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品盆景
❶ 我今天买了一个盆景他们说叫 :勾股 : 回来上网查没有~~谁能给说一下这盆花的特性和养的技巧~~~~
确实,应该是枸骨,乃是盆景玩家较为喜爱的一个树种,一般,按照叶形分为大专叶,小叶,无刺的,还有什么属黄果的我也没见过不乱说。枸骨叶形奇特,深绿光亮,入秋红果累累,是常绿小乔木(灌木)。
说下生长习性,枸骨喜光,也能耐阴,喜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盐碱,较耐寒,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能耐-5℃的短暂低温(小品微型盆景建议入室过冬),施肥一般1年3次深秋一次基肥,早出萌芽一次追肥,生长期在一次追肥,务必注意薄肥勤施(务必腐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枸骨比较能抗旱,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
修剪的话枸骨萌发力很强,很耐修剪,对成景的作品,平时可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发枝和多余的芽,以保持一定的树型。对需加工的树材,可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枝条,以利加工造型。
造型建议大树型,曲干式,提根式的造型,技法可以采用岭南技法,粗轧细剪。回答基本完毕,在按照楼主的实际情况多说几句,我不知道楼主买的生桩还是熟桩,生桩的话要结合桩材的实际造型设计最合理的造型草图,按照草图来进行蓄枝修剪,如果是熟桩就按照原作者的造型进行种植,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欢进行微调!回答完毕,谢谢!
❷ 真柏盆景的忌讳
真柏是在盆景树种中极具创作弹性的树种之一,只要一根枝条就可以进行创作,其造型上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亦不为过,小品可放置于手心把玩,大品可以大到壮汉也不易搬动,树形多变,可制成悬崖、文人、模样树形、直干等等各种树形,纵观海内外名家真柏品名,可谓"叹而观止"。
真柏的生长缓慢从而质地细密,叶性极佳,枝干柔韧耐扭转,质地细密,并且会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极为耐看,在创作创作养护之时也颇能考验出创作者功力之深浅。本期集匠坊将同盆友们分享几株真柏作品的创作实例,希望对喜欢真柏盆景的盆友们有所帮助。
换盆实例
了解换盆的适期:在对盆景换盆时,应当注意换盆的适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翻盆换土对植物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少,后续的照顾方面也相对简单一些,在翻盆换土通常会伴随修根作业,有经验的老玩家会根据树势的强弱来判断需要修剪去除的土根的多寡,及作必要的后续照顾,新手盆友建议可借以"课表"参照作业,一切以小心为上。
通常每年的10月下旬至翌年春节期间是真柏换盆的适期,这件真柏盆龄4年,作者于11月份开始对其进行换盆(真柏的生长缓慢,不需要经常性的换盆),由于是浅盆,拆除固定树的铝线后,敲一敲盆缘,整棵盆树很快就与盆钵分离,因久未换盆,可以看到根已长的密密麻麻。
修根要领:此为换盆时,剪除部分的须根,可以看出剪下来的盆底根已结成网状, 沿着外围及底部剥除一些旧土及网状须根。在处理半成品或成品的真柏盆景时,正常情况下去除1/4~1/3左右的旧土即可,以此件作品为例,修根去土时是以盆缘往内4~5cm左右的旧土连根一起去除,若修根过多,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部分枝条枯死,这是修根时需要留意的。
注意细节:换上的偏大一点的砂盆,右方及右前方挺高一些树看起来比较平衡。在对松柏盆景进行修剪造型时,应当注意"动下不动上"的原则,除非盆树需要强剪,否则不应在修根换盆的同时,对上部的枝叶进行修剪。
盆树固定:盆景上盆栽种时盆树的固定至关重要,最好的方式是在在调整好观赏的角度上盆还没有覆土的时候,就应将盆树固定好使其无法动摇,否则本身盆钵的容量就小,盆土少且树高,一有风吹草动盆树便容易摇动,这种状态下的新根长出来就被摇断,无法生长新根,容易导致盆树死亡。
新旧盆的大小比较
盆器大小的选择:在对盆景养护之时,有的盆友种树喜欢大盆多土,笔者愚见,此法在育桩或是幼树培育初期善可,已近成型的盆景在配盆时,盆器的大小需要与树进行搭配考量,盆器若过大,比例失衡、盆水不好掌握,盆树的长势、树形均不好把控,相对而言,另外,盆土的选择上则更应是质比量重要。
栽种完成后的正面形态
旧土重新利用:换盆之后的旧土原则上能利用就利用,可以重新打碎并在其中加入一些中度碳化的稻壳或枯叶(干杂草),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再给一些对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树种使用(如榕树、竹子等),粉状土可以丢弃。
