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盆景文人
⑴ 树木盆景配盆如何选择,技巧全在这
我国生产的盆钵种类繁多,款式千变万化,色彩也极其丰富。就质地来说,有瓦盆、陶盆、釉盆、瓷盆、石盆等,各自的性能和作用都有所不同,其中以陶盆和釉盆较为常用。宜兴砂陶盆和广东佛山釉陶盆,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紫砂是统称,为宜兴所创,包括朱泥、紫泥、黄泥、青泥、老泥、梨皮泥、白泥、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黄金等泥种,用其制成的陶盆,造型美观,色彩素雅,而且有一定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备。佛山釉陶盆,造型优雅,釉色凝润,富有装饰效果,也是盆中之上品。广西的“云盆”又称“灵芝盆”,是在石灰岩溶洞中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盆钵,盆边曲折层叠,形态自然,用于栽种植物,制作盆景,颇有野趣,别具一格。
盆景界称为“一棵树(石)两壶三架”。显然,火柴盆是盆景创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盆栽盆景应在碗的大小、深度、样式、颜色和质地等方面进行选择。

第四、壶色素雅,效果更佳。彩陶盆、深紫、朱弘、象牙白、蓝等。釉料也有很多颜色。陶器的颜色适合大多数种类,常绿针叶树,有一个红色,紫色陶器盆,更优雅简单。红枫要用白色或浅黄色的釉盆,银杏要用深色琉璃盆,如蓝釉盆会导致紫藤较差,选用白釉盆为好,白色、迎春花、扫帚等使用暗陶壶或釉盆等。
以上四点只是基本原则,不是绝对标准。盆景树木种类繁多,实际操作有时很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
⑵ 辞冬迎春的说说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她与梅花、水仙和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生长在北地的花朵中,最先报春的并非梅花.虽有毛泽东的词夸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而,迎春花最不畏寒,她不妖不艳,却开在梅花之先.她的花期也很长,有二三个月,春花齐放时,她也相伴丛中.所以这几句诗,转赠给迎春花,也很恰当.
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大学校园里种了几株迎春花.早春料峭的寒风中,草木还是一片枯黄,还没有半点春的气息.但无意间,却发觉墙角的迎春花已绽出一串串金黄色的花朵,给盼春的人心中添了许多欣喜.
让百花生畏的冷漠寒冬,迎春花来宣告它即将远去.
莫作蔓菁花眼看
然而,很多人却并不大看重迎春花.宋人刘敞有诗道:“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意思是说人们并不在意迎春花的存在,迎春花徒有虚名罢了.
又有人称迎春花为“僭”客,“僭”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把超越本分的一些事情叫做“僭”,比如你不够坐八抬大轿的品级却也找八个人抬,人家皇帝才能坐龙椅,你却弄了一把坐着,这都是“僭越”之罪.称迎春花为“僭”客的人,无非是不满意迎春早于百花而放,他的意思是迎春花太土气,却抢先开放,有点不懂得自己的身份是几斤几两.
然而,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看法,大多数诗人们还是挺喜欢迎春花的.白居易就有这样两首赞迎春花的诗: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这里白居易称赞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并说“杏园”这样的皇家园林,也不敢不让迎春花入住,因为初春无花之时,也只有迎春花可看.和前面刘敞所说的“黄花翠蔓无人顾”不同,白居易劝人们“莫作蔓菁花眼看”, 所谓“蔓菁”,就是我们说的大头菜之类,冬天我们把一棵白菜疙瘩养在水里,有时也能开出小黄花来.这里说,大家切莫将迎春花作菜疙瘩看待.
书中记载,迎春花也有人奉之为宝贝,明王世懋在《学圃杂疏·花疏》中曾记曰:“迎春花虽草木,最先点缀春色,亦不可废.余得一盆景,结屈老干天然.得之嘉定唐少谷,人以为宝.”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春花枝条纤细蔓长,可达三四尺,如柳枝一般婀娜多姿,初春开花时,尚无片叶,一朵朵鹅黄色的小花,缀满整条枝身.因此古人又赠给迎春花一个别号――“金腰带”.
清代叶申芗《迎春乐·迎春》词中曾写道:
春光九十花如海.冠群芳,梅为帅.斯花品列番风外,偏迎得,春来赛.
未有花时春易买,笑还占、中央色在.谁与赐嘉名,争说道、金腰带.
这里说群芳之中应该以梅为首,但迎春花籍籍无名,却早早迎来春光.后面又点出迎春的这个别名――“金腰带”.
“谁与赐嘉名”?民间传说,西施用美人计灭了吴国后,与范蠡泛舟五湖,恰逢迎春花盛开之时,范蠡亲昵地折下一枝围在西施腰间,并赞为“金腰带”.从此,“金腰带”就成为迎春花的别称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不过,后世人的眼中,这“金腰带”更多是象征官宦们身上的玉袍金带.像身为赵宋宗室的南宋词人赵师侠有《清平乐》一词,单写迎春花,并注明:“一名金腰带”: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这两句将迎春花写得很威风,够扬眉吐气的.
