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松园盆景

松园盆景

发布时间: 2021-11-27 05:11:45

A. 苏州园林里包括哪些园林

苏州主要园林有: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2]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
拙政园
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着力讲究不对称美。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着入山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依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名称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留园
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
留园
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3]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小品(2张)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4]

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
网师园
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狮园”。网狮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较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网师园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
沧浪亭
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3]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62号,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此园本是
环秀山庄
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

苏州环秀山庄高清大图(76张)

该园园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为叠石名家戈裕良所作。占地仅半亩,而峭壁、峰峦、洞壑、涧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应有尽有,极富变化。池东主山,池北次山,气势连绵,浑成一片,恰似山脉贯通,突然断为悬崖。
而于磴道与涧流相会处,仰望是一线青天,俯瞰有几曲清流;壮哉美哉,恰如置身于万山之中,全山处理细致,贴近自然,一石一缝,交代妥贴,可远观亦可近赏,无怪有“别开生面、独步江南”之誉。[3]
艺圃

苏州艺圃高清大图图册(58张)
艺圃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名园。最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征明的曾孙、明末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药圃”。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艺圃始建于明,名药圃,清初改为艺圃。[3]
耦园
位于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东园始建于清初
耦园
,原名涉园,后扩建而今的局面。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自住宅大厅往东,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即达东园。东园面积较西园约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的罕例。堂前的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较大,有石级可登临池石壁,气势峭伟;西部较小,逐渐下降,两山间为“邃谷”。[3]
退思园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吴江区同里镇东溪街,为古镇的主要风景点,由清任兰先罢官归乡所建,含“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
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退思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园如浮于水上,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园建筑。
退思园住宅分内外两部分。外宅三进——轿厅(门厅)、茶厅、正厅,沿轴线布置,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会客、婚嫁盛事、祭祖典礼。内宅建有南北两幢五楼五底的跑马楼,名曰“畹香楼”,楼间由双重廊贯通。廊下设梯,既遮风雨,又主仆分开。内、外宅可分可合,布局紧凑。

B. 日本盆栽艺菊依花型分类可以分为哪些

(1)大菊类 日本大花品种颇具特色,近年我国引入不少,深受欢迎,秋菊大花类分下列几种:

①厚物(肥厚):花球状,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内曲、排列紧密,如我国叠球型。品种有国华青光、国华天城、国华松园、大芳白山、大芳秋月、红兰、宝幸平和、泉乡白山等。

②厚走(中厚):花球状,花型与厚物相似,唯外轮有伸长的匙瓣或管瓣,品种有国华光林、国华山水、国华星霜、大芳桃月、大芳早春、大芳美山、武藏野、宝幸山吹等。

③大掴(大抓):花型似厚走,外轮特长而下垂,盛开时两侧花瓣向心对抱,似两拳相对。品种有华严之潼、富山之云、古河积云等。

④管物(管状):管瓣型,依管瓣的粗细分为4类:A太管(粗管):品种有国华赤竜、蓬莱境、大芳白波、泉乡冰河等。B间管(中管):品种有大和姬、国华菊水、泉乡吹雪、松之名所等。C细管:品种有国华极光、泉乡小町、王穗之誉等。D针管:品种有泉乡汐风、牧场之秋、玉光之秋、大芳白系等。

⑤一字文:又称御纹章菊,舌状花一轮,花瓣一般较宽,平展呈船底形,花瓣排列整齐,如一枚徽章,以具16瓣者为上品。品种有月光御殿等。

⑥美浓菊:很早以前在美浓地方(日本岐阜县)发展起来的,是由一字菊演变而来,其花瓣2~4轮,平瓣,半重瓣花型,花瓣40~50枚,花朵色彩浓艳。品种有庵姬、美浓锦等。

(2)古典菊类 日本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中花,花形、叶形都较特殊。我国虽有引进,但由于民族习惯不同,目前市场尚难接纳,观赏效果也欠佳。日本古典菊类可分为:

①伊势菊:花瓣像丝线般下垂而开启的中菊,其特征为宽1~2毫米的细小花瓣呈扭歪状或裂开、收缩等,是自古以来最常用作茶花且甚具风味的菊花。代表品种有灰白发、乱丝等。

②江户菊:最早被称为狂菊。江户菊在开始开放时,全部的花瓣会稍呈下垂状而横开,之后再由中心花瓣依序呈现各种折曲状,并包住花蕊予以合抱起来。因为抱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追抱、?折抱、追搂抱、丸抱、自然抱、立抱、露心抱等。代表品种有江户绘卷、江户宝生、清水之池等。

