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插花
1. 玛御谷温泉小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每个人都有一个田园梦,如今玛御谷将这个田园梦照进了现实里,很多人和周大立一样,来玛御谷后,自然而然地留了下来,成为“新腾冲人”。因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一种现世的安稳和舒服的生活方式,以及向往的诗意和远方。
复耕梯田,融合保留最自然的样貌,懂得适可而止,也要学会回归自然、回归质朴。南野际,是玛御谷牛市街对面的一块坡地,也是玛御谷的建设用地。一直以来秉承着与自然融合、共生、分享的建设理念,玛御谷对这片坡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将其复耕,恢复土地原生风貌,让梯田如瀑布般在山谷自在流淌。漫步至此,映入眼帘的除了常年22度的温暖阳光,还有耕牛走、白鹭飞的山谷田园活画。
玛御谷温泉小镇 |守拙圃是典型的田园景观风格的中式园林,作为南野际的组成部分,它原先是村民种菜的地方,后来被保留了下来,依然留有菜圃。入口是一道拱门,进去之后映碰搏入眼帘的是一块完整干净的草坪,四面围合,形成独立空间。池塘、菜园、三眼泉、山景,合而为一,园林框景的高吵羡蕴意娓娓道来。
守拙圃、南野际,不仅传承着传统的农耕智慧与文化,也解释了周大立所说的“玛御谷是从田园中生长出来的,没有吞并、侵蚀周边的环境和村庄,而是和周围融合在一体。”
隐退田园,享受简单的纯朴生活,一座小小的菜园、一间下沉式的休憩小屋,门前简易的秋千和充满虫鸣蛙叫的池塘构建起田园生活怡然自得的模样。在三眼井旁打水、洗菜、洗衣,烧水,煮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静且安稳的日子,被这个小小的园子承载。
当然,小小的园子没办法让所有人都于此感受最传统最原始的田园生活,却也满足了我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期待。闲时可以来此架上柴火,亭后打一桶山泉水,煮一壶雷响茶,与三五好友静心而坐,或谈天说地,或聊家常琐碎,吃着精致的下午茶,心安理得的去“浪费”时间。
不仅自然偏爱玛御谷温泉小镇,连时光也格外照顾这里,有时候明明感觉和好友闲聊了好久好久,缓过神来,发现阳光不过才刚照进池塘,太阳迟迟不肯下山,迷人的落日余晖要在池塘边盘旋好久好久,才舍得离开。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卸下所有的疲惫和焦虑用心沉醉进时光里时,一切都慢了下来,自在和悠闲的刻度被拉的好长好长。与邻里互爱,分享有爱、有期待的日子。戚拍
一年365天,顺应季节的更替,我们在山谷,在守拙圃,与大自然相濡以沫,与邻里相安相受、相守相望。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在守拙圃做手工、石头DIY、插花、做松花糕;初夏,我们一起上山采挖野菜、采野菌子,在这里分享自家的私房菜,让美食与爱同在;收获的季节,我们架起柴火,煮稻花鱼、舂饵块粑粑、蒸玉米粑粑;冬季,我们煮茶喝茶,感恩自然和彼此,每个节气节点,我们都会相聚在一起,让平淡的日子里因为简单的仪式感变得更加有憧憬和幸福感。
我们频繁地相聚、记录、欢笑,是因为山谷里的日子值得。我们对一个地方难得的情感,或许有一草一木的原因,但是人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在玛御谷温泉小镇,在守拙圃,那样不可割舍的情感已经发生了,或者一直在发生着......