背面形态
换盆的特例:真柏的生长缓慢,通常情况下,另外为了干身的紧密有力,一般不建议经常性的对真柏换盆。如果真柏因为久未换盆或种种原因树势衰弱,更不应该贸然的进行换盆。
这个时候,有一变通的方法,就是将树移盆种到大的木盆或泡沫箱内,这个时候不修根,并且原土柱不能破坏,让其在半日照的环境下养护,等树势恢复之后再来决定后续的养护方向。上图中的真柏原来已十分衰弱,移盆后经过一年好很多。
忌枝利用(舍利的合理应用方式)
枝叶处理技巧:真柏选枝和一般树木相同,但在忌枝上多了一项选择:可考虑剥成舍利。在对真柏进行蟠扎缠铝线的时候可以决定各枝条间的取舍。蟠扎造型时应考虑将要留的枝条的内外部空间的通透性,让光照均匀、通透,在每年夏天需要将一些下垂或向下生长的叶子拔除,疏叶修剪的过程中要让真柏叶子有密有疏,密的要像云朵状,疏的要微微透空可见到枝干(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真柏的叶子形态正常情况下是呈鳞叶状,造型时若修剪的太利害,会长杉叶,大大影响观赏性。
创作舍利的范围:要知道在盆景创作时,树木"圆干无伤"才是上品,在对树做舍利的时候,不能为"舍利而舍利",由于真柏的生长较为缓慢,在地栽田培阶段时就应该从树头部位开始缠线造型制造曲度,等到干身的粗度够粗的时候,植株也已经长得相当高了,这时候通常会以截干的方式来取枝,真柏被截断的部分缺口很难完全愈合,也通常会成为舍利的终点。
因为枝干部位已断不需养分水分输送,时间久了之后自然也会会变得比较平坦(这便是要雕刻成舍利的部份),反之,需要养分水分输送的部位树干会隆起(用手触摸树干即可感觉到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水线"。
亮点与难点:舍利雕刻与水线留取,是真柏创作时的一大亮点与难点,如果没有考虑盆树的水线就直接动工,有可能开始时会觉得一切安好,但过一段时间之后,真柏的水线会开始萎缩,虽不至于植株死亡,但最后所剩余存活的水线,却完全不是我们当初所预期的样子,而水线一但萎缩被淘汰之后,就是永远长不回来了。
雕刻技巧:在创作时先决定舍利的起点和终点,尽量避开水线的位置,由起点延伸到终点先画线定出范围,观察前后左右之间水线的流畅度,进而开始动刀,动刀时需要确定好雕刻的范围,可从宽度两边先刻,将雕刻的范围限制,可以避免一时刹刀不住,伤及水线或破坏线条的流畅度。
整枝舍利创作方式:若是希望在对真柏的某一整枝要做成成为舍利干的造型,则必须要在雕刻之前,先对盆树蟠扎缠铝线作出流线(这种流线是刻划完成不来的),等流线定型之后,从枝条与干身交接处开始环状剥皮,趁着树皮尚未干掉 (太干太湿都很难剥) 之时将其剥除。
剥开树皮之后,里头的干身利用雕刻刀由上而下凿一小缺口,用尖嘴钳顺势撕开(一丝ㄧ丝),这时会有一条一条的丝路顺势由上而下,初步作业完成之后,利用砂纸将舍利干的一些毛边摩平,或强调一下凹凸感。
真柏选枝剥成舍利枝(或舍利干)后,隔些日子再往水线处进行雕刻,雕刻的深度稍微伤到水线,这时由于植物本身的防御机制,树身会分泌树汁包围伤口,时间一久树皮隆起,树干更有型,从上图中可以见到原舍利痕迹及真柏分泌树汁包围伤口。
放置一段时间(通常会好几个月)等舍利干干燥之后,于舍利干涂上石灰硫磺合剂,通常一年涂一次即可。
弓形主干形态
这盆真柏模样树形,在作者手中种了约16~17年,最早入手时有一个很茂盛的上半部,出枝也很漂亮,但之后越生长越是压迫主干成为弓形,后来为了长远打算,锯掉了上半部只留第一枝及第二枝,原主干制作成舍利,只靠着第一枝及第二枝再调成目前的样子,在创作时树身的2/3都被锯除,剩下弓形的主干加上左右各一枝, 一副怪模样无形态可言,放置在屋顶的一角养护,过了2年树势稳定之后才再次动手施作,对盆树拿弯费了不少的力气,所用的铝线像圆珠笔一般粗,分好几次才调整到定位。
盆树姿态
松柏一直都是盆景里的大热门,相对应的,其创作的方式与技巧也多种多样。值得一提的是,真柏一定要成熟度够了(产生俗称的"红格"之后,再来对其雕刻成舍利干,才能更好的表现出真柏不畏风霜的生命力。
❸ 那里可以学到盆景技术
盆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同时以景抒情,表现深远的意义,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但盆景又不等同于山水画,它以自然物本身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韵和生命的特征,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种活着的艺术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景艺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咫尺盆中,可以说是微观造园。