③嵯峨菊:据说这是300多年前由京都嵯峨村的农民开始栽培的古老种类。伊势菊即为此菊的变种。花像丝线般的数十枚细小花瓣,以帚状直立向上开放。自古以来被用作茶花或插花等。代表品种有嵯峨美姿、嵯峨锦缎、嵯峨映光。

④肥厚菊:据说肥厚菊诸侯细川重贤公为了提升武士的德性,奖励栽培的具有渊源的菊花,并被列为肥厚六花撰之一。

花形很单纯,有平瓣花、管瓣花和匙瓣花等,有大、中、小花朵,也有很多色彩优美的品种,其中管瓣花和匙瓣花可耐雨淋,适合露地栽培。代表品种有三保古典、三保之光、三保舞女等。

⑤丁子菊:据说早在18世纪就被取名丁子菊。在欧美则叫翁草花。此花的特征是花蕊部的花瓣呈现筒状(筒状花)的丁子瓣(形如丁子花)而鼓起开花。亦依丁子部周围的花瓣形状分为平瓣丁子、管丁子、八重丁子、匙瓣丁子等。代表品种有岸边第鸟、岸边盘梯等。

C. 中国十大古镇有哪些,哪些比较值得去

中国十大古镇有:黄姚古镇、镇远古镇、西塘古镇、安昌古镇、上里古镇、芙蓉镇、束河古镇、木渎古镇、乌镇、婺源古镇。比较值得去的是:婺源古镇、上里古镇、芙蓉镇。

婺源古村落群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

木渎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乡。历史上有泥塑名家袁遇昌、银器高手朱碧山、琢玉名家陆子冈、绣圣沈寿等名家高手,他们的作品都是国家级收藏的珍品。有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灵岩山、天平山等著名文物景点。