玛御谷温泉小镇
在售
参考价格: 参考均价 10000 元/㎡
楼盘 地址: 保山腾冲市北海乡玛御谷温泉小镇
楼盘电话: 400-818-0066 转 008388
暂无信息
2. 彝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1、火炬节
火炬节 - 彝族狂欢节:“火炬节”通常在农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这是彝族的盛大节日。那时,要杀牛,杀羊,牺牲祖先,还有一些地方也要牺牲地主,互相盛宴,吃肉,并希望收获粮食。
火炬节通常庆祝3天。整个家庭在第一天聚集,在2天后,举行各种活动,如摔跤,赛马,斗牛,比赛和拔河比赛。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并陶醉在夜晚。
2、彝族年份
在彝族,这句谚语被称为“库斯”,“库”是年,而“斯”是新的,意思是新的一年。这是凉山彝族的传统仪式和庆典节日。 “库斯”通常选自农历10月,即收获作物的季节。彝族年份为3天。
彝族的第一个晚上叫做“焦罗基”,春节的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做“朵博”,第三天叫做“阿普机”。
3、花脸节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3天。节日期间,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备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先吃,尔后众人才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饭后,就到村头寨尾,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一直抹到满脸满身见黑,笑够累够方休。花脸节即由此得名。
抹花脸,除男女青年互相对抹外,其余的人按年龄、论辈分也相互对抹,认为抹得越黑,抹的人越多,那一年才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节日期间,村民都不准劳动,不准春碓、推磨。
4、朵博
它表示该月的第一个月(即该月的第一天)。早上,鸡叫做主人起床做心肺,心脏和肺部被打碎。将油放入锅中,放入水中,加入豆芽并晾干。新鲜的竹笋等,制成三个新鲜的汤。早上,全家人将享受三种新鲜汤的美味。早上,妇女们将组织整个村庄献祭果树和“社交日”仪式。
5、阿普机
它意味着送走祖先的灵魂,在下午烹饪猪肉肠和蔬菜,女性将庆祝新的一年,男性将在家里接受新年的团队。在为期三天的结束后,彝族人将携带大件猪肉衬衫(一般分为三,五或七件),酒,糖,蛋糕,炒面,鸡蛋等给岳父、岳母,十月的整个彝族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
3. 云南山歌歌词5000首
四季花儿开
黄梅戏 孟姜女《正月里来是新春》
凤阳花鼓
今生今世做一家
龙船调
唱起山歌送情郎
河北民歌 小放牛
翻身道情
伙计歌
闹花灯
黄梅戏 一山还有一山高
黄梅戏 夫妻观灯
黄梅戏打猪草
黄梅戏 夫妻观灯
阿妹想哥归
张燕 摘石榴
六大爱
十劝家庭和3
四十首民歌联唱的士高(2)
急智歌王张帝-毛毛歌
伶人歌
三百六十调
歌曲《好一朵茉莉花》
民歌、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
高清 闫学晶东北民歌
白红梅的民歌组合
歌曲 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08)阎学晶(走进挂甲峪)
小背篓
中国民歌 祖海 幸福山歌MV
王二妮 陕北民歌专辑
中国民歌四十首大联唱
云南民歌:十大姐
对花(陕西民歌)
民歌大联唱
陕北民歌 掐蒜薹
绣荷包/云南民歌
五指山歌 海南话民歌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小白菜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
一年四季扳水船
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信天游)
王二姐思夫
夫妻双双把家还
阳春三月打春杏
溜溜歌
阿里郎(朝鲜族民歌)
紫竹调(江苏民歌)
绣荷包(山东民歌)
洞庭鱼米乡
五哥放羊(陕西民歌)
凤阳歌(安徽民歌)
合唱朝鲜族民歌
编花篮(河南民歌)
一朵莲花就地开(酒曲[猜拳曲])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爬山调)
心里头乐来脸脸上笑(蒙汉调)
黄杨扁担(四川民歌)
美丽的姑娘(新疆民歌)
光棍哭妻 (陕北小调)
佚名 -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什么结籽高又高 风
李福山 在那遥远的地方 配(NEW12)
人说山西好风光(西北民歌)
韩延文 - 大红枣儿甜又香
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民歌)
桃花红.杏花白(山西左权民歌)
张也 - 人说山西好风光
王洛宾 - 半个月亮爬上来
走进珠穆朗玛 雪儿达娃
上一道道坡下一道道梁
送我一支玫瑰花 新疆民歌
雪山朗玛 - 坐上火车去北京1
琼雪卓玛 - 阿妈的眼睛
巴哈尔古丽 边疆处处塞江南
鞠秀芳 - 采茶(湖南花鼓)
走西口 西北民歌