第二,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样性。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元化发展,例如树种和盆景类型的不断增加、盆景的地方风格的不断涌现等。
第四,盆景艺术的个性: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的“个人风格”。追求个性,推动了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第五,盆景艺术上的自然性:人类来自大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虽然盆景是一种艺术,离不开人的创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别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创作的艺术性。这是创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盆景的种类:
1、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可以分为: 水盆型 把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 旱盆型 浅盆中有山石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点缀在山石上. 水旱型 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而另一部分是水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2、树木盆景
树木盆景是指以木本植物为主,表现树木景观的盆景。这类盆景因多以老树桩为主要材料及主景,俗称桩景。为便于国际交流及系统分类的统一,我们统称为树木盆景(Tree Penjing)。
树木盆景是选用观赏树木的幼树或老树桩,经过培养、艺术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致的盆钵中制成的。它的制作艺术,最要紧的是掌握各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发挥它们的自然姿态美、风韵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葱郁苍劲,梅桩的古雅幽芳,榆枫的质朴苍古,绿竹的潇洒秀丽,雀梅、黄杨的枝朗叶等。树木盆景的栽培、制作与管理,是一项既富有艺术性,又富有科学性的细致工作。一盆造型优美、耐人欣赏的好盆景,是经过艺师巧匠美学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构成的,还要通过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它生长茂盛和姿态优美。树木盆景的制作管理技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树种选择、树胚培养、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养护管理等。养护管理又包括:放置场所、浇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换土、病虫害防治等。
3、山石盆景
山石盆景可谓是自然山水风光的缩影。它以山石为主,通过锯截、雕凿、腐蚀、胶合、拼接等技术处理,在特别的盆中布景造景。盆中可贮水,间或缀以亭楼、舟桥、人物、动物等不构件,还可常配以树木或小植物。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品,使山河之美景浑然浓缩,再现于盆中。
峰状造型:挺拔峻峭,威严壮美,主峰高耸,客峰趋随。参差错落,山峰不能等高相对;藏露有法,前后应有起伏遮掩。群峰并立,主宾迎让朝揖,一峰独秀,丽质常依绿水。
岭状造型:峻峭相连,龙脉蜿蜒。收放相宜,连绵势远,逸通不断,起伏相间。聚则收敛蓄势,散则奔驰自然。
峦状造型:体形圆润,仪表雅俊,周流环抱,顾盼生情。曲转变化优美,疏密层次分明。蓄青苔已显苍翠,植绿树更添清韵。
悬崖造型:山头悬垂,重心前移,而显险峻。山腰瘦劲,坡脚延伸,平衡险稳。忌山腰臃肿、弱不禁风、呆板对称。须上下呼应,静中求动,险里有稳。
山洞造型:山石透则灵气往来,四处皆穿,千孔百疮。直通则一览无余,曲折中婉转深幽。洞上钟乳悬垂,以显岁月沧桑;洞前点石遮掩,似见流水潺潺。
坡脚造型:上观峰,下看脚,山无坡脚如插石。背势收敛,向势延伸,张弛调节轻重,长短平衡险稳。浅流平缓,深涧陡下。曲折交错,丰富层次,大小高矮,以分远近。忌:断缺、空悬,排列、厚笨。
3、微型盆景
