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参盆景
⑴ 金弹子盆景怎么翻译
金弹子盆景
Diospyros armata bonsai
Diospyros armata miniascape
potted landscape of Diospyros armata
...
供参
⑵ 什么盆栽好
一、也门铁 也门铁四季常青,叶片很是宽大,一般能达80厘米长,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需要过多管理就能生长旺盛。虽然生长速度缓慢,但寿命很长,在客厅中养上一盆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养护: 1、保持室内温暖湿润,气温不要低于10度,否则会出现不良反应; 2、放在室内有散光照射的地方进行养护,长期不见光时叶片容易发白; 3、也门铁对水分要求不高,等到盆内土壤几乎完全干旱之后再浇水即可。二、平安树 这种植物是在客厅中摆放的首选之一,它拥有着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平安祥和的良好愿景,寄托着对家人的祝福。除此之外,平安树还能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很适合在客厅中摆放一盆。养护: 1、平安树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但也具有很强的耐阴性,因此这种植物对养护环境并不怎么挑剔,可以随意选择地点进行摆放; 2、平安树不耐旱,要注意把握浇水次数,也要防止盆内积水; 3、夏季清晨可以给其叶片表面喷洒一些清水,以达到保湿效果。三、鸭脚木 鸭脚木也属于常见的一种大型观叶植物,放在客厅中除了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净化污染物质,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而且据说鸭脚木还有一定的驱邪避灾的作用。养护: 1、鸭脚木喜爱温暖半阴的环境,室内养护的时候夏季注意遮阴; 2、冬季要保温,室内温度不低于5度; 3、鸭脚木能耐干旱,浇水不必过于频繁。四、散尾葵 散尾葵的叶片常绿,整体形态优美端庄,放在客厅之中,可以为家中增添些许清新精致的美感,而且这种植物还能够有效净化空气中的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养护: 1、平时养护注意保持盆内湿润,夏季避免浇水过多引起积水烂根; 2、可以每半个月施加一次有机肥; 3、散尾葵能够耐半阴,可放在有散光的位置进行养护。五、龙血树 龙血树也有个更为人们所熟悉的名字,“不老松”,它的叶片形状很像一把夺鞘而出的宝剑,放在客厅中别有异国风情。且这种植物具有很好的风水作用,实有一举两得之效。养护: 1、龙血树喜阳光充足的高温环境,要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养护; 2、冬季特别注意御寒,室内温度不要低于5度。六、螺纹铁螺纹铁的叶片呈螺纹状,细长而富有光泽,姿态很是端庄挺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够吸收室内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很适合养在客厅之中。 养护: 1、喜半阴,对日照要求不高,可以养在客厅中有散光照射的地方; 2、对水肥的要求不高,浇水不必过于勤快,半个月浇一次就行,如果感觉没有必要,完全可以不施肥。七、龟背竹 龟背竹的寿命很长,因此还有健康长寿的寓意,可以放在年长者的客厅之中,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好效果。并且龟背竹夜晚具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养护: 1、龟背竹耐阴,最忌强光照射,要放在较为阴凉的地方养护; 2、浇水的频率可以适当加快,不要让龟背竹时刻处在干旱的环境之中; 3、冬季适当保温,温度不要低于5度。八、发财树 发财树如果养护得当,高度可达1.5米以上,形态端庄潇洒,可以用来当做室内的装饰品。而且风水学上说,在家中的东南方向放置一盆发财树,有助于招财进宝,还能让家中所有人都变得精神焕发。 养护: 1、喜阳光照射,不要将其长时间置于阴凉的角落; 2、喜肥,生长期内可以每半个月对其施加一次液体肥; 3、发财树喜高温环境,尤其冬季注意保持温度在15度以上。九、虎皮兰 虎皮兰的叶片上有浅绿色的条纹,整个叶片看上去黄绿相间,就像是虎尾一般,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养护: 1、每半个月浇一次水,土壤保持较高的排水透气性; 2、尽量少施肥,想要让其生长快速,可以每年换一次盆。十、琴叶榕 琴叶榕这种植物的样貌很是美观,整体细长精炼,又不乏精英般的干练气质,经常出现在一些欧洲家居杂志之中,极富异国气质。在客厅中养护一盆可以大大提高整体家居的时尚气质,而且养起来也很方便。养护: 1、多浇水,尤其是春夏两季正值生长期的时候; 2、喜阴,可在阴凉地区养护,但可定期让其接受散光照射,这样有利于其健康生长。
⑶ 浅谈盆景与插花艺术的 文章
插花艺术浅谈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及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我们的民族素以风雅著称,以花赞人、以花喻人、赋予花人格魅力是我们的传统,如“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等等可谓家喻户晓。我国插花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绘画是以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主题的,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特性,而且插花的立体感和观赏性比绘画更强烈,插花的制作更便捷,取材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作品完成以后仍可依据作者的构思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以表达变动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插花作品也具有这种功能,它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观或抽象地表现人的思维灵感火花,插花也与之有相似之处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这又是雕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插花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有些可以演变为日常着装,而有的则纯粹是艺术性展示。但是这些纯艺术性的时装也可以起到引导潮流或拓宽人们视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属性,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较强,制作难度很大,起着引导潮流的作用;而后者的普及性更强一些,非专业人员不具备系统理论和实际经验,但采撷一些鲜花,准备一些普通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创作出一些插花作品来装点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广泛的公众特性,这是插花艺术普及与推广的社会基础,也是插花艺术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效益的依据之一。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尽管保鲜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插花作品的寿命仍然是短暂的。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浅谈盆景艺术
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其手法称“岭南盆景”。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山石材料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苔藓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钟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龙璧石。另一类是质地较为疏松易吸水分,能长苔藓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运用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方法各异。因此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钟乳石盆景着重表现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积石盆景再现“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的壮丽奇观。山水盆景,小巧精致,意境深远。
