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尾松盆景
① 岭南派盆景的风吹式造型是怎样做的
风吹式造型:所有的枝条都要顺着风势向一方弯曲,枝梢用自然枝,直中有曲。此式动势极强,构图要注意平衡。表现“风势”越大,气度越高,动感越浓,境界愈高。但也要注意树的重心平衡,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才能产生“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境界。此式是表现刚劲、顽强性格,显示出“疾风”的神态。
② 从风水学的角度看迎客松盆景应该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盆景本来就是家养的,如果你家够大,别说用盆,地栽也行。关键不是那植物适不适内合家养,而是了解了那容植物的习性了没有。
风水学认为家中不宜栽松、柏、桑、槐的,也可以不介意,毕竟只是一盆植物而已。如果介意,不要放在屋里就行。
③ 针叶松做盆景是短尾叶子好长叶子好
由各人的审来美观点不同,答案源也不尽相同。
1)不用考虑别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做盆景是给自己欣赏的,只要符合自己的心意就行啦。
2)你认为短尾叶子型的好看,就用短尾叶子做盆景。
3)你认为长叶子好看,就用长叶子的做盆景。
④ 风尾竹怎样种植与养护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1.凤尾竹养殖的土壤选择
风尾竹盆栽,盆土比较适合用肥沃疏松、富含有腐殖质的腐叶土,菜地表层熟化的田园土,掺拌适量的沙土配制而成。盆底垫层粗沙,再施以腐熟饼肥屑为基肥,透水性好,才有利于鞭根的发育和枝叶的生长。
7.凤尾竹养殖的的繁殖方法
凤尾竹可用分株、扦插和播种繁殖。由于种子不易获得,扦插生根较困难,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2~3月,挑选1~2年生健壮母竹,将母竹连同地下茎带土挖出,将竹丛分开,3~5株为一丛,带土分栽。
栽培时,在坑内填上部分菜园土,灌上清水,用力搅拌,使之成为泥浆,然后将分切的竹苗,插入泥浆中,再填土踏实,并在种竹周围中低、外高壅土一图,便于日后的水分管理、风尾竹分株成活率高,发育快,是目前繁殖凤尾竹的主要方法。
(2)扦插繁殖每年4~9月,在生长期结合修剪进行。选取修剪时剪下的枝条中带芽和叶的顶梢,保留10~15cm作为插穗,插入沙床中,深度达1/3~1/2,浇透水,设置拱棚保温和保湿。插穗生根的时问因季节而异,一般为30~60天不等,梅雨季节30天左右成活,秋季9月往往需50~60天后成活。待插穗有新叶萌出,确定已成活后,即可进行移植。
8.凤尾竹修剪与翻盆方法
凤尾竹盆景修剪比较简单,可随时剪除交叉枝以及有妨造型枝条,对新萌发的新笋根据造型的需要决定去留。
当一盆凤尾竹发育得比较密集而高大时,可利用翻盆之时进行分株繁殖。翻盆时间以5月为佳。一般凤尾竹盆景2年翻一次盆,凤尾竹的根系没有佛肚竹那么强壮,去除1/2旧盆土,对根系和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增添新的排水良好的培养土,