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对迎春花有所忽略.他们更多地关注牡丹芍药、桃杏菊梅之类,而小小的迎春花,并未能入眼.有人曾由迎春花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迎春,说迎春姑娘也像迎春花一样,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重视,诗会什么的有时并不请她,上上下下多不把她放在眼中,这倒也有几分相像.
不过,还是有几篇写迎春花的诗值得我们欣赏:
宋代董嗣杲在《迎春花》一诗中说:
破寒乘暖迓东皇,簇定刚条烂熳黄.野艳飘摇金誉嫩,露丛勾引蜜蜂狂.
万千花事从头起,九十韶光有底忙.岁岁阳和先占取,等闲排日趱群芳.
宋代刘敞《迎春花》有诗赞道:
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
宋代韩琦曾镇守西陲,威名颇盛,人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他的诗确是气势不凡: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将迎春花甘守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写得淋漓尽致.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对于百花和天地灵气之间的关系曾有过非常精采的论述,他说:
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梅花、水仙,试笔之文也,其气虽雄,其机尚涩,故花不甚大,而色亦不甚浓.开至桃、李、棠、杏等花,则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似有不可阻遏之势矣;然其花之大犹未甚,浓犹未至者,以其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其势之不可阻遏者,横肆也,非纯熟也.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舒蓄积而罄光华,造物于此,可谓使才务尽,不留丝发之余矣.
这段话大意是说:一年中所开的花,正像上天所写的一部文章一样,梅花水仙是试笔文字,气虽雄健,却笔法生涩,所以梅花水仙什么的花都不是很大,颜色也不是很浓.开到桃花、李花之类,就“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了,但这时花还不够大,色还不够浓,因为这时候思维太纷乱,笔力过纵太过,还没有达到最上乘的纯熟境界.等到牡丹芍药开时,这时的文章功力才达到最高境界.
由此而论,那迎春花就像是起稿的第一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红楼梦》中唯一出于凤姐之口的那句诗:“一夜北风紧”.书中借众人之口,评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迎春花亦是如此,“迎得春来非自足”,不矜不娇,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⑶ 描写迎春花的话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她与梅花、水仙和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生长在北地的花朵中,最先报春的并非梅花。虽有毛泽东的词夸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而,迎春花最不畏寒,她不妖不艳,却开在梅花之先。她的花期也很长,有二三个月,春花齐放时,她也相伴丛中。所以这几句诗,转赠给迎春花,也很恰当。 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大学校园里种了几株迎春花。早春料峭的寒风中,草木还是一片枯黄,还没有半点春的气息。但无意间,却发觉墙角的迎春花已绽出一串串金黄色的花朵,给盼春的人心中添了许多欣喜。 让百花生畏的冷漠寒冬,迎春花来宣告它即将远去。 莫作蔓菁花眼看 然而,很多人却并不大看重迎春花。宋人刘敞有诗道:“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意思是说人们并不在意迎春花的存在,迎春花徒有虚名罢了。 又有人称迎春花为“僭”客,“僭”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把超越本分的一些事情叫做“僭”,比如你不够坐八抬大轿的品级却也找八个人抬,人家皇帝才能坐龙椅,你却弄了一把坐着,这都是“僭越”之罪。称迎春花为“僭”客的人,无非是不满意迎春早于百花而放,他的意思是迎春花太土气,却抢先开放,有点不懂得自己的身份是几斤几两。 然而,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看法,大多数诗人们还是挺喜欢迎春花的。白居易就有这样两首赞迎春花的诗: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这里白居易称赞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并说“杏园”这样的皇家园林,也不敢不让迎春花入住,因为初春无花之时,也只有迎春花可看。和前面刘敞所说的“黄花翠蔓无人顾”不同,白居易劝人们“莫作蔓菁花眼看”, 所谓“蔓菁”,就是我们说的大头菜之类,冬天我们把一棵白菜疙瘩养在水里,有时也能开出小黄花来。这里说,大家切莫将迎春花作菜疙瘩看待。 书中记载,迎春花也有人奉之为宝贝,明王世懋在《学圃杂疏·花疏》中曾记曰:“迎春花虽草木,最先点缀春色,亦不可废。余得一盆景,结屈老干天然。得之嘉定唐少谷,人以为宝。”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春花枝条纤细蔓长,可达三四尺,如柳枝一般婀娜多姿,初春开花时,尚无片叶,一朵朵鹅黄色的小花,缀满整条枝身。因此古人又赠给迎春花一个别号――“金腰带”。 清代叶申芗《迎春乐·迎春》词中曾写道: 春光九十花如海。冠群芳,梅为帅。斯花品列番风外,偏迎得,春来赛。 未有花时春易买,笑还占、中央色在。谁与赐嘉名,争说道、金腰带。 这里说群芳之中应该以梅为首,但迎春花籍籍无名,却早早迎来春光。后面又点出迎春的这个别名――“金腰带”。 “谁与赐嘉名”?