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国际假山盆景

国际假山盆景

发布时间: 2021-02-20 15:11:02

『壹』 阜阳国际花木城地址在哪里

淘宝网:盛世鑫毅植物园,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回杨等盆景,价格合理,多精心答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贰』 有谁知道那个做大假山瀑布的苏克非的详细资料

苏克非(1961年10月31日-----),湖北天门人,高级园艺师,著名景观设计师,现任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作品
盆景艺术作品有《长江万里图》、《黄山云海图》、《千里江山图》、《漓江晓雾图》、《桃源仙居图》、《四季山水图》、《终南山居图》、《仁者乐山》、《洞天福地》、《古道》、《清溪》、《腾飞》等。
设计施工的大型户外景观工程(大地艺术)有【深圳东部华侨城前广场】、【东部华侨城茵特拉根酒店】、【东部华侨城多功能剧场】、【东部华侨城海菲德小镇】、【东部华侨城“茶溪谷”生态大棚】、【新加坡名胜世界】、【深业地产紫麟山】、【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黄山“新安大好山水”景观工程】等。
主要经历
1982年,在武汉举行个人盆景艺术作品展;
1986年,创作出大型朽木盆景《长江万里图》,获武汉市第二届盆景展一等奖和全国首届花卉博览会一等奖;
1989年,任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园林部主任;
1992年,《漓江晓雾图》在香港参加雾化盆景展览;
1993年,携盆景作品赴德国参加“国际花园用品博览会”;
1995年,成立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注册“苏氏山水”商标,开始户外大型景观工程创作;
自公司创立后的十多年间,“苏氏山水”和“大地艺术”遍布海外和全国各地,享有盛誉。

成长历程

上个世纪60年代,苏克非出生在湖北天门靠近长江角的一个普通家庭。童蒙养正之时正赶上文革,他没获得多少文化知识和学习机会,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求知欲望。9岁那年,苏克非开始自学绘画,照着一本《芥子园画谱》临摹中国山水。自此,苏克非就与“山水”艺术缘定此生。随着艺术阅历的增加,苏克非清醒的认识到,绘画领域高手云集,自己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耗在这一行里,很难有所作为。14岁那年,苏克非在朽木的纹理中看到了绘画与雕塑的联系,于是将兴趣转到了以朽木为原料的传统盆景艺术上。1982年,在工艺美术大师王士杰的扶持下,苏克非在武汉举行了个人作品展,受到了湖北地区行家和媒体的关注,从此进入了盆景艺术圈子。1983年,苏克非将精力转到了表现领域稍宽阔一些的现代盆景艺术上。经过3年磨砺,1986年,苏克非创作出了长达50米的中国首件现代盆景作品——大型朽木盆景《长江万里图》,并先后在武汉市第二届盆景展和全国首届花卉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受到万里、陈慕华等领导的接见,张爱萍将军还欣然题词:“几步走遍万里长江”。苏克非也因此能专业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但是,现代盆景艺术的表现空间依然是有限的,此时苏克非萌生了“大地艺术”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商业的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里将盆景艺术放大成公众艺术形式,变成一种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产业。1989年,苏克非实行了第四次艺术转型。同年,带着对大地艺术的梦想和良好创业环境的向往,苏克非来到了深圳。1995年苏克非注册成立了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同时为公司产品设计注册了“苏氏山水”商标,开始了户外大型景观工程的创作。2003年,苏克非购买肇庆将军山旅游景区50年经营权,创作精力也转向了石文化主题公园。
盆景艺术作品

苏克非早期创作过大量盆景艺术主题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大气磅礴、形制宏伟,如长达50米的大型朽木盆景《长江万里图》以及鸿篇巨制《千里江山图》;有的清新秀丽,素雅怡人,如《漓江晓雾图》、《四季山水图》;有的清虚自然、朴素高古,如《道》、《仁者乐山》、《洞天福地》。

