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茱萸绿植养护

茱萸绿植养护

发布时间: 2021-02-18 04:37:01

Ⅰ 茱萸植物的寓意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版风的功能。权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汉族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Ⅱ 茱萸是怎样的植物

茱萸,又名抄"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袭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汉族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Ⅲ 山茱萸种植法

1、山茱萸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腐殖土或壤土种植为专佳。
2、山茱萸成属园后要增强树体的各种必需元素的供给,增施有机肥料,注意灌排水,保持适度墒情,要注意适时喷洒新高脂膜以保肥水之效,切实促进树体的强壮,增强其抗病能力。
3、每年早春将树基丛生枝条剪去,促主干生长。并在其刀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4、用促花王2号环刷山茱萸环割口,即可大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
5、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并同时加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秋末冬初,要涂刷护树将军,做好园地和树体的越冬抗寒准备。要增施肥强底墒,保障树体营养供给,确保树体的健壮,为来年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Ⅳ 重阳节插茱萸是什么绿植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曾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茱萸酸涩微温而质润,走肝肾二经。温能助阳,酸涩主收,故能补益肝肾,涩精缩尿,收敛元气,敛汗固脱,固经止血,强壮身体,是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中医认为,肾主闭藏,宜秘而不宜泄。肾气虚,闭藏之职失权,则易出现阳痿遗精、尿频、汗出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下血等症状。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不足,筋骨失荣,是以腰膝酸软,肢体乏力。五脏之精气,皆上奉于目,特别是肝血、肾水更为重要,所谓“眼非血不精,非水不明”。若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奉于目,是以视物昏花、头晕目眩。山茱萸既能补肝益肾,又有酸敛之性,故上述诸症,皆常应用。如著名的补肾良方六味地黄丸等系列方剂,与左归丸、右归丸以及有固经止血作用的固冲汤、敛汗固脱的来复汤等,山茱萸皆为方中要药。由于山茱萸温阳收敛,故凡肾阳偏亢、下焦湿热较重者则不宜服用。

Ⅳ 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满避邪。是否正确

资料:
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汉族民间风俗版,农历九权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在重阳节这一天,按照汉族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辟邪”便流传下来。
结论:
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辟邪,确有记载。

Ⅵ 山茱萸植物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Ⅶ 上了一点绿植肥紫背茱萸为什么突然叶子黄了