民间传说,西施用美人计灭了吴国后,与范蠡泛舟五湖,恰逢迎春花盛开之时,范蠡亲昵地折下一枝围在西施腰间,并赞为“金腰带”。从此,“金腰带”就成为迎春花的别称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不过,后世人的眼中,这“金腰带”更多是象征官宦们身上的玉袍金带。像身为赵宋宗室的南宋词人赵师侠有《清平乐》一词,单写迎春花,并注明:“一名金腰带”: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这两句将迎春花写得很威风,够扬眉吐气的。 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对迎春花有所忽略。他们更多地关注牡丹芍药、桃杏菊梅之类,而小小的迎春花,并未能入眼。有人曾由迎春花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迎春,说迎春姑娘也像迎春花一样,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重视,诗会什么的有时并不请她,上上下下多不把她放在眼中,这倒也有几分相像。 不过,还是有几篇写迎春花的诗值得我们欣赏: 宋代董嗣杲在《迎春花》一诗中说: 破寒乘暖迓东皇,簇定刚条烂熳黄。野艳飘摇金誉嫩,露丛勾引蜜蜂狂。 万千花事从头起,九十韶光有底忙。岁岁阳和先占取,等闲排日趱群芳。 宋代刘敞《迎春花》有诗赞道: 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 宋代韩琦曾镇守西陲,威名颇盛,人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他的诗确是气势不凡: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将迎春花甘守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写得淋漓尽致。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对于百花和天地灵气之间的关系曾有过非常精采的论述,他说: 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梅花、水仙,试笔之文也,其气虽雄,其机尚涩,故花不甚大,而色亦不甚浓。开至桃、李、棠、杏等花,则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似有不可阻遏之势矣;然其花之大犹未甚,浓犹未至者,以其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其势之不可阻遏者,横肆也,非纯熟也。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舒蓄积而罄光华,造物于此,可谓使才务尽,不留丝发之余矣。 这段话大意是说:一年中所开的花,正像上天所写的一部文章一样,梅花水仙是试笔文字,气虽雄健,却笔法生涩,所以梅花水仙什么的花都不是很大,颜色也不是很浓。开到桃花、李花之类,就“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了,但这时花还不够大,色还不够浓,因为这时候思维太纷乱,笔力过纵太过,还没有达到最上乘的纯熟境界。等到牡丹芍药开时,这时的文章功力才达到最高境界。 由此而论,那迎春花就像是起稿的第一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红楼梦》中唯一出于凤姐之口的那句诗:“一夜北风紧”。书中借众人之口,评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迎春花亦是如此,“迎得春来非自足”,不矜不娇,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⑷ 关于迎春花
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udiflorum,别名金腰带、黄素馨、金梅、小黄花,是木樨科素馨属的落叶灌木,原产我国云南。高可达5米,枝条直立或弯曲,小枝绿色4棱形,常呈 拱形,纷披下垂;叶对生,3-5片,长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有细毛;花着生上年生枝条的叶腋,黄色,有绿色苞片,花冠5-6裂片,具清香,于早春3-5月先 叶开花。由于它在春季花卉中比较领先开放,故名迎春花。
其花小色黄,形似小喇叭,一簇簇密缀在碧绿的枝条上,近看如翠玉镶金,远望黄澄澄一片,也被誉为 “初春使者”。
迎春花是珍贵的早春花木之一,与梅花、水仙、山茶合称“雪中四友”。迎春花长条披垂,先叶开花,不仅驱散了寒冬的满圆寂 寥,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喜讯,而且秀气典雅,先百花迎春却从不炫耀,历来是文人喜爱咏物寄情的花卉。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留下“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 般”的佳句,宋代韩琦更赞它“覆栏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黄芬芳。”
黄灿灿的迎春花,密缀枝头,花形如金钟,经月不凋,是早春的一大美景;它碧叶黄花,可布置花坛,点缀庭院,美化城市;此外枝叶和花朵均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清热解表之功效。
⑸ 什么是文人迎春盆景
就是用迎春花树制抄作的文人盆景。文人盆景就是盆景的一种形式,在树桩盆景中往往表现为耸高、清瘦、潇洒、简洁,在树干五分之三以上部分布三至四个枝条,其中较长一枝弯曲并呈垂直而下状,在未翘梢起的基本树型。文人树往往以个性生动、鲜明、清新,且技艺精湛的艺术形象,为自古中国知识分子清高、自傲的志向、孤高清逸和独往独行不羁的人文精神追求,作了最好的注释。
⑹ 描写迎春花的话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她与梅花、水仙和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生长在北地的花朵中,最先报春的并非梅花。虽有毛泽东的词夸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而,迎春花最不畏寒,她不妖不艳,却开在梅花之先。她的花期也很长,有二三个月,春花齐放时,她也相伴丛中。所以这几句诗,转赠给迎春花,也很恰当。
