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兰花
『壹』 关于水晶兰
花语:真诚无害;脆弱无城府。
水晶兰无毒是一味性草味淡可医治体虚久咳的民间良药。
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具体的分布:昆明、蒿明、禄劝、楚雄、景东、勐海、西畴、广南、丽江、中甸、德钦;生于山坡林下,海拔1 650—3 200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有分布。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
水晶兰独特的习性和神奇的外形,使其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传奇当中,常常作为幽灵之花出现。它要么被神话成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要么被视为具有灵异力量、可于无形中致人毙命的邪物,甚至将它的幽香也描写得令人毛骨悚然,也许这就是它“幽灵草”、“梦兰花”名称的来历吧。同时也有人称它为冥界的花 叫它腐生花。
水晶兰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为白色半透明。
除水晶兰外应该没有半透明的花了吧
『贰』 鸟巢蕨的资料
5962864 中级编辑四级|我的网络|网络首页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网络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图片数字博物馆核心用户网络商城
鸟巢蕨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鸟巢蕨又称巢蕨、山苏花、王冠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
中文名称: 鸟巢蕨
外文名称: Neottopteris antiqua
别称: 巢蕨、山苏花、王冠蕨
二名法: 大鳞巢蕨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蕨纲
目: 真蕨目
科: 铁角蕨科
属: 巢蕨属
分布区域: 韩国,日本 中国台湾,海南,云南
形态特征
鸟巢蕨为中型附生蕨,株形呈漏斗状或鸟巢状,株高60-1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柄 粗壮而密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大量水分。叶簇生,辐射状排列于根状茎顶部,中空如巢形结构,能收集落叶及鸟粪;革质叶阔披针形,长100厘米左右,中部宽9-15厘米,两面滑润,叶脉两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长条形,生于叶背侧脉上侧达叶片的1/2。
产地分布
鸟巢蕨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均有分布,亚热带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团集成丛的鸟巢能承接大量枯枝落叶、飞鸟粪便和雨水,这些物质转化为腐殖质,可作为自己的养分,同时还可为其它热带附生植物,如兰花和其它的热带附生蕨,提供定居的条件。其生态习性是喜高温湿润,不耐强光。
繁殖培育
鸟巢蕨可用孢子播种和分株繁殖。孢子繁殖作为商品化批量生产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植株生长 较大时,往往会出现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离,再分别栽植即可。鸟巢蕨产生的分枝较少,少用常见的分离子株的办法分株,通常将生长健壮的植株在春末从基部分切成2-4块,并将叶片剪短1/3-1/2,使每块带有部分叶片和根茎,然后单独盆栽成为新的植株;盆栽后放盆栽后放在温度20 以上半阴和空气湿度较高地方养护,以尽快使伤口愈合。盆中栽培基质稍湿润,不可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待新叶生出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
园林用途
鸟巢蕨为较大型的阴生观叶植物,它株型丰满、叶色葱绿光亮,潇洒大方,野味浓郁,深得人们的青睐。悬吊于室内也别具热带情调;植于热带园林树木下或假山岩石上,可增添野趣;盆栽的小型植株用于布置明亮的客厅、会议室及书房、卧室,也显得小巧玲珑、端庄美丽。 由于鸟巢蕨是附生型蕨类,所以栽培时一般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土,而要用蕨根、树皮块、苔藓、碎砖块拌和碎木屑、 椰子糠等用为盆栽基质,同时用透气性较好的栽培容器,并在容器底部填充碎砖块等较大颗粒材料,以利通气排小。亦可将鸟巢蕨直接种于假树或木段上,但须经常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鸟巢蕨喜温暖、潮湿和较强散射光的半阴条件。在高温多湿条件下终年可以生长,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 。不耐寒,冬季越冬温度为5 。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盛期需多浇水,并经常向叶面喷水,以保持叶面光洁。一般空气湿度以保持70%-80较适宜。但浇水时也要注意盆中不可积水,否则容易烂根致死。生长季每两周施腐熟液肥一次,以保证植株生长及叶色浓绿。
种植栽培
1.栽植 盆栽鸟巢蕨土壤以泥炭土或腐叶土最好。生长2-3年靠栽巢蕨,株形开张,根部挤满盆架,可从盆内脱出,去掉部分残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叶,取出于株,分别重新栽植上盆。春季换盆时,应在盆中添加腐叶土和苔藓,并加少许碎石。 鸟巢蕨2.温度与光照 鸟巢蕨生长适宜温度为22-27℃,夏季要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这样有利于生长,使叶片富有光泽。在室内则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不能长期处于阴暗处。冬季要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继续生长,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
3.浇水与施肥 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新叶生长旺盛需多喷水,充分喷洒叶面,保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对孢子萌发有利。随着叶片的增大,叶片常盖满盆中培养土,浇水务必浇透盆,才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造成叶片干枯卷曲。