微型盆景以花草为主,缀以山石等小件配置而成。它多采用石篱蒲、文竹、虎耳草、吊兰、兰花、万年青、水仙、菊花、芭蕉、芦苇以及其他等的闲花野草。微型盆景着重于形态小巧,造型玲珑别致,更注重整体艺术美的内涵。每一小组盆景的各种摆件需表现出各异的形态,并注意整体的布局。聚散的致,主题突出,最后达到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情趣,这就是微型盆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微型的山水盆景,常用浮石、斧劈石、芦管石等石料,最好的石料应该是木化石。用盆常选用白色大理石、汉白玉等加工成长方形或椭圆形浅盆。造型制作多用高远式,不宜采用平远式,盆内放置山石不可多,但也要有主峰、次峰和配峰,可放置一个比例恰当的小点缀品,以衬托山石的高大。
微型盆景具有一般盆景的基本特征,也同样享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然而,微型盆景并非是大中型盆景的简单缩小,而是更加精致,更加细巧,真可谓:“盆小意境深,景微情趣浓。”微型盆景造型千姿百态,或潇洒飘逸,或豪迈雄奇,或文静温雅,或生气盎然,充分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
4、竹草盆景
竹草盆景,顾名思义即以竹、草为创作主体的盆景形式。具体一点讲,是以竹、草本植物为主体,经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点缀山石、亭榭、人物等摆件,在盆中再现大自然竹林、草地、竹草小品神貌的艺术品。常见竹草植物有罗汉竹、佛肚竹、凤尾竹、文竹、菊花、兰花、菖蒲等,竹草盆景选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体量可大可小,适宜室内室外陈设,易于管理。
竹草盆景以上述植物和石头为素材,应用创作旱盆景手法,精心处理地形、地貌,点缀山石、亭榭、人物等摆件,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竹林、竹石小品之神貌。竹石盆景表现的意境,有自然景观型,也有仿画景观型。
自然景观型:通过对大自然的集中提炼,再现大自然竹林或竹石之自然景观。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竹意生机盎然,竹林郁郁葱葱,加上几块石块的点缀,让人很感觉十分惬意。当然,表现竹景时,并不一定以多以密才显其气势,而是要抓其气质。郑板桥就曾说过″一两三只竹竿,五六七片竹叶,自然疏疏落落,何必重重叠叠。″所以,在布局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的植物、具体的图面要求来进行,以少胜多,让人丝毫没有赘述之嫌。
5、异型盆景
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这种器皿可以是花瓶、茶壶、壶盖、笔筒等实用器皿,以致多种陶瓷工艺品。树木与器皿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相辅相成,具有有机的联系。
异型盆景一般体量不太大,植物材料可以用五针松、黑松、小叶罗汉松、真柏、榔榆、雀梅、常春藤、迎春、金雀、黄杨、扶芳藤、爬山虎、小叶女贞、小竹等等。
异型盆景的造型贵在顺其自然,不拘一格。一般根据植物材料及器皿的特点,因势利导,无任何程式。制作时,须注意所用植物与器皿在大小上相匹配,植物与器皿的比例要相称。植物过大器皿过小,会有头重脚轻不稳之感,反之,如植物过小,器皿过大,会出现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现象。
6、树桩盆景
树桩盆景着重表现树干、树冠、树根和枝叶、花果等整体姿态线条的构图美。它是以植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姿态优美而取胜的。尤其着重姿态造型,如果植物姿态不好,就不能算是好作品,甚至不能称为盆景。
根据各种树木材料的不同特点,要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就是在不违背各类树木生长习性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加工。经过移栽、修剪、摘叶、摘芽、绑扎整形等的艺术加工造型过程,和精心的栽培技术管理,创作出较自然中的树木更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使成为古雅奇伟的树木缩影的桩景。一般控制枝干矮小,虬枝盘空,悬根露爪,姿态苍老,力求做到古朴秀雅,苍劲健茂。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是盆景的一种。常以木本植物为制作材料,选取姿态优美、株矮、易于造型的植物,在不违背树木生长习性的情况下,抑制其生长,并进行造型加工。树桩盆景分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等形式。