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大学校园里种了几株迎春花。早春料峭的寒风中,草木还是一片枯黄,还没有半点春的气息。但无意间,却发觉墙角的迎春花已绽出一串串金黄色的花朵,给盼春的人心中添了许多欣喜。
让百花生畏的冷漠寒冬,迎春花来宣告它即将远去。
莫作蔓菁花眼看
然而,很多人却并不大看重迎春花。宋人刘敞有诗道:“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意思是说人们并不在意迎春花的存在,迎春花徒有虚名罢了。
又有人称迎春花为“僭”客,“僭”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把超越本分的一些事情叫做“僭”,比如你不够坐八抬大轿的品级却也找八个人抬,人家皇帝才能坐龙椅,你却弄了一把坐着,这都是“僭越”之罪。称迎春花为“僭”客的人,无非是不满意迎春早于百花而放,他的意思是迎春花太土气,却抢先开放,有点不懂得自己的身份是几斤几两。
然而,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看法,大多数诗人们还是挺喜欢迎春花的。白居易就有这样两首赞迎春花的诗: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这里白居易称赞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并说“杏园”这样的皇家园林,也不敢不让迎春花入住,因为初春无花之时,也只有迎春花可看。和前面刘敞所说的“黄花翠蔓无人顾”不同,白居易劝人们“莫作蔓菁花眼看”, 所谓“蔓菁”,就是我们说的大头菜之类,冬天我们把一棵白菜疙瘩养在水里,有时也能开出小黄花来。这里说,大家切莫将迎春花作菜疙瘩看待。
书中记载,迎春花也有人奉之为宝贝,明王世懋在《学圃杂疏·花疏》中曾记曰:“迎春花虽草木,最先点缀春色,亦不可废。余得一盆景,结屈老干天然。得之嘉定唐少谷,人以为宝。”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春花枝条纤细蔓长,可达三四尺,如柳枝一般婀娜多姿,初春开花时,尚无片叶,一朵朵鹅黄色的小花,缀满整条枝身。因此古人又赠给迎春花一个别号――“金腰带”。
清代叶申芗《迎春乐·迎春》词中曾写道:
春光九十花如海。冠群芳,梅为帅。斯花品列番风外,偏迎得,春来赛。
未有花时春易买,笑还占、中央色在。谁与赐嘉名,争说道、金腰带。
这里说群芳之中应该以梅为首,但迎春花籍籍无名,却早早迎来春光。后面又点出迎春的这个别名――“金腰带”。
“谁与赐嘉名”?民间传说,西施用美人计灭了吴国后,与范蠡泛舟五湖,恰逢迎春花盛开之时,范蠡亲昵地折下一枝围在西施腰间,并赞为“金腰带”。从此,“金腰带”就成为迎春花的别称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不过,后世人的眼中,这“金腰带”更多是象征官宦们身上的玉袍金带。像身为赵宋宗室的南宋词人赵师侠有《清平乐》一词,单写迎春花,并注明:“一名金腰带”: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这两句将迎春花写得很威风,够扬眉吐气的。
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对迎春花有所忽略。他们更多地关注牡丹芍药、桃杏菊梅之类,而小小的迎春花,并未能入眼。有人曾由迎春花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迎春,说迎春姑娘也像迎春花一样,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重视,诗会什么的有时并不请她,上上下下多不把她放在眼中,这倒也有几分相像。
不过,还是有几篇写迎春花的诗值得我们欣赏:
宋代董嗣杲在《迎春花》一诗中说:
破寒乘暖迓东皇,簇定刚条烂熳黄。野艳飘摇金誉嫩,露丛勾引蜜蜂狂。
万千花事从头起,九十韶光有底忙。岁岁阳和先占取,等闲排日趱群芳。
宋代刘敞《迎春花》有诗赞道:
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
宋代韩琦曾镇守西陲,威名颇盛,人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他的诗确是气势不凡: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将迎春花甘守平凡,默默奉献的精神写得淋漓尽致。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对于百花和天地灵气之间的关系曾有过非常精采的论述,他说:
合一岁所开之花,可作天工一部全稿。梅花、水仙,试笔之文也,其气虽雄,其机尚涩,故花不甚大,而色亦不甚浓。开至桃、李、棠、杏等花,则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似有不可阻遏之势矣;然其花之大犹未甚,浓犹未至者,以其思路纷驰而不聚,笔机过纵而难收,其势之不可阻遏者,横肆也,非纯熟也。迨牡丹、芍药一开,则文心笔致俱臻化境,收横肆而归纯熟,舒蓄积而罄光华,造物于此,可谓使才务尽,不留丝发之余矣。
这段话大意是说:一年中所开的花,正像上天所写的一部文章一样,梅花水仙是试笔文字,气虽雄健,却笔法生涩,所以梅花水仙什么的花都不是很大,颜色也不是很浓。开到桃花、李花之类,就“文心怒发,兴致淋漓”了,但这时花还不够大,色还不够浓,因为这时候思维太纷乱,笔力过纵太过,还没有达到最上乘的纯熟境界。等到牡丹芍药开时,这时的文章功力才达到最高境界。
由此而论,那迎春花就像是起稿的第一句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红楼梦》中唯一出于凤姐之口的那句诗:“一夜北风紧”。书中借众人之口,评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迎春花亦是如此,“迎得春来非自足”,不矜不娇,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
⑺ 迎春花的作文
迎春花
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远远望去,金黄色的小花们组成了一条美丽的“星河”,一阵微风吹过来,它就像调皮的星星一样眨着眼睛,可爱极了!
