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舍利药

盆景舍利药

发布时间: 2021-11-16 09:08:11

⑴ 树桩舍利什么意思有人盆景说是舍利

纯属利益炒作!

⑵ 舍利能吃吗 是否能治病

所谓舍利子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舍利子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舍利的种类,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体变成的,如从天上、地下跑出来,或由油灯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还有一种是诚心供奉礼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经》将舍利分为: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是佛的遗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是指佛所遗的教法、戒律。

舍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舍利子。大德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何况体内结石数量及其小,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极其惊人,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精进修行,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后遗骨上也出现了舍利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所谓的“舍利”确实是没有完全烧化的骨质和牙齿,但结石是不可能经受焚化后成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学的名义把舍利子解释成结石,其实这种欺骗公众的做法,这些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伪科学”。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这些岂是现代科学所能臆测的2002年二、三月间,安奉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赴台湾巡礼,引起极大轰动。为确保佛指舍利在运送、巡礼期间的万无一失,两岸有关方面制定、采取了极其周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在为坛城(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铜塔,重63公斤、高134厘米)安装了重达270公斤的防弹、防火、防震玻璃罩的同时,两岸佛教界400多人,乘两架专机随机护送;到台后,从机场到供奉佛指的台大体育馆,沿途10万信众恭迎,可谓万人空巷;安置佛指的舍利亭内装有红外线感应器和摄像头,可随时监控现场情况;与此同时,由大陆24名武僧、台湾120名金刚组成的护法团,与其他有关人员配合,组成4道屏障,24小时护卫。这一切,足见佛指舍利的珍贵和重要!

如此兴师动众、牵动人心的佛指舍利究竟为何物?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在历史烟云的变幻中,绝大多数舍利被散失、湮没、毁坏。不幸中的万幸,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这颗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时,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着,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黄,稍有裂纹和斑点。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合,只是颜色因受液体千年浸泡变得微黄了。

在上述几种舍利中,珠状舍利子的生成至今是个谜。这种舍利子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之物,因为在现代修行的佛教人士当中,圆寂火化后,也曾有此现象产生,尽管个例罕见。笔者手头有《今晚报》1994年7月20日摘自《江南晚报》的一则报道:苏州灵岩山寺82岁的法因法师圆寂火化后,获五色舍利无数,晶莹琉璃一块,且牙齿不坏。尤为奇特的是,火化后其舌根依然完整无损,色呈铜金色,坚硬如铁,敲击之,其声如钟,清脆悦耳,稀世罕见。

遗体火化,不仅是个燃烧的过程,其实也是个熔炼的过程。上述珠状舍利子是身体中的哪些成分熔铸而成的?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寂火化后便“炼制”出了舍利子。此说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⑶ “佛系”盆景之【舍利干】,应该如何制作

自然舍利干,又叫天然舍利干,是树木在自然界生长中,经历过雷打火烧、动物的踩踏、人为的刀劈斧砍,或被虫咬、病害或各种自然灾害等形部分枝干枯死,再经过年长月久的风吹、日晒、雨淋等,天然形式的“舍利干”。 “天然舍利干”,可遇而不可求,非常难得,十分珍贵。在野外挖掘树桩时,如果遇到这种“天然的舍利干”,应注意尽量保留,是树桩盆景中的精品。

总结:“人工舍利干”制作的时间,以春季萌芽前,为舍利干制作的最佳时间。在人工制作舍利干时,应注意保护好上水线,并在雕刻后,对上水线两边的伤口涂上白乳胶或浓稠的泥浆,然后在桩干上包上一层保鲜膜或草绳、棉布等,经常喷水保湿,经过1~2个月后,再适时除去包缠的保鲜膜、草绳或棉布等,并继续经常往树桩的枝干上喷水保湿。

⑷ 制作盆景舍利干时,用到舍利油涂抹,舍利油是什么东西

我是平常人行不

⑸ 盆景舍利怎么防腐/盆景舍利怎么防腐

一、健旺止抄腐法
健即健康,袭旺则旺盛。盆景植物,其健康旺盛,体质优异,那么百病很难侵蚀其肌体:反之,病毒、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植物盆景养旺了、养壮了、根系发达了,病虫害自然就少,还可以加快盆景伤口部分的疤口愈合,疤口的尽快愈合是最好的防腐。这一条看似与防腐无关,其实大有关系。
二、石硫合剂防腐法
在盆景植物伤口上涂上石硫合剂,是我们传统的防腐方法,既可防腐,又可防治病虫害,并可将枯枝部分经创作雕刻,涂几遍石硫合剂制作成舍利干,既防腐又美观。此法行之有效,但也不是一劳永逸,必须每年都涂一次方可长效。从观赏效果来看,如树的伤口太大太多,涂石硫合剂后浑身大块的白色,多了,就有点刺眼。