树桩盆景根据所用数目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设计制作的特点而分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干式:主干直立或基本直立,这类树干让其长到一定高度进行摘心,达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单干、双干、三干和多干之分。
卧干式:主干横卧,全株呈平睡之态,姿态独特,具有古朴优雅的风度。
斜干式:树干倾斜,但又不卧倒,树冠偏于一侧,树势舒展。常见的入梅桩的疏影横斜。
曲干式:主干屈曲,树形富于变化,常见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悬崖式:主干倾于盆外,树冠下垂如悬状,其中根据主干倒悬的程度,又有大悬崖、小悬崖、半悬崖之分。
附石式:树木种在石头上,使其扎与石缝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适用与纸条多二长的树种,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条适当进行加工。
7、挂壁盆景
挂壁盆景是将传统的盆景艺术同贝雕、树皮画等工艺美术品制作技艺和形式巧妙结合,并吸收国画、书法艺术精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盆景艺术品。
挂壁盆景用长方形的大理石板或轻质金属薄板或三合板、五层板或特制的塑料容器作为背景挂于墙壁上,在其上粘贴山石或栽种植物。因不占用桌面和地面,形式又很新颖,装饰美化居室效果极佳,深受人们欢迎。
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不同的盆景艺术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挂壁盆景在艺术上还有着另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即边幅。板面边幅可制作出半个山峦,体现得青山峻岭绵延,产生一山又一山的感觉。突破了对面制作空间的局限。边幅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是一般山水盆景所不能及的。
石质材料:挂壁盆景的石质为天然石质,宜选薄质材料。纹理常用有直纹、横纹、龟纹、皱纹等等。石质品种也甚多。还有人工可雕啄打磨的海浮石、吸水石、硅线石等。
工艺处理:构图后的石料及底脚采用切割机或砂轮机磨平。配合人工在造型上制作处理。在贴山石板面处需将板面磨粗,以防板面光滑石料胶粘脱落。胶粘采用氧树胶粘剂安全实用。
最后在山石胶粘待干后,在预留的空隙石间种上小植物,点缀台亭楼阁、人物、及自制的半立体船,或在板面留有位置刻写配景诗词。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後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的哲学概念。
盆栽植物寿命可达一个世纪或一个世纪以上,并可代代相传,被视为家珍。人们对盆景的要求是小巧玲珑,松柏的针叶要短,落叶树的树叶要小,小花、小果的树桩盆景尤令人喜爱。从美学观点看,枝叶间保存一定空隙十分重要。微型森林中树干下部应保持光裸。好的盆景植物通常是耐寒种类,在冬天不太冷的地方能够整年置于室外,偶尔为了欣赏而移入室内。在日本,人们通常将盆景置于起居室的壁龕或小桌上陈列,然後放回室外的盆景架上。
盆景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欣赏盆景,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有益于身心健康。
❹ 盆景园的各地盆景
简介
江陵盆景园是荆州古城新建的一处旅游景点,位于古城内大北门附近,占地22000平方米。北依古城垣,南临荆北路,东邻玄妙观,西连关公洗马池,盆景园建筑面积为3680平方米。
建设风格
江陵盆景园由楚怡馆、心源斋、景渊阁、翠屏堂、雅趣轩、长廊、荷池、假山、水榭、湖中岛及其他若干建筑小品组成。全部建筑为灰砖筒瓦,红柱白墙,卷脊飞檐,格扇门窗,格调分外清新古朴,是一处集幽、雅、秀、古之大成的具有楚地风格的文化型游园。全园依地形、就水势,仿明清建筑风格,按古典林园样式而建。
雅趣轩三面环水,回廊相连。环绕全园的790米长廊,分上下两层,迂回曲折、高低错落、气势磅礴,回廊连接的亭、榭、轩、楼、阁、桥有分有合;回廊连接的荷园、松园、竹园、梅园有藏有露。园东曲廊和楚怡馆、心源斋、景渊阁、翠屏堂环境幽静、古色古香。楚怡馆内古朴典雅,有荷花、金桔、栀子、月季、杜鹃、君子兰等名贵花种,火棘、文母、刺冬青、石榴、南天竹、紫薇等盆景琳琅满目。楚怡馆东侧石气势粗犷,造型险峻,山内有洞,洞内有山,山洞相连,别有洞天。山上灌木丛生,花草盛放,流水潺潺,有声有色。心源斋内,一尊高大的屈原塑像立于其间,加之周围用盆景组成的桔园小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桔颂图;展厅后堂,有一盆“关公请客”的巨型盆景将刘、关、张三人的形象刻划得惟妙惟肖。在景渊阁、翠屏堂、雅趣轩等展厅,人们还可看到“极目楚天舒”、“孔雀开屏”等大型盆景。 简介