我走近迎春花,看着它那娇小玲珑的花朵,闻着它那淡淡的清香,舒服极了。它那初放的花朵一个个只有榕树叶一般大,金黄金黄的,小花上长着十一二片花瓣,它分为两层,花蕊上长有一根短短的触须。突然,我的目光转移到了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上,它淡黄淡黄的,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时,我又发现它的身旁还有一个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的,刚刚才冒出来的小花骨朵儿,它跟小石粒般大,可爱极了。小花骨朵儿是淡绿色的,还带一点儿嫩嫩的黄色。它的枝条像垂柳一样伸到地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一棵柳树呢。它的老枝条跟新枝条也不一样,老枝深绿深绿的,已经垂下来很长了,新枝非常嫩,绿的也不很深。有的老枝上也长出了嫩叶嫩枝,挺好看的。
啊,迎春花,你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堂皇,没有玫瑰那样绚丽,但你却舍得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人类,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人间!看啊,有的迎春花枯萎了,它们正等待着做大地妈妈的肥料。
早春的二月,百花还沉迷于深深的睡梦之中,迎春花坚守着自己那份诚心的责任像天使般来到人间开放出青春的朝气,释放出自由和朴素与坚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我喜欢有意这样描写的句子,阳春与阳光、空气、河流一样对人类都是从来没有索取而为有的是无私的奉献!
迎春花
1)一场春雨过后,美丽的迎春花开得更漂亮了。远远地看去,一朵朵花像一个个小喇叭。近一点儿看去,每朵花由六个花瓣组成,花的中间有细细的花蕊。它的颜色是嫩黄色的。一阵风吹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2)春风吹来,迎春花摆动着柔软的枝条,像在空中跳起欢快的舞蹈。
(3)迎春花是春的使者,也叫报春花。它既不像玫瑰那样红艳,也不像万寿菊那么苍黄。它那小巧玲珑的模样,惹人喜爱。
(4) 迎春花又细又长的绿色的柳条样的叶条从石台上垂下来,只有指甲大的嫩绿叶子像鞭炮似的分散长在绿条的两边。两片叶子中间,还有许多未开的花苞。不多久后,花苞裂开了,鹅黄色的花瓣从里面露出来。有的花却早就迫不及待地从花苞里钻了出来。五片鹅黄色的花瓣显得特别娇嫩,好像一碰就会断似的。花瓣环绕着两三根洁白的花蕊,花蕊最尖上沾了许多花粉。花粉一落,似乎在纷纷扬扬地下雪.“沙沙沙,沙沙沙,……”在微风中绿条连着叶子和花儿随风摆动,好像在为这美丽的春天舞蹈。
(5)它那一朵朵鹅黄色的花朵,好漂亮。你看,花朵并不大,只有四五片花瓣,这花的枝条长而累,一条条花枝垂下来,垂下的枝条上舒展着它那美丽的花瓣儿,多得几乎要把花枝盖起来。枝头的花蕾,正含苞欲放。青枝黄花搭配得多美丽啊!迎春花没有月季的艳丽多姿、没有茉莉的诱人芳香,也没有菊花的五颜六色。但它不畏严寒,顶着寒风,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给大家增添了金色的光彩……
⑻ 精品挂碧盆景图片有吗
给您个口诀 您自己玩一盆盆景吧 毕竟自己的东西有一点成就感吧
枝无寸直,一寸三弯。
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一枝见波折,二枝分长短,三枝讲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长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宁折勿弯、宁斜勿直。
盆景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错枝,就怕立错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山无树,近大远小。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署起清风。
诸山落水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去强留弱;去粗留细。
审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顾右盼两弯半,云头雨脚美人腰。
不干不浇,浇则必透。
见干见湿;薄肥勤施;
景树无根似插木亭子观尖,盆景观脚。
春抹异位芽,
夏剪强弱枝;
秋天应追肥,
冬剪所以枝。
杂木盆景管理歌
病虫宜早防。
冬天正是时。
及时清落叶。
消灭越冬卵。
喷射"石硫剂;
春来树无恙。
剪枝五去五留法
去远留近、去大留小。去直留曲,去中留边,去高留低。
杂木盆景日常管理歌
春日浇水宜早上,
加强光照防徒长。
增施"磷钾"有机肥;
枝壮叶厚节径短。
夏日最好避西晒。
防止叶片早枯焦。
气温下降及时肥。
酷暑盆景分外妖。
秋季西风落叶黄,
扣水减肥理应当,
植物体内转机制;
勤查调整树可安。
冬季防寒是主要。
高处放置是首要。
室内越冬见光照;
充分休眠盆景好。
盆景花卉施肥有一套要领
“四多”黄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后多施。
“四少”肥壮少施,发芽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长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岭南盆景:
脱衣换锦,一展三变,春芽秋叶,夏茂冬藏
下长上短,里长外短。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盆树四条件:根露、干粗、枝密、叶细
盆树四大家:黄杨、金雀、迎春、绒针柏。