D. 盆景园的各地盆景

简介
江陵盆景园是荆州古城新建的一处旅游景点,位于古城内大北门附近,占地22000平方米。北依古城垣,南临荆北路,东邻玄妙观,西连关公洗马池,盆景园建筑面积为3680平方米。
建设风格
江陵盆景园由楚怡馆、心源斋、景渊阁、翠屏堂、雅趣轩、长廊、荷池、假山、水榭、湖中岛及其他若干建筑小品组成。全部建筑为灰砖筒瓦,红柱白墙,卷脊飞檐,格扇门窗,格调分外清新古朴,是一处集幽、雅、秀、古之大成的具有楚地风格的文化型游园。全园依地形、就水势,仿明清建筑风格,按古典林园样式而建。
雅趣轩三面环水,回廊相连。环绕全园的790米长廊,分上下两层,迂回曲折、高低错落、气势磅礴,回廊连接的亭、榭、轩、楼、阁、桥有分有合;回廊连接的荷园、松园、竹园、梅园有藏有露。园东曲廊和楚怡馆、心源斋、景渊阁、翠屏堂环境幽静、古色古香。楚怡馆内古朴典雅,有荷花、金桔、栀子、月季、杜鹃、君子兰等名贵花种,火棘、文母、刺冬青、石榴、南天竹、紫薇等盆景琳琅满目。楚怡馆东侧石气势粗犷,造型险峻,山内有洞,洞内有山,山洞相连,别有洞天。山上灌木丛生,花草盛放,流水潺潺,有声有色。心源斋内,一尊高大的屈原塑像立于其间,加之周围用盆景组成的桔园小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桔颂图;展厅后堂,有一盆“关公请客”的巨型盆景将刘、关、张三人的形象刻划得惟妙惟肖。在景渊阁、翠屏堂、雅趣轩等展厅,人们还可看到“极目楚天舒”、“孔雀开屏”等大型盆景。 简介
扬州市盆景园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建于1984年,1986年开始对外开放,约占地5公顷,主要包括四个景区:“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及“虹桥修禊”,另一景区“绿杨城郭”尚未恢复。公园作为扬派盆景研究发展基地,又度命名为“扬州中国盆景博物馆(西馆)”。
一、“卷石洞天”景区
“卷石洞天”位于园中东首,一九九0年在古郧园遗址上建成。整个景点内外以水相连,以长廊相接。在展现昔日景观的同时,利用中国古典园林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在室内展现自然风光;室外假山贵在山水相互依存,山奇、石怪、洞幽,洞由峰回,清泉回旋,水音与岩壑共鸣,盘旋其中,可领略“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水中有洞,水中有天”的洞天福地胜景。
二、“西园曲水”景区
“西园曲水”位于园中西部,古时为西园茶肆。地处瘦西湖和南湖水以及北城河水交汇的地方。水势曲折,因地理位置而得名。这里以水取胜,水中有岛,岛外有桥,流水淙淙,沿水一路有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歌吹厅、薜萝水榭、拂柳亭、南漪石舫、浣香榭临水而立,相映成趣,高低起伏的长廊时隐时现,把“西园曲水”处的厅馆连贯成一个整体。
三、“虹桥修禊”景区
“虹桥修禊”位于园之南部,四面环水,为清“倚虹园”旧址,清顺治年间扬州推官王士祯曾在此修禊虹桥,留下著名的《冶春绝句》而得名。此景1997年恢复建成,岛上回廊蜿蜒曲折,山坡高低错落,内设饮虹轩、饯春堂二厅,依山傍水,因势相连。这里现为扬派盆景精品展区。
四、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因其精湛的技艺,别致的造型,列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现精品区陈列盆景千余盆,包括历届盆景获奖作品,有第一届盆景评比展一等奖“巧云”,第六届世界花博会金奖“腾云”等;还保存有清代几对盆景,清银杏盆景“雄风”、“玉蝶”,桧柏盆景“龙蟠”、“虎踞”等。
园内除树桩盆景外,还陈列大量水石盆景,用石种类很多,有斧劈石、龟纹石、沙积石、钟乳石等,那错落有致的石块堆叠在盆中,勾画出高山流水的气势,组成天然图画,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
扬州市盆景园作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的专业盆景园,与广州的西苑,四川的杜甫草堂,上海的龙华植物园,苏州的万景山庄齐名,以之古拙飘逸的艺术作品装点着闻名遐迩的名园胜景。 简介
在麓山白鹤泉下方,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盆景园,专门培植和制作各类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这里制作的盆景,取材广泛,造型美观,多姿多彩。它在充分发挥自己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浙、川、岭南等各派所长。表现出苍劲雄浑,清新淡雅,风韵流畅的独特风格。游人漫步园中“仿佛舟行山峡里,俨然身在万山中”,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盆景园还有许多名贵品种的盆栽花卉,姹紫嫣红,争芳斗艳。其中兰花是中国著名的花卉之一,享有“香祖”、“第一香”和“王者香”盛誉。岳麓山自古就盛产“麓山春兰”,花色纯白,馨香馥郁。自白鹤泉而下,汇入爱晚亭前的一条山洞,就称为“兰涧”。宋张式,朱熹都有咏“兰涧”的诗流传。朱熹诗“光风浮碧润,兰杜日猗猗”,张式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可见“麓山春兰”自古有之。现引种园中,同时还集中了国内众多的品种,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无所不有。兰,幽香扑鼻,色如翡翠,形如羽毛,叶片极富曲线美。兰,除了欣赏花的幽香外,它那色如翡翠,形如羽毛,极富曲线美的叶片亦令人神往。唐颜师古赞其叶道:“若乃浮云卷岫,明月澄天;光风细转,清露微悬;紫茎膏润,绿叶水鲜。若翠羽之群集,辟彤霞之竟然!”这诗情画意,叫人如醉如痴!
交通
从长沙市市区内可搭乘以下公交车次到达景区:106路

E. 什么样的盆景可以放室内养

在室内可以养的可多了,比如:鸿运当头、吉祥草、发财树、吊兰、水仙、。。。。。。。

F. 有没有逃过泰山门票的

不可以逃票。一票制。

115元/人。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泰山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以断裂为主,其构造特点为断块掀斜抬升。既有前寒武纪形成的构造,又有中新生代发育的构造。

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以近东西方向对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使泰山地区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东东向泰前断裂发生强烈掀斜活动,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构造运动表现得十分普遍和强烈,它们对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着主导性的控制作用。泰山周围的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不整合面上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也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5月到11月。游泰山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G. 急求爬泰山逃票路线(详细点的)

天外村冯玉祥墓后有个防火通道,防火通道懂吧?就是两边有树,中间10米没树。版如果你看到有个不是权有人不要走此路的牌子你就找到路路。然后你就顺这路往上爬,爬啊,爬啊,一路上写这防火,禁火。还有剪头。过了一个山头后,就看到高压线了,脚底下有揽线。你可以顺着有走过的小路,剪头,高压线,揽线。爬啊,爬啊,注意危险。四个山头。你就到中天门了。爬了两次,比走红门还省劲。

我是泰安当地的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