繁殖技术
1.播种孢子:春季先将细沙和腐殖土拌匀,经高温消毒,装入播种盆内压平,将成熟的孢子均匀撒播在盆土上,然后连盆浸入浅水中,利用渗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湿润,上盖玻璃保湿,并将其置于温润阴凉处,7天至10天孢子即可萌发,经1个月左右,就会长出绿色的原叶体,3个月后待其长出几片真叶时,方可上盆培育。 2.分株: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将其根状茎连同叶片和根丛切割成若干块,或扒下旁生的小植株,剪去叶片的1/2,分别上盆,以少量的腐叶土覆盖,为其创造一个湿润通风、排水良好的小环境,环境温度控制在25℃左右,成活率较高,需注意盆土不能太湿,以免引起烂根。分株是花卉爱好者最为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3.组培:生产性大量繁殖,可利用其顶生短茎、幼叶或孢子等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统一规格的商品苗。
病虫防治
1.病害炭疽病: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叶片易感染炭疽病,其病斑为褐色,后期轮纹明显。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的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500倍液均匀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3次至4次。此外,还应注意防止日灼、寒害等发生。
2.虫害线虫:线虫危害鸟巢蕨,可导致叶片出现褐色网状斑点。
防治方法:可用克线丹或呋喃丹颗粒撒施于盆土表面,杀虫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及时防治短额负蝗和蜗牛等啃食叶片。
养护方法
鸟巢蕨性喜温暖多湿的荫蔽环境,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长良好,可长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培养。培养鸟巢蕨切忌烈日照射,否则叶色变劣,影响观赏价值。在春秋季节可短期放在室外大树荫下有利其生长,促使叶片更富有光 泽。生长季节要充分浇水,冬季室温低时,需保持盆土稍湿润为好。夏季除应大量浇水外,还需每天喷洒叶面2-3次,防止叶缘干枯卷曲。 鸟巢蕨生长旺期,一般每2-3周需施1次氮钾混合的薄肥,促使新叶生长。冬季温度如能保持在15℃一沙锅内,能使鸟巢蕨继续生长。鸟巢蕨每隔1年需换盆1次,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泥匀配制。花盆宜用多孔的泥盆或多孔的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先填入1/3左右碎瓦片,上面再装入蕨根、树皮屑、苔藓,然后再将鸟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这样长势会更加旺盛。
用途价值
蕨类植物,近年在观叶植物中可谓是一枝独秀,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那经过人为加工而成的鸟巢蕨,或单丛呈吊篮状垂挂,可给居室播清扬凉,或在截短的棕榈桩干、蛇木桩干的不同部位附生配置大小不同的植株,仿佛如多头苏铁树态,既有铁树刚烈的英雄气势,又有蕨类植物本身所特有的飘逸气质。其叶带状如古代飞天神女的罗衫翠影轻飘,其丛状附生植株又如同鸟巢悬挂树端。 国际上流行用其来制作大型悬吊或壁挂盆栽,用于宽敞厅堂作吊挂装饰,或将单丛的鸟巢蕨分别附生固定于一段树干的不同高度部位,形成粗壮的古树模样,摆放于大厅或走廊上犹如古树列队。用鸟巢蕨装饰的室内,别具一番独特的热带风光情调,更可增添几分生动的自然野趣。
『叁』 透明的花,叫什么
水晶兰水晶兰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学名为:Cheilotheca humilis。全身没有叶绿素,故不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份;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单生,花瓣也是白色的,有五枚,雄蕊有十枚,果实为浆果,白色。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这正是腐生植物—水晶兰的花朵。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伫足欣赏。 水晶兰,多年生腐生肉质草本,白色,干后变黑;根细而多分枝,在土壤中交结成鸟巢状。茎单一,直立,圆柱状,高10—30厘米。叶鳞片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形,肉质,白色,无毛。 花单一,顶生,筒状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分离,肉质,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上部边缘有不整齐的牙齿,里面通常密生长糙毛,基部囊状。雄蕊10—12,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橙黄色;花盘存在,有10齿;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长2—3毫米,柱头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2厘米,5裂。花期4—6月,果期7—9月 。昆明、蒿明、禄劝、楚雄、景东、勐海、西畴、广南、丽江、中甸、德钦;生于山坡林下,海拔1 650—3 200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有分布。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
『肆』 全是白色叶片的是什么兰花还有它的价值