盆树七贤: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盆树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冬珊瑚)、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南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岭南盆景“蓄枝截干法”
苏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顶”的整形法
扬州盆景“一寸三弯云片式”造型法
海派盆景“剪扎并施法”
浙江的“”高干式"浙派
安徽的“扭旋式”徽派
山东的“屏风式”
四川的“蚓曲式”川派
福建的“气根式”
岭南盆景枝托上翘如鹿角,下垂如鸡爪;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
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
扬派盆景桩必古老,片必平整,技法采用“寸结寸弯鸡爪翅”,主枝像鸡翅,分枝像鸡爪。
制作要点: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
苏派盆景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以扎为辅。
海派盆景技法扎剪并重,细扎细剪。
野桩采挖:落叶树落叶后发芽前,此时树正处休眠;常绿树可常年,最好是在春、雨季,关键在于须根全。
中国绘画传统技法在盆景技艺中的运用
意在笔先。
千山皆入画,只取一峰青。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峰则太华千寻,-勺则江湖万里。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黄金分割法。
合拢则通体联络,拆开则逐物有姿。
不等边三角形构图原理。
中国绘画传统技法在盆景技艺中的运用
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亦自有波涛。
-炬之光,通体皆明。
客随主行。陪衬烘托。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形断意连,迹断势连。
神龙见首不见尾。
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远眺视其势,近观视其质。
近观有露,露则其质;远眺有藏,藏则意现。
景越藏,境界趆大。
巧拙互用,粗细兼施。
中国绘画传统技法在盆景技艺中的运用
山之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林落桥梁为装饰。
石本顽,树活则灵。
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
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盆景根、干、枝修剪十六忌
根忌:回根、片根、逆根。
干忌:S干、逆干、夺主干。
枝忌:片枝、平行枝、内侧枝、切干枝、交叉枝、超长枝、车轮枝、对生枝、蛙腿枝、逆枝。
近宜细腻,远宜概括;
下宜清晰,上宜模糊;
近树宜大,远树宜小
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
鸟鸣山更幽,蝉嗓林愈静。
以闹求静,动静相衬,均衡相宜。
宾主分明,参差有致,顾盼有情。
繁中求简。
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不能尽秀
虚实相生。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疏密有致。
露者为实,藏者为虚,
有藏有露,则虚实相生。
平淡奇特,刚柔互济。
漏、透、瘦、皱。
一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顶。
宁空勿实,超过5/10,多显臃肿迫塞,少干3/10,则又松散单调。这个比例适用盆景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盆景的布局最忌四平尺稳。
轻重不分、暄宾夺主
三远法
古人云:“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迭,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
盆景造型十二大原则
意在笔先。
师法造化。
因势造型。
动静结合。
繁简并用。
以小观大。
阴阳向背。
主次分明。
比例协调。
顾盼呼应。
变化统一。
形神兼备。
妙用题名,画龙点睛。
“语直无味,意浅无趣”。
盆景构景十种风格
——古:多为树桩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为主,有“无松不古”之说,塑造古老苍劲的形象。
——雅:取材以兰为主,“无兰不雅”形成幽雅,素朴的气氛。
——清:取材竹子的常青植物,以竹为主,“无竹不清”,形成清秀明快的景观。
——俏:多为观花盆景,以梅为主,“无梅不俏”,形成奇丽多彩的美姿。
——幽:多为山林盆景,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等,构成如“青城天下幽”的丛林峡谷。
——雄:多为山石盆景,取材以石为主,配以树木和建筑,用相对高大的石料构成泰山雄姿般的景观
——险:也是山石盆景,但要造成悬崖陡壁之势。
——奇:以奇形石为主的山石盆景,构成如“黄山天下奇”般的景观。
——旷:多为水石盆景,构成海滨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秀:也是山水盆景,用材有山、水、花木等构成如:峨眉天下秀”的美丽风景。
树桩盆景浇水五看法
一看栽植用盆;
二看培养土;
三看植株叶片;
四看生长季节;
五看气候。
一景二盆三托架
