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老瓦盆景

老瓦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1-02 22:14:42

Ⅰ 吟咏“竹子”的诗句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Ⅱ 咏雪.好的追加100分.

语文课上曾学过伟大领袖的《沁园春·雪》。做作文时老师要我们把这首词改写为白话文。这篇作文和我在高中时改写杜甫的《羌村三首》一样,得了全班最高分95分。老师在评语中说我有较强的理解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本来嘛,从小生长在南方的我,哪里见过真正的雪!直到因为“出身不好” 我被逐出校门,还自我感觉良好地登上大巴山“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时候,才看清了什么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才明白了为什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不过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在大巴山上度过了十三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之后,我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再大的风雪也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之了。

雪浴
1965年10月,我和母校的32位应届高中毕业生下放到四川省万源县草坝区草坝公社星火茶场,另外还有包括母校和其他学校在内的30多个应届初中毕业生比我们先到一个月。说是茶场,其实连茶树影子都没有一个,等待我们的是一片沉睡多年的荒山野林。“星火”这个名字是当时的草坝区委书记的主意,取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刚开始,我们白天上山砍树、割草、修路、盖房子,晚上借住在山下老乡家。前后干了两、三个月,才搬进了自己在山林中建造的新居。
搬进新居不久,就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厚厚的积雪把老树压弯了腰,把群山染白了头,也把我们冻结在大千世界之外。天寒地冻少有活干,我们就酝酿着洗一次澡。离家都两、三个月了,我们还没有洗过一次澡,实在有些犯腻。不是不想洗,而是没水洗。平时我们的生活用水,都要到半里地外山沟里的一口井里挑。全场60多号人,每人每天一盆洗脸水都难以保证,洗澡当然连想都不敢想。然而,每天的超负荷劳动都带来大汗淋漓,日复一日,即使是冬天,也盖不住身上的臭味。更何况专吸人血的虱子也乘虚而入,搅得我们坐卧不安。此时,想家的情绪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地袭上心来。
虱子发展迅猛,与我们的居住条件有关。我们的新居是一栋木板房,上下两层。木楼的上层堆杂物,下层作宿舍,男女之间一板之隔。每间宿舍大约有4米长,抵两头“安”了一张“通铺”。说它是“铺”,未免有点夸张,它只不过是用木棍和毛竹捆绑而成,上面再铺些稻草而已。床底下便是名副其实的黄土地,时不时长出点小草、蘑菇之类,为房间里单调的陈设增添了一点生气。
每张这样的床都要睡10个人左右,半夜里一人翻身,其他人都得跟着翻;一个人长了虱子,其他人也会跟着长。起初我还暗自得意,因为左右同铺都先后在身上捉住了虱子,而我却没有发现那厮的踪迹。哪知道没过两天,就有知青指着我的头发说:“大卢子,那不是虱子是啥子?!” 我顿时犹如五雷轰顶。原来我贴身穿了一件从家里带去的黑绒衣,和虱子的体色相差无几,虱子有了保护色,便肆无忌惮地大量繁殖。在我以为身上没虱子的时候,虱子却已经成了堆,真是应了“虱多不痒”的古训。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身的鸡皮疙瘩。
无论从哪方面说,这澡都不能不洗了。我们终于给逼出了一个绝妙的创意:洗雪浴。这时山上的积雪已有半尺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我们决定把雪烧化了用雪水洗澡,不仅可以解决水源问题,还可以利用煮雪的火取暖,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克服既没有浴室也没有水的困难。精心挑选了一个晴朗的冬日,我们全场知青总动员,有的搭浴棚,有的拾柴火,有的砌炉灶,有的拿洗脸盆当锅装雪,个个都摩拳擦掌、兴高采烈。