利用翻盆时可以改变造型款式,根据立意构图,把几组风尾竹置于不规则汉白玉浅盆左右两侧,中间放置一块有一定姿色和高度的燕山石,别有一番情趣。
⑤ 怎样养刺柏松盆景
刺柏松的培养管理技术:
1、移植时间:一般应苗木停止生长时进行。冬季或春天苗木还没有抽新梢前进行移栽,一般在雨水至春分期间。
2、移植方法:
①可以在原苗床中有规律的间隔起苗(即疏一部分出去),疏出来的苗一是可以自己用于山地造林绿化,二是可以卖掉,三是把它移种到其它田里或地里再培植大苗。
②苗木移栽时最好尽量带土球,所种的田里土壤最好不干不湿时进行,这样所种下的苗木根部四周的土壤容易敲的紧密,并浇适定根水。记住,种任何苗都应随起随种,即起苗时间与种下的时间越短越好,如果一时难以种下的苗木,应及时的假植,这样能提高种植的成活率。
3、移植密度:根据苗木的冠幅,一般情况下苗与苗之间的冠幅距离保持在1米左右,这样有利于移植后的苗木生长。当然在实际生产中,还要看该树种生长的快慢,以及你的培育年数。比如这次苗移了之后准备3-4年不再移了,那就可以种的再稀疏一些,如果1-2年就准备再移的或在这当中准备卖一些掉的,那么就种的密一些。总之要看培育的方向和该树种生长速度统筹而定。
4、培育管理:刺柏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一次在夏至以前,一次在寒露至霜降,因此掌握在两次生长高峰之前巧施追肥,促进根系生长,并适当间施钾肥。
5、绿化造林:刺柏主根细浅,侧根发达较耐干旱瘠薄,稍耐水湿。在深厚湿润的钙质土上生长迅速。造林宜选石灰岩、紫石页岩山地,也可在山边地角、村旁路边零星种植。刺柏要求侧方遮荫环境,在小地形配置上,以背风的山坳山脚为宜。雨水至春分,选阴天或微雨天气,随起随种。土层过浅的,应就地挖些土填入植穴内。
一般来讲刺柏不需要修枝,如果出现多头现象,可以将多余的芽、侧枝剪除,只留主芽生长。
⑥ 五针松盆景怎样才能养得好,这几个方面一定要注
五针松较耐寒,南方冬季放向阳背风处可露地过冬,北方需移入冷室内,室温维持在~5℃为宜,但不要超过10℃,否则植株得不到充分休眠,影响来年生长。
五针松叶黄什么原因呢?
五针松常易出现针叶发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浇水和光照不当造成的。因为五针松嫁接所用的黑松等松树,根系怕积水,若平日浇水过多,使盆土长期处于过湿状态,就会引起土中缺氧,导致根系腐烂,针叶变黄、脱落。为此盆栽五针松的土壤湿度宜保持在15%~30%。少于10%则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萎;高于35%,根系易于死亡。故给五针松浇水一定要掌握适量,不可浇大水,但需经常喷洒叶面,夏季起降温、增湿作用,秋、冬季节起除尘保洁作用。
五针松虽喜阳光,但针叶表面受强光直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则局部叶尖也易灼伤枯黄。尤其是在炎热高温季节突然受到暴雨侵袭,致使盆土骤然降温,根系吸水减慢,转睛后又受到强光直射,水分供求失调,往往会发生生理干旱,造成枯萎;雨后盆内积水,又受到烈日曝晒,则根系易受烫伤,更易造成针叶叶尖枯焦。
五针松平时该怎么养护呢?