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圆筒沙培提根法;深盆平栽冲水提根法。
一年保活,两年养根,三年养树。
盆景制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疏密得当、动静互衬、露中有藏、刚柔相济、枯荣对比、形神兼备、巧拙互用、对比变化、平中之奇、不似之似、对立统一等。
盆景造型的形式
一。直干型(单干高耸式、单干矮壮式、单干健壮式、双干高耸式、双干健壮式、高耸丛林式、健壮丛林式);
二。斜干型(折斜式、横斜式、直斜式、斜干丛林式);
三。直斜干型(矮壮双干直斜式、高飘双干直斜式、健壮双干直斜式);
四。曲干型(直曲式、斜曲式、回旋式、双曲式、曲干丛林式);
五。卧干型(横卧式、曲卧式);
六。悬崖型(全悬式、半悬式、半悬飞旋式);
七。临水型(单干临水式、双干临水式);
八。倒挂型(单干倒挂式、双干倒挂式);
九。水旱型(半水旱式、全水旱式);
十。假山丛林型(峰岭丛林式、丘陵丛林式、峭壁丛林式);
十-风动型(单干风动式、双干风动式、丛林风动式);
十二。过桥型(单树过桥式、双树过桥式、丛林过桥式);
十三。腐干型(洞穴式、斧劈式);
十四。枯朽型《枯梢式、枯枝式、枯干式(舍利干)》;
十五。怪异型(疙瘩洞孔式、灵芝式)。
意境美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贵在求其神韵。
松有高矮曲直,贵求其劲;
柏有怪奇枯荣,贵求其拙;
垂树贵求其柔情,悬树贵求其险奇,
花树贵求其艳丽,果树贵求其殷实,
春树贵求其生机,夏树贵求其繁茂,
秋树贵求其红叶,冬树贵求其寒姿。
凡树知其精神实质,才有神韵可求。
中正之势:四平八稳、不倚不斜;
平和之势:细雨和风、波澜不惊;
兴旺之势:生机勃勃、青春焕发;
迎客之势:躬身长揖、彬彬有礼;
清逸之势: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突兀之势:如佛顶山之顶佛、云扶石之扶云;
垂泻之势: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
雄劲之势:飞鹏扑虎、虬龙翻江;
雄奇之势:呑天化地、震撼苍穹;
奇险之势:危楼百尺、高峰坠石;
奇逸之势:清高飘逸、超尘脱俗;
奇崛之势:老干虬枝、盘根错节;
顺势:浮萍顺水、随波逐流;
逆势:云山倒卷、倒挂金钩;
奔越之势:扬鞭催马、险渡关山。
中正之势:四平八稳、不倚不斜;
平和之势:细雨和风、波澜不惊;
兴旺之势:生机勃勃、青春焕发;
迎客之势:躬身长揖、彬彬有礼;
清逸之势: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树冠的布局要求
一、树冠垂直、水平与均衡;
二、树冠要回转"挑头";
三、树冠要前倾。
达到树形正面要露,后面要藏,藏露兼存,含蓄有余的效果。
山水盆景的常见形式
1、近景式:
(1)悬崖式:该造型注意中心把握,虽要夸张,但要合乎情理。
(2)象形式:要在似象非象之间,咀嚼一番。不要过于逼真,也不能过于抽象难懂。
(3)怪石式:要做到形态舒展大方,奇而不失真,不能矫揉造作。
2、远景式:
(1)峰:形态气势挺拔,要达到气势磅礴,巍峨耸立。
(2)峦:层层相连、形式圆转、造型要稳健庄重、气势浩荡。
(3)矶:为突出江边的岩石。
(4)峡:两山夹着的水道。
(5)礁(岛):江湖海中突出水面的部位。
(6)谷:两山深处,天流水可通路者。
(7)壑:山中的旱沟。
3、水旱式:
(1)全旱式:此题材易用浅盆。
(2)半旱式:描写水际一角。
4、挂壁式:
设计挂壁画面要简练秀丽,层次要丰实。寓意要深刻。
5、附石式:
状如树木自然长在岩石中,古朴而有野趣,可置于山水盆中。
6、供石:
所选之石要具备瘦、透、漏、皱、或做到形、神、色、纹、韵。
树木盆景分类及造型方式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经艺术处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孤或丛林神貌的艺术品。
树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为规则型、象形型、自然型3种,从发展趋势看,以自然型为主。
1、规则型:多为传统形式,有一定规范程式,造型工整严谨,适合厅堂或门庭对称布置;气氛庄重华贵。除扬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传统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继承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扬派盆景的“台式”、“巧云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滚龙抱珠”、“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弯半的“文树”、“武树”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龙弯”盆景等。
2、象形型:以松柏类或观花类植物剪扎成龙、凤、狮、虎、象、鹰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图案,并题以吉祥用语,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万象更新”、“大展宏图”等,以供祝贺、喜庆、节日用。
3、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斜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根据“中国盆景评比展览”评比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盆景分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种规格。
树木盆景(按树木高度分)