浴棚是用毛竹、树枝围成的,上方没封顶,属于半露天性质,男女各一个,彼此不干扰。每一批可以洗5、6个人,其余人等就在“浴室”外面生火煮雪。于是,在冰封雪冻的山头上第一次升腾起直冲云霄的滚滚热气,无论是“银蛇”还是“蜡象”,一切跟想象力有关的尤物,遇到熊熊烈火都顷刻间融化成水。我们脚踏雪原,头顶蓝天,赤身裸体地陶醉在圣洁的雪浴之中。兴奋之极,有的知青干脆从地上抓起一把雪就往身上搓,有的则互相打雪仗,竟丝毫不觉得冷。
纯净而温馨的雪水洗掉了我们身上的污垢,赶走了吸血的虱子,也冲淡了我们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在1966年元旦到来之前,我们完成了一次从肉体到灵魂的雪的洗礼。

雪中送炭
过了下乡后的第一个元旦,老乡们主动给我们送来的蔬菜已消耗殆尽,老根据地人民的日子原本就过得很艰难,我们没好意思再向他们伸手。冰天雪地我们自己又没法开荒种地。每天的下饭菜只剩下盐巴和米汤。当时政府给每个老知青每月的生活补助费只有两元钱,别说改善伙食,像我们女知青买月经纸的钱都差点不够。在弹尽粮绝之际,我们没有想到向上级求援,因为不知道上级在哪里,送我们下乡的老师早已“拜拜”回了城,公社领导又从未到场里亮过相。我们想到的只是搞点生产自救,议来议去,眼前突然浮现出《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张思德是为了烧木炭牺牲的,而我们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烧炭的木材和几十个知青前仆后继的青春活力。一打听,那时镇上的木炭可以卖到四、五角钱一斤,与我们全体场员一个月的生活费加起来不到一百五十元相比,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于是,我们一边唱着“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心,革命时代当尖兵……”,一边干起了烧炭的行当。
那时,男女知青之间的友情真是形同手足。男知青为了照顾女知青,不准我们介入烧炭的事。但我们偏要显示妇女能顶“半边天”,最后获准去山里拖男同学砍倒的烧炭的木材。烧炭的木材不同于一般的柴火,必须是质地坚硬的青棡树一类,而且基本上是越大越老的树越好,烧出来的炭才又粗又结实,才能卖得好价钱。可哪里知道,在纵横交错的林间雪地上拖运又大又重的树干,上坡复下坡,曲曲又折折,完全是个重体力活。拖不了一会儿就累得我们上气不接下气,豪迈的歌声也咽进了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里。而男同学砍树和烧炭的任务则更艰巨。几天下来,又累又饿,一连病倒了好几个。其中一个我们同年级的老大哥,因为没日没夜地坚守在烧炭第一线,累得肺病复发,吐了不少血。如此这般地奋战了半个月,我们终于有了一大山上好的木炭。
面对建场后的第一个大丰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一大山木炭如何能够运到集市上去。我们茶场离开镇上有十七八里山路,没有交通工具,运东西只有靠人背。平时我们背上百来十斤走这段路还过得去,可是雨天雪天山陡路滑,稍不留神就会摔跟头,不背东西都够呛;而现在,不仅是大雪封山,而且要运的是一摔就碎,碎了就贬值的木炭。如果等到雪化了再去卖,大巴山上的积雪一般要等到开春才融化,到那时木炭就卖不出好价钱了,况且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左右为难之际,最后还是肠胃的基本需求占了上风。我们开会决定,除了留守人员外,全体场员一起出动背木炭上街。出发前,我们在鞋底套上了防滑的稻草绳,穿上了护身的大棉袄,确定了行走路线和先后次序,便“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雪中送炭”的征途。
尽管一路上我们不停地相互提醒,但还没走出半里路,一个外号叫“姑娘”的初中男生就摔了一跤。因为他是近视眼,没看清山道上的积雪下面还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踩在这样的地上仿佛脚底板擦了油,稍不留神就会摔倒。他摔下去以后,没顾得上看自己伤着哪里没有,而是赶紧检查背篓里的木炭摔断了没有,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爱护公物的好榜样,但同时也开创了摔跤的纪录。从他开始,我们就一个接一个地摔倒,无论近视还是不近视,没有一人幸免。有的摔在暗沟里,有的摔在石坎上;有的上坡绊倒,有的下坡滑倒。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摔到。脚上的草绳磨断了,棉袄被树枝刮破了,手、脸被木炭染黑了,这支别具一格的送炭队伍,在雪地里歪歪扭扭足足拉了百米长。平时只需要走两小时左右的路,那天足足走了五个多小时。