⑹ 盆景舍利如何做

盆景舍利制作方法
第一:清洗
由于它曾受到过大自然的破坏所以自身会附着大量病菌回,并且有些答还是被病菌侵蚀而亡的所以使用时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清洗。为起到杀菌的目的在清洗时需加入适量的杀虫药剂,但是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舍利干的色泽,从而就会影响到盆景的欣赏价值。
第二:晾晒
清洗完之后需将它放置在阳光下晾晒,但是却不能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否则会灼伤枝干,从而影响舍利干的色泽。晾晒的目的是为了将枝条之中的水分全部蒸发掉,如果枝条湿润就会滋生或者吸引各种病菌从而会慢慢的腐蚀枝条,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植物的生长。所以要经常进行晾晒,尤其是南方地区的舍利干,因为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所以导致枝条长时间处于潮湿中是很容易滋生出病菌的。
第三:管理
枯萎的枝条由于没有生命力所以会会慢慢的腐朽,因此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为它涂抹或者喷洒相关的防腐药剂,另外为避免水分的渗透可在枝条上涂抹一些特殊的油脂,并且对盆景浇水后都需将它放置于阳光处。

⑺ 盆景舍利干的制作需准备那些东西

"舍利干",我不喜欢这种对松、柏人为把皮的残忍的手法。(而且即是你做出来的作品,它也没有意境、神韵、内涵、人文只能算盆栽而不能叫盆景)。

⑻ 盆景舍利是怎么形成的

树的舍利来自于自然。有些树种生性顽强,千百年历经大自然的风雨侵袭、冰雪交加、雷电摧残一部分枝干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树仍不死,顽强生长,这是一种生命的赞礼,不屈的抗争,无声的《命运交响曲》。正因如此,每每我们见到黄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时无不为这种与天抗争、坚毅不拔、自强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倾倒!
“舍利”一词来源于佛教。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圆寂以后火化而产生,为佛教至高圣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盆景技法广泛运用于松柏盆景的制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过舍利的制作,升华它的作品品味。其实,中国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绘画作品用枯干和枯枝点缀树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都有不少此类画本。以至于《日本盆景通史》记载,“旧本人初学做盆景无不先仿照此书” 。在盆景制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国盆景大师周瘦鹃皆擅长用枯木技艺制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们认为,舍利干(或称枯木技艺)制作技艺本源于中国,是树木盆景创造中的一种艺术形象创造,它所表现的是树干枯死部分的木质风化现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绿荫葱郁的枝叶,形成了枯荣共存的鲜明艺术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艺术魅力,是一种较好的盆景制作的艺术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来自于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着它的无限的自然之美,这是盆景中难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过适当的舍利制作,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它的沧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树的品质,这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还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创作的审美标准,通过舍利的制作,去掉了不足之处,变成了可以观赏的作品,这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们反对那种未对素材进行细致地观察,反复地推敲、科学地论证就贸然下手;也反对动辄掏心剔骨、剥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对那种为舍利而舍利,见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树一面、满目疮痍的片面的制作方法。我们提倡对任何一个素材都要采取因材施作、合理运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尽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议盆景的初学者,在对自己的制作水平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万不要盲目动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谓”凄美“风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制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学习制作理论、多读一读专业盆景杂志、积累好专业素养,三年后再说,否则一下手就会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这棵刺柏素材买来时就仅剩一枝,制作时采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处理,并非制作时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此树素材主干虽然枯死、看似无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优点:树干收势较好,根头粗壮,根盘虬曲有力,小树生长茂盛,出枝丰富。制作时,先对主干进行细致的取舍雕刻,增强其收势,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感。然后处理小树,将其的多余、过长的枝条进行修剪后细心编扎,最后稍作牵拉靠近主干,换盆时将树略微提升,使其根盘尽露,这样制作即告完成。制作以后,树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盘遒劲有力,干势过渡自然流畅,小树依势而生,贴切和谐,我想数年之后,会成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这是一个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范例。这棵刺柏左侧虽然生长旺盛、右侧则是一段截短的枯干,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过作者对舍利的精心雕刻处理,使一个平庸的素材变成一盆极有艺术效果和发展前景的作品。这个作品创作的可取之处在于科学地把握去留,恰当地处理舍利。作者在制作左干时并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处理了一下水线并梳理盘扎好枝条即可。着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过精心雕琢,将一段枯木桩创作成一个玲珑剔透,极富沧桑感的舍利。通过这样的制作,作者将生死、荣枯、主次、高下、大小、取舍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初学舍利制作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注:彩色图片为编者配图,与原文无关)

热点内容
天蓝色花卉 发布:2025-07-12 09:17:01 浏览:616
秦古乌兰花 发布:2025-07-12 09:15:33 浏览:348
海棠湾规划明细图 发布:2025-07-12 09:14:48 浏览:889
925玫瑰金 发布:2025-07-12 09:09:46 浏览:881
华著海棠湾 发布:2025-07-12 09:08:56 浏览:213
桐海棠 发布:2025-07-12 09:03:20 浏览:918
扶桑和牡丹 发布:2025-07-12 09:03:20 浏览:825
黑玫瑰城堡 发布:2025-07-12 09:03:19 浏览:105
玫瑰香奇案电影 发布:2025-07-12 08:58:26 浏览:564
牡丹花香味 发布:2025-07-12 08:53:22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