扬州市盆景园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建于1984年,1986年开始对外开放,约占地5公顷,主要包括四个景区:“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及“虹桥修禊”,另一景区“绿杨城郭”尚未恢复。公园作为扬派盆景研究发展基地,又度命名为“扬州中国盆景博物馆(西馆)”。
一、“卷石洞天”景区
“卷石洞天”位于园中东首,一九九0年在古郧园遗址上建成。整个景点内外以水相连,以长廊相接。在展现昔日景观的同时,利用中国古典园林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在室内展现自然风光;室外假山贵在山水相互依存,山奇、石怪、洞幽,洞由峰回,清泉回旋,水音与岩壑共鸣,盘旋其中,可领略“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水中有洞,水中有天”的洞天福地胜景。
二、“西园曲水”景区
“西园曲水”位于园中西部,古时为西园茶肆。地处瘦西湖和南湖水以及北城河水交汇的地方。水势曲折,因地理位置而得名。这里以水取胜,水中有岛,岛外有桥,流水淙淙,沿水一路有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歌吹厅、薜萝水榭、拂柳亭、南漪石舫、浣香榭临水而立,相映成趣,高低起伏的长廊时隐时现,把“西园曲水”处的厅馆连贯成一个整体。
三、“虹桥修禊”景区
“虹桥修禊”位于园之南部,四面环水,为清“倚虹园”旧址,清顺治年间扬州推官王士祯曾在此修禊虹桥,留下著名的《冶春绝句》而得名。此景1997年恢复建成,岛上回廊蜿蜒曲折,山坡高低错落,内设饮虹轩、饯春堂二厅,依山傍水,因势相连。这里现为扬派盆景精品展区。
四、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因其精湛的技艺,别致的造型,列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现精品区陈列盆景千余盆,包括历届盆景获奖作品,有第一届盆景评比展一等奖“巧云”,第六届世界花博会金奖“腾云”等;还保存有清代几对盆景,清银杏盆景“雄风”、“玉蝶”,桧柏盆景“龙蟠”、“虎踞”等。
园内除树桩盆景外,还陈列大量水石盆景,用石种类很多,有斧劈石、龟纹石、沙积石、钟乳石等,那错落有致的石块堆叠在盆中,勾画出高山流水的气势,组成天然图画,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
扬州市盆景园作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的专业盆景园,与广州的西苑,四川的杜甫草堂,上海的龙华植物园,苏州的万景山庄齐名,以之古拙飘逸的艺术作品装点着闻名遐迩的名园胜景。 简介
在麓山白鹤泉下方,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盆景园,专门培植和制作各类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这里制作的盆景,取材广泛,造型美观,多姿多彩。它在充分发挥自己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浙、川、岭南等各派所长。表现出苍劲雄浑,清新淡雅,风韵流畅的独特风格。游人漫步园中“仿佛舟行山峡里,俨然身在万山中”,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盆景园还有许多名贵品种的盆栽花卉,姹紫嫣红,争芳斗艳。其中兰花是中国著名的花卉之一,享有“香祖”、“第一香”和“王者香”盛誉。岳麓山自古就盛产“麓山春兰”,花色纯白,馨香馥郁。自白鹤泉而下,汇入爱晚亭前的一条山洞,就称为“兰涧”。宋张式,朱熹都有咏“兰涧”的诗流传。朱熹诗“光风浮碧润,兰杜日猗猗”,张式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可见“麓山春兰”自古有之。现引种园中,同时还集中了国内众多的品种,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无所不有。兰,幽香扑鼻,色如翡翠,形如羽毛,叶片极富曲线美。兰,除了欣赏花的幽香外,它那色如翡翠,形如羽毛,极富曲线美的叶片亦令人神往。唐颜师古赞其叶道:“若乃浮云卷岫,明月澄天;光风细转,清露微悬;紫茎膏润,绿叶水鲜。若翠羽之群集,辟彤霞之竟然!”这诗情画意,叫人如醉如痴!
交通
从长沙市市区内可搭乘以下公交车次到达景区:106路
❺ 盆景该怎样修剪
小小盆景,如何修炼成一门大艺术
想起聊得天南海北之际,我问陈胜:“这些小盆友就像你的孩子一样,这么入心走肾地养着,卖出去就不心疼吗?”
他淡定地说:“确实舍不得,盆栽不比一般绿植,它们是可以跟着你一辈子、甚至几代传家的灵物。所以我卖给别人前,常常会让他们先拍张家里的照片给我,让我看看他家的小气候,看看他心里有没有大气象,如果不合适,我宁可不卖。”
我闻言一惊:“小气候,大气象?这你都能看,玩盆栽玩出看风水的本领啊?”