幸运的是,我们虽然摔得狼狈不堪,但和“姑娘”一样,背上的木炭却基本完好。为了保护背上的木炭,我们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把腰弯到不能再弯的程度。这样一来,无论是向前摔倒还是向后跌倒,离开地面的距离都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而且先着地的不是我们的头,就是我们的屁股,绝对轮不到装着木炭的背篓。一幅 “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画面,无比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如今,我已记不得那天的木炭卖了多少钱,又用换来的钱买了多少生活必需品,但却清楚地记得“姑娘”在雪中送炭的途中先后一共摔了十七跤,名列摔跤纪录榜首。

雪被
1966年深秋,场里养了七、八条猪,最大的一头已快满周岁,最小的不过两个月。因为几乎有一半的知青都回城了,我便主动请缨当上了饲养员。猪圈离开场部大约有一里地,紧靠着粉坊。制粉的原料是我们自己种的土豆、红薯。做出来的粉条除了换钱买油盐酱醋,剩下的边角余料可以改善简陋的伙食,粉渣则用来喂猪。为了方便照看猪仔,我搬到了粉坊住。
由于整天和猪打交道,我和它们之间渐渐有了感情,从它们的眼神和叫声,我可以分辨出它们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饿了还是饱了,是病了还是安然无恙。人们常以“猪相”来形容一个人又丑又懒,其实,猪在本质上是聪明可爱的,尤其是那双圆圆的大眼睛。没病的时候,那眼睛是水灵灵的,让你忍不住想多看两眼;如果有了病,那眼睛就会告诉你它身上不舒服。近年听说发达国家有不少人把猪当了宠物,我认为这个选择是相当明智的。
粉坊是一座三间平房相连的木板房,制粉的工场在中间,南头的一间住了两个农民粉工。我住北头,房间大约有20平方左右,与本部的寝室相比,我一个人住这样大的房间,实在有些奢侈。因为设施很简陋,所以显得特别空旷。到了冬天,偌大一间房更加冷气逼人。好在离开猪圈最多只有二十米,时不时传来猪们争食或者玩耍的叫声,可以给屋子里增加一点暖意。和本部的木楼一样,粉坊也是我们自己盖的,床是自己绑的,顶上盖的瓦也是我们自己烧的。新鲜出炉的瓦片,大小、颜色整齐划一,看起来很美观。但与陈年老瓦相比,它缺少了泥土与青苔的充填,每逢下雨下雪的时候,总有些散兵游勇顺着瓦缝,悄然飞落到我的卧室做客。
快过年之前,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雪是下午开始下的,天地间一片混沌。傍晚,我把煮好的猪食送到猪圈的食槽里,看着猪们争先恐后围上来吃食,我便返回了住处,吃过晚饭就早早上床钻进了被窝。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唯一的取暖办法。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我蓦然发现在我原来的花棉被上多出了一条用雪做成的白被子,寝室地下也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时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走进了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不须晴日,也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意境。清醒以后才弄明白,这雪花一定是前晚又从瓦缝里飘飞进来的,因为室内温度很低,即使沾上了我的人气也没融化。上学时曾听老师讲过,冬天的积雪可以为地里的麦苗护寒,我便相信“雪被”可以为我增添温暖。为了感谢上帝的眷顾,我小心翼翼地移开被子,轻手轻脚地下得床来,没有带走一片雪花,却留下了一个难得的好心情。
待我为保存好“雪被”忙乎了一阵以后,才突然想起怎么一大早没听见猪叫?平时这个时候猪们等着吃早饭,早已吵成一团。尤其是那头最大的,叫嚷的声音也最高,前两天它大概是冻着了,不想吃东西,我赶紧找了药来喂,因为过年场里打牙祭还指望着它呢。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冲出房门,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猪圈,眼前的景象让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猪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圈板上,身体已经僵硬。食槽里的猪食还剩了一半,却早已冻成了冰,我用斧头去砍都很难砍得动。事后我分析,一定是猪们还来不及吃饱,猪食就很快结成了冰,它们又饿又冻才被迫走上了黄泉路,连那头过年待杀的大猪也不例外。我后悔莫及的是怎么当初就没想到,我住的房间虽然被风雪搅得“周天寒彻”,却毕竟四周有遮拦,而猪圈虽然有顶棚、有围栏,四周与外界却是连通的,半夜里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它们怎能抵挡得住!
