米时上盆。
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炭宜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室内通风差,茎叶易受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1、进行土壤改良粘重土壤增施腐熟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通透性。酸性土壤结合整地,撒施石灰粉将酸碱度调至微碱性。根据土壤酸度不同,每亩可撒500-1000千克。
2、适时灌药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及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升,8-10天灌一次,连灌二三次。 [1]
编辑本段栽培养护优点(1)生长迅速。剪下一个小指粗的枝条,晾干数日使伤口干燥后栽植,见干见湿地
燕子掌
浇水养护,月内即可成活,一年就长粗一倍,三年就可以培育成主干大约4厘米粗的小树,如随培育过程修剪和蟠扎造型,就大体上能上盆成景了。(2)耐得干旱。景天科植物叶片和枝干多肉多水,如同沙漠中的骆驼,一次喝足可以经久不渴,每周浇一次水,浇即浇透,干即干透,管理十分省力。
(3)耐得强剪。一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修剪以利持续生长尽快成型。特殊必要时以“剃头”方式强剪也不致“憋死”。如主根长也可盘曲平伸,也可剪去冗余,同样也是分步修剪有利生长。
(4)耐得移栽。从小盆倒生大盆,从大盆倒进浅盆景盆定植,绝对不影响成活,甚至毫无萎蔫现象发生。
(5)肯长成很粗大的树干,肯长出很密厚的枝叶,树龄达七、八年后如肥力充足,人冬前给以充足阳光并适度干旱,还会开出成团成簇的粉色五裂小花,花期也较长。
(6)它虽也喜肥,但也耐贫瘠。
缺点(1)粗放养植桩干直立如柱,缺乏苍古和曲线美的韵味。
(2)叶片偏大偏厚,难做出雀梅、福建茶或六月雪等小叶蓊笼如烟似云的气氛。
(3)怕水泥,常沤则霉烂坏死。
针对缺点的对策:
燕子掌
[2]培育初期给予充足阳光、风、肥,努力促其茁壮生长,防涝并依既有的树形粗略设计成树的桩形;适当修剪和初步蟠扎,注意蟋扎分布进行,不强力牵拉,避免枝条脆断。待树已雏形粗具时修整根部使树身下坐以备今后上浅盆;适度雕凿主枝和大枝,也须分步进行;桩形大致造就后至少再保养三个月。养护过程中不断掐枝促使分杈,营造叶片组,枝多叶多时,叶片会变小,虽无法与小叶树种比美,也能大致成团分布在树冠各部位。上盆定植一定按旱景形式,不使盆中积水造成湿沤,盆土表面种植小叶多肉植物如珍珠草、翠云草、微叶马齿苋等一为绿化,二为预知旱情。
如此经营后配以拳石和摆件,最后整饰成景决非下乘作燕子掌养至十数年后干粗如臂,必然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如何年年开花1.它喜光,要全年将它放置在光照充足温暖的环境中,这是开花的关键。
2.燕子掌属肉质多浆植物,十分耐旱,平时不宜浇水过多,要见干见湿,干透再浇。
3.夏季高温季节,谨防曝晒后暴雨猛浇,造成落叶。
4.生长季节,7-10天施一次沤熟的含氮、磷、钾的稀薄液肥,切忌过浓。做到上述几条,到11月中下旬,就可在叶尖部出现花蕾,元月至三月花开满树。
莳养燕子掌生长期水肥适度,冬季室内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温度平稳,冬春季健壮老株能开出粉白色小花,并有香气。
燕子掌栽培管理简单粗放,但要想达到株形丰满健壮,如期花开满树,也确有一番工作要做。首先燕子掌生长较快,每年春季要换盆,加入肥土,放到阳光充足处养护。每10天半月施一次薄肥水,每2天至3天浇水一次,做到见干见湿。盛夏高温时,燕子掌处于半休眠状态,怕强光照射灼伤叶片,这时要做好遮阴养护。夏季停止施肥,注意通风,防止叶片变黄脱落。如连下大雨,要避开暴雨冲淋,以免根部积水烂根死亡。8月至10月入秋转凉,燕子掌又开始恢复生长,要再次加强光照,拆除遮阴设备,这时施肥与浇水原则上与春季相同。霜降前入温室,放在室内向阳处,停止施肥,浇水要节制,基本上半月浇一次水,浇水量为夏季的二分之一。燕子掌冬季不耐寒,温度要保持在7 ℃以上。每年整形修剪一次,在春季换盆或秋末入温室时进行,以使株形常年保持古朴典雅。
燕子掌病虫害较少,有时会遇到炭疽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如室内通风差,茎叶易受介壳虫危害。发现虫害应立即人工洗刷,危害严重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燕子掌的毒性
燕子掌的汁液有毒,不要让幼儿误食汁液,否则会引起皮肤发红、肿胀、疼痛、起泡,倘不慎溅入眼内可致失明。当然,你只要不碰伤燕子掌致使它流出汁液,或即使它流出汁液而避免接触也就安然无事了。
其实,许多可以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夹竹桃、滴水观音等都是有毒的。当然,有毒的只限于它们的汁液等,只要避免接触,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所以,大家在养殖室内植物时要了解它的习性,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千万不能在室内养殖。多开窗,注意通风换气,晚间移至室外。[3]
㈣ 我想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养才不会死
像燕子掌。叶和枝干都像,可以核对一下:http://ke..com/view/55138.htm
㈤ 梅花小盆景怎么制作
