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算情人节
七夕节被称为当代的中国情人节。因为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现代,更是产生“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的起源
古人发现,天上有两颗星被银河隔得很开,又非常亮,联系当时男跟女织的分工,于是分别叫牛郎星和织女星。根据传说,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天上的鹊桥相会,而且是在晚上过节,所以这天就被叫七夕节。姑娘们为了能有织女的心灵手巧,就在这天比针线活,所以这个节日又叫乞巧节。而在现代,因为其浪漫的故事传说也被许多人当做是中国的情人节。
对于中国情人节,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个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二是农历三月初三,相比之下,这个更为准确,另一个是七夕节(本称乞巧节,七月初七)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因此不能单纯地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就把七夕附会成“情人节”,严格意义来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胜于七夕节。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B.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
相传七夕节的由于是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下面我给大家准备了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的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1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之前并未重视,随着西方情人节在中国盛行,中国本土的情人节被逐渐重视起来。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后来引进了西方的“情人节”一词,到现在逐渐被人们称之为“情人节”。七夕来源七夕节起始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其实,七夕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又称“七姐”、“七娘妈”等。
七夕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织女的诞辰。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七夕节乞巧是向七姐(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2
一、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源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情感问题加导师/信:)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只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
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以习之。”
由于古时女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她们都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一词的来源。
二、七夕节的传说
孤儿牛郎和哥哥嫂嫂生活在一起,经常被嫂子虐待,分家后只分得一头很有灵性的`老黄牛相依为命。
后来一次放牛的时候,老牛突然口吐人言,告诉牛郎,有仙女下凡,并告诉他如果天亮前仙女回不去就会留在凡间,牛郎按照老牛说的,看到漂亮的织女心生爱慕,偷偷拿走了她的衣服。(情感问题加导师/信:)
后来两人很谈的来,织女便作了牛郎的妻子,过着男耕女织幸福的生活。天帝知晓后,大怒,押解织女回天庭,老牛带着牛郎去追织女,王母在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
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为他们搭成了喜鹊桥,两人在银河上终于相会。此时感动了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这也是七夕节的由来。
C. 七夕算是情人节吗
虽说七夕被我们称为情人节不过十余年历史,但其实从“向上天乞求心灵手巧”的乞巧节到如今爱情象征的节日,是一个长达千年的漫长演化过程。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七夕是如何在悠悠岁月中逐渐变成情人节的。而它,其实称为古代的情人节也并不过分。
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只是乞巧节么,其实所有人都错了
七夕乞巧的起源
不管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七夕,还是古代的乞巧节,虽然节日形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它的日期—七月七日。关于对“七月七日”这个日子的纪念,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春秋时期的《书经》,“七”在《周易》的卦爻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再加上“七”本身代表着终结和开始,所以七月初七的这个节日纪念,最早是古人的一种“数字崇拜”。到了东汉太守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又称其为“七夕”,七夕之称由此而来。
当然晋代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还有这么一段对话,说:
“七月初七日,俗重此日,其夜洒扫中庭。然则中庭乞愿, 其旧俗乎?”又说:“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 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
这表明除了数字崇拜以外(既“七月七日为良日,““七日”为阳数),更为重要的是七月初七刚好是秋粮成熟之日,百姓以做丰收之欢庆。
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只是乞巧节么,其实所有人都错了
那乞巧节跟七夕又是什么时候结合的呢?
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载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襟楼,倶以习之”之句是为关于把“七月七日”当做一个节日来对待,也就是乞巧节的最早记载。从这里我们除了知道“七月七日“在汉朝的时候已经颇具流行以外,也知道了乞巧节主要的形式就是“穿七孔针”。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就有: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到了七夕这天,妇女们一边穿七孔针,一边把瓜果等放到庭院中,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则说明自己的祈祷和乞求将会得到应验。至此,这一形式就成为了乞巧节最主要的风俗,比如唐宪宗朝的宰相权德舆就有《七夕》诗曰:“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也有,“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只是乞巧节么,其实所有人都错了