叶片失绿是果树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果树失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乏二价铁离子,同时也和锌、镁、铜等元素的供应不足有关,而实际上果树叶片失绿不纯粹是因缺乏这些元素而引起的,还与环境条件、病害发生情况、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1 营养元素的原因 营养元素绝对含量低 营养元素绝对含量的缺乏,是导致叶片失绿症最敏感的原因。各种缺素症状如下:①缺氮。老叶先显黄色并变薄,后期叶片显淡黄绿色而脱落。②缺磷。幼叶及未成熟叶显暗绿色,成熟叶显红紫色或暗绿色。③缺钾。老叶失绿变黄,最后逐渐形成坏死斑点。④缺镁。大叶上有黄褐色斑点,中间叶脉失绿变黄。⑤缺锰。最新成熟叶片脉间失绿。⑥缺锌。小叶新梢先端黄化,后全叶脉间失绿呈坏死斑点。⑦缺硫。幼嫩叶淡绿变黄,茎细小。⑧缺硼。叶黄化卷缩,幼嫩生长中心不规则,有黄色斑点。⑨缺铁。幼嫩叶脉间失绿发白,但叶脉仍绿。⑩缺钙。未成熟叶沿中脉枯死失绿,常伴有果实生理病害。⑩缺铜。叶尖变白,叶细而扭曲。 土壤中铁的含量低 生产中常见的是由于铁元素相对含量低而导致果树叶片失绿。造成铁元素相对含量低的常见原因有:①土壤中碳酸钙含量过高,使ph 值升高,限制了三价铁离子向二价铁离子的转化,使土壤中有效铁(二价铁离子)减少。另外磷元素也常被钙质固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②土壤中磷酸盐含量过高,过剩的磷与铁产生化学反应而形成难溶于水的磷酸铁盐,使铁离子被固定,减少了有效铁;果树体内如已吸收过多的磷也会抑制对铁元素的正常吸收。③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铜、锌、锰均与铁有颉颃作用,其中尤以铜对铁的颉颃作用最大。④养分失调造成铁营养失调。黄土园区土壤钾素含量本身就比较高,但近年来为提高果实品质,果农开始注重施用磷钾肥,但只是凭经验施肥或盲目施肥,导致果园土壤各养分失调,速效钾的绝对含量大大 增加,有效钾与有效铁的比率过大,造成果树的铁营养失调。大量研究表明,土壤中铜、钾、氮、磷、锰绝对含量的不正常升高能造成铁的相对缺乏。 值的影响 土壤中ph 值过高或过低也会造成果树叶片失绿。当土壤中 ph 值过高(>8.5)时,会造成许多元素如铁、钙、镁、锌、铜等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而被固定,使其有效含量降低。高ph 值还会影响铁溶解的其他途径,使溶解性铁减少。当土壤中ph 值过低(<5.6)时,许多元素如钾、磷、钙、镁等又会因为过于活化而在被吸收前由于雨水淋溶冲刷丢失,造成营养元素的绝对含量过低,这种现象在沙质土壤中比较明显。另外,树体对铁的利用效率还受树体ph 值的影响。在习惯于施用以no—(硝态氮)为主要氮源的果园中,硝态氮的吸收使树体内oh—、hco—水平提高,限制了铁在韧皮部的运输,从而影响铁的利用率;而以 nh4 (铵态氮)为主要氮源的树体则不会有上述的副作用出现。 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重金属离子汞、铅、钨、铝等对植物有毒,也会引起果树叶片失绿症的发生。铝含量多时可抑制铁、钙的吸收,并强烈干扰磷代谢,阻碍磷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运转,还会抑制根的生长,使根尖和侧根变粗呈棕色,地上部生长受阻,叶子呈现暗绿色,茎呈现紫色。 2 环境条件的原因 温度 温度过高时,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长时间高温会造成植物体饥饿,使土壤水分中氧的溶解度(即含氧量)下降,造成植物根系无氧呼吸,甚至生成有毒物质,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高温可抑制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降解,最终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温度过低时,水分代谢失调,吸水能力、蒸腾速率、根系吸收能力、光合速率都会下降,导致蛋白质合成小于降解,叶绿体分解加速,最终造成叶绿素含量下降。地温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在早春常常由于杂物或树体枝条过密,造成树冠下方遮阴,地温上升缓慢,而此时地上部生长旺盛,易造成地上部营养元素和水分供应相对不足。 水分 水分过多(主要指涝害)会导致根际缺氧,其有氧呼吸受到限制而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使代谢紊乱。另外,还可导致根系能量缺乏,从而阻碍矿物质的正常吸收。水分过多还会使环境中好气性细菌的正常生长活动受抑,影响矿物质供应,使土壤中厌气性细菌活跃,引起土壤溶液酸度的增加,土壤氧化还原势降低,形成大量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等), 一些元素如锰、铁、锌也易被还原流失,最终导致树体营养缺乏。水涝使树体生长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导致重碳酸根离子浓度上升,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不良反应。当空气中水分过多(即相对湿度过大,常见于温室栽培,连阴雨天气)时,会造成树体蒸腾速率下降,吸水能力减弱,树体叶片吐水、伤流,营养元素外流,导致特定环境或特定物候期下的营养元素相对缺乏。水分不足(主要指土壤干旱)会造成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扩散阻力增加,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水解加强,糖类积累,最终导致光合能力下降。当出现水分相对不足(即生理干旱)时,叶片也会黄化。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有毒物质积累等原因,使根系吸水困难,造成树体水分失调,并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 土壤 土壤质地过于黏重,则透水性差,积水后有机质分解慢,易受环境(干旱、冻害)胁迫,尤其在春季土温上升慢的时候,易导致生理干旱。土壤质地过于沙化,保水保肥力差,易受夏季干旱影响,而且在雨季也容易因淋溶而导致营养元素大量流失。盐碱地中果树根系生长不良,且易发生缺素症,常遇有地下水位偏高,而引起涝害;荒漠土壤中有机质严重缺乏,矿物质养分稀少。 气体污染 在部分距离厂矿较近的地方,有时产生较高浓度的有害气体,短时间作用能使叶片组织坏死,最初呈灰绿色,后转为暗绿色油渍或水渍斑,叶片变软,最后呈现白色、红色或暗绿色。长期处于亚致死浓度有害气体污染之下,能逐步破坏叶绿素合成,使叶片失绿或畸形。长期处于低浓度的污染空气中也会由于有害物质的积累使树体生理代谢受到影响,导致果品品质下降。 土壤和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常是由于使用污染水体灌溉果园造成的,也有由于大气污染物受重力作用或随雨水降落地面而引起的土壤污染,还有由于使用残留量较高的化学农药而造成的土壤污染。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各种重金属离子含量常常很高,会抑制树体内许多酶的活性以及蛋白质的合成,打破营养元素的平衡,影响对其他元素的正常吸收而阻碍树体的正常代谢。酸雨、酸雾也会对果树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主要表现为对叶片的直接伤害,对果树成花结果的影响,以及引起树体营养元素的淋失。 人为污染 在现实生产中,许多果农常由于防治病虫害和使用微量元素过程中的不科学操作而导致农药污染,以致影响到大量元素的正常吸收代谢。 3 其他病虫害的原因 病菌及病原体会破坏根茎叶的疏导组织,病原微生物以及被侵犯的机体组织的代谢产物会堵塞疏导组织,造成营养元素、水分等运输力的下降。部分病菌及病原体还直接侵入叶片破坏叶绿素、原生质结构。另外,在果树上,由病毒引起的失绿症也比较常见。由金纹细蛾和红蜘蛛危害叶片引起的黄叶也是很常见的。金纹细蛾危害后,叶片发黄,下表皮皱缩,上表皮翘起;红蜘蛛危害后,叶片失绿,呈白色斑点,叶背多有结网。另外,蚜虫等也可能引起叶片的失绿。 4 管理方面的原因 砧木及品种 各种果树耐盐碱能力各不相同。枣、葡萄适应微碱性环境,柑橘、香蕉适应酸性土壤,葡萄较耐盐,苹果则较差。果树对酸碱的适应性又因砧木而异,如沙梨砧较耐酸性土壤,杜梨砧较耐碱性土壤。 整形修剪 秋季修剪时,留枝过多,树冠过大,超出根系的负载能力,春季会因树冠遮阴,造成地温上升过慢,使树体养分相对缺乏导致叶片黄化,这种现象在大小年树上尤其明显。过量结果,造成养分供应不足,枝条生长量小或细弱,使当年树体养分储备不足,从而导致来年养分缺乏,呈现不同程度的缺素黄化症。另外,枝叶迅速生长期的修剪跟不上,会因树冠郁闭、内膛密挤,老化叶、病叶增多,通风透光不良而导致内膛叶片失绿变黄。 其他管理 有些果农,在温室肥水管理中仍依据大田施肥经验进行,由于温室的气候特殊加上温室土壤的淋溶作用、蒸腾作用与大田不同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的上升,最终导致树体黄化。由于管理水平而造成的早期落叶病也会引起黄化病,外向叶呈黄色,以褐斑病为主,病斑周围有绿线。在日常管理中,对根、茎造成的机械损伤(包括非正常环剥)会造成对输导组织的破坏,这种情况常存在于葡萄等树体行间操作过程中,严重时也可能引起树体营养元素、水分的严重缺乏,并导致有机养分缺乏而造成叶片尤其是新生叶片黄化、脱落。在温室栽培中,气温、地温上升的不协调,也可能造成叶片失绿。 5 小结 果树叶片失绿的起因很多,影响叶绿素合成或分解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叶片失绿。防治时应科学分析失绿的根本原因,采取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认为增施有机肥(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果园生草等)、改良果园土壤质地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果树树体的抗黄化能力,也是最基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