他哈哈哈大笑:“差不多吧。”
带着一种世外高人的狡黠和笃定。
陈胜
陈胜,82年生,江苏盐城人,本职:公务员。
——打完这句话后,我就陷入了不知该怎么形容这位大哥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此人履历正经、面容端正、态度平和,平凡得让人想起高中时代的男班主任;另一方面,其人又身怀奇技,手底下一群“小盆友”,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能定气场的神器。
系鱼川真柏
这些“小盆友”不言不语,青葱小巧,在通常的说法里,它们被称作微型盆景、小品盆景、或掌上盆景;而陈胜的副业,就是传说中的盆景师。
盆景?盆景师?那不是老年人的玩意吗?——对于出此言者,必须坦率地告知: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就是对如何华丽低调地展示自己的Bigger,还停留在摸不着门道的开蒙级水平。
匠物制造:
系鱼川真柏
全世界都说,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但只有中国人知道,看人还是要看“气”。
何谓“气”,独善其身的时候,是“气质”;把持不住的时候,是“气场”;霸气侧漏的时候,那就是“气象”。所以古人要形容一件事势不可挡,往往就会说“此人/事有气象”。而如何评定一个人的“气”,自古法门众多,其中一项经久不衰的,便是盆景一道。
红果火棘
比如陕西博物馆大门口,常年摆着一块长条大石头,看似不起眼,其真身却是一条石鲸鱼,它正是两千年前汉武帝玩山水盆景的遗迹。
——史载武帝引昆明池水入建章宫,成十顷太液池,又命人雕二丈长的石鲸、石龟等巨兽;蓬莱、瀛洲等仙山,一并置于池中,一方深宫内湖,顿时升华成了天子心中的九州江海。
清誉栀子花
由于场面实在壮观,据说后来这尾鲸鱼还成了精,每到雷雨夜便嘶吼摆尾,吓坏了一干百姓??堪称一位天子玩盆景引发的血案。这盆景的“气象”甚大,即便历经千载,也仍旧能够品咂出武帝的海量胸径。
金边黄杨
当然,武帝的“盆子”确实有点大,一般人想学略有点难度。所以自古文人雅士用盆景炼气,讲究的都是“小中见大”、“一叶而知秋”的境界。
而陈胜手中的微型盆景,正是沿袭这一炼气之传统,着力能于方寸之间,研磨气质、提升气场、甚至观照气候——听起来玄而又玄,但真要做起来,却是超过想象的落地务实:
雀舌罗汉松
比如说他平日里爱好风景摄影和野外骑行,用他的话说,便是特意从钢筋水泥中走出去,放置自己于天地之中,通过运动感受生命之力。
勤于养生的他,身形挺拔干练,气质平淡冲和,摆弄起花木来,自然是一招一式皆有气韵。
红枫
同样的,常人眼里枯燥乏味的养护工作,他的窍门就是四个字:专注仔细。例如对待一盆相对较为容易保养的雀梅盆景,也要坚持观察每日的温度、湿度、阳光;恪守修剪、施肥、浇水、换盆等细节;一经投入就要忘乎所以,往往一回神便是两三个小时悄然逝去。
如循此法,你必然是不知不觉,练就了一身夜能观天象、日能查风雨的超绝控场能力。
扶芳藤
更为夸张的是,他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亲自在房屋天台上搭建了一方温室:砖石做基,防腐木做台面,具备调节室温和自动洒水的功能,还不忘围一圈意趣别致的竹篱,为他的一百多个小盆友营造了一方舒适至极的小天地。
系鱼川真柏
草木有情,想必定能感受到这个痴人的深情厚谊。所以出自陈胜手下的盆栽,都镂刻着这个男人的品性:枝条丰茂,体态坚朗,绝无急功近利之气,深谙岁月静好之美。随意择一而置,不管是白墙陋室,还是深庭高门,都能瞬间营造一隅闲情逸趣的空间,恍然回到世外桃源之地。
小叶三角枫
而陈胜也在和这些静默草木的对悟之中,将万物置于平等,将人心视若为木心,看枝干见底气,观人色则见心力,凝神炼气,心中孕育万千气象,修炼出一双看事、看物、看人的精准眼睛。
匠人言:
若真要总结我于盆栽一道上的精进秘诀,
无非是平实的四句话:
养盆先养身,炼气先炼心;
强干无弱枝,气象随人徙。
❻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盆景园