盆景艺术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感染,是自然风景缩影。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顺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工。盆景艺术以诗情画意见胜。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如果我们工作之余培养制作一、二盆树桩盆景或山水盆景,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处。
浅谈盆景意境
“诗情画意凝佳境,巧夺天工胜自然。”诗情画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观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夺天工,这是对盆景“美”的赞誉。美在何处?唯一的表现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从何来?盆景的意境是来自大自然丰富秀丽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加工,更加超越自然,胜过自然,升华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审美鉴赏的中心。无论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锦秀盆间吃,古朴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先生,涵养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诗情画意,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性,常借鉴古人和近人的名画,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张大千的“松岩高士图”、齐白石的“独树庵图”等,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归樵图”、“听松图”、“散牧图”、“枫林雅集图”、“观瀑图”等。如唐寅的“焦石图”盆景,反以两棵抑制生长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浅盆栽植,布景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清凉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鹤听琴图”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抚琴,旁边配一小件仙鹤及点石,“使人联想到诗人林和清的梅妻鹤子,又或许抚琴者正弹着一首梅花三弄。这些盆景的制作,取材以植物为主体,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结合,颇富诗情画意,就能充分体现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认识、意象等主观因素与客观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盆景艺术和盆景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的表现。绝非主观“营造”,而是以景结情的结果。“以景结情”也是创造意境的最重要的过程。仅此树桩盆景而论,取材于老干虬枝,蝇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态,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观自然与主观意象的结合统一。如单株式、丛林式、悬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结情”的创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苏盆展中见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叠石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当的茂密小树,气势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现祖国的锦秀山河,该多伟大、美丽!油然而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届江苏盆展,所见一盆老干虬枝的雀梅树桩盆景,主干老气横秋,横卧盆中,枝繁叶茂,翠盖葱葱。景名为“静卧芳园不再武”。“静”与“武”取其园主夫妇的名字,园主人毕生精力追求盆景,当到退休之年,专心致志于盆景艺术,不再为琐事争衡,以娱晚年,寓意言志,颇有意境。 树桩盆景枝干的处理也大有讲究,江苏盆景多以剪扎结合,云片造型为主,而云片的由来,历史悠久,又以扬派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纷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调意境。在技艺的要求方面,云片的造型,以扬派来说,要求平稳、严整,精扎细剪“一寸三弯”的技法,要求较严,在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师朱保强和已故盆景大师扬州的万观堂、泰州的王寿山,他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意境,绝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叹为观心。但也有人认为云片造型,似乎太为呆板,以我个人管见,云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国山水画宗出“四王”的传统,云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韵的,如云片的分布,高低错落,有显有藏,云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这也就是根据山水树石的画理,“晴树平整”、“雨树下垂”、“风树偏斜”、“雪树空白”的原理,表现盆景的动势,能从云林深渺中领略千姿百态之风采,这就是追求意境。这里并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国盆景的流派,丰富多采,兼容并蓄。如岭南树桩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为借鉴,可谓是大自然的缩影。近年来苏州的盆景艺术除传统风格外,更有所创新,以抽象的手法,制作盆景,给人以遐想。如戏曲盆景“魂断牡丹亭”的处理,仅以一个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两棵古木,略配点石,能呈现出一座大花园的荒凉境界,从杜丽娘的伤春,到梦境幽会,化情思为景物。真可谓“则见风月暗消磨,倚逗着断垣低垛”表现出幻境中虚实相映的情趣。 总之,盆景的制作,既要有充分的艺术修养、思考、功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艺术加工,又要有灵巧的手法,能够入画,才有意境,方为上品。
⑷ 世界上盆景最美的是那个国家
这一盆“南国风情”,大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盆中一个“老人家”坐在树下垂钓内,悠然自得容,作为镇园之宝,出价600万都不卖!
▼这棵盆栽树有800多年历史了,看尽了多少人间沧桑,时间和艺术是无价的,现在仅放在主人园区供游客观赏
▼这盆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并有着不平凡的经历,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二战结束后被捐赠出去象徵永续
▼日月更迭,一棵树长成一盆小森林,这棵树在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为“守望者”,已经捐赠给国家植物园
▼再带你看看这盆红枫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一盆神秘的紫藤,紫中带蓝,灿若云霞,宛如梦幻
▼星星点点的苹果花也是一盆盆景,不知什么时候可以结出小苹果呢?