Ⅷ 怎样养孔雀朱萸(植物)

孔雀竹芋,又名花叶竹芋,为竹芋科竹芋属观叶植物。基部具块茎,株高20-30厘米,叶长椭圆形,叶面绿白色,中肋边缘有较在原褐色斑纹,叶片终年常绿,具独特的金属光泽;褐色斑块犹如开屏的孔雀,色彩清新、华丽、柔和,是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
栽培管理 孔雀竹芋原产美洲,性喜半阴和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或低于7℃,均对生长不良。越冬温度不可偏低,否则叶片易卷曲。要求土壤疏松、富含殖质且排水良好。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秋季除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降温保湿;它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最好能达到70%至80%;忌空气干燥、盆土发干,但不能积水。秋末后应控制水分,以利抗寒越冬。
冬季保持干燥的环境,过湿则基部叶片菱黄枯焦,影响其观赏价值。

孔雀竹芋缺肥时植株明显矮小,叶色暗淡,金色光泽不艳。生长期每20天施稀薄液肥一次,氮磷钾比例应为2∶1∶1,可使叶色光泽艳丽,切忌氮肥比例过大,如平时每隔10天用0.2%的液肥直接喷洒叶面,对萌芽和生长均极为有利。冬季和夏季停止旋肥。

5—9月生长季要置于阴蔽或半阴处,保持40%-60%的透光率,避免烈日直射,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叶缘叶尖枯焦、叶面斑纹暗淡无光;但光线也不宜太弱,若长时期放在阴暗室内,温度低、光照不足,也会长势衰弱,不利叶色形成,失去叶面特有的金属光泽。冬季可接受通过玻璃的直射阳光。