掩埋好猪的遗体,我回到住所,钻进惨白的雪被,无限凄凉地进入了梦乡。不是为过年打不了牙祭,而是为我失去了心灵的慰藉。

雪崩
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雪崩,但却亲身感受过。
一九七二年三月,我在当了七年农民后,被上调到当地的县文教局(当时叫县革委文教办)工作。在我的档案从知青办转移到文教办的过程中,一位好心的领导冒着“违纪”的风险,让我“偷看”了对我保密的档案。档案袋里除了有几页“照本宣科”我毫无兴趣的“政审”材料外,还有一张我1965年考大学时填写的报名表。这张表引起了我的注意。
当年我报考大学时,曾与众不同地填了三张表。第一张表是人手一份。我在表上的“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的十个空格里,无一例外的全部填写了农学院。排名从北京农学院到最后一个新疆建设兵团农学院。不是我对农业有兴趣,也不是我觉悟高,要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作贡献,而是我以为像我这样的“出身”,能考上一个农学院就算不错了。自从我崇拜的几个长我们一年级的品学兼优的偶像,64年考大学莫名其妙地落榜以后,我就有了考不上大学的预感。为了不至于落得考不上大学的坏名声,我来了个“先发制人”,多次要求不参加高考下农村。但不知什么原因,学校一直没有批准我的申请。尽管如此,已经被“打翻在地”的我尚有自知之明,所以填报名表绝不敢造次。
表交上去后的第二天,班主任来找我谈话。她声音压得比较低,却笑眯眯地对我说:“学校领导研究过了,认为你的成绩和表现都不错,你完全可以报考北京大学化学系。那个系在全国都很有名。”听见班主任这番话,我仿佛钻进了云里雾里,头脑一片空白。类似这样的话,我以前倒是听了不少。我的一位当上了著名高分子化学家的姑父,就曾是北大化学系研究生。从我初中有了化学课起,他和我的家人就经常鼓励我报考北大化学系。我的一位表姐63年考上北大化学系,特地到我家把她的校徽别在我的衣襟上,让我情不自禁地做了一回北大梦。但是,进入高三以后,学校开始贯彻阶级路线,我这个昔日的三好学生、班长、年级主席一夜间成了“工农革干子弟”的“专政对象”。批判会、小字报轮番袭来,我只有招架之功,绝无反抗之力,上北大连梦都没得做了。
而现在,班主任却对我说出了这样的话,勾起了我沉淀在心灵深处的记忆,莫非颠倒的历史又颠倒了过来?我下意识地掐了掐大腿,明明有痛的感觉,那就是说,这不是在做梦!于是我毕恭毕敬地重新填写了一张表,堂而皇之地把北大化学系填在了十个志愿的第一格里。
表交上去后,过了一天,班主任手里又拿着一张空白表来找我了。这一次,她省略了客套话,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北大化学系还不是全国最好的系,最好的要数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系主任就是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你可以报考这个系。”恕我孤陋寡闻,她不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当时的系主任是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于是,我又一次坠进云里雾里,大笔一挥,在第三张表十个志愿的第一格里,端端正正地填下了“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几个字。
从此,已消失多日的自信又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角眉梢,连教室墙角里传来“赖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耻笑,我也充耳不闻。
经过一番紧张的复习考试,我心安理得地回家等通知了。一等二等三等,等到最次的大学录取通知都发完了,还是没有我的时,我才意识到,我没考上大学(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没考上大学的不发通知,不发通知就等于发“不录取通知”)!不仅没考上清华,而且连一个农学院也没考上——我私下留了一手,除了改填第一志愿外,其他九个志愿仍然照搬了农业院校——在遭遇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名落孙山的打击之后,我拼凑起支离破碎的心情,去学校报名兑现“一颗红心”的第二种准备:上山下乡。
在办公楼里,我碰见了班主任,很不好意思地告诉她,“我没收到录取通知。”潜意识里我实在不愿说“我没考上大学”这句话。只听她不无惋惜地“哦”了一声,然后说了句:“大概是志愿填高了。”我表示同意。在此之前,我的亲朋好友无一不认为我没考上大学的原因肯定是志愿填高了。尽管是班主任主动叫我改填的志愿,但毕竟是我亲自下的笔,我自不量力,只能咎由自取,无话可说。