你说的是水晶兰吗?但是它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学名为:Cheilotheca humilis。全身没有叶绿素,故不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份;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单生,花瓣也是白色的,有五枚,雄蕊有十枚,果实为浆果,白色。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这正是腐生植物—水晶兰的花朵。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伫足欣赏。 水晶兰,多年生腐生肉质草本,白色,干后变黑;根细而多分枝,在土壤中交结成鸟巢状。茎单一,直立,圆柱状,高10—30厘米。叶鳞片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形,肉质,白色,无毛。 花单一,顶生,筒状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分离,肉质,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上部边缘有不整齐的牙齿,里面通常密生长糙毛,基部囊状。雄蕊10—12,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橙黄色;花盘存在,有10齿;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长2—3毫米,柱头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2厘米,5裂。花期4—6月,果期7—9月 。昆明、蒿明、禄劝、楚雄、景东、勐海、西畴、广南、丽江、中甸、德钦;生于山坡林下,海拔1 650—3 200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有分布。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也有分布。 水晶兰全草含水晶兰甙(Monotropein)、β-谷甾醇、对香豆酸、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山奈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甙,甾醇类,主要有甾醇(sitosterol),脂肪酸类,主要为16-18个碳的脂肪酸及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 acid) 主要作用:补虚止咳。用于肺虚咳嗽。 其性平和,味微咸,含水晶兰甙、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等成分,全草可入药。民间常以水晶兰50g、猪瘦肉250g一同炖食,用于医治内虚久咳,具有很好的疗效。 内服:煎汤,1两;或炖肉3~5钱。相关传说 水晶兰独特的习性和神奇的外形,使其在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传奇当中,常常作为幽灵之花出现。它要么被神话成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要么被视为具有灵异力量、可于无形中致人毙命的邪物,甚至将它的幽香也描写得令人毛骨悚然,也许这就是它“幽灵草”、“梦兰花”名称的来历吧。同时也有人称它为冥界的花 叫它腐生花。其实,水晶兰既没有回天的魔力,更不会伤人致命,而是一味性草味淡可医治体虚久咳的民间良药
『伍』 有哪些兰花的养护技巧适合新手,窗台边怎么养
说到兰花,通常会将它们分为国兰和洋兰,国兰最经典的就有墨兰、春兰、建兰等,而洋兰最经典的就是蝴蝶兰、文心兰和卡特兰,国兰看起来优雅清新,洋兰看起来艳丽大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它们的养护方法也差不了太多。
『陆』 说5种花,其中一种是百合花
『柒』 兰花,水晶兰!听说极其罕见,我今天见一个老农挖到一颗,有知道她的价值的吗100分求回答!
颜色是透明的那种感觉吗?水晶兰很小的,非常不好养,因为它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能见光,价格是很贵的,你可以去花木市场试试
『捌』 鸟巢蕨有哪些生活习性
鸟巢蕨的生活习性: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团集成丛的鸟巢能承接大量枯枝落叶、飞鸟粪便和雨水,这些物质转化为腐殖质,可作为自己的养分,同时还可为其它热带附生植物,如兰花和其它的热带附生蕨,提供定居的条件。其生态习性是喜高温湿润,不耐强光。
『玖』 什么是鸟巢蕨
鸟巢蕨又称巢蕨、山苏花、王冠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中文名称: 鸟巢蕨
外文名称: Neottopteris antiqua
别称: 巢蕨、山苏花、王冠蕨
二名法: 大鳞巢蕨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蕨纲
目: 真蕨目
科: 铁角蕨科
属: 巢蕨属
分布区域: 韩国,日本 中国台湾,海南,云南
鸟巢蕨
鸟巢蕨为中型附生蕨,株形呈漏斗状或鸟巢状,株高60-1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柄 粗壮而密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大量水分。叶簇生,辐射状排列于根状茎顶部,中空如巢形结构,能收集落叶及鸟粪;革质叶阔披针形,长100厘米左右,中部宽9-15厘米,两面滑润,叶脉两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长条形,生于叶背侧脉上侧达叶片的1/2。
生长习性
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团集成丛的鸟巢能承接大量枯枝落叶、飞鸟粪便和雨水,这些物质转化为腐殖质,可作为自己的养分,同时还可为其它热带附生植物,如兰花和其它的热带附生蕨,提供定居的条件。其生态习性是喜高温湿润,不耐强光。[1]
病虫防治
1.病害炭疽病: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叶片易感染炭疽病,其病斑为褐色,后期轮纹明显。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的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500倍液均匀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3次至4次。此外,还应注意防止日灼、寒害等发生。 鸟巢蕨
2.虫害线虫:线虫危害鸟巢蕨,可导致叶片出现褐色网状斑点。 防治方法:可用克线丹或呋喃丹颗粒撒施于盆土表面,杀虫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及时防治短额负蝗和蜗牛等啃食叶片。
http://www.chinagreenhouse.com/proct/proct.asp?ID=287#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