梅花写意盆景是以梅花为主、山石为辅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与梅花盆景的完美结合,其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内涵蕴厚,继承并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盆景技艺于一体,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为再现大自然中梅之神韵的珍贵艺术品。
我们一般将梅花写意盆景分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砚式等。其中,完全没有水景的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内并不“贮水”,而是以细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虽不见水,却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为主要素材,在山体上预留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里种植小型梅花;砚式就是以砚状石板代替盆钵,以白色石板为多,其上植梅点石,石板没有边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写意盆景制作的方法:
(1)立意 制作写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较多,例如将松、竹、梅合植,取其“岁寒三友”之意;将梅、兰、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故梅花写意盆景的意境还可取自于诗情与画意,使诗情画意融于盆景之中。梅花写意盆景的主题很多,如“疏枝横斜浮暗香”、“寒云侵晓月”、“断桥烟雨梅花瘦”、“百卉前头第一芳”、“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一树梅花一放翁”、“梅妻鹤子”、“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等等。
(2)制作 立意之后,就可动手制作。制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进行。
①选梅桩。制作梅花写意盆景的梅桩应以梅花的自然景观为依据,形态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树形态为宜,通常多为直干、斜干和临水式,悬崖、树干弯曲程度大的曲干式等均不适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适宜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梅花写意盆景表现的是较大范围的梅花自然景观,有山、有水、有绿地等。如果使用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或过度变形的梅桩,则与写意盆景表现的环境极不协调而影响整体效果。
②选盆。制作梅花写意盆景多选用浅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制的木制浅盆。盆浅,能显示曲折婉转的水岸线,盆帮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无排水孔。盆的颜色以素静、典雅为上。盆形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宜。这样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张白纸,梅花写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这张白纸上作的画。
③选石。制作梅花写意盆景的石材有龟纹石、英德石、卵石、石笋石、斧劈石、千层石、雪化石、钟乳石等,不同的石种在质地、形态、纹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采用何种石种应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而定。同一盆盆景应用一种石料。而在同一种石料中,又要注意颜色的一致、形状的协调、纹理的相通。用于不同环境的石头,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边的石头要平而薄,给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觉。岸上散置的石头以及与树木配合造景的石头,要求有较为美观的形状。用于近处的石头,纹理可以清晰一些;用于远景的石头,纹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没有山石,也可用形态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状根等材料代替,因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状根的外观都有些类似石头。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兰花、小五针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类及苔藓等。依据艺术表现的需要,梅花写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筑、人物、动物、舟楫等摆件,来表现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放牧、垂钓、冬归樵等,使观赏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恰当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时,要注意在内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无合适的配件,宁可不用,切不可随意凑合。摆件的质地有陶质、瓷质、石质、金属质等数种,在梅花写意盆景中以陶质为好,其质地与梅花、盆钵及山石较协调。