『叁』 园林规划中如何确定水的布局形式

园林规划中如何确定水的布局形式,是根据园林中各种园林景观供水点布置情况确定

『肆』 珊瑚是否已被禁止开采

近日,科学家对斯里兰卡地区海域研究后发现,去年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的惨重损失与当地非法开采珊瑚有着直接联系。
据英国《卫报》8月17日报道,去年的印度洋海啸夺去了斯里兰卡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造成如此惨重损失的原因之一便是近海的珊瑚被大量盗走,而它们原本可以抵挡住最狂暴的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袭。珊瑚开采是斯里兰卡的一项重要产业,它们通过被卖给旅游者或做成工艺品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当地政府很少使用法律手段来制止这种行为。

在去年的海啸中,一个高达10米的巨浪在斯里兰卡西南部的佩拉利亚镇登陆,它在陆地上“横冲直撞”1英里(约合1.6公里)有余,并将一列满载乘客的火车冲出铁轨50米远,共造成1700人死亡。科学家们发现,该地区海中的珊瑚礁已不复存在。而在另一个名叫希卡杜瓦的地方,由于当地的珊瑚礁被悉心呵护,在海浪抵达陆地时只有3米高,且仅向前推进了50米,未造成人员死亡。

佩拉利亚镇和希卡杜瓦两地都经历海啸结果却大不一样,这与海岸线的具体形状毫无关系,而与珊瑚礁的保存状况密切相关。事实证明,那些位于离岸几米远处未被破坏的珊瑚礁可以有效阻止海浪的冲击并使其高度明显降低。很多目睹了去年大海啸的人表示,他们曾看到海浪在撞击到珊瑚礁上后立即变小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受阻的海浪在穿越珊瑚礁上人为造成的空洞后以更猛烈的态势冲向海滩。尽管遭受到去年那场海啸的正面袭击,但海拔很低的马尔代夫的损失相对来说却显得微不足道,其原因同样在于那里的珊瑚礁未被破坏。

负责此次研究的哈林达·约瑟夫·费尔南多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作的一位斯里兰卡流体动力学家,他认为有关国家政府应当进一步努力制止对珊瑚礁的偷盗行为并保护海边的天然防护物免受破坏。研究报告已于16日发表在了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所办的《黎明女神》报上
在蔚蓝色的海面下,生长着色彩艳丽的珊瑚,斑斓的热带鱼在其中欢快地穿梭,而一簇簇红色、绿色、白色的珊瑚与鱼群交相辉映。有幸领略过此番海底旖旎风光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这既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又是一曲海洋生命的礼赞。

珊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这种腔肠动物生长在海洋中不能移动,它伸长着细小的触手,截获捕食顺流而来的浮游生物,好似一团团小花在海底静静绽放。由于它对生长地有极高的要求,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清洁度、海水盐度和深度等,目前我国只有南海具有适合珊瑚生长的环境,在广东,只有湛江、茂名、深圳一带的近海有珊瑚。

这是大自然对深圳的恩赐。然而,近几年来,深圳东部大鹏、南澳一带的沿海渔民,却砸下深圳近海的珊瑚卖钱,公开买卖珊瑚,致使近海的珊瑚群遭到严重破坏。

珊瑚制品公开售卖

3月25日上午,记者在龙岗区南澳镇一带采访。南澳街是条步行街,两旁的店铺专卖各种海货,其中有几家海味行还同时经营工艺品。记者一行经过时,就有店老板向我们喊:要不要珊瑚?这些珊瑚制品大的近半米高,小的只有手掌大,有的像树枝,有的像巨大的假山盆景,有的似野花,有的又像一朵大蘑菇;价格也从10元至数百元不等。

记者问店主:这些珊瑚是从哪里采来的?他说,是附近渔民出海时带回来的;有的很重的珊瑚,则要用锤子将它从海底砸下来。记者问好不好卖,他说很好卖,你若是在双休日来,就会看到我这里摆的大大小小几十块珊瑚都不够卖;不过,早两年珊瑚更多,品种也多,形状也好,现在想找到一块形状不错的珊瑚不太容易了,除非去深海里采,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开采,近海的珊瑚已经没有以前多了。