五针松性喜阳光也能耐阴,在光线充足或半光地方都能生长,但在光线充足处养护,针叶短而健壮,叶色翠绿。如将其放在光线不足的阴湿炎热场所,针叶便会生长瘦弱,并易枯黄。为此在生长季节应将其放在朝南阳台或庭院向阳处培养。春、秋季节任其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夏季将花盆移入室内通风良好的半光处。切忌炎夏中午阳光直晒,否则易引起焦叶,影响观赏价值。夏季要切忌西晒,以免日灼针叶。
五针松的习性是喜干燥不耐湿,因此生长期间盆土可略干些,但好,不能断水,否则针叶泛黄。春季一般2~3天浇1次水。夏季五针松进入休眠期,生长缓慢,但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盆土易干,需每天清晨浇1次水,傍晚向叶面上喷1次水。冬季要控制浇水,一般每周浇1次水即可。平时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夏季有利降温增湿,冬季可以防尘,又能达到保绿保秀的作用。
施肥是否得当是养好五针松的关键。施肥可与浇水结合进行,一般于春季发芽前和展叶后各施1次10%~15%的稀薄饼肥水,夏季天气炎热,暂停施肥或只施1次5%左右的极稀薄肥水。秋季是增粗生长较快的阶段,应从9月开始施20%肥水2次,促使其生长。北方10月中、下旬以后停止施肥。
⑦ 什么松树做盆景比较好
1.黄山松。在清人的《盆景偶录》中,黄山松被列为盆景植物的“七贤”之首,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其终年苍翠,针叶二针一束,鲜绿色,略粗硬。干常弯曲,树皮深灰褐色而略带红色,鳞状厚块片开裂。冠偃如盖,苍劲俊逸。
2.五针松。四季青翠,枝叶平展,针叶五针一束,叶密针短,簇生枝顶,树皮暗灰色,鳞状薄片开裂。绿褐色的小枝上密生淡黄柔毛。生长缓慢,树形矮小,姿态端庄,是最常见的盆景树种之一。五针松长得很快,做盆景很少用到,几年时间就长高长大,五针松做盆景我也做过,主要用在城市绿化带中点景,很容易掉叶,换叶快。
3.黑松。四季浓绿,针叶二针一束,深绿色,粗硬,树皮灰黑色,鳞状开裂。生长缓慢,枝干横展,树冠如盖,苍劲奇伟。黑松最近几年最流行,曾经一段时间有盆景协会的一盆黑松盆景喊出几十万的高价,特别是野桩头,价格更是不菲。
4.锦松。黑松的变种,枝干的鳞状开裂格外深厚,更加苍老奇特。
5.马尾松。四季常青,针叶长而软,树皮呈不规则厚块状开裂。通常作为用材林栽培。马尾松做盆景也是很好的素材,特别是做微盆景,非常好看,朋友也弄了很多马尾松微盆景。
6.华山松。针叶细而软,五针一束。小枝绿色或灰绿色,无毛。树形优美。
7.云南松。针叶三针一束,间杂有二针一束。
8.赤松。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针叶二针一束,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一年生枝橘黄或红黄色,无毛。干赤如丹,姿态优美。特别是垂枝赤松。
另外还有松科其他属的植物也是很好的盆景素材植物,如金钱树、雪松、水松等。
⑧ 家养松柏盆景 是通风重要!还是光照重要!
通风重要,,,,,,,,,,,,,我就是5楼,阳台朝西的,风大松就没事。光总是有的,有4小时直晒就够了,不通风,阳光强的话早晚闷死的。。
⑨ 迎客松盆景怎么养
1、花土:养迎客松的盆景,需要使用相对排水能力比较好、养分含量比较高版的沙质花土权。比较推荐使用河沙和腐叶土混合制成。
2、温度:它喜欢温暖,最好将它养于20℃左右的环境之中。它不喜欢环境温度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养护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气温恒定,不要将它放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之中。
3、浇水:它需要水分来帮助生长,所以当它的花土稍干之后,就要为它浇水。不过冬天时,可以每5-10天浇一次,以免浇多了让它受涝。
(9)风尾松盆景扩展阅读:
在除冬天以外的时间,都需要为它施肥。通常每月施加一次就行。肥料宜选择含氮比较多的,在稀释之后,为它施用即可。
每年春天的时候,需要为它更换一次花土。新土的要求与旧土相同。这样能够防止原先的花土发生变质,影响到它生长。
养护时,需要多为它通风,这样能够让它长得壮更旺盛,使它变得更加好看。
⑩ 根据风水学雪松盆景能放家里呢
雪松带水带木宜东南方,和东北方,正西方属金,金克木正西方宜放山版水盆景(正厅的权正西方),西方金金生水,而土又生金,金生水,水又可以含养土(石山)又可以循环相生(土在山水盆景里面的可以指石头,石头也属于土)。
桂林盆景协会理事小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