在西安世园会园区的小终南山上,精心建造了面积为16660平方米的大型盆景园,向人们展示源自中国的精妙盆景艺术,以及盆景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
关中园
步入关中园,别具陕西民俗特色的各类石器,如磨盘、饮马槽、拴马桩、石羊、石俑、石鼓、石碾等被巧妙利用起来。园中摆放盆景的“架”由磨盘堆叠而成,道路由大大小小的磨盘铺就,行走其间,仿佛在数着岁月的年轮;造型各异的拴马桩,真实记录了关中农民的文化、生活、宗教、民族关系和审美情趣;更有意思的是那一个个饮马槽,被用来当做花盆,粗笨的马槽和优美的花草形成鲜明对比,妙趣横生。西安的市花也是石榴花,市树为国槐,为彰显地域特色,园中盆景造型素材多取用这两种树木。
五大流派园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其中以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这五大流派为代表。
在盆景园中的特色盆景墙上,将展示各个流派的精品盆景,让人们一饱眼福,享受中国经典盆景艺术;同时还有一组仿古式建筑,作为整个盆景园中休息、室内赏景、科普等之用;园中看似随意,其实却匠心独具散置的景石上,凿刻有古人诗句,一边赏盆景,一边品诗句,乐趣无穷。
木园
园中以日本枯山水庭院为主,主要布置矮树、黑石、黑松、石灯笼、小屋等日本特色庭院小品;其间苔藓点点,散置不规则的石板供人踏脚,再现此类庭院追求“幽远意境、顺其自然、简朴幽静”。
穿过如水墨画一般的日式庭院,便来到欧美展区。与特别强调“意境”的东方园林、园艺不一样的是,欧美展区重点展示规则式修剪的各种植物造型和欧美特色小品。
天趣园
盆景的创意、取材、造景,均来于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可以说整个大地就是一个大自然盆景园。
天趣园中,通过种植大量槐树等树种,塑造一个自然森林般的微地形;众多大型树木、山水盆景摆放于园中各处,每一棵树都各具姿形,每一块石都奇趣可玩。行走园中,可尽情感受“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与纯净,实现与大自然的最真实、最亲密的接触。
❼ 五针松盆景是怎样制作的
采用嫁接法繁殖。一般以黑松2~3年实生苗或老桩作砧木,选取生长健壮五针松1~2年生版枝条作接穗,长8~10厘米权,剪去下部针叶,在初春时用切接或腹接法接于砧木之根颈部。接合后壅土至嫁接处,放在室内保养,3~4月移至室外庇荫地方,天旱时需浇水。待接穗愈合发出新芽时,即可剪去砧木先端枝叶,以后随着接穗抽芽生长,分几次剪去接穗以上的砧木,成为五针松植株。也可用芽接法,选取长2厘米以上的五针松芽头作接穗,于3~4月用劈接法接于黑松顶芽上,以砧木枝梢针叶包裹荫蔽,予以保护。接活后的五针松,在短期内可培养成较好的五针松盆景,老桩新枝,姿态优美。芽接成活率较高,生长快,但要注意及时解除缚扎物。
❽ 野生五针松 可以做盆景吗 怎么做好
盆景的制作
上盆
①选盆:五针松姿态清秀古雅,翠叶葱笼,宜用外型古雅、色泽深回沉的紫砂陶盆答。悬崖式用中深圆形盆或正方盆;直干式、斜式则用长方盆或椭圆盆;合栽式用较浅长方形盆;曲干式用稍深的马憎盆;提根式用较浅的圆形盆,其大小则根据树形而定。
②用土:五针松宜用质地疏松、肥沃而偏酸性的砂质壤土、山据或腐叶土为适宜。家庭堆制培养土,应掺拌20%~30%砂土,以及腐熟饼肥1~2份,使肥、土融和,养分充足,透气透水性好,有利于五针松根系发育,枝壮叶茂。
③栽植:五针松上盆栽植以春季2~3月萌芽前为佳。上盆时修剪伤根、烂根,剪短粗根,在剪口上涂蜡,以防松脂外流。盆底用粗砂或木炭屑垫空,以利排水。浅盆只需垫以塑料砂网即可。栽植位置根据树形而定。栽时盆土要稍干,填土时要松疏适度,摇动盆钵,并小心揪实。栽后,盆土上铺以青苔,然后浇透水,放置半阴处,待生长恢复后,再移至阳光充足处。
❾ 什么盆栽最好养
仙人掌盆栽最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