记者拿起一块手掌长的枝状白色珊瑚问价,店主将它放在秤上一秤,说有6两,然后按重量论价。

据了解,渔民从近海开采的珊瑚,一般都以一二十元的价格,卖给海鲜餐馆、工艺品店、水族馆。这些渔民一般早上出海捕鱼,顺便潜水采珊瑚。

25日下午,在南澳水产码头,记者看到附近一户渔民家的围墙上,一溜儿摆着8块珊瑚,攀谈得知,这户渔民以海产养殖、出海捕鱼为主业,出海的同时也会砸些珊瑚卖,这些珊瑚前几天刚采上来,还没有找到买主,因为形状不是太好看。

在这户渔民家旁边,有一家渔业公司,其老板听到记者在打听珊瑚的事,特意叫人告诉记者,他们那里有珊瑚卖。记者过去一看,公司里有一个大海水池,里面养着几块活的珊瑚,准备待价而沽。老板40多岁的样子,蹲在水池边上咬着牙签说:你要什么样的珊瑚,我都能给你搞到。记者说,近海的不是都没好看的了吗?他说,我可以去深海采给你。

这几天,记者在市内一些花鸟鱼市场和水族馆里看到,珊瑚在公开售卖,与店家交谈得知,南澳一带是他们重要的货源渠道。

渔民肆意开采珊瑚

26日下午4时多,记者在南澳近海一带采访,在海水清浅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海底岩石间的丛丛珊瑚。就在这天下午,记者一行遇到一艘采珊瑚的小快艇,亲眼目睹了渔民采珊瑚的情景。

小艇上,一渔民戴上防水护目镜,嘴里含着吸氧管,短衫短裤就跳下海,艇上的渔民则将输送氧气的管子不停地往水下送。下海的渔民搜寻了一会儿,没有发现目标,两人又将艇开得再远些,重新试试运气。不一会,那渔民就举着一块脸盆大小的珊瑚,从海里露出头来。在随后10多分钟的时间里,他又从海底拿上来两块珊瑚送上小艇。

当他再次从海里冒出头后,向艇上的同伴要了一把刀。这把普通菜刀的刀背锈迹斑斑,但一条刀口却雪亮,看上去锋利异常。当他再次上来后,一手举着刀,一手拖着一块假山似的大块珊瑚。原来,这块珊瑚又大又重,他必须要用小手指粗的尼龙绳将它拦腰捆住拖上船,刀是用来割绳子用的。

4块珊瑚放在小艇的甲板上,滴着水,立刻有小鱼小虾从珊瑚里跳将出来,在甲板上蹦几下就不动了。几个大大小小的贝壳嵌在珊瑚块上,早已与珊瑚长成一体。只一会工夫,在最早采上来的珊瑚块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白化的死亡痕迹,渔民告诉记者,珊瑚离开了海水,是活不久的。

他们对记者说,在香港海域,珊瑚是不准开采的,那里的每一块珊瑚都被编上了号码,每年都要进行珊瑚普查,如果被抓到盗采珊瑚,会被抓起来的。记者问,深圳的珊瑚可以采吗?他们说,可不可以采我不知道,不过大家都一直在采,不也没人管?这两个渔民说,他们平均一个月要下海四五次采珊瑚。

一个渔民的孩子曾经双手比划着对记者说,珊瑚并不好采,“因为珊瑚一般是长成一大片,要采的只是其中一块,所以要用锤子将它从珊瑚丛中砸出来,重的还要用绳捆着拖上船。”而那些周围的珊瑚也因此遭殃,难逃被砸被毁的命运。

开采珊瑚是违法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渔民都知道在香港珊瑚是不准开采的,却在深圳近海公开开采了好几年,而且从未有人受到查处。难道是深圳允许肆意开采珊瑚吗?