斯琴格日乐 我们新疆好地方
花儿与少年 新疆民
请神 (神官调)
4. 仙女插花是什么意思
这句仙女插
花的意思就
是说已经很
漂亮,再加
上装饰会更美
5. 关于节日的故事
关于节日的故事
我来答
日久未生情
LV.7 2017-11-24
七夕节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6. 彝族节日:插花节传统节日
【插花节简介】农历二月八日,人们摘来各色鲜花,编扎成花团锦簇的牌坊、花棚,象征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间和牛羊上插花,祈愿美好;人们也互相插花,寄托和顺安康,情长意远的祝福。林下花间,男女老少和着芦笙围成圆圈“打歌”,青年情侣则相偎而歌,欢声笑语。插花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咪依鲁传说。相传咪依鲁是位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 *** ,假意身许,在婚礼上与恶霸共饮放有马缨花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为此,每年马缨花开花之时,彝族就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
【彝族插花节】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昙华山区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缨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背上竹箩上山采花。只见满山是人,遍岭是歌。人们把采回来的鲜花插在门口、窗户和房子周围。在山寨的一些主要通道上搭起彩棚,上面也插满鲜花,整个彝家山寨就象一个花的世界。这一天,人们还要给牛头上插上马缨花,用盐水给牛洗口,然后将牛赶上山,跟着牛群在马缨花树旁跳舞唱歌,尽情娱乐。汇集到这里的人们,都头载鲜花,并通过互相插花表示祝贺,以求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生活美好。
插花节这一天,家家都要杀鸡宰羊,舂糯米粑粑,做荞面饼,沾着蜂蜜吃。各家邀客饮酒,共叙友情。入夜,村寨里、山坡上燃起一堆堆篝火,随着一阵阵欢乐的芦笙声,人们开始跳舞唱歌。青年男女手拉手围着篝火尽情地唱跳,上了年纪的人则蹲在大树下的火塘边,吸着辣烟,喝着包谷酒,吃着鲜美的煮羊肉,畅谈古今,表达他们节日的喜悦之情。
插花节也是青年们爱情的节日。这一天,许多钟情的男女以插花为订婚礼。小伙子把一朵朵鲜艳的山茶花插在姑娘的包头上,姑娘把一朵朵马缨花插在小伙子吹着的芦笙上,互相表示真挚的爱情。他们边插花边唱歌,一唱一答,一歌未落,一歌又起,飘荡在花间林下,充满诗情画意。
【插花节传说】
农历二月初八,是昙华山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昙华山上有一个名咪依噜的姑娘,她长得象朵鲜花一样美丽。她会绣花,绣出来的花朵能吸引来蜜蝶翻飞;她爱唱歌,歌声能引来林中的百鸟张望;她会耕地、织麻、牧羊。
一天,她在放羊的山坡上,一边织麻,一边放羊,唱起了动人的放羊调,悠美动听的歌声,飘过了高山深谷,深深打动了在远山打猎的青年朝列若的心,迷得他忘了打猎。循着歌声,翻过了无数山岗、丫口,越过了无数深谷溪流,挨近了咪依噜,在半山坡的一片雪白的花丛中和她对歌。歌声传递了心愿,订下了两人的终身。
那时,昙华山有个极其狡猾凶残的土官,他在高山顶上盖了座“天仙园”。欺骗彝家人民:“我请了仙女下凡,在天仙园教人们织布绣花,每寨都要将最漂亮的姑娘送去侍候仙女。”实际上,凡是抓去的姑娘,都一个个被土官任意糟踏、蹂躏。就在咪依噜和朝列若约会的一天,土官派人来说“天仙园选中了咪依噜,必须在三天内送去,否则杀 *** ,烧光寨子”。咪依噜的阿妈,哭得死去活来,要跳崖自杀,乡亲们纷纷准备躲进密林。咪依噜决不让乡亲们为难,也不让阿妈遭罪。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乡亲姐妹,她摘了一朵含有剧毒的白马樱花,插在头帕上,毅然登上山顶,瞒过家丁,只身闯进了“天仙园”,土官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姑娘,没碰到这样爽快的事,高兴得垂涎三尺,连骨头都酥了。立刻传家丁端来了酒,准备和咪依噜畅饮。咪依噜对着凶残的土官,面不改色,取下头上的白马樱花泡在酒里,举到土官面前说:“愿你我永远相爱,共同干了这碗同心酒”。说完自己先喝了两口,才递给土官,土官早已如醉如痴,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
朝列若捕猎回来,得知咪依噜进了“天仙园”。他怒火燃胸,别上快刀,张弓搭箭,呼叫着咪依噜,向“天仙园”奔来,吓得土官的家丁拼命奔逃。朝列若找到了咪依噜,她早已闭上美丽的眼睛,他伤透了心,抱起咪依噜,走出了“天仙园”,边走边哭,边走边喊,叫他心上的人,走遍了昙华的山山岭岭,哭干了眼泪,滴出了鲜血,鲜血把山山岭岭的马樱花染得血红血红。从此,昙华山就开出鲜红的马樱花。
彝家人民,为了怀念这位献身除恶的姑娘,每逢农历二月初八这天,采来朝列若用血泪染红的马樱花,插在门头上,拴在牛羊角上,别在农具上;把马樱花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这一天,人们穿上色彩鲜艳的盛装,头上插着鲜花,带上美味佳肴,来山顶团聚。招亲呼友,举杯助兴,共祝吉祥、幸福。未婚青年男女,在围着篝火欢歌起舞中,选定自己的情侣,互送鲜花,作为定情礼物。