▼美丽的杜鹃花,簇簇拥拥的粉,似娇羞的姑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样吧
▼小小苹果树,长出一颗大苹果,有点让人担心细细的枝干能不能挂住了
▼一棵优雅的小紫藤,紫中带白,散发着高贵典雅的气息
⑸ 六月雪的养殖方法,六月雪盆景怎么养
六月雪是茜草科常绿小灌木。叶细小,对生椭圆形,全缘。花期6~版9月,花小而密,白权色,小白花犹如雪片挂满枝头,故名六月雪。其枝条纤细,分枝浓密,适合整枝修剪造型,适宜庭院栽培,作低篱、盆栽或作盆景。
原产中国东南、中部及越南,现各地广泛栽培,北方适盆栽或作盆景。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喜温暖、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除原种六月雪外,栽培有金边六月雪及红花六月雪2个变种,金边六月雪在半阴处栽培。
六月雪可修剪成丛生或单株疏枝形,平时注意摘心,修剪病枯枝、过密枝,短截徒长枝。北方在秋季移入室内栽培,可放在茶几、书桌角等半阴处。冬季不要施肥,1~2天可向叶面喷水1次,使叶面保持洁净。盆土应保持半湿。
⑹ 盆景人参在东北放在室外能过冬吗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山区的森林地带,对生长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分布地区是有限的,而且在野外条件下,生长非常缓慢,参根要生长三五十年才能达到50克重
人参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它喜欢生长在棕色森林土上,而且需要比较丰富的腐殖质。在阔叶林里,由于常年枯枝落叶的堆积和腐烂,产生了许多腐殖质,土壤结构比较疏松,因此能满足人参的需要。
人参是喜阴植物,喜爱散射光和较弱的阳光,最怕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而这种生长条件,在东北的阔叶林内最为理想。
人参也是耐寒植物,气温在15~20°C是生长发育良好,气温高于30度,就会停止生长,温度再高便会死亡。相反,冬季它在-4c0度是不会冻死,仍保持着生命力,第二年春天可继续生长。
上述条件,只有我国东北林区才有。特别是长白山地区,地处海拔450~12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那里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在-17度,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度,而且土壤为棕色森林土,森林内阔叶树有椴、柞、桦、杨等,透光适中,这些都是人参生长的理想环境条件。
⑺ 人参可以盆栽吗
一、人参可以盆栽。
二、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是 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与琼珍灵芝,东阿阿胶被称为中药国宝。
三、生长环境
1、人参多生长在具有1月平均温度-23-5℃,7月平均温度20-26℃的气候条件下,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一般生长在气候条件为年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参喜冷凉湿润气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为宜。
2、喜寒冷、湿润气候,遇强光直射,抗寒力强。种子可阴干贮藏,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变温,后者需要2-4℃低温,需时各为3-4个月,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富含有机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栽培,忌连作。
四、保存方法
人参因含有较多的糖类、黏液质和挥发油等,
所以容易出现受潮、泛油、发霉、变色、虫蛀等变质现象。人参的贮藏方法有几种:
1、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2、吸湿剂干燥法:在可密闭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将人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闭。
3、低温保存法:这是较理想的方法。人参在收藏前要晒干,最佳的暴晒时间以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但人参不宜长时间暴晒,同时供药用的人参已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一般只需将人参在午后翻晒1-2小时即可。待其冷却后,用塑料袋包好扎紧袋口,置于电冰箱冷冻室里,就能保存较长时间。
⑻ 苏派盆景的简介
在中国的盆景中,苏州又是起源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根据记载,苏州的盆景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隐石湖时,就曾以英石、灵璧石、 太湖石制成盆景,放在几案上,还冠以“天柱峰”、“小峨眉”等名称,供亲朋好友观赏。明清时期,苏州的盆景艺术已较为普及,富户叠山造园、平民设盆置景,成为一种时尚。明代黄省曾《吴风录》载:“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清代,虎丘山塘一带盆景制作十分兴盛,较大的盆景园圃就有10多家。当时的诗人沈朝初在《忆江南》里说:“苏州好,小树种山塘。半寸青松虬干古,一拳文石藓苔苍。盆里画潇湘。”清代末期,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苏州的盆景逐渐衰落。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家周瘦鹃参与盆景技艺的复兴后,苏州的盆景才再度引起人们关注。周瘦鹃有思想,有点子,他和朱子安亦师亦友,周向朱学盆景技法,朱向周学盆景文化,使作品摆脱匠俗。到五六十年代,苏州的盆景在技艺上逐步形成“苏派”风格,影响远播海内外。
苏派盆景有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之分,前者于盆内栽植高不盈尺的古老树桩,经精心剪扎和培养,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后者以拳石片岩,艺术加工后巧妙缀于盆内,“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苏派盆景还特别讲究盆与架的选择,若配置得宜,有相得益彰、锦上添花之妙。
近40多年来,盆景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虎丘新辟的万景山庄,陈列盆景数以千计,集苏派盆景艺术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