27日下午,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渔政科负责人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地说,虽然我市目前还没有专门保护珊瑚的法律条文,但是珊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红珊瑚是一级保护动物),任何开采海底珊瑚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渔民承包了海岛从事海产养殖,并以此为由,对承包水域内的海底珊瑚进行开采,并称自己既然承包了这片水域,就有权开采珊瑚。他们真的有开采珊瑚的权力吗?对此,渔政科负责人说,承包者只是利用水域从事养殖业,如果他潜入海底开采珊瑚,同样触犯了国家法律,海洋管理部门也根本不会审批渔民对珊瑚资源的开采权。

监管力度将加大

作为海洋管理的职能机构,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渔政科是怎样保护珊瑚资源的?27日,渔政科负责人介绍说:深圳渔政支队负责在海面上巡逻监管,包括打击盗采珊瑚。

他向记者讲述了工作中的难度:水面上的监管是容易的,水下监管则难度很大,因为渔民在海面上是自由移动的,加之开采珊瑚是个体行为,又是潜水作业,比较隐蔽,而渔政执法人员甚至没有潜水设备,所以发现盗采珊瑚比较困难;而且,人们保护珊瑚的意识普遍比较淡漠,虽然这几年有人开采珊瑚,却没有一宗此类案件举报到渔政科。

不过,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市东部近海的珊瑚遭非法开采的事实已经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监管的力度。他说,目前正在制作禁止开采珊瑚的宣传牌,准备立在海岸边,加强对渔民保护海洋生态的教育,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传播;已经向东部海域一带增加执法船艇和执法人员,加大海面的巡逻力度;同时也呼吁市民发现盗采珊瑚的行为要及时向渔政部门举报,对盗采珊瑚者将按法律处以重罚。

珊瑚普查已经开始

据资料记载,珊瑚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动物,最快的一年才长1厘米左右,但如果不遭破坏,它的寿命却是很长的,有的甚至在海底可以长到上千年。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大小,但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一代一代地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形成许多岛屿和礁石。除了人们熟知的观赏价值外,珊瑚还是鱼类的庇护所,它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波固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深圳近海到底有多少珍贵的珊瑚资源?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渔民、还是海洋管理部门,对此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26日,记者从深圳市海洋局了解到,今年年初开始,我市已在进行珊瑚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海底珊瑚的种类、分布、数量等进行详细的普查。

相关链接

珊瑚是受国际保护的濒危海洋生物。许多国家都已立法禁止采摘珊瑚。目前,我国已有海南省、广西北海市分别制定了有关保护珊瑚资源的法规文件,规定任何人不得在珊瑚资源保护范围内采挖或破坏珊瑚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批准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珊瑚、珊瑚礁及其工艺品等,违反者由渔政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前日有消息称,湛江市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这无疑将对该珊瑚礁的保护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伍』 关于客家土楼的问题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圆楼土楼。在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漳州土楼遍布于漳州市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山区。它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漳州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350年的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南倾斜,近一个世纪倾斜似有加速之势,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斜度现今已达8度。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在中国福建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的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跟南靖县城53千米。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2001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典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
漳州土楼数量很多,共有800多座。第一座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土楼是华安仙都二宜楼,被誉为“土楼之王”,是土楼中的优秀代表作,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有“圆楼之王”、“国之瑰宝”之誉。
历史最悠久的是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规模最大的土楼是直径达94.5米的诏安县宫陂乡“在田楼”,它有“超级土楼”之称;土楼造型多样,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最为奇特的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它是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各国的专家经过紧张热烈的审议讨论,最后由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委员国一致表示通过将中国的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世人瞩目。1999年,福建土楼“申遗”工作启动。2000年4月,福建省政府正式确定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4年,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去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福建土楼遗产申报项目进行现场评估考察。今年上半年,福建土楼顺利通过正式评估,成为提交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表决的全球47项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之一,这也是2008年我国参评的唯一文化遗产审议项目。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