时隔七年,这张致我于“死命”的报名表竟又回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察看当年我无权填写的另一部分内容。视线从高考“成绩”栏移到“优缺点”栏,一切还算正常,“成绩”栏里具体的分数我已记不清,大约都在90分上下;“优缺点”栏里说我“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成绩优秀,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末了连一个缺点都没有。视线再往下便移到了“此生是否录取”栏,仿佛一道电光在我眼前一闪,一阵目眩之后,我才看清上面写的是:“此生不宜录取”!再一看,没错,是这几个字,上面还盖了一个母校的大红印。我顿时感到天崩地裂般的疼痛。既然我这个人“不宜录取”,为什么不批准我放弃高考下农村?为什么还要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填报考志愿?为什么要设下圈套引诱一个中学生做那些她根本就没有权利做的梦?!刹那间,母校在我心灵上留下的美好印象,母校教给我的为人处世信条,都如雪崩一样地轰然坍塌了。
从我个人的感受出发,“文化大革命”应该从1964年算起。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好比是伊夫堡监狱对于基督山伯爵:生活从此掀开了掩盖瑕疵和丑恶的面纱。区分真善美的标准,我得重新排列组合。

Ⅲ 江苏的苏北有什么特产

一、沙塘韭黄
沙塘韭黄“色淡黄,叶似金条,茎如白玉”,以清鲜味美、芳香可口而闻名遐迩,是各种韭黄品种中的上品。北宋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曾写过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的诗句,这就是指铜山沙塘韭黄,它色、香、味三绝。陆游也曾有诗赞道“新京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沙塘韭黄 江苏省 铜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沙塘韭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江苏省铜山县何桥镇、黄集镇、刘集镇、大彭镇、张集镇、伊庄镇、房村镇、单集镇等8个镇18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8′-117°01′,北纬34°16′-34°19′。
二、沛县大米
沛县大米因其无污染、无公害、颗粒晶莹、软筋香甜等特点而闻名,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畅销全国。
沛县大米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的特产。沛县大米因其无污染、无公害、颗粒晶莹、软筋香甜等特点而闻名,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畅销全国。沛县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沛县杨屯镇在国家商品粮基地--微山湖西畔。此地交通发达、土壤肥沃,河流网络纵贯横通,盛产优质粳稻,被誉为"鱼米之乡",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沛县大米采用微山湖生态水浇灌育成,米质具有"软、香、爽"的独特优势。
2013年,沛县稻米协会申报的“沛县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0903661。
三、新沂水蜜桃
新沂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是我国最适宜栽培桃树的地区之一。该市建成了以踢球山区、马陵山区和徐塘林场等为主的3大水蜜桃产区。目前,新沂水蜜桃品种有中国沙红、大珍宝、新川中岛、春蜜、春美等10余个早、中、晚熟品种。
新沂水蜜桃形美、色艳、味佳,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镇、时集镇、双塘镇、高流镇、棋盘镇、马陵山镇、唐店镇共7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新沂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关于划定“新沂水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批复》新政复〔2013〕5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新沂水蜜桃》(草案)
四、窑湾绿豆烧酒
在广袤的苏北大地,有一个古老的历史名镇座落其中,这就是窑湾镇。她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
在京杭大运河与洛马湖之间。窑湾市井繁华,烟火鼎盛,商贾云集,水路交通发达,位于宿迁、新沂、 邳州交界处,素有“鸡鸣三县”之称。
窑湾古有“四季时菜迎宾客,苏北水乡胜江南”之美誉,可谓物华之地,鱼米之乡。其历史名酒--- 窑
湾绿豆烧香醇甜美,久享盛誉,被列为江苏八大名酒之一。追溯起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清朝康熙年间,窑湾有家万茂酒坊,生产一种叫“老瓦缝”的绿酒很畅销,路人有口碑。
五、沛县狗肉