看来宋
D. 七夕是情人节
七夕节的确是中国情人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在过去并非象征爱情,而是指女性祈福的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举办,节日规模较为盛大,后来被赋予了情人节的含义。在中国,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都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个节日就叫做七夕节,也被称作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节日内容就是女性祈福、情人祝愿、祭神观星等等。
七夕节到底是不是情人节
从现在来看,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大多数的传统节日都是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其主要内容和根本含义也在一再改变。而七夕节也就从单纯的观望星象、祭祀神灵,逐渐增加了女性祈福的含义,最终演变为象征着爱情的情人节,所以从如今的时间点来看,七夕节就是情人节。
七夕节又叫什么节日
七夕节又叫做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最初起源于对星象的崇拜观察以及对神灵的祭祀,后来逐渐增加了女性祈福的含义,主要节日习俗包括了祈福灵巧、祈福才艺、祈福姻缘等等,随着时间的演变,再加上牛郎织女故事的渲染,七夕节又被赋予了爱情的寓意,所以如今也被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
E.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是我国具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来源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定在每年的农历7月初7,这一天我们会在大街上看到很多卖花的。那么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吗?下面来给大家具体说明一下。
详细内容
- 01
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对的,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情人节,在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聚一次,而人间有情人在这一天表白自己的心意,或者向自己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相赠礼物,以表达爱意。
- 02
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由于古代女子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姻缘。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 03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时间的崇拜。不过,广为人知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
- 04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05
七夕节民间习俗包括: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穿针乞巧、对月穿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等习俗,每个地方都会有所差别。
F. 七夕到底是不是情人节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从时间来看,现代的七夕节已经是中国的情人节。但在古代来说,七夕节在汉魏之际,才被正式确定,主角是女子,主要任务是祈愿自己心灵手巧,不要只做个粗线条的女汉子,所以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最后,才顺带求个好姻缘。
在古代七夕节的“主力军”是妇女和儿童而非情侣。“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G. 七夕节是情人节日吗
七夕节是情人节日吗
七夕节是情人节日吗,很多情侣在七夕这天的时候七夕过情人节,七夕是乞巧节,它也是情人节吗,接下来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七夕节是情人节日吗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夕节是情人节日吗1
七夕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七夕节习俗主要是“拜七姐”,女性会在七夕向织女“乞巧”并乞求姻缘,又因牛郎织女故事使七夕节成为较有爱情色彩的节日,才使它被誉为“情人节”。
现在很多人都将情人节誉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它也成为了许多商家做活动的噱头,还有人给它冠上“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实际上,七夕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来源主要是从星宿崇拜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七夕节习俗的都是围绕着“拜七姐”展开的,也就是织女星,也是我们浪漫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中的织女。
过去七夕节时女性会向织女“乞巧”,希望她可以传授自己她那样灵巧的手艺,也会向织女乞求美好的姻缘。这样加上牛郎织女故事的感染,使七夕节成为传统节日中较有爱情色彩的节日,导致它逐渐被现代人誉为“情人节”。
七夕节是情人节日吗2
其实,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会在七夕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同时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来才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所以,七夕节归根到底和许多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最初不过是古代人祈愿祝福的日子,到当代才发展出各种浪漫色彩。
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爱情也需要。而层出不穷的情人间的节日,比如“中国情人节”——七夕,就是爱情的仪式感。造一个节日,让相爱的.人可以一起相聚、庆祝。
其实,如果相爱,又何必制造理由在一起呢?仪式感,能使生活有趣,而爱情,不需要“营造”有趣啊~因为是那个人,因为能和那个人在一起,平凡就是奇迹啊~
“一些年之后,我要跟你去山下人迹稀少的小镇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巅顶,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烹煮打扫。午后读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在梦中,行至岩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声清脆,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
——安妮宝贝《眠空》
和爱的人在一起,每一天都是情人节,每一个小小细节,都是爱情最好的礼物。
清晨睁开眼,看到枕边人安稳的睡颜,这是最好的一天。
降温了,收到一句简短的信息问候:“天冷加衣。”这是最好的情话。伤心了,身边人一言不发陪着你,摸摸你的头,轻轻的拥抱。这是最好的陪伴。加班回家,有一盏灯亮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等着你。这是最好的礼物。