⑤布局。制作时,先将梅桩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当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浅盘中叠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为水体,坡岸应曲折有致。然后在梅桩周围点缀一些小植物,并适当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时不应杂乱无章,更不能喧宾夺主,必须根据景致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这些工作后,最后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铺上苔藓,给人一种草地的感觉。铺种青苔一可增添景观,二可对土面起保护作用。苔藓有很多种类,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种为主,再配以其他种类,既有统一,又有变化。铺种方法:先以喷雾器将土面喷湿,然后将铲来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贴于土面,边贴边压实。制作完成后,最后用刷子和抹布将梅桩树干、石头及盆洗刷干净,并用喷雾器全面喷一次水。若要将其做成雪景,可用喷雾器将制作好的梅花写意盆景全部喷湿,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筛内,悬于盆景上方,用手指轻轻弹击小筛外壁,让石膏粉垂直落在山体以及盆内的梅桩、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这样制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矾石或珍珠岩简单铺洒而成。
(3)制作后的管理 制作好后的梅花写意盆景,一般摆置于光线条件好且通风的室内环境中,这样花期较长,可欣赏1个月有余。由于盆中土浅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藓,故在观赏期间要经常向土面喷水,以保持湿润,若失水,轻者苔藓枯死,梅花花蕾不开放,重者梅桩干死。另外在此期间不要给梅桩施肥,因为只要保持湿润,花蕾就能开放,若施肥,不仅对开花不利,而且有碍观赏。梅花是对温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温度若偏高,花就开得快、谢得快,观赏期就缩短了,所以室内温度以偏低为宜(10℃左右)。花谢后,要及时将梅桩换回泥土盆中进行正常的周年管理。
㈥ 能否告诉我这是什么植物喜干还是喜阴应该怎么养它
燕子掌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1%E0%D7%D3%D5%C6&t=3#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 湿度管理 喜欢较干燥的空气环境,阴雨天持续的时间过长,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 温度管理 最适生长温度为15℃~32℃,怕高温闷热,在夏季酷暑气温33℃以上时进入休眠状态 燕子掌 。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7℃以下也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4℃时,会因冻伤而死亡。在夏季: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管理 在夏季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50%时,叶色会更加漂亮。在春、秋二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在冬季,放在室内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养护。平时放在室内养护的,要放在东南向的门窗附近,以能接收光线,并且每经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要搬到室外养护二个月,否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新枝条或叶柄纤细、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 肥水管理 它的耐旱能力很强,在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长,但这并不等于不给它浇水或浇肥;其根系怕水渍,如果花盆内积水,或者给它浇水浇肥过分频繁,就容易引起烂根。