相传秦末时,樊哙以屠狗为主。刘邦喜食其所售狗肉,手头不宽裕时,常拖欠樊哙的狗肉钱。樊哙为免受赊欠之苦,渡河另徙它处。不料刘邦得一大鼋相助,也渡河追踪而至。樊哙知原委后大怒,跑到河边,将那大鼋捉来杀了,与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烂熟后,鲜香十倍于初时。鼋汁狗肉由此得名。(徐州)“鼋汁狗肉”是江苏省徐州市名食,它既可切成冷盘佐酒,又可上大席。不仅如此,他还是历史名菜,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原来刘邦为徐州沛县人氏,那里狗肉铺到处都是,人们相信吃狗肉有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暖腰膝、壮气力、治五劳七伤等好处。
六、赣榆大黄鱼
赣榆县位于黄海海州湾腹地,是全国渔业百强县。赣榆县海头镇的大黄鱼养殖是当地一大特色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大黄鱼肉质较好且味美,“松鼠黄鱼”为筵席佳肴。大部分鲜销,其他盐渍成“瓜鲞”,去内脏盐渍后洗清晒干制成“黄鱼鲞”或制成罐头。鱼鳔可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黄鱼胶”。大黄鱼肝脏含维生素A,为制鱼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药用。
2013年,赣榆县海头镇浅海水域养殖协会申报的“赣榆大黄鱼”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681140。
七、赣榆对虾
赣榆县位于黄海海州湾腹地,是全国渔业百强县。赣榆县海头镇的对虾养殖是当地一大特色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江苏赣榆县拥有62.5公里海岸线、23万亩滩涂,温暖适宜的海洋性气候和辽阔纯净的近海水域为对虾养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赣榆县依托雄厚的水产科技力量,发展对虾养殖6万亩,在80年代初连续4年创对虾养殖单产、总产、规格和效益四项全国第一。
2013年,赣榆县海头镇浅海水域养殖协会申报的“赣榆对虾”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681141。
八、花果山风鹅
风鹅是孙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区的特产,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相传为中华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隐居花果山下所密制。
花果山风鹅是兴云集团鹅业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在传统配方基础上采用现代高科技,共同开发研制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产品。采用源自江苏省最大的绿色天然无公害牧场--万顷草场沂河淌的绿色鹅源,运用风鹅低盐嫩化技术,经过63道工序精致加工而成。产品低脂肪、高蛋白、皮薄肉嫩、腊香可口,富含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深得讲究绿色保健的中上层消费人群的青睐,是全国鹅产业化第一块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绿色品牌,被评选为首都国宴特供食品,江苏省名牌产品,2003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赛专用食品,荣获江苏省第九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火暴北京首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海名特优新产品交易会、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江苏省第九届食品博览会。是新世纪理想的保健食品,亦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花果山"鹅肥肝系列食品,含有人体所急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世界绿色食品之王",已成为风靡全国的新世纪佐餐营养食品。
九、连岛海苔
连云港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连云港海区独特的海洋水文环境和气象条件造就了连云港紫菜的优良品质,这种不可复制的天然环境,是我国沿海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2014年连云港市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云港紫菜”成功上榜,是江苏省唯一获奖的海产品品牌。连云港有紫菜加工公司一百多家,海苔公司几十家,养殖面积有10多万亩,年产值2亿多元,这也给了连云港另一个名片——中国紫菜之乡。