所以,和对的人在一起,每一秒都怦然,每一刻都心动,每一天都是情人节。
H.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说到七夕有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一天是情人节,在生活中,很多人对这个原始的故事不太了解,只知道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遇的日子。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夕是不是情人节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1
七夕,其实根本不是情人节
公元2020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相传这一天是牛郎织女一年之中唯一一天可以渡过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
传说,天下有一颗织女星,有一颗牵牛星。织女和牛郎两个人情投意合,真心相爱,奈何天规律令不允许男女私自相恋。
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见两人私自幽会,便把牵牛贬下了凡间,并且让织女每日织云锦,以作惩罚,织女常常以泪洗面,她时常幻想着王母能大发慈悲,让他的牵牛回来。
牵牛被贬下凡之后,落在一个穷苦的农民人家,起名牛郎。父母去世之后,嫂嫂嫌弃牛郎,不想让他继续在家中。
于是给了牛郎一头牛和一辆破车让他自谋生路,牛郎每日都带着老牛在地中耕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勉强能过。
但他却不知道,这老牛原本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为替牛郎和织女讲了几句话,便被一起打到了凡间。
一日,织女终于可以在其他几个仙女的陪伴下,去名为“碧 莲池”的地方游玩。老牛见状,便开口对牛郎说:“你快去碧 莲池,拿着红色衣服回来,就会娶到妻子。”
牛郎去了碧 莲池,果真遇见了很多仙子在池中沐浴。便听从老牛的话拿了那件红色的衣服,这件衣服的主人,就是织女。
织女见拿着衣服的人正是她心心念念的牵牛,便决意嫁给牛郎。两人婚后男耕女织,还生下了一对儿女,日子虽然清淡,但却幸福快乐。
王母见织女迟迟未归,知道她在凡间的事情后大怒,决定抓回织女,此时的老牛也以到了大限之日。
老牛告诉牛郎,它死后把皮拔下来,就可以披着牛皮飞起来了。
王母派天兵天将捉回织女的'那天,牛郎披上牛皮,背上两个竹篓,带着一双儿女飞上天,与织女依依不舍。
王母见状,用头上的金钗一划,天空中便出现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河,两人只能相望不能接近。
一时间,只听见牛郎织女一双儿女撕心裂肺的哭泣声,王母被他们忠贞的爱情打动,便同意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可以相见一次。
从此以后,牛郎和一双儿女便住在了天河边上,等待着七月初七与织女相会。
传说如果在七月七日这天,寂静的深夜在葡萄架下还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低声谜语。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但你们知道吗?七夕节,其实并不是中国的情人节。
几千年前,古人们大多数节日的定义,其实都是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他们对于神秘的星宿是及其崇拜的。
早在汉魏时期,就有了七月初七这个节日,而这一天是给女子过的节日,也可称为女儿节。
要说七夕节最盛行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这一天,女子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用五色彩线穿针。
同时对着星宿祈求,希望自己今后可以心灵手巧,不做一个粗鲁的女子,顺便给自己求得一个好姻缘,所以七夕也叫乞巧节。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夕与爱情产生关系,就要从唐代开始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让大江南北的痴男少女格外重视这一天。
七月七日夜里,女人们都会盛装打扮自己,在月下秉烛焚香,期盼遇见一生良缘,婚姻美满幸福。
而到了宋代,秦观的一首《鹊桥仙》,彻底让爱情和七夕绑在了一起。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也正是因为牛郎和织女一年一会的日子定在了这一天,让原本为女子的节日成为了情人节。
时至今日,很多人早已把乞巧节忘到了脑后,而是忙于过情人节。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我国似乎将中国人传统的情人节看的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年轻人甚至热衷于过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
而西方的情人节不过就是买买买、逛逛逛、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秀恩爱等等。这些一切都建立在消费基础上,早已失去了情人节真正的意义。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情人节,现代人的过节方式,早已让这个节日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与古代人相比,现代人的想象力真的太弱,远不如千年之前的古人。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2
说七夕的故事之前,先来纠正一个思维定式。七夕节,其实不是中国情人节。
汉魏之际,这个节日被正式确定,主角是女子,主要任务是祈愿自己心灵手巧,不要只做个粗线条的女汉子,所以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最后,才顺带求个好姻缘。
当然,谁让织女和牛郎刚巧也在这天一年一会呢,所以情人节其实是喧宾夺主了。
天河浩浩荡荡,分开织女牛郎。
虽然一年一见,平时分居却想。
我劝天下情人,不要总说很忙。
抽空或者请假,经常一起逛逛。
或者直奔商店,装作花钱大方。
或者七夕夜半,散步荷塘边上。
抬头看看夜空,一弯新鲜月亮。
约会恋爱这件事,总归这么点招数,但如果回到正经事——乞巧,你一整天的安排都是扑扑满的。约会毕竟适合晚上,所以很多人说,上元节,也就是元宵,才更应该定为中国情人节。
不过,男人这天就没事了吗?牛郎是不会答应的。
七夕,女子今天可以:
就算没有排好约会档期,这天还是得好好打扮,从头开始,一直到手指头。七夕洗发,是习俗。温州散文家琦君写的《髻》,提到母亲与叔婆等女眷,都要在七夕沐发,而且洗发水很特别——槿树叶泡出的汁,绿盈盈的,有泡沫,去油腻,头发有光泽。我们身边很多公园小区都种着木槿,如今花开的正好,红色或者白色。
木槿花
洗完头,再做个指甲。那些瓶瓶罐罐先搁在一边,今天要作一点,用凤仙花汁染指甲。南宋女子的心思都花在这里了。
住在杭州的周密在《癸辛杂识》里,写了这个方法:把花用叶捣碎,加点明矾或者盐,然后敷在指甲上,包块帛过一夜。第二天你会发现,指甲上是淡淡的胭脂色,没有添加剂,也没有刺鼻的味道。
凤仙花
拾掇完自己,再装点下房间。柳宗元写过一篇《乞巧文》,其中提到“插竹垂绥,剖瓜犬牙”。桌上插几支翠竹,然后,显摆你手巧的时候到了,把瓜果切成种种形状,摆在盆里。比如西瓜,就要切成莲瓣形。
接下去有个小游戏,可能对女汉子来说更难——穿七孔针。这是一种特制长针,上面有七个小孔(也有七根针摆成队形的),用彩线来回穿,穿得快的人,就是心灵手巧的姑娘,算是乞得巧了。
I. 七夕算是情人节吗
在我国,来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自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后来引进了西方的“情人节”一词,到现在逐渐被人们称之为“情人节”。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