给它浇肥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浇肥浇水时昼避免把植株弄湿: 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2~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3~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夏季:夏季高温期它往往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 燕子掌 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4~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盆栽燕子掌,宜选用2/3的腐叶土和1/3的园土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河砂作为培养土,盆底可放少许蹄片等长效肥料,作基肥。为利于排水,盆底还要垫一些碎石或瓦片。从春季到秋季,可1~2天浇水 燕子掌 一次,忌盆内积水。夏季高温酷暑,气温高达30℃以上时,植株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要控制浇水。同时,还应做好遮荫降温工作,可每日向盆周围的地面喷水2~3次,并注意通风。进入冬季,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盆土稍干燥。培管理较粗放,一般不施肥,若长势过弱,可追加一些含钾的液肥或生长季节每月追加一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燕子掌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宜保持7℃以上,低于5℃易受冻害。夏季酷暑和强烈日光对植株生长不利。冬季宜将花盆移至棚内向阳处,使其保持叶片清绿。一般1~2年换盆一次,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 生长期间对过长和过密枝杈适度修剪,保持株姿匀称,树势强健。每半月转一次盆,避免枝叶偏斜,影响美观,如光照不足,更应注意防止湿热烂根脱叶。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栽培 每年春季需换盆,加入肥土。燕子掌生长较快,为保持株形丰满,肥水不宜过多。生长期每周浇水2-3次,高温多湿的7-8月严格控制浇水。盛夏如通风不好或过分缺水,也会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应放半阴处养护。入秋后浇水逐渐减少。室外栽培时,要避开暴雨冲淋,否则根部积水过多,易造成烂根死亡。每年换盆或秋季放室时,应注意整形修剪,使其株形更加古朴典雅。 繁殖 常用扦插繁殖。在生长季节剪取肥厚充实的顶端枝条,长8-10厘米,稍晾干后插入沙床,插后约3周生根。也可用单叶扦插,切叶后待晾干。再插入沙床,插后约4周生根,根长2-3厘米时上盆。 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炭宜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室内通风差,茎叶易受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编辑本段栽培养护 优点 (1)生长迅速。剪下一个小指粗的枝条,晾干数日使伤口干燥后栽植,见干见湿地 燕子掌 浇水养护,月内即可成活,一年就长粗一倍,三年就可以培育成主干大约4厘米粗的小树,如随培育过程修剪和蟠扎造型,就大体上能上盆成景了。(2)耐得干旱。景天科植物叶片和枝干多肉多水,如同沙漠中的骆驼,一次喝足可以经久不渴,每周浇一次水,浇即浇透,干即干透,管理十分省力。 (3)耐得强剪。一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修剪以利持续生长尽快成型。特殊必要时以“剃头”方式强剪也不致“憋死”。如主根长也可盘曲平伸,也可剪去冗余,同样也是分步修剪有利生长。 (4)耐得移栽。从小盆倒生大盆,从大盆倒进浅盆景盆定植,绝对不影响成活,甚至毫无萎蔫现象发生。 (5)肯长成很粗大的树干,肯长出很密厚的枝叶,树龄达七、八年后如肥力充足,人冬前给以充足阳光并适度干旱,还会开出成团成簇的粉色五裂小花,花期也较长。 (6)它虽也喜肥,但也耐贫瘠。 缺点 (1)粗放养植桩干直立如柱,缺乏苍古和曲线美的韵味。(2)叶片偏大偏厚,难做出雀梅、福建茶或六月雪等小叶蓊笼如烟似云的气氛。 (3)怕水泥,常沤则霉烂坏死。 3.针对缺点的对策:培育初期给予充足阳光、风、肥,努力促其茁壮生长,防涝并依既有的树形粗略 燕子掌 设计成树的桩形;适当修剪和初步蟠扎,注意蟋扎分布进行,不强力牵拉,避免枝条脆断。待树已雏形粗具时修整根部使树身下坐以备今后上浅盆;适度雕凿主枝和大枝,也须分步进行;桩形大致造就后至少再保养三个月。养护过程中不断掐枝促使分杈,营造叶片组,枝多叶多时,叶片会变小,虽无法与小叶树种比美,也能大致成团分布在树冠各部位。上盆定植一定按旱景形式,不使盆中积水造成湿沤,盆土表面种植小叶多肉植物如珍珠草、翠云草、微叶马齿苋等一为绿化,二为预知旱情。 如此经营后配以拳石和摆件,最后整饰成景决非下乘作燕子掌养至十数年后干粗如臂,必然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如何年年开花 1.它喜光,要全年将它放置在光照充足温暖的环境中,这是开花的关键。 2.燕子掌属肉质多浆植物,十分耐旱,平时不宜浇水过多,要见干见湿,干透再浇。 3.夏季高温季节,谨防曝晒后暴雨猛浇,造成落叶。 4.生长季节,7-10天施一次沤熟的含氮、磷、钾的稀薄液肥,切忌过浓。做到上述几条,到11月中下旬,就可在叶尖部出现花蕾,元月至三月花开满树。 莳养燕子掌生长期水肥适度,冬季室内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温度平稳,冬春季健壮老株能开出粉白色小花,并有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