(一)大型8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8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山水盆景(按盆径分)
(一)大型10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10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树石盆景以盆的长度衡量。
竹草盆景似同树木盆景。
文人树的特征
清,简,秀,柔,雅,禅皆为文人,看意境非看形式。
松看皮、柏看骨
养盆景五忌
一、忌施肥。
二、忌干旱。
三、忌水渍。
四、忌骤荫。
五、忌午浴。
丛林式盆景四忌
一忌-刀切丛林;
二忌密不通风丛林;
三忌深盆大皿丛林;
四忌不修剪丛林;
树桩盆景创作八宜八忌一宜主题鲜明,立意明确,忌创作不知想表达什么,如何去表现。
二宜对作品成型后的高度、左、右展幅有一个甚本的认识;忌心中无数,听之任之。
三宜对成型时间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忌心中无敷,操之过急。
四宜截桩到位,忌日后反复。
五宜立向明确,忌反复。
六宜定托准确,集中生长优势;忌非造型枝培育过粗,人为地制造伤口。
七宜造型得势,要枝夸张;忌平淡无奇,中庸媚滑。
八宜阶段性培育目的明确,忌无目的一刀切。
山采树桩求活五忌
一、忌浅埋;
二、忌频查;
三、忌疏浇;
四、忌误察;
五、忌心浮;
盆景造型需蟠扎,具体操作须得法;
旧时习惯缠元丝,费时费力常失败。
一是接触面积小,陷入韧皮损伤大;
再是松紧难把握,力度对抗易反弹。
改用尼龙包装带,紧缠密绕最实在;
弯曲自如随所欲,以柔克刚不犯难。
若遇枝干分叉处,缠绕到位加数匝。
又如弯急枝又粗,再加元丝来固扎;
若知粗度及长短,依据枝条有多大。
逢中弯作一小圈,叉向枝条再作弯;
圈中穿根钢筋棒,尾端交叉紧固扎。
这里还须提一点,元丝下面衬垫块。
胶带元丝缠缚后,撬杆、拉环、定直弯。
待到枝干定型日,再将各件来分解。
折卸物件妥保存,以便日后再蟠扎。
优秀的造型重点枝(俗称要枝)
①飘枝:枝的主脉在平行中稍向下飘。为求得最佳的曲线美,节与节之间可互换出枝角度,加强节奏感,但不偏离主脉中轴线。
②探枝:高位出枝,主脉曲节起伏,与飘枝有相似的地方。其最大特点是在众多比较统一的造型枝押异军突起打破构图的边线。正如诗中的“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拖枝:主脉圆转流动,与干身走向相同,有如关羽临阵时所用的拖刀。多用在曲斜干的造型中,有断后押脚之意。
④跌枝:主脉在前进中突然向下曲折跌宕,变化强烈分明,下跌后流畅自然,多用在高耸的树形中,起到弥补高脚部位少枝的空虚感。
⑤泻枝:主脉一出枝即弯曲流动成下泻状,其间少曲节变化,有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气势雄浑。
树桩盆景枝盘的促抑技法
一、强剪抑势法;
二、半折抑势法;
三、摘叶抑势法;
四、置换抑势法;
五、背光抑势法;
六、药物抑势法。
神枝---------自然界的老木,经过电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白骨化,称为自然「神枝」。
舍利---------自然界的老木,经过电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其树皮剥落,干身部分木质部白骨化称为自然「舍利」。
借枝补位法
一、配株补空;
二、俯枝补空;
三、回枝补空;
四、折头补空。
几架:有树根几、枕头几、书卷几,方几、圆几、异形几,单几、双几、博古几等。要求工艺要古朴、线条要流畅、比例要协调、景物要呼应。
盆景修剪技巧
一、植物特性修剪:1.不平衡修剪;2、平衡修剪;3、带叶修剪;4、预留修剪。
二、审美特性修剪:1.留枝定托、删除赘枝;2.比例协调、修剪考究;3.角度取向,精确细剪;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
拟人法裁桩:(摘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我感到不错,特此录入)
桩材到手后,首先反复推敲,确定最佳正面。然后将主干依其形态。走向按照拟人手法将其分为头部、腹部、胯部(双胯以下是根)。这三部确定后,其它具体部位就不会乱了方寸。
下面就树桩盆景造形中的畄、舍、蓄、控"三大忌"、"五小忌"、"三大难得枝"、"五佳枝"分叙如下:
三大忌:
一忌鼻枝;鼻枝为无目枝,十分俗气伤感,是损坏桩景形象的大敌。
二忌胸枝,胸枝为闷枝,是损坏桩景元气的大敌。
三忌腹枝,腹枝为痞枝,是扼杀桩景前途的一大病枝。
五小忌:
1忌后勺枝;
2忌脖颈枝;
3忌腋下枝;
4忌头顶枝;
5忌额头枝
三大难得枝:
1。难得在耳部生枝,耳部有了枝,整个桩景有了苐一形象。
2。难得在肩部有枝,双肩的仼何-侧有枝,桩景前途有望。
3。难得在胯部出枝,主干的胯部有大枝,意味着桩景的基础良好,桩景前途远大以至无量。
五大佳枝:
1。主干的颊部(含腮部)或穴部有枝。2。主干的胸上部左右两侧有枝。3。主干的两肋大致部位有枝。
4。主干的后背大致部位有枝,也是上等的佳枝。5。老、大、粗、古主干的腰两侧或后腰部位发了枝,也是上等的佳枝。
树木盆景造型的基础——主干
主干分直干、斜干、曲干、悬崖、劈干、跳枝、腐干、连根、附石、卧干、组合等。
树木盆景造型的骨架——枝杈
枝分飘逸枝、回旋枝、斜跌枝、平展枝、上扬枝、自然枝、鹿角枝、鸡爪枝、弯曲枝、曲折枝、风吹枝、垂帘枝、蔓曲枝等。
树木盆景造型的生命——根基
根分放射形、侧向形、蟠扭形、绕干形、垂丝形、盘龙形等。
树木盆景的首要形象——树冠
树冠分扇形冠、半圆冠、伞形冠、三角冠、枯梢冠、秃顶冠、转折冠、平顶冠、偏侧冠等。
树木盆景的生命象征——叶片
叶片分心形叶、椭形叶、针形叶、掌形叶等。
树木盆景的怀古追求——老态
表现形式有节疤、孔洞、残缺、裂纹、斑点、脱皮、腐蚀、断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