这个传统节日,从很久很久以来,世代相传,直至今天。
每年,当地 *** 都要组织祭花神、对歌、跳脚和篝火欢晚会和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会,总会有大量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他们都为这里诱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所吸引。
【布朗族插花节】
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l0天。节前,各家杀猪,炸“烤蚌”。节日当天早饭后,全寨青年男女穿戴—新,敲着蜂桶鼓、象脚鼓,排队到江边,姑娘们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场上堆放,插上鲜花。全村老幼围着沙堆,跟在象脚鼓、蜂桶鼓队后面跳舞,几圈之后,由鼓队引导,在全村各通道跳舞,庆祝活动要持续5~7天。插花节期间,还有“洗佛”的活动。关门节、开门节,与傣族同。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同,停止生产,打秋千,打陀螺。节日期间,制作丰盛的食品佳肴。
7. 插花节的布朗族插花节
双江县班丙区大南质乡的布朗族,每年农历二月八日过插花节,为时一天。届时,全寨版妇女手权持旗幡,列队上山采花。采来鲜花后,她们把花插在寨心早已竖好的一棵花树上,树上挂满纸条纸幡。全寨人围着花树,在蜂桶鼓、象脚鼓、锣、芒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打着肩,挑起欢乐的舞蹈。妇女们一边跳,一边向花树撒爆米花。围着花树跳过一阵后,大家手牵着手,边跳边绕行村寨,表示村寨的团结和兴旺。跳完舞蹈,姑娘小伙们弹着牛腿琴,吹着“咪萧”和口弦,到临近的村寨串寨,找伴侣,他们谈情说爱。
8. 插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很多人喜欢插花,插花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表达一种主题,使人赏心悦目。插花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插花是一种娱乐方式,可以使人平静下来。但你知道吗?插花还是一个节日,你知道插花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吗?本期传统节日为你讲解插花节。
彝族插花节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另外,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
农历二月八日,人们摘来各色鲜花,编扎成花团锦簇的牌坊、花棚,象征吉祥如氏销意;在房前田间和牛羊上插花,祈愿美好;人们也互相插花渗拦,寄托和顺安康,情长意远的祝福。林下花间,男女老少和着芦笙围成圆圈“打歌”,青年情侣则相偎而歌,欢声笑语。
插花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咪依鲁传说。相传咪依鲁是位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身许,在婚礼上与恶霸共饮放有马缨花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为此,每年马缨花开花之时,彝族就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
布朗族插花节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10天。节前,各家杀猪,炸“烤蚌”。节日当天早饭后,全寨青年男女穿戴—新,敲着蜂桶鼓、象脚鼓,排队到江边,姑娘们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场上堆放,插上鲜花。全村老幼围着沙堆,跟在象脚鼓、蜂桶鼓队后面跳舞,几圈之后,由鼓队引导,在全村各通道跳舞,庆祝活动要持续5——7天。插花节期间,还有“洗佛”的活动。关门节、开门节,与傣族同。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同,停止生产,打秋千,打陀螺。节日期间,制作丰盛的食品佳肴。
双江县班丙区大南质乡的布朗族,每年农历二月八日过插花节,为时一天。届时,全寨妇女手持旗幡,列队上山采花。采来鲜花后,她们把花插在寨心早已竖好的一棵花树上,树上挂满纸条纸幡。全寨人围着花树,在蜂桶鼓、象脚鼓、锣、芒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打着肩,挑起欢乐的舞蹈。妇女们一边跳,一边向花树撒爆米花。围着花树跳过一阵后,大家手牵着手,边跳边绕行村寨,表示村寨的团结和兴旺。跳完舞蹈,姑娘小伙们弹着牛腿琴丛核胡,吹着“咪萧”和口弦,到临近的村寨串寨,找伴侣,他们谈情说爱。
你可能会喜欢:2015年结婚吉日一览表立秋是几月几日,2016年立秋是什么时候?中国传统:祭祖的时间有哪些祭祖的四大节日分别是什么
了解更多星座网络、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