雀竹芋喜高温、湿润,生长适温为18℃-25℃,喜空气湿润,在20℃以上的5月-10月生长最快,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低温季节,北方应移入温室越冬,冬季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叶色暗,叶片卷缩,叶尖发黄,如受冻轻微,及时改变环境条件,来春仍能发出新叶,如受冻严重叶子先后枯死,甚至全株死亡。如室内昼夜温差大可用塑料薄膜套盆或用玻璃箱保温保湿,每月并用温水清洗叶面一次,以保持叶片的色泽。

每年春季,待气温稳步升至20℃后,可换盆一次,换盆时须添加新的培养土,并剪去残根败叶,重新栽培,以利生长。

孔雀竹芋病虫害较少,但如果通风不良、空气干燥,也会发生介壳虫为害,应用1500倍乐果喷洒防治。
繁殖方法:孔雀竹芋用分株繁殖。一般多于春末夏初气温20℃左右时结合换盆换土进行。气温太低时分株容易伤根,影响成活或使生长衰弱。分株时将母株从盆内扣出,除去宿土,用利刀沿地下根茎生长方向将生长茂密的植株分切,使每丛有2 —3个萌芽和健壮根;分切后立即上盆充分浇水,置于阴凉处,一周后逐渐移 至光线较好处,初期宜控制水分,待发新根后才充分浇水。
在办公室养的话,
由于办公室一般冬天会有暖气,夏天亦会有冷气,唯一要注意的是空气湿度,平时应每天2-3次给叶片及周围喷水,盆底还应垫一只较大的托盘,盘中始终保持有水,以增加小环境的湿度。但要注意盆要架空,不能把盆底浸泡在水中,以免造成烂根。以下是孔雀竹芋的养护方法:
孔雀竹芋为原产巴西的著名观叶植物,株高30厘米至60厘米,叶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约10厘米,因其叶表具有密集的丝状斑纹从中心叶脉伸向叶缘,仿佛孔雀舒展的尾羽,因以得名。其叶片有特殊的“睡眠运动”,即在夜间它的叶片从叶鞘延至叶片,均向上呈抱茎状地折叠起来,翌晨阳光照射后又重新展开。


孔雀竹芋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8℃至25℃,超过35℃对其生长不利;越冬虽处于半休眠状态,但室温不得低于13℃至16℃,其它季节维持正常室温即可。它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最好能达到70%至80%;忌空气干燥、盆土发干,但也忌盆土内积水,否则极易造成植株烂根。在室内养护期间,经常用凉开水喷洒叶片效果不错。

孔雀竹芋在夏、冬两季的管理,应小心谨慎。夏季应给予50%的遮光,忌强光直射,否则很容易出现叶面灼伤;施肥可用沤透的稀薄饼肥液,生长季节每月一次;夏秋季节放在室内,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在盆底置一浅碟,放入适量的水后供蒸发保湿,最好放在靠窗边,冬季则需温暖通风,停止施肥,减少浇水,以维持盆土湿润的为度。


孔雀竹芋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可结合春季换盆,待盆土稍干时,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轻轻抖去一些宿土,用利刀将植株间结合薄弱处的茎节切断,以具有2至4个叶片的根茎为一从,使用新鲜肥沃的培养土进行栽种。


孔雀竹芋比较耐阴,可常年搁放于室内向阳的窗前,而保持旺盛的生长势,且为不可多得的观叶植物种类。

Ⅸ 茱萸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是真的吗

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是真的,比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有提到,内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容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这里突出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

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9)茱萸绿植养护扩展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该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荷花茱萸怎么养

山茱萸最好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吴茱萸则要养在阳光充足而温暖的地方。要经常浇水,但不要浇太多,还要经常的修枝、除草等
你那个应该是I吴茱萸
作为植物,茱萸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
别名:肉萸、山萸肉、药枣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 、灯台树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
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骨突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热点内容
蓝闪派牡丹鹦鹉 发布:2025-05-20 13:31:37 浏览:308
下吊的盆景 发布:2025-05-20 12:59:05 浏览:822
厦门樱花国际 发布:2025-05-20 12:39:00 浏览:655
七夕流水 发布:2025-05-20 12:33:21 浏览:453
樱花叶革质 发布:2025-05-20 12:24:27 浏览:699
美甲店情人节活动方案 发布:2025-05-20 12:21:08 浏览:516
七夕节仙女 发布:2025-05-20 12:20:00 浏览:930
用绿植造句 发布:2025-05-20 12:17:46 浏览:828
二月胡兰花 发布:2025-05-20 12:09:23 浏览:177
盆栽番茄种植技巧 发布:2025-05-20 11:22:18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