连云港连岛海苔有限公司是连云港连岛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下属专注于紫菜二次加工研发的子公司,连岛海苔是其推出的一款即食海苔休闲食品,选用连岛海区特有的条斑紫菜,严抓每一道工序,确保产品品质。主要有原味、香辣味、香橙味等烤海苔卷,调味切片海苔,大片海苔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以多食不胖、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开袋即食的美食新理念。深受越来越多的人群亲赖,是走亲访友送礼佳品。
十、东台西瓜
特定产于江苏省东台市境内的西瓜,谓之“东台西瓜”东台西瓜(1张)东台于2008年通过中国园艺学会西瓜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评审,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西瓜之乡”。“东台西瓜”商标已经获准国家商标局注册,是第一个突破了农产品产地证明商标空白,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准具有地理标志的国家注册的瓜类产品。“东台西瓜”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自有的风味特色。特小凤、早春红玉等品种,从果型大小、色泽到内在品质均适应市场需求,产品十分畅销,甜透大江南北。
十一、裕华大蒜
大中镇原裕华是全国闻名的大蒜之乡,现有耕地面积16.5万亩,2011年大蒜种植面积10.5万亩,实现产值8.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0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87%以上。目前,全镇的大蒜已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2000年,“裕华牌”大蒜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1999年、2001年“裕华牌”蒜苔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裕华牌大蒜被省认定为名牌产品,2006年5月通过了国家
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验收,在农业部举办的邳州大蒜节上被评为“全国大蒜生产十强镇”。
大中镇原裕华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围绕大蒜特色经济,积极培植规模生产基地,大蒜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2000年9月,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万,2001年,被江苏省确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5万亩。同时,我们推广了以大蒜为主体的高效、立体间套种模式,研究推广了地膜栽培、双季大蒜、大蒜平衡配套施肥、蒜种冷藏春化、大蒜叶枯病和根蛆防治等技术,开发了大蒜专用肥。亩效益由过去几百元增加到二、三仟元。2001年,我镇大蒜基地已被列为省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国家标准化大蒜生产基地。同时注重无公害标准化生产,2009年,我镇青蒜5.5万亩,亩铺秸草3000斤以上,年用秸杆7.5万吨,不仅杜绝田间秸草燃烧,减少空气污染,而且使土壤有机质逐年上升,减少了化肥用量,从而加快我镇蒜品标准化生产进程。
近年来,裕华镇加大龙头企业发展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镇建立了以绿丰、盛兴为主体,十四个恒温库企业、五个蒜品加工企业等十九个企业组成的蒜业集团。全镇库容量达15000多吨,年加工大蒜油30吨、大蒜片2000吨。该镇生产的保鲜蒜苔、蒜头、蒜油、蒜片、大蒜泥、大蒜素等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镇有大蒜生产协会,各村有大蒜生产分会,负责协调大蒜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建立了36个贸易栈,350多个购销点,在上海、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20多个,农民经纪人达5500人,形成了完整的大蒜市场营销网络。裕华大蒜生产协会被命名为省重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十二、淮安蒲菜
蒲菜俗名蒲儿菜,是淮安特有的传统名菜。因为它是香蒲根部的茎芽,所以又名蒲芽、蒲笋;《西游记》称它叫蒲根菜,在古书上则称之为蒲、深蒲或蒲蒻。蒲,是一种野生的水生植物,又名香蒲。蒲苇韧如丝,那是老蒲。初生的蒲心蒲茎很嫩,可以食用。人类食用蒲,历史久远。
淮安水乡泽国,盛产芦蒲,不但早就有了吃蒲菜的传统,而且一直保留到现在。淮安蒲菜的味道仍然很美。味美的原因是水土没有变坏,甚至变得更好,更适合蒲菜的发育。淮安蒲菜以万柳池、勺湖、夹城、新城所产的最佳,其中尤以万柳池天妃宫一带蒲菜和夹城池河蒲菜最为著名。因为这里池浅淤深,水质优良,所产蒲菜茎粗白长,壮而不老;经过科学鉴定和实际品尝,的确是上品。
其它地方水土各异,所产皆不及淮安,即连淮安四乡所产的也远不及城区的好。别的地方产的只能叫做蒲根,不能成笋,不可称之为菜,就象前面所举唐宋人诗中的蒲根一样,与蒲菜风马牛毫不相干。因为这些东西既瘦且绿,非苦即涩,难以入馔。淮安蒲菜可炒可烩,肥嫩香脆,爽口美味,可以制作多种名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产。这种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笋之味。这种菜是淮安城里仅有的土特产,生长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两广,蒲叶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纤细的玉管,把这洁白肥嫩的蒲根茎,放入鸡汤或肉汤内,外加佐料烩制。如跟猪肉一起烩制则更好。这种菜味鲜爽口,营养丰富,为淮安佳肴。现在进过人们不断实践、改进,精心烹调,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荤烩蒲菜等数种名菜。
十三、淮安黑猪
“淮安黑猪”产业发展蓄势待飞。“淮安黑猪”近期正式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国家级畜禽新品种现场审定,这是建国后江苏培育的第二个国家级猪种,也是我省第二个注册成功的畜禽地理标志。淮安市农委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进行高起点规划建设,导入独特的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技术和生物床饲养模式,达到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无药残,目前养殖技术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年内可达万头出栏量。“淮安黑猪”这一国家优良品种正逐步成为淮安至江苏畜牧养殖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2010年底,“淮安黑猪”成功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我省第二个成功注册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苏淮生态黑猪肉品牌影响逐渐扩大,淮安黑猪肉已成为中高档消费群体青睐的绿色产品。苏淮猪含有国家保护猪种-淮猪的血统主,为国内生产速度最快的黑猪之一,有“中国式的杜洛克”美誉。2010年12月,苏淮猪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国家级新品种现场审定,于2011年5月正式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这标志着苏淮猪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成为建国以来江苏省培育出的第二个国家级猪种,同时也是国内在培育猪种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的四个黑猪之一。
十四、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是江苏省泗阳县的洋河酒厂所产,曾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甜、绵、软、净、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现洋河大曲的主要品种有洋河大曲(55度)、低度洋河大曲 (38度)、洋河敦煌大曲和洋河敦煌普曲四个品种。
十五、八集小花生
泗阳名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由鲁赴吴讲学,路过今天八集这个地方,当地学子闻名挽留夫子讲授,学子们有的送干肉,有
的送当地土产花生,孔夫子品尝花生后,连声赞道:“微乎此果,食可长生。”孔夫子走后,人们把他讲学的地方起名“学城”,建房立牌位,他夸赞的土产花生,取名“长生果”。八集乡土地大都属于砂质壤土,日夜温差大,生长出的花生壳薄,肉嫩,油量高,含油量高达40%-43%,富含钙、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经过炒制,八集小花生具有白、香、甜、脆的特点,口感较好,堪称馈赠亲友的上品。

热点内容
紫丁香怎么画 发布:2025-07-19 01:37:33 浏览:553
花卉常见病虫 发布:2025-07-19 01:32:00 浏览:836
非洲海棠木怎么样 发布:2025-07-19 01:11:02 浏览:675
盆栽歌手脸 发布:2025-07-19 00:36:43 浏览:355
百合饮茶 发布:2025-07-19 00:22:31 浏览:211
例假期间能喝玫瑰花茶吗 发布:2025-07-19 00:22:29 浏览:529
好一朵迎春花舞蹈 发布:2025-07-19 00:15:46 浏览:330
樱花花长啥样 发布:2025-07-19 00:15:45 浏览:932
玫瑰贰佰指弹 发布:2025-07-19 00:09:59 浏览:777
西兰花花生米 发布:2025-07-19 00:06:30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